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芯片设备,产能过剩
半导体芯闻· 2025-10-13 18:26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半导体晶圆厂设备(WFE)市场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将达到1840亿美元,其中设备出货1510亿美元,服务出货330亿美元 [1] - 2024年至2030年间,设备和服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6%和4.8% [1] - 市场在应对结构性效率低下和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1] 市场特征与驱动因素 - 半导体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晶圆代工厂和集成器件制造商(IDM)产能利用率低且盈利能力受挤压,但设备投资仍在持续 [3] - 设备投资持续的原因在于政府和企业将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置于眼前盈利能力之上,导致多地重复建设晶圆厂 [3][6] - 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的市场扭曲,使设备供应商受益于持续的WFE工具需求,而非纯粹的终端市场逻辑 [6] 市场竞争格局 - WFE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五大”厂商(ASML、应用材料、泛林集团、东京电子、科磊)在2024年合计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 [7][8] - 高资本密集度、技术专长和长期合作关系构成了巨大的行业进入壁垒,确保了市场领导地位的连续性 [9] - ASML在2023和2024年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其领先地位得益于在EUV光刻领域的无与伦比优势 [11] 设备技术细分市场 - 按设备技术划分,2024年图案化设备占据主导地位,占整个市场的26.5% [9] - 2024至2030年,各技术细分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各异:蚀刻和清洗增长最快(+5.5%),晶圆键合增长迅猛(+10.4%),离子注入增长最慢(+2.0%) [12] - 沉积、计量与检测、减薄与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0%、4.3%和4.3% [12] 器件应用驱动的投资 - 从2024年到2030年,资本支出将以≤7纳米节点的先进逻辑器件为主导,其复合年增长率为7% [11] - DRAM市场得益于EUV光刻技术的采用,7纳米以上逻辑工艺保持广泛应用,NAND存储器拥有超晶格层和多层堆栈设计等创新技术 [13] - 专用器件、先进的存储器和逻辑封装、工程晶圆和光掩模也是重要的应用驱动细分市场 [16] 行业创新驱动因素 - 逻辑器件从FinFET向GAA、带供电的GAA网络、CFET的转变是关键创新驱动因素 [17] - DRAM向更密集架构(如4F²)发展,NAND存储器规模扩大且层数增加,非硅材料在专用器件中应用扩展 [17] - 先进封装方案发展、光掩模行业和工程晶圆的持续创新共同推动WFE领域创新 [17] - 设备供应商的竞争焦点在于提供兼具工艺多功能性和技术改进的完整工艺解决方案,目标是实现多功能、模块化的设备架构 [14][18]
芯片设备,产能过剩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2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晶圆厂设备(WFE)市场在产能过剩和地缘政治驱动的重复建设背景下,仍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将达到1840亿美元,其中设备1510亿美元,服务330亿美元,2024-2030年设备和服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6%和4.8% [2] - 市场增长由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需求驱动,而非纯粹的终端市场逻辑,导致设备供应商受益于地缘政治造成的市场扭曲 [4][7] - 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五大巨头"(ASML、应用材料、泛林集团、东京电子、科磊)在2024年合计占据近70%市场份额,ASML凭借EUV光刻领先地位占据约20%份额 [15] - 行业创新由器件架构演进驱动,逻辑器件向GAA和CFET转变,DRAM采用EUV光刻,NAND向多层堆栈发展,设备供应商需提供多功能、模块化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 [19][25][26] WFE市场现状与预测 - 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和晶圆厂利用率低下,但设备投资持续,因政府和企业在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优先于短期盈利能力 [4] - 多地重复建设本地制造生态系统导致晶圆厂冗余,抑制芯片制造商短期回报,但支撑WFE工具需求 [7] - 2030年WFE市场总规模预计1840亿美元,2024-2030年设备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4.6%,服务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4.8% [2] 竞争格局 - "五大巨头"市场集中度显著,2024年合计占近70%份额,反映行业资本密集、技术专长和长期关系的高进入壁垒 [9][10][15] - ASML在2023-2024年稳居龙头,份额约20%,主导EUV光刻领域;应用材料2022年份额略低于20%,优势在沉积和材料工程;泛林集团和东京电子各占约10%,强项在蚀刻和沉积;科磊份额约7%,为检测和计量标杆 [15] 设备技术细分 - 2024年图案化设备占主导,占市场26.5%,其次为沉积、蚀刻与清洗、量测与检测 [12] - 2024-2030年各技术复合年增长率:蚀刻和清洗最快达5.5%,图案化4.7%,沉积4.0%,计量和检测4.3%,减薄和化学机械抛光4.3%,离子注入最慢2.0%,晶圆键合最快10.4% [16] - 晶圆键合增长迅速,因应先进封装需求;蚀刻和清洗高增长由器件微缩驱动 [16][24] 器件应用驱动 - 2024-2030年资本支出以≤7纳米先进逻辑器件为主导,复合年增长率7%,凸显尖端逻辑在推动WFE需求的核心作用 [15] - 其他增长应用包括DRAM(受益EUV光刻采用)、7纳米以上逻辑工艺、NAND存储器(超晶格层和多层堆栈创新)、专用器件(非硅材料和定制架构) [17] 行业创新趋势 - 逻辑器件从FinFET向GAA、带供电GAA网络、CFET演进;DRAM采用EUV并向4F²密集架构发展;NAND规模扩大,层数增加,可能向多堆栈过渡;专用器件扩展非硅材料应用 [25] - 创新驱动因素包括先进存储器和逻辑封装、工程晶圆和光掩模、先进封装方案发展 [24][25] - 设备供应商竞争焦点为工艺多功能性、技术改进(内部开发或合作并购)、设备形态多样化(如湿法与干法处理、单晶圆与多晶圆平台) [26]
