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搜索文档
A股2025年一季报解析:春江水暖:盈利改善显韧性,科技突围启新章
长江证券· 2025-05-07 16:14
核心观点 - A股一季度营收波动下滑,盈利有所回升,全A营收同比-2.93%,盈利同比-4.87%,全A非金融两油营收同比-0.38%,盈利同比+6.02%,金融行业盈利拖累指数,全A非金融两油盈利TTM同比增速在连续四个季度小幅回升后边际回落,2025Q1归母净利润TTM同比增速降幅收敛;从历史上一季度数据来看,2025Q1全A盈利单季环比为+72.8%,全A非金融两油盈利单季度环比为+283.3%,是2010年以来一季度环比最高值 [11] - 结构上,与2024年四季度相比,上游金属盈利贡献增强,中游家电和机械表现较好,下游延续修复趋势,银行盈利贡献大幅下滑 [12] - 盈利贡献度方面,2025Q1盈利的正贡献主要来自金属材料及矿业、农产品、综合金融等行业,产生盈利拖累的行业主要有银行、煤炭、房地产、油气石化等行业 [12] - ROE水平方面,2025Q1全A整体ROE延续下滑趋势,原材料、必选消费、通讯业务、信息技术与硬件板块ROE边际上涨,能源、工业、医疗、可选消费、公用、金融、房地产ROE边际下滑 [12] - 毛利率水平方面,2025Q1全A、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毛利率均小幅回落;行业端来看,医疗、原材料、金融、通讯业务毛利率边际持稳,必选消费、公用事业则持续提升,能源、工业、可选消费、信息技术与硬件、房地产延续下滑趋势 [12] - 专题讨论方面,从行业内上调个股比例看,综合金融、保险、传媒互联网等行业上调较多;从个股上调数量上看,电子、医疗保健、化学品等行业上调个股较多。一级行业业绩调整幅度看,综合金融、传媒互联网、家电制造等行业上调了预期,大部分行业盈利预期下调 [12] 利润增速 盈利单季同比 - 营收单季度同比方面,2025Q1全A营收同比增速下滑,由正转负,创业板保持正增长,科创板保持负增长且下滑幅度较大,全A营收单季同比增速为-2.93%,创业板为6.77%,科创板为-9.19% [18] - 盈利单季度同比方面,2025Q1全A盈利增速降幅收敛,全A非金融两油盈利增速由负转正,金融行业盈利增长贡献较小,创业板盈利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科创板增速降幅收敛,全A盈利同比增速为-4.87%,全A非金融两油盈利同比增速为+6.02%,创业板为+18.70%,科创板为-63.15% [18] 盈利单季环比 - 2025Q1全A盈利单季环比为+72.8%,环比增速较2024Q1扩大;全A非金融两油盈利单季度环比为+283.3%,是2010年以来一季度环比最高值,较2024年Q1盈利环比增速增长较大 [19] 2025Q1归母净利润TTM同比增速 - 历史规律显示A股企业盈利增速下滑周期一般持续8个季度左右,本轮已下滑8个季度,并于后四个季度持续回升,2024Q3归母净利润TTM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于2024年Q4触底,2025Q1归母净利润TTM同比增速降幅收敛 [22] 利润结构 - 从大类板块利润占比情况看,2025Q1主板利润占比小幅回落,创业板、科创板利润占比相较2024Q4小幅上涨,北证板块利润占比较2024Q4小幅回落 [27] - 从大类行业利润占比看,周期、制造、可选消费、TMT、医疗、公用利润占比在2025Q1有所提升,必选消费、金融地产利润占比在2025Q1有所下滑 [27] 盈利增速贡献 - 2024Q4盈利贡献为正的行业有银行、综合金融、保险等,产生盈利拖累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2024Q3盈利的正贡献主要来自保险、农产品等行业,产生盈利拖累的行业主要有电新、房地产等 [30] - 2025Q1盈利的正贡献主要来自金属材料及矿业、农产品等行业,产生盈利拖累的行业主要有银行、煤炭等 [30] 边际变化 - 长江一级行业层面,2025年一季度盈利TTM增速靠前的行业主要有农产品、保险、综合金融等 [36] - 盈利TTM增速同比的边际变化上,2025Q1相较于2024Q4,农产品、金属材料及矿业、计算机等行业边际改善幅度靠前 [36] 分市值结构 - 大市值公司一季报营收增速放缓,盈利增速连续五季度增长,沪深300指数2025年一季度营收TTM同比增速为0.04%,盈利TTM同比增速为5.2% [39] - 小盘股营收增速小幅下滑,利润增速下滑拐点已过,中证1000指数2025年一季度营收TTM同比增速为-4.64%,盈利TTM同比增速为-11.6% [39] ROE ROE整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A非金融的ROE - TTM水平继续回落,处于历史低位的行业数量占比仍在提升,超过一半的三级行业ROE水平位于历史40%分位以下 [44] ROE板块及行业表现 - 2025Q1上市板块中,全A非金融两油和创业板ROE企稳,其余板块ROE小幅下滑 [47] - 初级行业的ROE中,2025Q1能源、工业等行业ROE边际下滑,原材料、必选消费等板块ROE边际上涨 [47] ROE杜邦拆解 - 一级行业层面,2025Q1仍有超过半数行业的ROE下滑,下游消费行业表现分化,食饮、社服杜邦三因子和ROE同步下行,TMT行业ROE和净利率改善,资产周转率环比上升 [48] - 杜邦三因子和ROE同步下滑的行业有煤炭、油气石化等 [49] 毛利率情况 - 2025Q1全A非金融毛利率 - TTM边际小幅回升,多数行业毛利率当前仍然处在历史低位,超过一半的三级行业的毛利率水平位于历史40%分位以下 [51] - 