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篇: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30 20:14
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 ——有色金属篇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 王笑 Z0013736 孙嘉良 (联系人)F03129093 日期:2025年5月30日 Guotai Junan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int 01 首次供给侧改革前后,有色板块面临的问题远小于黑色 首次供给侧改革前后,有色板块面临的问题远小于黑色 01 一、改革前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明显恶化,但产能出清迟滞,催生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 当下市场对潜在供给侧改革关注的原因有三:一 是工业品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行:当前PPI指数 所代表的工业品价格已经连续28个月下滑,部分 工业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二是贸易摩擦导致 外需可能走弱: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部分发 达国家纷纷对我国强劲的出口表达不满,外需作 为经济引擎的健康度下降;三是反"内卷式"降 价的声音越来越大: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综合整治"内 卷式"竞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发展。 ◆ 回望上一轮15年供给侧改革,我们发现推动改革 ...
5月2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8 21:54
今日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 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当前,我国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不断提 升,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在广大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工 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李强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强会见越南总理。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系列报道【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今日关注:天津市河西区、浙江宁波一体推进学查改,确 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两周年,航线网络已覆盖全国16个城市。 俄罗斯方面称,正在起草有关俄乌和平协议的备忘录草案,完成后转交乌方。 美国4月关键制造业资本货物订单下降1.3%,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内容速览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不断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 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当前,我国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不断提 ...
强化“十五五”化工产业规划顶层设计
中国化工报· 2025-05-28 10: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化工行业面临基础产品结构性失衡,低端产能重复建设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 [1] - 传统产业规划模式导致产能同质化竞争严重,供需失衡局面恶化 [1] - 社会需求结构剧变,需以"需求牵引供给"为宗旨改写产业规划逻辑 [1] "十五五"规划核心导向 -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构建创新驱动、绿色高端、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聚焦"强国"目标,增强新质生产力、全球竞争力和安全保障力 [2] - 新质生产力需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技术领跑,全球竞争力需关注产品品牌和运营能力,安全保障力需确保全链条自主可控 [2] - 因地制宜开展产业适宜性分析,选择差异化战略方向精准发力 [2] 产业结构调整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3] - 纵向延伸产业链,上游开发特种原料,中游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下游拓展高附加值终端产品 [3] - 深化梯度布局与全域协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中小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3] - 推动跨域合作布局海外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供体系 [3] 创新驱动战略 - 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转向自主攻关与跨界融合并举 [4] - 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强化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加大"从1到10"技术攻关投入 [4] - 接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应对欧盟碳关税,完善国内碳市场和绿色金融体系 [4] - 聚焦"绿色、安全、智能"开展交叉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本质安全、智能制造转型 [4] 技术突破方向 - 全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化工"复合业态,推广氢基化工、生物制造等绿色路线 [5] - 采用微反应、酶催化等技术替代高危工艺,研发自感知自预警智能装备 [5] - AI联合材料基因组数据库、量子计算等技术颠覆传统研发模式,推动智能产线升级 [5] 产业图谱工具 - 区域产业图谱提供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现状热力图和空间布局图,用于技术路线规划和供应链优化 [6] - 垂直领域产业图谱剖析重点产业上中下游分布,展示核心技术流程和创新要素分布 [6] - 专项作战图谱包括产业招商导航图谱和政策关联图谱,辅助规划落实落地 [7]
