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鼎控股(002938)

搜索文档
AI PC概念下跌1.31%,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8:23
AI PC概念板块表现 - AI PC概念板块5月27日下跌1.3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4只上涨,涨幅居前的为中国长城(+7.84%)、格灵深瞳(+2.36%)、豪鹏科技(+2.14%),跌幅居前的为思泉新材(-3.67%)、德明利(-3.38%)、龙旗科技(-2.72%) [1][2][3] 资金流动情况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83亿元,但个股资金流向分化明显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位:软通动力(-1.02亿元)、长盈精密(-9503.32万元)、佰维存储(-5215.08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位:中国长城(12.45亿元)、胜宏科技(8729.77万元)、云从科技(1973.84万元) [2][3] 相关概念板块对比 - 当日涨幅前五概念板块:草甘膦(+6.09%)、乳业(+3.55%)、供销社(+2.72%)、NMN概念(+2.72%)、培育钻石(+2.34%) [2] - 当日跌幅前五概念板块:同花顺果指数(-1.47%)、中国AI 50(-1.38%)、WiFi 6(-1.35%)、F5G概念(-1.34%)、AI PC(-1.31%) [2] 个股交易数据 - 换手率较高个股:智微智能(4.72%)、亿道信息(4.47%)、豪鹏科技(4.77%)、中国长城(10.71%) [3] - 资金净流出但股价上涨的特殊案例:豪鹏科技(主力净流出322.36万元,股价+2.14%),格灵深瞳(主力净流出121.16万元,股价+2.36%) [3]
鹏鼎控股(002938):持续推进产能升级,深度受益AI行业趋势
东方证券· 2025-05-26 23: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营收增速提升,受益于AI行业趋势;淡季业绩短期承压,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和“AI+汽车”注入发展动力;持续推进产能升级,深度受益AI行业趋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鹏鼎控股,股票代码002938.SZ,股价(2025年05月23日)为27.87元,目标价格为33.63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44.66/24.68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231,856/230,549万股,A股市值为64,618百万元,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为电子,报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05月26日 [1] 公司表现情况 - 1周、1月、3月、12月绝对表现分别为-5.53%、-5.36%、-34.76%、-1.66%,相对表现分别为-5.35%、-7.88%、-32.34%、-8.26%,沪深300表现分别为-0.18%、2.52%、-2.42%、6.6% [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7、2.15、2.44元(原25 - 26年预测分别为1.87、2.14元,主要调整了营业收入、毛利率和费用率),根据可比公司25年19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33.63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5][13]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066|35,140|39,629|44,750|50,536| |同比增长(%)|-11.4%|9.6%|12.8%|12.9%|12.9%| |营业利润(百万元)|3,566|4,043|4,525|5,536|6,362| |同比增长(%)|-36.6%|13.4%|11.9%|22.3%|14.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87|3,620|4,097|4,985|5,665| |同比增长(%)|-34.4%|10.1%|13.2%|21.7%|13.7%| |每股收益(元)|1.42|1.56|1.77|2.15|2.44| |毛利率(%)|21.3%|20.8%|21.4%|22.3%|22.4%| |净利率(%)|10.3%|10.3%|10.3%|11.1%|11.2%| |净资产收益率(%)|11.4%|11.7%|12.0%|13.1%|13.5%| |市盈率|19.7|17.8|15.8|13.0|11.4| |市净率|2.2|2.0|1.8|1.6|1.5| [7]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1.4亿元,同比增长9.6%;归母净利润36.20亿元,同比增长10.1%。25Q1公司实现营收80.9亿元,同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滑1.8%。25年4月公司营收28.0亿元,同比增长27.4% [9] - 通讯用板业务及消费电子和计算机用板业务均稳步增长,深入布局AI端侧PCB市场。2024年,通讯用板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42.36亿元,同比增长3.08%;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4亿元,同比增长22.30% [9] - 汽车、服务器用板营收大幅提升,打开未来成长空间。2024年,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PCB产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90.34% [9] - 持续推进产能升级与全球化布局,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50亿元,主要投资项目为淮安第三园区高端HDI和先进SLP类载板智能制造项目、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2025年软板产能扩充项目等 [9]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 |----|----|----|----|----| | | |2025/5/23|2024A|2025E|2026E|2027E|2024A|2025E|2026E|2027E| |东山精密|002384|28.50|0.64|1.69|2.17|2.62|44.78|16.86|13.14|10.88| |深南电路|002916|108.60|3.66|4.96|6.02|7.14|29.67|21.90|18.05|15.21| |沪电股份|002463|30.47|1.35|1.84|2.31|2.73|22.65|16.54|13.20|11.16| |景旺电子|603228|28.61|1.25|1.63|2.07|2.52|22.88|17.60|13.79|11.34| |生益科技|600183|26.04|0.72|1.09|1.38|1.66|36.38|23.81|18.82|15.73| |最大值| | | | | | |44.78|23.81|18.82|15.73| |最小值| | | | | | |22.65|16.54|13.14|10.88| |平均数| | | | | | |31.27|19.34|15.40|12.86| |调整后平均| | | | | | |29.64|18.78|15.01|12.57| [14]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及主要财务比率分析 [17]
