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11月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泰信基金、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15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 [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5.53亿元,同比下降633.54%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73亿元,同比下降349.58% [7] 市场需求展望 - 预测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在580-600GW之间 [2] - 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新增装机约310GW,2026年新增装机在270-300GW [2] - 海外市场中,欧洲预计稳定增长,亚太和非洲地区增速有所加快 [2] 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已在储能领域实现出货,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和大储 [3] - 储能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行,并借助公司现有的组件销售渠道开拓市场 [3] - 公司已建成自己的储能设计团队和售前售后团队 [3] 技术与产品规划 - Topcon技术的提效目标为组件功率650-670W,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但需考虑经济性 [4] - 公司新产品DeepBlue 0已上市,高功率组件因成本增加而存在价格溢价 [6] - 到2025年底,公司约有三分之一产能完成产线升级,全部产能具备进一步效率提升的能力 [6][7] 组件价格趋势 - 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国内组件价格出现上调趋势,海外市场如中东和欧洲对涨价表示理解 [5] - 受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季节性需求减弱影响,价格支撑可能短期承压 [5] - 预计随着2026年二季度市场需求回升,组件价格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5] 机构评级与预测 - 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8家为买入,4家为增持,目标均价为13.4元 [8] - 多家机构预测公司净利润将在2026年转正,例如野村东方预测2026年净利润为20.89亿元 [10]
TCL科技(000100):显示α强化,光伏β改善
长江证券· 2025-11-04 07:3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与业绩摘要 - 报告核心观点为“显示α强化,光伏β改善”,认为公司显示业务实现超越行业增长,光伏业务在政策指导下有望快速减亏 [1][2][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43亿元,同比增长10.50%;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长99.75%;扣非归母净利润24.29亿元,同比增长233.33%;经营性现金流338.37亿元,同比增长53.80% [2][6] - 2025年单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83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119.44%;扣非归母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412.11% [12] - 单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1.66%,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89%,同比提升4.07个百分点 [12] - 非经常性项目主要包括政府补贴10.26亿元和少数股东损益-5.79亿元 [6] 显示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1.9% [12] - 大尺寸TV LCD市场份额提升5个百分点至25%,主要得益于收购LG广州线并表 [12] - 中小尺寸LCD业务多点开花:MNT销量同比增长10%;NB销量同比激增63%;LCD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市场份额提升4个百分点至14%;平板市场份额1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全球排名从第五跃升至第二;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市场份额提升3个百分点至11% [12] - 显示业务的超越行业增长得益于T9、T11项目的发力 [2][12] 光伏业务表现 - TCL中环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第三季度环比改善22% [12] - 公司持续提升高效能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并通过供应链管理、用料能力提升降低硅成本 [12] - 通过推动功耗下降、产效提升及研发项目降低制造成本,截至9月末,非硅成本较年初下降超40% [12] - 在“反内卷”政策指导下,行业竞争秩序有效改善,公司光伏业务有望快速减亏 [2][12]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除在建的印刷OLED项目外,公司无大型投资计划,资本开支和折旧有望双双回落,未来自由现金流和业绩表现将更亮眼 [12]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0元、0.33元和0.48元 [12]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1.18倍、13.02倍和9.03倍 [12]
港股概念追踪 | 冷冬来袭叠加政策抑制超产 看好煤价进一步上行(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07:27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天风能源,我国煤炭港口库存降至三年低位,坑口再现涨价。上周秦皇岛港5500 大卡稳定在770/吨,产地上周不同程度回调。但临近周末又再度出现涨价苗头坑口个别调涨,神华外购 涨价。随着煤炭板块反内卷的进行,以及即将到来的冬季需求,多家机构表示,煤炭公司业绩有望进一 步改善。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断崖式"降温,如黑龙江漠河10月25日清晨气温降至-25℃,刷新当地10月下旬历 史最低值;内蒙古呼伦贝尔部分地区跌破-30℃,为近十年同期极寒。寒潮来袭,张家口、大庆等多地 已提前开始供暖,煤炭季节性消费旺季正式拉开序幕。 需求端,煤炭需求旺季临近,钢厂和火电企业的需求也持续高位,多重因素推动煤价上行;"反内卷"政 策持续,叠加近期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开启,或将对煤炭超能力生产等安全隐患做出整改,也共同强化 了供给收缩的预期,推动煤价企稳回升。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供暖季开启叠加安监力度强化,煤炭价格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近期受"反内卷"预 期对煤炭供给端的约束和"迎峰度冬"预期对煤炭需求端的释放,煤价维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该行预计11 月的煤炭价格有望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主要系供暖季和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均全 ...
