Workflow
重庆啤酒(600132)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啤酒(600132)公司调研报告:加快非即饮啤酒高端化新品布局 啤酒外拓展多元品类
新浪财经· 2025-05-11 16:22
公司新品布局 - 公司在啤酒品类内加快高端产品和罐装产品布局,2025年以来多个品牌推出新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啤酒、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西夏X5星空升级版等 [1] - 嘉士伯醇滑5°啤酒为面向福建市场的高端新品,提供瓶装和罐装两类包装 [1] - 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针对新疆市场,罐装设计(500ml)、麦芽汁浓度更低(9.8°P),易饮度提升 [1] - 京A推出多款复合果香型精酿啤酒,规格为330ml小罐装,电商定价23-27元/罐 [1] 非啤酒品类拓展 - 公司在基地市场试水拓展汽水和功能饮料,复用产能和渠道资源,如云南BU推出大理苍洱橙味汽水(575ml,5元/瓶) [2] - 新疆和重庆市场上市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新疆市场推出电持低糖功能饮料(250ml铝罐装) [2] - 嘉士伯集团收购Britvic后,软饮料销量占比从16%提升至30%+ [2] 消费环境与渠道表现 - 即饮渠道表现承压,25年4月餐饮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2.7%,35%餐饮门店销售额下降,53%盈利下降 [3] - 五一假期餐饮行业表现较好,客流量同比+2.6%,外卖订单量同比+4.1%,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8.7% [3] - 公司推动非即饮渠道高端化,25Q1非即饮渠道占比56%,加快多元化高端拉罐新品上市 [3]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48.3/150.1/152.9亿元,同比+1.3%/+1.2%/+1.8%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3.0/13.6亿元,同比+14.0%/+2.5%/+4.7% [4]
食饮行业周报(2025年5月第2期):白酒稳中求进,食品重视景气子板块
浙商证券· 2025-05-11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内需配置价值彰显,关注财报较优且基本面势能延续的标的,新消费首推零食,传统消费优选业绩见底有望向上标的,重点布局行业龙头个股[1] - 2025年白酒或为新旧周期转换年,关注基本面业绩较好或公司改革有望见成效的龙头标的;大众品短期关注零食公司或在山姆等会员店上架新品的投资机会,持续推荐啤酒饮料旺季备货、零售变革大年和成本周期带来的食饮投资机会[1] 各部分内容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5月6日 - 5月9日,沪深300指数上升2.00%,其他食品(+3.37%)、白酒(+2.38%)涨幅居前,乳制品(-0.30%)、肉制品(-0.07%)跌幅居前[3][25] - 白酒板块华致酒行(+13.40%)、皇台酒业(+5.13%)、迎驾贡酒(+4.33%)涨幅居前,山西汾酒(-0.38%)跌幅居前;大众品板块ST加加(+21.49%)、青海春天(+20.65%)、兰州黄河(+14.05%)涨幅居前,安记食品(-15.99%)、甘源食品(-5.31%)、上海梅林(-3.21%)跌幅居前[4][14][25] - 2025年5月9日,食品饮料行业估值22.28倍,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细分行业估值分别为19.97、26.89、76.70、47.68倍,啤酒板块本周估值跌幅最大(-2.82%)[31] 重要数据跟踪 重点白酒价格数据跟踪 - 贵州茅台24年飞天(原)53° 500ml批价5月9日为2190元,环比5月2日+5元;24年飞天(散)53° 500ml批价5月9日为2120元,环比5月2日+30元[46] - 五粮液普五(八代)52° 500ml、1618 52° 500ml批价5月9日均为950元,环比无变动;泸州老窖国窖1573 52° 500ml、特曲(老字号)52° 500ml、特曲(60版)52° 500ml批价5月9日分别为860、245、420元,环比无变动[46] 重点葡萄酒价格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Liv - ex100红酒指数走势和葡萄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相关图表[48] 重点啤酒价格数据跟踪 - 报告展示了啤酒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速走势、啤酒月度进口量及进口平均单价走势相关图表[52] 重要公司公告 - 今世缘5月6日对部分组织架构优化调整,成立客户关系管理部,撤销战略研究部;舍得酒业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库存股份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4.30元(含税)[55] - 贵州茅台截至2025年4月底已累计回购股份2017483股,占总股本的0.1606%;天佑德酒将于2025年5月15日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青岛啤酒拟6.65亿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58] 重要行业动态 - 泸州老窖发布国窖1573·品味戈壁、泸州老窖·姐妹兄弟酒两款联名产品;青岛啤酒0.0%无醇白啤获2025啤酒世界杯经典无醇艾尔/拉格组金奖[59] - 