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制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盘中暴跌25%!奈雪,被调出!
券商中国· 2025-03-10 19:32
3月10日,奈雪的茶(简称"奈雪")港股股票大跌,盘中一度跌超25%,报1.22港元,创2月7日以来新低。截至14:10,奈雪股价仍跌超20%。同一天,奈雪被正 式调出港股通名单。 | | 1.290 -0.350 -21.34% | | | | | 奈雪的茶 立即 2150 交易 | | | --- | --- | --- | --- | --- | --- | --- | --- | | HKEX HKD 14:10:11 | | | | | | | 1 . . + | | 要比 | 52.35% 委员 | | 55235 | 文由 | -5.15% 120日 | | 4.88% | | 死 | 1.330 | 46.75万 ( | 16) | 5日 | -24.56% 250日 | | -58.12% | | 卖四 | 1.320 | 6.05万 | 10 ) | 20日 | -2.27% 52周高 | | 3.49 | | | 1.310 | 19.65万 | 4) | 60日 | -12.24% 52周低 | | 1.07 | | | 1.300 | 27.80万 | 22 ) | | 2022 2 ...
蜜雪冰城,为何着急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3 23:14
上市表现与市场定位 - 蜜雪冰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每股发行价202 50港元,募资净额32 91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3 21%,总市值达1093亿港元 [1] - 公司打破新式茶饮企业上市即破发的魔咒,为茶饮资本市场注入活力 [1] - 蜜雪冰城以加盟模式为主,聚焦下沉市场,2019年已开设4000多家门店,但早期因门店风格不"高大上"未受广泛关注 [1] 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蜜雪冰城与其他茶饮品牌有本质区别,其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独特的产品定价策略使其在新茶饮赛道中独树一帜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46479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2024年饮品出杯量约90亿杯,终端零售额5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 9%和21 7% [2] - 以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门店数量计,蜜雪冰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2] 财务表现与上市动机 - 蜜雪冰城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03 51亿元、135 76亿元、203 02亿元和186 60亿元,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31 16%、49 54%和21 22% [4] - 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 10亿元、19 97亿元、31 37亿元和34 86亿元,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5 3%、58 3%及42 3% [5] - 2024年第三季度末,蜜雪冰城流动资产净值为72 18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9 8亿元,同比增长59% [5] - 公司上市动机包括为国际化战略提供品牌背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为股东创造财富变现渠道 [6] 下沉市场战略 - 蜜雪冰城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分别为11590家、15549家、18880家及23162家,保持每年新增3000~5000家门店的高速增长 [7] - 公司强调深耕已开发商圈、合理布局点位及挖掘下沉市场空白乡镇的开发策略 [8] 海外市场与供应链优势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989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779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 4%,预计2023年至2028年间将进一步提升至7 2% [10] - 蜜雪冰城自2018年布局东南亚市场以来,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门店数量突破4000家,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现制茶饮品牌 [10] - 公司通过自建工厂实现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奶粉和柠檬的采购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10%及20% [11] 创新挑战与竞争环境 - 蜜雪冰城推出的6元茉莉奶绿成为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的平替款,但其长期依赖的大单品策略能否持续奏效仍存疑问 [11] -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11]