从M1、M2到资产配置——四季度M1同比的拆解预测
一瑜中的· 2025-11-04 00:04
核心观点 - 静态预测显示,旧口径M1同比预计从9月的6.2%回落至年底的3.4%,但仍显著高于2024年年底的-1.4%;M2同比从9月的8.4%回落至年底的8.0%,同样高于2024年年底的7.3% [2] - 货币变化对资产走势具有指示意义,例如旧口径M1同比领先PPI和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约三到四个季度,其超预期抬升可能为明年PPI改善奠定基础 [3][4] - 四季度M1同比存在超预期变化的可能路径,主要取决于企业贷款、生产性投资、居民存款行为及财政政策的组合 [4][63][64] M2增长规模分析框架与预测 - M2的增长由五大因素派生:企业加杠杆、居民加杠杆、政府加杠杆、外汇派生及其他因素 [7][8][18] - 过去一年(2024年10月~2025年9月)M2新增规模约为25.9万亿,其中企业加杠杆贡献约14万亿,政府加杠杆贡献约12.2万亿,是主要支撑力量 [20] - 预计2025年全年M2增长规模约为25万亿,四季度同比回落约9000亿,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导致政府加杠杆对M2的拉动同比少增约5600亿,以及反内卷政策下企业贷款预计同比少增3000亿 [8][22][28][30] M1增长规模分析框架与预测 - 分析框架基于公式:旧口径M1 = M2 - 其他货币,其中其他货币包含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等 [7][9][17] - 预计四季度旧口径M1增长规模同比回落1.6万亿,同比从9月的6.2%回落至年底的3.4% [9][52] - 回落原因包括: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小的假设下,居民存款同比回落6200亿;非银存款因季末扰动回归,假设四季度同比持平;单位定期存款等其他因素同比回落6000亿 [9][46][48][50] 货币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旧口径M1同比是价格改善的领先指标,领先PPI同比和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三到四个季度,PPI与CPI剪刀差持续向上是周期股跑赢大盘的先决条件 [3][54] - 非银存款是金融市场的欠配资金,其规模与Wind全A成交金额高度相关,非银存款多增是权益市场成交放量的同步映射 [3][55] - 居民新增存款占M2比重回落期间,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股通常跑赢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价值股,反之亦然 [3][55] - 企业存款同比与居民存款同比的剪刀差领先企业利润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一年左右 [3][57] 四季度M1同比可能的超预期路径 - 路径一(压供给+提需求):企业贷款抬升、生产性投资回落、基建投资提升,将推动M1和M2同比向上,为明年PPI改善奠定基础,并可能改善非银流动性 [4][63] - 路径二(居民行为改善):M2同比回落、居民存款减少、企业存款抬升,对应居民投资消费意愿改善,经济循环行为改善推动M1同比抬升和PPI改善,但总量货币收缩下非银存款抬升有限 [4][64] - 路径三(稳增长诉求抬升):企业贷款和生产性投资均抬升,对应反内卷政策放缓,M2同比抬升但M1同比维持低位,中期物价改善可能推迟,权益市场波动将影响存款在居民或非银部门的分布 [4][5][64]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41期):制造业PMI和工业企业效益数据中的反内卷政策效应
招商证券· 2025-11-03 22:46
工业企业效益与“反内卷”政策成效 - 9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长21.6%,连续两月刷新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2] - 9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7%,较8月加快0.8个百分点[3] - 反内卷政策带动上游原材料加工业价格改善,占9月制造业利润新增额的23%[2] - 9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26.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1个百分点[2] 制造业PMI与生产活动 - 10月制造业PMI为49%,环比下跌0.8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市场预期[3] - 10月生产指数逆季节性跌破临界值,为2008年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罕见情况[3] - 10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周度数据较9月下降,外需放缓可能影响四季度工业增加值[3] 高频数据表现 - 上周开工率指标中4个环比上升、4个持平、3个下降,形势保持平稳[40] - 上周价格高频指标中7个环比上涨、2个持平、7个下跌,形势继续转强[143] - 上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13.12万平方米至215.34万平方米,但同比下降37.1%[176] - 上周SCFI环比上涨10.5%至1550.7,CCFI上涨2.9%,NCFI上涨12.6%[194]
