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澜起科技(688008)
icon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大涨超8%,人工智能AIETF(515070)盘中震荡,成交额突破4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1:10
市场表现 - A股开盘震荡走强,游戏、黄金、银行、芯片等板块表现较好 [1]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盘中最高涨幅超0.8%,成交额突破4000万元 [1] - 持仓股中澜起科技大涨超8%,复旦微电、科大讯飞、恒玄科技等个股表现较好 [1] 经济数据 -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8.3,较前月下降2.1个百分点,近八个月来首次落于荣枯线下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2022年12月和2022年10月以来新低 [1] AI行业动态 - 过去半年间,中国的AI产业在DeepSeek破圈效应的推动下获得了全社会的持续关注 [1] - DeepSeekR2预计在下半年发布,中国科技产业价值重估的过程仍在继续 [1] - 需持续关注AI生态扩张、应用落地为细分行业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1] 人工智能AIETF(515070) - 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成分股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基础资源以及应用端个股 [1] - 聚集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游,俗称"机器人"大脑"缔造者",万物互联"地基"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U、海康威视、中际旭创、中科曙光、科大讯飞、韦尔股份、新易盛、澜起科技、金山办公、紫光股份等国内科技龙头 [1] 相关产品 -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008585)、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008586) [2]
数字金融格局有望重塑,数字经济ETF(560800)涨近1%,澜起科技涨超7%
新浪财经· 2025-06-03 11:03
数字经济ETF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62%,成分股澜起科技(688008)上涨7.57%,奇安信(688561)上涨5.44%,圣邦股份(300661)上涨4.79%,华大九天(301269)上涨4.41%,科大讯飞(002230)上涨4.06%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96%,最新价报0.74元,盘中换手0.69%,成交523.66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2297.61万元,近1周规模增长968.70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2] - 最新份额达10.26亿份,创近3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2,最新资金净流入441.44万元,近4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1468.13万元,日均净流入367.03万元 [3]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成分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98%,包括东方财富(300059 权重8.12%)、中芯国际(688981 权重6.58%)、汇川技术(300124 权重5.49%)、北方华创(002371 权重4.95%)、寒武纪(688256 权重4.84%)等 [3] - 部分成分股涨跌幅:东方财富-0.24%,中芯国际+0.04%,汇川技术-1.06%,北方华创+1.62%,寒武纪-0.73%,澜起科技+7.57% [4] 稳定币监管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出台,稳定币正式纳入官方监管 [1] - 华西证券认为稳定币与RWA将深度融合,推动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自动化和全球化 [1]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涨超1%,澜起科技涨超5%,机构判断中国科技产业价值重估仍未结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09:48
市场表现 - 6月3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科技方向震荡走高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当前涨幅1 17% [1] - 成分股澜起科技涨超5% 复旦微电 乐鑫科技 麒麟信安等多股跟涨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近2500万元 [1] 指数跟踪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该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 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 [1] 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较2024年增长43% 2026年规模将为2024年的两倍 [1] - 中国AI产业在DeepSeek破圈效应推动下获得全社会持续关注 [2] - DeepSeekR2 GPT-5预计下半年发布 中国科技产业价值重估过程仍未结束 [2] 国际关注 - 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提升 市场流动性改善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 [2] - 量化基金和中长线海外投资者希望深度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2] -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吸引力凸显 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叙事逻辑转变 [2]