大类板块看,2025Q1全A、主板等毛利率均小幅回落;初级行业的毛利率中,能源、工业等延续下滑趋势,医疗、原材料等毛利率持稳,必选消费、公用事业则持续提升 [54] - 考察一级行业的毛利率(TTM)变化,接近半数行业一季度毛利率上涨,农产品、金属、公用事业毛利率边际提升较大;从行业数量占比看,2025Q1必选消费、能源内部有较多细分行业毛利率提升,可选消费、医疗、工业行业内部有较多细分行业毛利率下滑 [57] 周转率情况 - 2025Q1全A非金融周转率仍持续回落,尚未出现明显回升;全A非金融资产增速下滑至2.73%,收入TTM同比增速延续下滑至-1.65%,从2024Q3起连续三季度为负,后续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仍需收入端驱动 [63] 杠杆率情况 - 2025Q1全A非金融资产负债率边际出现季节性下降;剔除季节性后,从历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看,全A非金融的负债率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但是降幅有所收敛 [68] 专题讨论:哪些行业一季报超预期 盈利预期调整情况 - 从行业内上调个股比例看,综合金融、保险、传媒互联网等行业上调较多;从个股上调数量上看,电子、医疗保健、化学品等行业上调个股较多 [74] - 从行业整体业绩的调整幅度看,综合金融、传媒互联网、家电制造等行业上调了预期,大部分行业盈利预期下调 [74]
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调整向好
光大证券· 2025-05-07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25Q1营收微增利润有降有升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奶粉业务增势良好 原奶价格下行提升毛利率澳优商誉减值影响短期利润 考虑原奶上游去化节奏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仍维持“买入”评级 [1][2][3][4] 各业务情况总结 - 液体乳2024年收入750.03亿元同比-12.32% 主要因终端需求偏弱及常温奶去库存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 25Q1收入196.40亿元同比-3.06% 降幅环比收窄 渠道库存稳中有降 终端价盘良好 [2] - 奶粉及奶制品20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296.75/88.13亿元 同比+7.53%/+18.65% 金领冠婴配粉24年营收双位数增长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提升 奶酪品类2B业务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 [2] - 冷饮产品20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87.21/41.05亿元 同比-18.41% /-5.25% [2] 财务指标总结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全年/24Q4/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10%/31.00%/37.8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80/+6.82pcts 成本端红利提升毛利率 [3] - 2024全年/24Q4/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99%/18.06%/16.9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52/-1.14pcts 因终端产品新鲜度好促销费用减少 [3] - 2024全年/24Q4/25Q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86%/4.07%/3.77%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0.70/-0.30pcts [3] 净利率 - 2024全年/24Q4/25Q1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30%/-9.03%/14.76%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3.42/+23.80pcts 24Q4净亏损因澳优商誉减值 25Q1净利率同比下滑因24Q1投资收益基数高 [3] - 2024全年/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19%/-9.34%/14.0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2.58/+23.36pcts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8.10/116.51亿元 较前次下调6.1%/5.4%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36亿元 对应2025 - 2027年EPS为1.70/1.83/2.05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6/15倍 [4] 其他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179|115,780|119,738|123,981|130,650| |营业收入增长率|2.44%|-8.24%|3.42%|3.54%|5.