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电力(01816):电价承压利润受挤压,装机容量稳步提升
国证国际· 2025-04-29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3.30港元,对应2025年盈利估值15倍,较最近收市价有31.5%的上涨空间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未来机组装机容量上涨空间大,成长性确定且稳定分红,但市场化交易电价承压或影响利润 [1] 各部分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Q1营收200.28亿元,同比增长4.41%,主要因发电量增加,上网电量452.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06% [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30.26亿元,同比下降16.07%;扣非归母净利润29.28亿元,同比下降15.94%,原因是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电价下降及研发费用投入增加 [2]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894亿元/936亿元/992亿元,增速为2.96%/4.69%/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17亿元/122亿元,增速为2.08%/5.73%/4.90% [4] 机组与装机情况 - 4月27日中广核集团4台机组获批,核电项目核准常态化为装机提供稳定增长,1月完成股权收购,3月获A股可转债发行注册批复,集团委托管理机组注入预期保障未来装机增长 [3] - 截止2025年3月,公司有16台在建机组,总容量19406兆瓦,惠州1号机组预计今年并网投产 [3] 股东分红情况 - 2024拟派末期股息0.095元/股,分红比例44.36%,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遵守2021 - 2025年分红比例适度增长规则,当前股价股息率约4.07% [4] 财务及估值情况 |项目|FY 2023A|FY 2024A|FY2025E|FY2026E|FY2027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82,548.64|86,804.41|89,377.30|93,572.17|99,243.30| |增长率(%)|-0.33%|5.16%|2.96%|4.69%|6.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24.57|10,813.87|11,038.50|11,671.30|12,243.76| |增长率(%)|7.62%|0.83%|2.08%|5.73%|4.90%| |毛利率(%)|35.97%|34.03%|34.58%|34.56%|34.48%| |净利润率(%)|12.99%|12.46%|12.35%|12.47%|12.34%| |ROE,平均(%)|10.55%|10.33%|9.91%|9.67%|9.38%| |每股盈利(元)|0.21|0.21|0.22|0.23|0.24| |每股净资产(元)|3.27|3.41|3.70|4.01|4.33| |市盈率(x)|10.99|10.90|10.68|10.10|9.63| |市净率(x)|0.71|0.68|0.63|0.58|0.54| |股息收益率(%)|4.03%|4.07%|4.21%|4.45%|4.67%| [9] 股价表现情况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8.24|2.03| |三个月|-8.64|0.00| |十二个月|-26.12|-1.65| [7] 股东结构情况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A + H)持股58.89%,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A股)持股6.79%,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A股)持股3.32%,BlackRock,Inc.(H股)持股1.49%,Citigroup Inc.(H股)持股1.38%,其他股东持股28.13% [6]
小米集团-W(01810):汽车篇:新消费定义高端豪华,方法论支撑车攀巅峰
长江证券· 2025-04-29 1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悦己”新消费理念助力SU7初探成功,YU7有望成功复刻,小米加速布局增程车型进入强产品周期,有望快速实现百万辆销量 [4][7][11] - 基于小米智能手机及IoT主业向高端化渗透的稳健增长趋势,以及小米汽车迅速放量,预计小米集团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04亿元、516.53亿元、655.31亿元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U7初探成功,YU7有望再续爆款 - 20 - 30万元市场持续扩容,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 - 2024年销量CAGR为20.3%,2024年该价格带乘用车销量536万辆,占整体乘用车市场19.4%,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的15.0%增长至2024年的55.8% [21] - 20 - 30万级别中轿车竞争环境相较SUV更好,2024年该价格带轿车前20车型平均年销量为9.4万辆,CR5为56.2%;SUV前20车型平均年销量为11.8万辆,CR5为42.2% [24] - 小米SU7 21.59 - 29.99万元定价切中纯电轿车销量上行价格带,树立中高端调性,上市即爆款,首年交付13.7万辆,占据2024年20 - 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约14.3%份额 [28][34] - “悦己”新消费理念强化,外观、个性功能等“悦己”元素是消费者选择小米SU7的重要原因,其车身设计和防晒等细节提供悦己体验 [38][42][45] - 品牌和创始人影响力使小米SU7天然获得关注和好感度,SU7 Max版与竞品对比在尺寸空间、动力及续航等方面有优势 [50][52] - 小米SU7具有软件可互联、硬件可拓展的生态协动优势,稳态月均销量高于竞品 [58][62] - 小米SU7荣获2024版C - NCAP测评五星认证,售后态度积极但网点需拓展,持续互动和情绪价值提供积累用户好感度,热度持续 [66][69][71] - SUV为20 - 