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搜索文档
【财闻联播】中美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外交部表态!微信分付灰度上线“借款”功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9:35
宏观动态 - 中美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继续与中国对话解决贸易互惠问题 中方回应立场一贯明确 [1] - 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快递服务收入按"收派服务"缴纳增值税 网络货运经营纳税人符合条件的燃料和通行费进项税额可抵扣 [2] -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强化网络食品交易平台和销售企业主体责任 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3]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4] - 上海机场取消进航站楼人身和行李安检 仅保留行李防爆检测 [5] 金融机构 - 原财通电新首席张一弛入职华创证券 拟任副所长 负责中游制造及海外研究 [6]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涨0.5% 深证涨0.53% 创业板涨1.24% 算力芯片、CPO等概念走强 [6] - 恒生指数涨0.25% 恒生科技指数跌0.38% 乳业股和半导体股表现强势 [7] 公司动态 - 微信"分付"灰度上线借款功能 用户可凭交易记录借款至银行卡 [8] - 阿迪达斯因新鞋设计涉嫌抄袭墨西哥原住民凉鞋公开道歉 [9] - 华为公布低功耗双电机控制器专利 可独立唤醒控制电路提高续航 [10]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多条被执行人信息 [11] - 美光宣布全球停止未来移动NAND产品开发 包括终止UFS5开发 [12] -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判决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运营涉嫌反竞争违法 [13] 市场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近五日上涨1.87% 市盈率61.03倍 主力资金净流入593.4万元 [16]
图说财报系列(三):新兴产业:盈利承压韧性显现,政策护航助融资优化
中诚信国际· 2025-08-12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兴行业盈利修复乏力但韧性仍存,融资规模上升使部分短期偿债指标弱化,整体风险可控 [3] 各细分行业总结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2025 年一季度在 AI 创新与自主可控双驱动下复苏与分化,2024 年净利润总额增速转负至 -10.52%,2025 年一季度回升至 28.2% [8] - 融资规模扩张下资产负债率波动抬升,短期债务持续扩张,但偿债能力整体稳健 [8] - 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产能缺口有所收窄但仍较大,面板价格有回升企稳态势,未来或向更小制程和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8] 新型化工行业 - 2024-2025 年一季度受需求疲软与产能过剩影响,处于低景气周期,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下降 9.53% [10] - 企业杠杆率高企但逐步企稳,短期债务增速放缓,流动性安全边际维持但覆盖水平现分化 [10] - 需求端有外需支撑但出口仍受制约,供给端投资活跃但存在高端材料自给率不足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问题 [10] 汽车行业 - 2024 年销量同比增加 4.6%,2025 年一季度增幅扩大至 11.7%,呈现新能源车渗透率超 50%、出口放量及自主品牌崛起特征 [12] - 受新能源车“油电同价”策略影响,降价车型占比超 60%,行业平均降价幅度达 8.3%,样本内传统车企一季度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 [12] - 行业债务规模扩张但杠杆率平稳,融资畅通偿债可控,未来需警惕高负债车企资金链风险等,行业或延续“强者恒强”格局 [12][15]
钢材、铁矿石日报:供应扰动不断,钢矿延续强势-20250812
宝城期货· 2025-08-12 18: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螺纹钢主力期价震荡走高,日涨幅0.96%,量仓收缩,限产预期兑现但力度不及预期,原料走强带动钢价,供需双增基本面无实质好转,钢价易承压,预计延续震荡,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4] - 热轧卷板主力期价偏强运行,日涨幅1.40%,量缩仓增,供需双弱基本面走弱、库存增加,现实矛盾有限,原料强势提供成本支撑,短期震荡走高,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4] - 铁矿石主力期价强势上行,日涨幅2.36%,主力移仓换月完成,量仓扩大,需求走弱但供应回升不及预期,基本面平稳,钢厂盈利好、需求有韧性,多空博弈下预计矿价高位震荡,关注成材表现 [4] 各部分总结 产业动态 - 18家车企公布7月产销数据,7月汽车产销环比降7.3%和10.7%、同比增13.3%和14.7%,比亚迪7月销量榜首,上汽集团7月产量第一,7月仅4家车企销量环比正增长,超六成车企销量同比正增长 [6] - 18家重点房企2025年1 - 7月销售额合计8420.96亿元、同比降16.9%,7月销售额合计953.16亿元、同比降20%、环比降41.4%;1 - 7月销售面积合计4262.83万平方米、同比降24.5%,7月销售面积合计541.57万平方米、同比降25.5%、环比降31.5% [7] - 瑞典Grangex旗下挪威Sydvaranger铁矿停产十年后复产加速,已获全部生产许可,正研究尾矿处置方案,完成DFS后建设,铁矿总资源量约5.14亿吨,平均铁品位33.05%、磁铁矿铁品位28.58% [8] 现货市场 - 展示螺纹钢、热卷卷板、唐山钢坯、张家港重废等现货价格及主要品种价差,如螺纹钢上海3340、天津3360、全国均价3427等 [9] 期货市场 - 螺纹钢活跃合约收盘价3258、涨跌幅0.96%、成交量1141600、持仓量1605388等 [13] - 热轧卷板活跃合约收盘价3484、涨跌幅1.40%、成交量488547、持仓量1381560等 [13] - 铁矿石活跃合约收盘价801.0、涨跌幅2.36%、成交量281002、持仓量443799等 [13] 相关图表 - 包含钢材库存(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库存(全国45港、247家钢厂等)、钢厂生产情况(高炉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等)相关图表 [15][20][30] 后市研判 - 螺纹钢供需双增基本面无实质好转,钢价易承压,预计延续震荡,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38] - 热轧卷板供需双弱基本面走弱,库存增加,现实矛盾有限,原料支撑下短期震荡走高,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39] - 铁矿石需求走弱但供应回升不及预期,基本面平稳,钢厂盈利好支撑矿价,预计高位震荡,关注成材表现 [39]
可转债周报:下修的转债标的有何特点?-20250812
长江证券· 2025-08-12 18: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年8月4日 - 2025年8月9日)转债市场延续温和上行,价格中枢逼近历史高位,估值结构进一步拉伸,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中低价与高价品种修复动能同步增强,信用与弹性偏好双线改善,低评级主体下修事件频发并集中于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及汽车等板块,权益市场成长风格占优,科创与制造类方向资金持续流入,周期与军工板块亦表现突出,行业与风格轮动强度显著提升,短期情绪升温下波动或加剧,当前阶段建议均衡配置中低价优质个券,兼顾估值安全、基本面支撑与流动性,适度捕捉事件驱动与轮动修复机会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修的转债标的特点 - 2025年1 - 7月,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汽车行业下修转债数量较多,分别为8只、5只和5只;电子行业下修时算术平均PB最高,为3.6 [15] - 下修公司整体信用评级偏低,AA - 级占比最高,AA及A + 级次之 [9] - 下修多发生在市场上行或超跌反弹阶段,下修时市价及溢价率普遍处中高区间,后续市场反应整体偏积极,部分板块在下修后一周内表现明显领先 [9]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权益主题周度回顾 - 当周权益市场交易性主题表现活跃,军工与高端制造主题领涨,连板指数跨周涨幅达17.8%,打板指数等交易性主题跨周涨幅均超13%,高端制造与军工板块部分指数涨幅较好,科技领域延续分化格局,医药板块回落,首板指数与打板指数周成交额均超3000亿元,市场情绪持续走强,短线资金转向高弹性领域,同时防范高估值板块的估值收敛风险 [28] 转债周度回顾 - 当周转债市场整体延续强势,小盘品种领涨,大盘表现相对偏弱,资金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估值结构分化明显,中低价及高价区间修复显著,核心中价位承压,隐含波动率高位震荡,行业层面周期板块领涨,主线方向成交占比居前,消费板块分化加剧,个券方面高弹性、中长久期品种受正股带动表现突出,建议关注优质个券 [32]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回暖,周期类及军工板块为当周主线 - 当周A股主要股指延续走强,科创类中小盘表现活跃,科创50与中证2000涨幅居前,成长风格占据主导,资金风险偏好边际改善,但主力资金仍延续净流出,主要为调仓等兑现收益行为,行业上周期类与军工板块领涨,消费板块内部分化,成交分布显示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板块活跃度居前,市场热点集中于高弹性与政策驱动方向,建议关注高弹性品种并适度均衡配置低拥挤度的稳健赛道 [9] 转债市场延续走强,小盘转债表现居前 - 当周可转债市场各主要指数均上涨,小盘转债领涨,大盘转债表现相对较弱,市场成交活跃度回升,日均成交额约898.0亿元,环比增加73.6亿元,资金情绪整体趋稳,当前转债市场主题和小盘转债共振,资金布局有所切换 [49] - 按平价区间划分,转债市场估值整体拉伸;按市价区间划分,转债估值表现延续分化格局,整体呈现结构性调整 [51][53] - 当周转债市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震荡下行,市场情绪趋于谨慎;转债中位数震荡上行,市场交投情绪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但风险偏好边际收缩 [54][55] - 分板块转债行情整体走强,资金集中度略有提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消费板块整体较弱,医药生物、基础化工与机械设备成交额占比较高,当周个券呈现普遍走强,科技与周期类板块表现较好,涨幅居前的转债多为正股带动,呈现高弹性与主题博弈偏好,跌幅居前的转债则受制于正股 [57][60][64] 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当周无新上市可转债,有1只转债开放申购,为微导转债,发行规模为11.7亿元,信用评级为AA [73] - 当周一级市场共计7家上市公司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其中2家为同意注册,1家为上市委通过,2家为交易所受理,2家为董事会预案阶段,目前发行进度在交易所受理及之后阶段的存量项目已披露总规模达525.5亿元 [74][75] 当周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计27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PB为3.4;7只转债发布不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PB为3.0;1只转债提议下修,正股PB为1.7 [80] 当周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10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3只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7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85]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812
