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口研报·公司:科技赋能消费,这家公司“智能化+机器人”双驱动打造爆款智能科技产品,叠加国补等消费端政策,成长有望显著提速
财联社· 2025-03-06 11:30AI Processing
公司概况 - 聚焦创新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打造高端化、年轻化智能科技产品[2] - 具备超越行业的内生增长潜力,用边缘创新打到中央[2] 产品情况 - 2024年2月29日国内两轮车累计出货量突破300万台,24H1产品收入占比51%[3] - 平衡车、滑板车、全地形车、机器人、其他产品及配件24H1收入占比分别为24%、未提及、8%、7%、10%[3] 业务发展 - 两轮车先发布局高端赛道,智能化高端化形象已树立,有望受益高端市场结构性增量[4] - 机器人业务包括割草、配送机器人等,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驱动下快速发展[1][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41.71/184.79/225.78亿元,同比增38.63%/30.40%/22.18%[5]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10.88/17.32/24.53亿元,同比增长81.90%/59.22%/41.61%[1][5] 公司优势 - 有智能化优势,国内+海外授权专利3000 + 项,研发费率6 + %[7] - 布局智慧机器人赛道,推出全球率先商业落地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Navimow[8]
风口研报·行业:“高危+繁重”行业公司登门宇树科技探讨机器人应用,该细分领域企业拥有充足资金、潜在需求空间达到千亿级别,DeepSeek有望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
财联社· 2025-03-06 11:14AI Processing
政策推动 - 国家要求到2026年煤矿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不低于30%[5] 市场潜力 - “高危+繁重”行业机器人潜在需求空间达千亿级别[1][3] - 2023年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094人,同比上升23.7%,煤炭企业有资金且有意愿使用机器人[2][3] - 全国至少有近40万台巡检机器人需求,单价100万元以上,市场达千亿级[2][5] 企业合作 - 2025年2月25日,宝通科技高层拜访宇树科技,探讨机器人在矿山开采等工业场景落地应用[3] 技术发展 - DeepSeek有望加速机器人规模化部署和商业化落地进程[1][3][6] 看好公司 - 分析师看好梅安森、宝通科技、北路智控、龙软科技、云鼎科技等公司[2][4] 风险提示 - 存在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2]
九点特供:一企业透露与宇树科技合同已经进入签约流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我国走在世界前列,这家公司合作开发出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财联社· 2025-03-06 08:20AI Processing
市场表现 - 周三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早盘预估成交额1.61万亿,收盘1.49万亿,午后北交所小盘股跳水但指数影响不大,上证指数重新站上5日线[2] 题材分析 - 市场风格疑似大票持仓等拉升,但与常见大票高位抱团情况不同,资金或借大票规避风险,大金融搅乱盘面,高标天正电气涨停参考价值不大,短期内难有替代AI + 机器人的新题材[3] 行业动态 - AI算力:海南华铁子公司签5年算力服务协议,预计合同总金额36.9亿元,阿里云2024Q4收入317亿元(YoY + 13%),天风证券看好建筑板块转型机遇[4] - 机器人:宝通科技与宇树科技合同进入签约流程,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条件具备,我国应用场景落地有望领先,华荣股份合作开发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曼恩斯特子公司与宇树科技战略合作[1][5][6] - 商业航天: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代表建议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中国商业航天迈入快车道,震有科技卫星核心网业务有服务,海兰信子公司联合体中标项目[2][7][8] 海外映射 - 隔夜异动行业中卫星通信涨幅9.7%、客运航空涨幅4.7%等,大宗商品中纽约铜期货涨5.6%、WTI原油期货跌2.7%,股票中Palladyne AI涨20%、福特涨5.8%等[9][10]
研选: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逐步放量,有望拉动碳纤维材料消费需求;国内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龙头,公司产能瓶颈突破,高附加值产品开始放量,增长迎来新拐点
财联社· 2025-03-06 07:01AI Processing
