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你说懂车帝不行,那你上
虎嗅· 2025-07-25 21:02
智能驾驶测试现状 - 懂车帝与央视联合推出30多款热门车型智能驾驶拟真场景测试 测试结果差异显著[1] - 当前行业缺乏公开、真实路况下的多车型智能驾驶测试 封闭场景碰撞测试无法反映实际风险[2] - 部分车企对测试结果提出质疑但未组织更专业的替代性测试[2] 行业问题与消费者安全 - 车企过度关注功能细节竞争而非消费者生命安全 智能驾驶系统仍存在致命事故风险[2] - 社交媒体展示的"无人驾驶"存在违法性 行业需转向真实路况下的NOA安全性测试[2] - 消费者生命权应高于产业发展 需建立公开透明的测试机制取代充值测评[4] 监管与立法需求 - 美国TREAD法案要求车企公开死亡/伤害报告等关键数据 中国需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法规[5] - 汽车产业特殊性在于直接关联消费者伤亡 需通过立法平衡产业发展与生命安全[5] - L3商用化前提是建立合理责任划分机制 避免消费者承担系统缺陷后果[6] 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若持续回避严格法律责任挑战 将导致全球市场竞争力下降和内卷加剧[6] - 技术领先应匹配更严苛安全标准 通过立法淘汰落后企业实现真正领先[5] 行业发展方向 - 智能驾驶产业进步需以消费者安全为首要目标 推动真实路况测试标准化[3] - 行业应减少公关投入 将资源集中于安全性提升与透明数据披露[4]
鸿蒙智行3000元补贴迷局:地方政府“背书”真相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20:50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与华为鸿蒙智行促销 - 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工程学会发布通知,对7月在河南省内购买售价20万元及以上、搭载鸿蒙车机系统及华为途灵平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给予每辆3000元现金补贴,活动总金额600万元(2000辆)[2] - 长沙、长春、安徽、云南等地跟进类似补贴政策,均由当地政府或行业协会平台发布[2] - 补贴实际由华为鸿蒙智行自己出资,但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渠道发布,导致消费者误以为是地方政府补贴[2][4] - 河南省补贴政策被叫停,活动通知被删除,但安徽、湖南等省补贴仍在继续[3][5] 行业反应与争议 - 其他汽车品牌经销商认为选择性补贴不公平,属于新型行业乱象[3][5]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表示地方政府未参与补贴,活动已被叫停[2] - 补贴导致消费者跨区域购车,如湖北消费者前往河南、湖南等地购车以享受优惠[5] - 行业机构为单一企业站台可能削弱其中立性,被公众视为地方政府对华为的倾斜支持[6] 华为鸿蒙智行的市场策略 - 公司2025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相比2024年44.5万辆增长125%,但上半年仅完成20万辆,完成率约20%[6] - 加速推出"五界"新产品(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加快渠道建设,截至6月27日拥有问界用户中心290+家、鸿蒙智行用户中心160+家、体验中心710+家[6] - 选择河南、安徽等高新能源渗透率地区(河南主要城市新能源渗透率超50%,洛阳达70.12%)推行补贴[7] - 此前已在天津、鄂尔多斯等地推出3000-5000元补贴,这些地区以旧换新补贴已暂停[8] 补贴实施细节 - 补贴对象需同时搭载鸿蒙车机系统和华为途灵平台,仅搭载鸿蒙车机系统的深蓝、阿维塔等品牌车型不符合条件[4] - 实际支付方式与公示存在出入,定金通过华为商城缴纳,尾款直接交到门店,而非通过云闪付平台[4] - 销售人员表示补贴是直接从车价中扣除,无需走政府补贴的报销流程[4]
税信双向赋能,成都锦江“纳税信用+企业信用”培训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5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7月25日,由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锦江区税务局与成都信用协会主办的"锦信护航·增信赋能"2025年成都锦江区企业"纳税信用+企业信用"赋能培训(第2 期)在成都市锦江区开讲。 锦江区税务局业务骨干深度解读了《纳税信用缴费管理办法》政策要点,从办法修订的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两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办法、指标和修复标准 的主要变化。 成都信用协会副秘书长许朗以"信用赋能企业发展"为题,围绕企业修复流程、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指标和企业信用等级失分点等内容,给出企业"信用修 复"和"信用赋能"全流程方案,帮助企业纠正失信行为,提升信用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据悉,近年成都信用协会通过制定《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标 准》团体标准、举办各类信用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企业"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 "C级纳税人如何重回B级?""之前有失信行为记录怎么消除?""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纳税信用?"在答疑环节,企业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税 务干部与信用专家同席"坐诊",耐心地一一解答,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一家企业代表会后表示:"原来纳税信用也能做'融资资本',今天的课值了!" 培训现场还为每家企业发放了体检报告 ...
