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巴巴(BABA)
icon
搜索文档
(英)中国外卖大战报告-高盛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0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电商平台(阿里巴巴 京东)与本地服务龙头美团展开激烈竞争 投资持续时间将比以往更长 因各公司都致力于打造中国"日常交易应用"[1][5] - 电商平台目标不仅是抢占美团主导的1.5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 还希望通过高频外卖业务(预计2030年达2.4万亿元)交叉销售低频电商和旅游产品[6][11] - 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增长显著 预计2024-2030年外卖GTV年复合增长率9% 即时零售18% 即时零售涵盖急需品 重物 冷链生鲜 高价奢侈品等场景[1][12] 市场参与者动态 - 美团关闭部分业务聚焦核心 计划推出1200个中央厨房 阿里巴巴投入资金支持商户和用户拓展即时零售 京东扩大即时配送仓储等[1][12]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整合进淘宝天猫集团 京东通过全职骑手和B2B采购能力巩固20-25mn日订单规模 拼多多未直接参与外卖竞争[18][20][34] - 美团战略转向即时零售(Ella超市) 收缩美团优选 阿里巴巴淘宝即时商务日订单达60mn峰值 目标8月达80mn[34][35]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30年外卖市场规模2.4万亿元 即时零售1.5万亿元 即时零售占线上零售行业8%(基于20万亿元线上零售规模)[11][36] - 生鲜食品市场按城市层级划分 一线城市人均日消费22元 二线三线14元 四线及以下8元 不同模式针对不同城市层级[36] - 即时零售在生鲜 FMCG和医疗保健领域增长显著 预计在这些品类中的物流解决方案占比将从2024年的4-27%提升至2030年的23-27%[39] 竞争情景分析 - 基准情景预计美团 阿里巴巴 京东外卖订单量占比5.5:3.5:1 阿里巴巴持续投入可能形成4.5:4.5:1双寡头格局 京东若提升商户覆盖可能形成5:3:2格局[1][14] - 在基准情景下 预计行业GTV从2025年4200亿元增长至长期21510亿元 订单量从108mn增至134mn 每单利润从-1.2元改善至0.7元[28] - 美团在三种情景中均保持领先地位 但份额可能从75%降至55-60% 长期每单利润从1.0-1.2元降至0.7-1.0元[14][19] 商业模式创新 - 中央厨房模式兴起 美团测试"浣熊厨房" 可能通过集中调度降低骑手成本 提升食品安全信心[13][19] - 高频外卖消费为电商平台带来可持续流量 改变营销支出结构 京东进入外卖主要为增加用户触点 替代低效获客渠道[12][20] - 即时零售满足四大消费场景:急需品(药品) 重物(米油瓶装水) 冷链生鲜 高价奢侈品[12][36]
摩根大通:全球互联网估值
摩根· 2025-07-14 08: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多家公司给出了投资评级,包括“OW(增持)”“N(中性)”“UW(减持)”“NR(未评级)”等[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提供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多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投资评级,涵盖不同市值区间公司,涉及价格、市值、市盈率、每股收益、企业价值倍数等指标,为投资者评估公司价值和投资潜力提供参考[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按市场区域划分 - **美国**:涵盖亚马逊、谷歌、Meta等公司,部分公司如亚马逊、谷歌、Meta评级为增持,Netflix评级为中性,Snap评级为减持[4][6] - **中国**:包括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公司,腾讯、阿里巴巴评级为增持,拼多多评级为中性[4][6] - **日本**:有任天堂、Recruit Holdings等公司,多数公司评级为增持,NEXON评级为中性,Square Enix评级为减持[4][6] - **韩国**:涉及Coupang、Naver等公司,Coupang、Naver评级为增持,Kakao Corp评级为中性[4][6] - **欧洲**:包含Prosus、Auto Trader等公司,Prosus评级为增持,Auto