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从贴牌到创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从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青岛外贸企业的“突围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39
青岛外贸企业转型路径 - 青岛外贸企业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从贴牌到创牌、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突围路径 [2] - 代工企业通过品牌化转型实现逆势增长,如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代工转向自主研发与品牌建设,员工规模从不到10人发展到近200人 [3][4] - 初创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如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氮化硅材料自主研发并出口的企业 [8][9] - 产业集群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如平度睫毛产业年产量占全球70%,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抱团出海 [11][12][13] - 传统企业通过渠道变革实现转型,如青岛万青集团新增跨境电商营销模式,海外分公司和海外仓进入正常运营 [14] - 智能制造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如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17] 企业案例深度分析 - 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注轻量化、小单快返及柔性定制服务,营业额连年保持40%高增长,与欧美上万所学校和组织建立战略合作 [4][5][6] - 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燃烧合成法生产氮化硅粉体,技术达日本水平且价格仅1/3,倒逼日本企业降价40%,出口占比达70% [9][10] - 青岛蝴哒睫毛有限公司依托平度睫毛产业集群,月订单量超百万,产品远销日韩欧美,计划打造自主品牌 [11][12][13] - 青岛万青集团形成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组织力,在日欧美市场均有高占有率,研发团队由几十名资深专家组成 [14][15] -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抓取速度达每小时1800次,单次抓取超100公斤,为20多国提供逾7000套解决方案 [16][17]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平度睫毛产业共有市场主体5000余家、2万多个加工点,年产量占全国80%、全球70% [11][12] - 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今年前5个月增长超50%,更多国产机器人将融入全球产业链 [18] - 瓷兴公司每年创造约3000万元人民币出口额,每10辆可充电新能源汽车中有3辆使用其氮化硅基板原材料 [10] - 宝佳智能研发投入占比超5%,拥有150人研发团队,每年立项20余项新产品且70%当年实现转化 [17]
聚焦品牌价值挑战 “2025中国香妆品牌发展大会” 将在上海东方美谷举办
消费日报网· 2025-06-30 10:32
这些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健康生态。行业亟需品牌方、平台方、行业组织 及消费者等多方协作,共同探索破局路径。 本报讯 (记者 王薛淄)线上渠道曾为中国美妆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据中国香妆协会数据,2024年中 国化妆品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交易额占比达到55.2%,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行业正面临品牌价值被系统性稀释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三大突出问题:一 是品牌白牌化,在电商平台依赖"爆款"和标签化关键词的流量机制下,品牌个性塑造困难。消费者接收 的信息趋于碎片化和功能化,导致品牌整体形象、文化内涵和情感联结被削弱,品牌差异度降低,甚至 被标签化为单一功能产品。二是价格内卷化,电商促销活动日益频繁和常态化,品牌陷入"不参加即掉 队"的竞争压力。频繁降价和"满一送一"等促销手段,增加了营销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也培养了消 费者"非打折不买"的习惯,产品沦为流量博弈的筹码。三是价值空心化,迫于流量和价格压力,品牌资 源过度向营销端倾斜,对产品研发创新和深度消费者体验的投入相对不足。同时,线上渠道在提供品牌 体验方面存在短板,而消费者对超越产品本身的体验和价值认同需求却在提升 ...
兰博基尼家族“继承大战”;LV“巨轮”进上海|二姨看时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08:06
奢侈品行业动态 - 老佛爷百货以5000万欧元出售巴黎BHV男装大楼,整合男装业务至主楼以优化资产配置[2] - 宾利推出售价463美元的奢华野餐系列,拓展品牌在奢侈品领域的布局[3] - 路易威登在上海黄浦江推出1200平方米豪华游轮旗舰店,强化奢侈体验定位[11] - Prada集团CEO帕特里齐奥·贝尔泰利离职,反映公司对业绩增长的焦虑[12] - 兰博基尼家族内部因品牌继承问题产生法律纠纷,影响品牌形象[9]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 - 莎莎国际内地门店缩减至9家,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80%,但仍亏损1500万港元[7] - 周六福珠宝港股上市首日股价涨25%,市值突破130亿港元,依赖加盟模式快速扩张[8] - 联合利华以约10亿美元收购美国天然个护品牌Dr.Squatch,拓展高端天然个护市场[4] - 泡泡玛特与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合作后销量增长5倍,加速全球化战略[5] 运动与时尚行业 - 耐克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13%,面临本土品牌如李宁、安踏的竞争压力[10]