中银国际· 2025-08-12 18:39
核心观点 - 当前中银多策略行业配置系统仓位最高的行业为综合(8.6%)、电子(7.5%)、有色金属(7.4%)[1] - 行业轮动复合策略今年以来累计收益16.4%,超额基准收益1.9%[3] - 单策略中S4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表现最佳,年初至今超额收益6.4%[3] - 本周收益率表现最好的行业是机械(5.4%)、有色金属(4.4%)、国防军工(4.2%)[10] 市场表现回顾 - 中信一级行业平均周收益率1.9%,近1月平均收益率4.2%[10] - 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行业是有色金属(33.0%)、国防军工(29.5%)、计算机(23.8%)[11] - 本周表现最差的行业是石油石化(-0.9%)、医药(-0.9%)、综合金融(-0.6%)[10] 行业估值风险预警 - 商贸零售、国防军工、传媒行业当前PB估值高于过去6年95%分位点,触发高估值预警[13] - 计算机行业PB分位数从69.4%上升至91.4%,当月变动22.0%[14] - 食品饮料行业PB分位数仅6.2%,处于历史低位[14] 单策略表现 - S1高景气轮动策略当前推荐行业:有色金属、通信、农林牧渔[16] - S2隐含情绪动量策略当前推荐行业:机械、计算机、纺织服装[19] - S3宏观风格轮动策略当前推荐行业:综合金融、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24] - S4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当前推荐行业:综合、汽车、电子、银行[28] - S5资金流策略当前推荐行业:煤炭、综合金融、钢铁、综合[30] - S6财报因子失效反转策略当前推荐行业:纺织服装、电力及公用事业、传媒[35] - S7传统多因子打分策略当前推荐行业: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41] 策略复合与配置 - 当前复合策略权重最高的单策略为S4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21.3%)[56] - 复合策略近期加仓中游周期和中游非周期板块,减仓医药和地产基建板块[3] - 当前板块配置权重最高的是TMT(21.0%)和消费(19.0%)[58] 业绩回顾 - 本周复合策略收益1.8%,与基准持平[61] - S2隐含情绪动量策略本周超额收益-0.6%,但年初至今超额3.3%[61] - S5资金流策略年初至今表现最差,超额收益-1.6%[61]
港股微涨 恒指涨0.25% 科指跌0.38%
新华财经· 2025-08-12 18:1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 25%至24969 6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 38%至5439 16点,国企指数上涨0 32%至8916 85点 [1] - 恒指低开82 74点后反复向好,最终上涨62 87点,主板成交超2154亿港元 [1] - 上涨股票1152只,下跌1023只,收平984只,港股通(南向)净流入超94亿港元 [1] 板块表现 - 多数板块上涨,保险、互联网医疗、煤炭、电讯设备等股多为上涨 [1] - 科网、半导体、油气等股有涨有跌,药品、生物技术、本地消费及零售等股多有下跌 [1] 个股表现 - 美团涨0 17%,阿里巴巴跌1 60%,泡泡玛特跌1 92%,周六福涨14 84% [1] - 山东黄金涨0 73%,紫金矿业涨0 09%,华润电力涨0 25%,理想汽车跌1 05% [1] - 蔚来跌2 55%,中芯国际涨5 03%,华润置地涨2 37%,商汤涨1 23% [1] - 耀才证券金融涨1 73%,招商证券涨1 30% [1] - 快手跌9 25%成交超83亿港元,腾讯控股跌0 27%成交超77亿港元,小米集团涨1 77%成交超73亿港元 [2]
周度经济观察:名义增速筑底,股债切换启动-20250812
国投证券· 2025-08-12 17:37
出口与贸易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7.2%,较6月提升1.3个百分点,打消市场对下半年出口塌方的担忧[4] - 对美出口仍处于深度负增长,但中国对欧盟地区出口转移明显,出口重心向欧盟转移[5] - 下半年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长,主要因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及海外经济体需求修复[6] PPI与价格趋势 - 7月PPI环比-0.2%,较上月小幅增加0.2个百分点,同比-3.6%,今年二月以来首次企稳[8] - PPI环比增速抬升主要源于"反内卷"政策影响,黑色产业链价格修复明显[8] - 8-9月PPI同比增速有望大幅抬升,底部或已出现[9] CPI与消费 - 7月CPI同比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1] - 食品分项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项,服务分项环比明显改善[11] - 消费降级过程或已接近尾声,下半年物价有望温和修复[15] 股债市场动态 - 权益市场处于牛市氛围,散户开户数量激增,融资余额大幅抬升[16] - 股债性价比达到历史极值水平,股票相对债券配置性价比急剧抬升[16] - 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收益率中枢逐步抬升的风险,需提防潜在踩踏风险[2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24]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约为3次,降息时点分别为9月、10月、12月[26] - 美股有望延续偏强表现,因减税政策与降息落地或对美国经济形成额外支撑[26]
综合行业深度研究:A股十倍股复盘系列制造业篇:国产替代可能是一条挖掘优质成长股的脉络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8-12 17:36
