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

搜索文档
宝城期货煤焦早报-20250828
宝城期货· 2025-08-28 10:42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宝城期货煤焦早报(2025 年 8 月 28 日) ◼ 品种观点参考 时间周期说明:短期为一周以内、中期为两周至一月 | 品种 | | 短期 | 中期 | 日内 | 观点参考 | 核心逻辑概要 | | --- | --- | --- | --- | --- | --- | --- | | 焦煤 | 2601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 供应支撑趋缓,焦煤高位回调 | | | | | 偏强 | 偏弱 | | | | 焦炭 | 2601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 震荡 | 多空交织,焦炭震荡运行 | | | | | 偏强 | 偏弱 | | | 备注: 1.有夜盘的品种以夜盘收盘价为起始价格,无夜盘的品种以昨日收盘价为起始价格,当日日盘收盘 价为终点价格,计算涨跌幅度。 2.跌幅大于 1%为下跌,跌幅 0~1%为震荡偏弱,涨幅 0~1%为震荡偏强,涨幅大于 1%为上涨。 3.震荡偏强/偏弱只针对日内观点,短期和中期不做区分。 ◼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商品期货黑色板块 品种:焦煤(JM) 日内观点:震荡偏弱 中期观点:震荡偏强 参考观点 ...
宝城期货动力煤早报-20250828
宝城期货· 2025-08-28 10:37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宝城期货动力煤早报(2025 年 8 月 28 日) ◼ 品种观点参考 时间周期说明:短期为一周以内、中期为两周至一月 | | | 备注: 1.有夜盘的品种以夜盘收盘价为起始价格,无夜盘的品种以昨日收盘价为起始价格,当日日盘收盘 价为终点价格,计算涨跌幅度。 2.跌幅大于 1%为下跌,跌幅 0~1%为震荡偏弱,涨幅 0~1%为震荡偏强,涨幅大于 1%为上涨。 3.震荡偏强/偏弱只针对日内观点,短期和中期不做区分。 ◼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商品期货黑色板块 品种:动力煤现货 日内观点: 中期观点: 参考观点:震荡 核心逻辑:随着淡季临近,电煤需求将进入季节性下滑的阶段,而非电端并无实质性利好出现, 动力煤需求侧不确定性有限,市场博弈焦点仍在于供应端。特别是在当前"反内卷"政策导向下, 虽然实际产能退出规模仍需验证,但市场预期已有所好转,后续不排除行业协会和煤企会将进一 步配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供应端消息面仍有望形成利好支撑。综合来看,近期煤炭市场或将由 "强现实"逻辑逐步转向"弱预期"逻辑,煤价或阶段性见顶,但在"反内卷"政策支撑下,预 计 9 月动力煤 ...
把握债市逢低布局机会,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12
市场表现与操作策略 - 十年国债ETF(511260)8月27日上涨0.07% 表现稳健 [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8左右存在支撑 或因长期配置型资金入场 [1] - 建议坚持波段操作思路:收益率位于1.75以上时配置长债仍具性价比 但受宏观预期向好影响收益率下行突破概率偏低 可进行高抛低吸操作 [1] 基本面分析 - 债市主要矛盾集中于"反内卷"政策及未来通胀预期 [1] - 通胀上行可能对名义利率产生压力 债市已在预期层面进行调整 [1] - 看多理由包括央行货币导向维持宽松 通胀上行可能提高年末降息概率 以及国债买卖可能重启 [1] - 基本面方向仍显纠结 建议以波段操作为主而非趋势押注 [1] 市场情绪与估值 - 股市强势对债券形成压制 市场悲观预期较强 [2] - 股债跷跷板效应不稳定 因银行保险等债市主要配置盘不会大规模转移资金至股市 [2] - 债市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经历21-24年三年牛市后收益率压至低位 相较股息率2.5-3%的沪深300显偏贵 导致资金切换加速 [2] - 悲观情绪释放可能催生底部反转机会 可关注债市超跌后抄底机会 [2]
宝城期货股指期货早报-20250828
宝城期货· 2025-08-28 0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城期货认为IH2509短期震荡、中期上涨、日内震荡偏强,整体观点为上涨,核心逻辑是政策端利好预期构成较强支撑 [1] - 对于IF、IH、IC、IM品种,日内观点为震荡偏强,中期观点为上涨,参考观点为上涨,但短期内股指以震荡整固为主,此前股市反弹受政策面利好预期和资金面流动性宽松支撑,不过随着股指上行估值已回升至较高历史分位数水平,短期内获利资金止盈意愿上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 - IH2509短期震荡、中期上涨、日内震荡偏强,整体观点为上涨,核心逻辑是政策端利好预期构成较强支撑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 - 昨日各股指震荡下跌,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31978亿元,较上日放量4880亿元,午后股市放量下跌、各板块普跌,原因是部分股票涨幅大,获利资金止盈意愿上升,股指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 [5] - 此前股市反弹受政策面利好预期和资金面流动性宽松支撑,反内卷和促消费政策推动供需结构优化,宏观预期回暖,资金面流动性偏宽松,资金配置股市意愿升温,两融余额大幅上升、非银存款同比明显多增反映资金入市迹象 [5] - 各股指动态市盈率均位于近5年以来80%以上的分位数水平,业绩端修复情况待后续经济数据验证,短期内获利资金止盈意愿上升 [5]
机构:看好汽车行业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8:54
