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辉石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六氟磷酸锂价格创近2年新高:金属新材料高频数据周报(20251027-20251102)-20251102
光大证券· 2025-11-02 20:24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全面看好金属新材料板块,认为在供给端扰动下,部分品种价格有望抬升,并建议关注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4] - 锂辉石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本周Li2O 5%锂精矿中国到岸价870美元/吨,环比+9.43%[1] - 六氟磷酸锂价格创近2年新高,本周价格10.75万元/吨,环比+13.16%[8] 军工新材料 - 电解钴价格39.40万元/吨,环比-1.0%;电解钴和钴粉价格比值0.79,环比-2.0%;电解钴和硫酸钴价格比值4.36,环比-1.0%[1] - 碳纤维价格83.8元/千克,环比+0%,毛利-7.99元/千克[1] - 0级海绵钛和4级海绵钛价差0.85万元/吨,用于监测军品和民品钛材相对景气度[15] - 国产99.99%铼粉价格31,770.00元/千克,全球79%的铼用于航空航天[17] - 铍价格901.00万元/吨,环比+0.2%,国内22%用于航空航天[19] 新能源车新材料 - 电碳、工碳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分别为7.38、7.15和7.49万元/吨,环比+0%、+0%和+2.0%[1] - 硫酸钴价格8.99万元/吨,环比+0%[1] - 磷酸铁锂价格3.58万元/吨,环比+7.04%;523型正极材料价格15.10万元/吨,环比+2.3%[1] - 六氟磷酸锂价格10.75万元/吨,环比+13.16%,毛利29747.4元/吨,毛利率28.1%[43] - 氧化镨钕价格530.70元/公斤,环比+6.1%,处于19个月高位[1][4]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61.69万辆,环比+16.3%,同比+23.7%,渗透率达49.4%[22] 光伏新材料 - 光伏级多晶硅价格6.50美元/千克,环比-0.2%[2] - EVA价格10,700元/吨,环比-1.8%,处于2013年来较低位置[2] - 3.2mm光伏玻璃镀膜价格24.0元/平米,环比+0%,毛利10.94元/吨,毛利率0.43%[52] - 金刚线价格0.83元/瓦,环比+0%[55] 核电新材料 - 氧氯化锆、海绵锆、氧化铪、硅酸锆、锆英砂价格分别为13750元/吨、145元/千克、9000元/千克、13450元/吨、14012.5元/吨,环比均+0%[2] - 2025年9月铀价62.88美元/磅,环比+6.6%[2] 消费电子新材料 - 四氧化三钴价格34.48万元/吨,环比+0%;钴酸锂价格381.0元/千克,环比+1.3%[3] - 碳化硅价格5,800.00元/吨,环比+0%[3] - 高纯镓、粗铟和精铟价格分别为1,825.00、2,425.00、2,525.00元/千克,环比均+0%[3] - 二氧化锗价格8,950元/千克,环比+0%,下游50%用于光纤[3] 其他材料 - 99.95%铂、铑、铱价格分别为418.00、2,165.00、1,100.00元/克,环比+3.0%、+2.4%、-0.5%[3] - 钨价维持2012年以来高位[4] 建议关注标的 - 锂矿板块建议关注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中矿资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西藏矿业等[4] - 钴类建议关注华友钴业等[4] - 钨价高位,建议关注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翔鹭钨业等[4] - 氧化镨钕价格高位,建议关注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等[4]
三季报业绩呈现筑底企稳态势
湘财证券· 2025-11-02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8][36]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三季报业绩呈现筑底企稳态势 核心业务收入改善 主要受益于息差降幅收窄[3][7][8] - 随着存款成本下行与息差降幅收窄 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银行业绩有望持续改善[10][36] - 看好银行股绝对收益投资价值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及股份行、区域行的估值修复机会[10][36] 市场回顾 - 本期(2025年10月27日至2025年11月02日)银行(申万)指数下跌2.16%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12] - 分子板块看 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涨跌幅分别为-0.75%/-3.67%/-1.33%/-1.94% 大型银行市场表现相对领先[12] - 行情表现前五的银行为:厦门银行(+5.54%)、重庆银行(+4.92%)、宁波银行(+2.09%)、中国银行(+1.45%)、贵阳银行(+1.00%)[12] 资金市场 - 资金面跨月相对平稳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9008亿元 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6%/1.48%/1.40% 较前值变动12 BP/8 BP/-6 BP[22] - 