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

搜索文档
原油成品油早报-20250901
永安期货· 2025-09-01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油价窄幅震荡,周五绝对价格下跌,夏季炼厂开工旺季尾声,原油基本面拐点已现 [6] - 四季度平衡表预期过剩180万桶/日,2026年预期过剩180 - 250万桶/日,全球石油库存小幅累库 [6] - 机构预估全球10月炼厂检修将超过往年水平,原油月差预期承压,绝对价格面临向下压力,预计四季度价格中枢回落至60美元/桶 [6] - 由于欧洲秋检预期调整,上调四季度欧柴裂解价格预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数据 - 2025年8月25 - 29日,WTI原油价格从64.80美元/桶降至64.01美元/桶,变化-0.59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从68.80美元/桶降至67.48美元/桶,变化-1.14美元;迪拜原油价格从69.64美元/桶微涨至69.65美元/桶,变化0.01美元 [3] - 同期,SC原油从492.90元涨至496.40元,变化3.50元;阿曼原油从70.18美元/桶降至69.35美元/桶,变化-0.83美元 [3] 日度新闻 - 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预计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量为260万桶/日,2026年将降至220万桶/日 [3] - 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供应过剩担忧,对冲基金将美国原油看涨头寸减至约18年来最低,截至8月26日当周,基金经理将WTI原油净多头押注减少5,461手,至24,225手,仅做空WTI原油押注升至20个月高点 [3] - 美国联邦近海墨西哥湾原油产量6月升至每日192万桶,创2023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4] - 路透社调查显示,因主要产油国产量上升及美国关税威胁,今年油价难上涨,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计为67.65美元/桶,美国原油均价预计为64.65美元/桶 [4] - 尽管受制裁和美国关税影响,俄罗斯9月对印度石油出口将增加15 - 30万桶/日 [4] 区域基本面 - 08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出口增加79.5万桶/日至437.2万桶/日,国内原油产量增加5.5万桶至1338.2万桶/日 [5] - 08月15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601.4万桶至4.21亿桶,降幅1.41% [5] - 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109.3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3.34% [5] - 08月15日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增加22.3万桶至4.034亿桶,增幅0.06% [5] - 08月15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进口649.7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42.3万桶/日 [5] - 美国至8月15日当周EIA汽油库存 -272万桶,预期 -91.5万桶,前值 -79.2万桶;EIA精炼油库存234.3万桶,预期92.8万桶,前值71.4万桶 [5] - 8月22 - 29日当周主营开工率小幅上行,山东地炼开工率小幅上行,国内产量汽跌柴涨,库存汽柴均跌,主营综合利润震荡走弱,地炼综合利润环比回落 [5] 周度观点 - 本周油价窄幅震荡,周五绝对价格下跌,夏季炼厂开工旺季尾声,原油基本面拐点已现 [6] - 布伦特、WTI原油月差小幅走强,迪拜原油月差大幅走强,欧美炼厂利润小幅回落,美国汽油裂解价差走强,欧柴裂解震荡 [6] - 四季度平衡表预期过剩180万桶/日,2026年预期过剩180 - 250万桶/日 [6] - 全球石油库存小幅累库,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季节性去库,绝对库存历史同期低位,库欣库存去库,美国汽柴油去库 [6] - 机构预估全球10月炼厂检修将超过往年水平,原油月差预期承压 [6] - 近期原油绝对价格偏震荡,关注淡旺季切换,市场关注中长期过剩格局,绝对价格面临向下压力,预计四季度价格中枢回落至60美元/桶 [6] - 由于欧洲秋检预期调整,上调四季度欧柴裂解价格预期 [6]
大越期货沪铜早报-20250901
大越期货· 2025-09-01 1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铜基本面冶炼企业减产、废铜政策放开,8月制造业PMI升至49.4%,景气水平改善,多空矛盾不突出,铜价震荡运行 [2] - 国内政策宽松和贸易战升级为行情逻辑,利多和利空因素未明确 [3] - 2024年小幅度过剩,2025年紧平衡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观点 - 基本面中性,基差中性,库存中性,盘面偏多,主力持仓偏多,预期铜价震荡运行 [2]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 利多因素未提及,利空因素未提及,逻辑为国内政策宽松和贸易战升级 [3] 现货 - 涉及上海仓单、LME库存(日)、SHFE库存(周)等相关信息,但具体数据未完整呈现 [6] 期现价差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交易所库存 - 8月29日铜库存增950至158900吨,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减1950吨至79748吨 [2] 保税区库存 - 保税区库存低位回升 [14] 加工费 - 加工回落 [16] CFTC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供需平衡 - 2018 - 2024年中国年度供需平衡表数据呈现,2024年小幅过剩 [22]
