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PDD)

搜索文档
拼多多(PDD.O)2025年一季报点评:利润端短期承压,关注平台投入效率
光大证券· 2025-05-29 17: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2025年一季报营收同比增长10.2%,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3%,业绩不及预期,主要受关税不确定性和平台投入超预期影响,下调2025/2026/2027年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34%/37%/41%,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2%,GAAP归母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下降47.3%,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69.16亿元,同比下降44.7%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57.2%,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9%/1.7%/3.7%,同比分别变化+7.9/-0.4/0.4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2亿元,同比增长15%,佣金收入469.50亿元,同比增长6% [3] 业务举措 - 2025年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商家座谈会,推出“常态化交流机制”“违规经营预警功能”等举措保障商家权益 [3] - 2025年4月推出“千亿扶持”战略,下调商家多品类保证金,通过“百亿加倍补”等活动补贴商品,推出“平台直补”模式强化商家竞争力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2027年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34%/37%/41%至910.06/1002.16/1082.33亿元 [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指标 [10] - 现金流量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及现金净变化等指标 [10] - 资产负债表预测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指标 [11] 指标分析 - 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毛利率、EBITDA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费用率指标包括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等,还有每股指标和估值指标等预测 [12][13] 市场数据 - 总股本56.79亿股,总市值1389.55亿美元,一年最低/最高87.11/133.33美元,近3月换手率67.57% [6] 收益表现 - 1M、3M、1Y绝对收益分别为-0.06%、-8.44%、-31.19%,相对收益分别为-9.45%、-9.79%、-44.08% [8]
拼多多1Q业绩不及预期,业务调整仍需时间
华泰证券· 2025-05-29 15: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下调为持有 [6] - 目标价为 102.3 美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 1Q25 业绩不及预期,总收入 957 亿元同增 10.2%,非 GAAP 归母净利润 169 亿元,非 GAAP 净利率 17.7% 同比降 17.6pp,主要因国内电商业务投入超预期和海外电商业务积极投入,考虑“千亿扶持”计划及地缘政治风险下调评级 [1] - 国内电商业务调整需时间,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中短期或承压;海外电商业务转型受政策影响,盈亏上岸节奏推迟,但长期仍看好其海外市场份额提升 [2][3] - 调整 2025 - 2027 年非 GAAP 净利润预测 -37.2/-25.3/-20.3% 至 801/1,065/1,277 亿元,基于 SOTP 估值新目标价 102.3 美元 [4] 各部分总结 国内电商业务 - 1Q25 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同增 14.8% 至 487 亿元好于预期,交易服务收入同增 5.8% 至 470 亿元逊于预期,主要因平台在商户扶持和佣金减免上投入激进 [2] - 公司推出“百亿减免”“千亿扶持”等计划,已使超 1,000 万商家提质增效,未来将继续帮助中小商家稳定销量、降低成本 [2] - 预计国内电商业务商业化水平调整和商户生态塑造需时间,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中短期或面临压力 [2] 海外电商业务 - 1Q25 - 2Q25 期间,Temu 积极推动平台内商家供货模式由全托管向半托管转型,以应对关税风险波动,但 2Q 政策摇摆会给对美全托管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3] - 预计 Temu 仍需投入帮助商家建立海外仓能力和开拓非美地区业务机会,盈亏上岸节奏或推迟,但长期看好其海外市场份额提升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 2025 - 2027 年收入预测 -4.6/-3.0/-1.7% 至 4,317/4,746/5,271 亿元,收入增速下修因商户扶持举措抵消收入增长和海外电商业务受关税政策影响 [19] - 调整 2025/2026/2027 年非 GAAP 净利润预测 -37.2/-25.3/-20.3% 至 801/1,065/1,277 亿元 [4] - 基于 SOTP 估值新目标价 