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月可转债月报:4月建议关注资金切换及临期转债的重估机会-2025-04-01
华创证券· 2025-04-01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建议关注资金切换及临期转债的重估机会,权益市场或进入短期主线修整期,化工、消费等顺周期方向存在波动性放大机会,临期转债有估值修复机遇 [1][11][17] - 4月债性估值结构性机会显现,股性估值难上亦难下 [23] - 调整“华创可转债”4月重点关注组合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月建议关注资金切换及临期转债的重估机会 - 权益市场进入主线修整期,关注其它板块波动放大的估值修复机会:科技类转债及正股前期涨幅明显,4月资金或避险,可关注科技向顺周期切换机会,化工、消费等转债性价比佳;化工库存低,补库存周期近尾声,预计2025 - 2026年库存恢复,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促消费政策频出,相关题材受市场响应;非AI或人形机器人方向可能短期共振;石化、食饮等顺周期行业转债均价低、转股溢价率高,有博弈超额收益机会 [11][12][15] - 临期转债估值低偏也来自权益市场,牛市切换下关注修复机会:2023年初正股波动率下行致临期转债促转股困难,市场由股性定价向债性定价切换,临期转债估值快速下修;2024年9月24日以来股市进入牛市,正股波动率回归,有强转股述求的公司临期转债存在估值修复机遇 [22] 估值展望 - 债性估值结构性机会显现:春节前后可转债etf份额回落,理财及险资止盈,3月债市调整债基赎回压力传导,高评级转债回落;4月外部增量资金充足,下行承托强,有结构性交易机会 [26] - 股性估值难上亦难下:4月权益市场短期调整,指数突破带动转债估值突破震荡区间上沿较难;3月股性估值先回落,月底更坚挺,预计4月随权益市场高波动宽幅震荡 [26] 重点关注个券 - 3月转债组合涨幅为 - 0.85%,跑输基准指数0.30pct,荣泰、重银涨幅靠前,锋工、皓元跌幅靠前 [37] - 4月重点关注组合调整为会通、星球、皓元等14只转债,择券策略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择券要求包括持仓、评级、流动性等方面 [39][43][44] 市场回顾 - 行情表现:3月正股市场表现分化,转债市场震荡;上证指数环比涨0.92%,深证成指微跌0.04%,万得全A指数上涨0.45%,中证转债指数微跌0.06%,估值环比压缩1.66pct;小盘表现转弱,行业板块多数降温,科技板块回调;正股板块多数上涨,转债板块表现偏弱,热门概念涨跌参半,Deepseek及机器人主题热度降温,TMT板块领跌 [45][49][54] - 资金表现:3月转债与权益市场成交降温,中证转债日均成交额较2月回落5.77%,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较2月减少16.21%;两融余额先上后下,月底小幅回落,3月多数行业获融资净买入,有色金属等行业净买入额居前,传媒等行业净卖出 [57][60] 供需情况 - 3月份6只转债发行,永贵转债新券上市:3月新券发行环比改善,6只新券发行,合计供给规模109.95亿元,永贵转债上市,新增上市供给9.8亿元;网上新券发行申购规模回落至零;待发规模约230亿,9家上市公司拿到批文拟发行135.49亿元,5家通过发审会待批文合计规模49.14亿元,6家新增董事会预案合计规模48.86亿元,预案节奏提速;4月多只转债将强赎或到期退市 [65][71][76] - 2月沪深两所持有者表现谨慎,整体规模仍减少:2月沪深两所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较1月减少122.83亿元,降幅1.72%;公募基金减持,企业年金减持,券商自营、资管、集合理财增持 [87][90][93]
震荡市逢调配置,等待趋势性行情
长江证券· 2025-04-01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节以来债市回调、波动加大,缺乏明确主线行情,市场反复博弈货币政策及基本面边际变化 [1][4][11] - 银行间狭义资金面偏紧但未明显传导至广义货币和社融,央行趋势性转松可能性不高,当前重心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 [7][11] - 社融和广义货币扩张受有效信贷需求偏弱约束,央行降准可能导致资金空转 [7][24] - 二季度债市需“看股做债”,关注狭义流动性偏紧压力是否向 M2 及社融传导,后续社融扩张或为债市趋势性下行创造条件 [7][27][29] - 维持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8% 附近、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2.0% 附近波动的判断,长端收益率逢调整配置,短端关注同业存单、短久期信用债机会 [7][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春节以来债市走出波动行情 - 2 月 5 日 - 3 月 26 日,10 年期、30 年期和 1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回调 17bp、16bp 和 27bp,曲线熊平;信用类品种也明显回调,债市波动加大 [4][11] 如何理解央行的操作 - 银行间狭义资金面偏紧,压力主要在存款类金融机构和大行,但未明显传导至实体融资,1 - 2 月政府债发行支撑社融平稳回升,M2 稳定 [7][11] - 社融和广义货币扩张受有效信贷需求偏弱约束,2020 年以来央行降准后货币乘数上升后趋势性回落,可能产生资金空转 [7][24] - 央行当前重心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推进利率调控,短端 7 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加强,MLF 政策属性淡出 [26] 债市何时开启趋势性行情 - 二季度需“看股做债”,股债“跷跷板”行情中,货币政策是中介影响机制,关注权益行情变化 [7][27] - 关注狭义流动性偏紧压力是否向 M2 及社融传导,假设 2025 年社融口径下政府债新增 12.7 万亿,不同降准情形下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不同,后续社融扩张或为债市趋势性下行创造条件 [7][29][32]
大行负债压力怎么看?
