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央企投资9300亿,为何选定新疆?
36氪· 2025-10-06 16:34
能源资源禀赋 - 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6%,资源量全国第一 [5] - 石油预测资源量230亿吨,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7.5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第一 [13] - 煤层气预测资源量7.5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6% [13] - 风能资源储量和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排全国第二 [17] 能源生产与供应 - 2023年煤炭产量达4.13亿吨,较2018年的1.9亿吨实现两位数增长,目标在"十五五"期间产量超过陕西省(2023年产量7.6亿吨) [7][11] - 2023年油气生产当量达6606万吨,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 [13][23] -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912.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全国排名第五 [17] - 2023年外送电量1262亿千瓦时,累计外送电量达7408亿千瓦时 [17][35] 新能源发展 - 截至2024年7月中旬,新能源装机容量达8003.8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规模比重超过50%,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的省份 [19] - 2023年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四,西北第一,预计2024年底累计新能源装机将超8900万千瓦 [18] - 2023年光伏发电量201.0999亿千瓦时,位列全国第五 [18] - 新能源已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 [17] 基础设施与投资 - 25家央企计划到2028年投资超9300亿元用于新疆油气、煤炭、新能源开发建设等关键领域 [2][29] - 疆电外送能力达2500万千瓦,已形成四条通道,第五条通道(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正在推进 [36][38] - 2012年至2022年,新疆公路新增里程6.22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8768公里,增长近85%,三条出疆铁路已形成 [31] - 疆煤外运量从2021年的438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亿吨 [33] 经济与社会影响 - 疆电外送已为电力行业创造直接经济收益超1200亿元,增加税收约310亿元,并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18亿元 [40] - 疆电外送工程增加2.8万个就业岗位,每年拉动GDP增长130亿元,增加税收24亿元 [40] - 新能源项目如光伏发电带动当地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2万元 [43] - 围绕风电、光伏产业链,引进多晶硅等新材料项目,向光伏、电池、高端铜导体等领域扩展 [43]
再下一城!楚能襄阳70GWh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鑫椤锂电· 2025-09-30 12:45
项目签约与产能规划 - 楚能新能源与襄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楚能襄阳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 [1] - 项目规划年产能达70GWh 聚焦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 Pack 预制舱的研发与制造 [3] - 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 将崛起为规模领先 技术先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3] 战略意义与政府支持 - 该项目是襄阳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重要里程碑 [5] - 襄阳市委市政府承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服务保障项目早建成 早投产 早见效 [5] - 项目与襄阳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5]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该项目的签约与落地是公司实现千亿产业战略目标的关键布局之一 [7] - 项目投产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7] - 襄阳楚能将与孝感 武汉 宜昌楚能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共同体 形成锂电池全产业链生态 [7] 行业影响与发展目标 - 项目将有效推动襄阳乃至湖北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3] - 公司目标是将襄阳楚能建设成为全球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 [7] - 项目旨在助力襄阳加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为打造世界级襄阳贡献力量 [7]
从实验室到无人区:第三代便携式锂钾分析仪,走出“为国找矿”的实战之路
仪器信息网· 2025-09-29 12:02
摘要 : 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锂钾分析仪,历经十余年技术沉淀,现已升级至第三代暨第二代商品化的仪器,正迈向从产品化到产业化的关 键跨越。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在前不久结束的BCEIA2025,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便携式锂钾分析仪(Li-K Anal y zer I I I)以及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 中心与 北京海光仪器 有限公司进行工程化合作开发的锂钾分析仪样机(HGLIK-10)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第 三 代 便 携 式 锂 钾 分 析 仪 其中,BCEIA2025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研究员来到海光仪器展台,与研发团队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便携式锂钾分析仪的技术 优势与分析性能,并在后续的报告环节中提及了该设备,肯定了其在锂钾资源勘探检测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与行业推动作用,以及具备锂污染 调查现场分析应用中的潜力。 江 桂 斌 院 士 来 到 海 光 仪 器 展 台 与 研 发 团 队 交 流 江 桂 斌 院 士 在 后 续 的 报 告 环 节 中 提 及 该 设 ...
