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02865):盈利短期承压,海外产能多元布局
东吴证券· 2025-08-26 19: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盈利短期承压,营收36.6亿元同比下降42.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58.5% [8] - 光伏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处于低位,但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实现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0%,电池平均量产效率提升0.2%以上 [8] - 海外布局取得重大突破,2025H1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至51.87%,较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 [8]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5Q2经营性现金流4.7亿元,同比增长9.5%且环比转正,存货较年初下降19.4%至4.5亿元 [8]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05.18亿元,同比增长5.69%,2026年预计增长58.08%至166.27亿元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改善34.49%,2026年预计扭亏为盈至7.59亿元,同比增长295.93% [1] - 2025年预计毛利率1.61%,2026年预计提升至10.41%,2027年进一步升至12.09% [9]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1.32元,2026年预计回升至2.59元,2027年达4.48元 [1] 经营状况 - 2025H1电池出货约14GW TOPCon,同比下降14%,其中Q2出货约7GW,同比下降11%但环比基本持平 [8] - Q2单瓦亏损约0.02元/瓦,环比持平略增,预计2025年下半年盈利有望改善 [8] - 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5H1费用率9.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但Q2费用率8.3%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8] - 资本开支保持谨慎,25H1资本开支2.3亿元同比下降10.8%,Q2资本开支1.6亿元但同比大幅增长249.6% [8] 战略布局 - 全球化布局提速,原计划阿曼5GW项目审慎推进,转而与土耳其客户共建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025年底2026年初出货 [8] - 公司持续投入新工艺研发,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电池解决方案,强化全球供应链协同能力 [8]
盘江股份(600395):2025年半年报点评:煤炭成本大幅下降,25Q2盈利环比扭亏
民生证券· 2025-08-26 19:41
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3][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523.69%,环比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煤炭成本大幅下降和电力业务扩张 [1][2][3] - 公司煤电一体化盈利模式逐步形成,抗风险能力增强,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预计持续增长 [3] - 2025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5.27%,但吨煤收入和毛利受价格下跌影响同比下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52亿元,同比增长27.34%,但归母净亏损509.5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947.68万元,同比增长523.69%,环比扭亏 [1] - 吨煤收入648.79元,同比下降22.34%,吨煤成本513.23元,同比下降20.31%,吨煤毛利135.55元,同比下降29.16% [1] - 2025年第二季度吨煤成本451.53元,同比下降27.78%,环比下降24.21%,推动吨煤毛利环比增长136.22% [2]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商品煤产量515.37万吨,同比增长15.27%,销量394.71万吨,同比下降3.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商品煤产量297.38万吨,同比增长22.19%,环比增长36.42%,销量225.86万吨,同比增长3.94%,环比增长33.76% [2]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7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0.01%,其中火电增长532.05%,新能源发电增长64.61% [3] - 平均上网电价0.365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57%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亿元、3.05亿元、3.56亿元,对应EPS 0.11元、0.14元、0.17元 [3][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05.87亿元,同比增长19.0%,2026-2027年增速分别为6.7%和6.2% [5][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26.02%提升至2027年的28.51%,净利润率从1.17%提升至2.96% [10]
