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 [1] * 涉及公司包括美国的 Bloom Energy [4]、Pro Energy [21]、Blue Energy [18][22] 日本的京瓷 [4]、三菱重工 [4] 欧洲的英国 Sales Power [4]、尤里西研究中心 [4] 以及中国的潍柴动力 [6]、潮州三环 [6] 等 [4][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优势** * SOFC发电效率高达65% 热电联产效率达90% 显著优于传统燃气轮机 [1][2] * 污染物排放极低 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0.1毫克每标方 远低于传统内燃机的30毫克每标方 且基本不产生硫氧化物 [1][2] * 模块化组装优势显著 可缩短交付时间至90天甚至60天 实现快速复制和规模放大 [1][20] * 尾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0%以上 有利于二氧化碳捕集 [11] **商业化应用现状** * 美国、欧洲、日本已实现SOFC商业化应用 全球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每年新增200-300兆瓦以上 [1][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医院、学校及家用热电联产系统 功率范围覆盖千瓦级到兆瓦级 [2][3] * 美国Bloom Energy总装机容量约为1.4GW 其中数据中心装机容量约为300MW [5] * 日本家用热电联产领域出货量已超过50万台 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530万台 [6] * 中国市场目前主要进行小型示范试点 百千瓦级示范项目近两年开始发展 [6][1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温运行导致材料性能恶化的问题已通过科学和工程手段基本解决 固定式发电系统需满足8万小时的技术要求 [7] * 一致性仍是关键挑战 是未来继续优化的重要方向 [7][9] * 燃料来源多样 包括天然气、沼气等 但需通过脱硫处理、预重整、改性催化剂等技术解决燃料杂质问题 [16] **成本与经济性** * 成本与订单规模密切相关 小型几千瓦级系统价格约为每千瓦10万元 兆瓦级订单可降至每千瓦2-3万元 大规模订单甚至可降至每千瓦1-1.5万元 [21] * 系统成本构成中 BOP系统和热模块各占约50% [21] * 维护成本可以降低到总成本的5%以下 甚至达到3% [18] * 经济性受气垫比影响 若大于3则经济性良好 [21] 北美商业化加速得益于天然气价格低而电价高 使得热电比小于3 具备经济推广条件 [22]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全球市场规模目前为几亿美元 到2030年可能增长至几十亿美元 [8] * 预计2027年国际市场年装机容量可达500兆瓦以上 国内市场乐观估计年装机量可达10兆瓦以上 [23] * 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在分布式能源及大规模发电竞争中具有优势 若年装机量超过10MW 成本可降至1.5万元/千瓦 与传统方案竞争 [8] * 北美商业化加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安全性和经济性 美国电力系统故障概率高 数据中心需多重供电保障 SOFC能提供连续运行的电力 [22][24] **国内外差异与出海** * 国内外差异主要受经济性和国情影响 国内天然气价格较高、电价较低 需推行热电联产来实现经济可行性 [10] * 国内产品价格便宜 但整机系统出海缺乏批量应用示范验证 需通过规模提升实现批量生产来推动成本下降 [12] *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显著 有信心将价格降至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以下 预计最快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出海 [13] **政策与补贴** * 日本曾提供一半以上的初投资补贴 但目前基本取消 欧洲目前一般为10%-20%的初投资补贴 美国没有专门补贴政策 中国将SOFC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层面支持其示范应用 [19] 其他重要内容 * SOFC技术路线包括电解质支撑、阳极支撑等多种类型 目前主流是电解质支撑 材料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主 [14][15] * 实验室测试显示SOFC最长寿命可达十几万小时 实际验证中厂家保证寿命为十年以上(8万至9万小时) 日本anyfarm计划装机容量达50兆瓦以上 经过充分实践验证 [17]
再生塑料技术公司出海、获英格卡集团投资,多数产品供应欧美头部品牌|36氪首发