机构:工业软件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数字经济ETF(560800)成交额超1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5-30 11:27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1 45% 成分股涨跌互现 其中恒生电子领涨0 72% 沪硅产业上涨0 21% 龙芯中科上涨0 11% 华大九天领跌4 66% 寒武纪下跌4 06% 德赛西威下跌4 04%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1 74% 最新报价0 73元 盘中换手1 37% 成交1025 70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2294 51万元 [1] 基金规模与资金流动 - 数字经济ETF近1周规模增长1419 09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近1周份额增长1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2] - 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1027 25万元 日均净流入205 45万元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工业软件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应用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数字经济主题整体表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权重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澜起科技(3 31%) [3][4]
澜起科技:聚焦高速互连芯片,运力芯片成为增长新引擎-20250529
国信证券· 2025-05-29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84.50 - 93.89 元 [3][5][8][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2024 年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占比分别为 92%和 8%,1Q25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创季度新高 [1] - DDR5 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率先开启 DDR5 子代迭代,三款运力新产品规模出货成为增长新引擎 [2] - 公司 MXC 芯片进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布局 PCIe Switch 芯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2016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41% - 公司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聚焦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11] - 2024 年 92%的收入来自互连类芯片,归母净利润增长 213%,2016 - 2024 年收入 CAGR 为 20%,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41% [16] - 2024 年毛利率为 58%,净利率为 37%,净利率提高得益于收入规模效应下期间费率下降 [22] - 2024 年人均创收 507 万元,截至年底研发人员共 536 人 [29] DDR5 内存接口开启子代迭代,高速率催生 MRDIMM 和 CKD 新增需求 - 内存模组随着主芯片更新迭代,与 HBM 是互补共存关系,公司是 JEDEC 董事会成员之一,深度参与相关产品标准制定 [31][35][38] - DDR5 世代成为内存接口芯片主流,开启子代迭代,预计 2031 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达 57 亿美元,公司是三大主流厂商之一 [40] - MRDIMM 满足服务器高带宽需求,公司 MRCD/MDB 研发进度领先,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公司产品销售 [47][54][55] - 速率提升促使 PC 内存模组新增 CKD 芯片,公司已规模出货,AI PC 渗透率提高有望加速 CKD 芯片上量节奏 [56][60] - 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包括 SPD、TS、PMIC 芯片 [63][66] PCIe Retimer 应用于 AI 算力系统,公司已规模出货 - PCIe Retimer 助力数据高速、远距离传输,从 PCIe 4.0 开始成为标配,应用于 AI 算力系统,受益 AI 服务器出货量增长 [67][69][71] - 公司 PCIe Retimer 已规模出货,PCIe 6.x/CXL 3.x Retimer 已向客户成功送样,正在研发 PCIe 7.0 Retimer 芯片 [84][85] CXL 可解决内存墙问题,公司 MXC 芯片进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 - CXL 是满足未来计算需求的开放式高速互连技术,基于 CXL 的内存扩展/池化/共享可用于解决内存墙问题 [90][103] - CXL 生态逐渐建立,公司 MXC 芯片进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预计 