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系列点评九:2024销量筑底 2025企稳改善
民生证券· 2025-01-05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4年上汽集团批发销量401.3万辆,同比-20.1%,终端交付量463.9万辆,高于批发销量,库存水平安全 [1][2] - 2024年新能源销量123.4万辆,同比+9.9%,其中智己销量6.6万辆,同比+71.2% [1][2] - 2025年自主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合资品牌企稳改善,预计2024-2026年收入6,769/7,074/7,470亿元,归母净利104.4/129.0/146.3亿元 [3][4] 产销数据 - 2024年12月上汽集团批发销售48.3万辆,全年401.3万辆,同比-20.1% [1] -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114.8万辆,同比-5.5%;上汽通用43.5万辆,同比-56.5%;上汽乘用车70.7万辆,同比-28.3%;上汽通用五菱134.0万辆,同比-4.5% [1] - 2024年上汽新能源整体销量123.4万辆,同比+9.9%;海外销量103.8万辆,同比-14.1%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6,769/7,074/7,470亿元,归母净利104.4/129.0/146.3亿元,EPS 0.90/1.11/1.26元 [4] - 2024-2026年PE分别为21/17/15倍,PB为0.7倍 [4]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为9.30%/9.80%/10.00%,净利润率1.54%/1.82%/1.96% [20] 管理层与改革 - 2024年公司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新管理层呈现年轻化态势,强化国企改革,聚焦国内市场和新能汽车发展 [4] - 新总裁上任后提出资源整合、加强协同等转型思路,有望加快改革步伐,加速智电转型 [4]
贵州茅台24Q4预告:24年圆满收官
华安证券· 2025-01-05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025年预计公司稳健增长态势延续 茅台酒营收同比个位数增长 系列酒营收同比双位数增长 [5]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39 2/1877 6/2000 7亿元 同比+15 5%/+8 0%/+6 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7 7/924 5/981 5亿元 同比+14 8%/+7 8%/+6 2% [5] - 2024Q4预计营业总收入507亿元 同比+12 01% 归母净利润249亿元 同比+13 79% [7]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738亿元 同比+15 44% 归母净利润857亿元 同比+14 67% [7] 产品分析 - 2024Q4茅台酒/系列酒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3 6%/3 4% 茅台酒营收占比+0 9pct 达89 6% [7] - 2024年茅台酒/系列酒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5 18%/19 24% 茅台酒营收占比白酒业务-0 4pct 达85 6% [7] - 2024年公司主动减产茅台酒基酒超900吨 以维护品牌价值 [7] 财务指标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73922/187762/200066百万元 同比+15 5%/+8 0%/+6 6% [10] - 2024-2026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5772/92448/98147百万元 同比+14 8%/+7 8%/+6 2% [10] - 2024-2026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92 0%/91 7%/91 3% [10] - 2024-2026年预计ROE分别为33 2%/30 4%/27 8% [10]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2/20/19倍 [5] - 2024-2026年预计P/E分别为21 60/20 04/18 88倍 [10] - 2024-2026年预计P/B分别为7 17/6 09/5 24倍 [10] - 2024-2026年预计EV/EBITDA分别为14 43/13 07/12 06倍 [10]
常铝股份:公司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取得显著进展,有效平滑铝价波动
东吴证券· 2025-01-05 10: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常铝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常铝股份是铝加工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布局工业热传递材料、热传递设备及综合解决方案,产品涵盖空调铝箔、合金铝箔等多个品种,核心客户覆盖空调、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食品及医疗等行业[2] - 公司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取得显著进展,有效平滑铝价波动,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1.24pct至11.80%,实现营业收入56.22亿元,同比增长12.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5.82万元,同比增长310.15%[3] - 公司积极布局3万吨电池箔项目以及10万吨再生铝项目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截至2024H1,项目主设备再生铝自动熔化铝铁分离炉采购到位,其中45吨双室炉已经试生产铝水;90吨双室炉计划年内进入调试生产阶段[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4E营业总收入预计为7506百万元,同比增长9.20%;2025E预计为8144百万元,同比增长8.50%;2026E预计为8918百万元,同比增长9.50%[1] - 2024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8.66百万元,同比增长354.50%;2025E预计为101.32百万元,同比增长47.56%;2026E预计为149.01百万元,同比增长47.07%[1] - 2024E EPS-最新摊薄预计为0.07元/股,2025E预计为0.10元/股,2026E预计为0.14元/股[1] 财务预测 - 2024E营业总收入预计为7506百万元,营业成本预计为6611百万元,毛利率预计为11.93%[10] - 2024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9百万元,归母净利率预计为0.91%[10] - 2024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355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预计为-376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预计为389百万元[10]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3.56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2.58/4.45元,市净率为1.00倍,流通A股市值为2,824.97百万元,总市值为3,676.70百万元[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3.55元,资产负债率为55.36%,总股本为1,032.78百万股,流通A股为793.53百万股[8]
