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搜索文档
李迅雷专栏 | 政治局会议将如何影响你所关心的“价格”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6 19:33
下半年货币政策与降息预期 - 本次政治局会议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隐含降息可能性[3] - 与4月会议背景不同:中美关税税率下降、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上证综指反弹至3600点,减弱短期降息紧迫性[3] - 若美联储降息或经济压力增大,可能复制2023年9月26日会议后出台降息政策的路径[3] 房地产政策导向 - 会议通稿首次未出现"房地产"表述,但并非放弃稳楼市目标[5] - 房地产处于人口老龄化驱动的长周期回落阶段,政策需平衡财政支出与市场规律[5] - 一季度房价短暂回稳,但政策发力时点和力度存在判断难度[5] 资本市场走势 - 上证综指从2800点反弹至3600点(涨幅超30%),会议肯定"回稳向好势头"[7] - 类比日本1995-1996年股市反弹(55%),需关注平准基金(中央汇金)作用及降息力度[7] - 当前政策组合:上市公司回购、减持限制加严,但持续上涨需基本面支持[7] 大宗商品价格前景 - 反内卷政策聚焦治理无序竞争而非单纯抬价,需配合需求扩张才能支撑价格持续反弹[10][11] - 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涉及光伏/水泥/汽车/钢铁等十大行业,政策落地效果待观察[10] - 垄断性行业价格调控空间较大,但长期仍取决于供需关系[11] 财政政策与杠杆率 - 2025Q2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至300.4%,主要靠政府部门(+2.0个百分点至65.3%)[14] - 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显著(当前26% vs 美国联邦政府125%),逆周期调节作用关键[14] - 居民/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下降0.4/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民间部门顺周期收缩特征[14]
协合新能源(00182):高质量项目拓展,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国元证券· 2025-08-06 19:1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0.61港元/股,较现价0.415港元有47%上涨空间 [1][6][12] - 目标价对应2025年和2026年PE分别为6倍和4.7倍 [6][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亿元(同比-6.6%),盈利2.82亿元(同比-43.8%),每股盈利3.58分 [3][9] - 风电业务承压:利用小时数1,142小时(同比-78小时/-6.4%),综合电价0.3653元/kWh(同比-1.85分) [3][9] - 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6%,部分抵消电价下行影响 [3][9] - 2025E全年预测:收入26.33亿元(同比-4.3%),净利润7.38亿元(同比-8.3%),每股股息0.04元(股息率9.64%) [7][11] 业务拓展与资产 - 新增投产权益容量191MW(风电140MW+光伏51MW),总权益装机达4,778MW(同比+18%) [4][10] - 风电装机3,844MW(同比+10.9%),光伏装机934MW(同比+60.2%) [4][10] - 新获取项目:中国境内风电指标600MW,海外光伏152.5MW+储能300MW [4][10] - 投产项目IRR维持8%以上 [4][10] 估值与融资 - 当前PB仅0.34倍(每股净资产1.11元 vs 股价0.415港元) [5][11] - 融资成本创新低:新增提款利率3.15%,综合融资利率3.63% [5][11] - 行业估值对比:协合新能源2025E PE 4.1倍,低于风电行业平均7.3倍 [13] 行业数据 - 风电行业2025E平均PE 7.3倍(龙源电力7.5倍、金风科技10.6倍) [13] - 光伏行业2025E平均PE 16.4倍(福莱特玻璃23.1倍、信义光能16.1倍) [13]
太赚钱啦!
Datayes· 2025-08-06 19:06
市场情绪与流动性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接近2万亿,达19940.37亿元,自4月增长1951.98亿元,若包含北交所则已突破2万亿,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 [4] - 市场呈现"经济不好,股市不差"现象,流动性驱动结构性牛市,资金偏好预期差大、筹码结构好的领域,如新消费、AI算力、创新药等成长股 [6] - 当前市场环境下,"追风者"在风口行业重注收益显著,而"等风来"策略需聚焦绝对低估且筹码出清领域 [6] 行业热点与资金动向 - 机器人板块受多重利好催化全线走强,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A2机器狗(37kg/20km续航)、当虹科技推出远程操控系统,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方案,英伟达将参与世界机器人大会 [12] - 军工板块持续走强,六代机疑似照片流出,中国船舶因吸收合并重组停牌,多只军工股涨停 [1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机械设备(42.58亿)、国防军工(41.73亿)、计算机(44.14亿)、电子(41.06亿)、汽车(20.16亿) [23] - 北向资金成交2006.86亿元,重点交易北方稀土(8.78亿)、中国船舶(7.11亿)、贵州茅台(14.73亿)等 [24][26] 公司动态与产业变化 - 百济神州2025H1产品收入173.6亿元(同比+45.8%),预计全年营收358-381亿元,毛利率80%-90% [11] - 平安惠享纯债基金A份额机构持有占比99.63%,某机构持有96.77%份额,其赎回行为与费率优惠时段高度吻合 [9][10] - 华为宣布CANN平台全面开源,铂金价格年内涨45%至1320美元/盎司,广东快递单价上调至1.4元/票 [16][17][18] - 农业银行市值2.11万亿超越工行,浦发银行2025H1营收905.59亿(+2.62%),净利润297.37亿(+10.19%) [19] 估值与交易特征 - 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煤炭领涨,医药生物、商贸零售、建筑材料领跌 [35] - 电子、环保、银行交易热度提升,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非银金融PE处于历史低位 [35] - 龙虎榜显示机构重点买入铜陵有色(1.01亿)、翰宇药业(8838万)、炬光科技(7529万),卖出中国重工(5202万)、西部材料(1.07亿) [29][32] - 游资方面成都系买入东方国信(1.33亿)、铜陵有色(7967万),温州帮操作东方国信(4072万)、西部材料(1247万) [32]
光伏行业“反内卷”新动向!