鹏鼎控股:目前关税事件对公司尚无直接影响
快讯· 2025-05-26 21:03
业务结构 - 公司外销比例较高但几乎没有直接对美销售 [1] - 产品主要交货至国内及亚洲地区的下游组装厂 [1] 供应链管理 - 原物料采购大部分来自亚洲地区 [1] - 从美国本土直接采购占比较低 [1] 关税影响 - 目前关税事件对公司尚无直接影响 [1]
2024年中联百强榜单出炉 上市公司凸显“新质”“民营”“消费”等亮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5 15:47
中联百强榜单分析 - 2024年度"中联上市公司价值100"榜单由中联企业管理集团发布 云铝股份以综合得分91 59位列第一 华利集团 北新建材 中远海控等紧随其后 [1] - 制造业以67家上市公司保持领先 先进科技制造企业集中在新能源 半导体与AI硬件 电子制造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 [1] - 新能源领域比亚迪 赛力斯等电动车企和阳光电源 德业股份等光伏与储能企业快速增长 创新药领域百利天恒首款国产SL-B01D1进入临床III期 惠泰医疗加快医疗设备国产替代 [1] - 电子制造与半导体领域立讯精密 工业富联 鹏鼎控股向高附加值延伸 中际旭创 沪电股份 北方华创 韦尔股份 瑞芯微等受益AI服务器和芯片需求爆发 [1] 消费与AI产业表现 - 贵州茅台 五粮液 山西汾酒等高端白酒持续入榜 海天味业 东鹏特饮通过渠道下沉实现增长 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 格力电器在高端市场稳步增长 [2] - 欧派家居 公牛集团线上销售提升 安克创新在智能眼镜 无线耳机等消费电子表现良好 传音控股占据非洲智能机市场 乖宝宠物体现服务消费优化成效 [2] - 2024年AI领域股权投资占比达77 9% 中国AI产业规模达2697亿元 预计2025-2029年保持30%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 AI产业链纵深发展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2] 数据资产发展 - 100家公司在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资源入表情况 数据资源披露对信息技术等行业股价有正向驱动 入表占比与资本市场响应呈正相关 [3] - 高质量数据披露可提升信用评级 支持数字化转型融资 促进长期价值释放 助力"数据要素×"国家战略 [3]
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千元以内 AI手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7:59
AI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 AI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千元以内,2024年被称为AI手机发展元年 [1] - 魅族Note 16系列叠加国补后售价594.15元起,为当前市场最低价AI手机 [1] - OPPO K系列、vivo Y系列等入门机型叠加国补后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 [1] AI手机功能差异 - 高端机AI功能采用端云结合方式,具备端侧AI能力,响应迅速且数据隐私性更高 [2] - 千元机AI功能主要通过云侧实现,与下载APP使用AI功能差异不大 [2] - 高端机芯片NPU算力更高,如新一代AI手机芯片算力大于30TOPS,占比31.6%,预计2025年达36.2% [3] 硬件与芯片技术 - 魅族Note 16搭载紫光展锐T8200 Flyme特调满血版芯片(6nm制程),Pro版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7s(4nm制程) [2] - 高通、联发科中端及入门芯片均具备AI功能,推动AI手机平价化 [2] 产业链影响 - 手机AI化提升对元器件需求,如功率类电感产品单机价值增长,带动顺络电子相关业务增长 [3] - 鹏鼎控股构建覆盖AI手机、AI PC、AI眼镜等全场景产品矩阵,并布局AI服务器、光模块等领域 [4] 厂商战略与行业趋势 - 星纪魅族强调"AI平权",聚焦千元机用户需求,降低AI使用门槛 [3] - 手机AI化已成既定趋势,AI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3]
鹏鼎控股(002938):2024年收入稳定增长,充分受益AI浪潮
长城证券· 2025-05-1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为公司短期业绩增长提供支撑,端侧AI加速渗透驱动消费电子产业升级迭代,公司作为PCB领域龙头构建AI端侧消费品全场景产品矩阵,依托平台实现“云、管、端”AI全链条布局,有望卡位AI终端消费品创新周期,为业绩稳定增长提供动能,预估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31亿元、49.35亿元、57.31亿元,EPS分别为1.82元、2.14元、2.47元,对应PE分别为17X、14X、12X [8]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320.66亿元、351.40亿元、396.03亿元、442.76亿元、495.9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1.4%、9.6%、12.7%、11.8%、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7亿元、36.20亿元、41.31亿元、49.35亿元、57.3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4.4%、10.1%、14.1%、19.5%、16.1%;ROE分别为11.1%、11.2%、12.1%、13.2%、13.8%;EPS分别为1.42元、1.56元、1.78元、2.13元、2.47元;P/E分别为20.7倍、18.8倍、16.5倍、13.8倍、11.9倍;P/B分别为2.3倍、2.1倍、2.0倍、1.8倍、1.7倍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51.40亿元,同比 + 9.59%;归母净利润36.20亿元,同比 + 10.14%;扣非净利润35.31亿元,同比 + 11.40%。