102.3 美元(前值 144.5 美元),国内电商主站/多多买菜/Temu 分别为 74.6/4.9/22.8 美元(前值 110.7/7.7/26.0 美元),倍数下调分别因投入期利润能见度低、赛道竞争加剧、地缘政治波动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47,639|393,836|431,697|474,646|527,050| |+/-%|89.68|59.04|9.61|9.95|11.04|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60,027|112,435|70,204|95,574|115,554| |+/-%|90.33|87.31|(37.56)|36.14|20.91| |归母净利润(调整后,人民币百万)|67,899|122,344|80,133|106,491|127,676| |+/-%|71.77|80.18|(34.50)|32.89|19.89| |EPS(调整后,人民币,最新摊薄)|46.51|82.71|53.75|70.86|84.28| |PE(调整后,倍)|17.36|9.71|14.97|11.40|9.62| |PB(倍)|6.29|3.79|3.05|2.43|1.96| |ROE(调整后,%)|44.52|48.88|22.68|23.84|22.65| |EV EBITDA(倍)|18.70|10.35|13.55|9.75|7.53| [5]
拼多多需要重估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9 15:36
核心观点 - 拼多多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不及预期,营收同比增长仅10%至95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8%至16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7%至147亿元 [4][5][7] - 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公司主动战略选择,通过加大补贴力度维持价格竞争力,包括商家返现、佣金减免等,导致广告变现率和交易服务收入下降 [8][15] - 跨境电商面临关税政策变化挑战,Temu调整运营模式并缩减美国市场投放,转向欧洲等地区 [17][1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不及预期 [5] - 经营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7] - 主站广告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5%,超出预期的480亿元,但增速创近年新低 [8] - 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预期的542.3亿元 [15] 国内业务战略 - 加大补贴力度维持价格优势,包括商家返现政策(100元现金可获得120元推广效果)和"百亿减免"政策(累计为超千万商家降本数十亿) [8][15] - 推出"国补专题页"应对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覆盖20多个省份,并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日用百货等类目 [14] - 销售和市场费用达334亿元,同比增长43%,远超预期的289亿元,主要用于用户及商家补贴 [15] 跨境电商业务 - Temu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缩减美国市场投放,停止赞助"超级碗",4月起完全停止TikTok和谷歌广告投放 [17][18] - 推出Y2半托管模式替代全托管模式,允许中国备货而不需美国当地库存 [18] - 转向欧洲市场,4月在法国和英国的广告支出分别增长40%和20% [18] - 美国市场起运门槛提升至15美元,单件小商品运费2.99美元 [20] 行业竞争环境 - 电商行业价格战激烈,阿里、京东、抖音电商等都将价格力作为重要战略 [12] - 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使拼多多3P模式处于劣势 [13] - 跨境电商面临全球关税政策变化,欧洲、日本等也在考虑对小额包裹征税 [20]
一个暴富神话消失
投资界· 2025-05-29 15:2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跨境电商行业过去十年的草莽掘金时代结束,暴富神话退潮,商家销量普遍降至高峰期三分之一[1] - 美国取消中国商品"小额免税"政策导致关税飙升,高度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中国玩家受直接冲击[1] - 欧盟拟对入境小包裹征费,政策不确定性成为行业新常态[1] - TEMU、SHEIN等平台被迫从依赖免税小单和极致低价的模式转型[1]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2025年4月取消800美元以下中国商品免税待遇,包裹需缴纳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5] - 关税政策导致亚马逊近1000种商品平均涨价30%,如充电宝从110美元涨至135美元[6] - TEMU成为首个停止从中国直接向美国发货的平台,美国站全托管商品大规模下架[8] - 中美经贸会谈后关税从120%降至54%,TEMU随即通知商家准备恢复全托管业务[8][9]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238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8万亿元,五年增长10倍[17]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17] -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800美元门槛)曾是TEMU等平台扩张的关键助推器[18] - TEMU两年内超越eBay成为全球访问量第二的电商网站,2024年GMV预计超500亿美元[19] 