青海的盐,藏着中国人吃饱饭的秘密
36氪· 2025-09-28 07:42
盐湖资源储量与价值 - 青海盐湖资源丰富,已探明氯化钠储量超过600亿吨,其中察尔汗盐湖占426.2亿吨,足够全球80亿人食用2000年 [6][4] - 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工业储量1.45亿吨,占全国97%,氯化镁储量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均居全国首位 [8] - 青海盐湖无机盐总储量达3400亿吨,钾、镁、钠、锂、锶等资源储量全国第一,潜在开发价值超12万亿元 [9] 盐湖产业经济贡献 - 盐湖产业为青海支柱产业,2022年碳酸锂产量达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3%,国际盐湖锂产品市场占有率约20% [28] - 柴达木盆地已建成碳酸锂产能12万吨、氯化锂产能1万吨、金属锂产能1500吨,10余家企业掌握盐湖提锂技术 [28] - 青海规划2025年盐湖产业产值突破340亿元,2030年达700亿元,2035年建成世界级产业基地时产值目标1200亿元 [32] 钾肥与粮食安全关联 - 中国钾肥自给率仅50%,察尔汗盐湖钾资源保障全国50%钾肥供应,2020年中国仍为全球最大钾肥进口国,进口占比12.4% [11][22] - 青海盐湖钾肥生产打破国际壁垒,1958年建成中国首个钾肥厂,1997年实现高品质钾肥量产 [21] - 中国钾盐储量占全球不足10%,青海盐湖钾资源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农业生产 [13][14] 战略资源与技术创新 - 盐湖蕴藏锂、镁、铷等战略资源,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青海锂资源储量2248万吨占全国80%以上 [26][28] - 盐湖股份等企业突破钾盐提纯技术,将钾资源可开采量提升4倍,五矿盐湖攻克原始卤水高效提锂技术 [30] - 中国盐湖开发技术因高原复杂环境形成独特优势,企业已具备海外盐湖开发能力 [30][31]
规避单一信息下的非理性判断
期货日报网· 2025-09-25 10:08
库存能直接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被视为市场行情的"晴雨表"。碳酸锂价格与库存呈现较强的负相关 性。当碳酸锂库存上升时,供应处于宽松局面,易出现下跌行情,反之则反。 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消息的持续发酵,会给碳酸锂期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就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 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看起来目标很大,储能端的增长能给碳酸锂带来部分 需求增量,但从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速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电池需求的推动在预期之内, 对碳酸锂价格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反应,往往存在阶段性特征,初期可能使市场出现情绪性波动,但随着市场对政策内 容的深入解读和市场情绪的逐步释放,价格会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运行轨道。 对碳酸锂市场而言,短期消息可能带来局部扰动,但中长期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速度、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等。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消息时,需要结合产 ...
华为系“老将”万飚跨界,出任远景动力全球CEO
搜狐财经· 2025-09-24 09:33
万飚1996年加入华为,从无线产品线总裁、终端公司总裁,到俄罗斯地区部总裁,再到消费者业务移动宽带与家庭产品线总裁及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 (COO),见证了华为消费业务的全过程,并积累了丰富的产品、供应链和全球运营经验。 2020年"荣耀"品牌从华为系统独立时,万飚临危受命出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在供应链中断、渠道重构、国际合作的复杂局面下,帮助"荣 耀"品牌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营节奏,并重回增长轨道,跻身国内手机市场前列。 远景又挖来一员大将。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获悉,近日,万飚已正式加入远景动力(AESC),任全球首席执行官(CEO)一职,同时担任远景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 官(CTO)。 公开资料显示,万飚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 去年12月,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副总裁、上海工厂厂长宋钢加盟远景,担任远景能源集成供应链高级副总裁,负责整合供应链体系,支持公司 在风电整机、储能系统等领域的产能优化与交付能力提升。 2023年11月,原深圳水务董事长吴晖担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改任副董事长。次年9月,万飚以个人原因离职。对于他的去向,业内有颇多猜 ...