河南张氏双雄敲钟了:一年卖74亿杯饮料,净赚32亿,45000家门店
创业邦· 2025-03-03 10:50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蜜雪冰城于3月3日在香港上市,发行1706万股,每股202.5港元,募资总额35亿港元,发行市值764亿港元,成为港股第四家新茶饮品牌[1] - 上市申购超额认购5266倍,冻结资金1.82万亿港元,打破快手1.26万亿港元的纪录,成为港股IPO"冻资王"[1] - 基石投资者包括M&G Investments、红杉中国、高瓴投资等,共认购2亿美元股份,高瓴两次投资后持股4.13%成为最大外部股东[2] 财务数据与增长 - 2023年营收203亿元(增速49.6%),净利润32亿元(增速58.3%),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7亿元(同比增超20%),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超40%)[1] - 2020年获高瓴、美团龙珠、CPE源峰23.33亿元投资,为上市前唯一外部融资[1] - 2023年终端零售额449亿元,超过瑞幸的330亿元,客单价仅6元,远低于同行13-20元水平[10][11]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 - 98.2%收入来自食材、包材和设备销售,仅1.8%来自加盟费[11] - 自建供应链体系:河南冰淇淋粉厂年产能121万吨,60%原料自产,物流网络覆盖300地级市及4900乡镇,97%门店实现冷链覆盖[9][10] - 加盟模式驱动扩张,2024年9月全球门店达45302家(国内40510家,海外4792家),17年增长4.5万家店[7][14] 创始人历程与品牌建设 - 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借3000元创业,经历5次重建后2005年以2元蛋筒冰淇淋打开市场[4][5] - 2007年弟弟张红甫加盟并开发卡布奇诺爆品,2018年华与华设计"雪王"IP推动品牌全球化[6] - 创始人兄弟上市后持股82.54%,身价合计630亿港元(约590亿元人民币)[2] 国际化扩张 - 海外门店4792家(东南亚占4700+家),印尼2667家、越南1304家为最大市场,日韩澳门店不足50家[15] - 2018年越南首店后快速渗透东南亚,2023年海外营收近1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9.5亿元[14][15] - 计划利用上市募资在东南亚建供应链中心,目标覆盖6.7亿人口市场,潜在开店空间约2万家[16]
餐饮系列研究之茶饮+咖啡深度:茶饮方兴未艾,品牌格局渐明
浙商证券· 2025-03-02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制饮品行业规模千亿且增速双位数,是优质消费细分赛道,人均杯数对标发达国家有8倍以上空间,格局渐明 [3] - 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占据赛道前列,后续下沉与出海拓展成长空间;古茗、幸运咖等在第一梯队,有望厚积薄发;霸王茶姬、肯悦咖啡增速强劲,成长可期 [3] 各目录总结 行业规模 - 2023年现制饮品行业规模5100 + 亿元,近几年双位数增速,细分赛道中现磨咖啡增速36%>现制茶饮19%>其他,规模上现制茶饮2500 + 亿元>现磨咖啡1700 + 亿元>其他 [4][18] - 2023年现制茶饮行业规模2500 + 亿元,占比约50%,三线及以下城市2018 - 2023年CAGR超30%,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17%,人均年消费量将从11杯到26杯 [4][21] - 2023年现磨咖啡行业规模1700 + 亿元,增速最快,2018 - 2023年CAGR近36%,一线/新一线城市是主力军,规模占比约25%/30%,2018 - 2023年CAGR均超35%,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20%,人均年消费量将从6杯到13杯 [4][25] - 我国人均现制饮品年消费量22杯,对标发达市场有8倍以上空间,出海战略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和东南亚预计到2028年人均消费量增加逾一倍,平价现制饮品2023 - 2028年CAGR预计可达22% [4][29] 分品牌竞争格局 趋势视角 - 现制茶饮赛道竞争趋缓,106家连锁茶饮品牌2024年开店总数约30000 + 家略减,闭店数超20000家增加,仅100 - 500家规模品牌平均开店数增长,其余下滑 [40] - 现磨咖啡赛道竞争激烈,18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2024年开店总数约16000 + 家略减,闭店总数近4000家增长近两倍,仅100 - 500家及1000 - 5000家规模品牌平均开店数增长,其余下滑 [46] 集中度视角 - 现制茶饮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但偏低,门店超39万家,top5品牌市占率约16.8%,top10品牌市占率约23.2%,蜜雪冰城领先,后续品牌竞争激烈,华南地区竞争最激烈 [51] - 现磨咖啡行业头部集中度优于现制茶饮,门店超19万家,top5品牌市占率约22.2%,top10品牌市占率约24.7%,瑞幸、星巴克、库迪领先,华南地区竞争最激烈,仍处于品牌变革阶段 [56] 优秀公司比较 品牌定位 - 蜜雪冰城重点全国,二三线及下沉市场,乡镇、学校店为主,核心产品柠檬水等,主力价格带2 - 10元,中国门店数33000 + 家 [59] - 古茗重点华南、西南,二三线城市,乡镇、商场店为主,核心产品鲜萃果茶等,主力价格带6 - 22元,中国门店数9000 + 家 [59] - 茶百道重点华东、西南,新一线城市及二三线城市,商场、乡镇店为主,核心产品天然水果搭配中式茶饮,主力价格带6 - 22元,中国门店数8000 + 家 [59] - 瑞幸咖啡重点全国,新一线城市及二三线城市,商场店为主,核心产品饮料化咖啡,主力价格带13 - 21元,中国门店数22000 + 家 [59] - 幸运咖重点全国,二三线及下沉市场,学校、商场店为主,核心产品饮料化咖啡,主力价格带5 - 12元,中国门店数3300 + 家 [59] 财务模型 - 瑞幸毛利率持续超35%,古茗加盟及其他服务毛利占比超50%,蜜雪冰城管理费用率约3%,古茗研发费用率约3% [64] 单店模型 - 蜜雪冰城日均销售额4127.8元,日出杯量608杯,平均每杯单价6.8元,开店费用21万起 [66] - 古茗日均销售额6800.0元,日出杯量417杯,平均每杯单价16.3元,开店费用44万起 [66] - 茶百道日均销售额6887.2元,日出杯量393杯,平均每杯单价17.5元,开店费用34万起 [66] - 瑞幸咖啡日均销售额6018.0元,日出杯量462杯,平均每杯单价13.0元,开店费用40万起,零加盟费 [66] - 幸运咖开店费用20万起 [66] 营销 - 蜜雪冰城打造“雪王”IP,线上线下营销,2024年前九月品牌推广开支占收入比0.9% [68] - 古茗多维度营销与用户运营协同发力,升级门店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69] - 茶百道多元营销,数字化营销,打造“茶茶”IP,跨界联名 [70] - 瑞幸咖啡数字化福利诱捕,拉新奖励、精准营销、创意文案与联名活动 [75] - 幸运咖明星代言、低价策略与主题活动,邀请代言人,开展优惠活动和主题活动 [75] 渠道门面设计 - 蜜雪冰城门店标准化,以红白为主题,15 - 60平米,有6种店型 [76] - 古茗门店统一风格,分30 - 50平标店和70 - 80平大店 [76] - 茶百道门店统一装修、布局和服务质量 [76] - 瑞幸咖啡有自提店、休闲店和外卖厨房三种店型,自提店为主 [78] - 幸运咖只有标准店一种店型 [78] 渠道分布 - 现制茶饮行业中,蜜雪冰城集中乡镇和学校;古茗和茶百道集中乡镇和商城 [81] - 现磨咖啡行业中,瑞幸咖啡集中商城;幸运咖集中乡镇 [81] 供应链 - 蜜雪冰城上游采购成本低,中央工厂产能大,自建物流仓储,数字化程度高 [83] - 古茗有香水柠檬基地,加工厂投产,冷链运输优势明显,数字化有行业标杆 [83] - 瑞幸咖啡与头部供应商合作,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打通全产业链 [86] 具体标的 蜜雪集团 - 产品高质平价,有冰鲜柠檬水等经典产品,打造“雪王”IP,开展热门活动 [91] - 主打极致性价比,24Q3国内/海外门店增长22%/11%,一线城市增速28%,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近5000家门店,产能将增约8万吨 [97] - 规模优势显现,2021 - 2024Q3毛利率和净利率先降后升,管理费用率优化 [100] 古茗 - 主打果茶、奶茶、咖啡,产品迭代快,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达53%,开展畅饮活动 [107] - 定位中端茶饮,营收稳定增长,2021 - 2023年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布局华东/华南/华中市场 [113] - 毛利率维稳,2021 - 2024Q1 - Q3净利率从0.5%升至17.4%,各项费用率小幅上升 [117] 瑞幸咖啡 - 爆款新品频出,年均爆品3个以上,推出“9.9元喝一杯”等活动引流 [123] - 定位高性价比,直营 + 加盟双模式驱动门店扩容,2024Q3直营店13891家,加盟店7407家,盈利增长 [128] - 毛利率维稳,2021 - 2024Q1 - Q3净利率先降后升,管理费用率下降 [131]
A股继续大涨!港股彻底爆发!外资大举进场,交易机制将改革!雪王来了,破纪录IPO冻资王诞生!屏息静待,AI巨头今夜财报来袭!