中国智能制造崛起:华为黑灯工厂,机器人主宰生产线,重塑未来职场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5
5G-A智能黑灯工厂 - 中国联通、格力与华为合作打造全球首个年产1200万台空调的无人化超级工厂,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1] - 该工厂在2025年巴塞罗那全球移动大奖中荣获"最佳专用网络解决方案奖"和"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1] - 珠海格力高栏港工厂采用AGV自动引导车和机械臂,实现质量零缺陷,生产效率提升86%[3] 技术解决方案 - 华为提供确定性IP网络技术,通过周期性转发、资源预留与路径规划三大核心技术,确保网络时延抖动低于30微秒[3] - 5G-A网络、RedCap终端及管理平台融合应用,实现设备、物流、质检全面智能化[4] - 云化PLC系统可稳定控制数百公里外的生产现场,操作延迟仅4毫秒[6] 行业应用案例 - 重庆长安汽车与中国联通、华为共建亚洲最大无人工厂,年产量28万辆,新车下线速度最快60秒[4] - 该工厂配备800余个智能化设备、1400余个机器人、650余台智能AGV及200余个全自动化工作站[4] - 宝钢采用5G远程操控系统,工人可远离高温危险环境;煤矿实现井下设备实时监控[6] 人力资源变革 - 智能工厂创造年薪百万的90后机器人工程师岗位[6] - 新兴职业包括AI训练师、数字孪生工程师等,年薪可达百万[6] - 工程师可远程操控600公里外的机械臂,实现跨地域协同生产[6] 生产效率提升 - 格力工厂年产分体空调1200万台,质量零缺陷[3] - 长安汽车工厂实现数字化孪生,生产效率显著提升[4] - 远程控制技术使工厂可建在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优化资源配置[6]
比亚迪开始「卷技术」,海狮06杀入中型SUV红海
雷峰网· 2025-07-25 20:41
" 能否接棒海鸥、宋PLUS,成为海洋网的下一个爆款? " 作者丨 韦艳娇 编辑丨田哲 7月24日晚,比亚迪海洋网全新中型SUV海狮06正式上市,新车提供插电混动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共六 款车型,售价13.98万元-16.38万元。 相较于上海车展公布的预售价,海狮06售价最高下调4万元,延续了比亚迪的性价比策略。 尽管定位入门级市场,但海狮06在技术配置上依旧提供了充分诚意: 海狮06插混版兼顾高续航与低油耗,配备18.3kWh和26.6kWh两种电池容量,纯电模式续航分别达到 121km和170km。 此外,插混版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配置前置前驱动力系统,1.5L发动机与电机协同驱动,电机最 大功率可达160kW。在百公里长途驾驶情况下,插混版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5L,综合续航可达 1670km。 纯电版则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提供后驱、四驱两个版本。其中,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最高达到 180kW,四驱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10kW、180kW。 值得一提的是,海狮06 纯电版搭载全球首创的高效12合1智能电驱系统,使百公里电耗降至12.5kWh, 每公里用车成本最低仅约4分钱。而配合比 ...
上半年,济南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20:38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领先全国、全省1.8和0.5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六地市中排名第二 [1] 制造业增长情况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7%,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二者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 [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2% [1] 重点领域发展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和制造业增速16.6和1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1.0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3] 工业产品产销情况 - 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倍增,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2.7% [3] - 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0.2%,钢材产量同比下降14.1% [3] - 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8.8%,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和1.8个百分点 [3]
上半年,济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0.7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20:38
线上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随着各类商贸企业积极触网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济南市线上消费实现 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68.2亿元,同比增长24.6%。占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6.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了4.7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扎实推进,济南市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上半 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6.7%、40.5%、52.9%,合计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为显 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管悦 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较快。在环保优势、政策支持以及消费者需求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济南市新能 源汽车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市限额以 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1.7个百分点,占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8.8%,占比较上 年同期提升了5.7个百分点。 7月25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相关情况。今年以来,济南市推动消费品以 旧换新等一 ...
