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竞争

搜索文档
今世缘回应2024年业绩增速放缓等问题;古越龙山:力争酒类销售今年增长超6%丨酒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08:43
今世缘业绩说明会 - 2024年未达成原定营收122亿元、净利润37亿元目标[1] - 2025年总营业收入目标同比增长5%~12%[1]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整体增速承压[1] - 公司调整目标以适应市场变化 保持区域性竞争优势[1] 古越龙山股东大会 - 2025年酒类销售目标增长6%以上 利润增长3%以上[2] - 坚持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发展战略[2] 重庆啤酒行业展望 - 对2025年啤酒行业持谨慎乐观态度[3] - 外部环境改善及稳增长政策将促进行业发展[3] - 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波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等挑战[3]
洋河股份(002304):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延续主动调整,静待经营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5-06 14: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但转型见效仍需时间,产品结构下移、费用投放刚性使盈利承压,25Q1延续主动调整,期待公司强管控促动销重返良性增长轨道,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同比-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33.37%;24Q4营收13.60亿元,同比-52.17%,归母净利润-19.05亿元;25Q1营收110.66亿元,同比-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39.93% [7] 2024年经营情况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主力产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价位承压大,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但转型需时间 [7] - 分产品看,24年中高档酒、普通酒营收分别同比-14.79%、-0.49%,核心品系均主动调整,梦系列下滑幅度略低于海天系列 [7] - 分地区看,24年省内、省外营收分别同比-11.43%、-14.35%,后续重点聚焦江苏和环苏市场 [7] - 24年销售净利率同比-7.16pct至23.09%,毛利率同比-2.09pct至73.16%,税金及附加率同比+0.81pct至16.71%,销售费用率同比+2.84pct至19.10%,管理费用率同比+1.34pct至6.67% [7] 25Q1经营情况 - 25Q1销售净利率同比-4.41pct至32.83%,毛利率同比-0.44pct至75.59%,税金及附加率同比-0.35pct至15.66%,销售费用率同比+3.86pct至12.38%,管理费用率同比+1.13pct至3.97%,财务费用率同比+0.59pct至-0.55% [7] - 25Q1销售回款98.05亿元,同比-24.03%,25Q1末合同负债70.24亿元,同增12.09亿元/环减33.20亿元 [7] - 短期消费弱复苏,白酒产业强分化、强集中,洋河省内加大费用支持,省外强化渠道深耕,重设大区增强区域市场管理能力 [7] - 中长期洋河规划2024 - 2026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2024年实际分红达70亿元,当前动态股息率6.5%以上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4.6、56.6亿元(前值81.8、89.7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9.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为18.9、18.3、17.5X,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4.70亿元、251.59亿元、261.64亿元,同比分别-15.26%、2.81%、4.00% [1][8]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58亿元、56.56亿元、58.99亿元,同比分别-18.21%、3.64%、4.29% [1][8]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1.49%、70.19%、69.98%,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2.30%、22.48%、22.55% [8]
国泰海通|食饮:结构分化,重视成长——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报&2025一季报总结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5 22:15
大众品:表现分化,结构性增长。 1 )啤酒: 25Q1 收入同比 +4% 、净利润同比 +11% , 销量景气修 复吨价承压,成本优势利润率持续改善。 2 )软饮料: 25Q1 收入同比 +3% 、净利润同比 +1% ,继 续保持较好景气度,龙头亮各有亮点。 3 )零食: 食品综合板块分化明显,其中新渠道和新品类驱动下 零食成长性凸显, 24Q4 、 25Q1 收入分别同比 +18% 、 +2% , 25Q1 受高基数和春节提前等因素影 响业绩增速阶段性下滑。 4 )乳制品: 2024 年( A 股)收入同比 -7% 、净利润 -27% ,度过调整期 后 25Q1 景气度和毛销差边际改善。 5 )调味品: 2024 年板块收入边际改善, 25Q1 业绩稳步增长, 收入同比 +3% 、净利润同比 +7% 、毛利率同比 +1.6pct 。 6 ) 餐饮供应链: 竞争加剧导致 2024 年 板块利润承压, 25Q1 收入同比 -5% 、利润同比 -13% 环比降速。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成本进一步上涨、食品安全问题。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5月5日发布的 结构分化,重视成长——食品饮 ...