雪球· 2025-02-26 17:4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1.02%收报3380.21点,深证成指涨0.93%收报10955.65点,创业板指涨1.23%收报2268.22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幅扩大至5%,恒生指数涨超3% [1] -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9383亿,较昨日放量416亿 [1]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明日上市,其跟踪的国证自由现金流全收益指数自2013年初至2024年底累计涨幅604.85%,年化超18% [1] 板块热点 - 券商股异动拉升,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尾盘涨停 [1] - 钢铁股走强,八一钢铁等多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30余股涨停,光伏概念股隆基绿能等涨超5%,算力概念股恒为科技涨停 [1] - 华泰证券分析高股息板块交易性机会来自科技资产过热,中长期仍为防御型配置选择 [1] 港股市场动态 - 南向资金净买额超100亿港元 [3] - 香港财政预算案提出扩大债券发行规模,预计2025年GDP增长2%-3%,整体通胀率1.8% [4] - 两地正推进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港股资产管理额超31万亿港元,超半数源自外资 [6] - 对冲基金对亚洲股市押注意愿升至2016年以来最高,A股和港股占资金流入近一半 [6] 蜜雪冰城IPO - 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5125倍,认购金额1.77万亿港元创港股纪录,发行价202.5港元,募资34.55亿港元 [8][9] - 全球门店数46479家,2024年前9个月收入187亿元(同比+21.2%),净利润35亿元(同比+42.3%) [10] - 发行价对应市盈率超30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提示业绩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回调 [10] 券商合并传闻 - 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尾盘涨停,市场传闻两者合并将缔造193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券商巨头 [13][14] 美股科技股表现 - 特斯拉股价跌8.39%至302.8美元,市值蒸发892亿美元,年内跌幅超25% [16][17] - 欧洲市场1月特斯拉销量下滑45%,同期行业电动车销量增37% [18] - 英伟达财报前瞻:预期营收381.32亿美元(同比+72.52%),数据中心业务需求受关注 [18][19] 全球资金配置 - 美银调研显示美国资产泡沫化、印度股市熄火等因素促使资金重新配置中国、德国等市场 [6] - 恒指和恒科动态PE分别处于历史45%和31%分位数,南向资金年初以来日均净买入68亿港元 [6]
极氪、领克完成重要工商变更;OPPO东南亚销量超过三星;古茗港股上市破发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13 21:01
吉利控股集团品牌整合 - 沃尔沃和吉利控股退出领克汽车科技股东行列[1][2] - 极氪收购沃尔沃原持有领克30%股份 持股比例达51%成为最大股东[2] - 品牌重新划分产品路线:领克主攻20万以上市场(小型车纯电/中大型车混动) 极氪主攻30万以上市场(中型车纯电/大型车电混)[2] - 2025年极氪和领克销量目标71万台 较去年增长近40%[2] - 两品牌共享研发和供应链资源 领克新SUV高阶智驾由极氪团队提供[2] 中国手机品牌东南亚市场表现 - 东南亚市场2023年智能手机销量9670万部 约为中国市场三分之一[3] - 四家中国品牌合计销售6050万部:OPPO约1690万部、vivo约1260万部、小米约1550万部、传音约1550万部[3] - OPPO首次超越三星成为销量第一[3] - 传音通过高性价比策略(价格区间数百元至千元)和本地化功能(非洲人脸识别/东南亚美颜适配)开拓市场[3] 茶饮行业动态 - 古茗港交所上市首日破发 收盘价9.3港元 总市值216.9亿港元[4] - 采用围绕仓库开店策略保障原材料供应并降低物流成本 现有9778家门店(中国第二大茶饮品牌)[5] - 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支付的货品采购、设备费及管理服务费[5] - 古茗年推百款新品 自建冷链物流体系(低线城市每两日配送一次)[4] - 蜜雪冰城计划本月在港上市[4] 饮料食品行业趋势 - 可口可乐2023年四季度产品定价上涨9% 销量同比增长2% 营收同比增长6.4%至115.4亿美元[6] - 北美市场通过增加迷你罐包装实现销量增长1% 非洲推出高性价比可回收包装[6] - 国际咖啡期货价格创47年新高 阿拉比卡咖啡突破430美分/磅 近一年涨幅超70%[12] - 国内咖啡品牌通过锁定采购订单和云南豆替代缓解成本压力[12] 消费娱乐产业投资 - 上海锦江乐园将建哈利·波特主题乐园 占地5.3万平方米 预计2027年开放[7] - 园区包含室内外场景重现 同步升级原有摩天轮等设施[7] 科技与汽车行业合作 - 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为国行iPhone开发AI功能(海外市场合作方为OpenAI)[8] - 