行业投资评级 - 中性(首次)[3] 核心观点 - 国产替代是挖掘优质成长股的重要脉络,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有力支持 [2] - A股2016年以来206个十倍股中,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行业占比最高,分别为36/30/29/15家 [5][13] - 十倍股形成原因包括行业景气度、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周期 [5] - 制造业中游+需求快速增长是另一种十倍股特征,光伏逆变器与光模块行业具有相似性 [5] 十倍股特征分析 行业分布 - 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是十倍股最集中的行业,分别占比17.5%、14.6%、14.1%、7.3% [13][15] - 市值前20的十倍股中食品饮料、电子和汽车行业居多,比亚迪、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市值最高 [18][19] 形成因素 1. **行业景气度驱动** - 高景气行业推动十倍股诞生,如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长至2024年1200万辆,CAGR超50% [21] -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从2015年57.03亿元增长至2024年3620.13亿元,CAGR达58.6% [25] 2. **公司核心竞争力** - 研发投入是关键,206个十倍股研发费用率中位数由2018年4.46%提升至2023年4.81% [31]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从2018年19.9亿元增至2024年186亿元,CAGR为45% [34] - 宁德时代全球布局13大生产基地,2024年末电池产能达676GWh [42] 3. **市场周期影响** - 熊市"赚业绩的钱",牛市"赚估值+业绩的钱" [5] - 贵州茅台2002-2007年股价增长中,前三年估值稳定,后两年PE从19增长至76 [59] 制造业中游特征 - 光伏逆变器与光模块均处于产业链中游,本质是高端集成 [5] - 阳光电源收入从2018年103亿元增长至2023年72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1亿元增长至94.4亿元 [79] - 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5.1亿元增长至2024年51.7亿元 [96] 国产替代重点领域 高端制造 - 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从2017年213万台增长至2023年428万台,中国占170万台 [108] - 埃斯顿连续7年稳坐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 [112] -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2023年超4000亿元,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2023年达112亿元 [115] 医疗设备 -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率仅10-20%,联影医疗2024年营收103亿元,海外业务覆盖85个国家和地区 [119] 算力硬科技 - 全球算力规模2023年达1397EFlops,预计2030年超16ZFlops,CAGR达42% [127] - 海光信息完成多代高端处理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128] 代工制造业高端化 - 易德龙从PCBA代工向ODM转型,通过研发协同提升附加值 [142]
三部门: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财联社· 2025-08-12 16:06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享受贴息政策 贷款经办机构需通过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3]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贷款合同利率需符合利率自律约定 [1] - 政策执行期内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1] -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 重点消费领域 - 家用汽车领域包括购买新能源车 传统燃油车等 [3]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养老机构服务 母婴用品等 [3] - 教育培训领域包括职业技能培训 语言培训等 [3] - 文化旅游领域包括景区门票 旅游套餐等 [3] - 家居家装领域包括家电 家具等 [3] - 电子产品领域包括手机 平板 个人电脑 智能穿戴设备等 [3] - 健康医疗领域包括牙齿矫治 视力矫正 健康管理等 [3]
夸大自动驾驶引众怒 马斯克遭特斯拉股东集体诉讼
犀牛财经· 2025-08-12 15:49
特斯拉股东集体诉讼事件 - 公司CEO马斯克被股东集体诉讼指控涉嫌证券欺诈 因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上误导投资者导致损失惨重 [2] -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承诺6月在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但实际测试暴露超速行驶、突然刹车、驶入错误车道等安全隐患 [4] - 测试问题导致特斯拉股价两日内下跌6.1% 市值蒸发680亿美元(4889亿元) [4] - 公司2019年佛罗里达致命车祸被判担责33% 需赔偿2.43亿美元 但公司认为事故源于驾驶员操作不当并计划上诉 [4]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18亿美元同比下滑11% 汽车业务收入306亿美元同比下滑18% [5]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跌30% 自由现金流仅剩1亿美元 [5] - 上半年销量72.08万辆同比下滑13.2% 业绩表现与销量下滑直接相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