啤酒头部企业普降背后|财报的秘密⑥
搜狐财经· 2025-05-03 14:4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行业格局分化、结构性调整持续演进,行业整体进入低速或负增长阶段,企业通过成本优化、渠道变革和产品及营销创新寻找新增长极 [2] 高端调整、增长分化、龙头承压 - 我国啤酒市场寡头垄断特征明显,2023年华润、青岛、百威亚太、燕京、重庆、珠江啤酒市场销量占比分别为30.1%、21.6%、18.3%、10.7%、8.1%、3.8%,行业CR6销量达92.6% [3] - 我国啤酒产量自2013年达巅峰后下滑,消费市场收缩,影响头部企业业绩 [3] - 2024年行业分化,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营收分别为432.33亿元、386.35亿元、321.38亿元、146.45亿元,同比下降8.89%、0.76%、5.3%、1.15%;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净利润分别下降14.8%、8.03%、17.05%,原因包括传统即饮渠道动销承压等 [4] - 燕京啤酒与珠江啤酒营收和利润正增长,2024年燕京啤酒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大增54.87%;珠江啤酒营收57.31亿元,同比增长6.56%,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29.95% [5] - 高端化是分化加剧的决定因素,2024年燕京U8销量达69.6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0%,燕京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7.01%;珠江啤酒高档产品收入大涨近14%,占比提升至70%;青岛啤酒主品牌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下降2.7%,重庆啤酒高档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97% [6] - 啤酒核心消费价格带聚焦8 - 10元,百威亚太将资源从超级高端转移到“核心++”产品,华润啤酒冲击8元细分市场,燕京U8占位8元价格带释放红利 [7][8] 存量阶段,效率决定效益 - 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调整战略,优化运营效率与深耕市场 [8] - 2024年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销售成本分别减少8.93%、2.93%,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营业成本分别减少7.72%、1.92%、0.03%,归因于大麦价格下行等 [9][10] - 青岛啤酒除研发投入外各项费用减少,平衡利润,2024年营收下滑仍实现净利润1.8%微增 [10] - 燕京啤酒推进营销变革,推广产品、布局新业态,销售费用微增0.75%,财务和管理费用分别下降17.42%、3.08% [11][12] - 华润啤酒优化产能,推动数智化转型,毛利率从2016年的33.7%提升至2024年的42.6% [12] 营销策略和渠道布局创新 - 消费主力向年轻群体转移,推动啤酒厂商营销和渠道创新 [13] - 依托情绪营销、场景营销重塑品牌价值,如青岛啤酒借足球赛场推广无醇啤酒,重庆啤酒开发多种消费场景 [14] - 创新渠道模式,重构消费链路,百威亚太开拓非即饮渠道,转型夜场营销场景;2024年华润啤酒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超30%,宣布与歪马送酒合作;青岛啤酒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推进新鲜直送业务 [15][16]
从“价格战”到用户运营 乳企打响“存量保卫战”
犀牛财经· 2025-04-29 15:47
行业变革背景 - 中国乳业正经历由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深刻变革 新生儿数量连续7年下滑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从2020年1885亿元萎缩至2023年1572亿元 [3] - 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至902万较2016年减少近一半 直接导致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同比下滑4% 部分区域母婴店关店比例高达40% [3] 乳企生育补贴策略 - 飞鹤2025年4月投入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 包括孕期服务 母乳喂养服务和奶粉兑换券 [3] - 伊利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提供不少于1600元补贴 覆盖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 [4] - 君乐宝2025年5月实施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提供价值不少于1600元的补贴 [4] - 补贴计划直接锁定用户从孕期到哺乳期的消费链条 为后续定向营销埋下伏笔 [4] 渠道与商业模式重构 - 母婴零售店数量过去5年锐减40% 直播电商与社交平台分流超半数客流 [6] - 飞鹤"星妈会"与伊利"金领冠爱儿俱乐部"通过会员体系整合健康咨询 育儿课程等服务 将一次性交易转化为长期用户运营 [6] - 补贴计划让企业绕过母婴店直接触达消费者 削弱传统中间渠道话语权 [6] - 飞鹤2024年销售费用71.8亿元中12亿元补贴占16.7% 可换取超80万家庭核心消费数据 [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3年行业CR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68%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8] - 中小企业财力有限难以跟进补贴计划 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8] - 红星美羚通过技术攻关解决羊奶腥味问题 澳优联合知名院校开展专项研究构建竞争壁垒 [8] 未来发展趋势 - 乳企从产品供应商转向健康服务商 伊利与故宫联名推出国潮奶粉 三元食品推出"7天不重样"儿童成长牛奶 [6] - 行业生态重构后 留存消费者的关键将是产品力 服务力与创新力的综合较量 [8]
暴降超35%!小熊电器,正在掉队!