超过20家车企接入DeepSeek 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及合资品牌[14][15] - DeepSeek因算力要求低易部署 主要用于座舱对话和场景服务推荐[15] 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 - 宁德时代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拟筹资至少50亿美元(约365亿元人民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9][10] - 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占总营收30% 当前总市值约1.1万亿元人民币[10]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 首次超越联电/格芯成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11] - 归母净利润10.76亿美元(同比下滑38.4%) 主因资金收益下降[11] 咖啡行业竞争格局 - 库迪咖啡拓展门店模式:部分门店提供早午餐快餐 新开便利店销售啤酒/饮料/方便面[13] - 目前为全球规模第四/国内第二的万店咖啡品牌 曾推出3万元投资便捷店模式[13] - 2024年目标新开4万家店 年底总数达5万家(若达成将超星巴克成全球第一)[13] 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日系车市场份额同比减少3.3%至13.4% 日产/本田1月在华销量分别下滑30.7%和31.8%[16] -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增至61% 德系品牌份额18.4%(微降0.7%)[16] - 日产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 日产寻求新合作方[16]
古茗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235亿港元,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潜力可观
IPO早知道· 2025-02-12 10:31
公司上市情况 - 古茗于2025年2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364" [3] - 本次IPO发行1.82亿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获194.87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5.03倍认购 [3] - 发行价为每股9.94港元,募资净额为17.21亿港元 [3] - 上市首日报每股9.98港元,市值达235亿港元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按2023年GMV及门店数量计算,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也是全价格带下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7] - 2023年GMV为192亿元,同比增长37.2%;2024年前三季度GMV为166亿元,同比增长20.4% [6] - 2024年前11个月GMV达204亿元,收入及毛利均高于2023年同期 [6] 门店网络与扩张策略 - 截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为9,001家,同比增长35.0%;2024年11月底扩展至9,823家 [6] - 采用"关键规模"策略,在单一省份门店超500家后进入邻近省份,例如浙江省门店超2,000家 [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布局17个省份,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0%,乡镇门店占比40% [7] 加盟商与单店表现 - 2023年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为37.6万元,经营利润率为20.2% [7] - 超71%加盟商经营两家或以上门店,平均每家加盟商经营2.9家门店 [7] 产品与用户数据 - 2023年推出130款新品,2024年前三季度推出85款新品 [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1.35亿小程序注册会员,季度活跃会员超4,300万名 [7] - 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达53%,远超行业平均的30% [7] 融资与投资方 - IPO前仅开放一轮融资,累计融资6.7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美团龙珠、Coatue等 [9] - IPO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7100万美元,包括腾讯(2500万美元)、元生资本(1500万美元)等 [9] - 红杉中国2019-2020年投资2亿元人民币,为第二大机构投资方 [9]
喜茶暂停加盟;比亚迪超21款车型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中国彩票销售额创新高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11 19:40
