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601211)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已斥资10.51亿回购5922.44万股A股股份;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1275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9:06
国泰海通股份回购 - 公司累计回购5922.44万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0.3359%,支付总金额10.51亿元,最高价19.18元/股,最低价16.49元/股 [1] - 回购行为显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和未来发展的关注 [1] - 该行为或成为同行业公司效仿的信号,对行业板块产生示范效应 [1] 公募基金分红情况 - 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1275.11亿元,同比增长37.53%,分红次数3533次 [2] - 债券型基金分红占比超85%,QDII基金分红金额同比激增1163.94%,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翻倍增长 [2] - 基金公司注重投资者回报,对相关基金公司股价形成支撑,吸引更多资金关注基金行业 [2] 信达证券人事变动 - "85后"程远升任公司副总经理,曾担任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东兴基金投资总监等职务 [3] - 其丰富的投研背景或提升公司相关业务竞争力,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3] - 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对券商行业年轻化、专业化趋势的关注 [3] 债券ETF发展 - 国内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500亿元,相比2024年初增长近两倍 [4] - 债券ETF凭借低费率、高透明度、强流动性等优势,成为大类资产配置重要工具 [4] - ETF普及可能促使更多资金流入债券市场,改变传统债券投资格局 [4]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金融界· 2025-07-01 23:58
基金表现 -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最新净值为1.13元,7月1日下跌0.07%,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1月,当前规模0.06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3.34% [1] 基金经理背景 - 张静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学士和上海财经大学MBA学位,2006年起在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地工作,历任英国瑞盟集团、上海敦煌财富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负责人,2016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综合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跨境QDII产品海外投资,投资风格稳健,追求长期绝对收益 [2] - 邓雅琨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研究员助理、投资助理,现任量化投资部(公募)基金经理 [2] 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合计44.28%,分别为中远海控(9.76%)、兖煤澳大利亚(5.88%)、东方海外国际(3.94%)、民生银行(3.73%)、中信银行(3.72%)、中国海洋石油(3.69%)、中国石油股份(3.58%)、中国银行(3.42%)、中国神华(3.29%)、海丰国际(3.27%) [3]
1日镍下跌0.21%,最新持仓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1 20:24
镍期货市场交易数据 - 主力合约镍2508收盘涨跌-0.21%,成交量6.93万手,前20席位净空差额头寸218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9.20万手,较上一日减少3.36万手,降幅26.7%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8.92万手(减少2489手),空头持仓9.48万手(减少2184手) [1] 主力合约持仓结构 - 多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14131手)、中信期货(13462手)、中财期货(8321手) [1] - 空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9931手)、国泰君安(7630手)、华泰期货(7617手) [1] - 多头增仓前三:上海中期(+111手至1036手)、中信建投(+81手至2017手)、华泰期货(+37手至2340手) [1] - 空头增仓前三:中泰期货(+245手至3572手)、永安期货(+244手至4142手)、国泰君安(+190手至4631手) [1] 会员交易动态 - 成交量前三会员:中信期货(11907手)、东证期货(10751手)、国泰君安(10334手),东证期货成交量降幅达33.8% [3] - 持买单减仓显著:国泰君安(-492手至9610手)、新湖期货(-350手至1082手)、建信期货(-292手至1564手) [1][3] - 持卖单减仓显著:东证期货(-844手至5187手)、国信期货(-591手至1183手)、华泰期货(-224手至3025手) [1][3] - 前20会员合计持买单48,594手(减少1547手),持卖单48,812手(减少1202手) [3]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01 18:45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FF305 確認 不適用 公司名稱: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7月1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A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 說明 | | 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號: 601211)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国泰海通(02611) - 海外监管公告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於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

2025-07-01 18:1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Co., Ltd.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告乃由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作出。 茲載列本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佈之《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以 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回購進展公告》,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朱健 董事長 中國上海 2025年7月1日 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為朱健先生、李俊傑先生以及聶小剛先生; 本公司的非執行董事為周杰先生、管蔚女士、鐘茂軍先生、陳航標先生、呂春芳 女士、哈爾曼女士、孫明輝先生以及陳一江先生;及本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為 李仁傑先生、王國剛先生、浦永灝先生、毛付根先生、陳方若先生以及江憲先生。 (股份代號:02611) 海外監管公告 证券代码:6012 ...
