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结构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长海股份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海股份[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63亿元,同比增长31.35%,环比增长0.53%;归母净利润8217万元,同比增长61.78%,环比增长13.62%;归母扣非净利润8719万元,同比增长92.63%,环比增长38.64%;玻纤销量9.7万吨,树脂销量1.4万多吨;玻纤纱销量占比56%,制品占比44%;玻纤板块净利润7519万元,化工板块净利润1200多万元,树脂贡献800万元;玻纤吨净利约770元,树脂吨净利约570元;一季度热塑及风电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落地,其余玻纤产品价格稳定;第一条15万吨产线和天马的8万吨产线正常生产运营[2][3] - **单吨净利增长原因**:产品结构调整和成本下降,新建两座窑炉一季度正常生产降低能耗,产能扩充后玻璃纤维织物生产量从去年2000吨提升至今年每月约4000吨[5] - **产品结构调整**:下半年计划提升风电设备产量至4万吨,以风电相关产品为主;减少热固类和骨料类产品生产,增加直接纱和制品生产[2][6][14] - **出口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占销量20%左右,销售额占22% - 23%;欧洲市场占出口比例约30%,主要出口短切毡和沙;从2018年起出口占比从60%降至去年25%,今年一季度约23%;出口到欧洲玻纤吨净利因15%左右关税优势明显高于公司综合吨净利[2][7][21][22] - **关税影响**:美国关税影响暂未波及其他地区需求,客户持观望态度;欧盟双反税结果预计5月或6月揭晓,最终影响取决于关税幅度,若税率可接受,对销量短期影响有限;若欧盟加征高额关税,可能直接影响沙类产品,短切毡受影响较小;公司初步考虑将额外税率转嫁给客户[2][7][8][9][11][12] - **销量预期**:一季度接近满产,实际产量约9.7万吨;二季度情况正常,但可能受贸易关税影响;若风电市场带动需求,全年销量有望达40万吨以上[2][8][17] - **成本下降**:新窑炉能耗降低,粉料加工厂投产预计带来每吨约100元成本下降;加强精细化工研发和投入,实现黏合剂和挤出剂自我配套,今年内粉料加工厂投产将实现部分成本下降[4][19] - **新线运行情况**:15万吨新线产品结构基本保持原计划,热塑、合股纱和水拉丝各占30%[4][20] - **未来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化工业务,包括精细化工和树脂产品;优化新窑炉及粉料厂降低成本;追踪双反税率及美国加征关税对海外需求影响;风电织物业务下半年预计强劲[4][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玻璃纤维产品销售比例**:一季度直接纱销售约两三万吨,热塑纱接近五万吨,合股纱四五万吨,直接纱大部分转化为织物[13] - **合股纱应用领域**:应用于卫浴、船顶、采光板、模压制品以及玻璃钢产品等领域,在热固行业中逐渐被热塑替代[15] - **库存水平**:截至2025年4月,库存水平约为35天[16] - **风电纱进展**:产能较小,需求量大,公司正在寻找均衡分配产能的方式,现有规模8万吨,玻璃纤维自用一半,剩余部分只能供应一到两个客户,织物工厂要求配纱是难点[18]
捷荣技术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150.11%,经营现金流净额下滑463.84%
新浪财经· 2025-04-24 09: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57亿元 同比下降23.2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亿元 亏损幅度扩大150.11% [3] - 基本每股收益-1.21元/股 同比下降152.08% [4] 业务收入构成 - 精密结构件收入11.51亿元 同比下降25.98% 占总营收84.87% [2] - 精密模具收入0.12亿元 同比下降67.02% 占比0.88% [2] - 手机电脑配件分销收入1.72亿元 同比增长17.70% 占比12.70% [2] 成本费用分析 - 销售管理费用研发财务费用合计3.22亿元 同比增加6.04% [3] - 销售费用0.33亿元 同比增长1.67% [5] - 管理费用2.09亿元 同比增长8.57% [5] - 财务费用0.22亿元 同比增长24.87% [5] - 研发费用0.59亿元 同比下降4.82% [5]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投入金额0.5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35% 较2023年3.51%有所上升 [6] - 研发人员数量182人 较2023年208人减少12.50% [6] - 研发人员占比从5.61%下降至5.05% [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 同比下降463.84%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23亿元 同比增长73.10%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30亿元 同比增长7230.33% [7] 行业与经营背景 - 3C行业复苏缓慢 市场竞争激烈 [2] - 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 [2] - 多个优质客户处于前期开发和研发投入阶段 [2]