商业模式演变 - TEMU首创"全托管模式"消除商家运营门槛,仅需供货即可[22] - 全托管模式使商家丧失定价权,催生兼具灵活性的"半托管模式"[24] - TEMU推出Y2新模式支持国内直发美国,履约时效延长至14个工作日[31] - 各大平台将招商重点转向半托管模式,速卖通、SHEIN等纷纷跟进[25] 市场格局变化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预订量七天内激增277%[27] - 中小微企业及低价卖家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品牌化卖家将获更多份额[28] - TEMU流量明显向半托管商家倾斜,全托管模式受冲击[29] - TEMU降低美国商家入驻门槛,并拓展欧洲、中东等新市场以降低风险[31]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32] - 欧洲市场预计将贡献TEMU全球份额的35-40%,可能超越北美[32]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从低价出口转向品牌化高附加值策略[32] - 跨境电商门槛提高,行业进入关注盈利性增长的新阶段[32]
利润下跌背后的“反商业逻辑”:拆解拼多多财报里的“生态再投资”密码
格隆汇· 2025-05-29 14:16
核心观点 - 营收增速放缓是企业战略转型的信号而非衰落标志 公司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生态价值 类似微软当年投入AI技术的战略选择 [1][2][4] - 公司正在通过"千亿扶持"计划重构商家-消费者-产业带的价值循环 为平台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4][5][6] - 战略升级与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 公司正转型为产业带转型升级的"水电煤"式基础设施 [10][11][1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957亿元 同比增长10% 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20% [2] - 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下滑明显 近乎腰斩 [2] - 广告收入487亿元 同比增长14.8% 超过市场预期的13% [2] - 佣金收入470亿元 同比仅增6% 环比下降 [2] - 营销费用334亿元 同比增加近100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5.2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3645亿元 [4] 战略举措 - "百亿补贴"升级为"千亿扶持" 对中小商家降本力度超预期 [4][6] - 佣金减免政策压制变现率 但带动GMV达约1.07万亿 增速16% [4][9] - 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 升级平台直补模式 [8] - 启动"多多好特产"行动 支持首个"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科技小院 [7][8] 生态重构 - 帮扶范畴从头部腰部拓展到中小商家 倾斜流量引擎等核心资源 [7] - 在江苏连云港等农特产区推出定制化方案 助力商家日均订单过万 [11] - 推动农业增产增收 探索农货上行新模式 [7][8] - 构建"供给升级-体验优化-生态增值"的新增长飞轮 [9] 长期价值 - 沉淀供需精准匹配的数字基建能力和产业带协同创新组织能力 [5] - 引领电商行业进入"全面惠商"新阶段 转化先发优势为增长动能 [10] - 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水电煤" 构筑最深护城河 [12] - 打造中国制造与全球消费市场之间的超级接口 [13]
拼多多(PDD):2025Q1财报点评:投入加大叠加关税影响,Q1业绩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5-29 13: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入加大叠加关税影响,2025Q1业绩承压,公司牺牲短期利润专注长期生态建设发展,海外业务受关税因素扰动 [1][3][8] - 调整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至4329/4994/5622亿元,调整幅度为 - 10%/-16%/-17%;non - GAAP净利润841/1076/1259亿元,调整幅度为 - 35%/-34%/-32%,对应当前PE为12x/9x/8x [3][16] 各部分总结 整体表现 - 2025Q1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 + 10%,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交易服务收入增速下滑 [1][8]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亿元,同比 + 15%,国内市场GMV增速和广告货币化率稳健,持续获取市场份额 [1][8] - 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 + 6%,增速大幅下滑,原因是平台对商家降佣让利及TEMU受关税影响GMV增速放缓、半托管模式占比提升 [1][8] 利润情况 - 本季度毛利率为57.2%,同比 - 5.1pct,下滑原因是平台承担西部订单运费及高毛利佣金占比下滑 [2][9] - 研发和管理费用率稳定,销售费用率达34.9%,同比 + 7.9pct,因平台模式在国补方面劣势及Q1手机品类纳入国补 [2][9] - non - GAAP营业利润183亿元,同比 - 36%,non - GAAP OPM为19.1%,non - GAAP净利润169亿,同比 - 45%,non - GAAP净利润率为18%,净利润下滑还受利息收入减少影响 [2][9] 后续展望 - 