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724
银河证券· 2025-07-24 14:08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7日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东盟多国加征20%-40%关税,东盟通过与美谈判、内部刺激、多边合作应对;本周证券板块单周下跌1.06%跑输沪深300指数,国家政策目标定调板块走向,多因素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 [2][8][10] 关税政策 - 特朗普拟对东盟多国征歧视性关税,部分国家税率有调整;东盟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路径为与美谈判、实施内部刺激政策、加强多边合作 [2] 区域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落幕,印尼加入使大金砖覆盖全球46%人口和35%经济总量,峰会多领域成果显著 [3] 资本市场 - 7月初至今东盟主要股指大多小幅收涨,涨幅在0.2%-7%之间,主要货币汇率走势相对平稳 [4] 对华合作 - 制度上中国与东盟完善合作机制,加快自贸区3.0版谈判,举办人文交流活动;产业上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多领域深度联动 [1][5] 行情复盘 - 本周证券板块单周下跌1.06%跑输沪深300指数2.15个百分点,大部分上市券商下跌,平均跌幅1.85% [8] 市场成交与融资 - 本周A股日均成交1.55万亿,环比上涨3.35%,两融余额环比上涨1.47% [8] 股权融资与基金发行 - 本周A股市场股权融资202.13亿元,1家企业上市,多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和可转债发行;本周33只新基金发行,股基以指数基金为主 [9] 投资建议 - 国家政策目标定调证券板块未来走向,多因素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10]
指数增强的6大方式,都是如何做“增强”的?
银行螺丝钉· 2025-07-24 13:35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指数增强基金是基于指数的一个细分品种。 指数增强,有6种常见的方式: 那么,这些增强方式,各有啥优缺点? 不同的金融产品,分别使用了哪些增强方式? 指数增强产品,该如何投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 增强方式一:基本面增强 基本面增强,类似主动基金选股的逻辑,只不过是在指数上实施。 通常来说,指数基金是百分百地复制一个指数,也就是完全按照指数的成分股来进行配置。 而大多数指数增强基金,则是大约80%的部分投资指数成分股。其他20%的部分,做增强操作,希望获得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 就是超配一些盈利能力比较强、基金经理比较看好的股票。 常见的几种基本面增强的方式有: 基本面增强,通常出现在一些主动基金做的不错的基金公司上。 · 基本面增强 · 量化增强 · 打新 · ETF折溢价套利 · ETF期现套利 · 指数增强收益互换 · 多配一些收益好的优秀行业,比如消费、医药; · 多配置一些高ROE,长期盈利能力不错的股票; · 对于一些有龙头效应的行业,多配置龙头公司。 这些基金公司有比较强的个股研究实力。相应的研究结论,也可以用在指数增强基金上。 我们以沪深300为例 ...
长清区创新谷规划建设3个千亩产业园,重点布局新兴产业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3:12
产业方向 - 长清区围绕济南市"13+34"产业链体系,精准谋划"3+2"产业方向,明确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装备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 [1] - 生物医药产业聚焦基因细胞、中医中药、医美健康、医疗器械、银发经济五大赛道,依托大学城人才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 [1] - 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专用车、汽车零部件及储能、高端装备制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1] 产业布局 - 大学科技园联合12所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2] - 创新谷规划建设3个千亩产业园,重点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低空经济 [1][2] - 济南经济开发区盘活闲置土地,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传统制造业 [2] - 各街镇围绕"专精特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 [2] 项目建设 - 2023年招引谋划工业项目62个,总投资213亿元,聚焦"3+2"产业体系 [2] - 近三年滚动实施工业项目200余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7亿元,年均增长42% [2] -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25个,完成技改投资65.4亿元,年均增长137% [2] - 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2.5%提升至31.5%,实现"基建驱动"向"工业驱动"转变 [2]
长清区装备制造相关规上企业现有12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3:12
行业现状 - 长清区装备制造相关规上企业达到128家,2024年产值规模达到21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4% [1] -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相关企业26家,年产值约20亿元 [1] - 新能源装备相关企业32家,年产值约49亿元 [1] - 汽车装备及零部件相关企业39家,年产值约102亿元 [1] 产业发展方向 - 围绕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汽车三大主导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1] - 以集群化、链条化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强基固本、锻链塑链、生态赋能 [1] 项目谋划与招商 - 聚焦中油济柴、巨能液压等龙头企业,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制定精准招商图谱 [2] - 针对核心零部件生产、智能装备研发等短板环节,开展靶向式项目谋划招引 [2] - 力争引进5-8个引领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 [2] 技术改造与创新 - 实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投入 [2] - 推动100家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整体质效 [2] - 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共建创新载体、攻关关键技术 [2] - 力争每年均有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应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 政策支持 - 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对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实行点供政策 [3] - 实施装备制造人才专项计划,在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 - 建立靶向式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3] - 联合省属国有企业成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参股、融资担保等支持 [3]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装备制造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 - 对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给予政策倾斜与资金奖励 [3] -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在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 - 对产业链配套合作项目给予奖励,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3] 营商环境优化 -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策信息、政务服务的精准推送与智能办理 [4] - 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 - 组织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展会论坛,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4] -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员 [4]
港股新浪潮下,寻找资金共识的入“港”口
新浪基金· 2025-07-24 13:09
港股市场趋势 - 2025年香港市场正经历价值重估机遇,全球资本持续涌入,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突破7300亿港元 [1] - 科技革命推动新经济巨头资本开支激增,港股表现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 [1] - 港股市场结构发生深刻改变,传统金融与科技新贵共舞,消费、医药、高端制造多极并起 [1] 港股通50指数特点 - 港股通50指数包含港股市场主流个股,覆盖51%的港股市场总市值、44%的成交额以及57%的盈利贡献 [8] - 成份股集中分布于1000-3000亿市值区间,以仅占港股通总数9%的成份股提供65%的2025年内现金分红总额 [9] - 行业权重变迁反映中国经济动能变迁,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科技互联网崛起,再到多元化行业并进 [9] 资金配置需求 - 港股宽基指数产品机构持仓占比仅43%,低于行业主题型(58%)及Smart Beta策略(61%) [4] - 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与宽基指数特性天然契合,叠加内地养老体系改革导向,港股宽基指数或迎来千亿级资金红利窗口 [4] - 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通50指数成份股,主动权益类产品港股持仓中港股通50指数成份股占比达40.6% [12] 港股通50ETF表现 - 港股通50ETF(513550)规模达23.57亿元,是市场唯一规模过亿的跟踪港股通50指数的ETF [15] - 依托港股通机制,投资便利度高且额度充裕,受益于南下资金持续灌溉,标的流动性优势显著 [15] 行业分布变化 - 银行权重从2018年底的20%降至2024年底的18%,房地产从26%降至10% [11] - 科技相关行业如计算机从2018年底的0%增至2024年底的4%,食品饮料从0%增至显著比例 [11] - 汽车行业权重从2018年底的2%增至2024年底的5%,反映新兴行业崛起 [11]
我国工业母机营收超1.5万亿元,下阶段主战场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13:03
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融合 - 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期,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1] - 人工智能赋能数控机床可增强感知、决策、学习认知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 [7] -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母机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产业升级 [1][7]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2024年营收超1.5万亿元,产业链韧性提升 [3] - 行业涌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形成辽鲁、江浙等多地产业集群 [3]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存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弱、基础件配套能力不足等"大而不强"问题 [6][7]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提升加工效率10%,精度达50% [5] -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装备,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的200% [5] - 北京精雕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系统实现纳米级表面效果,打破日德垄断 [5] - 铂力特S1300设备提升材料利用率70%以上,制造周期缩短50%以上 [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发展体制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迭代升级 [7][8] - 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企业的包容性,优化融资机制 [8]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贷款超200亿元,未来将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9] - 中咨资本建议通过产业基金、超长期国债等"耐心资本"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8] 产需对接与市场拓展 - "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已促成近百个项目签约,覆盖减材/等材/增材制造三大类及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端 [4] - 活动计划持续至2027年,推动工业母机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4] - 行业将构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体系,加速国产化迭代 [8]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4
东海证券· 2025-07-24 13:03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后续将实施稳增长活动和转型升级行动,关注创新领域技术研发投入和传统领域竞争格局优化;贸易或将修复,看好石化超跌标的、国内消费复苏和自主可控产业链;A股市场震荡调整,各指数技术指标有不同表现,部分板块活跃或回落;市场数据呈现融资余额、利率、指数等多方面变化 [5][6][11] 各目录总结 重点推荐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关注后续稳增长方案——机械设备行业周报(20250714 - 20250720) - 宏观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和9.5%,细分行业和产品有亮眼表现 [5] - 后续将在装备制造业实施新一轮稳增长活动和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消费品工业领域也有数字化转型方案 [6] - 机器人行业优必选中标项目且有人形机器人新成果,智元、宇树中标采购项目,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纺织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2.5% [6][7] - 投资建议关注创新领域技术研发投入,传统领域有望优化竞争格局 [8] 透视商品周期,看好下游高质量发展驱动——能源及有色行业2025下半年投资策略 - 贸易或将修复,看好石化超跌标的;利率债配置需求上升,人民币汇率阶段性承压但单边贬值风险可控;短期看空商品但我国石化产业链有成本竞争优势;看好国内消费复苏和自主可控产业链 [11] - 海洋油服行业资本开支稳定,看好相关上市油服公司;炼化一体化成本优势,看好相关产业链一体化标的 [11] -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成本比较优势、石油需求修复、金属价格回暖、部分有色金属消费回暖、下游电解精炼铝行业需求旺盛、一体化产业链生产等方面的标的 [12] 财经新闻 - 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菲律宾和印尼达成贸易协议 [14]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14] -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包括实施更优惠的“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和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还将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15] A股市场评述 - 上交易日上证指数冲高回落,收盘涨0.01%收于3582点,深成指、创业板调整,主要指数分化;量能放大,大单资金净流出超217亿元;日线指标未明显走弱但K线有调整意义,分钟线指标走弱需修复 [17] - 上证指数周线技术条件未明显走弱,但3674点一线压力重;深成指、创业板日线指标未走弱但分钟线指标走弱,压力位附近需关注支撑位情况 [18] - 上交易日同花顺行业板块表现低迷,美容护理等板块活跃居前,电网设备等板块回落调整居前;大单资金有净流入和净流出板块 [19]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活跃,日线和月线指标向好,短线或有震荡盘升动能;证券板块表现强势但需提防震荡整理,回落可寻找做多机会 [20][21] - 行业涨跌幅情况显示保险Ⅱ等涨幅居前,地面兵装Ⅱ等跌幅居前 [22] 市场数据 - 展示了2025年7月23日融资余额、逆回购、利率、指数、外汇、商品等多方面市场数据及变化情况 [24]
EIA数据报告
东吴期货· 2025-07-24 1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美国商业原油超预期下降,周度原油产量持续阴跌且年内首次跌破去年同期,下游炼厂开工率维持高位,原油出口持续反弹对库存下降有贡献,但终端成品油需求疲软,炼厂高开工率可持续性存疑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截止7月18日,美国商业原油总库存41899.3万桶,环比减少316.9万桶,超预期减少160万桶,交割地库欣库存增加45.5万桶,战略储备库存减少20.0万桶 [2] - 成品油方面,汽油库存减少173.8万桶,超预期减少9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293.1万桶,与预估减少110万桶相反 [2] - 7月11日至7月18日,美国原油链总库存减少5353千桶,产量减少102千桶/日,净进口减少740千桶/日,加工量增加87千桶/日 [3] - 美国原油终端表观需求(四周平滑)增加314.25千桶/日,汽油表观需求(四周平滑)减少180.25千桶/日,馏分油表观需求(四周平滑)减少112.75千桶/日,航煤表观需求(四周平滑)减少6千桶/日 [3] 报告点评 - 炼厂开工率走高部分是因上周美国炼厂有产能退出使分母下降,上周原油加工量仅增加8.7万桶/日 [4] - 终端总需求增加主要来源于化工方面,汽油和馏分油表观需求纷纷下降,汽油需求曲线脱离正常区间逼近2020年疫情年份,或打断炼厂高开工率态势 [6] - 本周EIA报告表面数据利多,但终端成品油需求数据疲软,报告公布后油价短线无明显方向,后半夜因美欧贸易谈判进展小幅反弹 [7]
国投智能新总部“数字立方”启用 构筑厦门数字生态核心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7-24 12:46
公司动态 - 国投智能新总部数字立方大厦于7月22日举行媒体开放日,这是公司入驻后的首次集中公开亮相[1] - 新总部大楼高92.2米,外立面采用黑白格栅构成二进制图案,对应公司股票代码"300188"[1] - 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已于2025年5月全面入驻数字立方大厦[2] 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All in AI"战略,自建算力集群并参与AI国际标准制定,布局AI安全赛道,形成"算力-技术-产品-场景"全链条闭环[2] - 战略从以To G为主转向To G+To B双赛道,延伸至新网络空间安全、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等领域[2] - 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将持续加大AI安全、大数据治理及信创领域投入[3] 技术研发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授权专利781项[2] - AI万链实验室、核心技术攻关实验室等17个实验室项目集群落户新总部,形成创新孵化平台[2] - 重点发展电子数据取证、公共安全大数据、新网络空间安全、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四大技术板块[3] 业务发展 - 数字立方大厦成为公司"第三次创业"的重要起点,标志其在人工智能、公共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升级[2] - 计划吸引更多高质量伙伴入驻大厦,打造综合性创新平台[2] - 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与战略协同赋能,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支持[3]
国家版权局: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版权规则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2:44
核心观点 - 国家版权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版权规则体系,推动版权工作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 [1] - 版权工作面临从数量跃升向质量提高的转变,需解决新挑战新问题,推动版权要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深度融合 [1] 版权法律体系构建 - 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 - 推进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 [1] - 健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版权保护制度 [1] 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完善 - 完善全国版权登记制度,统一登记标准,规范登记流程,研究建设全国统一的版权登记信息服务平台 [2] - 优化版权质押融资服务,解决价值评估、风险补偿、质物处置等问题 [2] - 强化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指导和监管,发挥版权行业协会作用 [2] 版权保护与营商环境 - 突出大案要案查办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 [2] - 加大对影视、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电商、搜索引擎等领域的版权保护力度 [2] - 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推进软件正版化 [2] 版权对外交流合作 - 积极参与版权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完善和实施 [2] - 开展版权海外风险防控工作,支持企业在海外维权 [2] - 加强版权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版权故事 [2] 实施时间 - 《意见》自2025年7月17日起施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