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双良节能拟定增12.9亿元押注氢能
国际金融报· 2025-10-25 14:36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4亿元 [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转正至5317.79万元 [3] - 业绩变动主要因光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但通过精益管理、成本下降及单晶硅价格回暖,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显著回升 [3] 融资活动 - 终止2023年度定增事项,新披露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12.92亿元,较原方案大幅缩水近50% [4] - 新定增募集资金拟投向四大方向: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拟投入4.93亿元)、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拟投入2亿元)、研发项目(拟投入2.1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3.85亿元) [5] 财务状况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1.91%,2021年至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7%、68.49%、76.45%、82.77% [7] - 高负债率源于2021年以来的高杠杆扩张,2021年借款为30亿元,2024年增至150亿元,利息费用从2021年的0.35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5.48亿元 [7] - 截至三季度末,净资产为46.13亿元,有息债务高达127亿元,货币资金为43.35亿元 [8] - 2024年营收规模降至130亿元,净利润亏损21.34亿元,全部债务高达166.5亿元,短期债务占比高达75.7% [8]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收购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切入光伏多晶硅还原炉领域,但主业增长见顶,多晶硅产能过剩严重 [9] - 公司将未来押注氢能领域,聚焦绿氢带来的电解槽业务需求,已签署制氢设备订单,合同金额为4.5亿元 [9][10] - 公司自主研发的SDJ S1系列碱性水电解槽产氢量可达2000Nm³/h,并发布世界最大标方5000Nm³/h高性能碱性电解槽 [10]
账面资金高达43亿 却要募集13亿 这家老牌企业差不差钱?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22:33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2亿元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43.35亿元 [4] - 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44亿元 [4]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2022年末至2025年9月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49%、76.45%、82.77%及81.91% [5]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产品、节能节水装备及新能源装备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产品贡献收入29.42亿元,占公司营收规模的67.05% [4] - 业绩变动主要系光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所致 [4] 氢能业务进展 - 公司自2018年布局氢能源领域,2022年正式进军氢能行业 [6] - 已研发出全球单台产氢规模最大的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 [6] - 2025年以来,公司氢能业务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300% [6] - 上半年公司斩获中东阿曼ACME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制氢设备订单,并与闳扬新能源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 [6] 资金具体投向 - 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93亿元 [5] - 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亿元 [5] - 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4亿元 [6]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3.85亿元 [6]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报收6.26元/股,降幅为3.69% [3]
苏州都羡慕:榆林,何以成为中西部最强地级市?
36氪· 2025-10-24 15:46
城市经济地位 - 榆林是中国中西部最强地级市,2024年上半年GDP达3485亿元,位居中西部地级市首位[2][3] - 2024年人均GDP上升至20.93万元,逼近上海的21.68万元,高于深圳和苏州[33] - 2023年人均GDP为19.63万元,全国排名第5,较2021年上升15位[32] 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拥有全球第二大煤矿神府煤田,煤炭总储量877亿吨,开采成本约100元/吨,具备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特性[14][26][39] - 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土地面积换算相当于每平方米地下有6吨煤、140公斤石油、1立方米天然气[19] - 已探明约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超6亿吨石油、超8000亿吨岩盐,金属镁产量占全球超40%,是世界最大金属镁生产基地[27] 产业升级与转型路径 - 通过煤化工技术升级实现循环经济,将荒煤气净化回收用于冶炼金属镁,废渣用于生产水泥和免烧砖,提升热效能并降低碳排放[45][46] - 发展煤基化工产业链,甲醇可生产烯烃用于合成可降解塑料、合成纤维、电池电解液等高端化工原料[49] - 2022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装置,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技术攻关完成[50] 能源战略新布局 - 利用煤化工副产氢气发展氢能产业,通过碳捕集技术将“灰氢”转化为“蓝氢”,并规划利用风电电解水生产“绿氢”[59][60] - 被定位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吸引大型能源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形成技术人才梯队[50] - 抓住中欧班列机遇,2020年底开通“榆西欧”专列,将化工原料、零部件等商品运往欧洲、东南亚市场[30] 基础设施与民生投入 - 2025年冬航季榆林机场拥有38条航线,通航43个城市,旅游旺季可直飞越南、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7][8] -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4.7亿元,其中83.6%投向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实现覆盖全市的15年免费教育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67] - 统筹223亿元资金支持延榆高铁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地位[67]
恒逸石化(000703.SZ):暂无制氢产能和氢能应用布局
格隆汇· 2025-10-24 15:33
公司现有制氢产能 - 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一期配套了部分制氢产能 [1] - 公司广西新材料项目一期配套了部分制氢产能 [1] - 上述制氢产能均为自用于公司产品生产 [1] 公司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暂无制氢产能布局 [1] - 公司暂无氢能应用布局 [1]
中德能源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在苏州召开
国家能源局· 2025-10-24 09:58
2025年10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苏州共同召开中德能源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 。 会上,双方介绍了各自能源政策和发展转型最新情况,回顾了 2024年7月上一次工作组会议以来双方合作成果。会议通过 了《中德能源工作组2025—2026年工作计划》,双方议定在能源法律框架、能源和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可持续供热/制 冷、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储能等领域开展交流研讨、专题研究和人员互访等。 来自两国能源主管部门、德国驻华使馆和合作项目执行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 ...