A股3600点,后市方向何在?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20:37
市场表现分析 - 上证指数在11个交易日内从3500点突破至3600点,市场情绪呈现分化 [1] - 行业轮动频率较2024年显著加速,沪深两市成交额从1万亿攀升至1.8万亿 [3] - 主要指数如沪深300、中证A500、创业板指均实现上涨,中小盘及成长板块表现突出 [3] 资金与政策驱动因素 - 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增强资产吸引力,A股和港股估值优势推动全球配置型资金回流 [12] - 国有险企考核周期延长至"5+3"年,权重调整促进保险资金布局低估值蓝筹股 [12] - 养老金全国统筹及委托投资规模扩大为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 [12] 行业格局变化 - 互联网行业竞争转向效率与服务优化,减少烧钱抢用户模式 [12] - 汽车行业价格战缓和,车企聚焦产品品质与附加值提升 [13] - 电池行业技术升级加速(如固态电池),落后产能逐步退出 [14] 经济基本面支撑 - GDP及工业数据超预期,社融与M2回升显示经济复苏态势稳固 [15] - 光模块龙头中报业绩亮眼,算力硬件板块(PCB等)受海外芯片供应恢复带动 [15] - 有色金属与科技板块成为市场新热点 [15] 历史对比与策略建议 - 历史上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发生在2007年、2015年、2021年,本轮行情持续性待观察 [8] - 建议关注政策托底、经济企稳与资金回流形成的合力效应,而非短期热点轮动 [15]
这轮反内卷,有什么不一样?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20:37
近期,"反内卷"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 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或为部分竞争失衡的产业带来"曙 光"。 内卷行业如何破局?"反内卷"可能孕育哪些投资机会? 本文邀请 深耕 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孟维维 带来解读。 这轮反内卷,有什么不一样? Q: "反内卷"不是一个新概念,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就曾首度提出并延续至今。本轮"反内卷"的推 出背景是什么? 孟维维: 反内卷的主要目标是淘汰同质化或低端产能,并恢复合理的价格体系,从而优化行业竞争环 境,并有助提升基础产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可以 从两个现象出发: 中国制造业历经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已在众多领域形成显著的全球竞争 力,背后离不开底层竞争要素及人才积累的支持;另一方面,过往政策在行业发展乃至推动资本市场的 运作上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现象的结果是,许多行业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 ,因此一旦需求 增速边际放缓,同时供给端的增长依旧持续,便会导致供过于求,进而导致整体价格体系的崩塌,这一 结果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后续制造业的创新升级构成了制约。 Q:本轮主要 ...
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哪些公司有望超预期
天天基金网· 2025-07-25 20:37
中报业绩预告总体情况 - 截至7月24日已有1500多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 其中预喜公司890家(包括预增、减亏、扭亏、略增、续盈) 预忧公司685家(包括首亏、预减、增亏、续亏、略减)[1] 行业业绩表现 - 30个申万行业中12个行业预喜公司比例超50% 包括非银金融、公用事业、通信、汽车、电子、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等行业 其中电子和基础化工行业预喜公司数量最多 分别为68家和58家[2] - 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行业预喜率超30%[2] 高盈利公司排名 - 70家公司预计中报归母净利润下限超10亿元 其中5家超百亿元 中国神华以236-256亿元位列第一 紫金矿业(232亿元)、国泰海通(152.83-159.57亿元)、工业富联(119.58-121.58亿元)、牧原股份(102-107亿元)紧随其后[5] - 药明康德、洛阳钼业、中国中车等公司净利润下限均超60亿元[6] 高增长公司表现 - 2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限超1000% 南方精工以28647%-35784%增幅居首 华银电力(3600%-4423%)、三和管桩(3090%-3888%)、华宏科技(3047%-3721%)等增幅超2000%[7] - 多只高增长个股本月涨幅显著 华宏科技上涨71.15% 华银电力上涨63.41% 柳钢股份在净利润增长530%-641%的同时股价上涨131.51%[7][8] 业绩下滑公司情况 - *ST南置净利润同比下滑18396%-25257% 预计亏损8-11亿元 ST晨鸣(-14063%至-12318%)、中化国际(-7805%至-6649%)、光明地产(-5439%至-4468%)等下滑超5000%[9][10] 券商业绩表现 - 29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 国泰海通以152.83-159.57亿元净利润居首 中国银河(63.62-68.01亿元)次之[11] - 国联民生和华西证券净利润增幅显著 分别达1183%和1025%-1353%[12] - 华安证券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10.35亿元 同比增长44.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