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80.87亿元,同比 + 20.94%,环比 - 30.6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 - 1.83%,环比 - 70.34%;扣非净利润4.78亿元,同比 - 5.19%,环比 - 70.18% [1] 市场与产品 - 2024年全球经济体复苏叠加国内政策催化,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为公司短期业绩增长提供支撑。2024年通讯用板/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用板营收分别为242.36/97.54/10.25亿元,同比 + 3.08%/+22.30%/+90.34%;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76%,同比 - 0.58pct;净利率为10.30%,同比 + 0.05pct。25Q1毛利率为17.83%,同比 - 2.54pct,环比 - 3.54pct;净利率为6.01%,同比 - 1.43pct,环比 - 8.11pct [2]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0.61%/3.43%/6.61%/ - 2.10%,同比 - 0.05/ - 0.34/+0.51/ - 1.14pct [2] AI布局 - 中长期来看,AI功能从云端向端侧加速渗透,驱动消费电子产业升级迭代,公司作为全球消费电子PCB领域龙头,构建覆盖AI端侧消费品的全场景产品矩阵,通过与全球头部客户协同研发实现技术快速落地及规模化生产,依托“技术 - 客户 - 产能”竞争优势,精准卡位AI终端消费品创新周期,2024年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4亿元,同比增长22.30%,其中AI端侧类产品收入占比已超过45% [3] - 在AI服务器方面,公司紧抓800G/1.6T光模块升级窗口,推动SLP产品成功切入光模块相关领域,并提前布局3.2T产品。公司推动淮安园区与国内外一线服务器及ODM厂商合作,加快泰国园区建设进程,预计泰国园区今年5月投产并开始产品认证和打样工作,年底实现部分产品量产。依托ONE AVARY平台,公司实现“云、管、端”各环节技术与资源深度整合,打造AI产品全链条解决方案体系 [3] 资本开支与业务拓展 - 2025年公司计划资本开支大幅提升,主要投资项目包括泰国园区、软板扩充、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淮安三园区高阶HDI及SLP项目等 [7] - 公司加速推进车用PCB产品研发与市场化,2024年雷达运算板、域控制板产品以及汽车雷达高频领域产品均实现量产出货,与多家国内Tier 1厂商持续展开全面合作,并顺利通过国际Tier 1客户的认证,逐步完善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各条产品线版图。2024年,公司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PCB产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90.34% [7]
鹏鼎控股(002938):2024年收入稳定增长 充分受益AI浪潮
新浪财经· 2025-05-16 18: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51.40亿元,同比增长9.59%,归母净利润36.20亿元,同比增长10.14%,扣非净利润35.31亿元,同比增长11.40% [1] - 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80.87亿元,同比增长20.94%,环比下降30.6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1.83%,环比下降70.34%,扣非净利润4.78亿元,同比下降5.19%,环比下降70.18% [1]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0.76%,同比下降0.58pct,净利率10.30%,同比上升0.05pct [1] - 2025年Q1毛利率17.83%,同比下降2.54pct,环比下降3.54pct,净利率6.01%,同比下降1.43pct,环比下降8.11pct [2] 业务分拆 - 2024年通讯用板营收242.36亿元,同比增长3.08%,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营收97.54亿元,同比增长22.30%,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用板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长90.34% [1] - 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中AI端侧类产品收入占比已超过45% [3]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率0.61%,同比下降0.05pct,管理费用率3.43%,同比下降0.34pct,研发费用率6.61%,同比上升0.51pct,财务费用率-2.10%,同比下降1.14pct [2] AI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AI手机、AI PC、AI眼镜等AI端侧消费品的全场景产品矩阵,通过协同研发实现技术快速落地及规模化生产 [3] - 公司推动SLP产品切入800G/1.6T光模块领域,并提前布局3.2T产品 [3] - 泰国园区预计5月投产,年底实现部分量产,淮安园区与国内外一线服务器及ODM厂商合作 [3] - 依托ONE AVARY平台实现"云、管、端"AI全链条布局 [3] 汽车业务发展 - 2024年加速推进车用PCB研发与市场化,雷达运算板、域控制板及汽车雷达高频产品实现量产出货 [4] - 通过国际Tier1客户认证,与多家国内Tier1厂商展开合作 [4] - 2024年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PCB产品业务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90.34% [4] 产能与资本开支 - 2025年资本开支大幅提升,投向泰国园区、软板扩充、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及淮安三园区高阶HDI及SLP项目 [4] - 持续推进产能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应对AI产品技术革新及智能汽车业务需求 [4]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涨4.1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8:04