5项酒类展会入选2025年“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重点活动清单;茅台要主动拥抱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品牌力;泸州老窖开展AI培训[59] 近期重大事件备忘录 - 2025年5月12 - 16日多家公司有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登记起始、召开、互联网投票起始、业绩发布会、投资者接待日、分红股权登记、分红等事件[63][64] 投资建议 白酒板块 - 推荐“势能延续”和“低基数修复”两条主线,“势能延续”的高端酒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次高端及区域酒推荐古井贡酒、山西汾酒、今世缘、迎驾贡酒;“低基数修复”的高端酒推荐泸州老窖,次高端及区域酒推荐水井坊、老白干酒[2][13] 大众品板块 - 推荐盐津铺子、伊利股份、万辰集团、东鹏饮料、青岛啤酒(A + H)、三只松鼠、巴比食品、仙乐健康,关注有友食品、安井食品、甘源食品、光明肉业、古茗、燕京啤酒、蜜雪集团、卫龙美味、农夫山泉、华润啤酒、锅圈[2][18]
直击重庆啤酒业绩说明会:一季度高端产品营收占比近60% 总裁李志刚详解战略发展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05-10 10: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每百升营收493元 [1] - 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销量提升和成本优化 [1] 产品结构 - 高档型啤酒收入26.03亿元(占总营收59.77%),主流型15.5亿元,经济型0.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1.99%、6.09% [2] - 产品结构呈"金字塔"形态,高档型产品是战略重点 [2] - 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形式推动结构升级,啤酒与其他酒类边界模糊化 [3] 战略举措 - 推进"嘉速扬帆"战略,包括发挥产品组合优势、加快大城市发展、提升供应链效率 [1] - "大城市"计划聚焦39个主要城市并拓展60多个城市,通过高端产品打开新市场 [4] - 2025年已有6个品牌推出新品,同时拓展饮料赛道但占比仍小 [4] 渠道优化 - 加速开拓非现饮渠道并提升罐化率(2024年罐化率增长15%)以应对现饮渠道承压 [5] - 将高端啤酒转向非现饮渠道,通过罐装和多包装实现份额增长 [5] 行业趋势 - 2024年行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较2013年下降30.1% [6] - 五大啤酒公司市场份额超90%,竞争加剧 [6] - 小众品牌涌现,消费者偏好多元化(精酿、特色、果味、低醇等) [7] - 行业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挑战,但外部环境向好带来发展机遇 [7]
对话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啤酒行业在非现饮渠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大咖论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08:20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在2025年迎来回升,公司一季度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营收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 [2][3] - 行业产品结构升级进入多元化阶段,不再单纯依赖提价和品质提升,而是通过渠道、市场、产品差异化满足碎片化需求 [1][4] - 啤酒与其他酒饮边界模糊化,各家酒厂积极拓展创新产品带动结构升级 [2][5]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盈利增速(4.59%)超过营收(1.46%)和销量(1.93%)增长,主要来自销量提升和成本优化 [2][3] - 2024年每百升收入492元保持行业第一阵营,高档产品(8元+)收入占比稳定在61%以上 [1][3] - 营业成本涨幅控制在0.5%以内,低于营收增速(1.5%),原材料成本下行带来持续优化 [3][4] 渠道战略 - 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提升约5%,拉罐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高端品牌乌苏/1664增速达30%-40% [1][8] - 加大O2O合作力度,与美团/肯德基开展"花+啤酒"、"酒+炸鸡"等场景营销 [8][9] - 拉罐率提升至26%,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如新疆市场500ml天山原酿/大城市1L精酿) [8] 产品创新 - 2025年为新品大年,6个品牌已推近10款新品,全年新SKU将达两位数 [2][7] - 实施"Beer+Beyond Beer"双线策略:啤酒品类推出乌苏大红袍茶啤/重庆全麦精酿等"入门级精酿" [5][6] - 非酒精饮料布局加速,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橙味汽水,利用现有渠道优势提升工厂产能利用率 [6] 区域战略 - "大城市计划"聚焦39个核心城市,每百升收入比基地市场高一倍 [8][9] - 大城市产品组合双向拓展:植入主流价格带产品(重庆啤酒/乌苏经典)+推更高端产品 [9] - 市场份额已提升至8%并持续增长,暂不扩大计划覆盖城市数量 [9]
