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300894):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行业整体承压,积极应变调整
华创证券· 2025-05-18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为集成灶龙头,当前业绩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及消费需求转弱影响面临较大压力,下调25/26年EPS为0.23/0.27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0.34元,考虑长期集成灶渗透率提升、地产需求结构调整、公司积极调整应对,参考DCF估值,目标价为14.8元,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76亿元,同比-35.7%;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95.5%;每股盈利0.03元;市盈率475倍;市净率3.7倍 [3]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12.8亿元,同比-7.0%;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725.3%;每股盈利0.23元;市盈率58倍;市净率3.5倍 [3]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13.01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0.3%;每股盈利0.27元;市盈率48倍;市净率3.3倍 [3]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13.51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26.9%;每股盈利0.34元;市盈率38倍;市净率3.0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40772.29万股,已上市流通股29407.30万股,总市值52.96亿元,流通市值38.20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41.72%,每股净资产3.10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59/10.84元 [4] 行业与公司现状 - 集成灶行业持续低迷,2024年我国集成灶市场零售额173亿元,同比-30.6%,其中线上零售额26.47亿,同比-38.84%,线下市场同样承压,主要系集成灶行业以新房市场为主,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持续调整阶段,新房装修需求锐减;叠加消费分级趋势下,集成灶产品均价较高,消费者更倾向性价比高的替代品类 [7] - 2025Q1公司营收延续下滑态势,同比-53.31%;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至0.11亿元,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2025Q1公司毛利率为40.18%,虽同比下降,但环比企稳+0.02pct;受营收规模缩减影响,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升至45.92%/17.25%/14.48%,财务费用率增至4.75% [7] 公司应对策略 - 深耕存量房市场,成立换新事业部,大力推广老房厨房改造业务,2025年计划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全国超200家示范门店,目标入户服务10万家老客户 [7] - 强化第二增长曲线,坚定推进水洗产品发展,同时积极研发燃气热水器、净水器等厨电新品 [7] - 探索跨界新机遇,通过旗下超凡基金(公司持股99%,注册资本2亿元),已投资3个项目 [7] 投资建议 - 下调25/26年EPS为0.23/0.27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0.34元,考虑长期集成灶渗透率提升、地产需求结构调整、公司积极调整应对,参考DCF估值,目标价为14.8元,维持“推荐”评级 [7]
吉利汽车(00175):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
东吴证券· 2025-05-18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表现符合预期 [7] - 会计准则方面Q1吉利已实现领克并表,2024Q1同期数据已进行重列 [7] -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7]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9,846|240,194|302,055|382,115|455,664| |同比(%)|21.06|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4,208|19,579|27,100| |同比(%)|0.91|213.32|(14.57)|37.80|3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3|1.65|1.41|1.94|2.69| |P/E(现价&最新摊薄)|29.71|9.48|11.10|8.05|5.8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为19.74 - 一年最低/最高价为7.31/20.20 - 市净率(倍)为2.09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为183,323.74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为8.71 - 资产负债率(%)为65.83 - 总股本(百万股)为10,078.04 - 流通股本(百万股)为10,078.04 [6] 公告要点 营收 - 公司Q1实现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 - 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原因为价格竞争影响&单价较低的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3.6pct [7] 毛利率 - 2025Q1毛利率为15.8%,同比+0.2pct,改善主要原因为规模效应&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7] 费用率 - 25Q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7] 其他收益 - 25Q1公司其他收益35.9亿元,同环比分别+753.4%/+1613.1%,主要为汇兑损益贡献 [7] 净利润 - 剔除其他收益&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Q1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84.3% - 