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2:45
公司动态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通过港交所文件披露上市申请信息 [1]
据港交所文件: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新浪财经· 2025-08-18 22:33
公司动态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选择香港作为新的上市地点 [1]
液冷行业科普报告
长江证券· 2025-08-18 21:44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看好 首次 [6] 液冷技术概述 - 数据中心散热方式分为风冷和液冷,液冷技术具备更高散热效率、低能耗、低TCO、低噪声和低占地面积等优势 [13] - 液冷升级主要在机房侧,服务器与机房内散热方式强绑定,室外侧变动不大 [13] - 液冷方案分为冷板式、喷淋式和浸没式三种,浸没式可进一步分为单相和双相 [13] 液冷技术驱动力 - AI推动芯片功耗快速提升,GPU功耗显著高于CPU,风冷散热上限为TDP<1000W [14][17] - 高功耗服务器带动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传统风冷技术一般在单机柜20kw达到上限 [19] - 政策严控PUE,传统风冷PUE极限在1.3左右,冷板式液冷最低1.1,浸没式接近1.0 [20] - 2025年底政策要求平均PUE降至1.5以下,国家枢纽节点PUE不得高于1.2 [25] - 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冷板式液冷TCO具备绝对优势,单相浸没式与风冷基本持平 [26][29] 液冷技术方案 - 冷板式为当前及短期内主流方案,喷淋式路线小众 [30] - 浸没式短期内难以渗透原因:改变用户习惯、价格高昂、环保争议 [30] - 冷板式液冷方案中仍有20%-30%热量需通过风冷带走 [39] - 冷板式液冷全链条产品环节数显著多于风冷,液冷板+CDU占比约60% [40]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国内液冷市场规模2025年40-50亿元,2026年70-80亿元 [43] - NV液冷空间测算:2025年30-38亿美元(216-270亿元),2026年93-114亿美元(670-823亿元) [51] - ASIC液冷空间测算:2026年中性对应26亿美元市场(184亿元) [52][53]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液冷板:价值量占比约30%,国产替代逻辑,昇腾系验证窗口期 [55][61] - CDU、Manifold等机房侧产品:价值量占比约50%,国内厂商为主 [57][66] - 快速接头:海外以欧美厂商为主,国内多用中航产品 [71] - 浸没式冷却液:国产替代或更换为有机硅油类是价格下降关键 [57] 重点公司分析 - 英维克:稀缺的液冷全链条布局厂商,2024年液冷相关营收约3亿元 [79][84] - 液冷板相关标的:英维克、飞荣达、中航光电等 [78] - CDU相关标的: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等 [78] - 快速接头相关标的:英维克、中航光电、鸿腾精密等 [78]
华为手机概念涨4.09%,主力资金净流入2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6:34
华为手机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收盘,华为手机概念板块整体上涨4.0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板块内38只个股上涨 [1] - 强瑞技术以20%涨幅涨停,飞荣达、东田微、凌云光分别上涨15.10%、14.32%、10.68%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福日电子下跌2.74%、博众精工下跌1.03%、维信诺下跌0.40%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华为手机概念板块单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65亿元,23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9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豪威集团以4.22亿元净流入居首,崇达技术、飞荣达、水晶光电分别净流入2.20亿元、1.49亿元、1.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为崇达技术16.51%,凯格精机8.42%,水晶光电7.86% [2]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7808.88万元,换手率2.13% [2] - 强瑞技术在涨停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945.79万元,换手率达13.88% [3] - 资金净流出最显著个股包括福日电子净流出1.73亿元、国际复材净流出2.90亿元、冠石科技净流出1.23亿元 [4]
主力资金流入前20:中兴通讯流入23.54亿元、利欧股份流入12.8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8 10:57
主力资金流入情况 - 截至8月18日开盘一小时,主力资金流入前20的股票中,中兴通讯以23.54亿元位居榜首 [1] - 利欧股份以12.85亿元位列第二,华胜天成以6.63亿元排名第三 [1] - 北方稀土和歌尔股份分别以6.25亿元和4.90亿元进入前五 [1] - 中际旭创、中国联通、华策影视、拓维信息、深圳华强分别以4.72亿元、4.05亿元、4.00亿元、3.83亿元、3.49亿元位列第六至第十 [1] - 好上好、寒武纪U、比亚迪、同花顺、国机精工分别以3.43亿元、3.36亿元、3.20亿元、3.09亿元、2.78亿元位列第十一至第十五 [1] - 天海防务、天孚通信、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用友网络分别以2.74亿元、2.60亿元、2.48亿元、2.41亿元、2.28亿元位列第十六至第二十 [1] 数据来源 - 本文源自金融界,作者为金股通 [2]


奥特曼AI玩具即将发售,消费电子ETF(561600)近一周涨超7%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49
