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港通医疗(301515)8月20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46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0日收盘,港通医疗报收于23.72元,下跌0.55% [1] - 当日换手率4.15%,成交量2.64万手,成交额6225.88万元 [1]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4.4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47.19万元 [1][2] - 游资资金净流出2.72万元 [2] 公司业务与技术应用 - 公司专注于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气体装备及系统、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病房、手术室、ICU、中心供应室、各类实验室、高原弥散供氧等场景 [1] - 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实验室等的洁净处理 [1] - 目前产品尚未应用于液冷服务器 [1]
中航光电20250820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液冷技术、军用连接器、AI电源、系统互联技术 [2] - 公司:中航光电(主营中高端光电液体连接技术及产品研发) [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液冷技术发展 - **驱动因素**: - 单芯片功耗提升:英伟达B200芯片功率1200瓦,B300预计1400瓦,Rubin芯片或达1800瓦以上 [5] - 机柜内芯片数量增长:GB200时期单机柜72张GPU,Robin时期或增至144-578张 [5] - 价值量攀升:B300液冷系统价值量比B200增长20%,单机柜价值量向10万美元提升 [5] - **应用领域**:数据中心、超算、储能 [2] - **公司布局**: - 提供整机柜解决方案及零配件(连接器、输送管、冷板等) [3]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拓展东南亚、日韩市场 [6] - UQD快速接头技术沉淀16-17年,可提供零部件售卖 [6] AI电源领域进展 - 参加全球计算联盟起航大会,发布技术规范 [7] - 锚定算力方向,加大AI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向系统集成商转型 [7] 军工业务 - **市场增长**: - 国防预算年增6%-7%,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91亿元增至2024年190亿元(CAGR 11.1%) [13] - 信息化建设加速推动需求,行业双寡头趋势明显(中航光电市占率近50%) [13] - **公司优势**:配套航空系统72个系列、1.3万品种,参与C919机载设备供电设计 [14] 系统互联技术 - 总投资23亿元的基础器件厂房产业园投产,推动向集成互联商转型 [14] - 技术应用于大型运输机、战斗机,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14] 自动化与盈利能力 - 智能车间建设实现自动化管理,提升工艺问题解决效率 [15] - 2019-2023年营收CAGR 21%,职工人数CAGR 7.3%,费用控制稳定 [11][12] 股权激励与业绩 - 三期股权激励覆盖1,465人,摊销费用2025年降至2.13亿元 [9][12] - 2023年营收201亿元(2019年92亿元),军工与新能源等业务驱动增长 [11] - 2025-2027年预测: - 营收:271.7亿元(+16.85%)、280亿元(+15.98%)、310.42亿元(+10.73%) [16] - 净利润:41.13亿元(+22.62%)、48.21亿元(+17%)、54亿元(+12%) [16] 其他重要信息 - **历史发展**:1970年建厂,经历四个阶段,2013年营收26亿元(10年增长10倍) [8] - **职工效能**:2025年职工效能挖潜为重点,2024年职工人数1.93万人(+9.25%) [12]
液冷,引领服务器散热新时代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液冷散热行业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海外厂商Vertiv、Colt、台达 以及国内厂商英维克、曙光数创、高澜股份、申菱环境、飞荣达等 中游服务器厂商包括浪潮、紫光、联想、曙光、中兴通讯、工业富联等[21][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驱动:AI算力爆发推动液冷从可选变必选** * AI芯片功耗激增 英伟达GPU功耗五年内从400瓦跃升至1,400瓦[1] * 搭载8颗Blackwell GPU的DGX D200服务器功耗高达14.3千瓦 远超通用服务器[1][2] * 单个AI GPU机柜功率密度持续提升 Virtus预测2029年将超1兆瓦 行业平均机柜密度超50千瓦[1][3] * 当机柜密度超20千瓦时 液冷相比风冷优势显著[1][3]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1亿美元 2026年达86亿美元 英伟达GPU占比超80%[2][13][14] **技术路径:冷板式率先落地 浸没式是未来方向** *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高 散热效率优于风冷 预计近两年率先落地[4][26] *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及能效更佳 但需解决冷却介质腐蚀性、防火性、防爆性及长期浸泡可能导致的部件损坏问题[11] **市场规模与增长:高速增长赛道** * 中国液冷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4亿美元 同比增长67% 出货量超23万台[12] * 未来五年中国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预计达47% 2029年达162亿美元[12] * 大型数据中心、AI芯片厂商和电信运营商是三大主要驱动力 占据中国市场90%需求[12] * 液冷系统单机柜价值量高 GB200NVL72系统价值量7.3-8.3万美元 GB300NVL72提升至8.5-9.5万美元[2][19] **产业链与厂商进展:海外验证与国内突破** * 海外厂商Vertiv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上调2025财年指引至99-101亿美元 验证市场需求[6] * 国内头部厂商积极布局海外算力链 与海外客户或ODM对接 打开收入和盈利弹性预期空间[6][25] * 