长江证券· 2025-04-01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行负债端压力由资产投放速度和负债补充速度共同决定,年初以来资产端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放量使资产扩张快,负债端存款增速下行且央行净回笼资金,导致大行提价发行同业存单、降低货币市场融出规模 [3][7][17] - 后续大行负债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债发行和存款吸收,压力是否延续关键在于央行能否提供流动性支持,在央行投放态度转松前,预计大行负债压力延续,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 1.8%附近震荡 [3][11][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行当前面临负债压力 - 银行负债端压力由资产投放和负债补充速度决定,年初资产端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放量使资产扩张快,负债端存款增速下行且央行净回笼资金,表现为大行提价发行同业存单、降低货币市场融出规模 [3][7][17] 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催化了银行负债压力 - 银行信贷有开门红特征,年初尤其是 1 月信贷投放规模大,资产端信贷扩张快对负债端增长要求高 [8][18] - 2025 年 1 - 2 月政府债发行规模大,分别为 1.58 万亿元、2.28 万亿元,银行是重要承接机构,发行阶段不派生存款,加剧银行负债压力 [8][20] 存款流失,使得大行负债补充乏力 - 2024 年初以来大型银行存款增速两轮明显下行,2024 年 6 月末四家大型银行存款同比增速较 2 月末降 6.7 个百分点,2025 年 1 月末较 2024 年 10 月末降 5.3 个百分点 [26] - 2024 年上半年监管规范手工补息行为,2 - 6 月大型银行对公存款增速下滑 [9][29] - 2024 年 11 月规范非银同业存款定价,大型银行非银存款增速下滑,此后面临一般性存款和非银同业存款流失压力 [9][31] 央行投放谨慎进一步加重大行负债压力 - 一般央行会配合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投放流动性,但 2025 年未降准,2 月公开市场投放谨慎,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6000 亿元,较前两月下降,国库现金定存净投放 900 亿元,逆回购净回笼、MLF 到期缩量续作,加重负债压力 [10][33][34] 大行负债压力后续走向:央行投放是重点 开门红之后信贷投放节奏更加平稳 - 信贷投放高峰期已过,1 月后各季末月有局部峰值但规模不超 1 月,3 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处季节性低位,银行信贷投放或有压力 [36] - “稳增长”下不支持商业银行缩表,但有效信贷需求待恢复,监管防资金空转,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或延续下降,不排除个别银行资产负增长 [38][39] 大型银行存款吸收仍面临一定压力 - 2025 年 2 月非银存款回流,但大型银行存款增速低,中小银行增速上升,资金难从中小银行流向大型银行缓解负债压力 [41] -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由大型银行提供给中小银行,当前中小银行吸收存款优势大,个人存款占比高,定价和触达优势明显 [41] 央行投放情况是重要影响因素 - 后续银行负债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债发行和存款难从中小行回流,政府债财政支出后转化为存款,压力是否延续关键看央行能否提供流动性支持 [11][46] - 3 月央行投放谨慎,逆回购仅在税期后和跨季时短暂净投放,MLF 净投放 630 亿元,降准需综合多目标研判 [46] - 央行投放态度转松前,大行负债压力延续,会缩减融出规模、维持同业存单发行力度,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8%附近震荡 [11][47]
债市基本面点评报告:提前启动的春旺
国金证券· 2025-04-01 10:46