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获IATA CEIV锂电池认证
中国民航网· 2025-09-23 16:37
认证获取与意义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成功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EIV锂电池认证,成为湖北省内首家获此资质的国际货站[1] - 认证标志着公司在锂电池航空运输领域的标准化、安全性和专业性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 此次认证填补了湖北省在锂电池国际航空合规运输领域的资质空白[3] 硬件设施与运营能力 - 货站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紧邻机场东区7号机坪,科学划分进港区、出港区及办公区[3] - 货站设有符合国际标准的9类危险品特运库,能安全处理锂电池等危险品、冷冻冷藏货物、贵重物品和活体动物[3] - 货站可同步满足国际普货、跨境电商货物等查验操作,查验中心获批"5+1"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资质[3] - 公共国际货站累计处理货邮已超11.4万吨,创下单日最高处理量1249吨的记录[4] 专业人才与安全管理 - 公司构建了全链条专业化人才体系,拥有两名局方危险品教员及13名取得危险品六类资质的在岗人员[4] - 所有涉及锂电池业务的关键岗位人员均已完成IATA DGR及锂电池专项培训,实现100%持证上岗[4]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认证将夯实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专业货运枢纽的核心竞争力[4] - 此举可为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消费电子等产业企业提供更安全、稳定、国际化的运输服务,助力新能源企业"出海"[4]
两大央企合体,国运之战提速!2000亿超级工程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48
藏粤直流工程是首个跨过中国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建设成果极有可能作为西部新能源产 业的标杆工程,改变小半个中国的面貌。 被埋没的"新能源第一省"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绿电开发和新能源产业一直是领域内的热门话题。 只不过大家听到的大多是新疆、内蒙古的光伏,四川、云南的水电,二者之间的西藏却犹如能源"黑洞",在 今年的雅江水电站之前一直没什么消息。 可能改变半个中国面貌,甚至关乎国运的超级工程,来了! 9月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 召开,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由两大央企南方电网和国 家电网合作建设,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运营。 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直流送出工程,正式启动 建设。 而事实是,以潜力和资源论,西藏才是中国绿电第一大省。 在太阳能方面,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数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1500小时以上,拉萨周边县市 可以达到3400小时;日照辐射也强,水平线太阳能总辐射水平比新疆、四川高出几 ...
佛塑科技(000973) - 佛塑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2 17:30
收购与业务整合 - 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交易正处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阶段[2][3] - 交易申请文件于2025年6月12日获受理 并于7月23日、9月3日、9月9日披露修订稿[2][3] - 收购旨在发力锂电池隔膜领域 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3] 锂电池业务进展 - 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膜材料及关键装备开发项目主设备已进场安装[3] - 项目按计划推进中 主要研发生产锂电池复合集流体基膜产品[3] 光学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生产染料系偏光片、OLED偏光片、碘系偏光片等光学膜产品[3] - 产品应用于车载显示、工控显示、OLED显示、智能家居显示及眼镜领域[3] 会议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9日通过全景网召开业绩说明会[2] - 参会高管包括总裁马平三、独立董事周荣、副总裁何水秀及财务总监张镜和[2]
科达利股价涨5.07%,尚正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09万股浮盈赚取16.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5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上涨5.07%至167.96元/股 成交额10.30亿元 换手率3.17% 总市值459.5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锂电池结构件业务占比96.52% 汽车结构件占比3.2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0.22%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0日 2017年3月2日上市 主营精密结构件研发制造 [1] 基金持仓情况 - 尚正新能源产业混合A(015732)二季度持有2.09万股 持仓占基金净值7.38% 为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16.95万元 最新规模2356.47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今年以来收益率37.08% 同类排名1966/8244 近一年收益率62.48% 同类排名2086/8066 [2] - 成立以来亏损19.23% 成立日期2022年8月10日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张志梅任职7年292天 管理规模4.29亿元 最佳回报121.21% 最差回报-20.74% [3] - 基金经理石竟成任职173天 管理规模3205.32万元 最佳回报25.91% 最差回报25.5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