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搜索文档
每周高频跟踪:基本面进入效果验证期-20250802
华创证券· 2025-08-02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第五周期货情绪降温,现货价格多环比小幅回调但高于6月末,通胀上食品价格由跌转涨,出口上集运价格下跌、港口运量环比回踩但同比高位,工业上7月政治局会议增量弱于预期致多类投资品价格下跌,投资上水泥价格延续下跌,地产上新房月末冲刺、二手房成交下跌符合季节性 [34] - 债市短期关注反内卷落实、价格传导和控产对工增的影响,“宽信用”扰动或增多;外部中美经贸谈判未超预期,出口韧性在但弹性下降;内部前周期货带动现货上涨,本周期货情绪降温、现货需求走弱,工业品价格回调但高于7月前;预计短期价格上涨弹性受限,但修复趋势难证伪,城市更新或加速,8月进入政策效果验证阶段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胀相关:食品价格小幅上涨 - 食品价格由跌转涨,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涨幅分别为+0.05%、+0.03% [10][34] - 本周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0.84%,受北方洪涝雨水天气影响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跌幅收窄 [10] 进出口相关:集运价格延续回调 - 集运价格延续回调,本周CCFI指数环比-2.3%,SCFI环比-2.6%,运输需求疲弱 [12] - 7月21 - 27日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6.5%、-4.3%,当周同比+11.5%、+13.3%,7月以来月度同比均值分别+5.6%、+10.6%,高于6月 [12] - 本周BDI指数、CDFI指数环比-3.1%、+0.2%,均走弱,铁矿石、粮食等运输需求缩减,运价震荡下行 [12] 工业相关:期货情绪降温,价格多小幅回调 - 动力煤价格延续上涨,本周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价格环比+1.4%、涨幅收窄,台风后沿海用电需求攀升、电厂日耗升高,部分企业采购积极性增加,晋陕蒙主产区降雨致煤矿停产、月末减产,货源受限挺价 [14][18] - 螺纹钢由涨转跌,本周螺纹钢(HRB400 20mm)现货价格环比-0.26%,表观需求量环比-6.1%、同比降幅扩大至-5.7%,高温降雨使下游停工范围扩大,上游焦煤价格下跌成本支撑减弱 [18] - 铜价环比下跌,本周长江有色铜、LME铜均价环比分别-1.1%、-1.6%,美联储降息态度谨慎,美元上涨令铜价承压,国内期货市场降温,现实需求增量有限 [19] - 玻璃价格由涨转跌,期货市场情绪降温,企业观望情绪浓,成交放缓,去库力度减弱,供给端开工率和产量略增,需求侧采购积极性减弱 [19] 投资相关:新房月末冲刺,二手房进一步走低 - 水泥价格继续走弱,本周水泥价格指数周均环比-1.40%,跌幅收窄,华东受台风影响需求走弱,中南受降雨冲击,西北、东北地区库存压力高 [20][24] - 7月25 - 31日30城新房成交面积177.9万平方米,环比+25%,上年同期环比+30%,当周同比-15.4%,降幅扩大 [29] - 7月25 - 31日17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78.5万平方米,环比-4.6%,同比+5.1%、增幅较上周扩大3pct,基本符合季节性 [29] 消费 - 7月1 - 27日乘用车零售环比6月同期下跌19%、同比+9%,其中7月21 - 27日零售环比-30%、同比+5%,表现弱于7月14 - 20日当周 [30] - 截至周五布伦特原油、WTI原油价格环比分别+1.8%、+3.3%,美欧达成贸易协议稳定宏观信心,美国提前俄乌谈判期限、俄罗斯管控港口船只令原油供给预期收紧 [30]
A股,接下来还有三道坎
格隆汇· 2025-08-02 19:30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 - 7月前19个交易日文华商品指数累计大涨7.2%,多晶硅大涨64%,焦煤大涨50%,玻璃大涨34% [1] - 随后6个交易日大盘回吐一半涨幅,焦煤、玻璃重挫20%左右 [1] - 商品市场杠杆效应显著,盈亏比例大幅扩大 [1] 政策驱动因素 - 第六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定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引发市场类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 [5] - 7月18日工信部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明确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黑色系商品暴力上涨 [6] - 郑商所对焦煤2509合约实施单日开仓量不超过500手的监管限制(约350万元保证金),释放价格过高信号 [6] 政策纠偏与市场反应 -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删除"低价"表述,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证伪全局式供给侧改革预期 [7] - 政策定调变化导致大宗商品暴力下修,热门品种回吐大部分涨幅 [7] A股市场表现 - 7月钢铁板块大涨25.21%,基础化工涨18.77%,建筑材料涨18.26%,与商品市场联动显著 [8][9] - 政治局会议纠偏后,顺周期板块面临回压风险,7月31日至8月1日连续回调 [8][9] 潜在风险因素 - 中美贸易关税展期90天存在不确定性,8月12日为暂停24%额外关税截止日 [10] -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不及预期,5-6月累计下修25.8万人,2024年累计下修超40万岗位 [12][13] - 特朗普指责就业数据造假并开除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美国经济数据可信度危机 [14] 市场展望 - 上证指数7月30日最高触及3636点,但政治局会议纠偏削弱牛市驱动力 [16] - "国家队"托底力量存在,政治局会议强调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4]