宝钢股份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 - 公司:宝钢股份、宝武集团、马钢有限、山钢日照、武钢基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背景 - 钢铁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弱周期,至今未明显复苏 2024年钢价震荡偏弱,供需双弱,产能和原料价格下降 上半年至8月深度亏损,9月底政策驱动反弹,年底重回供需双弱 [4] - 2025年前四个月,行业供给限制预期增强、宏观政策提升内需,原料价格跌幅大于钢材价格,行业利润有所修复 三四月份钢价达近期高点,但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及贸易战关税影响,钢价预计承压 [4] 宝钢股份经营情况 - 2024年全年利润总额93亿元,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对利润的积极贡献 [2][4][5] - 2025年二季度,汽车主机厂排产环比一季度有所增长,硅钢产品盈利良好,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冷轧产品价格三四月份达高点后下滑,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4] 战略调整 - 宝钢股份通过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战略从1 + 1 + n迭代到2 + 2 + m,旨在打造汽车板、硅钢、精品长材和厚板等产品,提升马钢有限高端长材产品竞争优势,利用现有销售网络提升其销售能力 [2][6] 产能布局 - 宝武集团通过参股马鞍山(1600万吨)和山东日照(900万吨)以及海外沙特合资厚板项目(计划形成250万吨DRI产能),新增产能接近3000万吨,总计约8000万吨 达到目标后,重点优化和强化现有产能 [2][7][8] 产品盈利情况 - 汽车和硅钢接单情况良好 汽车主机厂二季度排产环比一季度增长,但7月工业制造业淡季可能影响开工率 硅钢产品中,取向硅钢和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盈利显著,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10][11] - 2025年三四月份冷轧产品价格达高点后下滑,部分透支后续需求,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螺纹和热系产品情况相对较好 [12] 贸易影响及应对 - 美国4月开始关税战,欧盟增加关税,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需密切关注 越南和韩国对普钢及热轧板卷等产品加征关税,对终端市场有一定影响 [13][14] - 公司约3/4出口面向亚洲地区,美洲和欧洲合计占总出口量约20% 为应对贸易壁垒,公司开拓新市场、调整出口结构、加大未受限制产品出口力度 [14] 资本开支与分红 - 公司近年来资本开支较高,集中在环保投入及湛江轻基转炉建设等项目 从2026年开始,资本开支将回归正常水平,为后续提升分红提供可能 [15][16] 协同推进 - 宝钢股份与马钢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宝武集团两次承诺解决 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是解决同业竞争的重要一步,推进营销端协同 [17] - 山钢日照2024年实现13.6亿元协同效益,2025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马钢有限公司推进百日计划及年度计划 [2][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约3/4的出口面向亚洲地区,中国钢铁行业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量较少,2024年仅几十万吨,公司已很长时间没有直接出口到美国 [14] - 公司在越南对受关税影响的热轧厚板进行初裁并申诉,韩国尚未出裁,主要产品进入保税区,不受反倾销税影响,韩国反倾销税影响有限 [14]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钢坯出口明显增加,公司有少量钢坯出口 [14]
以旧换新如何以点带面(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5
政策效果与市场表现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加力实施后消费者累计换新家电数量超1亿台 [1] - "五一"假期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过7万份 [1] - 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1]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1] - 4月份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5% [1] 产业链升级与绿色转型 - 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 [2]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2] - 家电市场节能高效产品成为主流选择 [2] - 去年全国废旧家电回收量达750万台套 同比增长14.3% [2] - 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1.1万余个 [2] - 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 同比增长64% [2] 政策优化与模式创新 - 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开通10个家电购新补贴资格申领渠道并实现全渠道支付 [3] - 发展"互联网+二手"等新模式优化以旧换新流程 [3]
能耗限额强制性国标实施,相关市场影响几何?
期货日报· 2025-05-22 07:09
政策实施背景 - 《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涵盖化工、煤炭、采矿、造纸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1] - 这批标准规定了相关产品能耗限额等级、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适用于生产企业能耗限额计算及新建、改扩建项目能耗管控 [2] - 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共61项,基本实现高耗能行业全覆盖 [2] 钢铁行业影响 - 能耗限额标准实施将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等落后设备 [2] - 新建和改扩建钢铁项目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准入值,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2] - 政策将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 - 1-4月我国粗钢产量维持高位,但地产项目多数未开工,基建项目因资金紧张进展缓慢 [3] 建材行业影响 - 平板玻璃行业2025年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需达到20%,淘汰或改造基准水平以下产能 [4] - 禁止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需建设的要通过产能置换 [4] - 短期玻璃库存去化速度偏慢,非交割区域库存普遍高企 [5] 能源化工行业影响 - 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需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6] - 新标准首次明确共氧化法环氧丙烷、异构化聚丙烯等复杂工艺的折标计算规则 [7] - 明确提出淘汰200万吨/年以下炼油产能、30万吨/年以下乙烯装置 [7] - 预计2025年炼油产能将压减1亿吨,乙烯产能淘汰约500万吨 [8] 有色金属行业影响 - 能耗限额标准将加速淘汰高耗能、低效能的小型冶炼厂 [10] - 2025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基准价创历史新低,反映铜矿供应紧张 [10] - 铜、铝等金属有望在需求旺季维持高位运行,铅、锌、镍等面临供应过剩压力 [11] 煤炭行业影响 - 能耗限额标准实施将带来每年2452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效益 [12] - 标准煤是标准能源的一种表示方法,1吨秸秆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12] - 政策短期对煤炭供需影响不大,长期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更新生产工艺 [12]
华住CEO金辉:中高端酒店同质化供给突出 存大量改革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6:27
