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可转债周报(2025年8月4日至2025年8月8日):估值较高,但仍可以乐观-20250809
光大证券· 2025-08-09 15: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中证转债指数涨幅2.3%,上周调整后本周继续上涨,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幅12.8%,表现好于权益市场;虽当前转债各项估值分位数接近或超历史最高水平,但权益市场方兴未艾,后续对转债仍可乐观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行情 - 本周(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中证转债指数涨幅2.3%(上周-1.4%),中证全指变动1.9%(上周-1.1%);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幅12.8%,中证全指涨幅10.7%,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 [1][4] - 分评级看,高、中、低评级券本周涨幅分别为2.14%、2.26%、3.01%,低评级券涨幅最多;分规模看,大、中、小规模转债本周涨幅分别为1.49%、2.38%、3.23%,小规模转债涨幅最多;分平价看,超高、高、中、低、超低平价券本周涨幅分别为4.08%、2.85%、2.30%、1.96%、1.86%,超高平价券涨幅最多;分行业看,涨幅前30的可转债主要来自机械设备(7只)、化工(6只),跌幅前30的主要来自医药生物(7只)、化工(4只) [2] 转债价格、平价和转股溢价率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8日,存量可转债461只(上周463只),余额6318.09亿元(上周6366.14亿元) [3] - 转债价格均值130.4元(上周127.7元),分位值99.5%;转债平价均值103.18元(上周100.65元),分位值93.5%;转债转股溢价率均值28.1%(上周27.4%),分位值56.7%;中平价可转债转股溢价率29.6%(上周27.6%),高于2018年以来中位数(20.1%) [3] 可转债表现和配置方向 -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涨幅2.3%,上周调整后本周继续上涨,2025年开年以来涨幅12.8%;本周中证全指变动1.9%,2025年开年以来涨幅10.7%,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虽当前转债各项估值分位数接近或超历史最高水平,但权益市场方兴未艾,后续对转债仍可乐观 [4] 转债涨幅情况 - 本周涨幅排名前15的转债中,交建转债涨幅23.15%居首,正股新疆交建涨幅15.18%;聚隆转债涨幅21.65%,正股南京聚隆涨幅20.58%等 [22]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转债合理回调,看多逻辑不变
东方证券· 2025-08-04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市场回调属合理现象,看多逻辑未变。权益9月前确定性强,转债估值和定价水平有支撑,后续仍有上行空间,若继续下行可低吸 [5][8] - 权益市场冲高后虽有恐高情绪,但热度未降,后市依然看好,上行通道清晰,此轮情绪源于基层治理和科技竞争力提升带来的民众信心增长 [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观点:转债合理回调,看多逻辑不变 - 过去几周转债市场在正股带动下上涨、估值冲高,权益短暂波动成情绪宣泄口,但无需过度担忧 [5][8] - 权益9月前确定性强,转债估值和定价有支撑,债基赎回转债未见冲击,本周回调高评级大盘转债领跌或为机构赎回所致 [5][8] - 权益市场冲高后有恐高情绪,收于3560点,热度未降,后市依然看好,上行通道清晰 [5][8] - 本周市场冲高回落,转债大幅下跌,日均成交额降至772.17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下行1.37%,平价中枢和转股溢价率中枢均下行 [5] 可转债回顾:转债随正股显著回调 市场整体表现:股市冲高回落,转债估值显著下行 - 7月28日至8月1日,权益市场回调,各宽基指数均下跌,医药生物、通信、传媒领涨,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跌幅居前,日均成交额降至1.81万亿元 [13] - 上周涨幅前十转债为奇正、东杰等,天路、赛力等转债成交活跃 [13] 成交小幅缩量, 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跌幅较小 - 本周市场冲高回落,转债大幅下跌,日均成交额降至772.17亿元,中证转债指数、平价中枢和转股溢价率中枢均下行 [5][15] - 本周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跌幅较小,中高评级、大盘、低价转债跌幅较大 [5][15]
【债市观察】国债等利息收入8月8日起恢复征税 机构“抢券”收益率快速下行
新华财经· 2025-08-04 14:28
债市行情回顾 - 上周中债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65BP至1.7059%,30年期下跌2.35BP至1.949%,50年期下跌1.1BP至2.009% [2][3]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全线上涨,30年期涨幅最大达0.78%,10年期上涨0.22%,5年期上涨0.13% [6] - 中证转债指数结束五连涨,全周下跌1.37%至457.23 [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财政部公告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引发抢券潮,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周五快速下行1.05BP至1.695% [1][4] - 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并强调释放内需潜力 [19] - 7月制造业PMI为49.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9] 一级市场发行 - 上周利率债发行总量6724.3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802.6亿元,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2.0187%全场倍数5.42 [8] - 本周计划发行利率债6144.59亿元,其中国债4130亿元,地方债5784.59亿元 [9] 海外市场 - 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7.3万远低于预期的11万,失业率升至4.2%,5-6月数据合计下修25.8万 [12] - 2年期美债收益率周跌26BP,10年期跌18BP,市场重新定价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 [10]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将辞职,特朗普政府或借此调整美联储人事布局 [13][14]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测算增值税可能导致10年期新券与旧券利差扩大6-10BP [21] - 财通证券预计货币宽松延续,10年国债或向1.5%下行 [21] - 浙商证券认为10年国债1.75%顶部已探明,需等待更多催化剂 [21]