公司整体单车盈利为0.29万元,同比+59.1%,规模效应&一个吉利战略下整合带来的降本降费贡献下公司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显著 [7] 极氪 - 港股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为5.1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 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25,321.71|189,513.17|257,109.03|326,953.5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865.00|71,459.86|107,924.84|149,244.61| |应收账款及票据|47,457.78|58,732.99|74,300.20|88,601.32| |存货|23,078.31|35,155.89|44,314.76|52,654.50| |其他流动资产|13,920.61|24,164.43|30,569.23|36,453.12| |非流动资产|104,069.95|104,133.60|103,446.49|104,200.61| |固定资产|26,383.84|23,380.61|19,308.15|16,122.33| |商誉及无形资产|28,784.73|30,906.17|33,296.53|36,241.47| |长期投资|31,424.20|32,424.20|33,424.20|34,424.20| |其他长期投资|78.80|24.23|19.23|14.23| |其他非流动资产|17,398.39|17,398.39|17,398.39|17,398.39| |资产总计|229,391.66|293,646.76|360,555.52|431,154.16| |流动负债|127,199.67|172,092.04|217,213.54|258,427.25| |短期借款|30.30|185.30|340.30|495.30| |应付账款及票据|86,440.89|126,561.20|159,533.15|189,556.20| |其他|40,728.48|45,345.53|57,340.09|68,375.75| |非流动负债|9,772.06|14,772.06|16,772.06|18,772.06| |长期借款|3,914.18|8,914.18|10,914.18|12,914.18| |其他|5,857.88|5,857.88|5,857.88|5,857.88| |负债合计|136,971.73|186,864.10|233,985.60|277,199.31| |股本|184.02|184.02|184.02|184.02| |少数股东权益|5,677.71|5,821.23|6,018.99|6,292.7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86,742.23|100,961.44|120,550.93|147,662.11| |负债和股东权益|229,391.66|293,646.76|360,555.52|431,154.16|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40,194.27|302,055.38|382,115.32|455,663.94| |营业成本|201,993.42|253,122.41|319,066.29|379,112.40| |销售费用|13,283.00|14,800.71|17,195.19|19,137.89| |管理费用|4,896.92|6,192.14|7,260.19|7,746.29| |研发费用|10,419.24|12,686.33|16,430.96|19,365.72| |其他费用|127.25|302.06|382.12|455.66| |经营利润|9,474.44|14,951.74|21,780.57|29,845.99| |利息收入|1,242.76|1,612.98|1,071.90|1,618.87| |利息支出|550.26|389.16|555.79|671.99| |其他收益|8,236.62|(404.11)|(564.23)|(711.33)| |利润总额|18,403.55|15,771.44|21,732.45|30,081.54| |所得税|1,604.46|1,419.43|1,955.92|2,707.34| |净利润|16,799.10|14,352.01|19,776.53|27,374.20| |少数股东损益|166.70|143.52|197.77|273.7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632.40|14,208.49|19,578.76|27,100.46|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6,507.43|28,275.43|36,920.35|43,353.18| |投资活动现金流|(9,131.91)|(2,457.13)|(2,065.30)|(3,527.14)| |筹资活动现金流|(13,296.53)|4,765.84|1,599.21|1,483.01| |现金净增加额|4,089.71|30,594.86|36,464.98|41,319.77| |折旧和摊销|9,393.46|1,998.68|2,173.75|2,065.06| |资本开支|(13,314.41)|(1,116.90)|(491.64)|(1,824.18)| |营运资本变动|9,316.31|11,131.46|13,850.05|12,530.60|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1.65|1.41|1.94|2.69| |每股净资产(元)|8.61|10.02|11.96|14.66|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0,075.37|10,075.37|10,075.37|10,075.37| |ROIC(%)|17.29|12.47|15.22|17.37| |ROE(%)|19.17|14.07|16.24|18.35| |毛利率(%)|15.90|16.20|16.50|16.80| |销售净利率(%)|6.92|4.70|5.12|5.95| |资产负债率(%)|59.71|63.64|64.90|64.29| |收入增长率(%)|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13.32|(14.57)|37.80|38.42| |P/E|9.48|11.10|8.05|5.82| |P/B|1.82|1.56|1.31|1.07| |EV/EBITDA|3.65|5.76|2.61|0.70| [8]
敏华控股(01999):FY2025A点评:收入因内销拖累,经营盈利改善,期待内部变革现成效