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 较上月小幅下降
搜狐财经· 2025-10-06 18:53
全球制造业PMI总体趋势 - 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仍低于50%的荣枯线,表明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 [1] - 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三季度全球经济恢复力度较二季度有所提升 [2] 区域制造业表现 - 美洲制造业PMI为48.9%,保持在收缩区间,三季度均值为48.6%,较二季度微幅上升,基本延续弱势恢复趋势 [1] - 欧洲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结束连续8个月环比上升走势,恢复力度减弱,但三季度均值49.3%仍高于二季度,整体恢复力度好于二季度 [1] - 亚洲制造业PMI为50.9%,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在50%以上,保持平稳扩张态势,三季度均值为50.8%,较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 [1] - 非洲制造业PMI为51.4%,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三季度保持在扩张区间 [1] 经济恢复背景与驱动因素 - 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下,全球经济恢复在一定区间保持稳定,但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偏弱的情况没有改变 [2] - 追求科技创新驱动、增强供应链韧性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稳定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 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09:45
全球制造业PMI总体态势 - 2025年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49%-50%区间内波动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第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三季度全球经济恢复力度较二季度有所提升 [1] - 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但很难出现明显上升,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偏弱的情况没有改变 [3] 各区域制造业表现 - 亚洲制造业PMI为50.9%,与上月持平,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三季度均值为50.8%,较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 [1][9] - 非洲制造业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50%以上,三季度均值为51.1%,较二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 [1][8] - 美洲制造业PMI为48.9%,较上月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保持在收缩区间,三季度均值为48.6%,较二季度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 [1][4] - 欧洲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结束连续8个月环比上升走势,三季度均值为49.3%,较二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 [1][7] 主要国家制造业详情 - 美国9月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连续7个月低于50% [4] - 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降至50%以下,生产指数升至50%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在45%左右低位,购进价格指数连续8个月高于60% [4] - 中国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印度制造业PMI在57%以上,日本制造业PMI在50%以下,韩国在50%以上 [9] - 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均在50%以下,西班牙和希腊制造业PMI在50%以上但较上月下降 [7] - 尼日利亚制造业PMI在53%以上,南非制造业PMI升至52%以上 [8] 经济预期与政策环境 - 经合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9%上调至3.2%,同时维持2026年2.9%的预测不变 [3] - 亚开行将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期由4.7%上修至4.8% [9] - 美国8月CPI环比上涨0.4%,年化通胀率升至2.9%,8月失业率升至4.3%创近4年新高 [5][6] - 欧元区9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2%,高于8月的2.0% [7] 增长驱动因素与挑战 - 追求科技创新驱动和增强供应链韧性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抓手 [3] -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稳定恢复至关重要,亚洲和非洲制造业稳定扩张的背后区域贸易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3][8][9]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持续推进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助力,但对外依存度高和产品初级化导致经济易受外部冲击 [8] - 亚洲主要国家对恢复经济的政策支持较为坚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促进区域贸易合作深化 [9]
大闸蟹卖爆了!电商销量增长超4倍,最快12小时到餐桌?