永顺泰(001338):25Q2利润端高增,精细化管理显成效
长城证券· 2025-08-26 19: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至15%之间 [4][1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麦芽供应商 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 深厚的客户壁垒 独特的成本结构(沿海基地+全球采购)和领先的高端定制化能力 [4] - 背靠广东粤海控股集团 享受国企改革红利 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 提升经营效益 [3][4] - 积极把握短期成本红利 布局中长期高端化成长逻辑 [4] - 2025Q2利润端高增 精细化管理显成效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8%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13% [1] - 2025H1实现营收22.23亿元(同比增长2.55%)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0.96%) 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8.72%) [1] 财务表现 - 2025H1麦芽产品营收21.35亿元(同比增长1.27%) 占营收比例96.03%(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 [2] - 2025H1麦芽产品产能56.92万吨(同比增长8.27%) 销量62.48万吨(同比增长19.00%) 库存9.97万吨(同比下降27.12%) [2] - 2025Q2毛利率13.24%(同比增长2.2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8.17%(同比增长1.32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大麦成本低位以及公司精细化成本管控 [2]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44.26/49.52/53.53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4%/11.9%/8.1% [4]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4/4.08/4.5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1.4%/22.2%/12.0% [4]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15/13倍 [4] - 2024年公司股利支付率提升至50.27% 积极回报股东 [3] 业务发展 - 在主要啤酒消费区域布局产能108万吨/年 覆盖广州 宁波 秦皇岛 潍坊昌乐县 扬州宝应县五大生产基地 [3] - 宝麦的新建5万吨/年特质麦芽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 未来有望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向高端化 定制化趋势升级 [3] - 短期受益于成本红利 长期受益于高端啤酒需求提升和产能优化 [3]
金宏气体(688106):营收稳步增长,特气短期盈利承压拖累业绩
浙商证券· 2025-08-26 19: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但特气业务短期盈利承压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25H1营收13.14亿元同比增6.65% 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降48.65% [1][2] - 特气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拖累业绩 超纯氨价格从25年2月100-130元/公斤降至8月30-40元/公斤 光伏级氧化亚氮价格维持10-13元/公斤低位 [2] - 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电子特气新增导入18家半导体客户 电子大宗载气获得六个新项目 并完成CHEM-GAS和汉兴气体收购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1.98/2.75/3.63亿元 对应PE 46/33/25倍 新项目订单逐步兑现后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4] 财务表现 - 25H1大宗气体营收5.46亿元同比增23.1% 特种气体营收4.16亿元同比降18.4% [2] - 25H1特气毛利率20.95%同比降10.60pct 大宗气体毛利率29.9%同比降2.1pct 整体毛利率29.7%同比降4.6pct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1.80亿元同比降11.97% 显示经营质量保持稳健 [2] - 预计25年营收27.98亿元同比增10.81% 26年营收33.47亿元同比增19.62% [5] 业务发展 - 坚持纵横发展战略 沿"大宗零售-电子特气-电子大宗-现场制气"路径推进 形成多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3] - 收购CHEM-GAS加速拓展东南亚大宗零售市场 收购汉兴气体增强现场制气业务能力 [3] - 电子大宗载气新获芯成汉奇半导体、浙江莱宝显示、汕尾项目、芯业时代、高芯科技、武汉敏声六个项目 [3] - 构建一站式供气服务能力 具备对标海外气体龙头的产业基础 [3] 盈利预测 - 下调25-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75/3.63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0.41/0.57/0.75元 [5] - 预计净利润增长率-1.63%/38.68%/32.32% [5] - 毛利率预计从25年29.87%提升至27年32.38% [10]