喜茶战略调整 - 喜茶宣布暂停加盟申请 成为行业首个暂停加盟的品牌[1] - 公司从全直营模式转向加盟后 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855家增至2023年底4548家 成为中国门店数量第六多的现制茶饮品牌[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同店下滑 2023年行业门店总数净减少1.6万间[1] - 公司重新开设DP(白日梦)店 定位高端自营 价格高于常规店[1]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 - 比亚迪宣布2024年起绝大部分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2] - 首批覆盖21款车型 10万元以上全系标配 最低应用车型为6.98万元的海鸥[2] - 系统分为三个版本 其中C版本应用最广 可实现高快领航功能[2] 彩票销售情况 - 2024年全国彩票销售6234.86亿元 同比增长7.6%创历史新高[3] - 人均购彩442.8元 较2023年增加31元[3] - 乐透型(1788.71亿元)、竞猜型(2868.1亿元)、基诺型(417.47亿元)彩票保持增长 即开型(1160.57亿元)下滑2.5%[3] 数码产品国补 - 2025年国补新政实施20天内 已有2009.2万名消费者申请2541.4万件数码产品补贴[4] - 今年超过6000家商户获得国补资格 主要电商平台订单量增长超40%[4] - 平台升级风控措施 采用动态口令签收等策略打击黄牛行为[4] 京东外卖业务 - 京东外卖近期接入海底捞、袁记云饺、绝味鸭脖等连锁餐饮品牌[5] - 业务已覆盖北上广深及多个二线城市[5] - 计划以5%佣金吸引商家入驻 低于美团6%-8%的佣金水平[5] 台积电海外董事会 - 台积电将在美国召开成立38年来首次海外董事会[6] - 可能涉及扩大美国投资、技术转移等议题[6] - 2024年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9% 净利同比增长57%[7] 法国AI投资 - 法国计划未来几年在AI领域投资1090亿欧元(约8217亿元人民币)[8] - 阿联酋基金拟投资300-500亿欧元在法国兴建数据中心园区[8] 苹果机器人研发 - 苹果扩大机器人技术团队规模 近期发布相关岗位招聘[9] - 研发团队展示类似皮克斯台灯的智能产品原型[9] - 预计2025年发布双折叠手机[10] 资生堂业绩 - 2024年营业利润75.8亿日元 同比下滑73%[11] - 推出两年计划 确立三大核心品牌 计划全球裁员节省超400亿日元(约19亿元)[11] 太古地产亏损 - 预计2024年亏损8亿港元 主要受写字楼租金及出租率下滑影响[12] - 香港太古广场四季度出租率95% 租金下调16%[12] 汽车行业重组 - 东风与长安两大央企筹划重组 2023年分别销售新车248万辆和268万辆[13] - 合并后将成中国最大汽车集团[13] 宝马技术路线 - 宝马宣布将继续投资内燃机和混动技术[14] - 2023年纯电动车销量42.7万辆 占总销量17%[14]
古茗本周三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最终定于招股区间顶部,市值超230亿港元
IPO早知道· 2025-02-10 12:19
上市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2月12日以股票代码"1364"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IPO发行价定为招股区间顶部的每股9.94港元,IPO市值将超230亿港元 [2] - 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7100万美元,其中腾讯认购2500万美元,元生资本和正心谷资本分别认购1500万美元,美团龙珠和Duckling Fund分别认购800万美元 [2] - IPO前仅在2020年开放融资窗口,累计融资规模约6.7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等知名机构 [2] 行业影响 - 本次IPO发行结果对后续蜜雪冰城及沪上阿姨的赴港上市将产生积极作用 [3] 业务发展 - 2010年开设第一家门店,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门店网络达9,001家,较2022年增加35.0%,2024年11月30日扩展至9,823家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79%,2024年9月30日增至80% [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38%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2024年9月30日增至40%,在中国前五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比例最高 [4] 财务表现 - 2023年GMV为192亿元,较2022年增加37.2% [4] - 2024年前三季度GMV为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0.4% [4]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76.76亿元 [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4.41亿元,较2023年同期55.71亿元增加15.6% [4]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3.72亿元和10.96亿元 [4]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20亿元,较2023年同期10.02亿元增加11.7% [4] - 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7.6%、14.2%、19.0%和17.8% [4] 运营指标 - 由于行业整体放缓及竞争加剧,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GMV、单店日均GMV、单店售出杯数、单店日均售出杯数、每笔订单平均GMV、单店日均订单数及每家新开加盟店日均GMV均有所减少 [4]