Trader评级为减持[4][6] - **拉丁美洲**:有MercadoLibre、Magazine Luiza等公司,MercadoLibre评级为中性,Magazine Luiza评级为减持[4][6] - **CEEMEA**:Naspers、Allegro等公司评级为增持[4][6] - **澳大利亚**:REA Group、CAR Group等公司评级为增持[4][6] - **东盟**:Sea、Grab Holdings等公司评级为增持[4][6] - **印度**:Eternal、Swiggy等公司评级为增持[4][6] 按市值区间划分 - **市值大于500亿美元**:包含亚马逊、谷歌、Meta等大型公司,多数评级为增持,Netflix评级为中性[4][6] - **市值在100 - 500亿美元之间**:如JD.com、Take - Two等公司,部分评级为增持,部分为中性[4][6] - **市值在20 - 100亿美元之间**:像Auto Trader、CAR Group等公司,有增持、中性、减持等不同评级[4][6] - **市值小于20亿美元**:如Pearl Abyss、HelloFresh等公司,评级多样[4][6]
阿里、美团、京东:业绩基本面解读&竞争近况更新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商、外卖、云计算、即时零售 - 公司:阿里巴巴、美团、京东 核心观点和论据 阿里巴巴 - **客户管理收入(CMR)**:2025 年第二季度预计同比增长 10%-11%至 710 亿元,全年有望高个位数增长,主要因平台提升 take rate 时需保证商家投入产出比合理,且闪购和外卖业务前期投入增加[1][5]。 - **外卖业务**:二季度单量预计超 8000 万,单均亏损约 4 元,总亏损增量 80 - 100 亿元;三季度补贴可能翻倍至 160 - 200 亿元,四季度预计维持 100 亿元左右,剩余延续至 2026 年常态化补贴;有望通过策略性补贴保持市场份额,逐步实现盈亏平衡或小幅盈利[1][6]。 - **GMV 与经调整 EBITDA**:预计全年 GMV 增速为低到中个位数,与市场一致;CMR 同比小幅上涨,高个位数增长;经调整 EBITDA 与去年持平或略增[1][7]。 - **云业务**: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预计约 320 亿元,同比增长 20%,受益于 AI 发展和春节假期延后确认收入;利润率预计保持稳定,未来一两年内可能维持在高个位数,受国内大模型竞争影响;长期发展潜力大,新兴场景需求增加,通义千问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1][8][9]。 - **618 大促表现**:淘天旗下天猫去除退货后 GMV 增长 10%,预计二季度淘天 GMV 同比增速 5% - 6%,与市场整体步调一致[3]。 美团 - **二季度外卖业务**:单量环比增长约 10%,收入增速 4 - 5%,因补贴计入收入抵减;每单利润约 1 元,外卖经营利润同比下降约 30%[4][14]。 - **三季度外卖业务**:面临更大竞争压力,每单利润降至几分钱或几毛钱,总体经营利润可能下滑 60%左右至 35 亿元,因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大规模补贴[4][16]。 - **其他业务**:到店业务发展稳定,二季度增速约为 hytings(原文数据不清),利润率维持在 35%左右;新业务收缩核心新业务 Meet 亏损区域,预算再分配支持关键领域[17]。 - **全年业绩**:收入预计增长 16%,经营利润同比下降 20%以上,经调整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下降 25%[17]。 - **估值**:极限施压下,外卖业务估值 10 倍,到店业务 15 倍,整体估值底部可能在 110 附近,有一定安全边际[18]。 京东 - **二季度业务表现**:GMV 预计同比增长 15% - 20%,收入端类似增长,家电 3C 销售增速约 15%;外卖业务 6 月峰值达 2500 万单,单均亏损超 10 元,预计二季度净利润下降至 35 - 40 亿左右[4][21]。 - **外卖业务策略**:集中于获客和客户培育,采取稳健补贴策略,如错峰补贴和平稳补贴;全年预计投入约 300 亿人民币,利润端预估为 300 - 350 亿人民币[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外卖与电商协同效应**:当前新客下单电商效率低,各平台处于抢客阶段,未进行精细化转化引流;未来重点放在转化阶段后,可能提高转化率[24]。 - **红包大战影响**:短期内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交易总额、用户留存率,长期增长潜力需观察;当前阿里、京东、美团估值长期被压制,竞争格局明朗时有提升空间[25]。 - **电商领域竞争态势**:阿里营收和利润占优,京东发力物流和即时配送,美团在即时零售市场抢占或维持份额;未来财报跟踪和 AI 技术应用进展影响公司估值[26]。
