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派斯林: 派斯林2024年年度报告(更正版)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下降13.75%,主要受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影响导致订单延后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43.13万元,同比下降46.85% [2] - 总资产35.86亿元,同比下降9.41%,净资产20.01亿元,同比增长0.9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486.66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主要因加强货款催收力度 [2][35] - 研发费用2749.37万元,同比增长78.13%,反映公司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入 [3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主营业务聚焦工业自动化产线解决方案,应用于汽车制造、智能仓储、装配式建筑等领域 [23] - 在新能源汽车焊装自动化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服务某国际头部新能源车企及福特、通用等客户 [30] - 积极拓展非汽车领域,包括智能仓储自动化、飞机总装自动化等新业务 [31][26] - 全球化布局覆盖中国、美国、墨西哥等地,正在开拓欧洲市场 [33] -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仿生智能机器人,探索飞机制造等大型装备应用 [2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47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 [9] - 人工智能与工业知识图谱融合推动生产决策从经验规则转向数据智能 [15] - 人形机器人成为工业自动化新引擎,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 [18] - 汽车行业仍是工业自动化重要应用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 - 智能仓储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1年全球规模达5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15.3% [21] 技术优势与竞争力 - 在汽车结构件焊装领域市场份额领先,掌握焊接变形控制等核心技术 [30] - 拥有80多年工业自动化经验,系统设计、机械设计等技术实力雄厚 [31] - 研发团队231人,占总员工35%,涵盖本科及以上学历115人 [36] - 建立RASCI 4.0流程控制体系,具备大型复杂项目实施能力 [32] - 客户包括通用、福特、宝马等国际知名车企,合作关系稳定 [33]
派斯林回复上交所问询:2024年业绩下滑,多项财务指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7-18 21:14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下降1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46.85% [2]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北美汽车市场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项目延期、行业竞争加剧压缩盈利空间、研发费用增加及所得税费用上升 [2] -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普遍不佳,与行业趋势一致 [3] 毛利率分析 - 境外业务毛利率16.39%,境内业务毛利率6.66%,差异主要因境外业务发展时间长且项目规模大,境内业务处于开拓初期且项目规模小 [4] - 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于部分可比公司,因业务构成不同及境内业务发展阶段影响 [4] 现金流状况 - 2023年和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2亿元和-0.5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转正为0.24亿元 [5] - 现金流波动主要因业务特性及战略转型期非主营业务税金支出影响,2025年一季度已改善 [5] 收入确认与应收账款 - 收入确认采用时段法及投入法,符合会计准则 [6] - 2024年末合同资产增长主要因项目延后未到开票节点,收入确认审慎 [6] 业绩承诺与商誉 - 2024年美国万丰业绩承诺完成率60.14%,交易对手方需补偿9,936.95万元,未完成主因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 [7] - 商誉未减值因减值测试方法合规,结合历史业绩及行业趋势,未来五年预计利润率及收入增长率合理 [7] 外币货币性项目 - 2024年末美元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同比下降71.45%,长期美元借款金额同比下降98.78%,主因收入下降及优化借款结构 [8] - 现有货币资金与营业收入规模匹配,短期内流动性压力不大 [8]
新时达董事会换届,海尔系强势入主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0:17
公司治理变动 - 新时达完成第七届董事会换届 新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 包括5名非独立董事 3名独立董事及1名职工代表董事 [1] - 海尔系高管全面入驻董事会 新任董事长展波为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 副总裁 分管产业互联网等战略业务 [1] - 非独立董事刘长文 王晔 张翠美均来自海尔集团 分别担任过海创汇董事长 海尔集团CTO 商业总法律顾问等职务 [2] - 高级管理人员调整 刘长文兼任总经理 李安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蔡亮等继续担任副总经理 [2] 股权交易进展 - 海尔集团2月21日签署协议 收购新时达10%股份 获得19 24%表决权 转让价款13亿元 [2] - 海尔计划追加投资超12亿元参与新时达定向增发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6月26日完成股份交割 新时达正式纳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 [3] 公司经营状况 - 新时达电梯控制器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SCARA机器人销量全球第四 国产第二 拥有全自主可控技术 [3]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净亏损 分别为-10 57亿 -3 79亿 -2 88亿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5万至23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1875 05万元 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525 35万至1600 35万元 [3]
苹果连续三年参加链博会 深化中国供应链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9:32
供应链合作与本土创新 - 苹果连续三年参加链博会,展示与中国供应商欣旺达、杰士德、山东创新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升级的合作成果 [1]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厂,形成紧密供应链体系 [1] - 欣旺达自主研发磁悬浮生产线,核心技术国产化,并运用AI和大数据实时监控电池质量 [3] - 杰士德展出微型O型圈装配设备,实现高精度自动化装配,APE机械手完成进口替代 [5] - 杰士德从简单治具起步,发展出全套自主研发机械手臂和视觉系统,应用于苹果产线精密组装 [5] 智能制造技术升级 - 中国智能制造水平全球领先,苹果全线产品包括Apple Vision Pro和iPhone均在中国生产 [3] - 苹果与中国供应商引入大数据、AI、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生产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 [3] - 生产模式从被动反应转向主动预测与预防,提升效率与质量 [3] 绿色供应链与碳中和 - 山东创新提供100%再生铝材料,助力首款碳中和Mac Mini生产 [5] - 欣旺达参与电池回收与清洁能源生产,山东创新践行废旧电子回收循环经济 [5] - 苹果碳排放较2015年减少60%,中国生产三分之二由可再生能源驱动 [5] - 90多家中国供应商承诺2030年使用100%可再生电力为苹果生产 [5] - 首期清洁能源基金推动超1000兆瓦可再生能源建设,二期基金投资7.2亿元人民币 [6] 中国市场战略 - 过去5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达200亿美元 [6] - 苹果CEO库克强调中国是供应链最重要地区,30年来持续拓展并加大投资 [6] - 苹果将继续深耕中国,与供应商共同创新合作 [6]