刘戈:建立全球化品牌,中企要找准第一站
环球网· 2025-06-30 06:56
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 - 80%的日本消费者对中国本土品牌持不太接纳态度 主要担忧集中在电子产品隐私泄露及产品性能耐用性方面 [1] - 已购买过中国品牌的日本消费者中 61%表示会再次考虑购买 66%不担心产品性能和耐用性 实际体验显著提升接受度 [1] - 中国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面临品牌认知和信任建立的时间挑战 尽管产品质量已达到接受标准 [1] 中国家电品牌在日本市场的表现 - 中国品牌在日本电视市场份额超过50% 其中海信占比超40%(含收购的东芝品牌25.4%及自有品牌15.7%) [2] - 白色家电领域(冰箱/洗衣机/空调) 海尔收购的三洋白电和美的收购的东芝白电均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2] - 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中 海信和TCL电视市场份额均超50% 反映年轻群体消费理念转变及价格优势 [4] 中国品牌在不同品类的发展差异 - 智能手机领域表现不及家电 苹果占据超50%市场份额 日本消费者对中国手机存在信息泄露担忧 [2] - 汽车/美妆/服装等领域逐步进入日本市场 虽成就未达家电水平但呈现持续接受趋势 [3] - 日本市场以消费者挑剔和品牌忠诚度高著称 中国品牌取得的进展证明其产品实力 [3] 中国品牌出海市场战略 - 出海三大市场类型:低收入国家(非洲/东南亚/南亚)、新兴市场(俄罗斯/南美/中东)、发达国家 [3] - 发达国家市场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特性 成功立足后有助于全球化品牌形象建立 [3] - 日本市场因文化地理相近性 可能成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首选站 [3]
耐用消费产业行业周报:新消费创造成长主线,结构性牛市曙光已现-20250629
国金证券· 2025-06-29 2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消费主线崛起,应坚定持有兑现度较高的新消费龙头,关注四大长线主题,深挖具备新消费思维的传统赛道优质公司,捕捉传统消费超跌反弹机遇 [2][8] - 25H2中Q3阶段性盘整把握结构性机会,Q4龙头企业有望再创新高,Q3把握新消费龙头和二线标的,Q4新消费龙头有望估值切换,龙头和新锐公司有望持续表现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轻工制造 - 新型烟草稳健向上,海外雾化电子烟合规市场扩容,HNB行业成长态势清晰,英美烟草份额有望提升,重点布局思摩尔国际 [3][16] - 家居底部企稳,内销方面定制家居企业业绩或下滑,软体家居企业业绩有韧性,外销7月降息概率18.6%,关注底部反转型或有自身α的企业 [3][16] - 造纸底部企稳,纸浆库存高,纸价企稳,纸厂虽有促涨心态但下游需求冷淡,纸价有待修复 [3][17] - 潮玩高景气维持,行业扩容,首推泡泡,关注传统头部企业IP转型和细分环节产业链受益扩散标的 [3][17] - 两轮车略有承压,2H以旧换新值得期待,关注新国标发布带来的预期差和龙头超跌加仓机会 [3][17] - 轻工消费略有承压,个护板块线上竞争加剧,优选边际成长抓手和业绩兑现清晰的成长标的 [3][18] - 宠物高景气维持,行业高增且国产化趋势显著 [3][18] - AI眼镜稳健向上,本周发布小米AI眼镜,下半年大厂将陆续推出,关注镜片关键卡位标的 [3][18] 纺织服装 - 品牌服饰端,6月数据平淡,终端消费力弱,推荐关注有独特α和业绩优势的标的,尤其是新零售业态 [3][20] - 纺织制造端,关税预期缓和,客户信心恢复有望加大补单,提升国内工厂产能利用率、就业率和工资收入,利于内需 [3][20] 美妆护理 - 新消费高景气依旧,618大促后板块增速趋弱、情绪波动,建议优选中报业绩突出和补涨空间大的标的 [3][21] 家用电器 - 板块景气判断为白电略有承压,黑电加速向上,厨电底部企稳,扫地机高景气维持 [3][22] - 7月三大白电合计排产总量2960万台,同比-2.6%,各产品内销和出口排产有不同变化 [3][22] - 618期间白电全渠道销额485亿元,同比+16.3%,各产品线上线下销额有不同增长 [3][23] - 5月家电出口数据中,空调出口量同比+0%,不同地区有不同增速;冰冷出口量同比-6%,部分地区有增长;洗衣机出口量同比+5%,部分地区增速放缓或下滑 [3][23] 社会服务 - 旅游高景气维持,餐饮拐点向上,酒店稳健向上,K12高景气维持,职教底部企稳,人服稳健向上 [3] 商贸零售 - 商超略有承压,调改类向上,百货略有承压,电商底部企稳 [3][24] - 线上零售618全域协同趋势明显,国补品类是主要增长动力,即时零售加入战场,各平台有不同表现 [3][24] - 线下零售永辉调改店超100家,进入规模化新阶段,预计8月底调改门店总数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3][25] 财报选股模型机会筛选 - 展示了各行业细分赛道部分证券的超额收益情况,如纺织服饰的罗莱生活超额收益19.60%,家用电器的*ST同洲超额收益46.68%等 [29]
自营产品收入占比不足1%,“香水第一股”颖通控股能否跳出代理商困境
北京商报· 2025-06-29 20:56