恒力石化20250422
2025-04-23 09: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恒力石化及其母公司恒力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 2363 亿元,归母净利润 70.44 亿元同比增 2%,经营性现金流 227 亿元,现金分红 31.68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 45% [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57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 77.5 亿元,保持复苏态势 [1][2] - 2024 年上游炼化和乙烯盈利 43.4 亿元,中游 PTA 盈利 2.4 亿元,下游聚酯新材料盈利 15.3 亿元;2025 年一季度主要盈利源于炼化乙烯和 PTA,下游聚酯新材料盈利同比下滑 [2][14] - 在建工程规模从 2024 年 Q1 的 566 亿降至 380 亿,预计 2025 年降至 100 亿左右,资产负债率从 78%降至 76.5% [1][2][7] 行业趋势 - 2023 年起行业逐步复苏,原煤价格从 1000 元/吨降至 600 元/吨,原油价格回归理性 [1][4] - 国内需求自 2023 年呈弱复苏且季节性波动大,2025 年国家增量政策推动需求恢复 [4] - 2025 年上半年上游芳烃链 PX 高景气,下游长丝价格修复;7 月后芳烃和聚酯产业链下行 [4] - 2025 年四季度因油价下跌计提 11 亿多减值损失,一季度经营环比改善 [1][4] 核心竞争优势 - 综合成本优势:石油与煤炭深度融合及精细化工配套设施,煤价降 100 元/吨可节约 16 - 17 亿成本 [1][5] - 产品结构优势:芳烃强、烯烃弱格局下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1][5] - 经营机制优势:恒力集团加大资源投入、优化产品类别、技术改造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合理控制成本和库存 [1][6] 分红及负债率目标 - 2016 - 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255.7 亿元,占历年累计归母净利润 41.5%,坚持长周期、高比例分红政策 [3][9][10] - 2025 年资本开支结束,优先降低短期高成本融资,维持稳定分红,预计负债率下降速度加快 [3][7] 市场影响因素 - 关税增加使进口轻质原料成本上升,对恒力石化盈利有积极影响,供需格局改善 [8] - 关税战使丙烷进口原料及聚烯烃生产成本增加,但聚烯烃市场未明显好转 [11] - 涤纶长丝下游开机率下降,工业丝业绩良好、价差稳定 [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税金及附加约 64 亿元,比前一年减少约 30 亿元,大部分减少来自消费税 [17] - 恒力石化税收返还涉及非主营业务,大连市欠约 60 亿元将陆续返还,享受 6.5%税收优惠政策 [18] - 消费税征收趋严,恒力石化依法合规纳税,波动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不直接影响利润 [19] - 四季度现金流低可能因预收款或超卖,前期销售大结算时减少 [20] - 存货跌价准备按审计师规则测算,油价下行致终端产品价格倒挂时计提,油价回升可冲回部分损失 [21] - 恒力炼化厂配套 500 万吨煤化工项目在煤价下跌后盈利良好,煤制氢是重要环节 [22][23] - 煤价下行使无自供煤企业原料成本优势增强 [24] - 二季度成本边际改善可能不如一季度明显,当前市场环境复杂,不宜过多预判二季度情况 [25][26]
贵州茅台(600519):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2025年稳健前行
新浪财经· 2025-04-06 20:45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约15.66%和15.38%,完成全年目标,行业调整期展现龙头增长韧性,2025年制定总营收同比增长9%的目标 [1]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单4季度营收510.22亿元,同比增长12.77%,归母净利润254.01亿元,同比增长16.21% [1] 简评 - 2024年公司酒类业务营收1706.12亿元,同比增长15.89%,单Q4酒类营收500.93亿元,同比增长12.94%,完成全年业绩目标 [2] - 2024年茅台酒营收1459.28亿元,同比增长15.28%,系列酒营收246.84亿元,同比增长19.65%,24Q4茅台酒营收448.02亿元,同比增长13.94%,系列酒营收52.91亿元,同比增长5.07% [2] - 面对市场压力,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与投放节奏,茅台酒产品结构提升,飞天茅台价格企稳,系列酒2024年产能充裕,下半年大单品1935主动控货与重塑渠道增速放缓 [2] 量价拆分与渠道情况 - 2024年茅台酒销量增长10.22%至4.64万吨,吨价提升4.59%至314.59万元/吨,系列酒销量增加18.47%至3.69万吨,吨价提升1.00%至66.86万元/吨 [3] - 2024年批发代理渠道收入957.69亿元,同比增长19.73%,占比提升1.80pcts至46.33%,直销贡献销售748.43亿元,同比增长11.32%,i茅台贡献营收200.24亿元,同比减少10.51%,剔除i茅台直销渠道增速为22.21%,巽风等其他线上平台销售额20.96亿元,同比增长14.4% [3] - 单Q4直销渠道收入228.54亿元,同比增长8.69%,批发代理收入272.39亿元,同比增长16.76% [3] 