云铝股份(000807):铝产量增长增厚业绩,中期分红提升至40%
国海证券· 2025-08-26 1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铝产量增长驱动业绩提升 云南供电稳定保障生产 [2][6] - 氧化铝价格下跌改善成本端 二季度盈利环比大幅提升 [2][6] -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40% 增强股东回报 [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0.8亿元 同比增长18% [2] - 归母净利润27.7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环比增长84% 同比增长32%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4/71.89/78.74亿元 同比增长48%/10%/10% [6] 产销情况 - 铝产品产量161.32万吨 同比增长15.6% [6] - 氧化铝产量66.97万吨 同比下降7.4% [6] - 炭素制品产量40.64万吨 同比增长2.2% [6] 业务分部表现 - 电解铝业务收入169.0亿元 同比增长22.13% 毛利率15.02% [6] - 铝加工业务收入118.3亿元 同比增长13.4% 毛利率13.1% [6] - 上半年长江A00铝均价20318元/吨 同比上涨2.6% [6] 成本结构 - 第二季度广西氧化铝均价3072元/吨 环比下降892元/吨 同比下降626元/吨 [6] - 成本端下降明显支撑二季度业绩改善 [6] 分红政策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 合计分红11.1亿元 [6] - 分红金额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1% [6] - 按当前股价18.04元计算 股息率1.8% [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9.58倍(2025E) 8.70倍(2026E) 7.95倍(2027E) [6][8] - 市净率1.94倍(2025E) 1.75倍(2026E) 1.60倍(2027E) [8] - 每股收益预测1.88元(2025E) 2.07元(2026E) 2.27元(2027E) [6][8] 市场表现 - 近1月股价上涨9.9% 近3月上涨21.1% 近12月上涨62.4% [5] - 总市值625.62亿元 流通市值625.61亿元 [5] - 当前股价18.04元 位于52周价格区间11.13-19.27元 [5]
三一重工(600031):利润弹性超预期释放,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招商证券· 2025-08-26 19:34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9] 核心观点 - 公司利润弹性超预期释放,归母净利润同比+46%至52.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73.06%至54.0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内外需共振强化行业β,挖机行业总销量同比+16.77%至12.05万台,公司作为龙头充分受益,收入连续4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6] - 国际化战略有序推进,海外收入占比达60.26%,亚澳、欧洲、美洲、非洲区域收入分别同比+16.3%、+0.66%、+1.36%、+40.48%[6]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4.78pct至12.26%,其中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55pct、-1.86pct、-2.58pct[2] - 现金流表现优异,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同比+20.11%至101.34亿元,净现比达1.92[2]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47.8亿元(同比+14.64%),单Q2收入236.03亿元(同比+11.18%)[1] - 毛利率27.44%(同比+0.74pct),净利率11.87%(同比+2.45pct)[2] - 资本性支出9.99亿元(同比-42.82%),数智化硬件投入高峰已过[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68/115.29/145.52亿元,同比增长53%/26%/26%[9] - 对应PE估值19.9X/15.8X/12.5X,PB估值2.3X/2.1X/1.9X[8][16] 业务结构 - 挖掘机械收入174.97亿元(同比+15%),国内稳居第一,全球份额提升[6] - 起重机械收入78.04亿元(同比+17.89%),履带吊国内市占率超40%[6] - 混凝土机械收入74.41亿元(同比-6.49%),稳居全球第一[6] - 路面机械收入21.59亿元(同比+36.83%),无人摊压机群实现规模交付[6] - 桩工机械收入13.41亿元(同比+15.05%),旋挖钻国内第一[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263.02亿元(同比+11.72%),占比60.26%[6] - 建立400多家海外子公司、合资公司及代理商渠道体系[6] - 构建7个国内总仓+5个海外区域中心仓+近1000个海外配件仓库的全球网络[6] - 海外员工本地化率近70%[6]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2-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2.4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2.21%[3] - 2023-2025年回购股份6.13/6.57/13.55亿元[3] - 拟发行H股强化全球市场布局和品牌影响力[3][7] 行业趋势 - 工程机械内需复苏从挖机延伸至其他品类,非挖品类出口同比"8升2降"[6] - 公司受益新兴市场高景气(非洲收入+40.48%),同时稳步开拓发达市场[6]