存单发行利率多下行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1.66%/1.67%/1.76%/1.73% 较前值变化-1 BP/-1 BP/-2 BP/-1 BP[23] - 10月存单净融资7214亿元 净融资额较前值明显提升[23] 三季报业绩分析 - 上市银行营收相对稳健 净利润增速提升 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较中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0.9% 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中期提升0.7个百分点至1.5%[8][31] - 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 利息净收入增速从中期降幅1.3%收窄至0.6% 息差呈现边际企稳态势[8][31] - 非息收入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至5.0% 手续费收入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至4.6% 债市波动拖累非息收入 但中间业务收入持续修复[8][32] - 资产扩张有所放缓 总资产增速略放缓至9.3% 金融投资增速为15.8% 贷款增速较中期下降0.3个百分点至7.7% 存款增速下降至7.9%[9][32] - 分类型看 大型银行业绩增速提升 股份行和区域行营收与利润增速有所下降 城商行信贷规模增长稳健 手续费收入加快增长[8][9][32] 投资建议 - 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有望提振四季度银行信贷需求 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有望保持韧性[10][36] - 银行股稳健高股息吸引配置型资金流入[10][36] - 推荐关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10][36]
Q3电力持仓回落,布局性价比提升
国盛证券· 2025-11-02 2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力行业持仓在2025年第三季度回落,但布局性价比提升,火电业绩持续向好,水电来水改善,绿电板块存在低估机会,建议关注火电、水电、绿电及核电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2]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报收3,954.79点,上升0.11%,沪深300指数报收4,640.67点,下降0.43% [1] - 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3,171.01点,上升0.77%,跑赢沪深300指数1.20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板块中排名第15位 [1] - 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超半数个股下跌 [1] 行业供需分析 -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7月和8月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9] - 截至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7.5% [9] - 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四季度用电量增速高于三季度 [9] - 预计2025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亿千瓦,风光总装机有望超过18亿千瓦,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9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5% [9] 基金持仓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主动型基金对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持仓占比0.65%,同比降低1.7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86个百分点 [9] - 指数型基金持仓占比1.74%,同比降低1.4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22个百分点 [9] - 合并计算后两类基金持仓占比1.17% [9] - 主动型基金增配前五:九丰能源(+0.53个百分点)、建投能源(+0.41个百分点)、中闽能源(+0.37个百分点)、陕西能源(+0.16个百分点)、华润燃气(+0.15个百分点) [9] - 主动型基金减配前五:中广核新能源(-2.74个百分点)、大唐新能源(-1.61个百分点)、大唐发电(-1.36个百分点)、皖能电力(-1.33个百分点)、华电国际(-1.2个百分点) [9] - 指数型基金增配前五:上海电力(+0.44个百分点)、申能股份(+0.19个百分点)、国电电力(+0.02个百分点)、华能国际(+0.02个百分点)、香港中华煤气(+0.02个百分点) [10] - 指数型基金减配前五:长江电力(-0.58个百分点)、浙能电力(-0.16个百分点)、大唐发电(-0.13个百分点)、国投电力(-0.07个百分点)、内蒙华电(-0.06个百分点) [10] 细分领域动态 - 火电煤价持平于770元/吨 [16] - 水电方面10月31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上升75.68%,出库流量同比上升122.06% [40] - 绿电方面硅料价格上升至52元/KG,主流硅片价格上升至1.53元/片 [51] - 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5.01%,周成交量438.55万吨,周成交额2.02亿元 [61]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建议关注:华能国际(A+H)、华电国际(A+H)、皖能电力、浙能电力、建投能源 [2] - 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青达环保、华光环能 [2] - 绿电板块推荐关注低估港股绿电及风电运营商: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中闽能源、吉电股份等 [2] - 水电核电防御品种: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2] 行业要闻 - 我国在北极密集海冰区完成43个潜次载人深潜作业 [73] - 中国与东盟首次明确定义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概念 [73] - 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公示 [74]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 [74] - 国家能源局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74]
运费优惠取消支撑煤炭发运成本,安监趋严下,预计旺季煤价将上涨:煤炭行业周报(2025.10.26-2025.11.1)-2025110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2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煤炭行业持积极看法,预计动力煤价格在修整后将上涨,并推荐关注多类煤炭公司标的 [3] 报告核心观点 - 供给端受安监趋严影响,主产区供应偏紧,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入量190.57万吨,环比增加12.28%,但同比下降3.58% [3] - 需求端因冬季取暖旺季来临,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出量202.76万吨,环比上升19.17%,港口库存2315.9万吨,环比下降3.46% [3] - 炼焦煤供应维持偏紧,样本矿山精煤库存165万吨,环比下降13%,同比降43.37% [3] - 预计11月后安监趋严、运费上涨及旺季需求共振将推动动力煤价格反弹 [3] 近期行业政策及动态 - 河南省目标到2027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生产煤矿产能1.4亿吨以上,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65% [8] - 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基本建成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8]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部署矿山安全"十五五"规划,推进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8] - 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获批,总投资约575亿元,设计2050年供水量15.23亿立方米,惠及8市43县 [8] 产地动力煤价环比下跌、焦煤价稳中有涨 - 产地动力煤价格环比下跌:大同南郊5500大卡弱粘煤坑口价报600元/吨,环比跌15元/吨;内蒙古鄂尔多斯5200大卡原煤坑口价报470元/吨,环比跌25元/吨;榆林58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报605元/吨,环比跌15元/吨 [9] - 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上涨: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指数报685元/吨,环比涨1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报693元/吨,环比涨2元/吨 [9] - 国际动力煤价稳中有涨:印尼产(Q3800)FOB价45.40美元/吨,环比涨0.4%;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NEWC煤炭价格指数报103.74美元/吨,环比涨0.59美元/吨 [10] - 产地炼焦煤价格稳中有涨:山西古交2号焦煤车板价报1595元/吨,环比持平;六盘水主焦煤车板价报1450元/吨,环比涨50元/吨 [12] - 国际炼焦煤价格环比稳中有涨:澳洲峰景煤矿硬焦煤中国到岸价报211.50美元/吨,环比涨3.5美元/吨 [12] 国际油价下跌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65.07美元/桶,环比下跌1.32% [15] - 国际油价与国际煤价比值环比上升6.98%,与国内煤价比值环比上升7.56% [15] 环渤海港口库存环比下降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入量190.57万吨,环比上升12.28%;日均调出量202.76万吨,环比上升19.17% [20] - 环渤海四港口库存2315.9万吨,环比下降3.46%,同比下降10.43% [20]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锚地船舶103艘,环比上升10.57% [20] 国内沿海运费环比下跌 - 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海运费报45.33元/吨,环比下跌2.25% [27] - 国际海运费环比下跌:澳洲纽卡斯尔港-中国青岛港海运费报17.09美元/吨,环比跌0.35美元/吨;印尼南加至宁波运价报10.20美元/吨,环比跌1.1% [27] 重点公司估值表 - 报告列出多家煤炭公司估值,包括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等,提供股价、总市值、EPS及PE/PB数据 [33]