Wind万得· 2025-08-06 18:55
光伏行业政策动态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8月6日公开征集对《价格法修正草案》的意见建议,呼吁从价格行为规范、调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7月24日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光伏行业因低价无序竞争问题突出与该草案紧密关联 [2] 行业竞争现状 - 光伏行业成为"反内卷"核心阵地,存在同质化低价竞争和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 [3] - 中信证券指出"反内卷"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行业对价格法修订及市场规范有迫切需求 [3] 政策推进与行业行动 - 国家发改委8月1日表示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依法整治低价无序竞争并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4] - 中国机电商会8月5日发布倡议,提出控制产能扩张节奏、出清落后产能,抵制低于成本价出口等行为 [4]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中金公司认为修正草案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治理"内卷式"价格战提供法律依据 [4] - 中信证券预计行业将回归规范有序竞争,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回升和盈利修复 [4] - 具备产品差异化、市场高端化优势的厂商有望率先实现业绩反转并长期成长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反内卷"过程中具备长期竞争力和量价回升弹性的光伏龙头公司 [5]
永和智控:8%股份3.2亿转让,溢价37%实现易主
搜狐财经· 2025-08-06 18:13
股权转让与表决权委托 - 控股股东曹德莅拟向杭州润锋转让约3566万股股份,每股价格8.9736元,总价款约3.2亿元 [1] - 杭州润锋与曹德莅、夏祖望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在股份过户及收款完成后,两人将剩余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润锋,期限18个月,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1] - 股份转让完成后,杭州润锋将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荣祥,交易不触及要约收购和关联交易 [1] 交易价格与市场反应 - 此次股权转让为溢价受让,8月5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价为6.55元/股,受让价较市价溢价约37% [1] - 8月6日公司股价盘中跌幅超过6% [1] 交易条件与业务调整 - 杭州润锋对曹德莅设定多项条件,包括人员关系转移、公司改选,并要求在2025年12月20日前剥离医疗和光伏不良资产 [1]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主营智能制造,承诺不开展机器人相关业务并尽快变更经营范围 [1]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五金、医疗、光伏,2024年营收8.232亿元,亏损2.97亿元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3.3-3.8亿元,亏损3000-5600万元 [1] - 业绩亏损主要因阀门管件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其他业务收入下降且成本较高,归母净利润增长因无需承担光伏超额亏损 [1]
大涨近5%!“反内卷”观察信号,再度显现!
券商中国· 2025-08-06 18:06
多晶硅和工业硅期货价格走势 - 8月6日多晶硅和工业硅期货盘中一度大涨近5% [1] - 7月份多晶硅价格大涨52.73%后维持高位震荡 未出现大幅回调 [3] - 市场对多晶硅产能整合预期增强 推动价格走势 [3] 行业政策与产能整合 - 工信部对41家多晶硅厂展开专项节能监查 9月底前需报送结果 [4] - 行业预期产能收储行动 硅业分会预测国内多晶硅年产能将减少至230万吨 [4] - 银河期货测算显示 整合后价格上限或达60000—65000元/吨 [4] 光伏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到28亿元 同比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 [4] -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 [4] - 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 [4] 政策预期与价格走势分析 - 中信期货认为多晶硅价格短期走势高度依赖政策信号强弱与兑现节奏 [4] - 未来一个月为政策落地关键窗口期 若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价格有望突破前期高点 [4] - 若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价格可能在成本线附近宽幅震荡或大幅回落 [4] 行业资金流向 - 光伏ETF(515790)6月23日后连续5周净流入33.90亿元 份额增长48.40亿份至190.47亿份 [5] - 7月23日后资金持续净流出 8月5日份额跌至165.65亿份 [5]
杭州润锋拟溢价近四成拿下永和智控控制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6:29
股权转让与表决权委托 - 永和智控控股股东曹德莅拟将3566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以每股8.9736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润锋,转让价款约3.2亿元 [1] - 曹德莅和夏祖望将分别将剩余734.37万股(1.65%)和2228.77万股(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润锋行使,委托期限18个月 [1] - 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杭州润锋,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荣祥 [1] 交易细节与条件 - 杭州润锋受让价格8.9736元/股较8月5日收盘价6.55元/股溢价约37% [2] - 曹德莅需在约定日期内将现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转至成都永和成医疗科技,并配合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改选 [2] - 曹德莅承诺在2025年12月20日前完成剥离医疗板块(不含成都山水上酒店)及光伏不良资产的工作 [2] 公司经营状况 - 永和智控2024年营收8.232亿元,亏损2.97亿元 [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3.3亿元-3.8亿元(上年同期4.2亿元),预计亏损3000万元-56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623.41万元) [2] - 上半年亏损主要因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其他业务收入下降且负担较高折旧费用和人工成本 [3] 接盘方情况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主营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制造销售 [3] - 截至公告披露日,杭州润锋未实际开展机器人相关业务,承诺后续也不会开展并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经营范围变更 [3]