李想:理想i8发布会大概率要「致敬小米」!特别感谢雷总的「定心丸」;罗马仕中层:五个老板全跑马来西亚了;传阿里副总裁叶军将离职
雷峰网· 2025-07-14 08:35
蔚来汽车动态 - 蔚来副总裁沈斐否认裁员传闻,称是"人员队伍优化调整",李斌表示对离职同事感到不舍[4] - 乐道L90预售价格公布:整车购买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19.39万元起[5] - 安徽国资两次加码蔚来,销售服务公司注册资本激增至230亿元,科技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60亿元[13] - 蔚来二季度交付量超7.2万辆,环比增长71.2%,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已量产[13] - 蔚来港股7月10日大涨7.79%至30港元,创三个月新高[13]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华为发布L3/L4落地时间表:2025年启动高速L3试点商用,2026年推进高速L3规模化商用,2027年实现城区L4大规模商用[15] - 华为ADS 4.0智能驾驶系统将于2025年三季度搭载旗舰车型,整合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多种传感器[15] - 一汽奥迪高管李凤刚强调车规级芯片重要性,指出消费级芯片缺陷率允许500PPM,而车规级要求低于1PPM[19][20]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动态 - 阿里副总裁、前钉钉CEO叶军被传将离职,官方暂无回应[8] - 前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创业AI语音项目"来福",定位为AI私人电台[16][17] - 京东以百万年薪招聘短剧运营岗位,核心岗位年薪达90万-140万元[14] - 小米王腾拍摄短剧即将上线,剧情或与Redmi双K魔王相关[23] - 英特尔在俄勒冈州裁员529人,其中工程师占比57%,涉及Diamond Rapids项目开发人员[34]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李想透露i8发布会将"致敬小米",特别感谢雷军支持[8][9] - 小鹏汽车副总裁郑叶青表示公司有60-70岁员工,提供在职读书奖学金和生育奖金[27] - 何小鹏回应60天账期承诺:已制定调整步骤并开始推动[31] - 大众CEO奥博穆称赞比亚迪是可敬的对手,认为竞争推动行业进步[32] 国际科技动态 - OpenAI推迟发布首个开源AI模型,需更多时间进行安全测试[36] - 希音因发货慢遭加州起诉,支付70万美元达成和解[37] - 苹果计划2026年初发布iPhone 17e、新款MacBook Pro和iPad[38] - OpenAI收购Windsurf计划告吹,后者部分团队加入谷歌DeepMind[40] 其他行业动态 - 罗马仕五名核心老板失联,公司停工停产,召回事件直接损失超4000万元[12] - 影石创新初裁胜诉美国337调查,GoPro六项指控均未成立[29] - 外卖平台补贴战持续,美团周末订单量达1.5亿,部分骑手日收入增长111%[22][27] - 阿维塔总裁陈卓称小米营销方式正在重塑汽车行业规则,传统CMO可能失业[26]
“疯狂星期六”,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36氪· 2025-07-14 08:32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和淘宝闪购从"大水漫灌"式补贴转向"滴灌式补贴",美团保持平日补贴力度(100-30元、48-18元等),淘宝闪购推出38-18.8元和周六188元券包[1][3][6] - 上周六(7月5日)两家平台疯狂补贴(淘宝满25-24元,美团满48-28元),美团单日零售订单创1.2亿单历史纪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3] - 补贴策略转向娱乐性和条件限制型,如淘宝"骑士送免单"(随机开骑手姓氏免单)和美团随机免单20元[6][7] 平台战略目标与业务逻辑 - 三大平台战略趋同,争夺即时零售市场,该市场仍在高速增长而传统电商已饱和[30][31][32] - 美团已验证通过外卖向到店、酒店等业务交叉销售实现30%-40%利润率的模式[36] - 淘宝试图留存非餐用户但业务融合效果不佳,京东自建前置仓探索差异化模式[20][21] - 拉新促活是首要目标,美团618日活1.69亿(同比+18.7%),淘宝6月18日日活4.57亿(同比+5.1%)[25] 行业数据与机构观点 - 餐饮在社会零售中占比回升至11.4%,成为流量担当[14] - 