医药生物:25Q3:创新药、CXO及上游业绩持续亮眼
华福证券· 2025-11-02 2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已调整超2个月,在大盘强势突破背景下滞涨显著,当前性价比高,有望迎来新一波强势行情 [5] - 创新仍为产业主线,三季报后预计将再次崛起,强烈建议加仓强兑现能力的优质创新药龙头及业绩趋势向好的CXO板块 [5] - 25Q3医药板块业绩环比持续改善,创新药、CXO及上游产业链业绩表现最为亮眼 [4][17]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本周(2025年10月27日-10月31日)中信医药指数增长1.2%,跑赢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涨22%,跑赢沪深300指数4个百分点 [3][54] - 本周医药板块成交额同比显著放量,上升32.6% [5][69]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合富中国(+49.0%)、诺思格(+36.7%)、三生国健(+33.1%)、常山药业(+29.6%)、振德医疗(+26.6%)[3][70]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为30.28,估值溢价率为16.13%,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62] 25Q3业绩专题总结 - **整体业绩**:25Q1-3医药板块整体收入增速为-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5Q3整体收入增速为0%,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各项增速环比25Q2持续改善 [4][17] - **细分板块收入增速**:25Q3收入增速前三的板块为Bio-Tech(+61%)、Bio-Pharma(+18%)、家用器械(+14%)[4][17] - **细分板块利润增速**:25Q3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三的板块为Bio-Pharma、CXO(+51%)和上游(+48.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三为Bio-Pharma、上游和CXO(+51.6%)[4][17][31] 子板块业绩表现及展望 - **Bio-Pharma/Bio-Tech**:25Q3增长显著,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贡献增量,26年有望靠销售收入实现扭亏为盈,管线出海、数据催化和销售放量将推动行情 [25] - **CXO**:25Q3收入同比+10%,归母净利润同比+51%,行业持续复苏,外需及新分子业务高景气,美国降息有望进一步催化行业景气度上行 [31] - **上游**:25Q3营收44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48.7%),行业需求逐季加速回暖,国产替代与出海加速并行 [30] - **医疗设备**:25Q3营收249亿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8%),报表端显著拐点向上,后续招投标景气持续 [41] - **高值耗材**:25Q3营收89亿元(同比+7.8%),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3.2%),中美贸易关税下调预计将推动出海业务加速 [44] - **仿制药**:25Q3营收同比-1%,归母净利润同比+39%,第十一批集采政策缓和,利好头部玩家,业绩趋势有望从25Q4开始加速 [27] - **中药**:25Q3营收-2%,扣非利润-10%,业绩预计基本触底,Q4有望迎来库存周期拐点,流感需求或超预期 [40] 投资建议与关注组合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百奥赛图 [5] - **十一月建议关注组合**: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益方生物、奥赛康、一品红、汇宇制药、泰格医药、微创医疗、澳华内镜 [5]
行业周报:集采+医保谈判稳步推进,关注相关投资机会-20251102
开源证券· 2025-11-02 20:0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 核心观点为集采与医保政策持续推进,继续推荐制药板块性机会 [5] 集采政策分析 - 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5][16] - 集采政策优化,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价,并优化价差控制等规则 [5][16] - 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445家企业、794个产品投标,最终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拟中选,中选率为57% [5][16] - 集采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品 [5][16] - 