长江证券· 2025-05-18 17: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FY2025A 业绩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H2 内销承压、外销放缓,但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改善,期待渠道及营销变革强化竞争力,外销关税是短期扰动,重视中长期核心竞争优势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FY2025A(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主营收入 169.03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 20.63 亿港元,同比 -8%/-10%;FY2025H2 主营收入 85.97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 9.24 亿港元,同比 -9%/-21% [2][6] 收入情况 - 内销业务:H2 家具业务同降 17%(人民币口径下同降 16%),线下/线上同降 18%/11%(人民币口径下同降 17%/10%);沙发及配套品/床垫及配套品分别同降 15%/20%(人民币口径下同降 14%/19%),沙发及配套品销量/均价分别同降 11%/3%(人民币口径);其他产品同降 24%;H2 品牌专卖店数净减 149 家至 7367 家,全财年净增 131 家 [7] - 外销业务:H2 整体同增 4%,北美/欧洲及其他市场/Home Group(HG)分别同增 1%/11%/8%,估计北美地区延续量增价减趋势,FY2025 全年北美沙发销量/均价 +11%/-7%,欧洲地区延续较快增长趋势 [7] 盈利情况 - FY2025 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同比 +1.1/-0.3pcts,还原影响后经营维度利润约 23.5 亿港元,对应利润率同比 +1.3pcts [10] - 分地区看,FY2025 国内/北美/欧洲等其他地区/HG 毛利率分别同比持平/+4.4/+0.7/+3.5pcts [10] - FY2025 真皮/钢材/木夹板/印花布/化学品/包装纸平均单位成本同比 -6.7/-3.0/+5.2/-1.8/-9.8/-9.9pcts [10] - 费用端持续优化提效,FY2025 期间广告&市场推广费及品牌建设费/管理费用整体同降 30%/22%,关税费用大幅下降 89% [10] 展望后续 - 内销:地产和消费大环境有压力,家居国补有边际利好;线下重新梳理经销商及门店布局,调整代理方式;线上增设品类旗舰店,加大小红书/B 站等新渠道投流种草,强化品牌运营;产品端优化系列定位,推新强化竞争力 [10] - 外销:若美国关税政策维持当前较低水平影响可控,海外产能布局优势凸显,非美业务有望突破;剔除关税扰动,公司自身优势持续显现,经营盈利有望延续改善趋势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FY2026 - FY2028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0/25.9/28.5 亿港元,对应 PE 为 6.9/6.3/5.8x [10] - 各业务收入及相关指标有相应预测,如内销-沙发及配套品 FY2026E - FY2028E 收入分别为 7045/7608/8217 百万港元,yoy 分别为 7%/8%/8%等 [11]
致欧科技(301376):品牌力及经营质量提升,短期扰动不改中长期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5-18 17: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至2025Q1美线表现更佳,新渠道增势出色,内生优化进展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积极布局东南亚供应链应对关税影响,作为家居跨境出海先锋竞争力持续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5.5/6.6亿元,对应当前PE为17.3/13.8/11.5x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81.24/3.34/3.09亿元,同比+34%/-19%/-29%;2024Q4分别对应同比+24%/-56%/-58%;2025Q1分别对应同比+14%/+10%/+25% [2][6] 业务表现 - 分地区:2024年北美/欧洲/日本/其他区域收入分别同增39%/31%/30%/69% [12] - 分品类:2024年家具/家居/宠物/运动户外收入分别同增37%/36%/19%/20%,新品与次新品收入增速高达89%,占比升至37% [12] - 分渠道:2024年亚马逊基本盘优势强化,新渠道增势强劲,OTTO同增40%,独立站同增58%,其他渠道同增100%;2025Q1美线以及Temu等渠道延续较快趋势 [12] 盈利情况 - 2024年毛利率同比-1.7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1.5/-0.3/-0.04/+1.1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2.7/-3.3pcts;2025Q1毛利同比-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1/+0.7/-0.1/-2.7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0.2/+0.5pct [12] 内生优化 - 欧线配送更快,2024年德国/英国/法意西分别新增仓3/1/5个,法国/意西前置仓发货比例分别提升30/14pcts至38%/73%,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5.5pcts至69.4% [12] - 美线尾程更省,全年完成美东、美西、美南、美北、美中覆盖,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17.8pcts至27.8%,自发平均尾程价格下降4 - 5美元/单 [12] - 供应链标准化和归一化持续,2024年输出多项标准和规范,截至年底标准五金SKU数量下降率达70% [12] 供应链布局 - 目前东南亚对美线的发货占比约40%,87%的产品订单已落地东南亚,预计到今年Q3东南亚将成对美的主发货基地 [12] 品牌竞争力 - 截至2024年底,亚马逊德国/法国/美国站点细分类目卖入Top20 ASIN的438/392/160个,亚马逊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站点家居家具品类中排名第1 [12]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124|10142|12664|152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4|439|550|661| |EPS(元)|0.83|1.09|1.37|1.65| |市盈率|23.04|17.32|13.83|11.50| [16]
阿里巴巴-W(09988):FY2025Q4财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AI需求强劲趋势不改
