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巴巴(BABA)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5日(周二)全球主要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15 10:59
全球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前列公司 - 台积电以11860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单日下跌0.75%至22867美元/股 [3] - 特斯拉市值10207亿美元 上涨108%至3169美元/股 [3] - 甲骨文市值6440亿美元 微跌056% [3] - 腾讯市值5777亿美元 上涨098%至6366美元/股 [3] - 奈飞市值5370亿美元 涨幅135%至126195美元/股 [3] 显著涨幅公司 - Palantir单日暴涨496%至14915美元/股 市值达3219亿美元 [3] - ServiceNow上涨245%至96178美元/股 市值1992亿美元 [3] - Shopify单日涨幅413%至11674美元/股 [4] - 索尼单日大涨12%至244美元/股 市值1465亿美元 [4] - PayPal上涨355%至7389美元/股 [6] - CoreWeave单日涨幅519% [6] 显著跌幅公司 - SK海力士下跌266%至21137美元/股 [4] - 拼多多控股下跌238%至10241美元/股 [4] - 美光科技暴跌475%至11861美元/股 [4] - 京东下跌096%至308美元/股 [7] 中概股表现 - 阿里巴巴上涨141%至10822美元/股 市值2582亿美元 [3] - 美团单日上涨232%至1576美元/股 [5] - 网易上涨126%至1299美元/股 [6] - 小米微涨095%至728美元/股 [4] 半导体行业 - ASML市值3172亿美元 上涨06%至80673美元/股 [3] - 应用材料市值1281亿美元 微涨042% [4] - 英特尔下跌055%至233美元/股 市值1016亿美元 [5] - 台积电仍为行业龙头 但单日表现疲软 [3] 新兴科技公司 - Coinbase上涨18%至39401美元/股 市值突破1003亿美元 [5] - Block单日大涨543%至6868美元/股 [7] - Circle Internet金融集团暴涨927% [7] - MicroStrategy上涨378%至45102美元/股 [4] 其他重点公司 - 三星电子市值3019亿美元 上涨096% [3] - 优步下跌157%至9389美元/股 [3] - 高通上涨201%至15429美元/股 [4] - 任天堂上涨056%至8499美元/股 [5] - 戴尔科技下跌091%至12567美元/股 [5]
汇丰:阿里巴巴集_买入_盈利下调已在股价中充分体现
汇丰·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短期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前景有信心,GMV市场份额有望企稳,至12月季度变现率将持续提升 [2] - 未来几个季度对即时零售和食品配送的投资将增加,这可能会抑制短期盈利前景 [2][11] - 阿里云收入在2026财年有望实现同比超20%的增长,尽管利润率可能会逐季波动,但预计能维持在高个位数水平 [2] - 考虑新的股权成本、贝塔系数和盈利预测,将基于DCF的目标价下调约15%至150美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因看好其人工智能潜力和估值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展望 - 预计2026 - 2028财年收入增长3 - 8%,但因投资增加,盈利下调7 - 22% [2]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5%至383亿元,利润率为15.1% [5][50] -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1%,国际业务保持健康增长18%,云业务收入加速增长23%,其他业务收入因剥离高鑫零售下降23% [51] 机会与风险 - 聚焦即时零售旨在提升日活用户、拓展业务、提高履约效率和捍卫市场份额 [3] - 通过整合业务、补贴和流量支持,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20%多提升至2025年7月5日的36% [3] - 若能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提高效率,以及实现交叉销售促进GMV和CMR增长,市场情绪可能改善 [3] 行业地位 - 在2024年下半年生成式AI IaaS服务收入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23.5% [4] - 预计2024 - 2027年生成式AI IaaS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超60%,有望受益于其在AI基础设施的领先规模、产品能力和企业客户基础 [4] 财务与估值 | 年份 | 2025财年实际 | 2026财年预测 | 2027财年预测 | 2028财年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 | 996,347 | 1,084,339 | 1,212,572 | 1,300,499 | | 调整后EBITDA(百万元人民币) | 170,165 | 168,531 | 208,855 | 243,764 | |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 | 129,470 | 115,333 | 143,841 | 169,725 | | 自由现金流权益(百万元人民币) | 74,483 | 68,243 | 96,502 | 102,853 | [12]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中国电商、云业务和现金部分每股价值达113美元 [2][38][39] 本地服务业务 - 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竞争激烈,自4月以来各大平台加大补贴,整体订单量显著提升 [19] - 2025年7月5日,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订单市场份额分别为55%、36%和9%,即时零售订单约占总订单的16 - 17% [22][23] 云业务 - 预计阿里云收入将持续加速增长,利润率前景稳定 [32] 业务重组 - 业务结构调整,强调电子商务和云业务 [34] 客户管理收入驱动因素 - 2025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网上实物商品增长加速 [41] - 5月淘宝日活用户改善,超过拼多多 [48] 估值与风险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基于新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和预测变化,将目标价下调至150美元,隐含38.9%的上涨空间 [53]
如何看外卖大战?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外卖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新零售行业 - **公司**:美团、淘宝闪购(阿里体系)、京东、拼多多、抖音、阿里巴巴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外卖行业 - **竞争格局变化**:2025 年外卖市场主要玩家从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变为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三家,淘宝闪购取代饿了么成阿里重要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分别为 50%、33%和 17%;7 月 5 日淘宝闪购发起补贴,当天订单 8000 万单,美团 1.2 亿单,7 月 12 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达 1.5 亿单,阿里保持 8000 万单且日活破 2 亿,美团神枪手和拼好饭分别超 5000 万单和 3500 万单,非餐快消品业务增长超 300%,京东最高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1][2] - **补贴影响竞争**:各平台补贴每单 5 - 10 元,美团过去每单盈利 1.5 元左右,补贴冲击市场;京东 4 月初通过骑手社保政策推动舆情增加订单量,阿里合并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等增强本地生活服务能力,使淘宝闪购达 6000 万单体量[1][4] - **平台策略**:美团有强大外卖壁垒、本地化营销和物流履约优势,约 800 万骑手,通过到家到店双循环模式导流;阿里计划投资 500 亿补贴,预计持续到 8 - 9 月;京东关注配送体系建设,近期补贴减弱,优化现金流和业务模式[1][8] - **竞争影响**:短期行业内卷加剧,提升费用补贴、降低利润率和 ROE;中长期利好龙头企业,降低市场教育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关注 2025 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美团等龙头变化[1][14] 电商行业 - **主要玩家及市占**:主要玩家为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和京东,阿里市占率从 70%降至 40%,拼多多与抖音电商增长快,抖音直播电商抢走阿里广告支出与收入,使阿里 GMV 增速落后大盘[1][5] - **驱动策略**:通过信息流、物流和商品流驱动流量与销售;信息流方面,阿里依赖外部媒体导流,抖音形成闭环;商品流方面,拼多多以低价商品吸引用户;物流方面,美团与京东分别依托骑手和快递小哥网络化配送体系[6][9] 即时零售行业 - **对纯电商影响**:目前占电商单量或 GTV 比例仅 6%,预计五年内达 12%,对纯电商影响小,能利用外卖空余运力降低成本,美团去年首次实现即时零售盈利[1][10] - **平台优劣势**:美团运营能力强,餐饮外卖经验可过渡,本地化运营、履约、流量入口和消费者心智表现出色,商品供应链完善;淘宝入口顺畅,但盈利依赖本地化运营和流量获取;京东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本地化搭建不足[13] - **未来格局**:中长期美团有望保持龙头地位,市场份额或超 50%,通过与餐饮商家绑定、骑手运营和消费者心智培养,以及供应链布局增强竞争力;淘宝闪购是阿里流量抓手,京东注重打造即时零售配送体系[11] 新零售行业 - **发展前景与挑战**:发展前景没预期大,核心挑战是供给和需求有限、商品 SKU 扩容问题,需深入挖掘商品运营提高多样性和供应链效率[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外卖业务本质**:阿里认为外卖业务本质是流量,通过引导流量盈利;美团认为是运营能力,依靠本地化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16] - **美团供应链建设**:美团推出象大厨品牌和小象超市,开设快乐猴折扣店,通过闪购获取流量,自有品牌提升供应链效率、扩大市场覆盖[3][10]