2025年国家层面政策明确优化药品带量采购,包括《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和《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5][16] 医保谈判动态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于10月30日启动,预计为期4~5天,先进行基本医保目录谈判,再进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 [6][18] - 2025年基本药品目录调整有535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311个、目录内224个 [6][18] - 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79个同时申报了基本医保目录 [6][18] - 纳入医保商保的创新药多处于放量初期,其收入有望快速提升,相关创新药企将迎来弹性增长 [6][19]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第5周,医药生物行业上涨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9位 [7][22] - 当周大部分医药子板块上涨,疫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3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3.33%,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31% [7][28] - 当周医疗耗材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98%;线下药店板块下跌1.84%,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45% [7][28] 投资组合推荐 - 月度金股组合推荐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前沿生物、昊帆生物、奥浦迈、上海谊众、药明生物、泽璟制药、方盛制药 [8] - 周度组合推荐科伦博泰、华东医药、热景生物、药康生物、毕得医药、皓元医药、阳光诺和、悦康药业、联邦制药、阿拉丁 [8]
IVD短期承压,Q3营收及归母净利降幅收窄:体外诊断行业周报10.27-10.31-20251102
湘财证券· 2025-11-02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体外诊断行业“增持”评级 [6][8] 报告核心观点 - 体外诊断行业短期业绩承压,但第三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预计随着集采落地产业有望迎来拐点 [5][56]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增长喜人,看好产业长期发展,建议关注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分子诊断领域的PCR及动态血糖监测相关方向 [6][60] 板块及个股表现 -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3][11] - 三级行业中体外诊断指数报收8418.09点,上涨0.70% [3][23] - 体外诊断板块内,仁度生物、浩欧博、东方生物本周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2%、8.4%、6.1% [3][28] 行业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申万体外诊断板块市盈率为36.85倍,近一年市盈率最大值为39.25倍,最小值为20.96倍 [4][33] - 当前市净率为1.85倍,近一年市净率最大值为2.01倍,最小值为1.53倍 [4][33] - 板块市盈率较前一周提升0.26倍,市净率较前一周提升0.01倍 [4][33] 行业财务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体外诊断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276.2亿元,同比下降14.5%,实现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下降26.4% [5][54]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2%,降幅较第二季度均有所收窄 [56]
储能推动电池新一轮周期,电池材料景气度上行
信达证券· 2025-11-02 20:0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事件驱动:10月31日,六氟磷酸锂市场报价已超过11万元/吨,较10月20日上涨约2万元/吨 [2] - 核心观点:储能正推动电池行业进入新一轮周期,电池材料景气度上行 [2][3] 需求分析 - 新一轮锂电周期由储能需求推动,区别于2014-2016年的政策驱动商用车周期和2020-2022年的电动车平价驱动乘用车周期 [3] - 受益于海外能源转型及国内储能政策支持,预计2025-2027年将进入全球能源转型驱动的储能周期 [3] - 预计2026年储能需求增速有望达到50% [3] 供给弹性分析 - 核心材料环节如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负极等缺乏供给弹性,主要受制于环保或高能耗特征 [3] - 六氟磷酸锂属于氟化工产业,氢氟酸具有污染性导致环评要求高,建设周期约1-1.5年 [3] - 磷酸铁锂扩产周期约1年,负极石墨化环节因高耗能属性,扩产周期约1年 [3] - 其他环节如铜箔亦有较高环保压力,且在行业盈利持续性存忧背景下,整体产业扩产相对谨慎 [3] 价格趋势与产能利用率 - 电池材料开始展现价格弹性,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负极、铜箔等环节预计开启价格上行周期 [3] - 从细分赛道看,预计2026年电池、电解液(六氟)、正极、负极的有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82.5%、81%、83% [3] - 由于尾部产能有效性较低,行业整体预计将进入紧平衡状态 [3] 投资建议 - 看好储能需求周期带来的锂电新一轮上行周期 [4] - 建议关注的公司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赐材料、多氟多、璞泰来、尚太科技、湖南裕能、富临精工、阳光电源、海博思创、华盛锂电、石大胜华等 [4]
