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赛力斯(601127):2025Q2利润环比高增,改款M7预售1小时小订超10万台
国信证券· 2025-09-08 16:44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24.02亿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80.98%)[1][7] - 2025Q2营收432.55亿元(同比+12.40%,环比+125.91%),归母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56.09%,环比+193.28%)[1][7] - 毛利率创新高:2025H1为28.93%,2025Q2达29.52%[1][12] - 净利率持续回升:2025H1为4.71%,2025Q2达5.07%[1][12] - 费用结构:20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33%/2.46%/4.69%,Q2为14.52%/2.03%/4.34%[1][18] 销量与产品表现 - 问界系列2025H1销量15.21万辆,Q2销量10.68万辆(同比+8.09%,环比+135.81%)[2][19] - Q2分车型销量:M5(13,629辆)、M7(12,558辆)、M8(41,368辆)、M9(39,219辆)[2][19] - M9改款后月销持续破万,M8上市后6/7月销量超2.2万辆[2][19][25] - 单车指标提升:Q2单车营收40.51万元,单车毛利11.96万元,单车净利2.05万元[2][22] 新品与市场热度 - 改款M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万台[3][25] - 纯电版M8上市24小时大定超7000台[3][25] - M8及M9改款巩固豪华赛道地位[3][25]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调整为1731/2115/2471亿元(原预测1800/2003/2250亿元)[3][34] - 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94.37/135.33/169.92亿元(原预测94.25/121.85/149.04亿元)[3][34] - EPS预测为6.25/8.96/11.25元[3][34] - 毛利率预期提升至28.5%-30%(原预测26-27%)[33] - 费用率假设:2025-2027年销售费用率14.00%/13.80%/13.70%,研发费用率4.50%/4.30%/4.30%[34] 财务指标展望 - 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19.3%/22.1%/16.9%[4]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8.7%/43.4%/25.6%[4] - ROE预计43.5%/38.4%/32.8%[4] - PE估值20.1/14.0/11.2倍[4]
华润置地(01109):上半年核心净利润同比-7%,经常性业务贡献占比提升至60%

国信证券· 2025-09-08 16:4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7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20% [1][10] - 2025H1核心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降7% [1][10] - 经常性业务贡献核心净利润占比60%,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1][10] - 毛利率24.0%,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15.6%(提升3个百分点),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毛利率72.9%(提升1个百分点) [1][10] - 核心净利率10.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1][10] - 每股派息0.20元,同比持平 [1][10] 开发销售型业务 - 2025H1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26% [2][25] - 签约销售额1103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93%,权益销售额占比67% [2][25] - 销售额行业排名第3,在15个城市销售排名前3 [2][25] - 拿地金额447亿元,同比增长75%,权益拿地额占比72%,投资强度41% [2][25] - 新增土储建面148万㎡,同比下降27%,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楼面价提升至3万元/㎡ [2][25] - 总土储建面4895万㎡,保持充裕 [2][25]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 - 2025H1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04亿元(增长10%),占比86% [3][50] - 在营购物中心94个,近九成项目当地零售额排名前三 [3][50] - 购物中心整体出租率97.3%,同比持平;零售额1101亿元,同比增长20%,同店增长9% [3][50] - 租售比12%,维持合理水平;购物中心毛利率78%,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3][50] 财务健康状况 - 净有息负债率39%,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55% [3][64]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2.79%,较2024年末下降32个基点 [3][64] - 预期2025年经常性业务收入能覆盖2倍股息及利息倍数,偿债压力较小 [3][6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45亿元,2026年241亿元 [3][77] - 对应每股收益2025年3.43元,2026年3.39元 [3][77]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4倍和8.5倍 [3][77]
速腾聚创(02498):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在手订单充沛