7月18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18 18:12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森源电气与许昌数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开展每年不超过5亿元的业务合作,涵盖供应链服务、大宗物资供应等领域[1] - 欧克科技获得1.76亿元设备订单,为江西天鸿新材料提供两条湿法隔膜生产线[13] - 确成股份拟投资9亿元建设生物质二氧化硅和松厚剂项目,预计分别在24个月和18个月内投产[25] 财务业绩与预测 - 中金财富上半年净利润9.87亿元,总资产1933.7亿元[2] - 双杰电气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6.03%-39.23%,预计达1亿元至1.2亿元[3] - 神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6427.80万元,同比增长111.09%[5] - 苏垦农发上半年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72%[6] -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36]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普莱柯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用于预防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10] - 苑东生物盐酸麻黄碱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用于治疗麻醉低血压[11]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注射用HDM2012获临床试验批准,靶向人粘蛋白-17[23] 资本市场动态 - 中银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140亿元公司债券[29] - 红塔证券拟1亿–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43] - 芯原股份拟2300万–3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1]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南京高科二季度合同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8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43.40%[22] - 兖矿能源二季度商品煤销量3314万吨,同比减少1.64%[40] - 中国中铁二季度新签合同额5485.9亿元[43] 其他重要事项 - 海伦钢琴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48] - 国网信通全资子公司中标9.66亿元国家电网项目[46] - 积成电子中标8379.45万元国家电网招标采购[47]
*ST威尔保壳进行时:跨界“追锂”,斥资5亿元收购紫江新材
华夏时报· 2025-07-18 17:55
公司股价表现 - *ST威尔7月18日盘中涨停,收盘价15.31元/股,日内涨幅5.01%,最新市值21.96亿元,已连收3个涨停板 [1]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5.46亿元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将拓展至锂电池材料行业 [1] - 交易方式为现金支付,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更 [2] - 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长江晨道、宁德新能源等股东 [2] 关联交易分析 - 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属于关联交易 [3] - 交易前紫江企业持股58.94%,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持股3.74%,宁德新能源持股2.53% [3] - 交易后*ST威尔持股51%,紫江企业持股31.05%,比亚迪持股3.87%,长江晨道和宁德新能源退出 [3] - 紫江新材股东权益评估值11亿元,较净资产增值5.65亿元,增值率105.61% [3] 业绩承诺与标的公司情况 - 紫江集团承诺紫江新材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和9580万元 [4] - 紫江新材主营锂电池用铝塑膜,2024年销量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 [4] - 2023年营收7.11亿元,归母净利润9023.65万元;2024年营收6.23亿元,归母净利润5351.5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55亿元,归母净利润1012.26万元 [4] 客户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新能源、比亚迪、欣旺达、鹏辉能源、新能安等 [5] - 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70.01%,2024年60.16%,2025年一季度61.14% [5] - 比亚迪为第一大客户,2023年销售额3.48亿元,2024年1.41亿元,2025年一季度3979.46万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威尔2006年上市,主营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业务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8亿元、1.57亿元和1.6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098.58万元、-1705.89万元和-1724.17万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42.77万元(同比下降26.44%),净利润-564.03万元(同比下降10.31%) [7] - 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净利润1.3-1.65亿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675至-450万元(减亏) [8] - 业绩改善主要因2025年5月完成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获得投资收益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锂电池材料行业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推动,前景广阔 [1] - 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关键材料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9] - 行业面临技术壁垒、产能过剩风险,竞争激烈 [9]
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7-18 17:23
