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搜索文档
稳经济还要真金白银纾困出口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5-08 12:44
增量货币政策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稳定短期消费需求[1]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以支持长期科创发展 该工具通过央行再贷款增信分担违约风险 配合"债市科技板"落地[1] - 两项新政策工具分别针对消费缺口弥合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形成外需扰动下的双路径应对[1] 增量金融政策 - 宏观审慎管理聚焦股市和楼市稳定 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并收窄房地产投资跌幅[2] - 贸易差额收缩压力下需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对冲 金融政策强化内需支撑[2] - 建议增设不低于5000亿元稳外贸再贷款 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内销或产能出海[2] 资本市场改革 - 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2] - 改革基金考核制度 扭转"旱涝保保收"现象 促进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2] - 建立"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机制 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2] 经济结构联动性 - 外需冲击传导链条:美国对华综合税率超100% 输美顺差占总额36% 订单减少直接压制净出口并间接影响制造业投资[3] - 出口转内销加剧供需失衡风险 产能过剩制约价格改善和融资需求形成[3] - 政策需协同覆盖外贸 房地产 消费 科创等多领域 因经济变量存在深度关联[3] 政策延续性 - 近五年宏观政策持续逆周期调节 部分领域出现效果钝化但退出时机未至[4] - 后续财政政策或配合货币金融政策 在民生兜底和投资扩张领域加码[4]
2月基金月报 | 股市回暖债市调整,中小盘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表现良好,固收基金表现分化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12 17:39
市场洞察 - 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制造业PMI从1月的49.1回升至50.2,重回扩张区间,主要受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上行影响 [1] - 1月CPI同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CPI涨幅上升主要受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拉动,PPI同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1] - 以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产业链受市场关注,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支持信号,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2] - 主要股指悉数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16%和4.48%,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1.91%、4.84%和7.26% [2] - 计算机、机械设备、汽车和电子板块涨幅均超8%,煤炭和石油石化板块跌幅超1%,AI技术突破与智驾落地推动相关板块上涨 [2] - 债市回调,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6、19和9个基点,中证全债指数下跌0.83%,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33%表现最佳 [3] - 欧美经济分化,美国Markit综合PMI降至51.6,欧元区制造业PMI升至47.6但仍处收缩区间,海外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4][5] - 地缘政治缓和推动布伦特原油下跌4.47%,中美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伦敦黄金上涨2.13% [5] 业绩盘点 - 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指数上涨2.77%,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4.48%和1.65%,债券型指数下跌0.22% [6] - 偏股型基金集体收涨,中小盘和成长风格表现更优,中盘成长型股票基金平均回报8.10%,大盘价值股票基金仅0.09% [10] - 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基金和医药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9.80%和7.30%,表现最佳;消费基金和金融地产基金表现较差 [10] - 可转债基金以2.78%涨幅领涨固收类基金,信用债、纯债和利率债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0.38%、-0.44%和-0.73% [11] - QDII基金中,大中华区股债混合基金和大中华区股票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14.95%和10.53%,美国股票基金下跌2.5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