阿特斯(688472):海外光储订单优质,经营表现稳健
长城证券· 2025-08-26 1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海外光储订单优质且经营表现稳健 储能业务在25年上半年实现出货约3.1GWh 同比增长19.23% 贡献营收约44.3亿元 同比+8.55% 其中二季度储能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测算Q2储能板块毛利率维持在30%的水平区间 对应单位盈利约为0.3元/Wh 截至报告期末 已签署合同在手订单金额为30亿美元 [2] - 组件业务坚持利润优先原则 报告期内出货组件14.8GW 同比基本持平 贡献营业收入约143.62亿元 同比-7.34% 对应Q2组件出货约7.9GW 环比增长约15% 测算Q2公司组件毛利率明显改善 综合单瓦利润约为0.02元 公司Q3组件出货调整为5.0-5.3GW 下调全年组件出货量至25-27GW [3] - 技术储备 一体化建设 成熟的管理决策是公司稳健的底色 组件与大储在高盈利市场的放量有望驱动公司跑出分化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10.52亿元 同比下降4.13% 实现归母净利润7.31亿元 同比下降41.01% 25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67亿元 同比/环比+0.85%/45.2% 实现归母净利润6.84亿元 同比/环比+3.51%/1346.82% 毛利率/净利率16.48%/5.56% 环比+9.73/5.04个pct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416.74亿元 452.7亿元 525.75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 26.08亿元 31.97亿元 同比增长-34.3% 36.7% 22.6% 对应EPS分别为0.52元 0.71元 0.87元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21.1X 15.4X 12.6X [4] - 2022A至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475.36亿元 513.1亿元 416.74亿元 452.7亿元 525.75亿元 增长率yoy分别为69.7% 7.9% -18.8% 8.6% 16.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7亿元 29.03亿元 19.08亿元 26.08亿元 31.97亿元 增长率yoy分别为6065.4% 34.6% -34.3% 36.7% 22.6% [1][11] 业务运营 - 储能业务25年上半年出货约3.1GWh 同比增长19.23% 贡献营收约44.3亿元 同比+8.55% 二季度储能交付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测算Q2储能板块毛利率维持在30% 单位盈利约为0.3元/Wh 保守调整全年出货预期至7-9GWh 预计25Q3储能出货2.1-2.3GWh [2] - 组件业务报告期内出货14.8GW 同比基本持平 贡献营业收入约143.62亿元 同比-7.34% Q2组件出货约7.9GW 环比增长约15% 测算Q2组件毛利率明显改善 综合单瓦利润约为0.02元 Q3组件出货调整为5.0-5.3GW 下调全年组件出货量至25-27GW [3] 市场与行业 - 公司组件在北美市场出货量 市占率增长韧性显著 [3] - 公司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 主动限产保价 叠加国内抢装结束 海外政策摇摆的影响 [3]
泽璟制药(688266):2025年半年报点评:商业化品种持续放量,在研管线进展顺利
西部证券· 2025-08-26 19: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6.07%,归母净利润亏损7280.35万元,亏损同比略有增长但业绩符合预期 [1] - 商业化品种多纳非尼片、重组人凝血酶持续放量,新获批品种盐酸吉卡昔替尼片积极推进市场推广 [1] - 在研管线ZG006、ZG005及ZGGS34等进展顺利,展现显著抗肿瘤活性和良好安全性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3亿元、13.6亿元、19.4亿元,同比增长54.8%、65.2%、42.6% [2][4] - 预计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1.66亿元,2027年增长至4.21亿元,同比增长153% [4] 商业化产品表现 - 多纳非尼片已入院1200余家,覆盖医院2200余家、药房1000余家 [1] - 重组人凝血酶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累计准入医院590余家,销量增长明显 [1]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骨髓纤维化适应症5月获批上市,重度斑秃适应症NDA申请获受理 [1] -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完成发补研究,处于技术审评阶段,与德国默克子公司签署中国大陆独家推广协议 [1] 在研管线进展 - ZG006在2025 ASCO年会上展示的II期研究显示,10mg/Q2W和30mg/Q2W剂量在3L+ SCLC中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和良好安全性 [2] - ZG005在2L+宫颈癌患者中疗效良好,正推进单药/联用治疗肝癌、宫颈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2] - ZGGS34(CD3/CD28/MUC17三抗)中美IND同步提交,美国IND申请已获FDA批准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8.25亿元,2026年13.63亿元,2027年19.4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4.81%、65.18%、42.62% [4][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400万元,2026年盈利1.66亿元,2027年盈利4.21亿元 [4][11] - 毛利率稳定在93%左右,营业利润率预计从2025年-7.0%改善至2027年23.9% [11] - ROE预计从2025年-4.4%提升至2027年26.7% [11]