行业趋势 - 2025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8597/19023/37304/75450/138805/271214台,若2030年销量达27.1万台,单年约拉动651吨碳纤维需求、1790吨PEEK需求[3] - 未来人形机器人产量放量有望拉动碳纤维及PEEK材料消费需求,CF/PEEK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3] 公司情况 - 中简科技是国内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龙头,高附加值ZT9系列开始放量,需求超出预期[4] - 公司产能瓶颈突破,ZT8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2023年T800千吨级产线建成,解决产品供应客户集中度高问题[4] - 随着三期投产,产能充裕,有望多方位、多梯次布局,丰富产品应用场景[5] 投资建议 - 华西证券陆洲预计中简科技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3.53/5.01/6.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9%/+42.0%/+31.1%[5] 风险提示 - 人形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PEEK及碳纤维价格下降[4] - 下游需求量不及预期、释放节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民用市场拓展不及预期[5]
公告全知道:芯片+华为+低空经济+信创+国资云!公司车规级芯片产品累计销量近百万只
财联社· 2025-03-05 21:59AI Processing
①芯片+华为+低空经济+信创+国资云!这家公司车规级芯片产品累计销量近百万只 ;②华为+机器人 +芯片+无人机+AI眼镜!这家公司智能眼镜产品持续出货,且参股公司参加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 ③华为+机器人+芯片+英伟达!公司AI服务器业务占比约20%。 【重要公告解读】 电科网安:聘任魏兰为公司副总经理 电科网安公告,公司于2025年3月4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 理的议案》,同意聘任魏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点评:公开资料显示,电科网安致力于打造以密码为核心的数据智能安全服务商,为政府、军工、金 融、能源、交通、医疗、运营商等用户提供安全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 电科网安2024年11月2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密码产品中的安全芯片有嵌入式安全SE 、40G高性能 安全芯片、物联网超低功耗安全芯片、车规级安全芯片等系列产品。电科网安旗下明星芯片产 品"JW17051型32位车规级低功耗安全芯片"目前已在近10个主流品牌车载行车记录仪、汽车数字钥匙 等领域批量应用,累计销量近百万只。 电科网安2023年6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 ...
风口研报·洞察:一文拆解柴油发电机各零部件,发动机、发电机、控制模块三大件分别占比65%/15%/2%,具备涨价能力、利润释放空间的零部件企业有望绑定头部发电机组迎来0到1突破;中国核心资产重估加快
财联社· 2025-03-05 21:51AI Processing
宏观政策 - 两会政策加快中国核心资产重估,今年GDP增速目标5%左右,CPI通胀指标2%左右,赤字率4%,超长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1][3] 公司评级与研报 - 今日全市场机构研报发布177篇,香农芯创评级上调,10家公司获首度覆盖,5股获新财富分析师深度覆盖[1] 个股分析 - 天盛新材预计24 - 26年归母利润1.1/2.0/2.7亿元,同比增长29.8%/89.6%/32.5%,对应P/E为55/29/22倍[2] - 华纬科技预计24 - 26年营收17.6/22.5/26.9亿元,同比+42%/+27%/+20%,归母净利润2.3/3.0/3.6亿元[2] - 铂力特预计24 - 26年营业收入12.51/17.55/22.59亿元,同比增长1.51%/40.31%/28.70%[2] - 纳科诺尔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68/2.20/2.92亿元,同比增长35.82%/30.72%/32.80%,对应PE为42.96/32.86/24.74倍[2] - 工程机械徐工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63.09/79.61/102.11亿元,同比增长18.4%/26.2%/28.3%,对应PE17/13/10倍[2] 行业趋势 - 配置关注人形机器人、AI、低空经济三大科技主线,消费核心资产有望回暖[4] 柴油发电机行业 - 全球AI资本开支上行,柴发机组需求高增,2025 - 26年算力超前建设柴发需求约5000台,较2024年增长快[5][6] - 柴发零部件发动机、发电机、控制模块占比65%/15%/2%,看好合资大缸径柴机及零部件环节[1][6][7]
财联社早知道:刚刚!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时发声支持科技企业,机构称2025年投资主线在科技,这家公司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出货量全球第三;这家公司正在遴选本体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矿用机器人