30万元的核心需求市场,2024年该价格带SUV市场销量为312万辆,同比增长8.6%,高于轿车,YU7定位更大市场,综合实力强劲有望再成爆款 [84] - 小米YU7尺寸、续航和电池容量方面具有优势,采用家族式设计,预计稳态月均销量约为3 - 4万辆/月 [90][93][95] 从小米方法论看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必然非偶然 - 小米在互联网思维结合制造行业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技术”“产品”“用户”“效率”四大核心优势,实现造车领域弯道超车 [99] - 小米有广大粉丝群体,截至2024年6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6.8亿,国内活跃用户数达1.6亿,生态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具备向汽车端引流潜力 [101][110][114] - 小米将互联网营销经验移植到汽车领域,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创始人IP打造和多渠道宣传实现流量精准广泛覆盖 [113][122][125] - 小米全栈自研超级电机性能行业领先,碳化硅电控高压平台在结构、安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 [128][133] - 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能力跃升,2025年智驾投入将达35亿元,智能座舱实现人车家全生态体验 [139][142][148] - 小米通过拆解产品和智能制造降低硬件成本,汽车工厂高自动化率降低人工成本,渠道复用降低销售成本 [151][154][156] - 小米采用爆品模式定价,SU7上市即爆品,快速上量带动毛利率提升,2024年四季度销量为7.0万辆,毛利率为20.5% [161][163] 高端布局加速,小米百万销量可期 - 中国乘用车高端市场快速扩容,2024年销量为944万辆,同比增长4.8%,2020 - 2024高端市场销量CAGR为14.6% [167] - 高端市场中自主品牌车销量表现突出,2024年销量为384.8万辆,同比增长42.9%,市场份额由2020年8.4%提高至2024年40.7% [170] - 小米SU7 Ultra带动品牌整体调性提升,强车型周期下销量有望破百万,2025年小米汽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综合单车净利润有望突破1万元 [9] 汽车业务品牌上攻,共振集团业务同步上行 - SU7诞生标志小米“手机 + AIoT”生态战略延伸至人车家全生态,设备互联 + 数据贯通,全生态体系具备强大用户粘性,全生命周期价值超过23万元 [10] - 汽车加速高端化,反哺多业务品牌上攻,SU7发布后小米手机国内份额有所提升,2024年3月底发布后两个季度国内销量分别为1004.4万台、1020.9万台,市占率分别为13.7%、14.5% [10]
李宁(02331):Q1 流水稳健,25 年稳中求进
国金证券· 2025-04-29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稳健,符合市场预期,预计未来维持稳健经营,成为中国奥委会及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有望贡献增量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公司4月29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运营情况,李宁(不含李宁YOUNG)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低单位数增长,电商10%-20%低段增长 [2] 经营分析 - 线下直营流水同比低单位数下降,因渠道结构优化调整店铺数量,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25Q1末大货门店6088个较年初净减29个,李宁young门店1453个较年初净减15个,电商10%-20%低段增长,抖音、京东平台引领,1月数据好,2月和春节符合预期,3月因天气波动较弱 [3] - 25Q1直营批发线下折扣同比低单位数改善,电商折扣同比略有改善,25Q1末库销比5左右,库存新品占比80%以上 [3] 展望未来 - 预计公司25全年收入持平,净利率高单位数,围绕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完善产品矩阵,成为2025 - 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官方合作标识进店,有望扩大品牌力贡献增量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57/31.33/32.8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598|28,676|29,031|29,978|31,246| |营业收入增长率|6.96%|3.90%|1.24%|3.26%|4.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87|3,013|2,857|3,133|3,28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1.58%|-5.46%|-5.18%|9.67%|4.98%| |摊薄每股收益(元)|1.23|1.17|1.11|1.21|1.27|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9|0.00|1.00|1.06|1.1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3.06%|11.54%|9.86%|9.76%|9.30%| |P/E|15.38|12.81|11.54|10.53|10.03| |P/B|2.04|1.48|1.21|1.10|0.99|[10]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展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等指标及增长率,资产负债表展示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项目及占比,比率分析包含每股指标、回报率、增长率等数据 [11] 资产管理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3.4、14.5、13.9、12.5、12.4、12.4,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6.8、62.2、63.1、64.0、63.5、63.1,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3.0、42.6、42.3、40.0、39.7、39.5,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分别为33.9、48.0、54.8、59.0、60.1、58.2 [12] 偿债能力 - 净负债/股东权益分别为 - 21.82%、 - 11.93%、 - 20.99%、 - 38.92%、 - 54.02%、 - 67.38%,EBIT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48.0、23.8、15.