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25H1业绩承压,未来受益于成品油反内卷与消费税改革
东吴证券· 2025-08-01 16:01
投资评级 - 中国石化A股维持"买入-A"评级 [1] - 中国石化H股维持"买入-H"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承压:预计归母净利润201-216亿元,同比下降39.5%-43.7%,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市场竞争激烈及化工毛利低迷影响 [7] - 2025Q2环比恶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8-83亿元,同比下降52.1%-60.7%,环比Q1下滑37.2%-48.5% [7] - 成品油反内卷政策利好:全国黑加油点专项整治及消费税改革将提高行业集中度,国有石油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7] - 股东回报稳定:预计2025年派息率73%,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5.0%和7.2%(税后5.8%) [7]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02/604/723亿元,同比增速-0.28%/20.39%/19.70% [1][7] - 2025年EPS 0.41元/股,2027年提升至0.60元/股 [1] - A股PE估值:2025年14.5倍,2027年降至10.1倍 [1] 经营数据 - 上游产量:2025H1油气当量263百万桶(+2%),天然气产量208亿立方米(+5.1%) [7] - 炼油业务:原油加工量1.2亿吨(-5.3%),柴油产量0.24亿吨(-17.2%) [7] - 化工业务:乙烯产量756万吨(+16.4%),合成橡胶产量80万吨(+18.6%) [7] 财务指标 - 毛利率:2025年预计15.12%,2026年回升至15.65% [8] - ROE:2025年6.02%,2027年提升至8.32% [8] - 资产负债率:2025年降至49.78%,2027年50.36% [8] 行业动态 - 政策驱动: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将优化竞争环境,非法经营企业出清加速行业整合 [7] - 竞争优势:国有石油公司供应链和销售网络优势在改革后将进一步凸显 [7]
华能国际(600011):风光装机加速+成本控制有力,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6%
国投证券· 2025-08-01 15:40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9.47元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92.62亿元(同比+24.26%),每股收益0.50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23.89亿元、134.92亿元、139.14亿元,增速22.2%、8.9%、3.1%,对应PE 9.3倍、8.5倍、8.3倍 [5][9] - 2025H1毛利率提升至18.06%(2024A为15.14%),主要受益燃料成本下降及新能源业务贡献 [10][12] 业务亮点 - **火电板块**:燃料成本显著压降,标煤折算均价2025年预计同比下滑10.46%,煤电毛利率提升至13.7% [2][10] - **新能源装机**:截至2025年6月,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20,038兆瓦和24,050兆瓦,合计占比29%,光伏上网电量同比大增49.33% [3] - **绿电增长**: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39%和49.33%,抵消煤电电量下滑7.06%的影响 [3] 长期盈利支撑 - **容量收入**:2024年容量收入达90.77亿元,辅助服务收入24.58亿元,通过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2024年完成10台)增强调峰能力 [4] - **新能源扩张**:预计2025-2027年新增风电装机3.0/2.5/2.0GW,光伏装机6.5/6.5/7.0GW,光伏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0% [11] 可比公司估值 - 参考华电国际(PE 9.41倍)、国电电力(PE 11.61倍)等可比公司,给予华能国际2025年12倍PE溢价,反映其龙头地位及新能源增长确定性 [15][16] 区域与成本优势 - 电厂网络覆盖全国26省,沿海沿江高电价区域保障收入,内陆电厂通过燃料直供控制成本,自有港口资源优化煤炭周转效率 [10] - 新能源项目布局高消纳、高电价区域,海上风电实施规模化开发策略 [10]
联邦制药(03933):UBT251海外授权彰显研发成果,创新管线打开成长天花板
国投证券· 2025-08-01 15: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0.71港元 [4] - 首次评级,当前股价14.78港元(2025-07-31) [4] - 总市值313.71亿港元,流通股本19.73亿股 [4] 核心业务亮点 - 抗生素全产业链布局:覆盖6-APA、青霉素工业盐到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原料药及制剂 [16][17] - 胰岛素全品类布局:涵盖二代至四代胰岛素及GLP-1复方制剂 [6][14] - 动保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021-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超60% [30][94] 创新药管线进展 - UBT251三靶点减重药:国内首个高价授权MNC(诺和诺德20亿美元对价) [2][3] - Ib期数据显示最高剂量组12周减重15.1%(安慰剂调整后16.6%) [3] - 预计2028年国内上市,峰值销售潜力国内77亿元/海外60亿美元 [3][53] - UBT37034代谢新药:联用多靶点药物可提升减重效果,2025年获FDA临床许可 [54][56] - 