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 发力非现饮渠道 优化产品组合抵御风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5-10 04:5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啤酒销量88.35万千升,同比增长1.93%,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4.59%,扣非归母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4.74% [2] - 2024年业绩整体承压,营收净利双降,高档啤酒销售收入85.92亿元,同比下降2.97% [2][4] - 2024年本土品牌营收88.62亿元,同比下降3.3%,国际品牌营收53.08亿元,同比增长0.58% [7] 产品策略 - 2025年一季度推出10余款新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乌苏啤酒天山原酿"等,创同期新品数量之最 [2] - 高端化趋势持续,产品创新和消费者需求碎片化推动更多新产品推出 [3] - 罐装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26%,较2023年提升3.5个百分点,目标提升至40% [4] - 布局饮料赛道,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 [5][6] 渠道优化 - 加速开拓非现饮渠道并提升罐化率,对冲现饮渠道增长乏力风险 [4] - 线上销售通过EB2B、社区团购平台和O2O模式补充非强势区域覆盖 [4] - 在强势市场实现分销优势和服务优势绑定,助推饮料产品销售 [6] 品牌与市场策略 - 本土品牌占营收70%,在强势市场渠道"量大面广",但现饮场景销售乏力导致增长承压 [7] - 国际品牌可塑性强,非现饮渠道转型便捷,产品和包装创新灵活 [7] - 库存保持健康水平,夏季旺季库存情况有望进一步优化 [7]
直击业绩说明会 | 第一次把业绩会开进全球“旗舰工厂”,不回避“双降”成绩单,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未来将积极加码非现饮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0: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重庆啤酒营收146.45亿元,同比下滑1.15%,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滑16.61%,为2015年以来首次"双降" [1][2] - 2024年一季度销量88.35万千升,营收43.55亿元,同比均略有增长,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近5% [16] - 本地品牌产量销量略降,国际品牌产量销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0%和4.41% [12] 品牌与产品结构 - 本地品牌营收89亿元(占比超50%),同比下滑超3%,国际品牌营收53亿元,同比微增 [12] - 本地品牌毛利率微增,国际品牌毛利率微降,幅度均非常小 [12] - 2024年推出6个品牌新品,多为本地品牌,包括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等 [16] 渠道策略调整 - 非现饮渠道收入增速呈双位数增长,罐化率从2019年18%提升至2024年26% [18] - 2025年一季度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56%,为历年最高 [20] - 计划2025年调整营销支出,向非现饮渠道倾斜 [5][20] 生产与ESG - 佛山工厂占地250亩,年产能50万千升,配备2条瓶装线、1条拉罐线和1条桶装线 [10] - 工厂采用雨水收集、太阳能供电等绿色技术,为嘉士伯全球首个"海绵酒厂"和中国首个空调酒厂 [10] 市场环境与库存 - 2024年餐饮渠道承压影响本地品牌表现,国际品牌因基数低可塑性更强 [12] - 2024年12月已基本完成去库存动作,目前库存处于健康范围 [6][16]
重庆啤酒:高端化构筑业绩护城河 一季报盈利向好态势显现
全景网· 2025-05-09 17:3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销售收入双双同比实现正增长,营业利润增速快于销量和营收增速,显现出良好的盈利势头 [2] - 公司主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全方位呈现经营成果和战略规划,提升投资者对年报核心内容的理解 [2] ESG领域进展 - 持续取得MSCI国际评级提升,并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最佳实践案例等多项荣誉 [4] - 公司将进一步深化ESG相关工作 [4] 营销策略与产品优化 - 营销资源将适当向全国性品牌、高档品牌以及重点运营的区域倾斜 [5] - 公司计划不断迭代高端品类、加强产品组合的优化 [5] 外部机构观点 -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重庆啤酒一季报稳健开局、成本改善较好,长期看好公司对旗下品牌调性的提炼,维持"买入"评级 [9]
