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从好看到好买的种草跃迁,今年618抖音让品牌和用户都尽兴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4 15:17
新消费浪潮中的种草进化 - 种草逻辑从单线输出升级为与消费美学、情绪诉求、生活场景、娱乐热点深度融合 [1] - 平台角色转变为消费决策加速器和交易转化引爆器 [1] - 抖音618通过话题造势和内容形态创新验证平台主导消费趋势的能力 [1] 消费趋势驱动策略 - 潮流风向与美学体验成为购买决策核心引擎 推动从标准化消费到个性化表达的跃迁 [2] - 抖音联合Madame Figaro中文版打造"睿美氪"新时尚趋势 通过达人多元化演绎重塑消费认知 [2] - 蓝月亮、科沃斯等品牌通过达人场景化植入实现产品与生活哲学的深度绑定 [3] - 情绪共鸣话题如从一平米开始照顾自己 通过缩小场景增强用户代入感 [4] 内容形态创新 - Vlog与短剧成为种草新载体 通过剧情张力、明星势能提升品牌信息生命力 [5] - 蓝月亮洗衣教程Vlog获15万点赞 海飞丝职场去油Vlog获25万点赞 证明娱乐化内容的高转化率 [6] - 科沃斯T80通过"一滚即净"幽默场景实现10万+点赞 展现产品与热点的无缝结合 [7] - 短剧过不完周五怎么办 通过时间循环剧情自然植入蓝月亮产品 强化情感认同 [8]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 抖音好物宇宙IP实现线下尖货大赏与线上15亿曝光联动 [9][10] - 汽水音乐Chill派对覆盖线下3万人 直播观看2253万 全网曝光20亿+ [12] - 上海"我自睿美氪"活动通过艺术展、时尚秀等多元场景冲击热点总榜TOP6 [13] 直播转化效能 - 黄奕空降科沃斯直播间带动GMV环比数倍增长 冲入生活电器TOP6 [15] - 舒畅在羽素直播间通过痛点解决方案式营销提升店铺至美容护肤榜第12名 [16] - 金靖综艺式直播为石头创造1400万GMV 证明娱乐化内容的长效流量价值 [17] 平台生态升级 - 构建"人-内容-体验-交易"双向生态 完成从卖货平台到生活方式共创平台的跃迁 [19] - 内容种草、沉浸体验、即时转化形成闭环 推动品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19]
时代的眼泪!北京最后一家莎莎撤店!月底关闭内地所有线下店
北京商报· 2025-06-24 11:34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在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所有18家线下门店,转型为供货商模式,集中资源发展线上业务[1][3] - 关闭线下门店的主要原因是线上业务已占内地营业额的80%,且线下店铺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3] - 公司曾计划在内地开设300-500家门店,但实际门店数量从巅峰时期的80家缩减至18家[3] 经营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7] - 中国内地市场表现疲软,营业额同比减少10.5%至5.21亿港元,线下渠道占比仅19.7%,且营业额同比大幅下滑38.2%至1.03亿港元[7] - 2024年因销售菌落总数超标410倍的护手霜被罚款98.56万元,相关产品全部下架召回[7] 线上转型情况 - 目前拥有自营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抖音平台以及天猫渠道,但抖音官方账号自去年10月已停更[4] - 天猫店铺仅有认证为天猫国际的海外旗舰店,小程序中多数产品为香港直邮,配送时效长达5-7个工作日[4] - 专家认为公司线上转型时间太晚,在同业竞争中落后[7] 行业趋势 - 美妆集合店线下关店已成趋势,2022年Olive Young关闭上海唯一门店,屈臣氏一年关闭343家门店[8] - 专家认为线下美妆集合店商业模式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商业地产红利减少、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10] - 建议公司向高端化转型,跳出价格竞争陷阱,以线上为核心重构商业格局[10] 产品策略 - 公司曾尝试代理小众品牌,但由于这些品牌在内地知名度不高,未能引起市场反响[5] - 产品质量问题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打击,专家认为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表现不理想[7]
“最长”618被指冷清,这届消费者到底想买什么
和讯网· 2025-06-24 11:25
618购物节整体表现 - 头部平台淡化GMV宣传,行业呈现降温趋势 [1] - 购物节时长创39天纪录,覆盖母亲节、端午节等多个节点,叠加平台补贴和国补政策 [1] - 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24.5% [1] - 全网交易额同比下滑18.7%,客单价下降23% [1] 家电与3C品类 - 家电和3C类商品在"骗补"争议中实现增长 [3] - 服装品类部分品牌退出618活动 [3] 美妆行业 - 美妆行业以牺牲5月销量换取6月增长,5月头部品牌交易金额同比降幅达40%-50% [3] - 淘系护肤类目TOP店铺销售额同比普遍下滑,珀莱雅降51.48%,雅诗兰黛降44.51% [4] 谷子经济 - 潮玩、珠宝饰品、宠物、酒水行业成为高增长赛道 [5] - 淘宝天猫2000个IP上新20万款周边,10余款单品销售额破千万,6个品牌破亿 [5] - 泡泡玛特超越迪士尼和万代,拿下IP与天猫店铺双榜第一,直播带货榜榜首 [5][6] - 叠纸心意凭借人气IP成为玩具潮玩行业首个破亿店铺 [7] - 米哈游《原神》登顶iOS畅销总榜,在港台、日本等地位列前三 [8] - 明日方舟、时空中的绘旅人等店铺销售额大幅增长 [9] 男性消费(他经济) - EDC类目(指尖陀螺等)同比增长400%,淘宝平台成交突破1.5亿 [10] - 头部品牌"傲娇的老铁匠"新品单日成交250万 [11] - EDC用户超80%为男性,年花费过万的重度玩家超万人 [13] - 天猫酒水品类成交同比增长39.6%,美团闪购白酒成交额增长超10倍 [14] - 飞利浦剃须刀上榜天猫618个护榜单 [15] 宠物经济(它经济) - 鲜朗、麦富迪等6个宠物品牌成交过亿元,部分品牌首小时销量超去年首日 [16] - 京东宠物销售额同比增长1240%,新用户增长610% [16] - 天猫宠物烘焙粮、冻干粮等细分品类GMV同比增长超10倍 [16] - 智能宠物用品(自动猫厕所、喂食器)销量亮眼 [17]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3002亿元,预计2025年达3311亿元(同比+10.3%) [18]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钟睒睒落榜首富,蜜雪冰城等茶饮创始人上榜,劲牌、珍酒创始人成地区新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03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核心观点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登顶中国首富 [3][8] - 消费赛道表现抢眼 89位企业家上榜 占500强总人数17.8% [9][11] - 地区首富变动显著 19个省份出现新首富 其中消费行业占比突出 [9][15][16] 消费赛道表现 - 咖啡奶茶赛道五组企业家上榜 包括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1179.4亿元)、喜茶聂云宸(140亿元)、霸王茶姬张俊杰(124.6亿元)等 [3][11]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 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现制饮品门店规模第一 [12] - 瑞幸咖啡2024年营收达345亿元 较5年前增长10倍 大钲资本黎辉以150.8亿元身家上榜 [12] - "情绪价值"品类崛起 老铺黄金毛利率达40% 毛戈平美妆毛利率高达84% [14] 地区首富变动 - 河南首富易主 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1179.4亿元)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 [4][17] - 黑龙江新首富为敷尔佳张立国 身家127.6亿元 [6][16] - 湖北新首富为劲牌集团吴少勋 身家234亿元 [7][17] - 贵州首富为珍酒李渡吴向东 身家188.9亿元 [7][18] 行业数据 - 500位企业家总持股市值达13.7万亿元 同比上涨11% [9] - 上榜门槛为66.2亿元 341人身家超百亿 [9] - 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分别有53人和36人上榜 [9] - 蜜雪冰城原料自供率超60% 成本降低10%以上 [17]
事关政府采购,三部门最新发布!哈啰进军Robotaxi;杜超出任小鹏汇天CFO→
新华网财经· 2025-06-24 08:26
宏观消息 - 财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针对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包括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及围标串标等行为,整治时间为今年6月至明年1月[4] - 国家药监局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将出台新措施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4] - 工信部等九部门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矿山产量占比超7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至35%以上,并突破2000米以下深矿开采及无氰提金等技术[5] -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新功能,企业可查询无条件批准案件及简易案件公示表[6] - 广州市政府印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6] - 杭州推出住房公积金直付购房首付款业务,支持新建商品房线上办理[6] - 1—5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18 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10 8亿千瓦(+56 9%)、风电装机5 7亿千瓦(+23 1%)[6] 市场热点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金管局制定严格发牌制度[8]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众安在线涨8 45%,A股安妮股份、恒宝股份、四方精创领涨,楚天龙、东信和平、拉卡拉分别涨6 22%、3 