小分子管线:覆盖自免(JAK1抑制剂)、眼科(RASP抑制剂)等7个临床阶段项目 [60][62] 抗生素业务表现 - 全球6-APA龙头:45%市占率(2.4万吨/年产能),政策限制新增产能 [72][73] - 制剂集采影响减弱:阿莫西林胶囊2024年收入5.31亿元,市场份额企稳 [88][89] - 动保业务结构:93.8%收入来自畜用,珠海/内蒙/河南新基地2025年投产 [97][100] 胰岛素业务恢复 - 集采续约表现:全线A类中选,采购基础量同比增加52.5% [6][103] - 2024年收入12.07亿元(+8%),三代胰岛素占比提升 [103] - 创新布局: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进入临床 [6][14]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38.8亿/133.7亿/143.4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预测:28.6亿/23.2亿/24.8亿元,净利润率17-21% [7][8] - 估值基础:13倍PE,对应目标价20.71港元 [7]
赛恩斯(688480):2025H1业绩预告点评:费用、减值拖累业绩,开展药剂投资,股权激励锁定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8-01 15:37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受费用及减值拖累,营业收入4.10~4.40亿元,同比增长15.17%~23.59%,归母净利润0.46~0.49亿元,同比下降57.53%~60.13%,扣非净利润0.45~0.48亿元,同比下降11.25%~16.80%[7] - 股权激励计划锁定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7%,营收增长目标为30%/50%/95%或扣非净利润增长20%/45%/60%[7] - 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效浮选药剂项目,预计2025年开工,2年建设期;投资2.1亿元(持股65%)建设年产6万吨高纯硫化钠项目,分两期完成[7]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3/1.97/2.36亿元(原值1.96/2.45/2.88亿元),对应PE 25/21/18倍[7] 财务预测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1,224.28百万元(+32.04%),归母净利润163.15百万元(-9.74%),EPS 1.71元/股[1] - 2026E营业总收入1,475.35百万元(+20.51%),归母净利润196.92百万元(+20.70%),EPS 2.07元/股[1] - 2027E营业总收入1,724.02百万元(+16.86%),归母净利润235.51百万元(+19.60%),EPS 2.47元/股[1] 资产负债表 - 2025E总资产2,129百万元(+16.59%),流动资产1,456百万元(+22.15%),负债合计897百万元(+25.98%)[8] - 2027E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474百万元(+37.24%),资产负债率42.84%[8] 现金流量表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13百万元(+218%),投资活动现金流-47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49百万元[8]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96百万元,资本开支-9百万元[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3.40元,市净率3.78倍,流通市值2,770.92百万元,总市值4,137.16百万元[5] - 每股净资产11.48元,资产负债率39.12%,总股本95.33百万股[6] 业务拓展 - 高效浮选药剂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229.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34.8亿美元(CAGR 5.19%),中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超40%[7] - 硫化钠全球市场规模2025年约130亿美元,中国占半数份额,新增产能拟用于合作方PPS项目及环保业务消纳[7]
百威亚太(01876):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销量继续承压,吨价已止跌回升
光大证券· 2025-08-01 15: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看好公司在高端及超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 [3]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营收16.75亿美元 内生同比-3.9% 正常化EBITDA 4.98亿美元 内生同比-4.5% 归母净利润1.75亿美元 同比-31.1% [1] - 25Q2销量2388.7万千升 内生同比-6.2% 每百升收入同比+2.4% 毛利率51.8% 内生同比+0.71pcts [2]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90/7.37/7.82亿美元 分别下调8%/8%/7% 对应PE 20x/19x/18x [3] 区域经营分析 - **亚太西部**:25Q2收入内生同比-2.7% 销量-5.6% 每百升收入+3.0% 印度高端产品销量/收入双位数增长 [2] - **亚太东部**:25Q2收入内生同比-8.4% 销量-10.4% 韩国销量高单位数下降但即饮渠道表现优于行业 [2] - **中国地区**:25Q2销量内生同比-7.4% 每百升收入+1.1% 库存已低于去年同期且显著优于行业平均 [3] 业务策略与展望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吨价回升 中国非即饮渠道25H1销量/收入同比正增长 [3] - 预计三季度延续库存管控 年底库存基数恢复正常后将为销售增长奠定基础 [3] 市场数据 - 当前价8.26港元 总市值1093.9亿港元 近1年股价相对恒指跑输51.25% [5][8] - 2025E营业收入60.72亿美元 同比-2.8% 2026E恢复正增长至2.9% [4] 财务预测 - 2025E经营性现金流14.1亿美元 资本开支4.54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9.53亿美元 [9] - 2025E现金储备30.54亿美元 总负债率预计维持在32.6% [10]