概念板块涨跌幅 - 中船系概念今日涨幅6.55%位居榜首,成飞概念以5.77%涨幅紧随其后,军工信息化概念上涨4.28% [1]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整体上涨4.17%,在概念板块涨幅排名第4,板块内20只个股全部上涨 [3] - 重组蛋白概念跌幅0.94%表现最弱,代糖概念下跌0.82%,转基因概念下滑0.77% [1] 资金流动情况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47亿元,18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其中8只个股净流入超1亿元 [1]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8.36亿元居首,东山精密获2.66亿元净流入,歌尔股份与蓝思科技分别获2.54亿元和2.01亿元净流入 [1]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入率达12.28%最高,东山精密和鹏鼎控股分别达10.69%和10.53% [2] 个股表现 - 蓝思科技以9.63%涨幅领跑同花顺果指数成分股,长盈精密上涨7.04%,立讯精密涨幅6.36% [3] - 京东方A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且流入率达10.16%,工业富联获1.94亿元净流入且流入率9.54% [4] - 赛腾股份和闻泰科技是板块内唯二资金净流出个股,分别流出803万元和1604万元 [4]
半导体投资策略:聚焦AI+国产化,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提速(附124页PPT)
材料汇· 2025-05-11 23:07
半导体设备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达1210亿美元,中国大陆扩产动能强劲,引领全球市场,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预计2025年增长7%,达每月3370万片(8英寸当量),中国大陆产能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增至1010万片 [2][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加速追赶高端领域,25Q1部分设备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169.7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合计24.9亿元,同比增长34.8% [2][8] - 2019-2024年14家国产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合计营收从138.1亿元增长至683.5亿元,CAGR达37.7%,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8] 半导体材料 - 2024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销售额分别为429亿美元和246亿美元,预计2028年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将突破840亿美元 [3][9] - 13家半导体材料公司2019-2024年合计营收CAGR达18.58%,短期维度下游晶圆厂稼动率低点已过,中长期维度国产供应商料号种类和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9] - 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公司重要战略,打造多维成长空间 [3][9] 半导体零部件 - 2020年起半导体零部件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显著提速,2019-2024年部分零部件公司合计营收从67.7亿元增长至223.4亿元,CAGR为27%,归母净利润从6.7亿元提升至26.9亿元,CAGR达32% [4][10] - 海外制裁背景下设备厂商积极导入国产上游零部件,当前国产零部件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4][10] - 规模效应随营收扩大逐步显现,毛利率保持稳定 [4][10] 封测 - 23Q4至25Q1封测板块连续6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Q1营收达218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13.3%,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5][11] - 先进封装领域研发投入成效显著,长电科技24Q4晶圆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及高端测试领域实现满产,甬矽电子2024年晶圆级封测营收增长超600% [5][11] - 未来封测大厂将持续攻克2.5D/3D封装技术,助力AI芯片性能提升 [5][11] 算力&互连IC - 25Q1十家公司总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合计10.3亿元,同比增长270%,平均毛利率53.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27] - 高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合同负债高速增长显示订单饱满,预付款项和库存维持高位反映公司积极备货 [6][27] - 国产算力芯片及云端互连芯片性价比持续提升,叠加美国芯片禁令和关税纷争背景下国产化需求提升 [6][27] 存储 - 25Q1存储设计厂商表现分化,模组厂商德明利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环比24Q4提升4.6个百分点至5.8% [7][28] - 2025年大宗存储减产和利基存储竞争格局优化有望推动价格上行,带动板块业绩修复 [7][28] - 车用高容量MLCC因供需紧张价格坚挺,行业整体复苏迹象明确 [15] 消费电子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25Q1全球PC出货量6270万台,同比增长9.4%,2024年AI PC渗透率17% [12][33] - 25Q1消费电子板块合计营收4008.5亿元,同比增长22%,行业复苏趋势持续,AI赋能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12][33] - 端侧AI落地多终端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相关产品价值量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33] PCB - PCB板块2024年全面增长,胜宏科技25Q1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339.2% [13][34] - AI等高端产品放量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质量,胜宏科技AI算力卡、AIDataCenterUBB & 交换机市场份额已达全球第一 [13][34] - 高端产能紧缺背景下,大陆PCB公司有望实现供应链突破,中国头部PCB公司从"做大"迈向"做强" [13][34] 面板 - 25Q1十家A股面板公司总收入1118.9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1425.71%,毛利率6.40%,同比提升4.40个百分点 [16][36] -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合并市占率突破72%,接近80%,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 [16][36] - 渠道健康存货水位将为面板价格提供支撑,存货周转天数自2024Q2均在60天以下 [16][36]