2028 年 CXL 内存扩展市场规模达 150 亿美元 [113][117][120] 业绩预测 - 假设前提:得益于行业需求旺盛、DDR5 渗透率提升及新产品放量,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2.08/66.28/77.44 亿元,同比 +43.13%/+27.25%/+16.85%,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8.53%/58.89%/58.93% [123] - 未来 3 年业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43.13%/+27.25%/+16.85%至 52.08/66.28/77.44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2.3%/+30.6%/+20.5%至 +21.50/+28.08/+33.85 亿元 [127] - 盈利预测的情景分析:乐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分别提高 5pct 和 2pct;悲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分别降低 5pct 和 2pct [12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相对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 45 - 50 倍 PE 估值,对应市值 967 - 1075 亿元,对应股价区间 84.50 - 93.89 元 [132] - 投资建议:目标价 84.50 - 93.89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澜起科技(688008):聚焦高速互连芯片,运力芯片成为增长新引擎
国信证券· 2025-05-28 23: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合理股价区间为 84.50 - 93.89 元,相对 5 月 27 日股价有 11% - 24%溢价 [3][5][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2024 年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占比分别为 92%和 8%,1Q25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创季度新高 [1] - DDR5 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率先开启 DDR5 子代迭代,三款运力新产品规模出货成为增长新引擎 [2] - MXC 芯片进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公司布局 PCIe Switch 芯片 [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50/28.08/33.85 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2016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41% - 公司成立于 2004 年,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聚焦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11] - 2024 年公司量产首批高性能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并启动时钟缓冲芯片的工程研发 [11] - 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决定暂缓用于数据中心的 AI 算力芯片研发,将资源转移至 PCIe Switch 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 [1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分散,被动基金持股比例呈上升趋势,高于主动基金持股比例 [13][15] - 2016 - 2024 年收入 CAGR 为 20%,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41%,2024 年 92%的收入来自互连类芯片,归母净利润增长 213% [16] - 2024 年毛利率为 58%,净利率为 37%,净利率提高得益于收入规模效应下期间费率下降 [22] DDR5 内存接口开启子代迭代,高速率催生 MRDIMM 和 CKD 新增需求 - 内存模组是计算机架构重要组成部分,与 HBM 是互补共存关系,新的内存模组架构陆续被定义为国际标准 [31][35] - 公司是 JEDEC 董事会成员之一,深度参与相关产品标准制定,牵头制定多款 DDR5 内存接口芯片标准 [38] DDR5 世代成为内存接口芯片主流,开启子代迭代 - 内存接口芯片是服务器内存模组核心逻辑器件,需通过严格认证才能商用,DDR5 世代成为主流并开启子代迭代 [39] - 预计 2031 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达 57 亿美元,公司是三大主流厂商之一 [40] - DDR5 采用更低工作电压,支持速率更高,公司 DDR5 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 2024 年超过 DDR4,且已率先开启子代迭代 [44][45][46] MRDIMM 满足服务器高带宽需求,公司 MRCD/MDB 研发进度领先 - MRDIMM 内存模组标准为满足 AI 需求而生,可提升 AI 推理效率,支持 MRDIMM 的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 2024 年上市,存储大厂积极推出 MRDIMM 模组 [47][50][51] - MRDIMM 需要搭配 1 颗 MRCD 和 10 颗 MDB 芯片,公司是 MDB 芯片国际标准牵头制定者,量产的第一子代套片已获规模采购,2025 年 1 月第二子代芯片已送样 [54][55] 速率提升促使 PC 内存模组新增 CKD 芯片,公司已规模出货 - 速率达到 6400MT/s 及以上时,PC 内存模组需增加独立 CKD 