青岛银行(002948):贷款增速更进一步,业绩维持较强韧性
光大证券· 2025-08-01 14:5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4.75元对应2025年PB 0.66倍、PE 5.69倍 [1][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7亿元(+7.5% YoY),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6% YoY),ROAE 15.8%(+0.4pct YoY)[3] - 2Q25单季营收增速5.1%(环比1Q下降4.5pct),净利润增速15.8%(环比降0.7pct)[4] - 不良率降至历史新低1.12%(环比降1bp),拨备覆盖率252.8%(环比升1.3pct),拨贷比2.83% [6]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端**:2Q25末总资产同比增13.6%,贷款余额同比增13.6%(单季新增93亿元,同比多增19亿元),非信贷资产占比50.4% [4] - **负债端**:存款同比增13.3%(单季新增174亿元,同比少增40亿元),市场类负债增速15.1%(环比升0.9pct),存款占负债比重67% [5] - 存贷差收窄至-0.3pct(较1Q下降2pct),金融投资与同业资产维持双位数增长支撑扩表 [4][5] 盈利能力分析 - 息差压力缓释:2Q贷款利率下行但负债成本管控见效(5月调降存款利率),预计息差降幅收窄 [5] - 非息收入增速或回落(1H25基数较高),营业支出对利润拖累减弱 [4] - 2025-2027年EPS预测0.84/0.91/0.97元,净利润CAGR 9.7% [7][12] 战略规划与估值 - 2025年为三年战略收官年,聚焦"调结构、强客基、优协同、提能力",转向精细化客群管理 [6] - 理财子公司布局领先同业,业务提升潜力显著 [7] -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2025E PB 0.6倍),ROE预计维持在12%以上 [7][12]
东方雨虹(002271):应收处置推进中,海外拓展进行时
华泰证券· 2025-08-01 14: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3.8元(前值14.49元),对应25倍2025年PE估值 [1][5][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35.69亿元(同比-10.84%),归母净利5.64亿元(同比-40.16%),Q2营收76.14亿元(环比+27.86%),归母净利3.72亿元(环比+93.42%)[1] - 2Q25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6亿元,若加回则单季度净利率修复至8.6% [1][3] - 1H25综合毛利率25.4%(同比-3.82pct),其中防水卷材/涂料毛利率22.60%/36.54%(同比-5.23/-1.04pct)[3] - 经营现金流改善至-3.96亿元(同比+9.3亿元),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4.5%/95.5% [3] 业务分项表现 - 防水卷材/涂料/砂粉/其他收入55.13/39.46/19.96/11.38亿元(同比-8.84%/-17.11%/-6.24%/+46.97%),其他主营业务高增主因新品类拉动 [2] - 零售/工程/直销渠道收入50.59/63.47/20.36亿元(同比-6.98%/-5.26%/-28.01%),工程直销拖累显著 [2] - 境外收入5.76亿元(同比+42.16%),海外拓展初显成效 [2] 战略进展 - 债务重组推进:1H25工抵房账面价值8.4亿元,累计过户工抵房23.4亿元 [4] - 海外扩张加速:休斯敦基地建设中,天鼎丰中东基地动工,马来西亚产线试生产完成,收购香港万昌五金与康宝100%股权,拟收购智利Construmart S.A. [4] - 中期分红计划:每10股派现9.25元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7年收入预测至276/302/333亿元(原值-4.9%/-5.4%/-4.9%),归母净利下调至13.19/19.48/24.42亿元(CAGR 36.08%)[5] - 对应2025年EPS 0.55元,PE 21.79倍,低于可比公司27倍均值 [5][12]
西部矿业(601168):玉龙铜业盈利高增,Q2业绩环比改善
中邮证券· 2025-08-01 14: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期个股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上 [8][15]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316.19亿元(同比+26.59%),归母净利润18.69亿元(同比+15.35%),扣非归母净利润18.34亿元(同比+9.42%)[4] - Q2单季营收150.78亿元(环比-8.85%),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环比+31.44%),扣非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环比+34.83%)[4] - 业绩驱动因素:矿产铜量价齐升(产量+8%,价格+11%)[4] 产量数据 - 矿产铜9.18万吨(同比+7.65%),其中玉龙铜矿8.34万吨(权益产量4.84万吨)[5] - 其他金属产量:锌6.29万吨(+18.61%)、铅3.51万吨(+24.63%)、钼2525吨(+31.10%)、铁精粉71.90万吨(+11.93%)[5] - 选矿回收率显著提升:玉龙铜矿铜/钼回收率最高提升4.08/15.99个百分点 [5] 业务分项 - 