北溪爆炸惊天真相!乌克兰一手上演,欧洲陷入难堪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54
事件背景 - 德国媒体近期密集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调查矛头指向乌克兰[1] - 涉嫌参与行动的所有人员身份均已确认 行动得到乌克兰政府部门的默许或直接支持[1][3] - 行动团队使用伪造身份信息和真实护照潜入德国 租用私人帆船作为秘密行动平台[3] 行动细节 - 行动由一名船长 一名协调员 一名爆破专家和四名潜水员共同执行[3] - 航行期间关闭所有定位追踪设备 在80米海底安装多枚定时爆炸装置[5] - 行动成本仅30万美元 导致欧洲能源市场价格短期飙升40%[5] - 嫌疑人乘坐乌克兰驻波兰大使馆外交牌照车辆返回基辅[5] 经济影响 - 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超过300亿欧元援助[6] - 德国工业用电价格飙升 巴斯夫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中国[6] - 预计将给德国带来1.2万亿欧元长期经济损失[6] - 美国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数量翻倍增长 但定价高昂[6] 调查进展 - 波兰边境检查人员以未收到通知为由放任嫌疑人离境[8] - 瑞典以国家安全为由退出调查 丹麦调查范围有限[8] - 意大利表示配合但深挖幕后策划者仍存不确定性[11] - 俄罗斯提出由联合国介入调查 指控西方国家包庇乌克兰[11]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中情局2022年5月已获悉乌克兰破坏计划[13] - 事件加深欧洲对美国能源依赖 削弱欧洲战略自主性[15][17] - 乌克兰国际信誉受损 未来西方援助可能减弱[19] - 美国通过出口高价液化天然气实现巨额经济利益[15] 长期战略影响 - 欧洲整体战略思维遭受沉重打击[17] - 德国能源自主努力付诸东流 欧洲工业面临外迁[17] - 欧洲需要重新审视外交布局 打破对美国盲目追随[23] - 事件揭示国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与权力博弈[23]
面对美关税重压 日印“抱团取暖”
北京商报· 2025-08-31 23:55
日印经贸投资合作 - 日本承诺在未来10年向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680亿美元 鼓励私营企业在印度投资[1] - 两国就印度高铁项目达成一致 将引进日本JR东日本研发的新型新干线列车E10系[2] - 投资合作是两国经济安全协议的一部分 在美国关税飙升带来贸易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合作[1] 日印安保与战略合作 - 修订《安全保障合作联合声明》 明确写入经济安全保障和防卫装备联合研发[2] - 合作范围扩展至网络空间 太空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管理 较2008年声明以联合训练和海上安全合作为核心有重大升级[2] - 两国表现出进一步抱团取暖的意向 推动日印关系向经济合作深化加地缘战略捆绑的双轨方向发展[4] 美印贸易关系紧张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使印度成为被美国加征关税税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2] - 加征关税涉及农产品市场准入 数字税和医药知识产权等长期分歧 美国要求印度放开大豆乳制品进口而印度坚持高关税[3] - 特朗普曾4次尝试与莫迪通电话均遭拒绝 美国谈判代表团原计划赴新德里谈判最终未能成行[2] 中印关系发展 - 莫迪表示中印关系自去年领导人会晤以来取得稳步积极的进展 称稳定可预见友好的双边关系对地区和平繁荣至关重要[4] - 印度同时参与QUAD和上合组织 反映其寻求在各大力量间保持平衡策略以实现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目标[5] - 莫迪最新表态对纠正印方过去几年对中国扭曲的战略认知有积极作用 两国关系稳定和回暖符合双方利益[5]
中国已逐渐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但美国却无法短期内摆脱对华依赖
搜狐财经· 2025-08-31 13:09
七月份,市场突然传来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小事:中国在美国国债上的持仓再度出现增量,金额约为1 亿美元。虽然数字并不算大,但在美联储与全球债市的语境里,这一动作却像一枚微妙的信号,提示着 在货币政策的抉择上,英国式的"后退一步可能带来两种结果"其实并不容易执行。对美方而言,这样的 小幅增持似乎既不愿意放弃对美国债务市场的稳定关注,也不愿意因外部资金流向的变化而让利率前景 变得太过不可控,因此显得进退两难,像是在对未来的利率路径做出微妙的权衡。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联储为何迟迟不降息?似乎是在某种博弈中下注中国是否会把所持美债抛售干净, 从而引发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收益率的急速攀升。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如果中国真的大规模 抛售美债,短期内就可能引发全球资金面紧张、美国财政成本上升、以及国际资本结构的再分配。于 是,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普遍的解读:降息的时点与中国在美债市场的行为,往往被视作彼此之间的一 种未公开的博弈变量。 定、可预测的合作与市场通道,否则宏观经济与财政财政压力会进一步放大。 4.随着中俄印关系走出寒冬、逐步走向实际的互动与协作,美国试图通过地缘网来遏制中国的格局已经 被多点突破。当前的现实是,地 ...