国海证券· 2025-05-18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云业务增长、国内电商商业化稳步推进以及其他非核心业务持续减亏,考虑即时零售业务短期投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FY2026 - 2028 财年营收分别为 10,873/11,932/13,12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45/1,693/1,928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9/1,994/2,231 亿元,对应摊薄 EPS 为 7.48/8.77/9.98 元,对应 P/E 为 15.2x/13.0x/11.4x,对应 Non - GAAP P/E 为 12.5x/10.9x/9.7x;根据 SOTP 估值法,给予 2026 财年阿里巴巴合计目标市值 29,58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55 元人民币/168 港元 [8][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5 月 15 日公司公告 FY2025Q4 财报(对应自然年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 2,365 亿元(YoY + 7%,QoQ - 16%);经营利润 285 亿元(YoY + 93%,QoQ - 31%),经调整 EBITDA 418 亿元(YoY + 36%,QoQ - 33%),净利润 120 亿元(YoY + 1203%,QoQ - 74%),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YoY + 279%,QoQ - 75%),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YoY + 22%,QoQ - 42%);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阿里巴巴以总额 6 亿美元回购 5100 万股普通股(相当于 600 万股美国存托股);宣布派发 2025 财年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 46 亿美元 [4][9] 整体业绩表现 - 业绩总览:2025Q1 实现营收 2,365 亿元(YoY + 7%,QoQ - 16%),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379 亿元;实现经营利润 285 亿元,净利润 120 亿元;经调整 EBITA 326 亿元(YoY + 36%),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YoY + 279%,QoQ - 75%);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YoY + 22%,QoQ - 42%),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94 亿元 [10] - 分业务收入:2025Q1 淘天集团营收 1,014 亿元(YoY + 9%);云智能集团营收 301 亿元(YoY + 18%);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 336 亿元(YoY + 22%);菜鸟集团实现营收 216 亿元(YoY - 12%);本地生活集团实现营收 161 亿元(YoY + 10%);大文娱集团营收 56 亿元(YoY + 12%) [11][13] - 分类型收入:2025Q1 淘天集团业务中,中国零售商业实现营收 956 亿元(YoY + 8%),其中客户管理业务实现营收 711 亿元(YoY + 12%),直营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 245 亿元(YoY - 1%);中国批发商业实现营收 58 亿元(YoY + 17%);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实现营收 276 亿元(YoY + 24%),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实现营收 60 亿元(YoY + 16%) [14] - 费用情况:2025Q1 研发费用率 6%(YoY - 0.03pct,QoQ + 1.1pct);一般及行政费用率 4%(YoY - 1.9pct,QoQ + 0.5pct);销售及营销费用率 15%(YoY + 2.3pct,QoQ + 0.1pct) [21] - 经调整 EBITA 情况:2025Q1 公司经调整 EBITA 326 亿元(yoy + 36%),其中淘天集团经调整 EBITA 417 亿元,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 EBITA - 36 亿元,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 EBITA - 23 亿元,菜鸟集团经调整 EBITA - 6 亿元,云智能集团经调整 EBITA 24 亿元;大文娱集团经调整 EBITA 0.36 亿元,所有其他调整 EBITA - 25 亿元 [23] - 利润及利润率情况:2025Q1 公司经营利润为 285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 12%;净利润为 120 亿元,净利润率为 5.1%;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Non - GAAP 净利润率为 12.6% [30] 分业务情况 - 淘天集团业务:2025Q1 淘天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至 1,014 亿元,客户管理(CMR)收入同比增长 12%,整体变现率同比改善;经调整 EBITA 417 亿元(yoy + 8%),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41%;平台投入用户增长,提升用户体验,88VIP 会员规模超 5,000 万且数量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Take rate 同比提升,受基础软件服务费和“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提升驱动;AI 技术优化搜索体验等;即时零售短期 EBITA 有波动,长期有望提升淘宝活跃度和用户规模;2025 年天猫 618 玩法简单,取消跨店满减,官方立减最高减 50% [5][31][34]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2%至 336 亿元,主要由跨境业务带动;经调整 EBITA - 36 亿元,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 11%,亏损同比收窄,因 AIDC 提升运营和投资效率,速卖通 Choice 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 [8][38] - 云智能集团业务:2025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至 301 亿元,AI 相关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69%至 24 亿元,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同比增长 2.4 个百分点至 8%;管理层对阿里云未来几个季度营收增长保持乐观;2025 年 4 月 29 日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 Qwen3 并全部开源 8 款混合推理模型,有多种核心亮点 [39][4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 FY2026 - 2028 财年营收分别为 10,873/11,932/13,12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45/1,693/1,928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9/1,994/2,231 亿元,对应摊薄 EPS 为 7.48/8.77/9.98 元,对应 P/E 为 15.2x/13.0x/11.4x,对应 Non - GAAP P/E 为 12.5x/10.9x/9.7x;根据 SOTP 估值法,给予 2026 财年阿里巴巴合计目标市值 29,58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55 元人民币/168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44]