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68%、28.65%、26.90%、25.09%、23.66%、22.51%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7|26|28|29|36| |增持|0|1|1|1|3| |中性|0|3|3|3|3| |减持|0|0|0|0|0| |评分|1.00|1.23|1.22|1.21|1.21|[13]
天工国际(00826):特钢龙头腾飞再起航
东北证券· 2025-04-29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天工国际买入评级 [3][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将天工国际视为传统钢铁企业,忽视其高端特钢制造商本质和抗周期属性,未挖掘特钢细分赛道结构性增长逻辑 [17][18] - 天工国际主营产品应用于精密制造高端场景,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小,有望受益于高端制造需求爆发红利,以“材料 + 科技”双核优势卡位高端制造,打破国外垄断 [18][19] - 未来三年公司聚焦机器人、商业航天、增材制造三大风口,叠加全球化产能释放与高分红属性,有望成为高端新材料赛道核心资产,长期看特钢行业“技术壁垒 + 高端制造”双重护城河将支撑其价值重估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特钢细分龙头,四大业务协同发展 - 天工国际 1981 年成立,以切削工具起家,后延伸至高速钢、模具钢及钛合金领域,2007 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19 年首条规模化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生产线投产,打破海外垄断 [1][20] - 公司构建高合金工模具钢新材料和刀具生产体系,四大业务板块均处行业领先位置,股权集中于朱氏家族,有利于稳定长远发展 [21] - 2024 年钢铁行业偏弱,公司业绩展现较强韧性,营业收入 48.32 亿元,同比下降 6.59%;归母净利润 3.59 亿元,同比下降 3.09% [26] - 2024 年模具钢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 47.1%,钛合金业务毛利持续提升,得益于原材料成本降低等因素,毛利率提升 1.9PCT 至 33.5% [30] - 2024 年期间费用小幅上升,研发投入 3.02 亿,连续两年研发费率超 6%,创建精密工具研究院 [35] - 2024 年首次派发中期分红,分红比例 30%,年末拟派发 20%,合计 35%,累计回购 5000 万股,朱小坤和朱泽峰增持 1030 万股 [39] 粉末冶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高端市场渗透加速 工艺技术铸就护城河,应用场景向高端制造渗透 - 粉末冶金是制造金属复合材料技术,能避免传统工艺组织偏析问题,使碳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产品性能更优,材料利用率超 90% [41][46] - 粉末高速钢综合力学性能是传统模具钢、工具钢的两倍到五倍,应用范围广泛,2030 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 亿元 [46][52][53] - 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运行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粉末冶金材料是核心突破口,我国主流材料强度较海外略差,加入氮可解决强度问题 [58][59] - 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单台机器人粉末高氮钢价值量为 3426 元,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将拉动上游原材料需求 [62] -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起步晚,主要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市场渗透率偏低,粉末冶金高速钢占高速钢比例仅为 0.3% [63] 打破海外垄断,携手润孚开拓人形机器人赛道 - 2019 年天工国际首条规模化粉末冶金生产线投产,产能 2000 吨,2022 年二期产线投产后总产能达 5000 吨,规划实现万吨产能 [65] - 2024 年粉末冶金工模具钢销量 943 吨,2020 - 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3.2%,不断开拓新应用场景 [66] - 2025 年 3 月与润孚动力战略交流,最新粉末材料 TPM330 可对标海外先进水平,已送样供其测试 [69] - 2025 年 4 月公司高氮钢专利申请公开,有望对标 SpaceX 高性能不锈钢,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 [72] 钛合金:切入 3C 赛道,成长空间有望打开 成本改善&技术突破,钛合金加速渗透 3C 领域 - 钛及钛材有物理和功能特性优势,我国钛材工业发展分初步展业化、快速发展期、发展调整阶段,目前应用向中高端领域迈进 [73][74] - 钛合金在 3C 产品轻量化领域优势明显,2023 年苹果、三星等品牌旗舰机型导入钛合金边框,标志 3C 产品外壳结构件进入钛金属应用时代 [79][80] - 预测 2027 年头部四大手机品牌钛合金边框总价值量达 44.48 亿元 [87] - 钛材行业成本端因海绵钛产能充足、价格低位有成本传导优势,技术端 3D 打印可突破传统制造限制,减少 CNC 加工量 [88][92] - 折叠屏手机市场爆发将带动铰链需求,钛合金铰链制造工艺突破可实现轻薄化设计,提升抗磨损与结构稳定性 [93][94] 产能规模扩张,钛材国产化先锋 - 天工股份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截至 2024 年底取得专利 51 