摩根大通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GMV乐观4万亿/悲观2万亿,年投入500-800亿是否合理取决于市场规模[35] - 高盛认为补贴战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外卖获取流量导流至高利润业务[36] - 阿里巴巴财务优势显著(1000亿自由现金流+6000亿现金储备),在消耗战中占据主动[43] 补贴战持续时间与影响 - 今年累计投入将达千亿规模,相当于国家补贴级别[27] - 淘宝"超级星期六"计划持续100天,预计外卖大战至少延续两年[44] - 补贴导致系统过载(上周六达系统极限),商家履约延迟和结算问题显现[7] - 瑞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隐性涨价(调整9.9元专区)适应补贴环境,形成消费习惯[8][9][10]
外卖市场“硝烟起” 打响零售“入口战”
南京日报· 2025-07-14 08:23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创历史纪录 [1][7] - 淘宝闪购推出"188元大券包"促销活动包含满15减15等优惠 [2] - 京东外卖推出16.18元小龙虾并承诺每晚供应10万份 [2] 用户消费行为 - 美团小象超市大量商品以0.01元超低价出售 [1] - 餐饮品牌套餐从49.9元降至28.9元参与活动 [1] - 奶茶品牌饮品从21元降至3元 乳酪蛋糕从58元降至24元 [2] - 用户开发团购搭伙免单、"0元购"交换自提等新玩法 [2] 骑手运营情况 - 骑手每单补贴从5-6元涨至7-8元 [3] - 南京部分骑手日接150单 日收入达1200元 [3] - 美团数据显示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高频骑手月收入达9793元 [3] - 平台紧急招聘骑手但新手难以应对高峰运力 [3] 商家参与情况 - 知名品牌酒酿从39元降至1元但外卖订单增幅有限 [4] - 鸡排店12元产品降至1.9元 几小时售出100多单但亏损 [4] - 网红奶茶店日接1000多单 利润微薄 [5] - 部分商家选择不参与活动或调整参与策略 [5] 平台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100天每周六提供188元外卖红包 [7] - 淘宝闪购定位从"即时零售"转向"大消费平台" [7] - 拼多多计划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模式类似京东秒送 [7]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扶持商家 [6] 行业竞争格局 - 7月5日美团日订单达1.2亿单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达8000万单 [6] - 补贴大战导致行业利润整体承压 [7] - 消费者反馈外卖分量和质量随价格下降而缩水 [7]
茶饮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像共享单车
创业邦· 2025-07-14 08:11
以下文章来源于略大参考 ,作者杨知潮 略大参考 . 作者 丨 杨知潮 图源 丨Midjourney 搜狗输入法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谁? 答案当然是腾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许多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来自他们对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意 义。比如共享单车的收入能力有限,但他们却是滴滴、蚂蚁、美团整个生态的重要一环——引流怎么 不算一种价值呢? 新消费 · 新科技 · 新生活 来源 丨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眼下,以茶饮和咖啡为代表的现制饮品也成为了一个类似共享单车的存在。 由于其极好的促销效果和对其他品类的引流作用,茶饮和咖啡成为了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对外卖市场 争夺的主战场。淘宝闪购公布的茶饮订单占比高达25%,远超10%-15%的大盘占比。京东方面,甚 至有媒体披露 ,称京东外卖超过50%的订单为咖啡茶饮订单。 大量现金补贴随之被注入这一品类,成为了茶饮品牌的收入。 虽然茶饮的盈利能力远超共享单车,但淘宝和京东动辄"1.9元一杯"的补贴幅度,终究是远超过了品 牌自己的财力。强大的外部力量干扰,让这场围绕品牌、选址、供应链的精细化运营,逐渐演变为了 一场"抱大腿"的简单游戏。 这当然能够给茶饮品牌和咖啡品牌带来 ...