即时零售主要玩家竞争更新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即时零售、外卖、茶饮 - **公司**:京东、阿里(饿了么、飞猪、淘宝闪购)、美团、抖音、拼多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各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为重启非餐业务补贴外卖,通过高频餐饮带动流量再向非餐和电商转移,将骑手招聘及秒送仓建设归属京东物流子公司提升效率;吸引前美团员工负责酒旅业务,组织风格主导式[1][2][8] - **阿里**: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大消费平台,通过远近场结合寻求增量,利用蜂鸟配送体系沉淀获取更多份额;淘宝闪购引流电商提升效益;蒋凡负责大电商团队[1][3][9] - **美团**:工伤险覆盖全兼职骑手,与社保局共建养老保险方案;多次升级本地生活会员体系;王莆中负责线下业务,用新功能模块精细化运营[1][7][8] 市场情况 - **外卖行业**:2024 年市场渗透率达 30%,2025 年 4 月至 7 月初三大平台单量从不到 1 亿增到近 1.8 亿,但部分增长有水分,线下订单被挤压至线上[2][11] - **即时零售**:非餐饮商品配送领域快速发展,美团闪购领先;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2 万亿;线上化率加速使低频类目线上化趋势良好[2][22] - **茶饮市场**:补贴力度加大致需求虚高,关注补贴退坡后情况;部分品牌线下堂食价高于线上外卖优惠价,影响店铺销售和运营[2][12][13] 各公司表现与挑战 - **京东**:618 外卖单量 2900 万后下降,茶饮占比高盈利难,推动拓展正餐业务;降低用户补贴转嫁给商家,五一后入驻商家缴佣金减亏;调度体系弱,订单激增时部分溢出;在即时零售消费电子领域有压力,需提升供应链和履约能力[1][14][15][16][25] - **阿里**:饿了么并入淘天 EBITDA 致预期下降;淘宝闪购 7 月 5 日冲单日与饿了么共 8000 万单,第三季度投入 100 亿扩展业务;营销费用池大,可灵活调整站外投流[17][18] - **美团**:2025 年 non - GAAP 净利润预计乐观,建议 6000 亿以下买入;2025 年 Q3 表现预计略差于 Q2,未来面临竞争挑战,需平衡补贴与盈利,优化供给侧管理;在即时零售平台型业务出色,非餐品类销售提升[2][20][23] 商家实收率 - 2025 年 5 月美团与饿了么实收率上升,京东超 100%;茶饮品类各平台实收率超 150%;6 月初京东让商家承担更多补贴降实收率,2026 年将征佣金影响商家收入[10] 投资建议 - **美团**:2025 年 non - GAAP 净利润预计 384 亿,建议 6000 亿以下买入;2026 年预计净利润 520 多亿,对应估值 8000 亿 - 1 万亿[33] - **阿里**:饿了么并入致预期下降,估值区间 8 - 10 倍,对应板块估值 1 万 - 1.3 万亿;云计算业务给 3 - 5 倍 PS 合理,总体目标区间 1.6 - 2.2 万亿,接近 1.6 万亿是买点[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不同平台在骑手社保政策上有差异,美团工伤险覆盖全兼职骑手,与社保局共建养老保险方案,约 80%骑手满足条件;京东骑手约 12 - 15 万,实行五险一金全比例缴纳[4] - 2025 年美团预计全年社保费用 20 亿,对单均运营利润影响有限,计划通过成本优化及用户侧转价抵减成本增加;4 月起扩大养老保险试点,7 月 1 日新增五城市,预计 2030 年完成铺设,每单成本增加不超 0.5 元[1][5][6] - 7 月 5 日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下降,阿里通过补贴提高份额,预计未来美团和阿里市场份额可能达 6:4,但部分友商数据有水分[29] - 非餐业务关注市场大盘增长,美团 2030 年 2 万亿目标与大盘增长相关,阿里需结合远近场电商增量逻辑[30][31]
外卖星期六“三缺一”:东哥突然不卷了? 京东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7-15 09:21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京东外卖于4月11日率先启动"百亿补贴",饿了么4月30日跟进并上线"超百亿"搜索入口,淘宝闪购7月2日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虽未官宣但7月5日推出免减活动[3] - 截至7月数据: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全职骑手10万人并计划扩至15万人;美团日订单量超1.5亿,众包骑手月均收入9793元;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众包骑手月均收入12500元[4] - 高盛预测2025Q2三家外卖投入达250亿元,未来12个月饿了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4] 商家困境与诉求 - 嘉和一品总经理指出补贴中商家承担70%成本(10元补贴中商家出7元),42.9元订单商家承担27.9元补贴,平台补贴14.99元,顾客仅付0.01元[2][6] - 7月5日美团单日1.2亿单,阿里8000万单,京东两三千万单,其中餐饮外卖达2亿单(较去年日均1亿增长100%),但增长主要靠补贴从堂食转移[6] - 商家提出四大诉求:停止裹挟商家参与补贴、限制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降低平台佣金回归理性定价、为骑手提供保险福利保障[6][7][8] 平台策略分化 - 阿里打造"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红包;美团同步推出"周六快乐继续"活动,形成周末消费高峰[10] - 京东缺席近期补贴战,回应称"好生意不靠烧钱",但仍维持百亿补贴并聚焦正餐、小龙虾等品质品类,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品牌订单量破百万[12] - 分析师指出周末是竞争关键节点,但需警惕过度补贴导致用户浪费,长期胜利需转向价值创造而非资本消耗[13]
中金 | 以互联网视角出发:稳定币发展进行时
中金点睛· 2025-07-15 07:39