A股,接下来还有三道坎
格隆汇APP· 2025-08-02 19:16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 - 7月前19个交易日文华商品指数累计大涨7.2%,多晶硅涨64%、焦煤涨50%、玻璃涨34%,但随后6个交易日回吐一半涨幅,焦煤、玻璃重挫20%左右 [2] - 商品市场高杠杆特性放大盈亏比例,焦煤曾连续5个涨停板后因交易所限制开仓量(单日不超过500手,对应保证金350万元)引发多头出逃,单日暴跌9.4%并跌停11% [6][7] - 市场波动源于政策预期变化: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和淘汰落后产能,被类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但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删除"低价"并强调"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力度预期减弱导致逻辑证伪 [5][7] A股周期板块表现 - 7月1日至30日A股钢铁板块大涨25.21%、基础化工涨18.77%、建筑材料涨18.26%,与商品市场大涨品种高度联动 [8][9] - 政治局会议定调纠偏后,顺周期板块面临回压风险,7月31日至8月1日已现连续回调 [9][17] 潜在市场风险因素 - 中美贸易关税暂停展期存在不确定性,原定8月12日截止的24%额外关税暂停可能不延期 [10][11] - 宏观政策加码预期减弱,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已有政策"而非新增刺激,对高估值A股形成压力 [12][13] - 美国经济数据风险: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大幅低于预期,5-6月累计下修25.8万人,叠加特朗普质疑数据可信度引发市场对经济滞胀担忧 [14][15] 市场支撑力量 - "国家队"年内多次出手维稳,政治局会议定调"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提供大盘托底支撑 [16] - 上证指数7月30日最高触及3636点接近前高3674点,但政策驱动力减弱后大牛市概率降低 [17]
华金证券:A股可能已开启全面慢牛趋势 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18:41
美股全面慢牛驱动因素 - 基本面走强是美股全面慢牛的基础,企业盈利持续上升,GDP增速、零售总额增速、制造业PMI等经济指标上行或处高位 [2] - 高分红是美股长期全面慢牛的核心驱动因素 [2] - 流动性宽松、通胀较低驱动美股全面慢牛 [2] A股全面快牛驱动因素 - 市场情绪和估值低位是A股开启全面快牛的条件之一 [2] - 重大积极政策出台是核心因素,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四万亿"刺激、2014年"国九条" [2] - 流动性宽松是核心因素,如2008、2014-2015年央行连续降准降息 [2] A股结构性慢牛驱动因素 - 基本面弱修复驱动A股结构性慢牛 [3] - 积极政策和外部事件是核心因素,如2016年供给侧改革、2019年中美贸易协定、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 [3] - 流动性宽松驱动A股结构性慢牛 [3] 当前A股全面慢牛条件 - 经济和盈利基本面持续修复 [1][3] - A股分红规模和分红率持续上升 [1][3] - 流动性维持宽松趋势 [1][3] - 情绪和估值处于中性水平,政策处于平稳期 [3] - 反内卷政策下经济和盈利预期改善,结构性慢牛可能转全面慢牛 [3] A股短期走势与配置建议 - 短期经济预期回落但中期修复趋势延续 [4] - 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美元低位震荡,央行可能通过结构性工具释放流动性 [4] - 股市资金短期流入A股可能继续上升 [4] - 政策偏积极,外部风险有限,风险偏好维持较高水平 [4] - 短期建议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周期行业 [1][4] - 科技和周期行业占优,政策扶持、高景气行业表现突出 [1][4] - 具体配置方向:计算机(AI应用)、传媒(AI应用)、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军工、机器人、创新药 [1][4] - 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电新、有色金属、快递、化工等行业 [1][4]