36氪· 2025-08-18 08:08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睿莫环保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英格卡投资领投 老股东旭化成跟投 势能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 产能扩建及市场拓展 [6]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为再生塑料行业技术驱动型高科技企业 基于"回收-再生-场景应用"全产业链模式 重点聚焦聚丙烯(PP)及聚乙烯(PE)的高价值循环利用 [6] - 公司通过物理回收法实现"同级再生" 研发回收分拣 深度清洁及熔融过滤等工艺 使再生颗粒性能接近原生料水平 并通过美国FDA食品级 欧盟RoHS等认证 [6] - 产品已进入食品包装 汽车部件 高端纺织等全球品牌供应链 多数产品销往欧美日市场 年产能达万吨级别 [8]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全球约70%废塑料被填埋或焚烧 在各国碳中和目标及ESG合规要求驱动下 政策与市场规则加速调整 [7] - 欧盟 美国 日本及中国均对塑料包装中再生料使用比例设定目标 如多国要求2030年占比达30% [7] - 大型消费品企业如宜家 可口可乐 耐克等公布25%-50%再生料使用目标 [7] - 2030年全球废塑料回收再生制品市场规模将达1744.2亿美元(约1.26万亿元) 中国聚集全球约60%再生塑料产业 [7] - 行业长期由作坊式生产主导 加工污染高 再生料性能不稳定 缺乏安全认证 难以满足国际品牌对高品质再生料需求 [7] 公司技术优势 - 开发聚烯烃食品包装废弃物自动分选设备 结合视觉识别和数字化系统提升分选效率 [8] - 通过深度清洁 高精度分选 熔融过滤等工艺 解决传统再生料性能低 颜色不稳定及杂质含量高等问题 [8] - 能将聚烯烃食品包装废弃物转化为性能接近原生塑料 并通过美国FDA食品级 欧盟RoHS等安全认证 [8] - 实现"同级再生"应用 区别于行业普遍的降级使用模式 [8] 团队与战略布局 - 创始人兼CEO朱宽拥有8年石化行业营销管理经验及10年塑料再生行业经历 [9] - 联合创始人兼CTO熊维拥有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博士学位及跨国化工企业技术背景 [9] - 团队曾主导参与多项中国再生塑料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9] - 计划在欧洲 美国设立分支机构以贴近客户 [8]
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0: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49.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2.38万元,同比增长103.41% [2] - 扣非净利润7655.63万元,同比增长88.13% [3] - 基本每股收益0.84元/股,同比增长104.88% [3] - 研发投入5813.69万元,占营收比例11.4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3][43] 业务发展 - 构建七大业务领域:暖通空调、工业及安全、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科学仪器、低碳热工 [5] - 工业及安全业务快速增长,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表现突出 [3] - 2024年收购的诺普热能和精鼎电器贡献收入增长 [3] - 汽车电子领域布局高温气体传感器和热失控监测传感器 [23] - 智慧计量领域深耕超声波技术,国际市场稳步拓展 [23] 技术创新 - 拥有光学、超声波、MEMS等多元技术平台 [31] - 报告期内新增18项知识产权,累计543项 [43] - 开发四通道红外C3H8传感器、NMP气体泄漏报警器等新产品 [42] - 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AM4205获2025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21] - 家用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获燃气安全创新成果一等奖 [21] 行业趋势 - 传感器向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8][9] - "双碳"政策推动气体分析仪器及传感器需求增长 [13][14] - 新能源汽车普及带动电池安全监测技术发展 [17][18] - 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9][20] - 燃气安全监管趋严促进监测设备市场扩容 [15][16] 全球化布局 - 设立匈牙利生产基地、美国子公司和韩国孙公司 [24] - 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PM传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2] - 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4] - 通过本地化实体运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33] 管理优化 - 从职能制转向事业部制,划分七大业务事业部 [26] - 完成治理结构调整,精简为"两会一层"架构 [2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CRM、MES等系统 [25] - 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0] - 发布首份ESG报告,建立可持续发展框架 [28][29]
环保行业跟踪周报:农林生物质受益于CCER扩容,欧盟《循环经济法案》渐近重视再生资源-20250817