项,其中发明专利 14 项,产能 7000 万吨,产量 6146 万吨,产能利用率 87.8% [95][98] - 2024 年钛合金业务营业收入 7.56 亿元,同比下降 21.6%,预计 2025 年国内营收有望改善,毛利率增至 33.5% [101] - 2025 年 3 月底天工股份北交所 IPO 获证监会批文,拟投入 3.6 亿元建设年产 3000 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 [109] 工模具钢:垂直一体化领军企业 - 高速钢适用于切削工具等,下游为特种装备制造领域,模具钢用于制造各类模具,中国是最大生产与消费国,新兴领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 [110] - 天工国际 1992 年生产高速工具钢,1997 年产量中国第一,2003 年世界第一,2005 年进入模具钢赛道,2018 年工模具钢综合实力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采用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 [111] - 2024 年公司工模具钢产量超全国产量 20%,高速钢产量占全国 52%,连续 21 年位列世界第一 [111] - 2023 年 8 月 7000 吨快锻项目投产,2024 年销售 1.43 万吨,成功开发两款一体化压铸用大尺寸模具钢并交付使用 [113] - 金属切削工具是机床核心部件,预计 2029 年全球金属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 43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 4.2% [119] - 2024 年泰国精密工具产能从月产 800 万支提升至 1200 万支,出口销售增加 5%至 5.46 亿元,平均售价下降 12.7%,泰国工模具生产线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 [122] 盈利预测&估值评级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模具钢营业收入分别为 22.6/26.1/27.9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2.1%/13.1%/13.1% [125] - 预计 2025 - 2027 年高速钢营业收入分别为 8.4/8.5/8.7 亿元,毛利率小幅上升至 16.2% [12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切削工具营业收入分别为 9.1/9.1/9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 31.5% [126] - 预计 2025 - 2027 年钛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 9.5/11.4/12.8 亿元,毛利率提升 0.5PCT 至 34% [126] 估值评级 - 选取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宝钛股份作为可比公司 [12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合计收入分别为 51/56/6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4 /5.33/5.7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18/9.73 /8.99 倍,给予买入评级 [3][129]
海丰国际(01308):专精稳健经营打造小型集装箱船市场龙头,再乘产业转移东风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定位亚洲区域市场,稳健经营构筑护城河,控制运力全球排名第14位,亚洲区域内第4位,逆周期扩张创造成本优势,提升自有船比例增强抗周期性 [6] - 产业转移加速,东南亚需求坚挺,美国关税政策或加速中国产业转移,东南亚是主要转移对象,亚洲区域内贸易需求受支撑 [6] - 联盟新模式和事件扰动使小船灵活性受益,双子星联盟增加小船运输需求,301调查凸显小船灵活性 [6] - 供给端新船运力有限,未来或现负增速,3千TEU以下小船手持订单占比低、老龄化严重,2026年预计下滑3% [6] - 盈利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0.86亿、29.62亿、29.4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2亿、8.59亿、7.90亿美元 [6][7] - 公司历史估值10 - 20倍,2025年以来5 - 7倍,估值修复有40% - 110%空间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深耕亚洲集运市场,历史业绩表现优异 - 摸索前进,公司定位逐渐清晰,1991年成立,历经业务调整,2022 - 2023年专注亚洲集装箱业务,2024年拓展新航线强化物流网络 [20] - 创始人设立家族信托控股公司,截至2024年半年报,Resourceful Link Management Limited持股40.92%,由杨绍鹏家族信托控股 [24] - 专注亚洲市场,配合运力扩张逐步成为该市场标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营78条航线,覆盖81个港口,亚洲区域内航线占比98%,2024年运输357.02万TEU,占亚洲区域内5.5%;全球排名第14位,亚洲区域内第4位;自有船比例达91%,船型适配为1000 - 3000TEU [25][28][33] 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公司如何脱颖而出 - 充分市场竞争无价格战,公司规模效应凸显优势,亚洲区域内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但无价格战,格局头部集中与长尾共存,海丰国际主业聚焦亚洲且自有运力比例高,通过扩大规模和提高自有运力比重降低成本 [37][41][51] - 历史财务表现优异,近年业绩与运价关系紧密,公司历史业绩整体上升,2023年因市场调整业绩下滑,2024年回升;东南亚收入占比提升至29%;归母净利率有周期弹性,与东南亚航线运价相关;ROE表现优异,近年分红率超70% [52][57][63] 产业转移继续加速,市场变化加剧反而彰显小船灵活性优势 - 2018 - 2023年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后产业转移的红利,2016 - 2023年中国绿地海外制造业投资3260亿美元,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投资和出口增长,东盟转出口集装箱贸易约320万TEU,占亚洲区域内5% [67][68][76] - 