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29|8,453|10,810|11,651|13,03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0.58%|-18.94%|27.88%|7.79%|11.89%| |EPS(元)|1.64|1.33|1.70|1.83|2.0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9.48%|15.89%|19.03%|19.14%|19.83%| |P/E|18|22|17|16|15| |P/B|3.5|3.6|3.3|3.1|2.9|[5]
鸣鸣很忙:港股IPO的野心与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5-07 09:58
行业格局与公司合并 - 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门店总数超1.4万家,2024年GMV达555亿元,成为行业绝对龙头 [2] - 合并被视为冲刺港股IPO的关键一步,2025年5月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用于门店扩张与供应链升级 [2] - 行业进入"双寡头"时代,鸣鸣规模碾压竞争对手万辰集团(门店数4726家) [4]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鸣鸣采用"薄利多销+规模效应"模式,毛利率7.5%-7.6%,经调整净利率2.3% [7] - 单店年销售额约385万元,远超万辰集团的185万元 [7] - 存货周转天数仅11.6天,物流体系24小时覆盖300公里半径 [4] - 99.5%收入来自商品销售,加盟商利益绑定紧密 [8] 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下沉市场统治力显著,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28个省份 [4] - 资本背书强劲,红杉、黑蚁、盐津铺子等机构持股超15% [4] - SKU达3380个,每月上新百款,供应链复杂度高 [10] 行业挑战与潜在风险 - 行业同质化严重,鸣鸣与竞争对手SKU差异不足20%,价格战加剧 [11] - 管理半径面临极限挑战,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300条食品安全投诉 [10] - 加盟商矛盾浮现,部分反映总部支持不足,选址与运营标准化待提升 [10] 资本运作与市场预期 - 万辰集团转型量贩零食后股价最高涨幅达10倍,市值突破170亿元,为鸣鸣提供参照 [3] - 盐津铺子突然转让鸣鸣3.3%股权,接盘方为"突击成立"的湖南晓芒,引发内部矛盾猜测 [12] - 若IPO估值对标万辰(PS约0.5倍),鸣鸣市值或超300亿元,但港股估值可能更谨慎 [13] 未来发展战略 - 可能利用1.2亿会员数据反向定制产品,提升毛利率(定制产品占比25%) [14] - 探索跨界合作,借鉴万辰与食用菌业务的协同,尝试零食与健康食品结合 [14] - 若资本退潮或消费下行,可能被迫收缩战线或被巨头并购 [15]
Why Clorox Stock Sank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5-07 05:01
股价表现 - Clorox股票在周二交易中下跌2.46% 收盘跌幅达2.4% 盘中一度下跌6.3% [1] - 股价下跌源于第三季度财报不及预期且公司预警短期业绩阻力 [2] 第三季度财务数据 - 非GAAP调整后每股收益1.45美元 较分析师平均预期低0.11美元 [4] - 季度销售额16.7亿美元 低于预期5000万美元 [4] - 销售额同比下滑7.7% 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5% [5]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2.2%提升至44.6% 但未能抵消销售额大幅下滑的影响 [5] 业绩指引调整 - 全年销售额预期从"下降1%至增长2%"下调为"下降1%至持平" [6] - 有机销售增长率预期从4%-7%下调至4%-5% [6] - 维持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6.95-7.35美元的指引 但更可能接近区间下限 [7] 经营环境 - 近期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对公司构成重大挑战 [7]