26%、13 04%[8] - 固态电池概念活跃,欣旺达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500Wh/kg,计划2027年实现700Wh/kg全固态电池原型[8] - 6月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35 4亿元,其中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5 51亿元,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1 99亿元[9] - "苏超"赛事赞助商从6家增至19家,总赞助费用或超5000万元,预计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10] - "WCS·2025RWA产业大会"将于6月25日在香港举办,聚焦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10] - 3机构席位合计买入神州细胞4601 69万元,占成交额11 15%,其重组八因子产品安佳因®销售稳定,IL-17单抗SCT650C及双抗SCTB14进入II期临床[11] 大公司动态 - 小米将于6月26日发布YU7、Xiaomi Flip2折叠手机、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及新型个人智能设备[13] - 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范禹、南天分别继续担任CEO并向蒋凡汇报[13]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启动试点,初期配备约10辆车,马斯克称其为十年研发成果[13]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构建生鲜直采、冷链物流等新供应链体系[14] - 何猷君以北京寰聚董事长身份出席活动,此前收购王思聪旗下公司[15] - 银河通用机器人完成11亿元融资,宁德时代领投[15] - 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注册资本12 88亿元),进军L4级Robotaxi赛道[15]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6000万,零售订单同比增179%[16] - 高瓴资本参与星巴克中国反向路演,后者估值50—60亿美元,2024年净收入30亿美元、门店7685家[16] - 华为擎云C5平板即将上市,配备11 5英寸120Hz屏及HarmonyOS[16] - 莎莎国际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门店,年度营业额39 42亿港元(-9 7%)、净利润7697万港元(-64 8%)[17] - 中通快递成立中通航空(注册资本6亿元),拟开拓航空货运业务[17] - 兆芯集成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41 69亿元投入服务器及桌面处理器研发[18] - 胖东来宣布关闭生活广场店等多家门店,因"老店品质跟不上"[19] - 杜超出任小鹏汇天CFO兼副总裁,曾主导一起教育科技纳斯达克上市[20] - 沐曦股份完成IPO辅导,拟科创板上市[21]
知名连锁店宣布,内地门店全关!预留3000万港元闭店成本,很多人爱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3:22
莎莎国际退出中国内地线下市场 -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1][2] - 闭店核心原因包括:线上业务占比超80%、顾客购物习惯线上化、线下店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3] - 内地市场曾于2021财年达到77家门店峰值,2022年起已从77家锐减至37家 [14] 财务表现大幅下滑 - 2025财年营业额同比减少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暴跌64.8%至7697万港元 [5] - 核心盈利同比下降51.1%,每股基本盈利从7.1港仙降至2.5港仙 [6] - 未期股息从5.0港仙降至1.7港仙,股价跌至0.58港元,市值18亿港元 [6] 战略调整与市场转移 - 公司预留3000万港元专项闭店成本用于员工遣散、门店赔偿等 [9][14] - 将加大社交媒体和数字渠道投入,通过直播带货、微信小程序提升线上竞争力 [13] - 东南亚市场成为新增长点,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拥有72家门店 [15]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国际大牌和国货品牌加强线上直营,价格透明化削弱集合店渠道优势 [16] - 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份额 [14] - 东南亚35岁以下消费人群占比超50%(印尼57.6%),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3000亿元人民币 [16] 产品质量问题 - 公司因"sasatinnie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罚99万元 [17][18] - 涉事批次产品货值金额176545.6元,违法所得102889.26元 [18][19]
1222万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哪些行业人才紧缺?