“几分钟几百杯订单”
财联社· 2025-07-14 08:07
即时零售平台补贴大战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等平台掀起新一轮即时零售补贴狂潮,推出0元奶茶券、满18.8减18.8等大额优惠 [1]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拼好饭日订单量超过3500万单 [14] - 淘宝闪购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和抽免单卡应战,消费者可获得满18.8减18.8优惠券 [3][12] - 京东外卖每晚18点至次日凌晨2点补贴10万份小龙虾,单份仅售16.18元 [14] 商家订单激增 - 多家奶茶品牌爆单,喜茶门店几分钟内接到几百杯订单 [1] - 爷爷不泡茶门店待制作订单达15-103杯,店员无暇顾及点餐区 [14] - 美团平台商家外卖订单量比日常增长65% [14] - 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等品牌增速位居前列 [14] 行业竞争与影响 - 高盛预计外卖市场竞争将持续至下半年,行业订单量同比将增长30% [15] - 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6月份所在季度总投入达250亿元/30亿美元 [15]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和京东外卖业务将分别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团EBIT将下降250亿元 [16] - 新用户增多及老用户购买频率上升可能推动潜在市场规模扩大 [15]
即时零售兴起,交运有哪些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7-14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约占中国实体网络零售额5%以上,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2][5] - 消费行为从远场电商向近场零售转变,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生活节奏加快激发即时零售需求,品类预计以休闲零食、酒水饮料等为主,对传统电商分流有限 [2][5] - 即时零售有望驱动即时物流履约环节产业链机会,即时配送公司和终端交付设施有望受益,优先推荐顺丰控股 [2][5] 各目录总结 即时零售缘何爆发 - 今年春节以来,京东、阿里巴巴、美团等纷纷加码即时零售业务,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15] - 消费行为从远场电商向近场零售转变,受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生活节奏加快驱动 [16][23] - 电商平台战略调整和流量运营策略成为即时零售爆发的加速器,主站引流效果显著,高频带动低频实现交叉销售 [27][30] - 即时零售品类预计以休闲零食、酒水饮料等为主,与传统电商品类仍有错位 [35] 交运物流如何受益 - 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线上外卖市场规模或达1.7万亿量级,即时零售有望加速成为消费新业态 [43] - 即时零售可分为闪电仓模式、门店到家模式和平台模式,其爆发式增长有望拉动供应链与物流各环节需求 [48][49] - 即时零售兴起驱动快递、同城协同降本,对传统电商快递公司影响总体中性 [53] 出行链:暑运逐步爬坡,收益跌幅收窄 - 7月11日当周暑运需求逐步爬坡,国内客运量增速稳定,国际客运量延续高增,客座率大幅提升,国内含油票价略有承压,裸票价格跌幅收窄 [6] - 航空赔率具有强吸引力,多因素共振向好,推荐A股民营航司、港股三大航,若PMI指标显著反转,推荐A股三大航 [6] - 交通运输行业具备高股息特征,从低估值和高股息维度筛选,可关注公路、铁路、港口等垄断类基础设施和大宗供应链、货运代理等竞争性行业 [84] 海运:油散底部反弹,集运美线企稳 - 油运底部反弹,本周克拉克森平均VLCC - TCE上涨9.7%至27k美元/天,中东地区货盘活跃 [6][88] - 集运美线企稳,本周外贸集运SCFI综合指数环比下跌1.7%至1,733点,美线运价企稳,内贸集运运价淡季低位震荡 [6][88] - 散运底部反弹,本周BDI指数周环比上涨15.8%至1,663点,澳洲货盘活跃带动大船运价反弹 [6][88] - 化学品内贸海运价格周环比持平 [88] - 招商轮船拟不超过18亿元收购安通控股股份,利好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业务协同和布局 [92] 物流:邮政局强调“反内卷”,重视快递板块底部机遇 - 6月30日 - 7月6日,邮政快递揽收量37.4亿件,同比增长16.6%,大宗商品公路运输价格环比上升1.0%,同比上升2.3% [95] - 7月1日 - 7月7日,香港/浦东航空货运价格指数环比上周+2.4%/+0.9%,同比分别 - 8.2%/-9.6% [95] - 6月29日 - 7月5日,甘其毛都日均通车量为751辆/日,环比上升39辆/日,短盘均价环比持平,口岸库存周均值环比下降25.2万吨 [95] - 国家邮政局强调反对“内卷式”竞争,当前快递价格竞争激烈,反内卷具备现实基础,派费下限管制/产粮区底价指导或为“反内卷”举措 [105] - “反内卷”不改行业长期分化趋势,当前板块估值、预期皆在低位,关注估值修复机会和潜在业绩弹性,推荐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和极兔速递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