5月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07 18:29
温氏股份 - 4月销售肉鸡10381.98万只,同比增长10.87%,销售收入25.43亿元,同比下降5.01%,毛鸡销售均价11.24元/公斤,同比下降14.91% [1] - 4月销售生猪317.57万头,同比增长27.90%,销售收入55.45亿元,同比增长18.61%,毛猪销售均价14.92元/公斤,同比下降1.71% [1] - 主营业务为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及其销售,兼营肉鸭、蛋鸡、鸽子等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 [1] 中通客车 - 4月汽车生产量1117辆,同比下降0.62%,销售量1046辆,同比下降4.04% [1] - 主营业务是以客车为主兼顾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2] 克明食品 - 4月销售生猪6.39万头,环比增长14.53%,同比增长33.00%,销售收入7090.48万元,环比增长4.94%,同比增长16.04% [3] - 2025年1-4月累计销售生猪19.02万头,同比增长11.52%,累计销售收入21849.26万元,同比增长6.61% [3] - 主营业务是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 [4] 牧原股份 - 4月销售商品猪657.3万头,同比增长51.80%,商品猪销售均价14.66元/公斤,同比下降0.95%,商品猪销售收入125.95亿元,同比增长53.42% [5] - 主营业务是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 [6] 维力医疗 - 获得一次性使用下段弧形输尿管支架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5月5日,适用于输尿管支撑和引流 [7] - 主营业务为麻醉、导尿、泌尿外科、护理、呼吸、血液透析等领域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台基股份 - 使用闲置资金5000万元购买中国光大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区间1.0%-2.15%,到期日2025年5月31日 [8][9] - 主营业务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10] 科大国创 - 取得中国银行最高3600万元股票回购贷款承诺,贷款期限最长3年 [11] - 主营业务为数据智能行业应用、智能软硬件产品、数据智能平台运营 [11] 卫信康 - 全资子公司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获批准,用于治疗低血容量及休克 [12] - 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品制剂及其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 [13] 康泰医学 - 取得一次性使用麻醉窥视片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临床气道插管、麻醉或急救 [14] - 主营业务是医疗诊断、监护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5] 纽泰格 - 拟3000万–6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上限35元/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6] - 主营业务是汽车零部件及注塑模具、发泡模具和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6] 金冠股份 - 公司及子公司中标多个项目,金额约2.58亿元,涵盖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充电设备等 [17][18] - 主营业务是充换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19] 达实智能 - 签约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客票系统项目,合同金额5647万元,提供AI+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20] - 主营业务是基于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 [20] 仙琚制药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一致性评价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妇女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及口服避孕 [21] - 主营业务为甾体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制、生产与销售 [22] 长高电新 - 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2.35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合并营业收入的13.35% [23] - 主营业务是输变电一二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力设计和工程服务以及新能源电力开发 [23] 厦门空港 - 4月飞机起降16437架次,同比增长4.99%,旅客吞吐量238.81万人次,同比增长7.73%,货邮吞吐量3.15万吨,同比增长2.99% [24] - 主营业务是航空运输、提供候机楼设施的使用保障和服务等 [25] 大秦铁路 - 4月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062万吨,同比增长0.99%,日均运量102.07万吨 [26] - 2025年1-4月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12334万吨,同比减少4.05% [26] - 主营业务是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 [27] 陕西煤业 - 4月煤炭产量1424万吨,同比下降1.78%,自产煤销量1310万吨,同比增加0.76% [27] - 4月总发电量22.6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58%,总售电量21.