3 月制造业 PMI 在临界值以上进一步回升 0.3 个点至 50.5,春旺效应仍在,力度却略低于预期。分项指标显示产需进 一步修复仍是主要支撑,新订单指数及生产指数分别在临界值以上回升 0.7、0.1 个点,其中新出口订单回升 0.4 个 点;此外供货商配送时间下降 0.7 个点也对总指数构成反向支撑,原材料库存小幅上升 0.2 个点,其它分项指标均有 不同程度回落。 若考虑春节假期位置,则今年 3 月的经济表现实际并未弱于季节性。需求边际恢复强于供给,新动能强于旧动能。倘 若简单从环比角度来看,3 月 PMI 读数较 2 月仅提升 0.3 个点,明显弱于往年同期平均回升约 0.6 个点的幅度。但如 果参考春节假期位置与今年相仿的 2017 年(大年初一为 1 月 28 日),彼时 3 月 PMI 读数环比回升幅度为 0.2 个点,那 么对比来看,今年 3 月的 PMI 环比表现并不算弱,只是春旺前置,春季的高斜率复苏前移到了 2 月。结构上呈现新动 能强于旧动能的特征,一方面,本月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指数均位于 55.0 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而高耗能 行业 PMI 在临界值以下继续下降;另一方面,本 ...
消费降级时代下零售商业地产的突围与重构
中诚信国际· 2025-04-01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我国零售商业地产面临消费增速放缓、线上渠道分流及物业空置率高悬等挑战,但宏观经济筑底企稳与消费刺激政策加码注入新动能,金融支持政策优化融资环境,推动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未来能实现差异化定位、业态创新和精细化运营的运营商有望率先突围 [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点 - 我国消费市场增速放缓,零售商业地产运营面临挑战,但宏观经济筑底企稳和消费政策刺激有助于提振消费市场,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利于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2] - 零售商业市场投资规模下行,部分城市供应量大使当地零售物业市场承压,2024 年商铺租金整体下行,一线城市租金下行拐点早且稳定性高,零售物业大宗交易活跃,投资热度高 [2] - 零售物业内资头部运营商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高端零售物业业绩承压,三四线城市品牌运营商价值凸显,运营模式向“轻重结合”“数据赋能”转型,差异化定位等的开发商占先机 [2] - 低利率和融资渠道丰富为商业地产提供友好环境,零售商业对住宅销售依赖减少,消费基础设施 REITs 完善运营通道,未来零售商业公募 REITs 发展潜力大,零售物业或进入“经营驱动 + 资本运作”模式 [2] 主要关注因素 - 与零售商业地产相关的商品消费低迷,线上消费分流,运营面临挑战,但宏观经济企稳和消费政策刺激利于零售商业运营市场稳定,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3] 结论 - 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线上分流使零售商业地产运营面临挑战,部分城市短期供应大,购物中心同质化竞争严重,租金承压,但宏观经济企稳、消费刺激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推动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差异化定位等的运营商有望突围 [33]
债市跟踪周报20250331:理财净值企稳修复-2025-03-31
民生证券· 2025-03-31 23:18
债市跟踪周报 20250331 理财净值企稳修复 2025 年 03 月 31 日 ➢ 季末理财规模大幅下滑 截至 3 月 30 日,普益标准口径下,本周理财存续规模为 29.3 万亿元,环 周下降 7332 亿元。其中,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理财存续规模下降幅度较大。 截至 3 月 30 日,本周新发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有所分化,每日开放型 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为 1.96%,环周上升 0.02pct;6 个月-1 年(含)产品的业 绩比较基准为 2.51%,环周下降 0.06pct。本周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小幅上 升,现金管理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1.85%,较上周下降 0pct;固收类平均 年化收益率为 3.02%,较上周上升 0.09pct。本周理财产品净值明显修复,破净 率明大幅回落,理财产品单位净值破净率 1.01%,较上周下降 0.97pct。 ➢ 银行间债市杠杆率回升 本周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继续回升。本周资金供需整体均衡,季末影响下资金 利率中枢明显上移,在负债端回流以及流动性呵护下,银行资金融出规模有所回 升,债市杠杆率继续上行。截至 3 月 28 日,银行间债市杠杆率为 107.5%,较 前 ...