东吴证券· 2025-08-17 23:33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农林生物质受益于CCER扩容,欧盟《循环经济法案》渐近重视再生资源[1] - CCER第三批方法学征求意见,聚焦农林生物质与油气甲烷减排,预计农林生物质将带来CCER供给增加约1600万吨/年[4][13] - 欧盟《循环经济法案》倒逼产业链绿色重构,再生材料比例、产品碳足迹将成为未来出口的关键指标[18] - 垃圾焚烧行业资本开支下降提分红验证,供热&IDC等提质增效促ROE和估值双升[19][21] - 水务运营市场化+现金流拐点,预计兴蓉、首创资本开支26年开始大幅下降,自由现金流大增可期[24] 行业跟踪 CCER扩容 - CCER第三批方法学包括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热电联产、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利用、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四项[9] - 2025年3月7日-2025年8月15日,全国CCER均价为89元/吨,CEA均价为76元/吨,CCER较CEA溢价[10] - 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CCER收益约1200万元,对于补贴期内项目盈利弹性约60%[13] 欧盟循环经济法案 - 欧盟计划到2030年使24%的材料循环使用,2023年循环率为11.8%[16] - 法案要求确保电子垃圾的收集和回用(回收率不足40%)、重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升材料循环使用目标[16] - 重点推荐再生塑料【英科再生】,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18] 垃圾焚烧 - 板块自由现金流于23年转正,24年持续增厚,24年板块分红比例40%[20] - 绿色动力25Q1归母净利润同增33%,供热量同增97%,25Q1加权ROE同增0.51pct至2.27%[21] - 垃圾焚烧+IDC为行业拓展新趋势,2000吨/日匹配20MW数据中心,盈利增量弹性最高可达817%[22] 水务运营 - 预计兴蓉、首创资本开支26年开始大幅下降,自由现金流大增可期[24] - 24年水务板块分红比例为34%,核心公司兴蓉分红28%提升空间较大[24] - 重点推荐【兴蓉环境】【粤海投资】【洪城环境】[25] 环卫装备 - 2025M1-6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90.56%,渗透率同比提升7.24pct至15.86%[33] - 盈峰环境新能源市占率31.76%(同比+5.92pct),宇通重工新能源市占率14.11%(同比-7.96pct)[40][42] 生物柴油 - 2025/8/8-2025/8/14生柴均价8275元/吨(周环比+0.3%),单吨盈利193元/吨(周环比-7.4%)[44] 锂电回收 - 截至2025/8/15,碳酸锂价格8.27万(周环比+14.9%),三元电池粉锂系数周环比+2.9%[47] - 单吨废料毛利-0.30万(周环比+0.094万)[47]
5GWh储能大单落地,中印新能源合作回温信号渐显
高工锂电· 2025-08-17 16:19
中印新能源合作现状 - 中汽新能与印度IndiGrid签署2026-2027年5GWh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 此前已交付1GWh印度电网订单 [2] - 中印双边贸易额达1384 78亿美元 其中60%太阳能组件依赖中国进口 电子元件 太阳能设备和成品钢材为主要品类 [10][11] - 印度重启边境贸易口岸 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 计划恢复直航 阿达尼集团在华成立能源公司并频繁与中国企业互动 [5][7][8][9] 印度新能源发展目标与挑战 - 印度承诺2030年实现500GW可再生能源装机 非化石燃料占比50% 2070年碳中和目标需在2040-2060年减少99%煤炭使用 [12][13] - 当前煤炭发电占比70% 2027年产量预计增至13亿吨 2024年新增清洁能源产能不足28GW 距年需求44GW差距显著 [15] - 电网侧储能缺口12GW 风光弃电率17% 2024年夏季电力缺口达12% 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可再生能源整合 [15][16] 印度本土化政策与产业矛盾 - 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40%反倾销税 ALMM List-II名单排除中国企业 要求政府项目100%采用本土产品 [20] - 本土硅料产能仅5万吨(中国230万吨) 设备进口超85% 组件成本较东南亚高5%-8% 美国加征50%关税加剧困境 [22][23][24] - PLI计划失败致制造业占比下降 特斯拉投资搁置反映外资对基建 劳动力 法规的担忧 [25][26] 中印电池产业合作机遇 - 中国储能电池占印度90%市场份额 即使加征25%关税仍具性价比优势 强制配储政策扩大市场空间 [30][31][32] - 印度前九大锂电池供应商中七家为中国企业 ATL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等主导市场 技术优势显著 [29] - 电动两轮车为突破口 比克电池 星恒电源等通过本地化产线切入 韩国LGES 松下同步布局 [32][33][34] 印度市场特性与战略调整 - 印度经济快速增长但能源需求激增 本土主义政策与产业短板并存 国际合作必要性凸显 [15][19][25] - 美印关系恶化促印度转向战略自主 中印合作或进入技术 资本 本地化平衡的新阶段 [36][37] - 庞大人口与电动车市场潜力吸引外资 但需应对政策波动与供应链本土化挑战 [28][35]
氟化工行业周报:萤石价格筑底上涨,制冷剂成交重心持续上移,东阳光、永和股份等2025中报表现较佳-20250817