玉龙铜业净利润34.91亿元(同比+36.99%),贡献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 [6] - 西部铜业净利润2.41亿元(同比+37.44%)[6] - 冶炼业务亏损:青海铜业/西部铜材/稀贵金属分别亏损0.10/2.82/1.40亿元 [6] 未来增量 - 玉龙铜矿三期获批,建成后铜金属量将增至18-20万吨/年(新增3-4万吨)[7][9] - 其他项目:鑫源矿业80万吨选矿厂改造、肃北博伦铁矿100万吨铁精粉产能、双利铁矿87万吨铁精粉产能 [7]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561.34/591.20/634.71亿元(同比+12.21%/+5.32%/+7.36%)[9]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8.57/40.98/44.13亿元(同比+31.56%/+6.25%/+7.69%)[9] - 估值水平:2025年PE 10.31倍,2027年降至9.01倍 [9][11] 财务指标 - 2025年毛利率20.0%,净利率6.9%,ROE 21.6% [14]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58.6%降至2027年50.0% [14] - 每股收益从2024年1.23元提升至2027年1.85元 [14]
迈克生物(300463):仪器出库稳步提升,海外推广势如破竹
华泰证券· 2025-08-01 14:2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90元人民币 [1] - 基于25年43倍PE估值(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45倍),目标价较前值13.54元上调10% [5][13] 财务表现与核心数据 - 1H25收入10.75亿元(yoy-15.9%),归母净利0.34亿元(yoy-83.1%),主因代理业务剥离、政策扰动及补缴税款影响 [1] - 自主产品收入8.72亿元(yoy-6.5%),占比提升至81.1%(yoy+8.2pct),代理收入同比下滑42.2% [1][4] - 毛利率57.0%(yoy-0.04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yoy+3.1/+2.5/+2.9pct至25.5%/8.6%/14.2% [2] 业务分项表现 化学发光业务 - 试剂收入4.52亿元(yoy-6.2%),但销量yoy+9.6%,肿瘤标志物/性激素六项试剂销量分别yoy+21.2%/+21.9% [3] - 1H25生免流水线/免疫平台仪器新增出库151条/846台,预计25年国内外化学发光仪器出货近2000台 [3] 其他业务线 - 临检收入1.14亿元(yoy+6.2%),销量yoy+22.9%,临检流水线/平台仪器新增出库107条/1121台 [4] - 生化收入1.95亿元(yoy-25.2%),主因集采价格调整,但量值溯源能力领先支撑长期成长性 [4] 海外市场与仪器推广 - 海外收入1.08亿元(yoy+37.6%),毛利率yoy+7.4pct,国际化成效显著 [1] - 自主仪器及流水线合计出库2409台/条(yoy+4.7%),仪器保有量增长有望持续带动试剂消耗 [1][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7年EPS预测29%/27%/24%至0.35/0.42/0.53元,主因收入增速及毛利率下调 [5][12] - 预计25年营收23.28亿元(yoy-8.7%),归母净利2.12亿元(yoy+67.4%),ROE 3.29% [10][12]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燃料成本下行,业绩超预期
国证国际· 2025-08-01 14:2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华能国际(902 HK)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属优质高股息标的,建议把握买入机会[1][5] - 核心观点:燃料成本下行驱动业绩超预期,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23 19%至95 78亿元RMB,超市场预期[1][2] - 彭博一致预期2025年净利润增长20%至122 9亿元RMB,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6 4倍,假设50%派息比率下股息率超7 5%[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120 32亿元RMB,同比略降5 7%,主要因电力市场供需宽松导致电量及电价下降[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 8%至933亿元RMB,其中燃料成本同比节省98亿元RMB(-14 4%)至583亿元RMB[3] - EPS达0 52元RMB,BSP为4 35元RMB[2] - 境内电厂上网电量2056 8亿kwh同比下降2 4%,但Q2同比回升1 4%至990 5亿kwh[4] 能源结构优化 - 2025H1新增并网装机7987MW,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78 4%(风电1928MW+光伏4334MW)[5] - 截至6月底可控装机容量达152 99GW,低碳清洁能源占比39 12%(风电20 04GW+光伏24 05GW)[5] - 新能源发电量显著增长:风电同比+11 4%至210亿kwh,光伏同比+49 3%至122亿kwh[4] - 在建新能源装机超10GW,全年新增目标10GW[5] 成本控制措施 - 境内发电标煤单价同比下降9%至917元/吨,煤炭采购量同比减少10 7%至8714万吨[3] - 优化采购结构:长协煤占比49%(4290万吨),现货煤18%(1563万吨),进口煤33%(2861万吨)[3][19] - 通过提高长协履约质量、采购低价现货煤、优化存煤结构等多举措控制燃料成本[3] 同业比较与估值 - 当前总市值1116 4亿港元,股价5 33港元对应2025年PE6 4倍,低于港股火电同业平均PE6 8倍[5][18] - 主要股东中国华能集团持股46%,流通市值250 5亿港元[8] - 12个月股价区间3 86-5 5港元,近一个月相对收益10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