光伏的好日子还得等一等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8-06 16:04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反应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因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成为"反内卷"政策核心整治对象,政策推动下产业链价格回升,市场预期改善 [2][3] - 行业曾多次尝试自律控产但均未成功,2024年10月设定0.68元/瓦组件价格红线后短暂有效,但12月中国电建51GW集采项目中标价击穿红线至0.625-0.631元/W,导致价格战重启 [8][9] - 2024年末二次自救通过控产将多晶硅月度产量压降至10万吨以下,开工率30%,但中下游库存仍高达25万吨,价格于2025年4月再次下跌 [10][13][14] 市场资金动向 - 机构普遍减持光伏股,高瓴将隆基绿能持股从5%降至5%以下以规避公告限制 [15] - 逆向投资者如汇丰晋信陆彬2024年Q4重仓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二季度末光伏股占其前十大重仓50%,持仓比例最高达9.62%(通威股份) [16][17] 政策对比与行业差异 - 市场将"反内卷"对标2015年供给侧改革,但光伏等下游行业对需求敏感度高于钢铁/煤炭等上游国企主导行业,政策落地难度更大 [20][24] - 供给侧改革成功依赖需求端棚改货币化、基建投资等刺激,而当前反内卷政策仍聚焦供给端,需求仅托底且无实质政策 [25][26] 需求端困境 - 2021年光伏平价上网后需求增速不及预期,2025年前5月国内新增装机近200GW但价格无起色,抢装潮后需求走弱风险显著 [30][31] - 多晶硅期货价格涨至5.5万元/吨可能压制电站收益率,进一步抑制需求 [34] 行业历史规律 - 光伏板块机会通常由政策利好与需求爆发共同驱动,如2017年国内及2018-2019年海外需求爆发 [29]
“反内卷”助力A股市场良性循环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5:29
"反内卷"政策背景与脉络 -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内卷式"竞争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1]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宏观经济治理框架 [2] - 2025年政策加速推进,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 政策体系与实施特点 - 法律层面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战等无序竞争行为 [3] - 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3] - 产业政策领域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3] - 中央统筹与行业自律相结合,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通过自律公约等方式主动调整 [4] 本轮"反内卷"的主要特征 - 覆盖范围更广,同时应对传统行业的"需求不足"问题和新兴行业的"供给扩张"问题 [5] - 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领域着力解决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新兴行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对产能过剩和恶性价格战 [5] - 短期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或实施限产减少供给,长期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5] "反内卷"对A股市场的影响 - 通过优化产业供需结构改善A股市场基本面,类似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 [7] - 产能扩张带来的竞争"内卷"导致价格、消费低迷,"反内卷"或将成为供需格局改善的长期因素 [7] - 制造业产能收扩和杠杆涨落形成完整周期循环,政策促进经济回暖后产能利用率修复 [8] 行业供需结构与投资机会 - 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上行,新兴产业在激烈竞争下产能利用率下滑 [9] - 国内企业在长周期(技术)和短周期(库存)领先,中周期(产能)仍有提升空间 [10] - "反内卷"政策利好化工、有色、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上游材料和中下游新兴产业 [10]
多部门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 “稳增长”“调结构”并进
证券日报· 2025-08-06 14:40
稳增长与调结构政策部署 - 多部门下半年工作重点聚焦"稳增长"与"调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将释放内需潜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作为核心发力点 [1] - 政策方向包括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与适度宽松 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以应对经济挑战 [1] 内需释放与消费提振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资金 计划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全年累计3000亿元 [2] - 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应用 财政部完善养老、育幼、文旅等消费政策体系 并实施消费贷款财政贴息 [2][3] 新质生产力培育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0.1% 数字技术采购金额增长9.9%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和低空经济发展 工信部加强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等产业政策 [4][5] - 财政部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布局 [5] 反内卷与市场规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工信部整治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 [6]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化解 国盛证券指出反内卷措施覆盖快递、新能源等行业 包括标准提升和产能优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