乘用车销量数据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8.5万辆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3%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03.1万辆 同比增长10% [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 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 [1] - 反内卷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双轮驱动 行业经营环境持续优化 [2] - 7月汽车市场整体折扣稳定在25% 政策规范效果显现 [2] 投资机会与细分领域 - 自主崛起进入高端化发展阶段 30万元以上优质供给车企有望受益 [1] - 高阶智驾平价化大幅提升渗透率 领先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受益 [1] - 出口环境复杂 看好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公司 [1] - 强势车企新品周期密集开启 细分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2] 商用车市场展望 - 重卡内需三年低位运行 2025年有望恢复 [1] - 客车领域内需与出口继续向上 [1] 行业景气度与估值 - 7月为传统消费淡季 旺季临近叠加新品投放推动需求触底回升 [2] - 乘用车板块动态PE处于近5年39%分位 估值具修复空间 [2] - 行业竞争从价格向价值升级 景气上行周期开启 [2]
低基数下的利润修复——7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8 08:15
核心观点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主要受低基数效应推动 成本压力仍处历史高位 [3][9][57] - 成本率对利润同比拉动提升9.8个百分点至5.9% 但2024年同期基数效应导致成本率拉动回落16.8个百分点至-10.9% [3][9] - 消费制造链成本率84.2%处历史高位 石化链和冶金链成本率分别升至85.9%和86.8% [3][9] 利润表现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3.3个百分点至-1.1% 累计同比-1.7%较前值-1.8%微幅改善 [3][8][56] - 营业利润率同比回升4.2个百分点至-2.7% 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至5.7% [5][31][59] - 汽车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回落113.7个百分点至-17.1% 对整体利润形成显著拖累 [3][18][57] 营收状况 - 7月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1.1% 累计同比2.3%较前值2.5%下降 [5][38][56] - 实际营收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4.7% 消费制造链营收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至6.2% [4][23][58] - 汽车业营收增速下行7.9个百分点至4.1% 仪器仪表和文教工体娱加工分别下降9.7和7.7个百分点 [5][23][38] 行业分化 - 石化链和冶金链实际营收改善 当月同比分别上升1.1和1.2个百分点至0.2%和2.7% [4][23][58] - 设备修理和运输设备利润改善显著 同比分别上升46.1和28.5个百分点至57.2%和24.8% [34] - 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利润回升幅度较大 同比分别上升8.4和6.5个百分点至-0.7%和2.3% [42] 库存变化 - 产成品存货同比2.4%较前值3.1%回落 名义库存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至2.4% [2][5][44] - 实际库存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7.6% 上中游库存表现较好 [5][44][59] - 截至6月上中游实际库存增速分别上升0.6和0.3个百分点至22.0%和6.6% [5][44] 资金周转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升至14.6% 周转率持平于5.4次 回款周期未见明显改善 [26] - 成本压力和高应收账款导致企业现金流承压 反内卷政策效果有待显现 [26][29] 未来展望 - 下游内卷式投资导致刚性成本压力上升 需持续跟踪反内卷政策效果 [4][29][58] - 长期看成本压力有望下行叠加内需修复 企业盈利回升趋势不变 [4][29] - 需警惕上游价格超涨对盈利的负面影响 可能形成双重成本压力 [4][29]
晶科能源20250827
2025-08-27 23:19
**晶科能源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及行业分析** **公司** * 上半年营收 318.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负 29.09 亿元,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 5.57 亿元,毛利率环比改善 2.27 个百分点[2][3] * 组件出货量 41.8GW,全球第一,Technew 系列累计出货超 200GW[3] * 储能系统上半年发货 1.5GWh(超去年全年),三季度预计超 2GWh,全年目标 6GWh[2][3][17][18] * Topcon 3.0 产能年底达 650-670GW,已落地 20GW,高功率产品溢价约 10%[4][5][8] * 资本开支约 50 亿元(去年 150-200 亿元),聚焦 Topcon 升级[29] * 总库存 120 亿元,组件库存 8-9GW,硅料端采用期货套保策略[26][27][28] **行业** * 2025 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 700GW(中国占比 40%-45%),2026 年需求稳定在 700GW[4][12][13] * 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链价格反弹,高功率产品份额扩大,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2][5][20] * 海外市场(中东、欧洲、拉美)需求稳健,价格弹性高于国内[5][14][15] *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超 34%,但稳定性待解,量产需至少 2-3 年[19][25][32] * 美国《大漂亮法案》加速本土制造需求,中东产能计划调整[9][10] **其他关键信息** * 数字化融合 AI 等技术使满产运营成本降 25%[5] * 储能订单超 5GWh,集中在欧洲、亚太及拉美[18] * 二季度投资亏损 2 亿元(参股硅料企业+外汇),公允价值变动亏损 3.5 亿元(非现金)[30] * 国内政策(如 136 号文)落地需时间,影响终端需求消化[7][24][31]
7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反内卷”的利润成绩单