国泰海通(02611)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01 18:12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7月1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A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 說明 | | 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號: 601211)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国泰海通(601211)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7-01 17:48
证券代码:601211 证券简称:国泰海通 公告编号:2025-075 回购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回购的价格不超 过人民币 26.35 元/股,具体回购价格由公司经营管理层在回购实施期间,结合公 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确定。回购的资金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不超过人民币 20 亿元。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 A 股股份方 案之日起不超过 3 个月。本次回购 A 股股份方案的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披露的《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 A 股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 编号:2025-050)。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 公司 A 股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 2025/4/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
上半年龙虎榜最牛营业部是谁?“拉萨天团”霸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1 16:56
龙虎榜百强营业部排名 - 2025年上半年共有5512家营业部登上龙虎榜 累计成交总额达14125 18亿元[2]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以732 76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 拉萨团结路第一和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分别以659 98亿元和611 96亿元位列二三位[3] - 前十名营业部成交总额均超过250亿元 其中26家营业部成交额超百亿元[3] 头部营业部表现 - "拉萨天团"包揽百强榜五个席位 东方财富证券旗下拉萨营业部因互联网渠道布局被称为"散户大本营"[3] - 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 中金上海分公司 国泰君安总部等传统强营业部上榜次数均超过800次[2] - 开源证券西安西大街营业部成为黑马 排名第11位 成交额达244 91亿元[2][5] 行业偏好 - 前十名营业部偏好板块集中在计算机软件 通用设备 专用设备和汽车行业[2] 券商格局变化 - 头部券商仍占优势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证券 银河证券分别有14家 9家和6家营业部上榜[5] - 中小券商表现突出 华鑫证券有6家营业部上榜 开源证券有3家营业部进入百强[5] - 券商分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如申港证券陕西分公司 长江证券上海分公司等新晋百强[6] 金融科技影响 - 金融科技实力提升显著影响排名 交易系统速度和融资融券服务完善度改变竞争格局[5] - 华鑫证券通过科技投入打造快速交易系统 覆盖大量量化私募客户[5] - 龙虎榜数据反映券商客户资金规模 市场参与度及金融科技硬实力[5]
国泰海通:权益自营探索两阶段转型 “OCI+”成券商新增长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0:18
权益自营转型路径 - 行业权益自营经历两阶段转型:2010年前后部分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率先探索多策略及量化交易模式[1] 2022年以来通过FVOCI账户增配红利资产成为行业共识[1] - 组织架构同步调整:演化出独立策略交易部门、多资产配置部门或OCI投资部门[1] - 当前红利OCI策略贡献行业利润约3%(按2.5%净股息率测算)[1] 红利OCI策略发展现状 - 配置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5Q1末上市券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达5064亿元,其中2000-2500亿为红利OCI策略资产,占权益配置规模一半以上[2] - 驱动因素包括:红利资产表现优异的外部环境[2] 客需类自营政策约束及固收自营收益率下行压力[2] - FVOCI账户优势凸显:支持券商扩表且资金收益率较高,成为最优配置方向之一[2] 权益自营新使命与OCI+前景 - 需求端两大变化:承担更大增长压力[3] 盈利确定性要求提升(如中信证券目标从"提高收益率"转向"提高收益确定性")[3] - OCI+潜在增量显著:若配置至40%净资本水平,行业增量或达4972亿元[3] - 战略价值:票息收入提供稳定收益基础[3] 东吴证券25Q1通过高OCI配置扩张主动权益规模实现盈利提升[3]
“去产能”进行时 投行保代队伍缩水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14
保荐代表人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证券业保代总数降至8470名较2024年末的8812名减少342人这是自2020年6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修订实施以来首次出现保代人数减少 [2] - 2020年全年保代人数激增2525人达6335人2021年增至7405人2024年达到8812人的峰值 [2] - 保代人数增长与注册制实施初期密切相关2020年至2022年期间A股每年有400家~550家企业上市 [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2024年IPO市场进一步收缩仅有100家企业上市创2014年以来新低 [3] - IPO收紧导致投行业务亏损华泰联合证券和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分别亏损2.44亿元和4.8亿元 [3] - 2024年起多家券商对投行从业人员加强考核、转岗分流、裁撤部分中小券商裁撤幅度接近30% [3] 大型券商保代减员情况 - 中信建投上半年保代减员数量居首由593人缩减至540人减员幅度近9% [4] - 国泰海通保代人数为790人较合并前两家总数831人减少41人 [4] -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上半年分别减员32人和26人当前保代数量为588人和465人 [4] 中小券商与外资券商减员 - 中小券商由于保代基数较小减员幅度更为明显上半年有6家券商保代减员幅度超过20%其中3家为合资或外资券商 [5] 投行业务未来趋势 - 监管部门近期释放利好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6月沪深北交易所IPO受理数量较去年同期翻倍 [6] - 投行仍将推进"去产能"部分中型券商已启动裁员并计划进一步缩减团队规模 [7] - 投行从业人员转向新赛道部分选择投身实体经济领域或考公务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