毛利率和净利率及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92.08%,同比-0.04pcts,归母净利率49.52%,同比-0.12pcts,24Q4毛利率93.02%,同比+0.32pcts,归母净利率49.78%,同比+1.47pcts [4] - 2024年茅台酒、其他系列酒毛利率分别为94.06%、79.87%,分别同比-0.06pcts、+0.11pcts,批发代理、直销毛利率分别为89.42%、95.33%,分别同比+0.13pcts、-0.13pcts,2023年i茅台毛利率94.50%,同比-1.59pcts,其他线上平台毛利率94.93%,同比-1.02pcts [4]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3.24%,同比+0.15pcts,24Q4销售费用率2.75%,同比-0.75pcts,24年市场推广及服务费37.45亿元,同比增长33.09% [5] - 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5.35%,同比-1.11pcts,24Q4管理费用率6.95%,同比-1.88pcts,因营收规模提升规模效应显现 [5] 2025年展望 - 公司目标2025年营业总收入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1亿元 [7] - 茅台酒国内市场投放略增,调整珍品茅台、1L飞天茅台酒投放量及合同产品结构,开发文创新品,做好“4+6”渠道协同,平衡五个量比关系,调整配套政策 [7] - 系列酒提出市场工作宗旨和原则,构建“一体两翼”大单品群,设立事业部,梳理品牌文化诉求,优化经销商奖惩机制,增加业务团队和市场费用,打造样板市场 [7] 分红与盈利预测 - 2024年度茅台累计现金分红646.72亿元,年度分红率75%,4月2日股价股息率3.32%,已完成回购15.99亿元 [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收入1863.16亿元、2051.26亿元、2257.96亿元,同比+9.02%、10.10%、10.08%,实现归母净利润934.81亿元、1036.17亿元、1149.10亿元,同比+8.41%、+10.84%、10.90% [8]
贵州茅台:2024年报点评:平稳兑现,目标积极-20250403
东吴证券· 2025-04-03 1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亿元,同增15.7%;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增15.4%,24Q4总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增12.8%、16.2%,全年平稳兑现,茅台酒量增略超预期 [8] - 收现相对承压,管理费用同比收缩,2024年销售收现同增11.6%,收现比0.96,年末预售款项余额同比回落45.3亿元,归母净利率52.3%,同比略降0.2pct,管理费用同降4.3% [8] - 2025年总营收目标同比增长9%,Q1开局平稳,预计公司将优化产品及渠道配称挖掘收入增量,看好公司普飞量价统筹更从容 [8] - 参考2025年经营目标及产品结构变化,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2、1009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0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1、19、18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0560|174144|190054|206830|227000| |同比(%)|18.04|15.66|9.14|8.83|9.7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734|86228|93203|100938|110277| |同比(%)|19.16|15.38|8.09|8.30|9.2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9.49|68.64|74.19|80.35|87.79| |P/E(现价&最新摊薄)|26.04|22.57|20.88|19.28|17.65|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549.02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245.8/1910.0元,市净率8.35倍,流通A股市值1945875.52百万元,总市值1945875.52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85.56元,资产负债率19.04%,总股本1256.20百万股,流通A股1256.20百万股 [7]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茅台酒实现收入1459.3亿元,同增15.3%,量/价分别同增10.2%/4.6%,增量更多向多规格装普飞倾斜 [8] - 2024年系列酒实现收入246.8亿元,同增19.7%,量/价分别同增18.5%/1.0%,茅台1935完成销售额120亿元,同增近10%,估算其他系列酒收入同增约25%+,主要由王子酒贡献增量 [8] 分渠道情况 - 2024年公司直销收入748.4亿元,同增11.3%,占比同比 - 1.8pct至43.9%,i茅台及其他直销渠道收入分别同比 - 