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电子:CES2025:从眼镜到陪伴机器人,AI加速硬件创新
华金证券· 2025-01-14 09:45
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5年CES展会上,AI技术在硬件创新中的应用成为焦点,涵盖AI手机、电脑、冰箱、学习伴侣、医疗设备和玩具等多个领域[1] - AI眼镜市场呈现多样化趋势,分为纯音频AI眼镜、音频+拍照AI眼镜和带显示AI眼镜三类,其中音频+拍照AI眼镜数量达到16款[1] - 陪伴型机器人成为展会亮点,Ropet、Ai Me、Mirumi和Tombot等产品展示了高度创新和情感陪伴功能[1][6] - 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75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0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56%[6] 眼镜市场 - 纯音频AI眼镜:以低价策略为主,如GetD格多维AI音频眼镜售价30美元,支持ChatGPT交互[1] - 音频+拍照AI眼镜:对标Meta RayBan,核心差异点在于AI能力,如雷鸟V3、李未可Meta Lens View等产品[1] - 带显示AI眼镜:Micro LED+光波导为主流技术,如雷鸟X3 Pro、Rokid Glasses等产品[1] - Halliday Glasses采用微投影技术(Digi Window),直接将画面投射到用户眼睛,保护隐私[1] 陪伴机器人 - Ropet:模拟真实生命体,具备体温和饥饿反应,通过端侧模型进行学习和决策[1] - Ai Me:TCL推出的模块化人工智能伴侣机器人,具备视频录制、AI识别、语音互动等功能[1] - Mirumi:模仿婴儿好奇心,内置传感器探测环境并与人或物互动[1] - Tombot:模拟宠物行为,提供情感陪伴,未来将推出多种“品种”的机器治疗动物[6] 相关公司 - 眼镜产业链相关公司:水晶光电、歌尔股份、欧菲光、韦尔股份等[7] - 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海康威视等[7] 数据与趋势 - 2025年CES展会上,AI眼镜展出数量达到47款,其中音频+拍照AI眼镜占比34%[1] - 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75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0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56%[6] - 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并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6]
甬矽电子:24业绩预计扭亏为盈,持续布局多维异构封装
华金证券· 2025-01-14 09:34
投资评级 - 甬矽电子(688362.SH)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回升,带动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营收预计在35亿元至3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6.39%至54.76%[1] - 2024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9.48亿元至11.48亿元,同比增长24.74%至51.05%,环比增长2.82%至24.51%,归母净利润预计在0.13亿元至0.33亿元之间[1] - 公司在晶圆级封装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产品线持续丰富,二期“Bumping+CP+FC+FT”一站式交付能力已形成,缩短了客户从晶圆裸片到成品芯片的交付时间[1] - 公司已形成以细分领域龙头设计公司为核心的客户群,并积极拓展中国台湾地区、欧美客户及国内HPC、汽车电子领域的客户群体[1] - 2024年公司成熟产线(如WB、QFN、SiP)稼动率饱满,二期新投的晶圆级封测产品线(如Bumping、WLP)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2025年营收将继续保持增长[1] 行业趋势 - AI带动算力芯片需求激增,间接推动2.5D/3D封装技术发展,公司已完成初步布局[2] - Chiplet方案通过多维异构封装技术实现晶粒互联,降低成本并提升集成度,预计2.5D/3D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94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22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6%[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69亿元、45.62亿元、54.24亿元,增速分别为53.5%、24.3%、18.9%[7]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亿元、2.02亿元、3.27亿元,增速分别为168.4%、217.1%、61.4%[7] - 2024年毛利率预计为20.4%,2025年预计提升至23.5%,2026年预计达到24.8%[8] 客户与产能 - 公司已成为国内众多SoC类客户的第一供应商,并在台系客户方面取得进展[1] - 2024年公司成熟产线稼动率饱满,二期新产线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2025年随着新产线产能释放,营收将继续增长[1]
东方电缆:拟投资建设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立足广西+辐射东盟
华金证券· 2025-01-14 09:28
投资评级 - 东方电缆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东方电缆拟投资建设深远海输电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二期投资7亿元,三期投资10亿元[4] - 该项目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广西海上风电可开发规模超5000万千瓦,深远海海风开发潜力巨大[4] - 东盟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能源供应有巨大需求,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与东盟国家交往密切,公司有望通过该项目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带来海外业务新增量[4] - 海风用海管理新政出台,深远海趋势明确,预计到2025年后,国内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将主要位于深远海[4] - 公司在海缆领域优势显著,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9、19.07和24.43亿元,对应EPS为1.90、2.77和3.55元/股,PE分别为29、20和15倍[5]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96.10亿元、118.13亿元和140.82亿元,同比增长31.5%、22.9%和19.2%[6]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3.09亿元、19.07亿元和24.43亿元,同比增长30.9%、45.7%和28.1%[6]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25.0%、28.2%和29.1%[6] - 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90元、2.77元和3.55元[6] - 2024-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18.0%、21.2%和21.8%[6] 行业趋势 -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呈现高景气态势,深远海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有望增强,预计到2050年,漂浮式海上风电成本将下降近80%[4] - 国内深远海项目竞配量有望提速,深远海将是“十五五”时期海风的确定性发展方向[4]