4月开启千亿扶持计划,百补频道新增“百亿商家回馈计划”,发放100亿元优惠券,下调大家电、二手数码等类目店铺保障金,对日百品类按带电品类国补幅度补贴,盈利能力近期及较长时间或承压 [3][10]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7,639|393,836|432,875|499,356|562,190| |(+/-%)|89.7%|59.0%|9.9%|15.4%|12.6%| |净利润(百万元)-经调整|67899|122344|84083|107560|125895| |(+/-%)|72%|80.2%|-31.3%|27.9%|17.0%| |每股收益(元)-经调整|14.25|21.39|15.35|19.63|22.98| |EBIT Margin|40.6%|43.5%|18.4%|21.6%|23.8%| |净资产收益率(ROE)|32.1%|35.9%|19.0%|19.9%|19.0%| |市盈率(PE)|12.5|8.3|11.6|9.0|7.7| |EV/EBITDA|2.8|2.6|8.3|9.6|12.4| |市净率(PB)|4.52|3.24|2.51|2.01|1.63|[4]
小红书在“既要又要”中,寻找电商出路
钛媒体APP· 2025-05-29 10:56
小红书电商业务动态 - 个人主页新增"友好市集"Tab 作为一级流量入口 页面设计极简 无传统电商促销元素[1] - 公司罕见提升电商业务在App内的权重 体现战略调整意图[4] - 近期与淘宝天猫达成"红猫计划"合作 支持笔记直接跳转至淘宝 后续与拼多多京东合作也在议程中[7] 电商闭环探索历程 - 长期致力于打造"种草-拔草"闭环 试图将用户决策路径锁定在平台内[8] - 采取多种措施强化闭环:商品瀑布流增加直播/商业笔记比重 开通评论区蓝链功能[9] - 2020年曾开放淘宝外链但一年后切断 转向"号店一体"战略 2023年关停自营电商业务转向买手体系[20][21] 当前电商业务痛点 - 社区基因过强导致交易心智薄弱 用户习惯种草但不愿拔草[13] - 货盘与流量盘割裂 优势品类限于服装家居等非标品 标品类目缺乏话语权[13] - 履约能力和价格竞争力弱于主流电商平台 供应链存在明显短板[13] 开放外链战略分析 - 合作限定美妆/母婴/运动户外等6个行业 服饰家居等优势类目仍保留闭环[14] - 设置高准入门槛:要求天猫店铺且日投放预算3000-5000元 主要瞄准KA客户[15][16] - 首次与平台方共享阅读量/收藏率等核心数据 旨在证明转化价值提升议价能力[17] 商业化与调性矛盾 - 坚持"流量平权"机制 回避"流量换低价"玩法 导致与电商爆款模式冲突[24] - 直播带货首重价值传递而非销售转化 反映独特运营理念[23] - 社区生态限制商业化探索 在调性维护与规模扩张间持续摇摆[24]
2025年电商发展报告- 星图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28
电商行业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在消费升级、技术革新和模式迭代推动下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全球化发展态势 [4][5] - 平台竞争焦点转向商家留存与生态共建,差异化策略重塑行业格局 [5][15] - 消费者行为更趋理性,注重"质价比"与"情感价值"平衡 [13][15] 消费群体与市场表现 - 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4.5%/+8.3%,农村居民+5.8%/+9.2% [2][21]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18.1%)、日用品(16.0%)、家用电器(11.2%)为网络零售前三大品类 [25] - 吃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显著领先(+6.3%),穿类(+1.5%)和用类保持正增长 [24][25] 电商平台发展动态 - 天猫GMV占比第一(18.9%),拼多多和抖音超过京东 [34] - 京东重拾"品质电商"定位,强化供应链并布局外卖业务(2025年2月上线京东外卖) [15] - 拼多多战略转向"千亿扶持",推动商家向高品质转型 [15] - 抖音电商日活6.5亿+,GMV同比增长+180% [30] - 小红书加速全球化布局,借TikTok用户迁徙契机拓展跨境销售 [3][15] 技术与模式创新 - 淘天集团升级AIGX技术体系推动电商智能化 [4] - 即时零售强调"30分钟送达",美团闪购品牌独立化运营,京东/淘宝加码外卖市场 [4][15] - 内容电商GMV增速达+36.1%,远超综合电商(+3.3%) [32] - "内容+货架"双轮驱动成为主流,抖音/快手扶持中小达人与品牌自播 [15] 跨境与本地生活 - 跨境电商海外仓覆盖国家同比增长超50个,构建欧洲/亚太"2-3日达"时效圈 [5] - 本地生活服务细分至外卖/团购/酒店/医疗等场景,美团/抖音/快手通过补贴抢占市场 [5] - 即时配送推动"线上下单-分钟级送达"成为新常态 [15] 市场规模与结构 - 综合电商仍占主导(71.9%GMV份额),但增速放缓(+3.3%) [32] - 内容电商份额达24.6%,增速+36.1%领跑各业态 [32] - 全国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同比增速21.59% [23] - 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零总额24.5%(2023年) [18]
利润大跌之后,拼多多要继续跟进补贴;快手广告增长放缓,首次披露可灵收入;腾讯音乐成韩娱SM公司第二大股东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28 22:41