AI玩具行业动态 - 全球首款迪迦奥特曼AI玩具将于2025年8月27日发售,接入DeepSeek大模型,提供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 [1] - AI玩具具备理解儿童言语、智能学习与适应能力,可提供个性化互动服务,相比传统玩具销售更火爆 [1] - 东北证券指出AI玩具赋予交互、陪伴与教育三重能力,需求向全年龄段辐射,市场潜力远超潮玩爆发期 [1] 消费电子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09:36,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0.27%,成分股歌尔股份(002241)上涨3.83%,龙旗科技(603341)上涨3.61%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最新价报0.95元,近1周累计上涨7.48% [1] 消费电子ETF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覆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等,合计占比51.57% [2] -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C/E三类产品 [2]
立讯精密取得汽车线束装配工作台专利,方便不同工序使用
金融界· 2025-08-16 17:18
公司专利技术 - 立讯精密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汽车线束装配工作台"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23348U,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1] - 该专利涉及汽车线束加工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装配工作台,包括升降底座以及安装在升降底座顶部的工作台板 [1] - 工作台板设有两个,沿升降底座中心对称安装,可通过升降底座进行高度调节,还能通过扇形板与直角板之间的安装进行转动,改变桌板倾斜角度 [1] - 升降底座可通过底部的行走轮进行整体移动,方便整体搬运 [1] 公司基本信息 - 立讯精密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2] - 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拥有专利信息11条,行政许可2个 [2]
eSIM有望重启,迎网联化+智能手机无卡时代
民生证券· 2025-08-16 15: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eSIM行业给予"推荐"评级,认为其将引领智能手机进入"无卡时代"并加速物联网发展[5][40] 核心观点 eSIM技术优势 - eSIM通过芯片集成实现远程配置运营商信息,具备灵活便捷、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三大优势,占用空间仅为Nano SIM卡的1/3[1][14][18] - 相比传统SIM卡,eSIM可提升设备防水防尘性能,并支持多终端协同与全球化漫游[17][20][34] 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2025年达10亿,2030年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总数76%)[2][33] - 美国eSIM渗透率从2020年12%提升至2024年38%,欧洲车载eSIM出货量从2018年120万增长至2023年1100万[34][35]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主要集中于可穿戴设备场景,产业链生态尚未成熟[2][36] 运营商动态 - 中国联通已在25省市重启eSIM业务,中国移动处于系统优化阶段,中国电信进度滞后[1][24] - 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eSIM方案(机身厚度仅5.5mm),倒逼国内运营商加速布局[30][40] 产业链投资机会 技术演进路径 - SIM卡历经四代尺寸变革(Standard→Mini→Micro→Nano),现向eSIM/vSIM演进[10][20] - vSIM通过软件实现通信功能,彻底消灭实体卡体,代表未来技术方向[20] 重点公司布局 - **芯片厂商**:紫光国微(市占率60-70%)、汇顶科技(eSE技术领先)[39][40] - **封测/平台**:新恒汇(eSIM芯片封测)、东信和平(管理平台)[39][40] - **苹果供应链**:高伟电子(PE 18x)、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4][40] 商业化进展 - 中国联通推出eSIM Pad包年套餐(年费100-500元,含80-500GB流量)[31] - 全球271款消费级eSIM设备中智能手机占比63%,123个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32][33] 注:数据引用均来自原报告标注段落,关键公司估值及预测参见原表[4][40]
立讯精密(002475)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90.2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20:34
股价及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 立讯精密报收38 59元 上涨0 29% 换手率1 21% 成交量87 42万手 成交金额33 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90 29万元 占比成交额0 89%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8175 31万元 占比2 43% 大单净流出11165 60万元 占比3 32% [1] - 中单净流出11082 81万元 占比3 29% 小单净流入1 41亿元 占比4 18%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617 88亿元 同比增长17 90% 归属净利润30 44亿元 同比增长23 17% [1] - 扣非净利润24 09亿元 同比增长10 36% 流动比率1 253 速动比率0 960 资产负债率62 91% [1] 公司基本信息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724739 580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73153 76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来春 [1] 商业活动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外投资5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8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33条 专利信息664条 行政许可41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