曼恩斯特(30132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储能业务逐渐放量,布局新业务发展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5-18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多赛道布局注入成长新动能,未来发展可期;考虑传统锂电业务承压,储能业务处于发展期毛利率较低,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47/3.21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机器人等新业务有望带来较大弹性,给予2025年60x PE,对应目标价67.32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99亿、24.3亿、30.2亿、36.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7%、43.0%、24.3%、2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亿、1.61亿、2.47亿、3.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91.0%、425.9%、52.8%、30.3%;每股盈利分别为0.21元、1.12元、1.71元、2.23元;市盈率分别为270倍、51倍、34倍、26倍;市净率分别为2.9倍、2.7倍、2.5倍、2.3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4389.27万股,已上市流通股5789.47万股,总市值82.74亿元,流通市值33.29亿元,资产负债率40.36%,每股净资产20.00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81.40/29.96元 [6]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2024 - 05 - 16至2025 - 05 - 16曼恩斯特与沪深300的市场表现对比 [7][8] 相关研究报告 - 包括《曼恩斯特(301325)跟踪分析报告:携手宇树开展机器人业务合作,多赛道布局注入成长新动能》《曼恩斯特(301325)跟踪分析报告: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成功中标,助力钙钛矿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曼恩斯特(301325)深度研究报告:拓锂电涂布之际,御国产替代之风》 [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99亿元,同比113.7%;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 - 91.01%;毛利率22.3%,同比 - 46.5pct;归母净利率1.81%,同比 - 41.13pct;2024Q4公司实现营收6.69亿元,同比186%,环比 - 1.54%;归母净利润 - 0.33亿元,同比 - 136.97%,环比增亏;毛利率13.61%,同比 - 53.02pct,环比 + 0.18pct;归母净利率 - 5%,同比 - 43.68pct,环比 - 3.85pct;2025Q1公司实现营收4.38亿元,同比139.2%,环比 - 34.52%;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 - 90.24%,环比扭亏;毛利率26.50%,同比 - 28.82pct,环比 + 12.9pct;归母净利率1.28%,同比 - 30.04pct,环比 + 6.28pct [9] 业务情况 - 传统锂电业务受供需结构错配、扩产节奏放缓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收入端承压,2024年涂布应用类业务营收4.7亿元,同比 - 40%;储能业务实现突破并初步打开市场,但处于培育阶段,品牌影响力及规模效应暂未形成,毛利率承压,2024年能源系统业务实现营收12.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快速提升至72%,随着业务发展,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9] 多赛道布局情况 - 泛半导体行业:涂布技术横向拓展应用于光伏钙钛矿、面板显示、半导体设备等泛半导体领域,已在钙钛矿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获得订单;机器人行业:2024年12月子公司蓝方技术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围绕机器人本体软硬件技术、产业落地等领域展开合作,聚焦开发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及其关键部件产品,包括微型直线电缸、机器人灵巧手及电动夹爪等 [9]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数据,如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10百万、116百万、258百万、484百万等 [10]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