多位百亿基金经理大调仓
财联社· 2025-10-22 16:56
公募基金三季度调仓概况 - 截至10月21日,已有32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公募基金身影,其中超200只个股的前十大股东中已有主动权益基金出现 [1] - 多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展现出各自的调仓动向 [1] 东山精密(002384.SZ)持仓变动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1,341,710股,占总股本比例1.17%,期末参考市值15.26亿元 [2][3] - 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11,775,267股,占总股本比例0.64%,期末参考市值8.42亿元 [3][4]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该股,持股数减少123.14万股至11,237,007股,占总股本比例0.61%,期末参考市值8.03亿元 [3][4] - 除公募基金外,新华人寿旗下2只产品新进,中国人寿旗下产品则有减持动作 [4][5]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认为AI业务有望带动业绩增长,公司拟收购索尔思100%股权以快速切入光通信市场,加大AI领域布局 [5] 长源东谷持仓变动 - 6只公募基金现身前十大股东,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股2,3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71%,期末参考市值0.85亿元 [5][6] - 华安动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产品现身该股 [6] - 公司聚焦新能源领域,混动缸体缸盖销量大幅增长,同时前瞻布局机器人关键部件,推进灵巧手、机械臂等核心模块研发 [7] 其他个股调仓动向 - 恒而达获鹏华碳中和增持至134.87万股,但前三季度净利润减少逾四成 [7] - 隆盛科技遭鹏华碳中和减持,持股数从10,856,200股减少两成以上至8,361,900股 [7] - 4只公募基金新进隆盛科技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华安媒体互联网 [8] - 万辰集团获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2,668,400股,较二季度末持股1,658,900股增加六成以上 [9]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955.3%,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超三倍 [9] - 蓝科高新获华夏行业景气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10,474,800股,公司向光热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拓展,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9]
国富氢能成立新材料公司!