华安证券· 2025-08-27 21: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仍为负但降幅收窄,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回落,营业成本同步下降,成本降幅略高于收入降幅,利润率拖累改善支撑企业利润修复,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周期 [2][3][4][7] - 政策端积极发力,需求侧刺激与基建项目托举并重带动多行业利润改善,但下游消费在多种不利因素下补贴资金显效有限,利润格局呈现“政策驱动强于市场内生动力、上游中游改善优于下游”特点 [5][6][8] - 债市对企业利润数据消化纠结,日内股债表现协同性强,债市行情受情绪预期影响大,当前震荡行情下建议适度把握利率下行波段机会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观察:7月利润数据有何特点 - 7月企业利润增速仍为负但降幅较前月收窄,累计同比降幅小幅收窄,利润环比季节性回落但高于近3年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回落,营业成本同步下降且成本降幅略高于收入降幅 [2] - 上游原材料利润显著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下游消费行业因上游成本走高未抬升;利润率拖累改善支撑企业利润修复,产量扩张放缓,价格负增趋势暂缓,行业出清效果初显 [3][4] 深度视角:7月利润数据有何亮点 - 政策受益行业方面,第三批690亿元补贴资金下达,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上涨,基建项目及“反内卷”政策推动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改善,电力领域需求强劲;出口链行业方面,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2%,对非美地区出口支撑中游行业,对美出口下跌拖累下游消费品行业 [5][6] - 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周期,收入累计同比下降制约补库意愿,价格通缩未改善,实物库存被动累积未完全缓解;经营指标方面,企业杠杆率同比边际下降,信贷下滑,周转期维持前值,供应链占款现象未改善 [7] 前瞻研判:透过7月利润数据,看到怎样的趋势 - 7月利润数据矛盾,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性成果初显,政策驱动成为新核心力量,但后续不确定性强;行业上中下游来看,上游原材料利润显著修复,中游行业小幅改善,下游消费补库资金显效有限,下阶段要看需求侧刺激力度 [8] - 债市对企业利润数据消化纠结,日内股债表现协同性强,债市行情受情绪预期影响大,当前震荡行情下建议适度把握利率下行波段机会 [10]
海螺水泥(600585):盈利如期改善,期待产业政策进一步发力
东吴证券· 2025-08-27 21:23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海螺水泥2025年中报盈利如期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31.3%至43.68亿元,主要受益于行业供给自律强化和成本下降[8] - 反内卷政策导向下产业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推动行业供给侧加速出清和竞争格局优化,行业景气有望延续改善趋势[3][9] - 公司在下行期彰显成本领先等综合优势,外延稳步拓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当前水泥板块市净率估值处于底部,估值有望修复[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412.92亿元,同比-9.4%,归母净利润43.68亿元,同比+31.3%[8] - Q2营业收入222.40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25.57亿元,同比+40.3%[8] - 20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82.87亿元,同比增加14.16亿元,资本性支出62.10亿元,同比-19%[3] - 2025H1毛利率27.2%,环比+4.3pct,同比+7.2pct,Q2单季销售净利率11.8%,环比Q1提升2.5pct[8]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94.6/111.8/126.2亿元(前值108.6/121.8/126.4亿元)[9] 业务运营 - 2025H1水泥及熟料自产品销量1.26亿吨,同比-0.4%,单吨均价244元,同比+4元,单吨毛利70元,同比+18元[8] - 单吨成本174元,同比-13元,其中单吨燃料及动力成本96元,同比-15元[8] - 骨料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4%,毛利9.26亿元;商混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29%,毛利1.73亿元[8] - 外延布局持续推进,签约新疆尧柏项目,并购西巴布亚海螺,新建扩建4个骨料项目,新增8个商品混凝土项目[8] 资本结构 - 2025H1末资产负债率20.5%,环比+0.1pct,同比+1.0pct[3] - 2025E资产负债率20.34%,2026E降至19.84%,2027E进一步降至19.13%[10] - 2025E每股净资产36.48元,2027E升至38.80元[10]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总收入887.55亿元,同比-2.50%,2026E同比+4.30%至925.73亿元[1] - 2025E归母净利润94.59亿元,同比+22.91%,2026E同比+18.18%至111.79亿元[1] - 2025E EPS 1.78元/股,2026E升至2.11元/股[1] - 2025E P/E 13.85倍,2026E降至11.72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