上市概况 - 颖通控股于2024年7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并在不到一年内成功登陆港交所 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1]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收分别为16 99亿元 18 64亿元 20 8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 7%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 73亿元 2 06亿元 2 2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 5% [4] - 香水品类收入占比从2022财年89 3%降至2024财年81 7% 但仍为营收主要来源 [4][5] 商业模式特点 - 公司高度依赖代理商业模式 目前代理65个国际香水品牌包括爱马仕 萧邦等知名品牌 [4][6] - 22个品牌授权将在一年内到期 19个品牌授权在1-3年内到期 仅7个品牌授权超过五年 [6] - 2023年因某奢侈品牌终止合作导致分销渠道毛利率从48 3%降至45 8%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奢侈品集团加速收回香水代理权 如开云集团计划2028年收回Gucci香水代理 历峰集团已收回登喜路和卡地亚香水业务 [6] - 行业价格竞争和营销投入持续走高 企业需更多资金增强竞争力 [7] 发展战略 - 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发展自有品牌和收购外部品牌 目前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 [8] - 1999年推出自主眼镜品牌Santa Monica 2022年扩展至香水领域推出五款产品 [8] - 行业专家认为自有品牌孵化风险高 但通过并购策略构建品牌矩阵可能提高成功率 [8]
一周新消费NO.315|瑞幸联名《长安的荔枝》上线系列产品;雅诗兰黛集团携手天猫打造平台首家AI美妆旗舰店
新消费智库· 2025-06-29 20:54
一周新品动态 - **茉莉奶白**推出夏日新品"马斯卡彭咸酪乳",通过马斯卡彭奶酪融入对提拉米苏进行解构与重造,保留甜品香甜细腻的同时提升层次感 [4] - **蒙牛**推出新品生榨苞米乳,选用北纬41°甜苞米整粒生榨搭配100%生牛乳,每包膳食纤维≈1根苞米 [5] - **伊利畅轻**推出"小奶壶"酸奶,采用100%生牛乳发酵,每瓶含11克原生乳蛋白和15种活性乳酸菌 [5] - **茶颜悦色**推出真果汁·氮气冰茶,含原榨黄皮果汁和真橘子香柚汁两种口味,标准杯定价13.9元 [6] - **柠季**与《伊藤润二惊选集》联名推出冰感双柚气泡饮和冰感茉莉气泡饮,购买可获联名周边 [7] - **汇源**上市"全有果蔬汁"新品,精选6种果蔬原料,290ml包装契合宴席场景 [7] 品牌战略与市场拓展 - **DQ**宣布3年内在华新开800家门店,包括50家汉堡店、100家手工蛋糕店及650家冰淇淋店 [15] - **农夫山泉**正式进入香港市场,年内将通过3500+销售点覆盖旗下天然水、东方树叶等产品线 [14] - **古茗**现磨咖啡产品已覆盖全国7600+门店,跻身全国现磨咖啡门店数量前五 [18] - **蜜雪冰城**优化新开门店布局,采用"三现主义"提升效率与服务 [13] - **左庭右院**官宣腾格尔为代言人,同时宣布全部鲜牛肉产品获无抗认证 [15] 资本运作与行业整合 - **达达集团**完成私有化退市,成为京东全资子公司,京东持股比例增至63.2% [20] - **代数学家咖啡**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亿元,资金将用于产品及品牌建设 [20] - **橘宜集团**收购科学护肤品牌百植萃,后者专注问题肌与敏感肌护理13年 [21] - **安心鲜生**完成2800万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智能供应链建设及"超市+驿站"门店拓展 [22] - **圣贝拉**登陆港交所,IPO获香港公开发售193倍超额认购 [22]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优衣库**推出4款"有爱"T恤新设计,合作铃木一朗等全球45位知名人士 [8] - **脉动**推出凉感限定款维生素饮料,添加独家"凉感赋活因子"实现瞬时清凉 [8] - **海龟爸爸**公开两项新专利,涉及舒缓修护组合物及全波段防晒技术,已累计拥有22项专利 [36] - **雅诗兰黛集团**与天猫合作打造平台首家AI美妆旗舰店,计划7月11日上线 [34] - **乐事**推出牛乳裸米饼新品,以清甜米香碰撞醇厚奶香 [9]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瑞幸**联名《长安的荔枝》推出三款时令新品,含荔枝冰萃与冻冻系列 [12] - **莎莎国际**宣布2025年6月前关闭内地所有线下门店,专注线上业务 [37] - **馥郁满铺**618期间天猫实收GSV达2211万元,同比增166.41%,跻身护肤类目TOP100 [36] - **颖通控股**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IPO募资净额8.83亿港元 [36] - **香奈儿**任命Ruth Warder为首任全球首席传播官,9月生效 [37]
亮成绩!青岛市发布民营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半年报”
齐鲁晚报网· 2025-06-28 10:51
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青岛市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1-5月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2.2%投资、60.0%税收、70.8%进出口、89.0%城镇新增就业、98.4%经营主体数量、96.0%企业数量 [3] - 青岛拥有6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首位) 14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并列第一) [3] - 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 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8位 市场环境指标全国第3名(较去年上升2位) [3] 政府支持措施 - 成立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专项小组 [7] - 