汇丰晋信等公募联手险企 权益类产品代销密集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1:08
公募基金与保险公司代销合作动态 - 汇丰晋信、融通、诺安基金等公募机构宣布新增阳光人寿、中国人寿为旗下产品代销机构 [1][2] - 保险公司代销基金数量较少,中国人寿代销6250只基金,远低于天天基金的11114只 [2] - 合作产品类型从固收类转向权益类,如汇丰晋信新增3只主动权益产品,融通基金7只合作产品均为权益类 [2] 权益市场吸引力变化 - A股市场热度提升带动基金代销业务增长,权益类产品对资金吸引力增强 [3] - 保险公司传统保守风格与公募基金差异明显,但近期合作显示权益市场吸引力上升 [2][3] 保险公司销售策略调整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1.99%-2.0%,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降至1.75%,万能险降至1.0% [4] - 保险公司主动调整策略,将基金销售作为"钩子"以反哺保险业务,增强客户黏性 [5][6] - 部分公司动员内勤转外勤并配套激励考核机制,探索多元化销售模式 [5] 行业销售模式转变 - 基金因"短平快"特性更易销售,保险公司将其纳入资产配置选项以应对保险销售困境 [5][6] - 基金销售带动整体增收,但保险产品仍是主营业务和佣金主要来源 [5][6]
可转债周报(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8月1日):持续上涨后稍有调整-20250802
光大证券· 2025-08-02 15: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开年以来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稍有调整 后市可关注提振内需、反内卷等领域转债 [1][4] 各目录总结 市场行情 - 本周(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1.4%(上周+2.1%) 连续5周上涨后稍有调整 中证全指变动为-1.1%(上周+2.2%) 2025年开年以来 中证转债涨跌幅为+10.3% 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8.6% [1] - 分评级看 高、中、低评级券本周涨跌幅分别为-2.03%、-0.29%、-0.93% 高评级券跌幅最多 分规模看 大、中、小规模转债本周涨跌幅分别为-1.66%、-0.85%、-0.83% 大规模转债跌幅最多 分平价看 超高平价券本周稍涨0.38% 其他类型平价券跌幅不一 分行业看 涨幅前30的可转债主要来自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跌幅居前的主要来自化工、有色金属等 [2] 目前转债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8月1日 存量可转债共463只(上周468只) 余额为6366.14亿元(上周6379.42亿元) 转债价格均值为127.7元(上周128.87元) 分位值为97.7%;平价均值为100.65元(上周101.20元) 分位值为89.3%;转股溢价率均值为27.4%(上周27.3%) 分位值为55.4%;中平价可转债转股溢价率为27.6%(上周29.0%) 高于2018年以来中位数(20.0%) [3] 转债涨幅情况 - 本周涨幅前十的可转债有奇正转债(45.60%)、伯25转债(32.19%)、东杰转债(32.18%)等 对应正股涨幅不一 [24]
沪深300ETF(159919)红盘蓄势,圆通速递涨超9%领涨成分股,机构:仍然看好权益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00
沪深300ETF市场表现 - 沪深300ETF盘中成交1 14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11 16亿元 [3] - 近2周规模增长3887 14万元 [3] - 连续4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1565 41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10 30亿元 [3] - 近6月净值上涨8 63%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 64% 最长连涨月数6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8 3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 63%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9 05% [3]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7月PMI显示生产端保持扩张 内需因"618"透支下滑但政策刺激或带动回升 外需边际下滑 企业信心未恢复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 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避免债务驱动 强调巩固资本市场回稳 看好科技 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4]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 76% 包括贵州茅台(4 19%) 宁德时代(3 15%) 中国平安(2 83%) 招商银行(2 69%) 兴业银行(1 84%) 长江电力(1 75%) 美的集团(1 68%) 紫金矿业(1 52%) 比亚迪(1 42%) 东方财富(1 38%) [4][6] - 成分股涨跌幅:紫金矿业(0 63%) 东方财富(0 90%) 中国平安(0 46%) 招商银行(0 34%) 宁德时代(0 29%) 长江电力(0 29%) 比亚迪(0 25%) 美的集团(0 19%) 兴业银行(-0 22%) 贵州茅台(-0 34%)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沪深300ETF联接基金(160724)布局A股核心资产 [7]