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331-2025-03-31
华创证券· 2025-03-31 2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31日转债多数行业下跌,估值环比压缩,大盘价值相对占优,转债市场成交情绪升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49%、上证综指环比下降0.46%、深证成指环比下降0.97%、创业板指环比下降1.15%、上证50指数环比下降0.53%、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0.66% [2] - 大盘成长环比下降1.15%、大盘价值环比下降0.07%、中盘成长环比下降1.07%、中盘价值环比下降0.76%、小盘成长环比下降1.22%、小盘价值环比下降1.31% [2] 市场资金表现 - 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590.36亿元,环比增长12.94%;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12432.92亿元,环比增长8.58% [2] - 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428.36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0.03bp至1.81% [2] 转债价格与估值 - 转债整体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118.95元,环比昨日下降0.53%,价格中位数为120.28元,环比昨日下降0.66% [3] - 130元以上高价券个数占比23.19%,较昨日环比下降0.73pct;占比变化最大的区间为100 - 110(包含110),占比9.32%,较昨日上升0.86pct;收盘价在100元以下的个券有8只 [3] - 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2.28%,环比昨日下降0.27pct;整体加权平价为88.68元,环比昨日下降0.95% [3] - 偏股型转债溢价率为5.38%,环比上升0.46pct;偏债型转债溢价率为77.22%,环比上升1.72pct;平衡型转债溢价率为20.73%,环比下降0.11pct [3] 行业表现 - A股市场中,跌幅前三位行业为电力设备(-1.94%)、国防军工(-1.81%)、房地产(-1.80%);涨幅前三位行业为通信(+0.58%)、家用电器(+0.37%)、银行(+0.35%) [4] - 转债市场共计25个行业下跌,跌幅前三位行业为有色金属(-1.27%)、农林牧渔(-1.03%)、煤炭(-0.83%);涨幅前三位行业为环保(+3.19%)、通信(+2.97%)、计算机(+0.49%) [4] - 收盘价方面,大周期环比+0.08%、制造环比-0.55%、科技环比+0.55%、大消费环比-0.08%、大金融环比-0.52% [4] - 转股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0.73pct、制造环比+1.8pct、科技环比+0.38pct、大消费环比+2.0pct、大金融环比+0.54pct [4] - 转换价值方面,大周期环比-0.76%、制造环比-1.61%、科技环比+0.29%、大消费环比-0.97%、大金融环比-0.93% [4] - 纯债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0.081pct、制造环比-0.74pct、科技环比+0.72pct、大消费环比-0.078pct、大金融环比-0.54pct [5] 行业轮动 - 通信、家用电器、银行领涨,通信正股日涨跌幅0.58%,转债日涨跌幅2.97%;家用电器正股日涨跌幅0.37%,转债日涨跌幅 - 0.01%;银行正股日涨跌幅0.35%,转债日涨跌幅 - 0.29%等 [60]
信用周报:四川:关注产业挖掘的机会-2025-03-31
中邮证券· 2025-03-31 22:19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报告 2025 年 3 月 31 日 研究所 分析师:梁伟超 SAC 登记编号:S1340523070001 Email:liangweichao@cnpsec.com 分析师:李书开 SAC 登记编号:S1340524040001 Email:lishukai@cnpsec.com 近期研究报告 《长债要不要追?——流动性周报 20250330》 - 2025.03.31 信用周度观点 四川:关注产业挖掘的机会 ——信用周报 20250331 ⚫ 四川:关注产业挖掘的机会 与河南类似,四川也是较为典型的中部省份,财政和经济实力更 强,但债务负担更重,且债务分布较为不均衡。四川同样的既不属于 传统意义上的好区域,也不在重点省份的名单之上,属于中部省份。 是"第二梯队"中的天花板级别。2024 年 GDP 为 64697 亿元,全国第 五。一般预算收入 5,635.08 亿元,全国七。四川的卖地收入更加给 力,政府性基金收入高达 3,760.97 亿元,排名全国第四。四川省属 于发债大户,2024 年政府债务余额 24,028.90 亿元,存量城投有息债 务则高达 55,342.08 亿元 ...