北京商报· 2025-09-29 21:20
大闸蟹销售表现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大闸蟹销量较节前增长4-5倍,达到年内销售最高峰 [2][6] - 蟹卡GMV同比增长超三成,其中什么值得买平台蟹卡GMV同比提升37.13% [2][6] - 黄河口大闸蟹节前销量实现同比约2倍增长 [6] 电商平台策略与供应链布局 - 电商平台推出大闸蟹消费专区,通过促销蟹卡和礼盒吸引用户,例如叮咚买菜对阳澄湖大闸蟹蟹卡降价11-111元不等 [1][2] - 平台深入原产地合作,京东超市与宿迁市合作建立霸王蟹基地,包销1600亩蟹塘,年产量预估50万斤以上 [6] - 永辉超市通过包塘方式锁定上千亩优质蟹塘,计划供应约100万只阳澄湖大闸蟹 [6] - 叮咚买菜挖掘传统产区外特色大闸蟹,如新疆天山雪蟹、山东黄河口大闸蟹和江苏洪泽湖大闸蟹 [6] 物流配送时效保障 - 顺丰在阳澄湖镇启用智能化快递转运中心,投入全自动小件分拣系统,产能较2024年同比提升100% [7] - 中通开通全国200城航空"次日达",江浙沪主要城市可实现"当日捕捞、当日尝鲜" [7] - 永辉建立分级时效体系,上海、杭州、南京等短链路城市最快12小时"朝捕夕达",北京、重庆、福州等中长链路区域24小时内直达 [7] 节日相关品类消费趋势 - 生鲜电商平台整体备货量预计较平日提升约20%,休闲零食、卤味熟食等预计在假期前两天及后半段迎来销售高峰 [7] - 旅游出行装备热销,京东平台智能行李箱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广东、上海、北京为成交额TOP3地区 [8] - 女装品类GMV同比增长高达96.58%,风衣、针织衫、卫衣等秋季单品销量领先 [8] - 衣物、护肤收纳袋热度同比增长31.05% [8]
大闸蟹电商销量增长超4倍 节日消费考验供应链韧性
北京商报· 2025-09-29 18:41
大闸蟹销售与供应链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部分电商平台大闸蟹销量预计较节前增长4至5倍,蟹卡GMV同比增长超三成 [1] - 叮咚买菜平台黄河口大闸蟹节前销量实现同比约2倍增长 [5] - 电商平台深入原产地合作,京东超市包销1600亩蟹塘预估年产量50万斤以上,永辉超市锁定上千亩蟹塘计划供应约100万只阳澄湖大闸蟹 [5] - 物流企业提升时效,顺丰启用智能化快递转运中心使产能同比提升100%,中通开通全国200城航空"次日达" [5] - 永辉建立分级时效体系,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可实现12小时内"朝捕夕达",北京、重庆、福州等城市24小时内直达 [7] 电商平台节庆策略 - 电商平台推出大闸蟹消费专区及促销活动,例如叮咚买菜提供鲜活大闸蟹优惠,阳澄湖大闸蟹蟹卡降价11至111元不等 [1] - 平台挖掘特色地域大闸蟹系列,包括新疆天山雪蟹、山东黄河口大闸蟹及江苏洪泽湖大闸蟹 [5] - 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阳澄逍遥太湖大闸蟹8只装礼盒为品类销量冠军 [5] 节庆消费趋势 - 9月消费市场呈现强烈节点属性,涵盖礼赠消费、换季消费及家装消费需求 [7] - 除大闸蟹外,叮咚买菜预计休闲零食、卤味熟食等在假期特定时段将迎来销售高峰,平台整体备货量较平日提升约20% [7] - 旅游出行装备热销,京东平台智能行李箱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广东、上海、北京为成交额TOP3地区 [7] - 户外鞋服品类中,休闲衣裤、羽绒服/棉服、沙滩/凉拖等成交额同比增速领先 [7] - 什么值得买平台女装品类GMV同比增长高达96.58%,风衣、针织衫、卫衣等秋季单品销量领先 [8] - 为提升出游便捷性,衣物及护肤收纳袋热度同比增长31.05% [8]
启航华中 链达全球 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盛大开园
环球网· 2025-09-29 15:20
9月27日,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正式开园,目前已吸引超300家国内外冷链食品龙头企业竞相入 园,未来将引入千余家食品贸易类企业入驻,致力打造华中冷链产业数智化转型新标杆。 武汉市副市长李湛,湖北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武汉市交通局局长贺敏,黄陂区委书记何建文, 区长张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军,区政协主席熊定萍,香港玉湖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向墨,玉湖冷链董 事长郭立民,总裁钟辉红,副总裁兼武汉公司董事长李元华,武汉公司总经理王雪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园 仪式。 黄陂区区长张劲致辞 张劲致辞称,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的全面投运,标志着黄陂区冷链物流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将极 大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有效降低区域冷链物流成本,带动更多优质上下游企业入驻,为黄陂 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玉湖冷链董事长郭立民致辞 来源:环球网 郭立民在致辞提到,玉湖冷链始终秉持"打造中国冷链食品高质量交易平台"的使命,坚持重资产投入与 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安全、高效、可追溯的冷链供应链生态。玉湖冷链武汉园区从签约到投运,离 不开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在要素保障工作中提供的高效服务,不仅为项目推进营造了良好 营商环境,更 ...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供应链韧性