调研速递|晶澳科技接待高盛等13家机构 前三季度出货51.96GW 组件价格有望明年二季度回升
新浪财经· 2025-11-03 21:48
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3亿元 [2]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亿元,亏损较第二季度收窄 [2] - 前三季度电池组件总出货量达51.96GW,其中海外出货量占比49.78%,第三季度单季出货18.17GW [2] - 公司总资产为1053.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1.74亿元 [2]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公司将"晶澳转债"转股价格由38.22元/股下修至11.66元/股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2] - 公司制定并实施《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2] - 公司推出2亿至4亿元股份回购方案,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2] 行业需求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在580-600GW之间 [3] - 对于2026年,机构普遍预测全球需求增长幅度较前几年收窄 [3] - 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新增装机约310GW,2026年预计在270-300GW区间 [3] - 海外市场中,欧洲保持稳定增长,亚太和非洲地区增速加快 [3] 储能业务进展 - 公司储能业务在2025年已实现出货突破,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储能全场景 [4] - 公司已组建自主设计团队及售前售后团队,经营模式上选择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合开发推进业务 [4] 组件价格趋势 - 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行业主动调整低价订单,近期组件价格落地情况明显改善,国内出现上调趋势 [5] - 海外市场尤其中东和欧洲客户对涨价趋势理解度较高,新签及未来订单普遍反映价格上涨 [5] - 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价格支撑或短期承压,明年二季度随着需求回升,组件价格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 [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最新产品DeepBlue 5.0已正式上市,高功率组件在远期订单中已体现价格优势,产品存在一定溢价 [6] - 截至2025年底,公司约三分之一产能可实现产线升级,全部产能均具备进一步效率提升潜力 [6] - 明年全部产能释放后,DeepBlue 5.0产品的溢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6]
建信期货股指月报-20251103
建信期货· 2025-11-03 19: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中美新一轮博弈成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全A震荡运行,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小幅回调 [6][9] - 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多项共识,但利好落地后市场转弱;美联储10月降息,会后表态偏鹰派;9月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压力加深,有待政策提振;资金面是行情推动因素,两融余额上升,居民存款搬家9月趋缓 [6] - 随着外部环境趋缓,叠加十五五规划注入政策预期,股指有望在4000点震荡整固后延续中长线偏强走势,市场风格以哑铃策略为主,均衡配置沪深300与中证500 [6][7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市场行情回顾:年初以来A股呈“短期回调后偏强运行,受外部冲击大跌后反弹”走势,10月受中美博弈影响震荡,大盘蓝筹股表现优,股指期货表现有差异,风格上稳定、金融领涨,成长领跌 [8][9] - 行业板块情况:10月沪深300中能源、公用、材料领涨,医药、信息、地产领跌;中证500中公用、能源、原料领涨,房地产、通信、可选领跌;一级行业中煤炭、钢铁、有色金属领涨,传媒、美容护理、汽车下跌 [15] - 估值比较:10月31日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滚动市盈率分别为14.1146、11.7732、33.3983、47.5311倍,较月初有变化,分别处近十年83.66%、87.82%、79.06%、76.34%分位水平 [25] 期货指标分析 - 成交持仓分析:10月股指期货成交缩量,IF、IH、IC、IM日均成交量分别为13.61、6.33、15.42、24.38万手,较上月减少;持仓以减少为主,日均持仓量分别为26.75、9.80、25.44、35.98万手,较上月有变化 [26] - 基差分析:截至10月31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主力合约基差贴水收窄,上证50主力合约基差升水走扩;年化基差率方面,IF主力合约贴水收窄,IH由贴水转升水,IC、IM主力合约贴水走扩 [28] - 跨品种价差分析:10月大盘蓝筹股表现优,截至10月31日,沪深300/上证50等多个跨品种价差处于不同历史分位水平且较9月底有变化 [43] 宏观经济跟踪 - 中美掀起新一轮关税博弈,两国元首会晤成市场情绪转折点:9月底前中美贸易缓和,10月上旬博弈升级,中旬美方软化,月底双方元首会晤达成多项共识,但市场利好落地后转弱 [44][45][49] - 美联储10月再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会后表态略偏鹰派:10月30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宣布12月结束缩表,鲍威尔不预设12月降息路径,市场解读偏鹰派,12月降息概率下滑,黄金、美股震荡走低 [50] -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三季度经济放缓,GDP同比增4.8%,9月内外需分化加大,投资端增速转负,消费、出口有不同表现,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延续疲弱,有待政策加码 [51][52][62] - 流动性分析:10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同比少增,社融存量增速8.70%;资金面宽松,股市中流动性是行情助推因素,10月两融资金推动市场但增速放缓,9月起居民存款搬家趋缓 [63][72] 后市展望与交易策略 - 外围市场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共识但市场转弱,国内9月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压力加深,政策上十五五规划带来指引,流动性上两融余额高位震荡,后续美联储降息或带来新增流动性,但居民存款搬家趋势需观察 [73] - 股指有望在4000点短期震荡整固后延续中长线偏强走势,市场风格以哑铃策略为主,均衡配置沪深300与中证500 [73]
建材行业报告(2025.10.27-2025.11.02):Q3季报发布完成,关注基本面触底的底部品种
中邮证券· 2025-11-03 18: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三季报披露完成,整体行业盈利仍处于周期底部,各细分领域龙头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4] - 在政策催化及市场风格切换背景下,判断股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4] - 玻纤行业龙头中国巨石盈利同比大幅改善略超预期,兔宝宝在投资收益加成下盈利大幅改善 [4] - 东方雨虹、北新建材、旗滨集团、坚朗五金等细分行业龙头均基本面触底 [4] 细分领域分析 - **水泥**:本周需求环比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基建项目及天气好转,但同比需求仍下滑 [5][10];2025年9月单月水泥产量为1.54亿吨,同比下滑8.6% [10];中期维度看,产能有望在限制超产政策下持续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将带来利润弹性 [5];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 [5] - **玻璃**:需求端受地产影响,2025年呈现持续下行态势 [5];传统旺季订单改善力度一般,中间商库存较高,行业供需矛盾仍存 [5][17];反内卷政策预计不会一刀切式产能出清,但会提升环保要求及成本,加速行业冷修进度 [5];关注旗滨集团 [5] - **玻纤**:传统无碱粗砂于10月30日玻纤厂联手复价,复价幅度多为5%-10% [6];电子纱细分领域受AI产业链需求景气驱动,低介电产品迎来量价齐升 [6];一代、二代及三代(Q布)产品结构升级明确,行业需求有望伴随AI呈现爆发式增长 [6];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 [6] - **消费建材**:行业盈利已触底,价格经历多年竞争目前已无向下空间 [6];借助反内卷政策,行业对提价及盈利改善诉求强烈 [6];今年以来防水、涂料、石膏板等多品类持续发布提价函,行业盈利有望触底改善 [6];关注东方雨虹、三棵树、北新建材、兔宝宝 [6] 市场表现回顾 - 