A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走低,创业板低开0.19%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09:37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走低,沪指跌0.14%,深成指跌0.08%,创业板跌0.19% [1] - 中船系、玻纤、铜箔/覆铜板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1]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二季度美国进口环比折年率降至-30.3%,净出口对GDP拖累大幅收敛 [2] - 二季度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低迷,个人消费环比增速为1.4%,是2024年以来次低值 [2] - 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降至-15.6% [2] - 美联储在下半年重启降息操作的概率较大 [2] 锂电产业链 -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向好,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速度快 [3] - 欧洲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维持同比20%以上增长 [3] - 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后续需求向好 [3] - 欧美大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 [3] - 电池及材料环节新增产能释放已显著放缓,预计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或持续提升 [3] - 反内卷环境下,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实现量利齐升 [3] 权益市场与行业展望 - 7月PMI显示生产端在季节负面影响下依然保持扩张区间 [4] - 内需因前期"618"透支下滑,未来在以旧换新及生育补贴等政策带动下或回升 [4] - 外需在长期"抢出口"影响下开始边际下滑 [4] - 企业对长期经营信心未恢复,生产、采购和库存水平以即期订单为锚 [4]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4] - 会议提到"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权益市场仍被看好 [4] - 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4]
银河证券:仍然看好权益市场,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54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7月份的PMI一方面展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生产端在季节的负面影响下依然保持 扩张区间;内需虽然下滑,不过有前期"618"透支的因素,未来在以旧换新以及生育补贴等扩内需政策 的带动下或继续回升。另一方面,外需在长期"抢出口"的影响下已经开始边际下滑;企业对长期的经营 信心仍没有恢复,生产、采购和库存水平均以即期订单为锚。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部署,即巩固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又加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不走债务驱动增长 的老路。同时会议提到了"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银河证券仍然看好权益市场,重点关注政策支 持的科技、消费以及"反内卷"领域。 ...
券商晨会精华 | 看好权益市场 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8:52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昨日均跌超1% 沪指跌1.18% 深成指跌1.73% 创业板指跌1.66% [1] - 7月创业板指累计涨超8% 但沪指3600点整数关得而复失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94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18亿 [1] - 辅助生殖 液冷IDC 信创 华为昇腾等板块涨幅居前 钢铁 煤炭 有色 影视等板块跌幅居前 [1]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二季度美国进口环比折年率降至-30.3% 净出口对GDP拖累大幅收敛 [2] - 二季度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低迷 个人消费环比增速1.4% 为2024年以来次低值 [2] - 私人投资环比折年率降至-15.6% [2] - 美联储在下半年重启降息操作的概率较大 [2] 锂电产业链展望 - 25年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向好 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速度快 [3] - 欧洲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维持同比20%以上增长 [3] - 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 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 [3] - 欧美大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 [3] - 电池及材料环节新增产能释放已显著放缓 [3] - 预计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或持续提升 [3] - 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实现量利齐升 [3] 权益市场与政策导向 - 7月PMI显示生产端保持扩张区间 内需虽有下滑但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回升 [4] - 外需在"抢出口"影响下开始边际下滑 [4] - 企业生产 采购和库存水平均以即期订单为锚 [4]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加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4] - 会议提到"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4] - 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 消费以及"反内卷"领域 [4]
银河证券:仍然看好权益市场 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8:13
经济韧性 - 7月PMI显示生产端在季节性负面影响下仍保持扩张区间 [1] - 内需下滑受前期"618"透支消费影响 [1] 政策与需求 - 以旧换新及生育补贴等扩内需政策有望带动未来需求回升 [1] - 外需因长期"抢出口"影响已出现边际下滑 [1] 企业经营 - 企业长期经营信心未恢复 生产采购库存均以即期订单为导向 [1] 政策部署 - 7月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解决突出问题 [1] - 政策强调加速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避免债务驱动增长模式 [1] 资本市场 - 会议提及"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 权益市场被看好 重点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