企查查· 2025-10-22 09:2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国富纳科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晓华 [1] - 公司股权结构为:江苏创元合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 [1] -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富氢能)成立于2016年6月13日,是一家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10471.056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为9004.4488万元人民币 [3] - 国富氢能于2025年9月19日成立了另一家新材料子公司——江苏国富氢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为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何庆一 [4] 核心技术 - 江苏创元合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表面处理新材料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企业,致力于NCALD技术的深度研发、工艺应用、产品生产和装备制造 [1] - NCALD技术全称为镍基自催化多原子复合沉积技术,该技术实现了镍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颠覆性突破 [2] 业务范围与行业定位 - 国富纳科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涵盖新材料技术研发、专用设备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等 [1] -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核心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2] - 国富氢能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掌握碱性电解水技术和质子交换膜技术的氢能装备企业,产品涵盖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加氢站设备、液氢储运装备、水电解制氢设备等 [2] - 江苏国富氢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聚焦于技术服务、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 [4]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关联方签署全资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投资意向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3:25
投资意向书签署概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与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氢机公司签署了《投资意向书》[3] - 资本公司、石科院和大连院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向全资子公司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投资[3] - 本次合作意向如实际实施将构成关联交易,但目前仅为意向性约定,尚未构成关联交易实质[2][4] 合作方基本情况 -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00万元人民币,由中石化集团与石化股份共同出资成立,控股股东为中石化集团[5][6]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00万元人民币,为石化股份的全资子公司[9]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38,459.08万元人民币,为石化股份的全资子公司[11] - 三家合作方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良好,均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履约能力[8][11][13] 合作内容与安排 - 合作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中国石化集团氢能产业链引领力,增强氢能机械公司核心竞争力[14] - 资本公司拟以现金出资,石科院和大连院拟以氢能技术出资,具体出资技术经协商并经批准后确定[14] - 增资扩股后不改变公司对氢机公司的控股地位[15] - 各方将委托同一家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氢机公司及拟投入技术进行评估[14] 对公司的影响 - 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符合公司及子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将为业务发展带来更坚实支撑[21] - 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氢机公司研发能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运营能力[21] - 本次《投资意向书》的签署不会对公司当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业务独立性构成重大影响[21]
连板股追踪丨A股今日共93只个股涨停 这只煤炭股6连板
第一财经· 2025-10-21 16:35
市场涨停股概况 - 10月21日A股市场共计93只个股涨停 [1] - 煤炭开采概念股大有能源表现突出,收获6连板 [1] - 可燃冰概念股神开股份与德石股份均实现2连板 [1] 连板个股及所属概念 - 连板天数达3天的个股包括ST中迪(房地产概念)和先锋电子(天然气概念) [1] - 连板天数达2天的个股涉及多个行业,包括*ST奥维(军工电子)、*ST花王(储能)、盈新发展(房地产)、石化机械(氢能)等 [1] - 其他2连板个股包括汇绿生态(同林概念)、ST雪发(旅游概念)、黄河旋风(培育钻石概念)、北方股份(智能驾驶与氢能概念)等 [1] - 百川能源(燃气概念)、中信重工(人形机器人与风电概念)、恒盛能源(培育钻石概念)也实现2连板 [1]
大兴“6+5+3”产业发展蓝图亮相
北京青年报· 2025-10-21 02:04
产业发展蓝图 - 大兴区明确“临空经济 生物医药 未来能源 数字经济 商业航天 农林科技”六大主导产业 [1] - 产业发展总纲为“6+5+3”蓝图 即建设6大产业功能区 5个产业集聚区 3大发展新片区 [2] - 6大产业功能区包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北京数字经济示范区 国际氢能示范区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2] - 5个产业集聚区包括荟聚商务科技集聚区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念坛国际金融商务区 京南物流基地 京南农林科技园 [2] - 3大发展新片区包括花园城市永定湾 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 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2] 商业航天产业 - 在安定镇规划建设252公顷商业航天产业空间 聚焦星箭总装集成 地面终端制造等核心领域 [2] - 深度融入全市“南箭北星”布局 强化与“北京火箭大街”联动 加速“飞地”合作模式落地 [2] 招商引资与项目进展 - 今年以来落地高质量项目突破1000个 京外迁入企业数量 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和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3] - 大兴国际旅游度假区及M19 R4双地铁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接续落地 [3] 特色农业与精品城镇 - 持续巩固蔬菜和种苗产业的全市领跑优势 做强庞各庄西瓜 安定桑葚 采育葡萄等产业 [4] - 推出采育数字时尚小镇 打造“数字+时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潮流秀场” [4] - 后续将持续推出庞各庄西瓜小镇 礼贤空港小镇等一批精品项目 [4] 花园城市永定湾规划 - 全面启动花园城市永定湾规划建设 计划通过10年左右努力打造成产城融合新典范 [5] - 构建“一轴 双心 一环 一T台 两点 九片区”空间骨架 横向打造“花园T台” 纵向以永庆北大街串联产业大道 [5] - 依托“三站一高铁”的TOD开发模式 构建高效“半小时通勤圈” [5][6] - 规划有R4线一期南段轨道交通和3大换乘节点 通过城市快速路连接南五环和南六环 借由京雄商高铁强化区域联动 [6] - R4一期南段轨道交通正深化站线位方案 花园T台 水系等规划设计初步成形 首医大新校区建设已在进行中 12条主次干道已破土动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