开源证券· 2025-08-17 15:43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学原料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制冷剂及高端氟材料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23][24] - 萤石价格筑底上涨,当前市场呈现供应紧张、价格上行但成交放缓的博弈格局[7][19] - 制冷剂市场在配额政策主导下维持供需紧平衡,成交重心持续上移[9][21] - 2025年HFCs制冷剂平均成交价格或将保持长期上行态势[51] 行业走势 -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7.45%,跑赢上证综指5.75%,跑赢沪深300指数5.07%[6][27] - 2025年1-6月萤石(>97%)进口同比+321.6%,萤石(≤97%)进口同比+44.4%[16] - 6月萤石(>97%)出口均价同比+0.3%,萤石(≤97%)出口均价同比+11%[16] 产品价格动态 萤石 - 截至8月15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207元/吨,较上周上涨1.33%[7][19] - 8月均价3,175元/吨,同比下跌10.52%[7][19] - 2025年均价3,509元/吨,较2024年下跌1.03%[7][19] 制冷剂 - R32价格57,500元/吨,周涨1.77%,年涨57.5%[8][21] - R125价格45,500元/吨,周持平,年涨51.7%[8][21] - R134a价格51,000元/吨,周涨0.99%,年涨59.4%[8][21] - R410a价格50,000元/吨,周持平,年涨47.1%[8][21] - R22价格35,500元/吨,周持平,年涨16.4%[8][21] 公司业绩 - 东阳光2025H1营收71.24亿元(同比+18.48%),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170.57%)[10] - 永和股份2025H1营收24.45亿元(同比+12.39%),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140.82%)[10] - ST联创2025H1营收4.43亿元(同比+12.83%),归母净利润1170万元(扭亏为盈)[10] 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11][24] - 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11][24]
“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人民网· 2025-08-17 12:41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1] - 2020年重访浙江安吉县余村时肯定绿色发展路线的正确性,强调要坚持走下去 [1] 环境质量改善 - 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 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 [1] - 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1/4的新增绿色面积 [1] 土地治理成果 - 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 - 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碳中和承诺 - 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历史性成就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显著标志 [2]
1000+深度报告下载: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8-16 23:58
新材料投资领域 - 新材料投资覆盖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新型显示、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1][3] - 半导体领域重点关注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等材料 [1] - 新能源领域聚焦锂电池、钢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等方向 [1] - 光伏领域关注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钙钛矿等材料 [1][3] - 新型显示领域涉及OLED、MiniLED、MicroLED、量子点等技术 [3] 半导体产业发展 - 半导体制造工艺持续演进,从FinFET向GAAFFI架构发展 [11] - 光刻技术从DUV(248/193nm)向Hi-NA EUV升级 [11] - 台积电制程从28nm逐步推进到2nm、1.4A等先进节点 [11] - 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工艺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11] 企业投资阶段分析 - 种子轮企业处于想法阶段,重点关注团队能力和行业门槛 [6] - 天使轮企业已开始研发,需要考察研发投入和渠道推广能力 [6] - AS阶段产品相对成熟,销售额快速增长,是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节点 [6] - B42阶段企业估值较高,投资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和开发新产品 [6] 知名企业布局 - 半导体设备领域关注ASML、中芯国际、台积电等企业 [4] - 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 [4] - 材料领域涉及杜邦、汉高、3M等国际巨头 [4]
美国LNG产能上线时间为何一再推迟?