国信证券· 2025-09-08 16:2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58] 核心观点 - 公司单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 在手订单充沛 受益于ADAS及高阶智驾快速发展[1][2] - 公司依托硬件、芯片、AI等技术 为机器人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 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3][30][35] - 公司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整合 有别于市场上大多数激光雷达纯硬件厂商[24] 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 同比增长24.1% 环比增长38.9%[1][8] - 2025Q2净利润为-0.51亿元 同比改善(2024Q2为-1.37亿元)环比改善(2025Q1为-1.00亿元)[1][8] - 2025Q2毛利率为27.70% 同比+13pct 环比+4pct 净利率为-10.94% 同比+26pct 环比+19pct[1][14] - 2025H1实现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7.7% 净利润为-1.51亿元(2024H1为-2.69亿元)[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4.89/36.17/52.75亿元 归母净利润-2.8/0.6/4.6亿元[3][58] 产品收入结构 - 2025Q2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2.71亿元 同比减少10.5% 环比增长18.6%[1][8] - 2025Q2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收入1.47亿元 同比增长285.2% 环比增长100.7%[1][8] - 2025Q2销售解决方案收入0.30亿元 同比增长46.1% 环比增长37.5%[8] - 2025Q2服务及其他收入700万元 同比增长57.8% 环比增长74.7%[8] 销量表现 - 2025Q2激光雷达产品总销量15.82万台 同比增长28.6% 环比增长45.7%[1][9] - 2025Q2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12.38万台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28.0%[9] - 2025Q2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产品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3.44万台 同比增长631.9% 环比增长189.1%[9] 毛利率分析 - 2025H1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17.4% 较2024H1的11.2%大幅提高[15] - 2025H1机器人及其他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45.0% 较2024H1的26.1%增加[15] - 2025H1激光雷达感知解决方案毛利率53.1% 较2024H1的51.4%增加[15] - 毛利率提高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 生产规模扩大 以及采用自主研发的SOC处理芯片[15] 费用控制 - 2025Q2三费率50.58% 同比-14.25pct 环比-14.57pct[18] -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2%/8.29%/35.98%[18] - 2025H1研发费用率39.42% 同比-3.68pct 研发人员数量由2024H1的601人增加至2025H1的687人[18]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固态数字化E平台首款产品E1正式量产 成为业内唯一实现数字化激光雷达芯片自研并成功量产上车企业[26] - 发布专用于长距激光雷达的数字化平台EM平台 推出EM4、EMX两款产品[2][26] - EM平台已斩获全球8家头部整车厂45款车型定点[26] - 推出机器人视觉新品Active Camera平台 AC1已于多款人形机器人实现应用 AC2将于下半年正式发布[3][37][38] 客户与订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已取得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119款车型量产定点订单 为14家客户的44款车型实现SOP[2][46] - 累计斩获133款前装量产车型定点 其中8个定点订单来自海外整车厂及中外合资整车厂 覆盖日本、北美及欧洲市场[2][46] - E1获得8家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定点 EM4斩获多家北美头部Robotaxi客户主激光雷达定点[2][51] - 与两家全球领先的割草机器人制造商达成合作 斩获Mammotion库犸科技120万台固态激光雷达订单[2][52] - 已与宇树、越疆科技、国地中心等全球超20家具身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3][40]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导者[24] - 2025年6月完成第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下线 持续领跑全球车载市场[46] - 在全球L4领域头部企业中 合作覆盖范围已超90%[51] - 公司掌握硬件、芯片、AI三大核心技术 为成为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提供底层能力[57]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继续聚焦AI算法与硬件技术创新 强化在ADAS智能驾驶和机器人产业的领先优势[57]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 为行业创造长期、稳健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57] - 业绩持续增长 在手订单充沛 持续受益于车端和机器人端下游旺盛需求[57]
三生制药(01530):收入保持稳定,707与辉瑞达成重磅合作
国信证券· 2025-09-05 23:2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3][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43.6亿元(同比-0.8%),毛利37.2亿元(同比-2.1%),毛利率85.3%(同比-1.2个百分点) [1][8] - 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24.6%),经调整经营性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1%) [1][8] - 研发费用5.48亿元(同比+15.0%),研发费用率12.6%(同比+1.8个百分点) [1][8] - 销售费用16.2亿元(同比+1.4%),销售费用率37.1%(同比+0.8个百分点) [1][8] - 管理费用2.83亿元(同比+40.9%),管理费用率6.5%(同比+1.9个百分点) [1][8] - 有息负债及债券大幅下降,杠杆比率从19.7%降至9.9% [1][8] 产品线销售表现 - 特比澳销售23.7亿元(同比-4.2%) [2][14] - EPO(益比奥&赛博尔)销售4.55亿元(同比-11.7%) [2][14] - 三生国健主营产品(益赛普、赛普汀等)收入6.42亿元(同比+7.6%) [2][14] - 