速腾聚创:发布机器人新品,开启车载+机器人平台发展新十年
东吴证券· 2025-01-04 17: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速腾聚创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发布机器人新品,开启车载+机器人平台发展新十年[1] - 公司通过研发成果外溢,为行业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有望加速机器人普及,扩大公司产业链生态优势[8] - 公司2024Q3收获多个海内外机器人重点客户,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由2400家突破至2600家,多款新品已获头部机器人公司量产定点[8] - 公司MX产品以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优势持续扩大影响力,截至2024M11,公司实现与28家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定点车型数量增至92款[8]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预期营收调整为17.9/28.9/41.9亿元[8] - 2025年1月3日收盘价对应PS为3.9/6.3/9.1倍[8] - 2022-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从530.32百万元增长至4,186.68百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7.8%[1]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88.65百万元改善至52.54百万元[1] 新产品与技术 - 发布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具有20个自由度,14个力传感器,最大负载5kg[8] - 推出Active Camera摄像头,融合激光雷达数字信号和摄像头信息[8] - 发布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激光雷达EM4,最高可达1080线,最远可探测600米[8] - 推出全球首款192线半球形数字化激光雷达Airy,尺寸仅有乒乓球大小[8] 市场表现 - 2024年1月5日至2025年1月2日期间,速腾聚创股价涨幅达97%,远超恒生指数表现[4] - 当前市净率为4.87倍,港股流通市值为14,196.93百万港元[5] 客户与合作伙伴 - 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由2400家突破至2600家[8] - 与28家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定点车型数量增至92款[8] - 在L4领域与全球最大出行平台及小马智行达成量产定点合作[8]
巨星科技:巨星出海,乘风破浪
天风证券· 2025-01-03 21:48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 1/29 5/35 1亿元 同比+43%/22%/19% 对应PE16/13/11X [3][5] 行业分析 - 全球工具行业规模自2019年以来保持500亿美元以上 2023年电动产品占比最高达37 9% 其次为手动产品、OPE产品及气动产品 [2][33] - 欧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3年欧洲与美国市场合计占比高达77 6% 其中美国占比62% 欧洲占比19% [2][37] - 工具行业下游以房地产为主 美国工具、五金及用品消费与地产关联度高 随着降息通道打开 工具消费将迎来新的上升周期 [2][53] 公司核心优势 - 公司长期致力于自有品牌打造 OBM比例不断提升 2023年自有品牌占总营收48% 较2018年的19 39%大幅提升 [59][63] - 公司通过收购开拓市场 目前旗下拥有17个工具行业品牌 涵盖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气动紧固工具等领域 [63][66] - 公司已建立全球化生产制造基地 依托中美欧三地完善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及全球23处生产制造基地 实现全球采购、制造、分发 [3][7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E/2025E/2026E营业收入预计为148 94/182 96/216 69亿元 同比+36%/23%/18% [4][76] - 预计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 12/29 53/35 10亿元 同比+43%/22%/19% [3][76] - 2024H1公司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毛利率分别为32%/26 81%/34 64% 同比+2 63/+8 12/-0 48pct [21] 渠道布局 - 公司通过大型连锁商超、本土中小型分销商、跨境电商、国内电商等四方面开展全方位渠道布局 [69] - 强化DTC渠道 包括直营跨境电商平台、收购欧美分销渠道及建立亚太经销网络 旗下15个品牌大部分已建立独立站 [71][72] - 2023年公司分别获Home Depot"年度最佳供应商"和Lowe's"年度供应商合作伙伴" 2024年荣获亚马逊"年度商采创赢品牌"奖项 [69]
泰恩康:创新药研发持续推进,特色管线不断丰富,有望迎来拐点
华源证券· 2025-01-03 21:3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首次)[4]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创新药研发持续推进,特色管线不断丰富,经营有望迎来拐点[4] - 和胃整肠丸国产化持续推进,未来市场潜力值得期待,公司目标3-5年销售超10亿元[6] - 1类白癜风创新药临床疗效趋势较好,市场潜力较大[6] - 特色产品不断丰富,打开成长空间[6]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1999年,初期主要业务为代理运营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2015年通过收购和设立拓展药品生产和研发能力[15]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和胃整肠丸、"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沃丽汀"卵磷脂络合碘片等,重点聚焦肠胃用药、两性健康和眼科等优势板块[15] -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董事长、总经理郑汉杰、副董事长孙伟文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止24Q3两人合计持有公司36.33%的股份[16]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入为7.61亿元,同比下滑2.9%,主要系两性健康和眼科用药业务有所下滑,但胃肠用药领域在2023年增长达到29.2%[1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到1.60亿元,同比下滑8.3%[17]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为5.72亿元,同比下滑1.5%,主要系受泰国厂家生产排期、法定节假日较多及泰国厂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检查等因素影响[19] - 