重庆啤酒一季度业绩增长,公司称对今年啤酒行业谨慎乐观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46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啤酒行业整体表现黯淡,受餐饮、夜场等现饮渠道疲软及夏季多雨影响,多家企业业绩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部分啤酒企业业绩触底反弹,行业有望在促消费政策下获得更有利发展环境,但仍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挑战 [1] - 中国啤酒行业自2013年产量顶峰后持续下滑,2024年总产量较2013年下降30.1%,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2] 重庆啤酒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16.61%)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55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4.59%),恢复个位数增长 [1] - 高档啤酒(≥8元)为营收主力,2025年一季度贡献25.72亿元(同比+1.21%),主流啤酒(4-8元)营收15.2亿元(同比+1.99%) [2] 高端化战略与产品趋势 - 啤酒高端化持续推进,形式从单纯提价或品质升级转向多元化发展,如精酿啤酒、果味酒、无醇/低醇啤酒等高价差异化产品 [2] - 公司重点布局非现饮渠道高端化,通过易拉罐包装和零售渠道产品组合实现明显增长 [3] - 行业高端化边界模糊化,消费者需求从传统啤酒向多元化特色产品转移 [2] 渠道竞争与布局 - 非现饮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成为高端化新战场,行业竞争加剧 [1][4] - 公司在强势市场加大资源覆盖密度,大城市通过外卖平台合作及创新举措提升渠道渗透率 [4] - 探索新消费场景以扩大非现饮渠道销售机会 [4]
重庆啤酒李志刚:啤酒行业高端化会持续,正培育非啤酒业务
贝壳财经· 2025-05-09 11:02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88 35万千升 同比增长1 9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 55亿元 同比增长1 46%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 73亿元 同比增长4 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4 67亿元 同比增长4 74% [1] 产品组合与品牌策略 - 公司拥有多元品牌组合 包括乌苏 重庆 山城等本地品牌及嘉士伯 乐堡等国际品牌 [1] - 本土品牌占全国销量70% 在强势市场餐饮渠道仍有发展空间 [1] - 本土品牌进行本土化创新 例如推出大红袍啤酒等产品 [1] 高端化与产品创新 - 高端啤酒产品持续增长 行业高端化趋势仍将延续 [1] - 公司加快产品创新 推出多款新产品和新包装 丰富产品结构 [1] - 产品创新分为啤酒之内与啤酒之外 啤酒之内从概念 趋势 口味 包装等方面创新 [1] 非啤酒业务拓展 - 公司加快布局饮料赛道 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 [1] - 非啤酒业务目前占比较小 仍处于培养阶段 [2] - 饮料产品创新可实现品类协同 [1] 渠道发展 - 即时零售渠道对啤酒行业仍有发展机遇 公司正在深入合作 [1]
寻觅“举杯”新场景 啤酒企业双重压力下的销量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1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家啤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521.33亿元,净利润174.37亿元,业绩呈现"四降三升"分化格局 [1] - 57%的酒企出现啤酒销量下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1][3] - 营收分为三大阵营:百威亚太456.7亿元居首,华润啤酒386.35亿元、青岛啤酒321.38亿元位列第二三,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组成百亿级第二阵营,珠江啤酒57.13亿元和惠泉啤酒6.47亿元处于尾部 [1] 企业分化表现 - 4家企业营收下降:百威亚太(-8.9%)、华润啤酒(-0.76%)、青岛啤酒(-5.3%)、重庆啤酒(-1.15%) [2] - 3家企业营收增长:燕京啤酒(+3.2%)、珠江啤酒(+6.56%)、惠泉啤酒(+5.44%),但尾部企业合计营收63.6亿元仅占百威亚太的13.93% [2] - 区域啤酒企业通过渠道下沉和高端产品(如U8)提升产品结构,在缩量市场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2] 销量压力分析 - 主要企业销量下滑:华润啤酒1087.4万千升(-2.5%)、百威亚太848.1万千升(-8.8%)、重庆啤酒297.49万千升(-0.75%) [3] - 即饮渠道(餐饮、酒吧、KTV)持续萎缩,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6.6%),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1.6元降至18.6元(-13.9%) [4][5] - 高端产品增长放缓: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市场份额从50%降至42%,重庆啤酒高档产品收入下滑2.97% [5] 行业转型方向 - 即时零售成为战略新渠道,啤酒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0-2022年增长83%,酒水线上渗透率达35% [6] - 企业布局即时零售场景:华润雪花与歪马送酒合作开发电竞/露营/夜市定制产品,青岛啤酒在24城实现新鲜直送 [6] - 行业竞争重点从渠道争夺转向消费场景挖掘,技术高端化与即时消费场景成为两大发展方向 [7] 消费趋势变化 - 行业面临高端化、个性化、性价比和年轻化四重挑战 [5] - 悦己逻辑和情绪价值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核心诉求 [5] - 消费习惯调整导致传统即饮场景(如KTV)啤酒消费减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