新华日报· 2025-09-27 04:37
核心观点 -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扩展网络和智能化生产提升中小企业供应链弹性与韧性 助力化解断链风险并优化发展生态 [1][2][3] 战略引领与平台赋能 - 深化互联网+制造融合 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打通内外部信息壁垒构建上下游联结网络 [1] - 鼓励地方政府联合头部企业建设垂直型平台 提供轻量化应用和定制服务降低独立部署成本 [1] 资源融通与能力建设 -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整合 降低使用成本并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2] - 利用平台数据构建供应链风险预警模型 实时感知供应商状态与市场波动 提前识别潜在断点 [2] - 通过共享库存和产能调剂功能建立虚拟产能池 实现订单柔性分配与产能弹性补充 [2] 政策支持与生态优化 - 各级政府通过资金补助和税收减免降低应用门槛 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动力 [2] - 创新平台+金融+保险服务 以平台经营数据作为授信依据开发供应链信用贷等普惠产品 [2] - 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基于平台数据的供应链中断险和网络安全险 探索政府主导的风险补偿机制 [2] 技术创新与智能支撑 - 鼓励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能力 [3] - 推动与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建立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3]
全球电子协会:贸易摩擦不影响标准制定 供应链韧性成重要命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6:38
行业宏观背景与挑战 - 全球电子市场贸易价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零组件领域规模为2.5万亿美元 [1] - 每5美元电子贸易中,就有1元电子元件来自单一国家生产,显示供应链高度关联性 [1] - 60%企业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57%企业称人工成本增加 [1] - 技能人才可得性以及利润率的扩散指数低于100,表明指标处于收缩或承压状态 [1] 行业未来驱动力量 - 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性、供应链韧性三大力量正决定电子行业未来走向 [2] - 贸易冲突与地缘政治波动不会影响国际标准的开放性与通用性 [2]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 - 中国在PCB印制电路板行业占据全球超50%产能,且增速高于全球及新兴区域水平 [2] -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024年较上年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的增速 [2] - 中国电子制造业已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跨越,升级为全球新兴的创新驱动力量 [2] - 海外企业关注点从借助中国降低制造成本,转向依托中国市场创新活力以维持自身全球竞争力 [2]
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唯一!日日顺连续五年上榜亚洲品牌500强
全景网· 2025-09-25 08:45
本次入选,日日顺供应链凭借其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智能化、AI数字化的服务创新,持续强化 与海尔智家全球化战略的协同,并在不断拓宽家居、汽车、消费品、新能源、医疗等行业服务边界,做 深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在智能化方面,日日顺供应链构建覆盖采购、生产、跨境及末端 服务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在全球化布局上,依托海尔智家的国际网络资源,提升跨境物流服务的覆盖 广度与响应效率。 2025年,日日顺供应链还先后入选商务部《数智供应链案例集》及WBL"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获得中 物联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牵头制定IEEE《智慧物流服务指南》等多项国家标准,展现出在标准化建设 与行业创新方面的双重引领作用。 正如本届大会主题"全球关税壁垒背景下,亚洲品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施营销战略"所启示,未来物流 企业需进一步融合智能技术与全球网络,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跨区域协同能力。在此趋势下,以日日顺 供应链为代表的亚洲物流品牌,正成为支撑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 2025年9月24日,亚洲品牌大会在香港举办,会上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本年度《亚 洲品牌500强》报告。丰田、国家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