国金证券· 2025-08-16 21:01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美国LNG产能上线时间延迟主要受不可抗力因素(飓风、公共卫生事件、技术问题)、绿地项目调试周期延长及国际天然气价高峰影响 [3] - Calcasieu Pass项目采用中型模块化设计建造模式,虽缩短施工工期但试运行周期长达两年半,显著长于传统LNG项目的6个月 [33][37] - 项目试运行期间生产的342船LNG货物净收入达142亿美元,因无需执行长期合同而获得高溢价,正式商业运营后价格显著下降 [36] 行情回顾 - 本周(8.11-8.15)上证综指上涨1.70%,创业板指上涨8.58%,碳中和板块上涨3.15%,环保板块上涨1.79%,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55% [2][13] - 公用事业子板块中风力发电涨幅最大(3.50%),水力发电跌幅最大(2.53%);环保子板块中大气治理涨幅最大(4.82%) [13][16] 行业数据跟踪 煤炭价格 - 欧洲ARA港动力煤现货价101.70美元/吨(环比-0.01%),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112.90美元/吨(环比+0.01%) [42][41] - 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723.86元/吨(环比+3.06%),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695.00元/吨(环比+2.51%) [42][44] - 北方港煤炭库存2362万吨(环比-4.10%) [42][48] 天然气价格 - ICE英国天然气价79.39便士/色姆(环比-2.12%),美国Henry Hub现货价2.77美元/百万英热(环比-9.03%) [52][50] - 欧洲TTF天然气价10.85美元/百万英热(环比-1.34%),国内LNG到岸价11.41美元/百万英热(环比-3.75%) [52][54] 碳市场 - 全国碳市场CEA报价71.57元/吨(环比-0.76%),深圳成交量最高(145,234吨),北京成交均价最高(103.64元/吨) [59][57] 行业要闻 - 电煤供需紧张致现货价格加速上涨,国家电投通过"一分钱"专项实现度电成本同比下降超1.2分钱 [58] -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明确新能源正偏差电量基准价取燃煤最低燃料成本价与市场均价孰低 [60] 投资建议 电力板块 - 火电:推荐皖能电力、华电国际等布局电力供需偏紧地区的企业 [5] - 水电:关注长江电力 [5] - 新能源:推荐龙源电力(H) [5] - 核电:关注中国核电 [5] 环保板块 - 推荐垃圾焚烧运营龙头玉禾田(本周涨幅35%) [22][63] 行业景气度 - 煤炭: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加速上涨,8月主产地降雨影响供应 [65] - 绿电:新能源抢装潮后弃电率企稳,未来3-6个月业绩稳中有增 [65] - 水电:西南地区来水不及去年同期,发电量同比小幅下降 [66] - 核电:漳州1号机组投运带动电量高增,但年度长协电价下行承压 [66]
"零碳乡村"新图景:乡村振兴“绿”意盎然
央视网· 2025-08-16 16:40
新能源发电 - 大湾村新能源发电量约为360万千瓦时/年 完全覆盖全村53万千瓦时/年用电需求 富余电力输送国家电网 [3] - 2025年上半年富余电量带来56万元额外收入 [3] - 电力来源包括屋顶 大棚 田间近6000块光伏板 [4] 清洁能源应用 - 风电 光伏等清洁能源进村导致电价大幅降低 促进新兴电器普及 [6] - 村民生活出现扫地机器人 全屋智能家电等设备 生活质量提升 [6] 产业带动效应 - 新能源设施为村民创造新生意机会 [4] - 智慧能源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时监测不同场景发电用电情况 [3] 社会影响 - 零碳模式改变乡村环境 深刻影响百姓生活方式 [6] - 大湾村案例显示新能源项目兼具经济收益与民生改善效果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