华金宏观·双循环周报(第90期):央行暂停买债,降准概率提升
华金证券· 2025-01-10 22:23
货币政策与信贷 - 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以稳定利率和汇率[6] - 预计2025年春节前后企业中长贷降温加速,贷款余额同比预计降至5.2%,较2024年底下行2.0个百分点[2] - 预计2025年社融存量同比降至6.6%,较2024年底下行1.1个百分点[2] - 央行可能在春节前实施50-100BP的大规模降准以保持流动性充裕[8] 利率与汇率 - 预计2025年央行将择机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40BP以刺激新增债务融资需求[2]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年初以来持续在1.7%以下低位运行,中美负利差急速走阔[6] - 美元指数站上109以上高位,10Y美债收益率达到4.68%的历史性高位区间[6] 房地产市场与消费 - 房地产市场调整尚未完成,居民借贷意愿不强,信贷扩张步伐预计大幅受限[2] - 2024年12月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当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回落7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至11%和13%[16]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当月累计同比涨幅分别下滑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至46%和35%[16]
合成树脂: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提速
华金证券· 2025-01-10 21:1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领先大市(首次) [2] 核心观点 - COC/COP 环烯烃聚合物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光学、医疗、包装等领域,光学领域占比最大,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至55.4% [1] - 全球环烯烃聚合物表观消费量从2018年的6.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8.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量将增长至2.9万吨 [2] - 日本厂商垄断全球COC/COP市场,国内企业如阿科力、拓烯科技、辽宁鲁华泓锦等正在加速国产化进程 [5] 行业应用 - 光学领域:COC/COP 树脂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适用于智能手机镜头、安防镜头、车载镜头、AR/VR光学镜片等,预计到2025年光学领域占比将上升至55.4% [1] - 医疗领域:COC/COP 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阻隔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微量滴定板、血液储存器、疫苗用西林瓶等医疗器械制造 [1] - 包装领域:COC/COP 可与LLDPE、HDPE等共混用于食品和医药包装,改善气味和水汽阻隔性,提高包装力学性能和易撕性 [1] 市场与技术 - 全球COC/COP市场主要由日本瑞翁、宝理塑料、三井化学、日本合成橡胶等企业垄断,全球现有产能约9-10万吨 [5] - 国内企业如阿科力、拓烯科技、辽宁鲁华泓锦等已实现工业化量产,金发科技80吨/年COC中试装置已于2023年9月投产 [5] - 环烯烃单体合成技术壁垒高,涉及降冰片烯合成、茂金属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正在逐步突破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阿科力、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国内企业,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和工艺结构变化,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7]
新股覆盖研究:海博思创
华金证券· 2025-01-10 08:2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海博思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及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3][8]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2023年至2024年期间斩获多个海外订单,境外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 [2][22] - 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同比增长126.25%、213.40%、165.8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1.77亿元、5.78亿元,同比增长413.46%、1474.23%、226.13% [3][9] - 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20.40%;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77.36% [3] - 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9%至24.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5%至11.84%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可分为储能系统(69.27亿元,99.30%)、动力电池系统产品(133.10万元,0.02%)、新能源车租赁(4430.33万元,0.64%)、技术服务(326.24万元,0.05%) [9] - 2021年至2024H1期间,公司储能系统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75%以上 [9] 行业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2GW,年增长率21.9%;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91.3GW,是2022年同期的近两倍 [16] -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03.3GW,同比增长47%;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48.18GW/107.8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29%,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42% [1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规模13.67GW/33.41GWh,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同比均增长71% [20] 