小米与realme等品牌发力“非洲手机之王”传音“让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0: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首次跻身全球前五 [2] - 2024年营收68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微增0.22%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0% [2] 市场格局变化 - 2024年四季度中东非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公司市场份额从36%降至34% [7] - 非洲地区毛利率28.59%同比减少1.46个百分点,仍高于亚洲等其他地区的17.66% [5] - 亚洲等其他地区营收447.37亿元首次超过非洲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5] 产品与竞争分析 - 手机收入占比超90%,毛利率20.62%同比减少2.63个百分点 [4] - TECNO品牌中端市场表现强劲,itel全价格段下滑,Infinix面临产品更新压力 [7] - 小米2024年四季度中东非出货量同比增长15%,realme主打性价比策略 [7][8] 行业竞争动态 - OPPO增加埃及和土耳其本地生产投资,vivo计划进攻非洲发达地区 [8] - 非洲市场150美元以下机型为主,厂商价格区间重叠导致利润受压 [8] - 其他中国品牌通过本地化活动(如小米粉丝见面会)争夺市场份额 [8] 战略挑战 - 公司需应对渠道让利压力以维持市场份额 [8] - 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上探存在挑战 [8] - 创始人早期通过避开主流战场策略建立非洲57%市场份额优势 [4]
润本股份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润本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目标**:2025年目标营收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速,最终实现净利润30%目标且营收增速更快;上半年设定营收和利润均增长30%的“双30”目标;防晒系列产品2025年销售目标为1亿,较2024年3000万显著增长;净利率理想水平为20%左右 [2][3][14][25] - **品类目标**:运动护理预期增长30%-40%,驱蚊产品20%-25%,精油类10%-15%;未针对具体产品系列规划拆分目标,重点通过不同渠道实现整体销售目标 [2][4][5][9] - **渠道目标**:本地渠道增长50%-60%,天猫15%,京东20%,飞亚达经销商40% [2][4][5] - **业绩表现**:2025年4月营收约增长30%;第一季度超40%增长,因去年同期基数高,第二季度增速预期较低;山姆渠道3月销售约1200万元,4月超2000万元,已达阶段性收入预期,净利率约28%,基本无投放费用 [3][4][8] - **产品更新**:2025年驱蚊产品室内电热蚊香液增加童锁功能、价格与去年一致,继续主推便携装,新推出次抛式驱蚊啫喱并计划5月中旬上市瓶装版;山姆会员店主要销售电热蚊香液和便携式驱蚊喷雾,暂无其他新产品计划 [2][7] - **过往举措**:2024年通过新品(电热蚊香液加定时功能、户外便携装驱蚊喷雾)和渠道(抖音平台推广驱蚊产品获市占率第一)重点投入推动业绩超预期 [2][6] - **利润影响因素**: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受政府补贴和利息收入影响,一次性补贴减少及利率下降致利润减少约1000万元,大额存单利息收入归入非经常性损益 [2][8] - **市场营销策略**:2025年5月1日起在广州、深圳、杭州和上海地铁站点增加广告投放,推广电热蚊香液和防晒啫喱;继续在抖音渠道推广,在天猫渠道增加短视频主动推送,与李佳琦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参加广交会和上海婴童展 [13] - **客单价提升**:通过组合销售日常护肤品与防晒产品提升单品销量,产品品类结构变化使整体客单价从约30元提升至接近40元;新面霜和洗护类产品因功效强、重量大未来可能继续提价 [4][16][17] - **毛利率提升**:拥有自有供应链优势,通过产能费用节约,预计短期内每年毛利率提升1 - 2个百分点,新品推出及运动护理占比提升是推动因素 [25] - **销售费用率**:预计2025年销售投放费用率保持在30%以内,去年全年费用率约28.9%,青少年产品推广费用视市场反馈决定,整体销售收入提升后费用率不会显著提高 [2][13][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规划**:2025年第二季度已基本完成新品上线,包括驱蚊啫喱、青少年祛痘水乳及精华、次抛精华、泥膜等,还将推出青少年洗发水类产品;上半年已推出新防晒产品和蛋黄油面霜;下半年新产品预计七八月份明确 [12][13] - **渠道拓展**:2010年开始选择线上渠道,2024年1月聘请线下渠道总监并设团队负责线下业务,线下渠道布点多、拿货周期长、量不大,发展需较长时间且需更多人力精力投入;铺设线下渠道点位多不影响销售费用率,主要通过非平台经销商入驻 [11][19] - **产品认证**:不同形态防晒产品需单独申请许可证,申请时间通常为一年半至两年以上 [15] - **原料来源**:青少年护肤系列使用国内植物原料提取物,如野生葛根提取物用于青少年防晒乳和水乳中,其提取技术待确认,水乳精华中一种植物成分未用于防晒乳 [15] - **用户群体**:整体用户群体85%以上为女性,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 - 40岁占超75%,三线或以上城市人群占比超75%;驱蚊产品面向男性用户、购买者年龄段广泛,物理驱蚊产品多由妈妈购买 [23] - **线上渠道复购率**:天猫和抖音复购率约30% [22] - **抖音平台情况**:2025年抖音平台提供行业补贴和退货补贴返还,流量无明显倾斜,行业内流量成本仍较高,补贴占比小 [24] - **中长期规划**:目前未制定2026年具体目标或指引,下半年可能进行相关规划,目前重点是完成三年目标 [25]