过去一周(10.27–11.02)申万建筑材料行业指数上涨1.29%,同期上证综指上涨0.11%,深证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上涨0.50%,沪深300下跌0.43% [7][8] - 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建筑材料涨跌幅排名居第10位 [8] 重点公司业绩摘要 - **海螺水泥**:2025年Q1-Q3实现营收613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63.0亿元(同比+21.3%);单Q3实现营收200亿元(同比-11.4%,环比-10.1%),归母净利19.4亿元(同比+3.4%,环比-24.3%) [19] - **旗滨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17.8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30.9%);单Q3收入43.9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转正 [19] - **长海股份**:2025年1-9月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24.0%),归母净利2.6亿元(同比+27.2%);单Q3收入9.0亿元(同比+33.1%),归母净利0.8亿元(同比+4.2%) [20] - **兔宝宝**: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19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6.29亿元(同比+30.44%);单Q3营收26.84亿元(同比+5.03%),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51.67%) [20][22] - **东方雨虹**: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06.01亿元(同比-5.06%),归母净利润8.10亿元(同比-36.61%);单Q3实现收入70.32亿元(同比+8.51%),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26.58%) [22] - **伟星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67亿元(同比-10.76%),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13.52%);单Q3营收12.89亿元(同比-9.83%),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5.48%) [22] - **坚朗五金**:2025年Q3实现营收15.42亿元(同比-9.31%,环比-0.45%),归母净利4699.25万元(同比+67.98%,环比+361.52%);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42.97亿元(同比-12.50%),归母净利1656.03万元(同比-49.61%) [23]
4000亿巨头,大涨!成交额A股第一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16:17
大盘及板块表现 - 午后A股大盘翻红,上证指数上涨0.55%,深证成指上涨0.19%,创业板指上涨0.29% [1] - 海南、游戏、影视院线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有色金属、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科技股发力,由阳光电源、中际旭创等权重股上涨带动 [1] 光伏设备行业 - 光伏设备板块午后持续走强,阳光电源上涨5.09%,总市值约4135亿元,成交额196.85亿元,位居A股第一 [1][2] - 阿特斯涨超12%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计129家光伏企业上榜,并公告33家企业变更信息 [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此次动态管理是贯彻落实规范条件的重要举措,对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 [5] - 中泰证券研报称自6月底以来相关部门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从低价无序竞争转向健康可持续发展 [5] - 技术层面,TOPCon、HJT、BC三大技术路线并驾齐驱,持续推动电池效率提升与度电成本下降 [5] 存储芯片行业 - 存储芯片概念股持续回暖,香农芯创涨超8%,再创历史新高 [1][6] - 太极实业等涨停 [6] - 消息面受海外产业链催化,海外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股价涨超10% [8] - 存储芯片价格近期大涨,根据CFM数据显示,10月13日至10月18日期间现货市场价格加速上升 [8] - 