IPO周报|古茗港交所上市在即;找钢网即将通过De-SPAC方式在港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2-09 21:08
古茗港股IPO - 计划于2025年2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1364" [3] - IPO发行1.586亿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586万股 国际发售1.427亿股 发行价区间8.68-9.94港元 对应市值202.46-231.85亿港元 [3] - 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7100万美元 包括腾讯(2500万)、元生资本(1500万)、正心谷资本(1500万)、美团龙珠(800万)和Duckling Fund(800万) [3] - 2020年融资窗口获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等投资 累计融资6.74亿元人民币 [4] - 截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9001家 较2022年增长35% 2024年11月扩展至9823家 [4] - 79%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38%位于乡镇 比例居行业前五 [4] - 2023年GMV达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 2024年前三季度GMV166亿元 同比增长20.4% [4]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3.84亿、55.59亿和76.7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4.41亿元 同比增长15.6% [4]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24亿、3.72亿和10.9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20亿元 同比增长11.7% [4] - 经调整净利润率2021-2023年分别为17.6%、14.2%和19.0% 2024年前三季度为17.8% [4] 找钢网港股上市进展 - 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计划通过De-SPAC方式上市 [5] - 中国最大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 2023年线上交易吨量4730万吨 占行业40% [7] - 2021-2023年交易总吨量复合增长率17.3% 从3560万吨增至4900万吨 [7] - 平台连接1.48万注册卖家和18.11万注册买家 前500大买家贡献41.3%GMV [7] - 中小企业买家平均一年净现金留存率131.1% [7] - 国际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交易吨量7.98万吨 同比增长205.8% [7] - De-SPAC交易估值100.04亿港元 较2018年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增长超16% [7] - 获8名PIPE投资者认购 总额5.358亿港元 [7] 优蓝国际美股上市 - 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 将通过De-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YOUL [9] - 中国最大蓝领终身服务平台 提供职业教育、招聘、管理等服务 [9] - 2024年5月与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达成合并协议 [9] - 计划通过上市打造资本平台 推进全球化战略和AI转型 [10] 颖通集团港股更新招股书 - 中国最大香水品牌管理公司 管理66个国际品牌包括Hermès、Van Cleef & Arpels等 [12] - 2023年中国香水市场零售额排名第一 复合增长率15%领先全球 [12] - 销售网络覆盖7500+零售POS和100+自营POS 会员超200万 [12] - 2021-2023财年营收分别为16.75亿、16.99亿和18.64亿元 [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1亿、1.73亿和2.06亿元 净利润率10.2%-11.1% [12] - 2024财年上半年营收10.64亿元 净利润1.15亿元 净利润率1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