去全球化和关税壁垒高筑背景下,未来生产链碎片化,生产环节间运输增加,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或加速产业转移,生产环节碎片化增加物流运输,亚洲区域内运输需求受东南亚经济发展支撑 [83][84] - 联盟变化催生航线模式切换,小船上量换大船效率提升,双子星联盟形成轴辐射式航线,青岛 - 鹿特丹航线单程缩短13天,预计增加40艘2000TEU小船,马士基2024年租入中小型船增加,小型船运价和船价更坚挺 [89][95][105] - 事件扰动下小船灵活性优势更为明显,301调查豁免小型集装箱船和中转运输,利好小船,小船对事件变化灵活,可平滑周期波动 [110][113] 运力供给格局好,明年净运力或出现负增速 - 亚洲区域间集装箱运输以小型船为主,3千TEU以下支线船占比73%,平均1880TEU [116] - 3千TEU以下小船供给受新船订单有限和老龄化严重约束,手持订单占比4%,20年以上船龄占比24%,近4年拆解占比75% [119][127] - 新增运力赶不上老龄化速度,未来运力或负增长,2025 - 2028年老龄运力攀升,交付占比低,2025年供给增速0.6%,2026年预计下滑3% [131][132][13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主营业务介绍,公司业务聚焦集装箱运输,2024年营收占比近90%;成本包括设备及货物运输、航程、船舶、其他物流成本;营收和成本取决于货运量、单箱收入、单箱成本 [138][140][145] -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营收方面,2025 - 2027年控制有效运力增速6%、0.6%、4.1%,亚洲区域内货运量增速3%左右,公司货运量增速4.5%、3.3%、5.1%;CCFI中国 - 东南亚航线分别为970、900、850点,公司单箱运费708、657、621美元/TEU;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30.86亿、29.62亿、29.42亿美元。核心假设成本方面,2025 - 2027年设备等成本挂钩货运量增速,燃油价格每年下滑2%;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成本19.63亿、19.99亿、20.61亿美元 [150][151][154] - 公司估值,公司历史估值10 - 20倍,2025年以来5 - 7倍,估值修复有40% - 110%空间 [6][7]
周大福:FY25Q4整体零售额下滑,一口价产品的零售额增长强劲-20250429
海通国际· 2025-04-29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周大福2025年一季度整体零售额下降,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定价提升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叠加金价上涨驱动同店ASP上行,预期FY25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优于指引,不过利润率增长或被黄金对冲损失部分抵消;公司推进定价产品布局、优化门店网络、新增合作IP以提升竞争力和利润率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整体零售额同比下降11.6%,内地市场/港澳及其他市场分别下降10.4%/20.7%,销量分别下降25.2%/33.0% [1][9] - 内地直营店和加盟店同店RSV分别同比下降13.2%和8.7%,香港和澳门市场同店RSV同比减少22.5%,其中香港下跌21.5%,澳门减少25.6% [2][10] - 内地市场黄金首饰及产品同店RSV同比下降13.8%,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同店RSV同比下降12.1%;港澳市场黄金首饰及产品同店RSV同比下降26.1%,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同店RSV同比下降5.3% [2][10] 产品结构与定价 - 2025财年定价产品RSV占总RSV比例达19%,超年初15%目标,预计2026财年升至20%-23% [3][11] - 黄金首饰及产品类别中,定价产品RSV占比由FY24Q4的9.4%升至FY25Q4的25.6% [3][11] - 2025财年周大福传承系列、传福系列及故宫博物馆系列在定价产品中RSV占比超50%,传福系列和故宫博物馆系列年销售额均达约40亿港元 [3][11] 门店网络优化 - 2025财年内地市场净关店896家,超出年初预期,截至FY25Q4末全球门店6423家,其中内地6274家、港澳87家、其他市场62家 [5][12] - 预计2026财年净关店力度减弱,门店调整接近尾声 [5][12] - FY25Q4在上海和武汉新开两家新形象时尚店,截至2025财年末增至5家,月均销售额约100万港元,预计2026财年达约20家 [5][12] 合作IP - 2025年3月推出与Chiikawa合作的联名金饰,含9款设计,价格560-2200港币,部分款式开售不足两小时售罄 [6][13]
新奥能源(02688):1季度受暖冬影响售气量,私有化方案稳步推进
交银国际· 2025-04-29 16: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季度公司零售气量同比增长0.3%,优于内地1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2.2%,受暖冬影响,工商业客户存量用户售气量略有下降但整体持平,居民客户售气量同比增长1.1%,毛差环比有所改善 [2] - 新增接驳方面,居民接驳同比下跌16%至28.7万户;泛能业务1季度销售量同比增长9.9%至100亿千瓦时,有14个新项目投入运营,在建项目73个;智家业务存量客户渗透率3.7%,新增客户渗透率49.8%,存量交易客户单价同比提升约13% [7] - 私有化方案预期在今年4季度寻求港股股东通过,目前已完成市监总局及反垄断局咨询,下一个关键节点是母公司新奥股份于5月28日的股东大会 [7] - 考虑零售气量及泛能业务受暖冬影响,预期公司2025年零售气量/泛能销售量同比增长2.2%/12%,下调公司2025/26年盈利4%/6%,2024 - 27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基于11倍2025年市盈率,调整目标价至74.6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收入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113,858、109,853、116,552、122,701、129,23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 - 3.5%、6.1%、5.3%、5.3% [3][8][11]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6,816、5,987、7,174、7,782、8,0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 4.8%、 - 8.4%、3.2%、8.5%、4.1% [3][11] - 每股盈利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6.71、6.14、6.34、6.88、7.16元人民币,前EPS预测值2025 - 2027E为6.61、7.32、7.69元人民币,调整幅度为 - 4.1%、 - 6.0%、 - 6.9% [3] - 市盈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8.6、9.4、9.1、8.4、8.1倍 [3] - 每股账面净值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37.71、39.87、43.39、46.86、50.20元人民币 [3] - 市账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1.53、1.45、1.33、1.23、1.15倍 [3] - 股息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4.6%、4.6%、5.7%、6.5%、7.0% [3] 核心经营数据预测 - 居民售气量2023 - 2027E分别为5,348、5,470、5,552、5,635、5,720百万立方米 [8] - 工商售气量2023 - 2027E分别为19,486、20,480、20,992、21,727、22,487百万立方米 [8] - 加气站销量2023 - 2027E分别为311、250、238、226、214百万立方米 [8] - 零售天然气销量2023 - 2027E分别为25,145、26,200、26,782、27,588、28,421百万立方米,增长 - 3.1%、4.2%、2.2%、3.0%、3.0% [8] - 泛能销售2023 - 2027E分别为34.7、41.6、46.6、52.1、58.4十亿千瓦时 [8] - 售气毛差2023 - 2027E分别为0.50、0.54、0.55、0.55、0.55元/立方米 [8] - 新增居民接驳2023 - 2027E分别为1.85、1.62、1.55、1.49、1.43百万户 [8] 分部业绩预测 - 天然气接驳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5,337、4,095、4,050、3,866、3,756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2,770、1,895、1,866、1,726、1,628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 - 5.8%、 - 31.6%、 - 1.5%、 - 7.5%、 - 5.7% [8] - 天然气零售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60,611、60,749、63,485、65,397、67,377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6,049、6,225、6,627、6,740、6,864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 - 6.1%、2.9%、6.5%、1.7%、1.8% [8] - 燃气批发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29,695、25,143、26,400、27,720、29,106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1,095、94、99、104、109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 - 60.0%、 - 91.4%、5.1%、4.9%、4.9% [8] - 泛能业务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14,513、15,273、17,106、19,158、21,457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1,907、2,220、2,502、2,815、3,171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22.6%、16.4%、12.7%、12.5%、12.6% [8] - 智家业务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3,702、4,593、5,512、6,559、7,543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2,517、2,971、3,581、4,261、4,901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21.1%、18.0%、20.5%、19.0%、15.0% [8]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79.30港元,52周低位45.25港元 [6] - 市值68,286.31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3.89百万 [6] - 年初至今变化10.03%,200天平均价55.47港元 [6] 交银国际燃气行业覆盖公司 - 新奥能源评级买入,收盘价61.45港元,目标价74.60港元,上升空间21.4%,发表日期2025年04月28日,子行业分销商 [9] - 昆仑能源评级买入,收盘价7.40港元,目标价9.02港元,上升空间21.9%,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7日,子行业分销商 [9] - 华润燃气评级中性,收盘价21.95港元,目标价20.80港元,上升空间 - 5.2%,发表日期2025年03月31日,子行业分销商 [9] - 中国燃气评级中性,收盘价6.99港元,目标价5.92港元,上升空间 - 15.3%,发表日期2024年12月02日,子行业分销商 [9] - 中集安瑞科评级买入,收盘价6.07港元,目标价8.12港元,上升空间33.8%,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7日,子行业能源设备 [9]