虎嗅APP· 2025-06-23 22:38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2025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22万人 较2024年增加43万人 创历史新高 [1][7] -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可获得起始年薪20余万元岗位 但部分学生仍选择放弃就业二次考研 [1][3] - 互联网大厂招聘人数缩减 计算机类岗位需通过算法笔试 裸考通过率极低 [3][4] - 海归硕士投递20余份外企简历未获录用 群面竞争激烈需主动抢答 [4][5] - 文科类专升本毕业生受名校生"向下兼容"冲击 金融机构柜台岗位因智能化普及大幅减少 [10][11]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需求收缩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岗位增加 [8][9] - 国企岗位竞争超10:1 民营企业面临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问题 [8][9]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职位竞争激烈 偏远地区岗位出现空缺 [8] - 生成式AI冲击基础文职岗位 人社部已标识137个绿色职业 [24][25] - 智能制造转型产生劳动力替代效应 "黑灯工厂"现象出现 [9] 毕业生择业特征 -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超半数首选读研 仅少数坚定直接就业 [9][10] - 毕业生家庭联合决策现象普遍 父母对薪资预期常高于学生本人 [13] - "慢就业"现象增长 部分选择间隔年厘清职业规划 [14][15] - 文科生拒接9000元/月管培生岗位 后因求职碰壁错失机会 [13] - 求稳心态加重 超过10人竞争单个国企岗位 [9] 政策与市场应对 - 教育部启动"百日冲刺"行动 挖潜政策性岗位与市场化岗位 [1][19] - 科研助理岗等政策性岗位持续扩容 2020年以来累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19] - 北京市朝阳区民企首次获得非京籍落户指标 释放积极信号 [18] - 高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21] - 建议建立动态职位信息系统 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1] 职业技能发展 - 计算机专业学生需提前刷题掌握算法/数据结构等实操技能 [3] - 求职者需适应AI面试普及趋势 建立投递进度跟踪系统 [5] - 中等技能劳动者需强化终身学习 应对"就业极化"趋势 [25] - 照料经济岗位需求增长 但需提升职业吸引力匹配大学生预期 [24][25] - 建议从大学早期开展职业规划 重点培养数字化素养与软技能 [25]
莎莎国际“退场”,平价美妆零售商日子不好过
北京商报· 2025-06-23 21:48
公司动态 - 莎莎国际将于6月24日前关闭所有中国内地线下门店,彻底退出中国内地线下市场[1][3] - 公司2025财年年报已预告将在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剩余门店[4] - 关闭线下门店原因是线上业务占比超过80%,线下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4] - 公司否认彻底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将集中资源发展线上业务,并考虑以批发形式与内地零售商合作[5] - 近年来持续收缩线下门店,2025财年关闭14家中国内地门店,2019年退出新加坡市场[5] 公司历史与业绩 - 公司成立于1978年香港,1997年上市,2005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5] - 巅峰时期全球门店超200家,中国内地达77家门店[5] - 2011财年前营收约40亿港元,2012财年跃升至64亿港元,2015财年达89亿港元[8] - 2025财年营收降至39亿港元,仅为巅峰时期一半[8] - 2021年才开始布局线上渠道,包括自营官网、微信小程序、抖音平台等[9] 商业模式与竞争 - 起步定位大牌代理,产品价格比原价低20%-50%,销售逾600个品牌[6] - 凭借高性价比和多品牌优势曾跻身行业前列[6][7] - 线上布局过晚,2015年业绩波动但2021年才开始重视线上[9] - 与卓悦、屈臣氏等传统美妆零售商同样面临困境[10][11] - 屈臣氏2024年中国美容保健产品收益135.08亿港元,同比下滑17.9%[11] 行业趋势 - 新兴美妆零售商如话梅、调色师崛起,调色师已开超100家门店[11] - 新兴零售商通过细分领域和潮牌合作吸引年轻消费者[11] - 行业建议传统零售商突破"传统零售"定位,挖掘新消费群体需求[11] - 屈臣氏推行"O+O"策略,莎莎国际加快数码系统升级[12] - 公司计划引入美肌保健等热门小分类产品以适应市场潮流[12]