36氪· 2025-04-14 18: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7.58亿元,同比增长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37%,创近九年最大跌幅 [3] - 毛利率从36.61%下滑至35.29%,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4%,人工成本增10.42% [8][10] - 费用端压力显著:管理费用增24.25%至2.36亿元,财务费用增171.74%至1437.7万元,研发费用增36.48%至1.95亿元 [10] 市场竞争与业务结构 - 核心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占比68.84%,但同比下滑10.1%,西式电器、壶类及锅煲类产品跌幅超10% [12] - 外销收入同比增80%至6.88亿元,但占比不足15%,主要依赖代工,自主品牌出海进展缓慢 [11] - 竞品苏泊尔营收224.3亿元(+5.27%)、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14.84%),均通过高端化与海外拓展实现双增长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同比下降0.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空气炸锅等爆款品类渗透率饱和 [15][17] - 公司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点布局智能家电、健康个护,但新品毛利率低于传统品类2-3个百分点 [12][18]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持续,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及细分市场挖掘突破 [18] 股价与市场预期 - 年内股价累计跌幅10.52%,较2023年6月高点跌超55%,总市值67.32亿元,市场对业绩拐点预期悲观 [5][6]
小熊电器,正在掉队
盐财经· 2025-04-14 17:24
公司表现 - 小熊电器2024年营收47.58亿元,同比微增0.98%,但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37%,创近九年最大跌幅 [4]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10.52%,较2023年6月高点累计跌幅超55%,总市值67.32亿元,反映市场对其未来预期悲观 [6] - 核心厨房小家电业务收入占比68.84%,但2024年同比下降10.1%,西式电器、壶类及锅煲类产品收入跌幅均超10% [16] 财务分析 - 毛利率从2023年36.61%降至2024年35.29%,主因高毛利国内及线上业务下滑,低毛利国外及线下业务增长 [9][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2.6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4%,人工成本增10.42% [11] - 费用端压力显著:管理费用增24.25%至2.36亿元,财务费用增171.74%至1437.7万元,研发费用增36.48%至1.95亿元 [11] 竞争格局 - 苏泊尔2024年营收224.3亿元(+5.27%)、净利润22.44亿元(+2.97%),新宝股份营收168.21亿元(+14.84%)、净利润增7.47%,均通过海外拓展与高端化实现双增长 [14] - 小米、海尔等推出双区/三区洗衣机产品,与小熊双舱迷你洗衣机形成直接竞争 [17] - 公司外销收入同比增80%至6.88亿元,但占比不足15%,且依赖代工,自主品牌出海进展缓慢 [14][16] 行业趋势 - 2024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同比降0.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 [19][20] - 空气炸锅等爆品渗透率饱和,"宅经济"红利消散,产品换新周期延长 [22]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推高生产成本,行业利润率持续压缩 [23] 战略调整 - 计划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点布局智能家电、健康个护赛道,但新品毛利率较传统品类低2-3个百分点 [17] - 优化内销产品结构,精简SKU数量,同时强化海外市场开拓与数字化转型升级 [16][17]
QuestMobile2025 APP流量竞争新观察:存量市场深度博弈下,跨周期精析流量路径,全链路优化留存成为解题思路
QuestMobile· 2025-03-25 09:59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变化 - 2025年1月全网用户月人均APP使用数量、使用时长、使用次数分别为28.7个、171.4小时、2487.9次,其中数量、时长同比微增,但使用次数同比下降[2] - 用户需求一站式满足度提升导致APP打开次数减少,存量争夺加剧[2] - 用户使用行为趋向稳定,市场竞争转向存量深耕和效率提升[10] 行业流量格局演变 - 2025年1月AIGC、智能家居、用车服务月活跃用户同比分别增长244.7%、16.7%、20.8%,而2023年同期增速较快领域为综合电商(12.1%)、手机银行(18.4%)、效率办公(22.9%)[2][12] - 2025年2月近半数行业TOP3玩家占据该行业80%以上流量,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16] - 短视频领域已高度集中,智能设备和AI仍处于市场格局塑造阶段[2] 电商领域竞争态势 - 淘宝与拼多多互为最大流量来源与去向平台,京东成为二者之外用户最常转换选择[21] - 2025年1月淘宝和拼多多的徘徊用户在2月转化为淘宝忠实用户达5140万,淘宝对京东用户转化能力更强(6191万)[22] - 2024年11月淘宝流失到京东用户数达峰值,京东流失到淘宝峰值出现在2024年6月[24] 即时零售赛道发展 - 2025年1月抖音、京东、美团三者重合用户规模达2.96亿,同比增长22.3%[32] - 京东达达秒送骑士APP吸引同行业深度用户,其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5] - 2025年2月达达秒送与美团众包、蜂鸟众包徘徊用户占比分别达23.9%和35.3%[37] 新兴流量场景崛起 - 2025年1月红果免费短剧APP月活1.66亿,河马剧场3700万,新上线繁花剧场600万[40] - 在线视频平台月播放量10万+短剧数量达1113部,同比增长79.8%[42] - 美团AI短剧营销推动2024年12月日活峰值达2.04亿[44] AI领域发展动态 - DeepSeek APP月活突破1.8亿,豆包1.01亿,腾讯元宝0.26亿,Kimi智能助手0.25亿[3][46] - 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大模型11天后日活突破500万,纳米AI搜索日活峰值达384.8万[48] - 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厂商活跃量TOP5均超百万辆,比亚迪以853万辆领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