财务业绩 - 一季度收入54亿元,同比增加2 2% [2] - 酒店营业额225亿元,同比增加14 3% [2] - 归母净利润8 94亿元,同比增长35 7% [2] - 在营酒店数量11685家,其中华住中国11564家 [2] - 会员规模接近2 8亿 [2] 经营指标 - 华住中国日均房价(ADR)272元,同比下降2 9% [3] -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208元,同比下降3 7% [3] - 入住率(OCC)76 2%,较去年同期77 2%下降 [3] - 三项指标环比均下滑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商旅市场需求疲软,中美关税对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产生影响 [2][3] - 中高端领域同质化供给增加问题显著 [2] - 消费观念趋向理性实用,行业结构出现新变化 [3] - 一季度商旅出行展现同质化供给增加问题 [4] 战略与应对措施 - 强调高质量增长,一季度新开业门店694家,关店155家 [4] - 轻资产策略使酒店经营成本占收入百分比同比下降0 7个百分点 [4] - 预计二季度RevPAR低个位数降幅收窄,全年保持增长趋势 [4] - 中高端市场为三大战略之一,聚焦一二线城市关键核心位置 [5] 品牌升级与中高端发展 - 汉庭3 5及以上产品占比40%,全季4 0及以上占比78%,桔子2 0及以上占比70% [5] - 一季度在营中高档酒店933家,同比增长36% [5] - 待开业中高档酒店523家,同比增长22% [5] - 实施主力品牌先行的多品牌战略,发展中高端品牌 [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至5%(不计国际业务为3%至7%) [5] - 管理加盟酒店及特许经营收入预计增长18%至22% [5]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明显打开 后续将发力稳就业稳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21:26
本报记者 闫立良 "随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物价运行持续低迷,二季度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将逐步过渡到稳 就业稳增长,宽松空间明显打开。"5月20日,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年内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但力度及节奏将根据中美关税进展、二季度出口和经济表现等关键变量相机抉择。 促进价格水平合理回归 5月7日,央行出台包括降准降息、创设并加力实施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蔡伟认为,一季度出于前期增量政策效果仍在逐渐显现、外部环境尚不明朗以及优先稳定汇率波动风险和银行息差压力等 综合考量,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总量操作较为克制,保持"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不变。 在后续可能的降准降息空间释放上,蔡伟分析称,降准方面,央行将配合财政协同发力,并可能通过加大买断式逆回购等 进一步补充流动性。降息方面,央行将综合考量国内外经济形势、利率风险与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 最近三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蔡伟 表示,这说明当前物价是央行的重要关注指标。 在央行5月9日发布的 ...
四月经济数据刷屏!高技术制造业暴增10%,多项消费指标井喷式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5-20 07:45
宏观经济表现 - 四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环比增长0 22%,增速表现突出 [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 0%,达到今年以来月度增速次高水平 [1] - 一至四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4%,比一季度加快1 1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 8%,表现优于整体外贸形势 [2] 消费市场动态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 8%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 5%、26 9%和19 9% [1] - 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 5%,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 9% [2][2] 投资领域亮点 - 一至四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 5% [1] - 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 4%和8 2%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 3%,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2] 新兴产业发展 - 四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 4%和21 3% [2]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实现10%同比增长,充电桩产量增长43 1%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3] 房地产市场 - 四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总体稳定,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2] - 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呈现止跌回稳趋势 [2] 政策与市场支撑 - 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体系及新型生产要素构成供给侧结构性优势 [3] - 降准降息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扩大 [3]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持续增强 [3]
聚焦人民需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7: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1] - 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 因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日趋多元的新形势新特征 [2] - 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供给体系底层逻辑 催生新业态 [3] 行业供需动态平衡 - 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需要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14亿多人口的市场需求优势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4] - 汽车产业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88.8万辆 [3] - 养老行业面临供给不足问题 需针对老年群体舒适生活、文化娱乐、健康服务等新需求优化供给结构 [2] 科技创新驱动 - 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突破催生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等新业态 [3] - 需发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颠覆性作用 使高质量供给成为引领需求变革的重要动能 [3] - 推动差异化生产、个性化服务发展 需要生产服务主体主动变革和监管机制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