天风证券· 2025-05-18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或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是小米估值提升的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为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首次发布手机SoC情况 - 2025年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小米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小米坚持自研芯片原因 - 手机SoC是为移动终端服务的定制化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需求高,此前手机厂商在芯片领域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大,小米芯片团队吸收经验,归属手机部旗下,在商业模式上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 小米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第二曲线为芯片提供支持条件,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此前已在可穿戴产品上验证硬件底层框架重构和系统策略优化后的续航提升 [1] 旗舰SOC芯片对小米的意义 - 旗舰SOC芯片手机发布是一次用户破圈,对芯片、AI、OS等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使小米拥有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小米具备高端化基础要素,预计自研芯片或提升小米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 - 汽车业务在核心技术领域十倍投入,首款产品取得成功;小米芯片业务经营逻辑类似,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在长投资周期中持续迭代出首款产品,确保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产品,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小米业务协同效应 - 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 [3]
大唐新能源(01798):入市拖累短期业绩看好风电运营商长期价值
华源证券· 2025-05-18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业绩同比下滑或与电价下滑以及折旧增加有关 新增装机贡献发电增量 4月风况较优电量维持高增 一季度业绩承压受电价下滑与折旧增长影响 财务费用持续下降 应收账款约为当前市值1.54倍 公司长期价值受国有险资认可 136号文利好存量资产 看好风电运营商长期价值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24.6、25.2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2.22港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2.48/1.72港元 总市值16147.62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5552.38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66.87%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802|12576|13987|14770|15480| |同比增长率(%)|2.4%|-1.8%|11.2%|5.6%|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40|1925|2317|2457|2522| |同比增长率(%)|-23.5%|-14.1%|20.4%|6.1%|2.6%| |每股收益(元/股)|0.31|0.26|0.32|0.34|0.35| |ROE(%)|8.59%|7.16%|7.97%|8.01%|7.74%| |市盈率(P/E)|/|/|6.5|6.1|5.9|[6] 事件分析 - 公司2025Q1实现营收35.58亿元 同比增长0.93% 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 同比下降4.44% 业绩同比下滑或与电价下滑以及折旧增加有关 [7] 发电量情况 - 2025Q1公司完成发电量99.05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9.26% 其中风电发电量89.21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8.57% 光伏发电量9.84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15.98% 电量增长受益于装机投产 2024年公司风电、光伏分别新增装机150.06、192.70万千瓦 2025Q1贡献发电增量 但2025Q1或有风电项目处于调试阶段 风电发电量低于预期 1 - 3月公司风电发电量单月增速分别为+0.42%、+20.46%、+6.38% [7] 风况与电量增长 - 2025年4月全国地面10米高度平均风速较近10年同期偏大0.98% 公司四月单月风电发电量增速为16.68% 为二季度经营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7] 业绩承压原因 - 2025Q1公司营收增速远低于发电量增速 一方面系新能源进入市场化交易后电价下滑 另一方面伴随装机投产平价项目占比提升 整体电价呈下降趋势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6.19%或1.08亿元 主要系新投产项目带来的折旧增长 [7] 财务费用情况 - 2025Q1公司毛利额同比下滑0.75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滑0.32亿元 差额主要受到财务费用同比下降0.52亿元影响 [7]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 公司应收账款230亿元 主要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款项 约为市值的1.54倍(按1:1.08汇率计算) 公司在2024年通过借债实现优质项目投产 并提高分红绝对值与比例 [7] 公司价值认可 - 2025年4月30日 公司委任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为非执行董事决议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公司长期价值受到国有险资认可 [7] 风电运营商价值 - 在新能源内部 风电运营商具备更高投资价值 风电在出力以及经营周期上均优于光伏 拥有更高壁垒与更低全社会综合成本 光伏最低回报率要求有望为风电回报率提供支撑 136号文利好存量项目 公司作为老牌风电龙头长期价值或将凸显 [7] 公司利润表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2802|12576|13987|14770|15480| |其他收入 - 经营|405|446|500|500|501| |营业支出|-7900|-8315|-9315|-9886|-10485| |折旧及摊销|-5296|-5588|-6298|-6783|-7213| |职工薪酬|-1249|-1357|-1501|-1645|-1789| |维修及保养费用|-247|-326|-361|-395|-430| |材料成本|-71|-71|-79|-84|-88| |其他支出 - 经营|-1037|-972|-1075|-979|-964| |营业利润|5307|4707|5172|5384|5496| |财务费用|-1692|-1608|-1595|-1623|-1651| |应占联营公司损益|9|19|50|50|51| |除税前溢利|3623|3118|3627|3811|3896| |所得税|-530|-500|-582|-611|-625|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权益)|3094|2618|3045|3199|3271| |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753|2378|2766|2906|2971| |少数股东损益|341|240|279|293|299|[8]