公司亮点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由海内外名校硕士、博士组成,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多年相关行业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产业积淀及管理经验 [21] - 公司电池管理系统产品采用自研的全时云均衡技术,达到SOC和SOH估算精度误差均低于3% [21] - 公司风冷和水冷储能系统产品运行温度范围分别为-40℃~50℃和-30℃~55℃,并可在4000m海拔地区安全稳定运行 [21] - 公司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研发了多款储能标准产品,大幅压缩了储能系统的开发时间,并布局了相应的全自动化产线 [21] - 公司与华能集团、国家电力、中国能源、中国电建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等新能源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21] - 据CNESA统计,公司在2023年我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21]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 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为231.88亿元,平均PE-TTM为31.45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5.14%;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未及同业平均 [4][26] 募投项目 - 公司IPO募投资金拟投入4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23][24]
新股覆盖研究:亚联机械
华金证券· 2025-01-10 08:2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亚联机械的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亚联机械是人造板生产线和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商,具备整线生产能力,掌握了连续平压生产线制造核心技术,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 [6][18] - 公司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已在10个国家实现业务开拓,累计签订18个生产线产品订单,海外客户资源丰富 [19][20] - 公司将核心技术及产品向非生物质新型材料板材制造领域拓展,已成功运用于岩纤板等新型材料板材的生产,潜在订单较多,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1] 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22亿元、4.80亿元、6.47亿元,同比增长50.13%、-8.0%、34.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4亿元、0.87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23.98%、4.18%、18.29% [7] - 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43.77%;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92.52% [7] - 2023年公司主营收入按产品类型分为生产线(4.45亿元,74.73%)、钢带(0.50亿元,8.41%)、改造项目(1.01亿元,16.86%) [7]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木竹材加工机械制造业,细分行业为人造板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生产线 [13][16] - 2022年我国人造板产量为28,747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类产品产量1.8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6%;纤维板类产品产量4,566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8.8%;刨花板类产品产量3,879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15]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纤维板生产企业保有纤维板生产线292条,总生产能力4,455万立方米/年;刨花板生产企业保有刨花板生产线332条,总生产能力5,940万立方米/年 [17] 募投项目 - 公司IPO募投资金拟投入2个项目:亚联机械人造板生产线设备综合制造基地项目(34,000万元,18个月建设期)和研发中心项目(6,065.70万元,12个月建设期) [22][23] 同行业对比 - 2023年度可比公司平均收入为31.56亿元,平均PE-TTM为22.97X,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6.37%;亚联机械2023年营业收入6.47亿元,销售毛利率29.13%,ROE 18.97% [24][25]
重庆水务:渝水转债申购分析:重庆市最大供排水一体化经营企业
华金证券· 2025-01-09 20:23
投资评级 - 渝水转债的发行与主体评级为 AAA/AAA(中诚信),债底保护性充足,纯债价值为 99.89 元,对应 YTM 为 1.85% [5][6] 核心观点 - 渝水转债发行规模为 19 亿元,期限 6 年,转股价为 4.98 元,到期补偿利率为 6%,下修条款和强赎条款均为市场化条款 [5] - 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为 40% 左右,对应价格为 128.46 元~141.98 元 [42] - 公司市盈率 PE(TTM) 为 60.96,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 4.26%,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36] 转债分析 - 渝水转债的纯债价值为 99.89 元,对应 YTM 为 1.85%,总股本稀释率为 7.36%,流通股本稀释率为 7.36%,摊薄压力较小 [5] - 假设网上申购数为 800 万户,单户申购上限金额 100 万元,则中签率预计为 0.0054% [8] 正股分析 公司简介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资委,德润环境直接持有公司 50.04% 股份,水务环境集团合计持有公司 88.56% 股份 [9] - 公司是重庆市最大的供排水一体化经营企业,享有重庆市政府授予的供排水特许经营权,市场垄断地位稳固 [10][12] 行业分析 - 水务行业是重要的市政公用事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供水总量和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19][20] - 市政供水项目成交规模和数量自 2019 年开始爆发式增长,2020 年达 552.8 亿元,2021 年上半年接近去年全年规模 [21] - 