煤炭:煤价暂稳蓄力,焦炭第三轮提涨开启
华福证券· 2025-11-02 20:03
行业投资评级 - 煤炭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反内卷是手段,扭转PPI才是根本目的,9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3%,煤价带动PPI环比企稳,PPI与煤价高度关联性决定着煤价要稳住[5] - 2025年煤价低点或为政策底,随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十五五,后续仍可期待更多供给端政策出台[5] - 考虑到需求端变化尚不明朗,煤价预计在波折中震荡上涨,配置层面仍以优质核心标的作为首要目标[5] - 煤炭供给弹性有限:双碳背景下产能控制严格,安监与环保政策趋严挤出超产部分;供给区域分化,东部资源减少及山西进入"稳产"时代,开采难度加大,国内产能进一步向西部集中,加大供应成本;焦煤开采难度加大,欠产或将成为新常态,资源稀缺性将体现更为明显[5] -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短期难以改变,宏观经济偏弱虽阶段性影响需求,但供给偏刚性及成本上升有效支撑煤价底部,煤价仍有望维持震荡格局[5] - 煤企资产报表普遍健康,叠加分红比例整体改善,煤炭股仍有比较优势[5]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煤炭指数微跌0.22%,沪深300指数微跌0.43%,煤炭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0.21个百分点[15] - 年初至今煤炭指数小涨1.33%,沪深300指数大涨17.94%,煤炭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15] - 本周煤炭板块市盈率PE为17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市净率PB为1.37倍,位于A股中下游水平[16] - 本周涨幅前五名公司为:淮河能源(+7.5%)、陕西能源(+5.8%)、电投能源(+3.2%)、上海能源(+2.6%)、华阳股份(+2.6%)[22] - 跌幅前五名公司为:大有能源(-12.7%)、开滦股份(-9.7%)、盘江股份(-9.3%)、云煤能源(-4.3%)、兰花科创(-3.3%)[22] 动力煤市场 - 价格方面:秦港5500K动力末煤平仓价770元/吨,周环比持平;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594.6元/吨,周环比上涨0.9元/吨(+0.2%);山西大同弱粘煤坑口价622元/吨,周环比下跌29元/吨(-4.5%);陕西榆林动力块煤坑口价715元/吨,周环比上涨5元/吨(+0.7%)[26] - 国际煤价:欧洲ARA动力煤96美元/吨,周环比持平;理查德RB动力煤84.5美元/吨,周环比持平;纽卡斯尔动力煤103.7美元/吨,周环比上涨0.6美元/吨(+0.6%)[26] - 供给方面:动力煤462家样本矿山日均产量545.1万吨,周环比下跌3.1万吨(-0.6%),年同比下跌5.5%;产能利用率90.5%,周环比下跌0.5个百分点[26] - 需求方面:六大电厂日耗76.1万吨,周环比下跌4.7万吨(-5.8%);库存1422.6万吨,周环比上涨38.2万吨(+2.8%);可用天数18.6天,周环比上涨1.5天(+8.8%)[26] - 非电需求:甲醇开工率86.7%,周环比上涨1.1个百分点;尿素开工率80.3%,周环比上涨2.3个百分点[26] - 库存方面:CR动力煤库存总指数184.2点,周环比下跌4.5点(-2.4%);秦港煤炭库存590万吨,周环比上涨37万吨(+6.7%);长江口库存647万吨,周环比下跌46万吨(-6.6%)[26] 炼焦煤市场 - 价格方面: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760元/吨,周环比持平;山西、河南、安徽产地价格均持平;峰景矿到岸价211.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3.5美元/吨(+1.7%)[71] - 焦炭及钢材:山西一级冶金焦出厂价1530元/吨,周环比上涨50元/吨(+3.4%);上海螺纹钢价格321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0.6%)[71] - 供给方面:523家样本矿山精煤日均产量75.8万吨,周环比下跌0.3万吨(-0.4%),年同比下跌2.7%;炼焦煤开工率84.8%,周环比下跌0.3个百分点[71] - 进口方面:蒙煤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11.3万吨,周环比下跌5万吨(-30.6%),年同比下跌38.5%[71] - 需求方面:焦化厂(产能>200万吨)开工率78%,周环比持平;日均铁水产量236.3万吨,周环比下跌3.5万吨(-1.5%);高炉开工率81.8%,周环比下跌3个百分点[71] - 库存方面:523家样本矿山精煤库存164.5万吨,周环比下跌25万吨(-13.2%),年同比下跌43.4%;国内样本钢厂炼焦煤库存796.5万吨,周环比上涨13.7万吨(+1.8%)[71] 煤炭进口 - 