蔓迪销售6.82亿元(同比+24.0%) [2][14] - CDMO收入1.0亿元(同比+76.1%) [2][14] 重大合作进展 - PD1xVEGF双抗707海外权益授权予辉瑞,首付款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多48亿美元,双位数百分比销售分成 [2][14] - 辉瑞追加支付最多1.5亿美元将授权区域扩至全球 [2][14] - 辉瑞计划快速启动NSCLC及其他实体瘤全球3期临床,探索单药及联合疗法(包括与ADC联用) [2][1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27.1/30.7亿元,同比增长13.9%/13.7%/13.3% [3][17] - 对应PE为30.2/26.6/23.5倍 [3][1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1.26/113.57/126.85亿元,同比增长11.2%/12.2%/11.7% [4][19] - EBIT Margin预计提升至30.8%/31.2%/31.5% [4][19] - ROE预计维持在14.0%-14.8%区间 [4][19]
招商积余(001914):业绩稳增,基础物管毛利率持续修复
国信证券· 2025-09-05 21:2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8.9%)[1][7]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16.8%),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5.9%)[1][7] - 基础物管毛利率上升0.61个百分点至11.56%,平台增值服务毛利率上升1.08个百分点至10.99%,专业增值服务毛利率下降3.1个百分点至8.03%[1][13] - 新签年度合同额17.64亿元,其中第三方项目新签15.92亿元,千万级项目占比58%[2][13] - 在管项目2370个,管理面积3.68亿平方米,母公司管理面积1.30亿平方米[2][13] - 招商商管在管商业项目72个,集中商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3%,持有物业可出租面积46.9万平方米,出租率93%[2][14][1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90亿元,归母净利润9.2亿元,EPS 0.87元,PE 13.9倍;2026年营业收入208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EPS 0.96元,PE 12.5倍[2][17][18]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收入189.93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9.3%),EPS 0.87元[3][18] - 2026E营业收入207.59亿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10.6%),EPS 0.96元[3][18] - 毛利率稳定在12%,ROE从2023年7.5%升至2027E 8.9%[18]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48%升至2026E 50%,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3年16.47亿元增至2027E 14.23亿元[18] 业务板块分析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占比96.6%,基础物管收入68.5亿元,平台增值服务2.3亿元,专业增值服务17.2亿元[1][13]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1亿元,商业运营项目72个(自持3个、招商蛇口60个、第三方9个)[1][2][14]
煤炭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及9月月报:煤价、业绩同步探底,改善可期-20250905
国信证券· 2025-09-05 21:06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Q2煤炭行业业绩探底,但下半年需求改善及煤价反弹有望推动业绩修复 [2] - 供应端受降雨及查超产政策影响收缩,7月产量同环比下降,进口量小幅回升但仍处低位 [3][29] - 需求端7月旺季火电显著改善,化工煤需求旺盛,金九银十非电需求及冬储将形成支撑 [4][67] - 各环节库存下降,港口库存低于去年同期,低库存或支撑煤价 [5] - 煤价止跌反弹可期,动力煤受非电需求支撑下跌空间有限,焦煤预计震荡 [5][116][117] 分章节总结 2025Q2业绩总结 - 二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3.6%,环比降0.1%;商品煤消费量环比降11.8% [11][13] - 煤价普遍下跌:秦皇岛Q5500市场煤价同比降25.6%,京唐港主焦煤价同比降37.1% [13] - 板块业绩分化:焦炭板块受益炼焦煤降价,归母净利润环比增36.7%;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其他煤化工净利润环比降14.3%/57.9%/21.8%/181.3% [14][20] - 龙头煤企如中国神华(净利润环比增6.2%)、中煤能源(净利润环比降6.3%)因长协占比高及成本控制表现稳健 [21][23] 供给分析 - 7月全国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降3.8%,环比降9.5%;1-7月累计产量27.8亿吨,同比增3.8% [29] - 主产区产量同环比均降:新疆环比降31.7%(同比降13.8%),山西环比降5.9%(同比降5.3%) [30] - 7月进口煤3561万吨,同比降22.9%,环比增7.8%;1-7月累计进口2.6亿吨,同比降13% [3][47] - 进口结构变化:印尼煤环比增155万吨,俄煤环比减17万吨 [55] 需求分析 - 7月商品煤消费量4.5亿吨,同比增1.9%,环比增12.5%;1-7月累计消费29.2亿吨,同比增0.7% [4][67] - 电力需求强劲: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破万亿度,同比增8.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4.3% [4][79] - 化工需求旺盛:煤制甲醇/乙二醇/PVC产量同比增14.4%/12.4%/2.8%;合成氨8月产量同比增14.3% [4][81] - 钢铁需求支撑:铁水日均产量维持240万吨以上;7月钢材出口同比增25.7% [4][93] - 水泥需求疲软:7月产量同比降5.6% [4][95] 库存情况 - 港口库存低于去年同期6.3%;秦皇岛库存605万吨,同比增29% [5][107] - 电厂库存略高:六大发电集团存煤1347万吨,同比增1.32% [107] - 炼焦煤库存分化:港口库存年同比降24.01%,焦化厂及钢厂库存年同比增12.87%/10.54% [108] 价格展望 - 动力煤价从610元/吨底部反弹至702元/吨,当前回落至690元/吨;金九银十非电需求支撑下跌空间有限 [116][117] - 焦煤价受供应收缩及下游提涨支撑,预计短期震荡 [123][12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成长性标的(电投能源、新集能源)、稳健型标的(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弹性标的(晋控煤业、淮北矿业)及煤机龙头天地科技 [5]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210期)-20250905