年中经济观察|感受“以旧换新”背后的“含绿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2 15:54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 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有鲜明的"低碳导向",通过差异化国家补贴政策释放消费潜能并助力节能减排 [1] 家电行业能效提升 - 新一级能效空调从30℃降到26℃用时44分钟耗电1度,旧空调用时8小时耗电5度 [7] - "换新"空调一年将为中国消费者节省电费开支9.43亿美元(约67亿元人民币) [7] - 消费者案例显示:新空调电费节省近50%(400多元降至200多元)[9],新房面积增加但电费下降(40平600元 vs 105平不到600元)[11] - 家电企业生产重心转向一级能效产品线,长虹智慧显示工厂一级能效电视出货占比达70%[14][16] - 海尔冰箱互联工厂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90%,订单同比增幅10%[16][18] - 政策对一级能效产品补贴售价20%,二级能效补贴15%[14] 工业设备更新改造 - 兴澄特钢实施3亿元鼓风机气改电项目,改造后预计年节能12.52万吨标准煤,减排33.3万吨二氧化碳[21] - 铜山口矿投入6300万元建设"智慧矿山",铜产量增长10%,日耗电量从2.4万度降至1万度[25] -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配套2.06亿元改造三座老矿山,年节电4400万度,减排2.8万吨二氧化碳[25][27] - 湖北黄石获5.1亿元设备更新资金,撬动2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单位GDP能耗降5.9%,二氧化碳排放降5%[27]
金属普涨 伦铜上涨,美国铜价保持对全球指标铜的溢价【8月1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 2025-08-02 15:52
铜价走势 - 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价格上涨19 5美元至每吨9 630 5美元 涨幅0 2% [1] - 美国9月Comex期铜在周四暴跌22%后周五上涨1 6%至每磅4 423美元 折合每吨9 751美元 [3] - LME三个月期锡涨幅最大 达2 04% 上涨668美元至33 378美元 吨 [2] 影响因素 - 美国7月就业增长放缓超预期导致美元下跌 交易商押注美联储降息次数增加 [1] - 美元走软提升以美元计价金属吸引力 低利率改善铜等依赖增长的金属前景 [1] - 特朗普将精炼铜排除在50%进口关税外 导致美国铜价周四创纪录暴跌 [3] 库存动态 - LME注册仓库铜库存上升 7月可用库存增加一倍多至127 475吨 创三个月新高 [3][4] - Comex自有仓库铜库存3-7月增长176%至233 977吨 创21年新高 [3] - Comex较LME铜价溢价从每吨3 000美元高位回落至数百美元 限制库存外流 [5] 供应端事件 -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El Teniente铜矿因4 2级地震事故暂停开采作业 选矿厂和冶炼厂维持运行 [5] - El Teniente旗下Andesita新工厂五名工人被困 该项目原定第二季度投产 [5] 其他金属表现 - LME三个月期铝微涨0 04%至2 566美元 吨 [2] - 三个月期锌下跌1 21%至2 727美元 吨 跌幅最大 [2] - 三个月期铅和镍分别上涨0 05%和0 34% [2]
下周前瞻:柳暗花明,把握三个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02 12:54
全球股指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 92%,标普500指数下跌2 3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 17% [1] - 欧洲市场同步走弱,德国DAX指数下跌3 27%,法国CAC40指数下跌3 68%,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 57% [1] - 亚洲市场中,日经225指数下跌1 58%,韩国综合指数下跌2 40%,巴西IBOVESPA指数下跌0 81% [1] 大宗商品走势 - 能源类商品表现较强,INE原油上涨3 79% [2] - 工业金属普遍承压,SHFE铜下跌1 17%,铝价同步回调 [2] - 贵金属中COMEX黄金期货上涨2 41%,SHFE白银下跌4 84% [2] A股与港股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调整,上证指数下跌0 94%,深证成指下跌1 58%,创业板指下跌0 74%,科创50指数下跌1 65% [2] - 港股跌幅更大,恒生指数下跌3 4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 94% [2] 行业表现 - A股医药生物上涨2 95%,62家重点药企中77 5%实现正增长 [3] - 通信板块上涨2 54%,受AI算力需求增长和5G相关投资提速推动 [3] - 传媒板块上涨1 13%,部分影视作品票房超预期及AI内容生成技术应用落地 [3] - 煤炭下跌4 67%,有色金属下跌4 62%,房地产下跌3 43% [3] - 港股医疗保健逆势上涨1 82%,电讯业微涨0 03% [3] 短期热点 - 人工智能产业链,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等突破性技术 [4] - 创新药领域,62家重点药企中77 5%实现正增长 [4] - 商品供需重构,美国铜关税政策调整引发产业链价格重估 [4] 策略建议 - 进攻端聚焦AI算力基建(芯片/服务器)、创新药商业化放量及有色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 [4] - 防御端重点关注电力(火电盈利修复)、高股息公用事业及航运港口 [4] 中长期视角 - 产业升级仍是驱动结构性机会的核心主线 [4] - 重点关注泛科技(AI推理算力、军工、创新药、可控核聚变、固态电池)、新消费(智能家居、健康升级赛道、新业态)及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铜铝) [4]
一周主力|七大行业遭抛售逾百亿元 众生药业获抢筹超9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2 10:47