企业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报告(2025年2月):发行规模同比明显增加,但发行成本环比有所上行
中诚信国际· 2025-03-31 22:17
www.ccxi.com.cn 结构融资部 评级总监 付春香 021-60330927 cxfu@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 定期报告 资产证券化 发行规模同比明显增加,但发行成本环比有所上行 编号:2025-AM03 2025 年 3 月 31 日 | 目录 | | --- | | 要点 | 1 | | --- | --- | | 正文 | 2 | | 声明 | 8 | | 联络人 | | | 作者 | 结构融资部 | | 姚文雅 021-60330988 | wyyao@ccxi.com.cn | 负责人 结构融资部 董事总经理 王 立 010-66428877-523 lwang03@ccxi.com.cn ——企业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报告(2025 年 2 月) 要点 发行情况:2025 年 2 月共发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 67 单,合计发行规模 585.04 亿元。 与上月相比,发行数量减少 58 单,发行规模下降 44.46%;与上年同期相比,发行数 量增加 21 单,发行规模上升 39.21%。发行产品涉及的基础资产类型主要为个人消 费金融、企业融资租赁、类 REITs、小微贷款和汽车融资租赁 ...
一文全览“保险公司债”
民生证券· 2025-03-31 22: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保险业是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保险公司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保险公司债作为核心融资工具价值日益凸显,报告聚焦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债,搭建人身险公司信用分析框架评估信用资质[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保险行业 - 保险业概况:我国保险业早期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1980 年后恢复发展,1995 年《保险法》颁布确立分业经营原则,2006 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保险业定位,2009 年《保险法》修订拓展业务范围和资金运用渠道;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 35.9 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 5.7 万亿元;人身险公司总资产占比 89%;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共有 239 家保险机构法人[10][12][13] - 保险种类:保险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险包括人寿、健康、意外伤害保险,财产险包括财产损失、责任、保证、信用保险;我国保险业长期以人身险为主,2024 年人身险保费占比 75%,人身险中长期以寿险为主、财产险中车险占比过半[20][26][29] - 保险公司业务简析:保险公司业务分为保险、投资、其他业务;保险业务对应已赚保费,投资业务以固收资产为主,2019 年以来保险资金投向债券占比抬升、银行存款占比下降,其他业务收入有年金管理服务费等[34][35][39] -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我国保险监管已完成“偿二代”二期建设,“偿一代”始于 2003 年,2008 年建成,2012 年启动“偿二代”建设,2016 年正式实施,2017 年启动二期工程,2021 年 12 月二期工程完成,规则(Ⅱ)使偿付能力达标要求趋严[40][41][42] 聚焦保险公司债 - 保险公司债券政策变迁:2004 年批准发行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2011 年增加募集条件,2013 年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纳入范围;2015 年批准发行资本补充债券;2022 年批准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不得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资本补充债券补充附属一级资本[45][46][49] - 保险公司债情况:2005 - 2014 年发行次级定期债,2015 - 2024 年主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2023 年以来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开始发行且今年为主;截至 2025 年 3 月 25 日,存量 4335.7 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占比 74%,在金融债(不含政金债)中占比 3.1%;人身险公司存量债占比 76%,AAA 等级存量债占比 90%;资本补充债券估值集中于 2.3%以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集中于 2.2 - 2.7%区间;存量债在 100 亿元以上的有 15 家,平安寿险存量债 480 亿元位列第一[51][53][64] 人身险公司信用分析框架 - 评估方面:从经营能力、偿付能力、流动性三方面评估人身险公司信用资质,养老险、健康险专业公司亦可纳入此框架[66] - 经营能力:考察股东(企业所有制)、体量(总资产、保费收入)、盈利能力(净利润、综合投资收益率、ROE)、业务风险(赔付率、综合退保率、准备金赔付倍数)[66] - 偿付能力:考察实际资本、核心一级资本、附属一级资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68][69] - 流动性:考察认可资产负债率、LCR(基本情景、必测压力情景、不考虑资产变现必测压力情景未来 12 个月)[70] - 评分结果:选取 38 家公司评分,太平人寿、泰康人寿等总分在 4 以上资质较好,中国人民人寿保险等总分在 3.5 以上资质稳健,国华人寿、天安人寿等资质相对较弱[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