国信证券· 2025-09-05 20:55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收盘价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来衡量股票或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用于捕捉趋势强度和动量效应[1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对于给定时间点t,计算: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 - \(Closet\) 为最新收盘价 - \(ts\_max(Close, 250)\) 为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 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该值为0;若较新高回落,则为正值,表示回落幅度[11] 2.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多项指标,从创新高股票中筛选出具有平稳动量特征的股票,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强弱、路径平滑性等多维度[24][2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筛选条件包括: -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不少于5份[26] - 股价相对强弱: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6] - 股价平稳性: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用以下两个指标综合打分,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26]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计算公式为: $$\frac{过去120日涨跌幅的绝对值}{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24]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6] - 趋势延续性: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取排序靠前的50只[26] 因子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在主要指数中的应用效果(截至2025年9月5日): - 上证指数:1.83% - 深证成指:1.86% - 沪深300:1.40% - 中证500:2.76% - 中证1000:3.41% - 中证2000:3.64% - 创业板指:0.00% - 科创50:7.04%[12] 2.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筛选出的股票表现(截至2025年9月5日): - 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包括胜宏科技、生益电子、工业富联等[27] - 科技板块入选19只,周期板块入选13只[27] - 电子行业在科技板块中创新高最多,基础化工行业在周期板块中创新高最多[27]
厦钨新能(688778):钴酸锂领先地位稳固,新材料布局加速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5 13:1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28%,营收75.34亿元,同比+18%,毛利率9.99%(同比+0.48pct),净利率4.06%(同比+0.28pct)[1] - 2025Q2营收45.57亿元,同比+48%、环比+53%,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48%、环比+63%,毛利率10.26%(环比+0.67pct),净利率4.20%(环比+0.35pct)[1] - 钴酸锂正极销量2.88万吨(同比+57%),其中Q2销量1.65万吨(环比+34%),市场份额达52%[2] - 三元及磷酸铁锂正极销量3.19万吨(同比+21%),其中Q2销量1.94万吨(环比+55%)[2] - 高电压钴酸锂(4.53V)大规模量产,4.55V产品进入中试阶段[2] - 法国4万吨合资三元正极项目有序推进,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推进技术授权[2] - 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加速:氧化物路线正极批量供货,硫化物路线提供多批次样品,氧化物电解质实现吨级生产[3] - 补锂剂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量产,3C领域通过头部客户初步评测[3]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89/9.86/11.25亿元(原预测7.43/8.95/10.45亿元),同比+60%/+25%/+14%[3] 财务表现 - 2025E营收预测194.41亿元(同比+46.2%),2026E 215.67亿元(同比+10.9%),2027E 228.74亿元(同比+6.1%)[4] - 2025E每股收益1.56元,动态PE 36.5倍;2026E每股收益1.95元,PE 29.2倍;2027E每股收益2.23元,PE 25.6倍[4] - 2025E毛利率9.1%,EBIT Margin 4.4%,ROE 8.2%[4] 业务进展 - 钴酸锂需求受消费电池回暖拉动,以旧换新政策纳入电子消费品[2] - 动力电池正极聚焦高电压、高镍、高功率差异化优势,覆盖增程、混动、中高端电动车及低空领域[2] - NL正极材料推进3C消费电池应用,并开发低空、电动工具及固态电池材料体系[3]
大象转身:房地产视角下的宏观经济
国信证券· 2025-09-05 13:06