龙源电力(00916):风况不佳拖累业绩关注全面入市下的建设拐点
华源证券· 2025-05-18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部分区域风资源不佳,营收绝对值下滑系火电剥离,利润下滑主要受一季度风况影响;公司转变为纯新能源公司,控股股东有未上市新能源资产,未来资产注入值得期待;136号文助力行业回归理性,关注全面入市下的新能源行业建设拐点;风电运营有壁垒,公司作为风电探路者优势难被追赶,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94、72.02、77.5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5/7.1/6.6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6.57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8.30/5.12港元,总市值54,923.99百万港元,流通市值21,798.4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66.66%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642|37070|34930|36848|39035| |同比增长率(%)|-5.6%|-1.5%|-5.8%|5.5%|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249|6345|6794|7202|7756| |同比增长率(%)|1.54%|7.07%|6.01%|7.69%|2.97%| |每股收益(元/股)|0.75|0.76|0.81|0.86|0.93| |ROE(%)|8.81%|8.67%|8.71%|8.68%|8.93%| |市盈率(P/E)|/|/|7.5|7.1|6.6|[7] 事件分析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1.4亿元,比去年持续经营收入增长0.92%,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19.77亿元,同比下降21.8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或因部分区域风资源不佳[8] 营收与利润分析 - 一季度营收绝对值下滑系剥离两家火电公司,重述后营收正增长,风电、光伏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3.68、7.1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 - 1.89%、+43.09%;利润下滑主要系一季度风况不佳[8] 发电量与装机情况 - 一季度发电量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2%,剔除火电影响后同比增长8.81%,其中风电电量增长4.37%,光伏电量增长55.65%;截至2025年一季度,控股装机411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3044万千瓦,同比增长10%,光伏装机1070万千瓦,同比增长65%;风电光伏装机增速高于发电量增速,因部分大容量区域风资源同比下降[8] 风电利用小时数与电价分析 - 一季度风电利用小时数585小时,同比下降55小时,加回55小时利用小时数后,一季度风电发电量1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超过装机增速,说明机组运行效率或有所提升;2025年一季度风电电价(不含税)为0.4145元/千瓦时,考虑新增电量后对应新增营收6.93亿元,基本等效利润总额新增6.93亿元,对应新增后利润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9.2%,利润下滑或主要系风资源影响[8] 公司定位与行业展望 - 公司转变为纯新能源公司,控股股东在手未上市新能源资产约40GW(风电光伏分别约20GW),未来资产注入值得期待;136号文使新能源建设更理性,关注全面入市下的新能源行业建设拐点[8]
中国化学(601117):如何看中国化学己二腈项目的盈利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5-18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3/81亿,同比增长12.7%/13.4%/11.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5/6.6/6.0倍,考虑到公司实业项目后续业绩弹性较大、海外大单加快执行、受益煤化工投资提速,且盈利质量高、现金流充裕,分红具备提升潜力,当前持续重点推荐 [3][1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看中国化学己二腈项目的盈利空间 - 尼龙66下游应用广泛,但国内民用丝技术影响需求释放,若技术突破有望替代尼龙6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1][12] - 过去我国己二腈对美进口依赖度高,受贸易战影响,国产替代有望提速,价格获支撑,英威达上海己二腈产品预计内供为主,外销有限 [1][12] - 中国化学己二腈项目突破技术壁垒,采用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技术路线经济,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和需求放量 [1][12] - 当前生产己二腈原材料合计成本约1.16万元/吨,原材料主要有丁二烯、天然气、液氨 [2][16] - 公司己二腈项目一期20万吨设计产能,假设产品以己二胺出售,经测算不同产能利用率下己二胺盈亏平衡价不同,今年5月以来国产己二胺平均报价接近50%设计产能利用率盈亏平衡线 [3][17] - 假设项目满产,按5月价格计算,20万吨产量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技改后30万吨产量对应归母净利润为7.64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13.4% [3][1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3/81亿,同比增长12.7%/13.4%/11.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5/6.6/6.0倍,持续重点推荐 [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