芯片,英特尔推出支持平台,美光批量出货相关内存条 [56][57] - 公司率先试产 CKD 芯片,2024 年第二季度已规模出货,AI PC 渗透率提高有望加速 CKD 芯片上量节奏 [60] 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内存模组配套芯片 - DDR5 内存模组除内存颗粒及接口芯片外,还需 SPD、TS、PMIC 三种配套芯片,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相关芯片 [63] PCIe Retimer 应用于 AI 算力系统,公司已规模出货 - PCIe 协议是主流通用互连接口,PCIe Retimer 可解决数据高速、远距离传输中信号问题,从 PCIe 4.0 开始成为标配 [67][69] - PCIe Retimer 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平台和 AI 服务器,受益于 AI 服务器出货量增长,预计 2024 - 2032 年市场规模 CAGR 达 46.8% [71][77] - 公司是全球第二家量产 PCIe 5.0/CXL 2.0 Retimer 芯片的厂家,自研 IP 带来优势,已规模出货,PCIe 6.x/CXL 3.x Retimer 已向客户送样 [81][83][85] CXL 可解决内存墙问题,公司 MXC 芯片进入首批合规供应商清单 - CXL 是开放式高速互连技术,可用于解决内存墙问题,包括内存扩展、池化和共享 [90][103] - 支持 CXL 的处理器和内存模组陆续上市,CXL 生态逐渐建立,公司 MXC 芯片进入首批 CXL2.0 合规供应商清单 [113][117] - 预计 2028 年 CXL 内存扩展市场规模达 150 亿美元,其中内存扩展控制器为 5.8 亿美元 [120] 业绩预测 - 假设前提基于行业需求旺盛、DDR5 渗透率提升及新产品放量,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2.08/66.28/77.44 亿元,同比 +43.13%/+27.25%/+16.85%,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8.53%/58.89%/58.93% [123] - 互连类芯片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40.18%/27.01%/16.53%,毛利率分别为 64.0%/64.3%/64.5%;津逮服务器平台预计收入增速分别为 80%/30%/20%,毛利率分别为 8%/10%/10% [125] - 对盈利预测进行情景分析,乐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分别提高 5pct 和 2pct;悲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分别降低 5pct 和 2pct [12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相对估值法,公司主要与国际厂商竞争,给予 2025 年 45 - 50 倍 PE 估值,对应股价区间 84.50 - 93.89 元 [131][132]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看好公司新产品布局方向,短期受益于 DDR5 渗透提升和子代迭代,中期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规模放量,长期新布局芯片有望打开增长点 [135]
十载春秋,这家投资机构走出一条“超级进化之路”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7 09:00
中国半导体产业与临芯投资发展历程 - 2025年中国新质生产力重构经济版图,AI、量子计算、绿色科技等技术聚变推动产业升级[2] - 半导体产业从一穷二白到云蒸霞蔚,投资机构推动行业从萌动新芽到开枝散叶[3][4] - 临芯投资十年累计管理近100亿资金,投出130多个项目,18个IPO,退出金额170多亿元[7] 临芯投资核心案例与策略 - 2014年6.93亿美元私有化澜起科技,2019年科创板上市市值达1500亿元,2024年净利润增长213%至14亿元[15][17][18] - 2016年逆势投资中微公司3000万元,2019年科创板上市市值超1500亿元,2021年进入5nm生产线[23][25][26] - 投资策略从"搬砖架桥搭积木"升级为"产业整合+并购重组",形成"投早投小+并购"两头走策略[6][33][34] 临芯投资方法论演进 - 提出"煲汤VS烧烤"理论:半导体投资需温火慢炖而非短期炒作[27] - 建立"放大镜+望远镜"逻辑:用望远镜看产业未来而非放大镜看当前劣势[24] - 专注"守猎者"定位:十年聚焦硬科技赛道,机会出现迅速捕捉[27][28] 临芯机构化建设与生态布局 - 2018年启动机构化迭代,完善募投管退体系,2019年后实现业绩爆发:2021年退出36亿,2022年35亿,2023年78亿[40][43] - 构建"临友荟"产业联盟,与18家上市公司、137家企业形成生态网络[36] - 布局汽车电子、AI、机器人等下游应用,引入长城汽车前CTO强化产业能力[34][35] 半导体行业未来趋势与临芯布局 - 行业进入过剩与稀缺共存阶段,低端过剩高端稀缺,并购整合将成为主流[33][46] - 政策支持并购重组,《国九条》和证监会《十六条》提供制度保障[47] - 临芯未来70%精力投入并购,目标造就世界级企业,持续推动科技进步[46][47]
十年,临芯投资的“超级进化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3:46