村镇污水项目成交规模从 2016 年的 21.4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667.8 亿元,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 [23] 财务分析 - 2024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23 亿元,同比下降 11.65%;归母净利润 7.29 亿元,同比下降 49.49% [28]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2024 年 1-9 月为 49.59%,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逐渐下降 [29] - 2024 年 1-9 月,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5.8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 8,124.94 万元、54,478.42 万元、982.93 万元和 17,705.37 万元 [35] 估值表现 - 公司市盈率 PE(TTM) 为 60.96,处于自身上市以来 98.52% 分位数,估值弹性一般 [36] - 公司流通市值占总市值比例为 100%,年初至 2025 年 1 月 7 日,公司股价下降 3.06%,跑赢行业指数 [37] 募投项目分析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收购昆明滇投污水处理资产和新德感水厂扩建工程,预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 6.09% 和 6.24% [46] 定价分析 - 参考严牌转债和伟 24 转债,预计渝水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为 40% 左右,对应价格为 128.46 元~141.98 元 [42]
汇顶科技:多品类发力构筑业绩基座,无线连接、音频产品线遇端侧AI大时代
华金证券· 2025-01-09 18:5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汇顶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3] 核心观点 - 汇顶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传感、计算、连接、安全”四大核心业务,主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1] - 2023年,公司指纹识别芯片业务营收占比42.87%,触控芯片业务占比34.34%,为公司两大主要产品线[1] - 公司成长动力主要来自OLED终端下沉、国产OLED阵营崛起、主力产品线技术升级、其他产品线成熟释放动能以及并购带来的潜在成长空间[1] - 超声波指纹方案已步入需求释放期,预计未来出货量将快速增长,且ASP高于光学指纹,竞争格局更优[1] - 2024年支付宝推广“碰一下”收款终端,推动NFC芯片渗透,公司作为少数成熟供应商有望受益[1] - 无线连接产品(低功耗蓝牙SoC)已应用于多个领域,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100 G2测试,发力数字车钥匙市场[2] - 音频产品为软硬件结合的完整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移动终端、汽车、可穿戴和物联网等场景[2] - 公司正在筹划收购云英谷控制权,云英谷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收购有望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7]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08亿元,同比增长30.3%,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122.1%[7] - 2024-2026年营收预测分别为51.91亿元、62.69亿元、74.68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7.51亿元、9.52亿元、12.31亿元[7]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40.6%、41.8%、42.8%,净利率分别为14.5%、15.2%、16.5%[7]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1.63元、2.06元、2.67元,对应PE分别为46.4倍、36.6倍、28.3倍[7] 产品与技术 - 超声波指纹方案已量产,预计未来出货量将快速增长,ASP高于光学指纹[1] - 无线连接产品(低功耗蓝牙SoC)已应用于位置服务、两轮出行、人机交互等领域,车规级产品通过AEC-Q100 G2测试[2] - 音频产品涵盖智能音频放大器、语音增强、通话降噪等技术,适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场景[2] - 公司正在开发面向连续葡萄糖监测(CGM)应用的新一代产品[2]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指纹、触控、主动笔、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NFC/eSE芯片等产品已与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客户达成合作[1] - 无线连接产品客户群体日益多元化,涵盖消费级和车规级市场[2] - 收购云英谷后,公司有望通过客户复用和技术互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7]
CPI、PPI点评(2024.12):核心CPI连续修复,消费补贴持续拉动耐用品需求
华金证券· 2025-01-09 15:40
CPI与PPI走势 - 12月总体CPI因食品价格大幅偏低拖累回落0.1个百分点至0.1%[1] - 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逆势回升0.1个百分点至0.4%[1] - PPI同比跌幅小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2.3%,主要受油价企稳拉动[1] 食品CPI - 12月食品CPI环比下跌0.6%,同比时隔半年再度转负至-0.5%[1] - 鲜菜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跌2.4%和1.0%,较季节性偏低7.9和3.6个百分点[1] - 猪肉价格环比下跌1.3%,较季节性涨幅低1.0个百分点[1] 核心CPI与服务消费 - 服务消费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0.5%,房租价格同比跌幅持平于-0.3%[1] - 通信工具CPI环比大幅上涨3.0%,交通工具和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分别持平、上涨0.4%[1] - 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跌幅收窄4.1个百分点至-4.0%[1] PPI与投资需求 -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环比分别大幅下跌1.9%和0.6%[1] - 煤炭冶金产业链价格持续磨底,加速化债或压制基建投资增速[1] 财政补贴与消费刺激 - 2025年财政补贴方案预计额外挪用5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刺激新增耐用品消费约5000亿[1] - 补贴范围扩张至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电子产品,提振内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