今世缘:2024年稳健收官,2025年顺利实现开门红
太平洋· 2025-05-06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今世缘“增持”评级,目标价53.64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世缘2024年稳健收官,2025年顺利实现开门红,多产品稳健增长,省内持续深耕、省外快速渗透,但腰部产品占比提升及货折加大扰动毛利率,盈利能力阶段性下滑 [1][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为12.47/12.47亿股,总市值/流通为590.98/590.98亿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59.38/35.35元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46亿元,同比增长14.31%;实现归母净利34.12亿元,同比增长8.80%。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16.44亿元,同比增长7.27% [4] 产品与区域表现 - 分产品,2024年特A+/特A/A/B/C&D分别实现营收74.91/33.47/4.19/1.42/0.74亿元,同比+15.17%/+16.61%/+1.95%/-11.09%/-14.57%,特A及以上产品收入占比94.4%,同比+1.0pct;2025Q1特A+/特A/A/B/C&D/其他分别实现营收31.69/16.50/1.84/0.57/0.19亿元,同比+6.60%/+17.37%/+3.28%/-3.84%/-38.27%,V系、淡雅、单开增长势能强劲 [5] - 分区域,2024年淮安/南京/苏南/苏中/盐城/淮海/省外实现收入22.35/26.31/14.26/19.24/12.74/10.62/9.26亿元,同比12.31%/11.68%/9.47%/21.21%/15.62%/9.05%/27.37%;2025Q1淮安/南京/苏南/苏中/盐城/淮海/省外实现收入9.19/13.27/5.16/7.16/5.75/5.89/4.37亿元,同比9.02%/5.16%/9.17%/15.20%/12.64%/3.22%/19.04%,苏中市场增长亮眼,省外市场持续渗透增长强劲 [5] - 经销商数量方面,2024年末省内/省外经销商达613/615个,分别净增加+114/+167个,2025Q1末省内/省外经销商达636/631个,较年初分别净增加+23/+16个 [5] 盈利能力 - 2024/2025Q1公司毛利率为74.75%/73.63%,同比-3.6/-0.6pct,主因腰部产品占比提升以及货折加大 [6] - 2024年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4.60%/18.54%/4.02%,同比-0.2/-2.2/-0.2pct,毛销差下降1.37pct至56.21%;2025Q1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39%/13.29%/2.08%,同比+0.9/-0.9/-0.1pct,整体费用率相对稳定 [6] - 2024/2025Q1公司净利率为29.55%/32.24%,同比-1.5/-0.6pct,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6] - 2025Q1末合同负债达5.38亿元,同比-4.35亿元,环比-10.55亿元 [6]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11%/1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10%/12%,EPS分别为2.98/3.28/3.6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x/14x/13x,按照2025年18X给予目标价53.64元,给予“增持”评级 [7] -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显示,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46/127.41/141.55/157.3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4.12/37.10/40.89/45.64亿元等 [8][10] 资产负债、利润与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多项资产与负债数据 [13][14] - 利润表呈现了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利润指标 [14] - 现金流量表给出了2023 - 2027年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等数据 [14][15]
德银:维持小米买入评级 上调目标价
快讯· 2025-05-06 12:51