价格上涨原因包括产业供需关系失衡,供给端海外主流DRAM制造商削减DDR4产能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DDR5,预计2025年底前DDR4产量大幅减少 [8] - 需求端AI算力需求激增,HBM等高端存储芯片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部分厂商联合减产、暂停报价或上调价格加剧供需矛盾 [8] - 部分存储芯片厂商为应对供应紧张提前备货采购,渠道惜售和市场高涨形成正反馈,加速价格攀升 [8] 商业航天概念 - 商业航天概念股上涨,航天智装、航天科技等涨停 [1] 其他个股表现 - 海目星股价48.97元,涨幅13.67% [3] - 荣科科技股价29.69元,涨幅12.04% [4] - 中新集团股价10.19元,涨幅10.04% [4] - 棒杰股份股价5.59元,涨幅10.04% [4] - 海南发展股价14.37元,涨幅10.03% [4] - 普冉股份股价146.14元,涨幅14.10% [7] - 云汉芯城股价228.28元,涨幅11.81% [7] - 盈新发展股价2.73元,涨幅10.08% [7] - 百傲化学股价32.97元,涨幅10.01% [7]
股指月报:美联储释放偏鹰信号,金融条件收紧抑制股市-20251103
正信期货· 2025-11-03 15: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层面中美元首会晤和美联储议息结束,利多兑现但美联储偏鹰,四季度风险资产承压,国内经济弱现实,制造业PMI创新低,财政增量资金有望托底 [4] - 中观层面国内经济数据疲软,消费和地产端不佳,地产销售滑坡,出口订单下降,实体经济供需双弱 [4] - 资金层面国内流动性总体宽松,四季度信贷脉冲边际收紧,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市场资金供需偏乐观但有分歧 [4] - 估值层面各指数短期上涨后估值偏高,股债溢价率低,配置资金吸引力一般 [4] - 策略层面宽基指数市场估值偏高,股市吸引力减弱,市场或高位区间震荡,11月股指高抛低吸,关注结构性机会和风格套利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行情回顾 - 全球股市表现过去一月日经225领涨,恒生科技领跌,上证指数涨1.85%,恒生科技指数跌6.58%等 [8][9] - 行业表现过去一月煤炭领涨,传媒领跌 [12] - 股指期货基差和跨期价差过去一月IH、IF、IC和IM基差率分别变化0.19%、0.14%、 -0.35%、0.65%,跨期价差率有不同变化,IC和IM贴水及远期贴水有扩大情况 [18] 资金流向 两融和稳市资金 - 10月两融资金流入1049.3亿元至2.5万亿,余额占比上升0.08%至2.58%,被动性股票ETF资金规模增加,份额申购 [21] 产业资本 - 10月股权融资494.4亿元,数量6家,融资规模回落,解禁市值2468.4亿,环比减少,最近一周减持规模下降 [24] 流动性 货币投放 - 10月央行OMO逆回购净回笼5811亿元,MLF净投放2亿元,流动性供给总体中性偏松 [26] 货币需求 - 10月债市货币净需求16163.8亿,环比大增近5000亿,由国债、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推动 [29] 资金价格 - 10月DR007、R001、SHIBOR隔夜有变化,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降,资金价格总体低位震荡 [32] 期限结构 - 10月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期限结构走陡,长短端利率下降,信用利差长端缩窄,宽信用预期降温 [36] 中美利差 - 截至10月31日,美国十债利率等有变化,中美利差倒挂扩大,离岸人民币升值 [39] 宏观基本面 地产需求 - 截止10月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回落,二手房销售季节性下降,地产市场销售乏力 [43] 服务业活动 - 截止10月31日,全国28大中城市地铁客运量高位,服务业经济活动升温,百城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回升 [46] 制造业跟踪 - 10月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总体下降,内外需走弱和反内卷政策使企业开工率下调 [50] 货物流 - 货物流和人流维持高位,电商和旅游相关运输偏高水平,铁路和高速运输偏软,商品消费需求乏力 [55] 进出口 - 出口方面前期脉冲效应后四季度有回落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下降后中国制造业出口有望延续潜在增速 [58] 海外 - 美国9月CPI通胀反弹,核心CPI通胀下降,美联储10月降息,鲍威尔释放偏鹰指引,市场降息预期修正 [59][63] 其它分析 估值 - 过去一月股债风险溢价和外资风险溢价指数下降,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估值分位数显示相对估值不低,部分指数吸引力边际提升 [66][70] 量化诊断 - 根据季节性规律,11月股市震荡分化,风格先成长后周期,各风格有调整风险,关注周期补涨和成长切换机会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