升级拓展"护航行动"6.0版 开展金融问诊、知识产权普法等专项服务 [9][10] - 创新实施"服务型执法"模式 开展违规执法专项监督 [9][28] - 推出"优企贷"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开展"小微融资协调推进月"活动 [39][45] - 建立政企恳谈沟通体系 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36] 产业促进活动 - 举办隐形独角兽企业媒体行活动 探秘独角兽企业 [9] - 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 [9] - 举办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交流会、美妆睫毛产业博览会等专业展会 [23][40] - 组织参与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国际美妆博览会等大型展会 [35][41] - 召开新型工业化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举办民营经济颁奖活动 [37][38] 营商环境优化 - 宣贯《民营经济促进法》 多维实招护航民企发展 [8] - 试行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服务管理办法 推进"个转企"改革 [33][34] - 举办外贸企业合规法律服务活动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18][44] - 开展"关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 优化进出口服务 [43] - 举办数据要素市场成果发布会 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32]
中国消费市场向世界展示开放姿态(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28 05:47
中国消费市场概况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蕴含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 [1] - 中国市场对全球优质商品与服务有内在需求 同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 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消费大数据显示 近10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1]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全球17个国家的156个国际品牌登上"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 [1] - 美国品牌上榜57个 欧洲品牌上榜53个 日本品牌上榜28个 反映中国市场对主要经济体的吸引力 [1] - 国际品牌在美妆个护 运动户外等领域占据优势 因其长期技术积累 [2] - 数字经济平台加速国际品牌本土化进程 提升经营效率 [2] 本土品牌的发展趋势 - 本土品牌在家电 宠物等领域基于本土市场创新 展示出竞争优势 [2] - 本土品牌从低附加值品类起步 通过原创设计和技术创新走向价值链上游 [2] - 本土品牌不仅在国内受欢迎 还远销海外 [2] 国际品牌与中国市场的互动 - 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赋予中国团队充分决策权 采用本土设计和制造模式 [3] - 中国市场以旧换新 大促立减等销售模式带动新品销售额迅速上升 [3] - 国际品牌扎根中国市场有助于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3] 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 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构成强大消费力 [3] - 中国将以高水平开放拥抱经济全球化 推动消费升级 [3] - 中国市场的开放合作不仅关乎本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3]
线下门店激活体验经济 上海商圈消费现新亮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50
上海商圈消费增长 - 1至5月上海重点监测的50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社零0.7个百分点,零售额规模为"十四五"以来最高 [1] - 其中15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速突破10% [1] - 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是激活商圈消费的重要动能 [1] 花西子线下扩张战略 - 花西子全国首家购物中心店在上海徐家汇商圈港汇恒隆广场启幕,旨在深化沉浸式美妆消费体验 [1] - 国内市场迈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过去三年持续探索海内外线下市场 [2] - 2022年12月杭州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西湖隐园",2023年12月三亚国际免税城店开业 [2] - 2024年9月进军欧洲市场,在法国巴黎莎玛丽丹百货设立专柜,成为其百年历史首个入驻的中国美妆品牌 [2] - 2025年1月日本东京Ginza Six开设首家海外旗舰店,并在东京、大阪等地开设多种线下实体店 [2] 体验经济崛起 - 京东MALL以"家场景"为核心的沉浸式购物模式成为新流量中心 [2] - 618期间京东MALL新开多家门店,北京双井店开业前两日客流破10万人次,销售额开业2小时破千万 [3] - 72.8%消费者认为触摸商品质感是线下不可替代体验,55.6%看重线下购物放松体验,42.6%重视专业销售人员意见 [3] - 体验经济迅速渗透中国消费者生活,成为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