拼多多业绩与战略调整 - 一季度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仅增长9%,总额为956.7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 [1] - 经营利润同比大跌38%,为160.85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50亿元 [1] - 市场营销费用飙升导致利润下滑,销售与市场费用达334亿元,比电商旺季的四季度更高(314亿元) [1] - 补贴范围从大家电扩展到数码手机、iPad等品类,叠加国补和平台补贴后,天猫和京东价格甚至低于拼多多 [1] - 平台计划继续牺牲利润投入补贴,范围将扩大到日用百货 [2] 快手广告业务与AI收入 - 一季度总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为40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1亿元 [3] - 线上营销服务(广告)占比达55.1%,但增速显著放缓至8%,去年同期为27.4% [3] - AI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首次公布收入,达1.5亿元 [3] 腾讯音乐投资SM娱乐 - 腾讯音乐花费12.9亿元人民币收购SM娱乐9.3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4] - SM娱乐旗下艺人包括EXO、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等 [4] - 此前SM娱乐曾通知网易云音乐不再续约,但经过谈判决定将歌曲继续留在网易云一段时间 [4] 小米业绩与汽车业务 - 一季度总收入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营利润131.25亿元,同比增长256.4% [5] - 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毛利率23.2%,经营亏损5亿元 [5] - 小米SU7系列一季度交付新车75869辆 [5] Shein与Temu在欧盟面临监管压力 - 欧盟指控Shein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包括虚假折扣、误导性产品信息等 [6] - 若未解决违规行为,Shein可能面临欧盟29国市场年销售额4%的罚款 [6] - Temu去年12月也曾因类似问题收到欧盟警告 [6]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加密货币计划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计划筹集30亿美元购买加密货币,其中20亿美元来自股权融资,10亿美元来自可转债 [7] - 公司此前曾计划发起加密货币ETF,特朗普夫妇也发行过迷因币 [7] 中国工业企业1-4月表现 - 1-4月中国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上升3.2%、1.4% [8]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7%,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8] - 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利润仍在收缩 [8] 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东风等厂商参与商务部"零公里二手车"主题研讨 [9]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零公里二手车"乱象,称平台上有三四千家在卖 [10] - 沃尔沃将裁员3000人,约占白领员工总数的15%,预计带来11.3亿元人民币重组成本 [10] -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预计汽车行业竞争将在两年内回归良性 [11] 科技与创新 - Valve创始人旗下脑机接口公司Starfish Neuroscience计划年内生产首款芯片,具备"意念控制电脑"功能 [12] - 马斯克确认X Money支付应用开始小规模测试,已获得41个传输许可证 [13]
拼多多:对平台生态系统进行投资,用户留存受影响,ST收益受冲击-20250528
招银国际· 2025-05-2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PDD收入同比增长10.2%,非GAAP净利润同比下降45%,主要因交易服务费未达标和销售市场支出高于预期 [1] - 商户支持政策影响交易服务费增长,将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9 - 12% [2] - S&M费用显著上升致OPM未达预期,GPM有所恢复,PDD加大用户补贴力度 [3] - 基于SOTP的TP降至134.5美元,预期2025年第四季度末盈利增长出现拐点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 - 2027年非GAAP净利润预测下调25 - 31%,收入预测下调9 - 12%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等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4.8%,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5.8% [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334亿元,同比增长43%,占总收入34.9% [3] - 2025 - 2027年盈利摘要:收入分别为4345.59亿、5356.34亿、5950.0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94.8782亿、128.4146亿、145.7407亿元 [11] 估值 - 基于SOTP的新TP包括头部应用估值83.1美元、杜朵超市估值1.9美元、Temu估值20.5美元、净现金估值29.0美元 [4] 股权结构 - 与郑相关的实体持股27.9%,与腾讯相关的实体持股15.5% [6] 股票表现 - 1个月绝对涨幅14.6%,相对涨幅6.4%;3个月绝对涨幅0.5%,相对涨幅 - 0.6%;6个月绝对涨幅20.7%,相对涨幅22.8% [7] 财务摘要 - 2022 - 2027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等数据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