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行业本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24亿元 [1] - 交通运输行业本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90亿元 [1] - 计算机、有色金属、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非银金融、基础化工七大行业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百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众生药业本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24亿元 [1] - 英维克本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17亿元 [1] - 天孚通信本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10亿元 [1] - 东方财富本周遭主力资金净流出38.63亿元 [1] - 比亚迪本周遭主力资金净流出23.88亿元 [1] - 宁德时代本周遭主力资金净流出19.12亿元 [1]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流向周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0:28
市场表现 - 沪指本周下跌0.94%,申万行业中6个上涨,医药生物和通信涨幅居前,分别为2.95%和2.54%,煤炭和有色金属跌幅最大,分别为4.67%和4.62% [1] - 非银金融行业本周下跌2.40%,83只个股中仅5只上涨,涨幅最高为香溢融通(3.99%)、新华保险(2.05%)、ST亚联(1.54%),跌幅最大为*ST天茂(-12.05%)、南华期货(-9.70%)、海南华铁(-9.38%) [2][3]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118.64亿元,仅银行行业获净流入43.27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259.90亿元),计算机(204.46亿元)、电子(204.37亿元)紧随其后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96.51亿元,6只个股获净流入,中国平安以8.07亿元居首,华泰证券(8057.14万元)、红塔证券(3543.74万元)次之;46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东方财富(-38.43亿元)、中银证券(-20.20亿元)、中信证券(-14.17亿元)位列前三 [3][4][5] 行业数据 - 银行行业虽下跌0.84%,但为唯一资金净流入行业(43.27亿元),医药生物行业虽上涨2.95%,资金却净流出46.82亿元 [1][2] - 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行业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达174.60亿元、127.42亿元、147.56亿元 [2]
2284家公司股权存在质押,累计质押市值2.79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0:05
股权质押市场概况 - A股市场共有2284家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占A股总家数的44.35%,合计质押市值2.7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2.98%,累计质押股数3050.10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3.97% [1] - 无限售股份质押数量为2822.42亿股,占质押股份数量的92.54%,限售股份质押占比为7.46% [1] 板块分布 - 主板质押公司1591家,质押市值2.30万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3.21% [1] - 创业板质押公司613家,质押市值4685.21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3.21% [1] - 科创板质押公司80家,质押市值237.10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0.31% [1] 行业分布 - 质押市值居前的行业:医药生物(3334.96亿元)、电子(2239.46亿元)、电力设备(1979.08亿元)、基础化工(1859.51亿元)、机械设备(1393.61亿元) [2] - 质押市值占行业总市值比例居前的行业:综合(21.51%)、房地产(7.11%)、商贸零售(6.87%)、钢铁(6.55%)、环保(6.14%) [2] 个股质押比例 - A股市场共10家公司质押股份占总股本比超过50%,质押比例30%~50%的有107家,20%~30%的有230家,10%~20%的有596家,10%以内的有1341家 [2] - 质押比例最高的个股:海德股份(75.09%)、国城矿业(69.67%)、ST雪发(68.50%)、深华发A(64.09%)、金徽股份(61.31%) [2] 高比例质押股特征 - 质押比例超30%个股中,主板103家、创业板14家,医药生物(14只)、纺织服饰(8只)、房地产(8只)行业较为集中 [3] - 高比例质押股中有7只ST股,61只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增14只、预盈7只、预降9只、预亏23只 [3] - 净利润增幅中值最高的是华宏科技,预计净利润7750.00万元,同比增幅3384.71% [3] - 高比例质押股本周股价平均下跌1.68%,涨幅居前的有尔康制药(12.77%)、洪田股份(12.49%)、河化股份(9.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