“友谊”管道遇袭引爆乌克兰入欧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8-30 22:40
能源基础设施攻击事件 - 乌克兰军队攻击俄欧"友谊"石油管道系统 导致向匈牙利与斯洛伐克输送石油的关键动脉中断 [1][3] - 该管道承载匈牙利65%原油需求 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民生保障 [3] - 匈牙利外长指责乌克兰攻击威胁其能源安全"不可接受" [3] 地缘政治对抗升级 - 匈牙利政府将管道事件与乌克兰入欧前景绑定 威胁拒绝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框架方案投赞成票 [3]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暗示"友谊"管道存在取决于匈牙利立场 被解读为能源要挟 [3] - 匈牙利掌握战略反制筹码 其供电网络占据乌克兰日常用电份额达7% 冬季更具杀伤力 [5] 国际势力介入 - 特朗普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发出措辞严厉公函 对乌克兰行动表示愤怒 [5] - 匈牙利正寻求美国在能源危机中提供切实帮助 [5] - 能源管道袭击使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遭遇更大阻力 [1][7]
蒙古将最大铜矿卖给澳洲,放话不准卖给中国矿石,16年后却成这样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05
核心观点 - 国际铜价持续上涨且需求扩大 但蒙古因2009年禁止对华销售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决策陷入困境 力拓集团因该限制承受额外成本与运营压力 中国则因多元化的进口来源未受显著影响[1][2][3][23] 铜矿资源与交易 - 奥尤陶勒盖铜矿储量全球第六 探明铜储量超3000万吨[6] - 2009年力拓以31亿美元收购该铜矿66%股份[7] - 交易条款明确禁止将所产矿石销往中国[3][7] 蒙古国政策与影响 - 推行"第三邻国"外交战略 试图减少对中俄依赖[9] - 要求力拓在蒙古投资建设发电站而非从中国进口电力[10][12] - 规定原矿石不得直接出口 强制力拓在境内设立初级加工设施[14] - 以环保为由暂停项目 迫使力拓增付70亿美元保证金[17] - 法律条例存在模糊性 通过操作细节增加外资企业风险[21] 力拓集团运营挑战 - 因对华销售禁令被迫选择绕道俄罗斯等路径 每吨矿石运费增加约300美元[16] - 需承担发电站建设、加工设施新建及本地工人培训等额外成本[10][14] - 已免除蒙古国24亿美元债务并提供50亿美元无息贷款[17] - 截至2025年项目投入超百亿美元 盈利大幅缩减[17] 中国市场地位 - 全球最大铜矿消费市场 距奥尤陶勒盖铜矿不足100公里[10] - 2024年从智利进口铜矿3186.4万吨 从秘鲁进口1786.5万吨 蒙古进口量占比极小[21] - 主要进口来源合作稳定 供应链安全未受蒙古政策显著影响[21] 行业供需预测 - 国际铜资源组织预测2030年前铜价持续上涨[2] - 全球铜需求将持续扩大至200万吨[2]
中美关税战,最大赢家已出现?特朗普没料到,订单全被盟友抢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33
中美贸易战背景 -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涉及金额600亿美元[3] - 中国对美国商品实施对等反制措施[5] -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关税税率推高至104%-145%[5] 澳大利亚贸易表现 - 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达1405亿美元 创历史纪录[9] - 铁矿石 煤炭 葡萄酒等商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稳步上升[9] - 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30%以上[13] 大宗商品贸易转移 - 美国煤炭因关税失去价格优势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暴涨[7] - 美国大豆和牛肉被加征关税 澳大利亚农产品迅速补位[9]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受阻 澳大利亚能源成为中国市场首选[9] 澳大利亚经济特征 - 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 人口仅2600万 国内市场有限[13] - 