10.5%、+22.2% [8]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251727|272605|297188|32881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7218|50271|53036|55545| |资产总计(百万元)|298945|322876|350224|384362| |流动负债(百万元)|56516|59648|62901|6545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17|417|417|417| |负债合计(百万元)|56933|60066|63318|6587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233106|250475|270909|298478|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8905|12336|15997|20007|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242011|262811|286906|318486|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4144|190054|206830|22700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3895|16742|18830|20790|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6926|29129|31426|34819| |销售费用(百万元)|5639|7050|8261|9464| |管理费用(百万元)|9316|9566|10024|10553| |研发费用(百万元)|218|213|122|242| |财务费用(百万元)|-1470|-1651|-1703|-1694| |营业利润(百万元)|119689|129074|139918|152875| |利润总额(百万元)|119639|129016|139867|152821| |净利润(百万元)|89335|96633|104599|114287|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107|3430|3661|40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86228|93203|100938|11027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68.64|74.19|80.35|87.79| |EBIT(百万元)|118148|127412|138225|151190| |EBITDA(百万元)|120233|129912|140891|154051| |毛利率(%)|91.93|91.10|90.80|90.75| |归母净利率(%)|50.46|50.06|49.78|49.51| |收入增长率(%)|15.66|9.14|8.83|9.7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5.38|8.09|8.30|9.2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2464|83006|87574|9456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85|-5276|-5114|-529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1068|-75862|-80518|-8270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9610|1868|1942|6563|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085|2500|2666|2861| |资本开支(百万元)|-4678|-5795|-4420|-4529|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919|-17093|-19407|-22541| |每股净资产(元)|185.56|199.39|215.66|237.60|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56|1256|1256|1256| |ROIC(%)|37.83|37.75|37.55|37.30| |ROE - 摊薄(%)|36.99|37.21|37.26|36.95| |资产负债率(%)|19.04|18.60|18.08|17.14|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2.57|20.88|19.28|17.65| |P/B(现价)|8.35|7.77|7.18|6.52| [12]
中信特钢(000708):极调整产品结构,盈利能力稳健
国信证券· 2025-03-31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营收1092亿元同比降4.2%,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降5.5%,经营性净现金流107.4亿元增0.8%,钢材销量1889万吨同比持平,出口220万吨同比减18万吨;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25.6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49.95%,自2018年已连续7年分红比例近或超50%,近7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达52.5% [1][7] - 重点品牌产品轴承钢销量同比增6%,能源用钢销量创历史新高;汽车行业营收占比同比增0.2个百分点,轴承行业营收占比同比增0.3个百分点;兴澄特钢净利润37.6亿元同比降4.8%,大冶特钢净利润7.6亿元同比降21%,青岛特钢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121%,天津钢管净利润6.8亿元 [2][8] - 行业面临下游需求不振、钢材价跌、原料成本高、竞争加剧等挑战,公司降本增效、调整产品结构、保持高研发开支,顶住行业周期波动,维持强劲现金流,还积极谋划海外布局 [3][29]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1106/1120/1234亿元,归母净利润57.2/61.2/66.0亿元,同比增速11.5/7.0/7.9%;摊薄EPS分别为1.13/1.21/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0/10.3/9.5x;公司成长路径清晰,市场地位突出,经营业绩稳健,体现弱周期属性 [3][29] 财务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4,019|109,203|110,592|112,009|113,430| |(+/-%)|15.9%|-4.2%|1.3%|1.3%|1.3%| |净利润(百万元)|5721|5126|5718|6116|6598| |(+/-%)|-19.5%|-10.4%|11.5%|7.0%|7.9%| |每股收益(元)|1.13|1.02|1.13|1.21|1.31| |EBIT Margin|6.2%|5.7%|6.4%|6.8%|7.2%| |净资产收益率(ROE)|14.8%|12.5%|13.1%|13.1%|13.2%| |市盈率(PE)|11.0|12.3|11.0|10.3|9.5| |EV/EBITDA|11.7|11.6|10.9|10.3|9.9| |市净率(PB)|1.63|1.54|1.44|1.34|1.26| [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478|8833|25495|33544|41933| |应收款项|17681|14148|15150|15344|15538| |存货净额|17214|16745|12564|12657|12750| |其他流动资产|7856|7634|6636|6721|6806| |流动资产合计|51249|47361|59844|68265|77027| |固定资产|54182|52302|47738|43021|38213| |无形资产及其他|7811|7435|7139|6843|6546| |投资性房地产|2635|3075|3075|3075|3075| |长期股权投资|629|871|971|1071|1171| |资产总计|116507|111043|118766|122274|126032|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12346|12636|12636|12636|12636| |应付款项|22731|16859|20102|20251|20401| |其他流动负债|14464|12629|14061|14167|14274| |流动负债合计|49540|42123|46799|47053|47310|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21773|23018|23018|23018|23018| |其他长期负债|3558|2074|2174|2274|2374| |长期负债合计|25332|25092|25192|25292|25392| |负债合计|74872|67215|71991|72345|72702| |少数股东权益|3025|2898|2986|3081|3183| |股东权益|38609|40930|43789|46847|50146|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16507|111043|118766|122274|126032| [30]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14019|109203|110592|112009|113430| |营业成本|99038|95174|96136|96994|97762| |营业税金及附加|744|618|608|616|624| |销售费用|675|659|553|560|567| |管理费用|2024|1962|1769|1792|1815| |研发费用|4452|4602|4424|4480|4537| |财务费用|723|813|553|560|567| |投资收益|(39)|219|0|0|0|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464)|(637)|(500)|(500)|(500)| |其他收入|(3781)|(3616)|(3924)|(3980)|(4037)| |营业利润|6531|5943|6549|7006|7558| |营业外净收支|27|(19)|0|0|0| |利润总额|6559|5924|6549|7006|7558| |所得税费用|661|565|655|701|756| |少数股东损益|177|233|177|189|204|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721|5126|5718|6116|6598| [3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5721|5126|5718|6116|6598| |资产减值准备|0|0|0|0|0| |折旧摊销|4681|5040|5326|5514|5605|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64|637|500|500|500| |财务费用|723|813|553|560|567| |营运资本变动|(9684)|(5408)|8990|(17)|(17)| |其它|35|0|63|88|95| |经营活动现金流|1217|5458|20621|12208|12789| |资本开支|0|(2220)|(1001)|(1001