兆易创新(603986):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45%,利基型DRAM涨价持续至下半年
长城证券· 2025-08-26 19:3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45%至3.41亿元 毛利率37.01% 归母净利率15.21%环比+2.92pct [2][10] - 利基型DRAM涨价持续至下半年 海外存储原厂退出导致供应缺口 公司DRAM毛利率恢复至两位数以上 [3] - AI浪潮催生增量需求 国补政策刺激消费终端需求释放 PC/服务器/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 [2][4] - 公司形成"MCU+存储+传感器+模拟"四轮驱动格局 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二(2024年) MCU全球第八(2024年) [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41.50亿元同比+15.00%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11.31% 扣非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14.99% [2][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8/20.84/25.87亿元 对应增长率42.2%/32.9%/24.2% [1][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6/3.14/3.90元 对应PE为66.8/50.3/40.5倍 [1][5] - ROE持续改善 从2023年1.1%提升至2027年11.5% [1] 业务分拆 - 存储芯片25H1营收28.45亿元同比+9% 占比69% 毛利率38.50% [3] - Flash业务车规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50% 手机屏幕/AI PC/服务器Nor Flash容量升级驱动增长 [3] - DRAM业务与长鑫关联交易4.33亿元 DDR4占比超60% 8Gb产品在TV/工业领域量产 [3][4] - 微控制器25H1营收9.59亿元同比+19% 占比23% 毛利率37.31% 网通大幅增长 消费和汽车较快增长 [3] - 传感器25H1营收1.93亿元占比5% 毛利率16.02% 模拟产品营收1.52亿元占比4% 毛利率38.98% [3] 战略布局 - 围绕AI前瞻布局 定制化存储项目已落地 预计26年后在AI PC/手机/端侧智能设备推出样品并量产 [4] - 已推出小容量LPDDR4颗粒 预计26年推出LPDDR4 2/4GB产品 [4] - 光模块MCU产品25H1收入高速增长 预计25年对MCU业务营收贡献达高个位数 [4] - 收购苏州赛芯后模拟业务协同效应显现 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威尔药业(603351):合成润滑基础油与药辅双轮驱动,布局战略性新兴行业
山西证券· 2025-08-26 19:2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采用合成润滑基础油与药用辅料双轮驱动模式 整体经营稳健 [4] - 合成润滑基础油为API最高等级 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风电、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 [5] - 深耕冷冻压缩机油领域 受益于工商业制冷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 [5][9] - 药用辅料板块聚焦优势产品 重点布局缓控释、透皮给药、靶向递送等特殊制剂用辅料 [6] - 持续培育高附加值新品 加速开发疫苗佐剂和生物制品用辅料等高端产品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6.74亿元 同比下降2.1% 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下降7.77% [3] - 2025Q2营业总收入3.2亿元 同环比分别下降9.6%和7.4% 归母净利润0.4亿元 同环比分别下降18.3%和1.1% [3] - 2025H1整体销售毛利率28.08% 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净利率10.58%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4亿元、3.3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4倍、17倍、13倍 [7][11] 业务板块分析 - 合成润滑基础油2025H1收入4.64亿元 同比下降3.5% 毛利率22.6%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4] - 销量3.1万吨 同比增长3.2% 销售均价1.5万元/吨 同比下降6.5% [5] - 机械类产品销量2.2万吨 同比增长6.9% 非机械类0.9万吨 同比下降4.3% [5] - 药用辅料2025H1收入1.64亿元 同比下降6.0% 毛利率45.3%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4] - 销量0.6万吨 同比增长8.4% 销售均价2.7万元/吨 同比下降13.3% [6] - 乳化剂收入0.36亿元 同比增长40.4% 其他产品收入0.10亿元 同比增长37.5% [4] 研发与产品布局 - 在CDE原辅包登记平台已公示90个原辅料品种 其中34个可用于注射给药途径 [6] - 配合下游企业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数据中心等战略性新兴行业用润滑油 [5] - 新增9个登记备案品种 包括3个原料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