公司发展历程 - 临芯投资成立于2014年,以500万注册资金起步,专注半导体及硬科技领域投资 [16] - 十年累计管理资金近100亿人民币,投资130多个项目,其中18个实现IPO,累计退出金额超170亿人民币 [2][7] - 早期通过重仓澜起科技(6.93亿美元私有化)和中微公司(三轮投资近2亿)奠定行业地位,两项目科创板上市后市值均突破1500亿 [17][20][28] - 投资策略从并购起步,逐步扩展至"并购+早期"两头并行,形成完整投资闭环 [37][39] 核心投资案例 - **澜起科技**:2014年抓住做空机会完成私有化,2019年科创板上市后市值峰值1500亿,2024年净利润暴涨213%至14亿,DDR5芯片全球市占率近50% [17][20][21] - **中微公司**:2016年逆势投资时年亏损企业,三轮投资后位列前十大股东,2019年科创板上市,2021年刻蚀设备进入国际5nm生产线 [27][28][29] - 其他明星项目包括芯原股份、博通集成、拓荆科技等,覆盖半导体设计、设备、材料全产业链 [7][47] 行业趋势洞察 - 中国半导体产业经历从国产替代(1.0)到产业升级(黄金时代),当前进入"低端过剩、高端稀缺"的并购整合阶段 [38][50] - 技术聚变催生新质生产力革命,AI、量子计算、绿色科技等重构经济版图 [2] - 科创板设立(2019)是行业分水岭,此前互联网主导,此后硬科技成为投资主线 [29] 投资策略演进 - **方法论迭代**:从"望远镜看产业"到"煲汤理论"(长期价值投资),坚持"守猎者"定位专注半导体赛道 [22][29][30] - **两条主线**: 1) 半导体基础领域"投早投小+并购整合",早期项目数量占比50%,并购金额占比40% [39][40] 2) 下游应用延伸至汽车电子、AI、机器人等,引入长城汽车前CTO强化产业能力 [40] - **退出机制**:2019年后体系化退出,累计实现超161亿退出金额(2021-2024),建立分级投后管理体系 [47][48] 机构能力建设 - 从"一人机构"向专业化转型,完善募投管退全流程,盲池基金比例提升 [41][44] - 构建产业生态网络"临友荟",联动18家已投上市公司和137家产业链企业 [40][41] - 强化数智化管理,定制投资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 [48] 未来战略方向 - 聚焦并购整合:预计70%精力投入并购,目标打造世界级半导体企业 [50][51] - 响应政策导向:把握《国九条》等政策红利,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53] - 使命驱动:坚持"投资推动科技进步"初心,定位"造就世界级企业" [53][54]
网证政策落地,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5-26 10:36
市场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85% 成分股中龙芯中科领涨3 84% 华大九天上涨3 26% 中国软件上涨3 04% 德赛西威领跌2 03% 纳思达下跌1 86% 韦尔股份下跌1 24%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 67% 最新价报0 75元 盘中换手1 26% 成交943 58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2288 06万元 [1] - 数字经济ETF最新份额达10 08亿份 创近3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1/2 最新资金净流入149 66万元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149 20万元 [1] 政策动态 -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推动网证网号应用加速落地 利好线上平台建设 线下身份验证设备 数字身份加密及网络安全等领域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澜起科技(3 31%) [2][4] - 权重股表现分化 北方华创上涨2 31% 中芯国际上涨1 50% 汇川技术上涨0 68% 东方财富微涨0 14% 寒武纪下跌0 87% 澜起科技下跌0 78% 韦尔股份下跌1 24% [4] 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 场外联接基金为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015788) [4]
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14
澜起科技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 差异化分红方案:以扣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1,136,257,27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0元(含税),合计派发443,140,336.47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39% [1] - 除权除息计算:虚拟分派现金红利为每股0.3871元,除权参考价=前收盘价-0.3871元,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1] - 实施时间: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具体日期未披露 [1] 分配实施办法 - 回购专用账户8,532,000股不参与分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特定股东(如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由公司直接发放 [1] - 个人所得税政策:持股超1年免税(0.39元/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转让时补缴,税负10%-20%),QFII/RQFII按10%税率代扣(税后0.351元/股) [1][2][3]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其他机构投资者自行申报纳税 [1][3] 相关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指数,近五日跌1.65%,市盈率21.35倍,份额减少150万份,主力净流入94.1万元,估值分位21.90% [6]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近五日跌2.80%,市盈率53.76倍,份额增170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3361.7万元,估值分位76.53% [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指数,近五日跌2.32%,份额增600万份,主力净流出648万元 [6] - **云计算50ETF(516630)**:跟踪中证云计算指数,近五日跌5.06%,市盈率92.62倍,份额增100万份,主力净流出103.8万元,估值分位83.1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