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43% [27] - 主营业务是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 [27] 九强生物 - 取得免疫球蛋白G4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4月14日 [28] - 获得新型防撞报警装置发明专利证书,提升实验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 [29] - 主营业务是生化诊断、血凝检测、血型检测和肿瘤病理诊断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8][29] 戴维医疗 - 全资子公司一次性使用套管穿刺器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获受理,适用于腹腔镜检查和手术 [30] - 主营业务是儿产科保育设备、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以及急救手术ICU产品 [30] 新天地 - 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上市申请获批,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31] - 主营业务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31] 正虹科技 - 4月销售生猪1.12万头,环比增长57.37%,同比增长109.24%,销售收入979.64万元,环比增长42.42%,同比增长0.50% [32] - 2025年1-4月累计销售生猪2.81万头,同比增长73.39%,累计销售收入3130.83万元,同比增长13.34% [32] - 主营业务是饲料产品、生猪养殖、饲料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2] 仁度生物 - 股东拟协议转让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5% [33] - 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以SAT技术平台为基础的分子诊断试剂和设备一体化产品 [33] 海兴电力 - 控股股东协议转让5%公司股份,转让价格每股23.80元 [34] - 主营业务是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新能源产品及系统集成 [35] 四方股份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36] - 主营业务是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配电、智慧用电等领域的产品、技术咨询及系统解决方案 [36] 众生药业 - 创新药RAY1225注射液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在肥胖/超重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 [37] - 主营业务是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37] 汇洲智能 - 成功竞拍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5%股权,成交价1.01亿元 [37] - 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及传媒业务 [37] 统联精密 - 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37] - 主营业务是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38] 长川科技 - 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认缴出资5000万元 [39] - 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9] 韵达股份 - 控股股东计划1亿–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40] - 主营业务是综合快递物流业务 [40] ST新潮 - 因未按时披露年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41][42] - 主营业务为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及销售 [43] 徕木股份 - 股东及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34%公司股份 [44] - 主营业务为连接器、屏蔽罩为主的精密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4] 江铃汽车 - 4月份总产量31542辆,同比增长10.31%,总销量30499辆,同比增长0.43% [45] - 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商用车、乘用车SUV以及相关的零部件 [45] 老百姓 - 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46] - 主营业务是通过构建营销网络从事药品及其他健康、美丽相关商品的销售 [47] 东诚药业 - 子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8] - 主营业务是生化原料药、中西药制剂、放射性核素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 [48] 康希通信 - 拟以1.35亿元受让芯中芯35%股份 [49] - 主营业务是Wi-Fi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50] ST逸飞 - 控股股东及高管拟1500万–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51] - 主营业务是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51] 盛视科技 - 预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信息化系统项目,投标总价1.865亿元 [51] - 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提供智能产品及AI+行业解决方案 [51] 鹏鼎控股 - 4月合并营业收入28.02亿元,同比增长27.35% [52] - 主营业务是各类印制电路板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 [52] 日久光电 - 全资子公司拟不超过2亿元购买真空磁控溅镀设备 [52] - 主营业务是触控显示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 [52] 华峰测控 - 股东拟询价转让392.7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0% [52] - 主营业务是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3] 紫天科技 - 因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54] - 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