2025年5月至8月 多家头部海外互联网厂商持续上调资本开支 对2026年预期更为乐观[6][7] **其他重要内容** **AI加速芯片出货预测** * 英伟达GPU出货量预计2025年160万颗(H20/B20/B30系列) 2026年504万颗(GD200/GD300系列)及72万颗R系列芯片[13] * 谷歌TPU出货量预计2025年200万颗 2026年330万颗[15] * 亚马逊AI加速卡出货量预计2025年155万颗 2026年220万颗[15] * ASIC芯片液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5亿美元 2026年12亿美元[16] **液冷系统价值构成** * 核心组件包括冷板、快速接头、分液器、CDU(冷量分配单元)等[2][17] * 以GB200系统为例 计算托盘价值约1,700美元 交换托盘约450美元 分液器约1.3万美元 快速接头约5,500-6,000美元[17][18] **投资关注点** * 关注能切入海外供应链(尤其是英伟达生态)的国内厂商[25] * 关注国产算力链上有布局的厂商[25] * 关注中游服务器板块[25][28]
英维克20250820
2025-08-20 22:49
行业或公司 - 行业:温控节能、数据中心、储能、电子散热 - 公司:英维克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结构 - 营收主要来自房温控节能产品线(约50%)和储能业务(约40%),其中储能业务90%为储能相关收入[2] - 电子散热业务(液冷板、风冷器件等)预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2] 财务表现 - 最新中报显示数据中心收入增长超50%,储能业务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约35%[2] - 毛利率表观下降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剔除影响后综合毛利率小幅下降[2] - 上半年液冷收入达2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5] 战略优势 - 管理层重视盈利能力,团队稳定,兼具华为的创新精神和艾默生的质量运营优势[6] - 不打价格战,注重质量和运营,并能抓住战略转型机会[6] - 管理层具备研发背景和高素质,在技术创新和战略规划方面有优势[9] 研发模式 - 采用平台化研发模式,提高效率并优化产品设计,注重规模效益[10] - 散热产品研发分为三步:构建散热原理、规划结构设计、优化控制系统[10] 创新能力 - 数据中心领域率先推出间接蒸发冷却方案,占据市场头部份额[4] - 通过扩展可涉猎的价值量(如从传统风冷转向间接蒸发冷却)获得更高市场价值[4] - 液冷领域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覆盖机房侧和服务器侧,获取100%价值量[4] 未来发展重点 - 电子散热业务(液冷板、风冷器件等)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曲线[7] - 二季度末存货和合同负债提升,为三季度收入提供保障[7] - 人员投入保持领先,支持长期发展[7] 市场地位 - 国内与升腾链、运营商合作,海外与NVIDIA和Ethereum链合作[13] - 全链条能力使其在液冷赛道中处于领先地位[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在二季度末相比一季度末进一步提升[7] - 管理层前瞻性眼光出色,能够引领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9] - 全链条能力有望在未来芯片更新换代时与芯片厂商进行早期联合研发[14]
朗进科技:目前市场上液冷技术以冷板式方案为主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0 17:10
液冷技术行业现状 - 冷板式液冷技术为当前市场主流方案 [1] - 行业头部企业均采用冷板式技术路线 [1] - 冷板式技术因成熟度和可靠性成为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首选解决方案 [1] 朗进科技技术定位 - 公司确认冷板式液冷技术在产业化进度上保持领先地位 [1] - 公司对当前主流技术路线具有明确认知 [1]
国金证券给予英维克买入评级:温控业绩高增,液冷板块龙头出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32
业绩表现 - 机房温控与机柜温控双轮驱动 1H25业绩高增 [2] 盈利能力 - 业务结构与竞争因素影响 毛利率短期承压 [2] 业务布局 - 液冷板块成为继光模块又一AI出海重要板块 平台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2]
浙商证券:AI算力投资高速增长 氟化液需求有望爆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4:13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增长与液冷技术需求 - 2023年至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35% [1] - 智算中心机柜功率密度增速远超摩尔定律,对机房制冷技术要求提升 [1][2] - 传统风冷系统散热上限一般为20kW/柜,液冷技术通过液体介质可大幅提升散热效率 [2] 液冷技术优势与经济效益 - 冷板液冷可将PUE降至1.15-1.25,相变浸没式液冷可实现PUE低于1.1 [3] - 液冷技术允许在同样外电容量下配置更多IT设备,节省供电系统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 [3] - 以10 MW数据中心为例,PUE每降低0.1年节电量达876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30吨 [3] 浸没式液冷与氟化液市场前景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浸没式冷却液市场规模预计达9.7亿美元,CAGR为21.2% [4] - 氟碳化合物当前占据浸没液冷冷却液94.2%份额,全氟聚醚(PFPE)因化学稳定性等优势有望成为主流 [1][4] 相关公司布局 - 新宙邦(300037.SZ)为全氟聚醚全球龙头,已交付头部客户浸没式冷却液测试产品 [5] - 巨化股份(600160.SH)规划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产能,一期1000吨/年已于2022年建成 [5] - 巨化股份拥有R134a生产配额7.65万吨,该产品有望广泛应用于两相冷板式液冷 [5]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急升翻红,盛科通信领涨超17%,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持续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0 