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作为Web3.0底层架构,通过哈希链接的区块结构实现公开透明、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三大特性,并结合智能合约实现链上功能 [3] - 区块链技术不断迭代,从比特币的7 TPS发展到第三代公链数千TPS,最新模块化公链理论吞吐量超过10万TPS [7][8] - 区块链在金融支付行业渗透率提升本质是技术迭代,利用去中心化机制建立难以篡改的记账体系,保证交易安全性 [17] 稳定币特性 - 稳定币以法币/国债为锚定物,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1:1资产映射,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0的价值桥梁 [3] - 当前市值最大的稳定币USDT和USDC分别达到1,587亿美元和619亿美元 [11]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结算时间缩短至秒级,成本降至0.01%-0.2% [13][15] 互联网公司布局 - 国内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MAU 11亿)和支付宝(MAU 9亿)费率低至0.6%,稳定币在国内普及必要性不高 [4][20] - 京东计划2025年Q4推出锚定港元的合规稳定币,蚂蚁国际拟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23][24] - 海外Amazon、PayPal等公司积极布局稳定币,PayPal已推出PYUSD稳定币并完成商业落地 [23][24] RWA发展 - RWA将实体资产代币化,提升流动性和交易透明度,贝莱德BUIDL代币化基金规模达28.9亿美元 [17][18] - Robinhood向欧盟用户提供股票代币化交易服务,支持200余只美股资产及ETF链上交易 [18] - 稳定币与RWA协同发展可拓宽DeFi资产类别,为传统金融市场引入增量流动性 [31] 行业影响 - 稳定币作为DeFi价值锚定物,当前DeFi TVL突破1,200亿美元 [31] - 互联网公司具备用户场景、技术能力和生态协同三大优势布局稳定币 [25][26] - 稳定币在新兴市场可解决本币波动和支付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助力互联网公司出海 [29]
钉钉原总裁叶军离职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38
人事变动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前钉钉总裁叶军确认已离职 计划先休息放空 [2] - 叶军于2020年9月接替因战略分歧离职的钉钉创始人陈航 [2] - 2025年3月陈航回归钉钉出任CEO 叶军调任集团CEO助理 [4] 战略调整 - 叶军任期内推行"云钉一体"战略 组建A1000团队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大客户 [2] - 2023年起阿里集团转向"AI优先"战略 钉钉成为大模型落地重要阵地 [3] - 陈航回归后提出"让钉钉回归初心" 侧重产品打磨与用户体验 [4] 商业化进展 - 钉钉2022年启动付费功能内测 目标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2] - 截至2024财年上半年ARR达2亿美元(约14.5亿元人民币) [2] - 日活用户突破1.99亿但付费转化率偏低 近两季度未披露收入数据 [3] 产品发展 - 钉钉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推出各类AI新功能和方案 [3] - 平台化策略导致60%研发资源用于大客户定制 产品更新碎片化 [4] - 陈航回归后整顿考勤制度 优化基础功能 检视收费策略 [4]
盘前必读丨特朗普称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央行将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第一财经· 2025-07-15 07:33
市场动态 - 美股全线走高,道指涨0.20%,纳指涨0.27%,标普500指数涨0.14%,通信板块领涨,能源板块跌幅最大 [4] - 明星科技股涨跌互现,苹果跌1.2%,英伟达跌0.5%,微软跌0.1%,亚马逊涨0.3%,Meta Platforms涨0.5%,谷歌涨0.7%,特斯拉涨1.1% [4] - 加密货币板块走高,Coinbase涨1.8%,MicroStrategy涨3.8%,比特币首次突破12万美元 [4] -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0.7%,B站涨4.2%,阿里巴巴、网易涨超1%,京东、百度跌超1%,拼多多跌2.3% [4] - 国际油价下跌,WTI原油近月合约跌2.15%至66.9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跌1.63%至69.21美元/桶 [4] 政策与监管 -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强调依法严惩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完善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 [5]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5] - 央行副行长邹澜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5]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 [6] 国际贸易 - 欧盟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反制关税 [6]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并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7] 公司业绩 - 中盐化工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42.24%,营业收入63.64亿元,同比减少26.51% [8] - 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53亿元至39.66亿元,同比增长55%到78% [9] - 杉杉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加810.41%至1265.61% [10] - 万科A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0亿元-120亿元,销售金额691.1亿元,回款率超100% [11] - 永辉超市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4亿元,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12] 公司公告 - 金浦钛业拟购买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股票复牌 [13] - 国元证券认为指数分化源于板块轮动,市场震荡上行动能犹在 [13] - 国诚投顾认为大盘震荡后有继续上攻动能 [13] - 国都证券认为上证指数放量突破3500点有望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 [13]
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六个新标杆 浙江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
每日商报· 2025-07-15 06:22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浙江省平台企业数量超过850家 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1] - 2024年跨境电商全业态出口3500多亿元 同比增长10% 占全省出口总值9 2% [1] -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 4% 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最大增量 [1] - 全省孕育1200多万个线上经营主体 创造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1]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 到2027年力争平台企业数量超1000家 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 [1] - 活跃网络经营主体目标1000万家 平台企业营收总额达2 2万亿元 [1] - 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5% 网络消费满意度显著提高 [1] 六大新标杆任务 - 引导头部平台向高科技企业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发展大模型服务平台 阿里巴巴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 [2] - 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 打造诸暨珍珠 嵊州小笼等示范样板 绍兴培育30余个标杆直播间 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2] - 启动"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 带动40个产业链拓展欧洲 东南亚 中东市场 [3] - 支持平台企业走出去 建立品牌联盟 提升绿色商品供给 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 [3] - 平台经济吸纳新就业群体超270万人 推出"浙里小哥码"实现骑手3秒快速通行 [3][4] - 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 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 开展公平竞争守护行动 [4] 产业赋能成效 - 2024年计划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扩面100个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2] - "直播+龙头企业+源头工厂"模式推动嵊州小笼包等特色产业场景化展示 [2] - 平台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联盟 加强线上商品质量管控 [3]
Alibaba to $300? Why Qwen3 AI Could Trigger the Next Big Rally.
The Motley Fool· 2025-07-15 05:15
阿里巴巴业务转型 - 公司不再仅聚焦电商业务 正拓展多元化发展路径[1] - 推出强大新AI模型 显示技术布局向人工智能领域延伸[1]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剩余数十亿美元股票回购额度 可能推动股价上涨[1] - 2025年7月9日股价显示1.45%涨幅 市场关注度回升[1] 行业竞争地位 - 被低估的科技巨头或成为AI革命中的潜力股[1] - 华尔街尚未充分认识到公司在AI领域的战略价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