2024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滑18.0%[19] 业务分析 - 2024上半年自产产品占比最高,收入占比达到32.9%,主要由两性健康用品达泊西汀(商品名爱廷玖)和他达拉非(商品名爱廷威)贡献[20] - 肠胃用药(主要是和胃整肠丸)24H1收入占比达到23.6%[20] - 两性健康和肠胃用药是公司主要的毛利贡献业务,2024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91.4%和81.1%[20] 产品管线 - 和胃整肠丸国产化顺利推进,目标未来3至5年内争取将其打造为超10亿元的肠胃领域知名产品[25][28] - 1类创新药物CKBA软膏II期临床方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整体安全性良好,盲态数据下已体现出较好疗效趋势[30] - 毛果芸香碱临床三期入组完成,目前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适应症为老花眼[33] - 复方硫酸钠片已报产,有望解决当前临床痛点[3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1.94/2.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33.4%/25.7%[37] -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4/33/26倍[37] - 选取奥赛康、海思科和一品红作为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创新药研发顺利推进,特色产品线不断丰富,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37] 关键假设 - 和胃整肠丸:假设2024-2026年增速分别为28%/45%/30%[8] - 眼科用药:假设2024-2026年增速分别为-10%/0%/0%[8] - 中成药及外用药:假设2024-2026年增速分别为-10%/0%/0%[8] - 其他:假设2024-2026年增速分别为0%/50%/100%[8]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全球龙头,下游需求共振再受益
天风证券· 2025-01-03 20: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阳光电源的6个月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阳光电源作为全球储能系统龙头,充分受益于全球储能需求的高增长 [2] - 公司在北美、欧洲、亚非拉等地区获得多个大型储能订单,市场份额达到11% [2] -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包括PowerTitan2.0全液冷储能系统和光储构网型控制技术 [2][29] 需求端 - 美国储能需求维持高增长,预计2024-2025年储能装机量分别为11.9GW/34.4GWh、14.2GW/44.6GWh [13] - 欧洲大规模储能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欧洲大储装机有望首次突破10GWh [17] - 亚非拉地区储能项目规划加速,2024年下半年已公告的储能项目规划超35GWh [24] 供给端 - 阳光电源在北美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到11% [2] - 公司在欧洲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获得多个大型订单,包括英国4.4GWh和沙特7.8GWh项目 [2][28] - PowerTitan2.0全液冷储能系统显著提升系统效率,节省占地面积和安装时间 [29][3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5亿元、1024亿元、1229亿元,同比增长16.98%、21.21%、20.00% [3][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5亿元、123.9亿元、148.8亿元,同比增长16.04%、13.12%、20.11% [3][4] - 当前估值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3X、12X、10X [3]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22.51亿元,同比增长79.47% [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94.40亿元,同比增长162.69% [4] - 2023年毛利率为30.36%,净利率为13.07% [39]
三一重能深度报告:风机新锐,双海持续突破
中国银河· 2025-01-03 19: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一重能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三一重能作为风机行业新锐,市占率迅速攀升至市场第4位,2024H1国内陆风机组销售容量达3.3GW,同比增长121% [2] - 风电行业成长景气依旧,预计2025年国内陆风/海风装机分别达90-100GW/15-18GW,同比增长18.8%/83.3% [2] - 三一重能成本优势显著,2024Q1-3毛利率为15.5%,得益于陆风机组双馈为主、箱变上置及海陆同平台技术领先 [2] - "双海"战略(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2023年海外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38836%,毛利率22.07% [2] - 电站开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H1在建规模超2GW,发电业务营收1.28亿元,投资收益4.42亿元,电站毛利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2] 公司发展历程与股权结构 - 三一重能成立于2008年,2022年成功上市科创板,聚焦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新能源电站两大板块 [9] - 2023年公司海上产品及海外市场实现双突破 [9] - 截至2024年三季报,公司控股股东为梁稳根先生,持股45.73%,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15] - 公司2022-2024年启动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中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 [18] 风电产业链量利齐升 - 2024年风电招标量高增,支撑2025年装机旺盛,预计2025年陆风/海风装机分别达90-100GW/15-18GW [58] - 长期来看,分散式风电、风电机组升级有望为行业贡献新增长点,预计2024年/2025年分散式风电装机分别达5/10GW [68] - 海风边际向好趋势明显,江苏、广东等核心项目积极推进,2024年初各省下达重点海风项目合计34.7GW [76] 风机成本优势与双海战略 - 三一重能风机产品覆盖3.XMW-16MW全风速区,2024H1国内陆风机组销售容量达3.3GW,同比增长121% [111] - 公司市占率从2018年的1.3%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10.1%,市场排名从第14名上升至第4名 [113] -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前五大客户占营业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85.40%下降至2023年的54.7% [120] - 公司陆风以双馈为主,海风以半直驱为主,采用海陆同平台模式,有效提高设备复用率,降低成本 [133] - 公司通过箱变上置技术路线,节省线缆、减少占地、优化载荷,降低各类成本 [134]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1/21.95/27.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7/1.79/2.23元 [2]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风机销售实现营收146.83/183.53/277.5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45%/15.75%/16.25% [165] - 预计2024/2025/2026年发电业务实现营收4.98/5.22/5.49亿元,毛利率维持在71%/71.5%/72% [165] - 预计2024/2025/2026年风电建设业务实现营收18.52/19.45/20.42亿元,毛利率保持6%左右 [166]
新股覆盖研究:超研股份
华金证券· 2025-01-03 19:32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超研股份(301602 SZ),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及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7] - 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 84亿元、3 36亿元、3 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 77亿元、1 27亿元、1 15亿元 [8] - 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61亿元,同比增长10 75%,归母净利润0 92亿元,同比增长10 05% [8] 行业分析 - 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7,683台/套增长至2020年的211,976台/套,预计2024年将达到305,989台/套,年复合增长率9 13% [15] - 中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0年为41,931台/套,预计2024年增至68,032台/套,年复合增长率11 30% [16] - 全球DR设备市场价值从2015年的11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6 77% [18] - 中国DR市场规模2021年为142亿元,预计2023年增至1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 90% [18] 公司亮点 - 公司是国内超声诊断仪器重点供货商,2021年国内市场销量排名前三,产品覆盖全国1 5万多家医院 [23] - 公司积极拓展便携式DR设备、医学辅助诊疗系统及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等领域,2023-2024年多款新产品成功落地 [24] -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董事长及副总经理均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席科学家曾任职于美国西门子医疗 [23] 募投项目 - 公司IPO募投资金拟投入4个项目,总投资31,145 75万元 [26] - 主要项目包括医用成像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工业无损检测系统研发、便携式DR系统研发及创新基地建设 [26] 财务对比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 27亿元,归母净利润1 15亿元,销售毛利率69 32%,ROE 15 95% [28] - 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收入60 99亿元,平均PE-TTM 36 14X,平均销售毛利率54 96% [28]
金风科技:风机毛利率持续改善,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1-03 18:57
投资评级 - 目标价为7.82港元,较现价6.23港元有26%的上升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1][5][12] 核心观点 - 2025年海上和国际风机交付提高,整机毛利率持续改善:2024年1-9月综合毛利率为16.43%,预计2024全年综合毛利率将超过16%,2025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 [2][9] - 国际市场拓展顺利,具备国际整机平台核心竞争实力:公司实施国际战略10年多,全球布局充分,具备全球供应链能力、海外融资能力及国际整机平台竞争的核心能力 [3][10] - 2024全年整机出货量18-20GW,预期2025年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44.28GW,其中海外5.5GW,2025年国际业务订单预计超过5GW [4][11]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额为57,278百万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2,634百万元,同比增长97.9% [6] - 2025年预计营业额为61,860百万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3,015百万元,同比增长14.5% [6] - 2024年每股盈利预计为0.57元,2025年预计为0.66元 [6] 行业估值 - 金风科技2024年预计PE为10.0倍,2025年预计PE为8.8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4] - 行业平均PE为42.8倍(2024E)和22.0倍(2025E),金风科技估值相对较低 [14] 财务分析 - 2024年EBITDA预计为5,488百万元,同比增长37%,EBITDA利润率为10% [16] - 2024年净利率预计为5%,ROE预计为7%,ROA预计为2% [16] - 2024年股息支付率为46%,股息率为3.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