发运量:全球至中国煤炭发运量502.6万吨,周环比下跌43.9万吨(-8%);澳大利亚至中国发运量110万吨,周环比微跌0.3万吨;俄罗斯至中国发运量49.7万吨,周环比大涨21.5万吨(+76.4%);印尼至中国发运量328万吨,周环比大跌54.6万吨(-14.3%)[108] - 到港量:全球至中国煤炭到港量671.7万吨,周环比微涨0.8万吨(+0.1%);澳大利亚至中国到港量127.6万吨,周环比小涨4.8万吨(+3.9%);俄罗斯至中国到港量102.9万吨,周环比大跌13.2万吨(-11.4%);印尼至中国到港量383.2万吨,周环比微涨1.8万吨(+0.5%)[112] 投资建议 - 资源禀赋优秀,经营业绩稳定且分红比例高或存在提高分红可能的标的: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6] - 具有增产潜力且受益于煤价周期见底的标的:兖矿能源、华阳股份、广汇能源、晋控煤业、甘肃能化[6] - 受益于长周期供给偏紧,具有全球性稀缺资源属性的标的:淮北矿业、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山煤国际[6] - 煤电联营或一体化模式,平抑周期波动的标的:陕西能源、新集能源、淮河能源[6]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AIDC海内外景气共振,储能需求向好发展
华西证券· 2025-11-02 20: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设备与AIDC等行业呈现海内外景气共振,储能需求向好发展 [1] 人形机器人 - 越疆机器人与瑞德丰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总金额超8050万元 [13] - 随着国内外企业布局加速及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落地时点 [13] - 在降本需求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 [13] - 重点关注特斯拉产业链进展,马斯克预计到2025年底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使用,到2029或2030年每年产量将达100万台 [14] - 看好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复合传动)和轻量化(PEEK材料及MIM工艺应用)环节的边际变化,PEEK材料可使机器人躯体骨架减重40% [14][15] 新能源汽车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推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17] -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完善,企业在全球电动化市场中已占据主流地位 [17] - 技术是主要推手,锂电池迭代优化是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 [17]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9月30日的6.33万元/吨上涨至10月30日的10.6万元/吨,涨幅达67% [21] - 重点看好新技术(如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具备α优势的企业、量/价/利改善环节、设备需求以及新应用场景(如低空经济、储能)带来的机遇 [19][20][21][22][23] 新能源(光伏、储能、风电) - 硅料联合体有望年内完成,推动落后产能出清,行业供需结构显著优化 [27] - 隆基绿能上调组件报价0.01-0.02元/W,涵盖620-635W功率范围,组件环节盈利改善可期 [27] - 颗粒硅生产现金成本仅28.17元/kg,相较于棒状硅可使建设综合电耗降低80%、人力成本下降60%、水消耗降低30%、氢消耗降低57% [30] - 欧洲户储市场复苏,德国自2025年1月1日起要求售电公司提供动态电价,有望激活储能套利属性 [35][36]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招标项目总规模达14.8GW/43.6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14% [37] - 主流280Ah和314Ah储能电芯均价已回升至0.295元/Wh [37] - 钨丝金刚线市场占比约80%,美畅股份钨丝金刚线出货占比约85%,28μm钨丝母线价格已下调至17.6元/km [38] - 风电主机环节盈利拐点显现,2025年10月第4周陆上风电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为2190.41元/kW [42][47] - 2025年1-9月央国企风电项目整机集采定标容量约103.21GW,全年风电项目核准规模约121.61GW [42] 电力设备与AIDC - 日美达成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涵盖能源、AI基建等领域 [55] - 现代电气25Q3在北美地区单季度订单达7.63亿美元,同比提升192%,环比提升84%;25Q1-3订单达19.23亿美元,同比提升34% [4][57] - 英伟达预计2025至2026年期间实现累计5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58] - 美国变压器交付周期长(电力变压器128周,发电侧升压变压器143周),价格成本显著提升(电力变压器提升77%,配电变压器提升78%-95%) [59] - 重点看好SST(固态变压器)和液冷赛道,SST作为英伟达800VDC白皮书中的可能终局方案具备强增长预期;GB300 AI服务器将采用全液冷技术,带动液冷板、快接头需求 [58][62][64] - 电力设备出海(北美、欧洲、东南亚等)、AI电气设备、特高压建设、配网智能化建设是核心投资主线 [59][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