14:01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涨0.37% 成分股盛科通信上涨17.14% 艾为电子上涨14.07% 成都华微上涨12.04% 南芯科技上涨7.96% 天奈科技上涨6.45% [1] - 科创100指数ETF上涨0.17% 最新价报1.21元 近1周累计上涨5.21%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3/12 [1]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净值上涨76.70% 排名指数股票型基金236/2965 居前7.96%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7.6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7.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8% 持有1年盈利概率64.63% [4] - 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27% [4]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20% 回撤后修复天数108天 [5] - 近1年夏普比率1.63 [5] 流动性指标 - 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率3.27% 成交额2.34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4.33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3.10亿元 日均净流入6207.94万元 [4] - 本月融资净买额176.22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1.99亿元 [4] 规模与份额 - 近1周规模增长4.69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12 [3] - 近1周份额增长2.10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2 [4] 半导体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1171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2]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达1255亿美元 [2] - 2023年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113亿元 国产化率35% [2] - AI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提升 液冷服务器替代风冷趋势加速 [2] - 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67.0% [2] - 预计2024-2029年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达46.8% [2]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 [6]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020% 跟踪精度较高 [6] - 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科创板证券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52% 包括博瑞医药 百济神州 华虹公司等 [6] 产品信息 - 科创100指数ETF代码588030 场外联接代码019857 019858 023990 [7]
利和兴:液冷相关业务主要服务于公司大客户,其它客户的应用方案目前正处于验证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26
液冷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液冷相关业务主要服务于大客户 [2] - 其他客户应用方案正处于验证阶段 [2] 客户认证进展 - 未明确提及进入英伟达认证体系 [2] - 未明确提及进入华为认证体系 [2] 财务数据披露 - 未披露液冷业务具体营收占比数据 [2]
3D打印液冷专家交流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3D打印液冷技术在智算领域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高功率芯片散热解决方案[1][2] - 涉及公司包括英伟达(采用OCP ORV3方案)、众山精密(苹果供应链)、铂力特(国内增材制造龙头)、南方增材(高精度探索)[6][7][21][23] 核心技术与趋势 - **主流技术路线**:2024年起OCP ORV3单向冷板式液冷成为智算领域主流,取代浸没式液冷(散热不均衡问题)[1][2] - **3D打印优势**: - 微通道/异形结构加工能力(单板150升/分钟水流量,控温4千瓦内)[1][5] - 复杂结构成本效益高(对比CNC多工序加工)[16] - **技术壁垒**:高频绿光激光头、薄铜箔堆锻技术(50微米精度)、专用设备定向开发[8][9]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中国优势**:材料/工艺/规模化生产能力,如铂力特(金属打印全球领先)[10][23] - **国际对比**:美国已实现50微米精度加工,国内企业工艺仍需验证[7][17] - **集成商角色**:库洛玛斯等整合冷板/接头/软管模组,富士康外包微通道制造[11] 市场与商业化 - **价值量**: - 智算领域液冷系统价值量约5%(300美金/千瓦,172规格板4万美金/块)[22][24] - 国内价格较低(约100美金/块,盈利弱于海外)[24] - **产业化关键**:规模化生产决定成本(如快接头从300美金降价案例)[13] 挑战与未来方向 - **材料难点**:纯铜加工需匹配光源,铜合金(如金刚石铜)稳定性待解[20] - **临时方案**:NBL72过热曾通过机柜并柜解决,技术路线需灵活适配[14] - **消费品外溢**:苹果供应链企业(如众山精密)可迁移规模/工艺优势至服务器领域[25][26] 被忽略细节 - **相变式冷板**:实验室阶段,换热效率高但产业链未成熟[2] - **叶轮板应用**:需超CNC精度+铜材料批量良率[15] - **非3D打印技术**:密母/电子束等路线潜力未明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