李宁(02331):业绩点评:1Q25流水符合预期,25年为投入年各品类布局积极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9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李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6港币,有6.5%上行空间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李宁流水符合预期,判断2Q25整体服饰行业因晚春或面临短期库存和折扣压力 [3] - 2024年专业跑鞋核心系列带动收入增长,2025年各品类新品积极布局 [4] - 2025年为投入年,管理层维持2025年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率高单位数的指引 [6] - 看好李宁多个运动鞋类技术平台提供科技动力,渠道调整接近尾声,25投入年后有望进入品牌上行周期 [7] 各部分总结 1Q25业绩情况 - 李宁大货流水低个位数增长,直营渠道流水低个位数下跌,奥莱店铺正增长,正价店负增长,加盟渠道低个位数增长,电商低双位数增长 [3] - 公司完成1Q25目标,1月超预期,2月符合预期,3月低于预期,4月因晚春负增长 [3] - 李宁童装趋势好于大货,有高位数增长 [3] - 产品库销比在5X左右,直营、批发、电商折扣均有所改善 [3] - 鞋流水增长高单位数,服装因气候变化流水下降低个位数,与2024年趋势一致 [3] - 高层级市场流水下跌低个位数,低层级市场流水增长高个位数 [3] 品类发展情况 - 2024年跑步/健身/篮球/休闲四个品类零售流水占比分别为28%/15%/21%/35%,增速分别为25%/6%/-21%/-6% [4] - 1Q25跑步增速20%以上,健身延续增长,篮球和运动生活品类双位数下跌,与2024年趋势一致 [4] - 2025年各品类新品积极布局,跑步、运动生活、篮球、户外等品类均有新品推出 [4] 2025年投入计划 - 官宣成为2025 - 28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围绕奥运打造品牌力和多品类产品 [6] - 篮球品类签约球星,推出更多联名款,推广反伍街头篮球鞋超50个城市 [6] - 乒乓球和羽毛球品类加大投入,目标市场第一品牌 [6] - 跑步加大马拉松赞助和签约专业跑者投入 [6] 财务预测情况 - 预期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89.9/305.1/332.0亿元,同比增长1.1%/5.2%/5.6% [7]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0.0/33.5亿元,同比-12.2%/13.2%/11.7% [7] - 对应2024 - 2026年PE为13.6X/12.0X/10.8X [7]
比亚迪电子(00285):1Q25盈利受金属中框业务扰动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40.30 港币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 1Q25 财报显示营收 369 亿元同增 1%,毛利率 6.3%同减 0.6pp,归母净利 6.2 亿元同增 2%,产品结构改善不及预期下调目标价,但估值有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5 年公司成长来自北美大客户业务和汽车业务,前者平板组装收入持续增长、手机结构件利润或新增 5 亿元,后者深化与母公司合作、利润或新增 6 亿元 [2]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中“数据中心 + 机器人”或成新增长驱动,数据中心业务 25 年贡献 30 - 50 亿收入,机器人业务或成“智能化生态”重要一环 [3] - 因零部件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5/26/27 年营收预测 2%/4%/4%,因新增股权激励费用和数据中心研发投入,上调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29,957|177,306|195,792|208,948|226,109| |+/-%|21.24|36.43|10.43|6.72|8.2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4,041|4,266|5,027|6,067|6,940| |+/-%|117.56|5.55|17.86|20.68|14.38|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79|1.89|2.23|2.69|3.08| |ROE (%)|14.71|13.82|14.67|15.79|16.04| |PE (倍)|16.47|15.60|13.24|10.97|9.59| |P/B (倍)|2.27|2.05|1.84|1.63|1.45| |EV/EBITDA (倍)|9.61|4.24|6.42|5.41|3.97|[5]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港币):40.30 - 收盘价 (港币 截至 4 月 28 日):31.80 - 市值 (港币百万):71,652 - 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港币百万):913.50 - 52 周价格范围 (港币):24.85 - 61.55 - BVPS (人民币):14.38 [7]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公司对 25 年零部件业务以及新型智能产品业务的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025/2026/2027 年营收预测 2%/4%/4% - 考虑公司新增股权激励费用以及针对数据中心产品投入更多研发,上调 2025/2026/2027 年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 调整后预期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3/60.7/69.4 亿元(前值:57.9/68.5/78.1 亿元) [11] 估值对比表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交易货币|收盘价|市值(十亿元)|PE (x) 2025E|PE (x) 2026E|PB (x) 2025E|PB (x) 2026E|年初至今股价变动| |----|----|----|----|----|----|----|----|----|----| |601231 CH|环旭电子|RMB|13.40|29.4|14.09|11.73|1.52|1.39|-18.8%| |300433 CH|蓝思科技|RMB|20.58|102.5|19.40|15.43|1.96|1.81|-6.0%| |002475 CH|立讯精密|RMB|30.95|224.3|13.03|10.75|2.63|2.14|-24.1%| |601138 CH|工业富联|RMB|18.00|357.5|11.67|10.03|2.07|1.83|-16.3%| |2018 HK|瑞声科技|HKD|35.75|42.8|16.44|13.86|1.57|1.35|-4.7%| |平均值| - | - | - | - |14.93|12.36|1.95|1.70| - | |0285 HK|比亚迪电子|HKD|31.80|71.7|13.24|10.97|1.84|1.63|-24.4%|[14] 盈利预测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 2023 - 2027 年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8]
