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躁动
搜索文档
 波动加大,券商热议“春季躁动”行情,如何把握?
 券商中国· 2025-03-04 07:27
 市场表现   - 3月首个交易日A股冲高回落,沪指收跌0.12%报3316.93点,创业板指收涨1.2%,两市成交1.66万亿元 [1]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三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5.7亿元,单日最高流入1亿元 [2]     春季行情分析   - 长城证券指出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升值推动资金流入中国科技成长资产,港股、中概股、A股科技板块估值提升,M2-M1同比高位及政策利好加速"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3]   - 光大证券认为历年"春季躁动"行情受货币政策、经济数据、会议催化,2025年行情已开启,政策支持及赚钱效应将提升市场估值,当前A股估值处于2010年均值附近 [3]   - 中信建投表示全球风险偏好下降但中国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主线,外部扰动稳定后春季行情有望延续,产业趋势共识下中国资产信心重估趋势将持续 [4]     配置策略   - 华夏基金提出2月市场上行主因DeepSeek催化科技股重定价,短期风险偏好回落或致科技主题受挫,红利资产性价比提升,长期仍看好政策与市场逻辑共振下的红利资产 [5]   - 光大证券建议维持"科技+红利"哑铃型配置,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及高股息行业(通信、公用事业、银行) [5][6]     自由现金流ETF   - 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填补Smart Beta工具箱空白,上市三日累计成交10亿元,联接基金同步上报 [6][7]   -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聚焦高自由现金流率企业,2024年修订后强化"现金奶牛"筛选,覆盖沪深北交易所,剔除金融地产行业,主板权重占比96.95%(深交所38.28%,上交所58.67%) [8][10]   - 指数成份股筛选综合流动性、ROE稳定性及自由现金流指标,按季度调仓,历史年化收益16%,2019-2024年连续6年正收益,2024年收益28% [11]     自由现金流策略价值   - 高自由现金流企业具备稳定分红能力及抗风险特性,财务真实性高于净利润,长期超额收益显著,符合增量资金配置需求 [11]   -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强调现金流稳定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高自由现金流率资产成为投资者新共识 [12]   - 华夏基金推出自由现金流ETF为指数投资提供新工具,延续其权益指数产品创新传统 [13]
 【策略】积极把握春季行情——2025年3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张宇生/王国兴)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1 21:53
 市场表现   - 2月A股主要指数普遍回暖,科创50涨幅达18.0%,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行业涨幅居前,煤炭、石油石化、银行等高股息板块表现较差 [2]   - 2月港股市场回暖明显,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6.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香港35分别上涨19.1%、17.6%、17.0%、7.5% [2]     A股观点   - 2025年A股"春季躁动"行情已开启,受中美关系缓和、DeepSeek爆火、节后日历效应等因素催化 [3]   - A股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均值附近,政策支持及增量资金流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估值 [3]   - 配置方向关注科技成长(TMT、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消费(家电、消费电子、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两条主线 [3]     港股观点   - DeepSeek-R1等科技成果催化下,中概资产价值有望重估,科技创新领域中美差距较小(美国1.9标准差 vs 中国1.8) [4]   - 建议继续关注"哑铃"策略:1)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 2)互联网科技公司 3)高股息低波动行业(通信、公用事业、银行) [4]
 开市首周中小盘成长基金一马当先,中证1000、2000指数及相关基金有望开启春季躁动行情!
 市值风云· 2025-02-10 18:02
 市场春季行情表现   - 春节后首个交易周A股在政策预期与全球流动性宽松共振下开启反弹,上证指数上涨1.6%,沪深300上涨2%,创业板指上涨5.4% [3]   - 中小盘成长风格基金表现突出,前三个交易日平均收益3.5%,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C涨幅最高达5.9% [3][4]   - 中泰证券数据显示2000-2024年期间2月上涨天数占比中位数达60%,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5][6]     中小盘成长基金优势   - 小盘成长风格因弹性强在流动性改善阶段表现更优,近十年2月份小盘成长指数上涨概率达60% [5][7]   - 华安中小盘成长混合基金通过灵活调仓捕捉产业机会,2020-2021年配置新能源龙头,2023年转向AI硬件,2024年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半导体/高端制造 [9][10][11]   - 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低于40%,近一年收益20.2%,近两年收益44.3%,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12][13]     中小盘指数基金对比   - 中证1000指数反映小盘股表现,与先进制造概念关联;中证2000指数聚焦小微市值公司,产业特征不明显 [15]   - 近一月收益居前的均为指数增强型基金,中证1000增强ETF收益9.71%,中证2000增强ETF收益11.40% [16][18]   - 长期年化收益显示中证1000指数达9.74%,优于中证2000指数(8.7%)和沪深300指数(7.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