德银:维持小米买入评级 上调目标价 金十数据5月6日讯,德意志银行报告称,小米集团电动汽车业务4月份新订单环比下滑。该月自动驾驶 方面广告宣传的减少可能也给新订单带来了压力。公司第二家电动汽车工厂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 预计今年将支持50000至150000辆的销量。德意志银行预计,小米集团电动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在第一季 度可能会进一步升至22%左右,全年毛利率将增至24.7%。德银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将目标价从 71.50港元上调至74.00港元。 ...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6 03:56
业绩说明会概况 - 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针对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与投资者交流 [2] - 召开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9:00-10:00,通过进门财经平台进行 [3]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秦庆平、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王忠霞、独立董事武恒光 [4] 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5%,主要因烯烃二期项目达产降低综合成本及折旧调整 [7][8] - 全年毛利率预计同比提升,基于成本优化及开工率优势 [8] - 2025年经营目标为销售收入187亿元、净利润3.28亿元,基于市场及生产评估 [8] 产品与产能详情 - 聚丙烯加工贸易量约5万吨,毛利水平与国内持平 [7] - 煤焦产品2024年产量210.14万吨,设计产能170万吨(仅含焦炭/甲醇/合成氨),产能利用率82.33% [8] - 炭黑、烯烃、煤焦产品开工率分别为109%/91%/84%,均超行业水平 [8] 现金流变动原因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入流出同比环比大幅下降,主因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未到期金额调整(2024年底22.69亿元,2025年3月底17.56亿元)影响现金流分类 [8] 原材料价格影响 - 焦煤价格下跌对焦炭毛利产生正向影响 [7]
司太立:碘价维持高位,24年利润承压-20250505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9.29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增长,考虑收入稳健增长,若碘价下行及技改投入见效,有望推升毛利率 [1] - 碘价维持高位致24年毛利率下降,若后续回落叠加技改项目投入,25年毛利率有望回升至20%以上 [2] - 造影剂原料药新产能持续投产,发货量有望提升;造影剂制剂国内借集采东风放量,海外市场注册加速推进 [3][4] - 因碘价高位和API价格承压,调整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给予25年31xPE,对应目标价9.29元 [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23.50亿元(yoy+7.02%),归母净利 - 4909.90万元(yoy - 211.00%),扣非净利 - 5412.99万元(yoy - 251.56%);4Q24营收5.46亿元(yoy - 3.43%),归母净利 - 5807.48万元(yoy - 1281.68%);1Q25营收6.86亿元(yoy+6.79%),归母净利1434.43万元(yoy+16.79%),扣非净利1117.09万元(yoy+13.63%) [1] - 24年毛利率19.4%,较之前 - 4.9pct [2] 造影剂业务 原料药 - 2024年造影剂收入18.70亿元(+2.94%yoy),估计原料药收入约12亿元,同比小幅下滑,API发货量1500吨(23年约1200 + 吨),24年底原料药产能2400 + 吨,其中1800t已完成国内国际主要质量体系认证,预计25年底产能达3000吨,25年API发货量有望达2000吨 [3] 制剂 - 估计24年造影剂制剂收入6.6 + 亿元,同比增长约25%,目前产能约2000万支,预期25年底约2500万支,25年收入增速超10% [4] - 国内制剂:24年实现收入5.58亿元,+13.75%yoy;截至2M25,碘海醇28省集采续约新增中标11个区域,碘克沙醇已开标13省中新增中标9个区域,碘佛醇中标“京津冀3 + N联采”;钆贝葡胺5M24获批上市,另布局多款钆制剂和超声造影 [4] - 海外制剂:爱尔兰IMAX制剂收入8620.3万元,+60%yoy;上海司太立加速推进制剂海外注册工作,24年已实现商业化国家6个,另有多个国家审评中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 - 27年归母净利至1.31/2.18/3.20亿元(较25/26前值下调44/43%),给予25年31xPE(可比公司一致预期25xPE),对应目标价9.29元(前值10.65元,20xPE) [5] - 收入假设调整:考虑下游制剂集采推进,终端价格承压,下调25 - 26年收入预期 [16] - 毛利率假设调整:考虑上游原材料碘价格高位,预计25年毛利率承压,下调至23.3%;预计25 - 26年碘价回落,毛利率逐步恢复至24.5/25.8% [16] - 费用率假设调整:考虑多款制剂中标国家集采,略微下调25 - 26年销售费用率;考虑运用自动化管理体系,略微下调25 - 26年管理费用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