李宁(02331):第一季度流水增长低单位数,折扣率同比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李宁在挑战环境和收缩线下渠道负面影响下实现稳健流水增速,经营质量良好,折扣率、毛利率改善,库存健康,管理层维持全年收入和利润指引,看好渠道库存、现金运营情况及营销发力潜力,维持盈利预测、目标价和评级 [3][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零售表现: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第一季度,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零售流水按年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低单位数增长,零售渠道低单位数下降,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10 - 20%低段增长 [2] - 销售点数量: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共6088个,较上年末净减少29个,零售业务净减少6个,批发业务净减少23个;李宁YOUNG销售点共1453个,较上年末净减少15个 [2] 国信纺服观点 - 2025第一季度:大货流水增长低单位数,电商流水增长低双位数,线上线下折扣改善,库销比小幅增至5个月 [3][4] - 全年指引:管理层维持2025年收入增长持平,净利率高单位数的指引 [3][10][12] - 投资建议:短期品牌投入加大盈利压力,期待营销带动规模增长,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5.1/28.3/30.4亿元,同比 - 16.8%/12.8%/7.6%,维持17.9 - 19.2港元目标价,对应2025PE17.2 - 18.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3] 评论 - 流水:第一季度李宁大货流水增长低单位数,电商好于线下,零售/批发/电商分别低单下降/低单增长/低双增长,直营弱于批发受渠道数量收缩影响,童装一季度高单增长;第一季度末李宁大货直营门店净减少6个至1291个,批发门店净减少23个至4797个,童装门店净减少15个至1453个 [4] - 零售折扣和库销比:线上线下折扣改善,库销比小幅增至5个月;一季度直营、批发折扣低单位数改善,电商略微改善,整体折扣低单改善,但3月改善趋势收窄,4月折扣加深压力增大;截至3月底全渠道库销比为5,略高于去年同期,库龄结构健康,6个月新品占比80%以上,年底目标维持4 - 5个月 [4] 近期表现及指引 - 近期表现:4月以来趋势较一季度转弱,受天气反复影响 [12] - 收入:维持2025年收入增长持平的指引 [10][12] - 利润率:维持全年净利率高单位数的指引 [12] 盈利预测及市场重要数据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营业收入(+/-%)|净利润(百万元)|净利润(+/-%)|每股收益(元)|EBIT Margin|净资产收益率(ROE)|市盈率(PE)|EV/EBITDA|市净率(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27,598|7.0%|3187|-21.6%|1.23|10.9%|13.1%|11.5|9.9|1.50| |2024|28,676|3.9%|3013|-5.5%|1.17|12.3%|11.5%|12.1|13.7|1.40| |2025E|28,809|0.5%|2508|-16.8%|0.97|9.8%|9.2%|14.6|12.7|1.33| |2026E|30,243|5.0%|2829|12.8%|1.09|11.0%|9.8%|12.9|11.2|1.27| |2027E|31,901|5.5%|3045|7.6%|1.18|11.4%|10.1%|12.0|10.4|1.20|[14]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投资评级|收盘价(人民币)|EPS(2024A)|EPS(2025E)|EPS(2026E)|PE(2024A)|PE(2025E)|PE(2026E)|g(2023 - 2026)|PEG(20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31.HK|李宁|优于大市|14.12|1.17|0.97|1.09|12.1|14.6|12.9|-3.9%|-3.74| |2020.HK|安踏体育|优于大市|86.08|5.56|4.80|5.51|15.5|17.9|15.6|14.7%|1.22| |1368.HK|特步国际|优于大市|4.93|0.45|0.51|0.54|11.0|9.7|9.1|13.4%|0.72| |1361.HK|361度|优于大市|4.02|0.56|0.63|0.71|7.2|6.4|5.7|15.6%|0.41|[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 - 2027E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情况,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款项、存货净额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利润表项目,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 [18] -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红利、每股净资产、ROIC、ROE、毛利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E年的情况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