房地产行业趋势与结构变化 - 城镇化率从2000年至2024年上升31个百分点至67%,但增速放缓,人均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11] - 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1年18亿平方米降至2024年9.7亿平方米,接近腰斩,待售面积升至7.5亿平方米[11] -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高峰8.3%降至2024年6.3%,下降2个百分点[18] - 信息与计算机服务业占比连年提升至2024年4.7%[18] 经济影响与财政压力 - 2024年房地产业拖累GDP 0.2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转为拉动0.07个百分点[24] - 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占一般公共收入比例从19%降至13%,土地财政依赖度从近30%降至17%[31] - 房地产开发投资2024年住宅投资占GDP比重降至5.6%,较日本3.3%和美国4.1%差距缩小[24] 居民部门风险暴露 -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59.1%,高出美国28.5个百分点,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32] - 房价每下降10%导致居民总资产缩水约6%,杠杆率被动提升[32] - 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96.0%,户均拥有住房1.5套,远高于美国63.7%[32] 就业与金融稳定 -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就业合计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13%,较2018年下降五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就业约2147万人[37]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收缩,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扁平,社融主要依赖政府融资支撑[42] 市场供需与库存 - 广义库存去化时间达86倍,较2015年高点高出60%,狭义库存去化周期约9.5个月[110]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同比增12.2%,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降4.6%[92] - 土地储备专项债已发行3031亿元,覆盖4949块宗地,总规模5476亿元[92] 需求端长期压力 - 劳动力人口2014年达峰7.6亿,2024年降至7.3亿,减少2910万人[116] - 25-50岁购房主力人口占比从2015年41%降至2023年35%,年均减少约870万城镇人口[116]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显著偏高,但潜在购房群体集中于中高收入人群[128] 政策与周期定位 - 房地产政策基调转为"止跌回稳",包括降首付、降利率及取消限购等措施[77][78] - 销售面积短周期可能已触底,但长周期仍向下,平均周期长度约3年[48][53] - 70大中城市房价总体于2021年三季度见顶,一线城市2023年二季度见顶[58][64] 国际经验与风险 - 日本房价下跌持续近二十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下跌六年,中国下行时长预计短于日本[156][169][162] - 政策通过"保交楼"、专项债收储及房企债务重组化解风险,地产债违约只数下降[176][173] 需求中枢测算 - 未来住宅需求中枢合计约7.5-8亿平方米,包括刚需2.8-3亿、改善需求2.9亿、更新需求2亿平方米[177] 投资与储蓄背景 - 中国国民储蓄率均值42.2%,较发达国家高约20个百分点,房地产提供安全资产属性[145] - 租金收益率缓慢回升,但预期房价增长率为负,投资需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140]
天能股份(688819):铅酸电池业务表现平稳,前瞻布局多元技术路线
国信证券· 2025-09-05 11:3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 核心观点 - 铅酸电池业务表现平稳 锂电业务快速增长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多元技术路线[1][2][3] - 2025H1归母净利润8.69亿元 同比-27% 营收209.17亿元 同比-3%[1]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7/23.04/26.02亿元(原预测23.62/28.59/31.75亿元) 同比+26%/+18%/+13%[3] 财务表现 - 2025H1会计准则新口径下毛利率15.02%(同比-0.70pct) 净利率4.25%(同比-1.32pct)[1] - 2025Q2营收106.79亿元(同比-13% 环比+4%) 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35% 环比+7%)[1] - 2025Q2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2024Q2铅价上行 公司具有部分库存及期货收益致使同期利润基数较高[1] 业务板块分析 - 铅酸电池2025H1营收191.5亿元(同比-5%) 毛利率15.97%[2] - 持续拓展电动轻型车、储能及备用电源、汽车起动启停、电动工程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2] - 越南组装厂产能利用率接近100% 越南自建工厂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2] - 锂电池业务2025H1营收5.40亿元(同比+193%) 盈利能力显著向好[2] - 重点突破通信储能领域 与中兴通信等客户建立战略合作[2] - 自主研发的280Ah、314Ah锂电池电芯获得CCS中国船级社认证[2] 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领域推出能量密度300Wh/kg和400Wh/kg的原型产品 无人机领域已实现订单突破[3] - 钠离子电池领域开发出160Wh/kg高能量密度层状氧化物钠电软包电芯和105Wh/kg长循环寿命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3] - 相关钠电产品已在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系统领域实现示范应用[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36/505.54/536.17亿元(同比+5.3%/+6.6%/+6.1%)[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1/2.37/2.68元[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0/12.8/11.3倍[4]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为4.0%/4.6%/5.2% ROE为11.8%/12.6%/12.9%[4]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30.28元 总市值294.35亿元[5] - 52周最高价/最低价40.27/22.31元[5] - 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88.18百万元[5] - 预计2025-2027年EV/EBITDA为18.7/16.4/14.6倍 市净率为1.63/1.48/1.34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