财联社· 2025-03-05 20:59AI Processing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对科技企业金融支持,金融监管总局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控股型”并购贷款占比上限从60%放宽至80%,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2] 投资方向 - 国泰君安称2025年投资主线在科技,关注AI新基建与智能终端、具身智能、自主可控、并购重组领域[3] 公司亮点 - 汇成股份2020年显示驱动芯片封装出货量全球第三,中国大陆排名第一[3] - 纳芯微实现车规隔离产品全覆盖[3] - 汉威科技柔性传感器可模拟人类触觉,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5][6] 市场规模预测 - GGII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需求规模达152.5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达274亿元[4] 市场表现 - 各指数红盘报收,板块持续性不佳,连板股晋级率仅三成[6] - 市场较上一交易日放量582亿元,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加13家至315家,华为、机器人、AI概念个股分别增加6、12、14只[8] - 创一年新高个股增加43家至112家,高股息、风电、电力概念前三,封板率72%[13] 公司要闻 - 电科芯片高低轨一体化卫星宽带通信芯片完成流片并开展验证[15] - 全志科技基于RISC - V架构内核开发的芯片产品量产[15] 主力买入 - 宜安科技获国泰君安上海松江中山东路等多家机构买入,金额分别为10995.12万、9443.31万、7389.81万、4988.43万、4970.00万[15]
机构调研:这家智能硬件服务商2025年数据业务营收目标超300亿
财联社· 2025-03-05 19:30AI Processing
业务成果 - 实现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AI服务器等产品全栈合围[1] - 2024年成功实现面向AI大集群的高性能网络交换机规模交付,核心客户为国内头部CSP厂商[1] 营收目标 - 2024年度数据业务预计收入翻倍增长,突破200亿人民币营收规模[1] - 2025年数据业务营收目标超300亿[1][2] 市场份额 - 在部分头部互联网客户的供应商地位持续提升[1] - 主要头部客户的AI服务器份额较有优势,通用服务器和交换机份额在增加[2] 发展战略 - 2025年践行“CSP客户 + 行业渠道市场”双轮驱动战略,跟随头部CSP客户在AI和算力领域投入[2] 产品预期 - 预计2025年随着客户份额提升,交换机出货量显著增长[1]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1][2]
风口研报·公司:持续受益于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这家“小而美”已做到细分领域市占率第一,新技术提前实现卡位或创造巨大增长空间;多项数据显示工程机械开年景气度较高,这家国企巨无霸出海、新兴板块齐布局
财联社· 2025-03-05 17:31AI Processing
纳科诺尔 - 锂电辊压设备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2022年国内市占率23.4%,行业CR3为59.4%[5][7] - 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68/2.20/2.92亿元,同比增长35.82%/30.72%/32.80%,对应PE为42.96/32.86/24.74倍[2][5] - 2022年中国锂电辊压设备市场规模32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25年达60亿元,复合增速超23%[9] 工程机械(徐工机械) - 2025年赤字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4%左右,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3][11] - 2月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为106.68,同比增长13.53%,环比增长5.44%[12] - 预计2024 - 26年徐工机械归母净利润为63.09/79.61/102.11亿元,同比增长18.4%/26.2%/28.3%,对应PE17/13/10倍[3][15] - 徐工机械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由2020年8.26%上升至2023年40.09%[15]
风口研报·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轻量化关节制造,这家公司还助力小鹏汇天eVTOL完成减重目标,下游应用加速落地有望带来更多订单增量;这家细分汽车零部件做到极致的“小巨人”切入机器人方向
财联社· 2025-03-05 16:59AI Processing
铂力特 - 2025年3月1日起工业级3D打印机进口不再免税,利好国产设备厂商,公司BLT - S系列设备可替代进口,投资10亿建设粉末产线,年产能从800吨提至3000吨[2][4] - 独家投资切入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等制造,为小鹏飞行汽车提供卡钳,助力减重[2][4]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2.51/17.55/22.59亿元,同比增长1.51%/40.31%/28.70%[2][4] - 人形机器人市场2028年预计达138亿美元,五年CAGR 50.29%,低空领域eVTOL产品增多,公司技术积累有望转化订单[6] - OPPO折叠屏手机采用公司3D打印钛合金铰链,良率超98%,中国折叠屏手机2028年出货量或超1700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19.8%,公司有望受益[7] 华纬科技 - 国产弹簧供应商龙头,绑定国内头部主机厂,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3亿元,同比+46%[3][12] - 全品类出海可期,2022年占外销业务比重81%[10] - 向非车端拓展,与ABB稳定供货,IPO项目投产后非车端业务收入占比或提升[3][10][13]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17.6/22.5/26.9亿元,同比+42%/+27%/+20%,归母净利润2.3/3.0/3.6亿元[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