)|(1001)| |其它投资现金流|(20)|0|2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1273|(2441)|(1101)|(1101)|(1101)| |权益性融资|(34)|0|0|0|0| |负债净变化|9212|1117|0|0|0| |支付股利、利息|(4584)|(3748)|(2859)|(3058)|(3299)| |其它融资现金流|(12162)|2601|0|0|0| |融资活动现金流|(2940)|(2662)|(2859)|(3058)|(3299)| |现金净变动|(450)|355|16662|8049|8389|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8928|8478|8833|25495|33544|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8478|8833|25495|33544|41933| |企业自由现金流|0|3009|19706|11306|11901| |权益自由现金流|0|6727|18562|10439|11219| [30]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1.13|1.02|1.13|1.21|1.31| |每股红利|0.91|0.74|0.57|0.61|0.65| |每股净资产|7.65|8.11|8.68|9.28|9.94| |ROIC|9%|0|7%|9%|12%| |ROE|15%|13%|13%|13%|13%| |毛利率|13%|13%|13%|13%|14%| |EBIT Margin|6%|0|6%|7%|7%| |EBITDA Margin|10%|10%|11%|12%|12%| |收入增长|16%|-4%|1%|1%|1%| |净利润增长率|-19%|-10%|12%|7%|8%| |资产负债率|67%|63%|63%|62%|60%| |股息率|7.3%|6.0%|4.5%|4.9%|5.2%| |P/E|11.0|12.3|11.0|10.3|9.5| |P/B|1.6|1.5|1.4|1.3|1.3| |EV/EBITDA|11.7|11.6|10.9|10.3|9.9| [30]
吉利长城比亚迪,教外资如何挣钱
36氪· 2025-03-31 15:33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车企在中国面临销量、市场份额下滑和利润受损问题,而比亚迪、吉利、长城三家自主品牌上市车企2024年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不同发展路线使它们业绩增长,但也都面临挑战,竞争未到终局机会仍在 [2][3][4][17] 行业现状 - 外资车企在中国面临销量和市场份额下滑、价格战致利润受损问题,而“自主四强”中已上市的比亚迪、吉利、长城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2] - 2024年比亚迪营收再创新高,首次超越同期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 [3] 企业业绩情况 比亚迪 - 2024年销量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营收6173.82亿元,同比增长27.70%,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单车均价14.45万元,单车利润0.85万元 [3] - 2024年供应链单车成本降低1000元,单车均价从2023年的15万元降至14.5万元,单车净利润从8000元增至8500元,预测今年单车成本还将下降近1000元 [7] 吉利 - 2024年销量217.66万辆,同比增长32%,营收2401.94亿元,同比增长34.03%,净利润166.32亿元,同比增长213.34%,单车均价11万元,单车利润0.76万元 [3] - 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板块摆脱亏损,交出“史上最佳财报”,净利润暴涨213%,2024年成为自主品牌燃油车销冠 [4][9] 长城 - 2024年销量123.33万辆,同比增长0.27%,净利润124 - 130亿元,同比增长76% - 85%,单车均价16.66万元,单车利润1.22万元,2024年毛利率前三季度数据为20.8% [3][8] - 依靠海外市场拉动,2024年全年销量实现增长,海外市场表现比吉利、比亚迪更好 [15][16] 企业竞争策略 比亚迪 - 竞争策略为“疯狂降本”和“低价”,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再到“智驾平权”,低价是重要杀手锏 [5][6] 吉利 - 对待利润和市场份额,愿意牺牲部分利润扩大市场份额,采用跟进比亚迪价格战的策略,2018 - 2022年毛利率下降,目前未回到2021年水平 [7] - 新能源产品“银河”系列对标比亚迪,车型和价格策略相似,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与成本平衡,部分车型销量曾超越比亚迪 [8][9] 长城 - 经营基调为“保利润”,2022年初主动停产不赚钱的新能源品牌欧拉,近两年专注插混和越野车型,拓展摩托车、重卡和海外市场 [13][14][15] 企业面临挑战 - 长城需找到更多蓝海,在摩托车、重卡和海外市场取得更多成绩,以延续“小而美”发展路线,因汽车行业讲求规模效应,无规模利润难持续增长 [17] - 吉利和比亚迪高端品牌面临亏损和销量压力,在价格战下需持续降本,根源是形成技术护城河 [17] 行业趋势 - 进入2024年,不少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定价向自主品牌看齐,收获口碑和订单,竞争未到终局机会仍在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