关税阴云笼罩Prime Day 亚马逊(AMZN.US)掏出“高端美妆盾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6-23 21:09
亚马逊Prime Day策略调整 - 公司采用奢侈品策略应对关税影响 部分中国供应商退出Prime Day以保护利润 [1] - 2025年Prime Day活动延长至4天(7月8-11日) 重点押注高利润化妆品缓解关税冲击 [1] 高端化妆品业务优势 - 行业数据显示美容品类具有抗周期特性 被消费者视为必需品 [2] - 平台成功扭转高端品牌抵触态度 现销售雅诗兰黛/欧莱雅等11个顶级品牌 [2][4] - 产品特性带来高利润率:小包装(降低物流成本) 价格刚性(折扣幅度10-17% vs 电子产品14-22%) [3][2] - 2024-2025财年销售额增长20%达150亿美元 增速远超行业平均14% [4] 平台运营细节 - 建立高端美妆专属通道(仅限受邀品牌) 商品库超10000SKU [5] - 采用混合佣金模式:部分品牌支付15%额外佣金 第三方卖家保留定价权 [5] - 供应链本地化策略(75%货源自美加)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4][5] 市场竞争格局 - 吸引联合利华等新品牌入驻 直接挑战Ulta Beauty/丝芙兰 [5] - 成功拓展高收入客群 欧莱雅称亚马逊推动其美国份额加速扩张 [4] - 2024年Prime Day创142亿美元GMV纪录 同比增长11% [2]
复盘618|美妆全网暴涨63%,赛道迎来理性拐点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3 20:07
618大促整体表现 - 2025年618大促全网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 2% [2] - 美容护肤品类销售额432亿元 同比增长65 52% 香水彩妆143亿元 同比增长57 14% 两品类合计增长63 35% [2][3] - 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数据显示618期间全网零售额近2万亿元 同比增长9 8% [5] - 快递包裹揽收量突破200亿件 相比去年同期高出30亿件 [5] 平台表现 - 主流电商平台成交额占比:淘宝天猫48 7% 京东19 3% 抖音18 4% 快手和拼多多共计13 7% [6] - 天猫淘宝、京东、抖音的销售额前三行业中 美妆个护同时位列天猫淘宝与抖音平台的第三大行业 [9] - 京东美妆增速14 1%领跑面部护肤品类 抖音11 9% 淘天6 7% 拼多多2 6% [11] - 淘天在彩妆香水品类增速15 9%位列第一 抖音10 8% 京东5 7% 拼多多1 6% [14] 美妆品牌表现 - 天猫美妆618全周期排行榜前三:珀莱雅、兰蔻、巴黎欧莱雅 TOP20中国货与外资品牌占比5:15 [17][18] - 国际品牌表现优异 华伦天奴美妆同比增长超100% YSL、Hourglass、科兰黎等多个品牌同比增长超60% [17] - 国货品牌双妹增长超300% 毛戈平增长超70% 听研增长近80% [19] - 抖音美妆品牌榜前五:韩束、珀莱雅、赫莲娜、欧莱雅、雅诗兰黛 国货包揽前二 [22] - HBN表现突出 跻身天猫与抖音护肤行业TOP20 天猫国货美妆护肤品牌TOP4 抖音国货护肤品牌TOP5 [31] 品类与产品表现 - 抖音平台女士护肤品类畅销 涂抹面膜成交额同比增长105% 次抛精华增长354% 颈霜增长246% [24] - 京东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先 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 [26] 行业趋势 - 大促机制转变 各平台简化规则 主推立减折扣与补贴叠加 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 [14] - 天猫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14] - 消费者更加理性 平台官方直营店成为消费渠道首选 [39] - 美妆行业品牌化竞争趋势明显 白牌及低质产品加速退场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