经济高度依赖资源出口 铁矿石 煤炭 天然气 农产品为支柱产业[7][13] - 对美贸易长期逆差 对华贸易实现顺差[15] 地缘政治关系 - 澳大利亚为五眼联盟成员 参与美日澳南海联合军演[17] - 2025年7月美澳联合声明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25] - 总理阿尔巴尼斯推行务实外交 修复对华经贸关系[23] 政策变化影响 - 2020年莫里森政府呼吁调查新冠起源 导致中国对澳煤炭 大麦 葡萄酒实施进口限制[21] - 2022年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 中国逐步取消对澳贸易限制[23] - 澳大利亚企业因前期贸易限制损失数十亿澳元[21]
中美关税战局势反转,最大赢家浮出水面,特朗普想不到盟友抢走全部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47
贸易数据表现 - 中澳双边贸易额达2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澳大利亚对华农产品出口额203亿美元 其中21.9%销往中国 [12] - 对华牛肉出口量达27,036吨 同比暴涨105% [4] - 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一年内增长1064% [4] - 南澳州对华出口额增长33%至43.9亿澳元 [2] - 铁矿砂对华出口量占总产量53% [10][13] - 油菜籽对华出口增长19% 干杂豆出口暴涨31.5% [12] 行业出口动态 - 牛肉出口商对华业务量占总业务三分之二 半年内增长40% [1] - 动力煤成为中国电厂抢购重点 [2] - 葡萄酒出口额恢复至历史高点95% [4] - 液化天然气获得更多长期合同 [2] - 大麦重新成为啤酒厂竞相采购原料 [14] - 苹果获得中国进口批准 早熟品种已挂果待收 [14] 产品竞争优势 - 澳大利亚牛肉享受零关税优势 到岸价比美国产品便宜15% [4] - 生鲜产品进入跨境电商"白名单"享受快速清关 [7] - 电子原产地证书24小时内完成审批 [7] - 牛肉产品携带耳标溯源信息 供应链高度透明 [13] - 谷饲牛排填补美国退出后的高端市场空缺 [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国取消所有对澳贸易反制措施和壁垒 [2] - 2023年8月取消大麦双反税 2024年3月开放葡萄酒进口 [6] - 2024年底解除龙虾和肉类进口限制 [6] - 达尔文港获得续租许可 每天超15万吨货物发往中国 [14] 市场份额变化 - 澳大利亚葡萄酒56.5%出口量流向中国大陆 [8] - 美国牛肉对华周出口量从2000吨骤降至54吨 [4] - 美国煤炭和牛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13] - 澳大利亚商品填补美国退出后的市场空白 [15]
石破会莫迪,日印面对美关税重压“抱团取暖”
环球时报· 2025-08-30 06:40
日印经贸与投资合作 - 日本承诺未来10年通过私营企业在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680亿美元 [1] - 投资合作是两国经济安全协议的一部分 旨在加强经贸投资领域合作 [1] - 两国合作拓展至经济安保领域 包括强化半导体和关键矿产供应链 [3] 日印防卫与技术合作 - 联合修订《安保共同宣言》 明确联合研发防卫装备 [3] - 开展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等尖端军事技术的联合研究 [3] - 合作涵盖经济安保领域 强化关键物资供应链 [3] 地缘政治与多边机制参与 - 印度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框架内重视与日美澳合作 但明确反对美国高额关税 [3] - 印度同时参与上海合作组织 反映其在不同力量间寻求平衡的策略 [4] - 印度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友好关系 立场与制裁俄罗斯的欧美日不同 [3] 中印关系发展 - 莫迪表示中印关系自去年领导人会晤后取得稳步积极进展 [4] - 印度准备从战略和长远角度推进中印双边关系 [4] - 中印作为邻国和人口大国 稳定关系对地区和全球和平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4] 地区安全动态 - 日英两国防务部门发表首份联合声明 对东海和南海局势表达严重关切 [5] - 日英重申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5] - 日本评价英国参与亚太事务 包括向日本派遣海军航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