研讨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于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智能检测装备的赋能与使能" [1] - 研讨会汇聚工业自动化及标准化领域专家、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学者,共同探讨智能检测装备驱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 [1] 技术前沿与产业趋势 -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提出"三要素融合"理论框架,强调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工业软件、赛博物理系统的协同关系,以破解技术孤岛问题 [3] - 德国工程院院士奥特海因·赫尔佐格分享德国智能检测装备标准化与产业化经验,建议中德深化技术研发与标准合作 [3] 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 - 研讨会发布全国两批次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遴选情况及北京市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清单,促进企业技术推广与市场对接 [3] - 企业代表围绕多领域需求与应用实践进行深入交流,推动产业供需对接 [3] 战略合作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与中广核医疗科技、龙芯中科、上海超群检测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生态共建 [5][6] 平台价值与未来展望 - 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交流、成果发布和供需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6] - 未来将继续聚焦产业前沿,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协同,助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6]
鸿铭股份终止现金收购 俩月前消息刺激股价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1:29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鸿铭股份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驰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83%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双方未能就交易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1] - 原计划交易金额为15,100万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鸿铭股份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公告次日(5月22日)公司股价涨停至39.72元(涨幅20%),5月23日创上市新高44.02元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1,250万股,发行价40.50元/股,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募集资金总额50,625万元,净额42,754.15万元,比原计划多14,414.91万元 [2] - 发行费用总额7,870.85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4,556.25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和2.01亿元 [3] -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7.33万元和-977.09万元 [3] - 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920万元和3,767.78万元 [3]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资金28,339.24万元用于东城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项目(生产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 [2]
超5亿元!上市企业威尔泰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28
交易概况 - 威尔泰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紫江新材此前为紫江企业控股子公司 多次分拆上市未果 本次交易为实控人沈雯旗下资产整合的曲线上市举措 [3][13] 威尔泰经营现状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主营工业自动化仪表研发生产 2006年深交所上市 曾为行业佼佼者 [4][5] - 近年陷入盈利困境:2022-2024年营收1.48亿/1.57亿/1.63亿元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98万/-1705万/-1724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3-1.65亿元(上年同期亏771万) 主因整合铝塑膜资产创造新增长点 [7] 紫江新材业务优势 - 成立于1995年 专注铝塑膜研发 国内最早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日系垄断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8][9] - 核心产品五项性能指标媲美进口 获多项国家级认证 2021年对比亚迪销售1.16亿元(占比31.59%) [9][10] -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厂商 2023-2024年营收7.11亿/6.23亿元 净利润9023万/5351万元 [12] 战略协同效应 - 威尔泰借此切入锂电池材料高成长赛道 优化业务布局 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7][11] - 紫江新材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获得资本支持 实现多年未完成的上市目标 [3][12][13] - 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 交易属于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有望产生产业链协同效应 [3][13] 紫江新材上市历程 - 2017年启动新三板挂牌 2020年拟分拆至科创板 后改道创业板 2022年受理后于2023年撤回 [13] - 2024年7月新三板挂牌 本次收购成为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替代方案 [13]
英伟达首次亮相的这个会,爆了!宇树科技等230多位“新伙伴”参展,事关先进制造、智能汽车、数字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09:30
行业与公司参与情况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首次参加链博会并称赞中国供应链为"奇迹" [1] -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次亮相链博会并带来十多家中国供应链伙伴 [2] - 宇树科技等国内新锐企业首次参加链博会 [2] - 本届链博会迎来230多家首次参展的"新伙伴" [2] - 霍尼韦尔连续三年参展并首发两款中国本土团队研发的创新自动化产品 [4] - 新蛋集团携手深圳市易达云科技展示跨境电商与智能供应链协同创新成果 [4]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本届链博会境外展商占比达35%创历届之最 [2] - 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 [6] - 170多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 [6] -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 [6] - 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 [6] 产业链展示与技术亮点 - 展会设置六大链条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展示全球产业链合作成果 [7] - 中信集团展示10台模仿真人关节的灵巧手每根手指负重达5公斤 [7] - 灵心巧手公司在全国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占据超80%份额全球超50% [8] - 广西美斯达展示矿山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国产化率达70% [8] - 展会出现移动破碎筛分设备机器人灵巧手飞行汽车等"黑科技" [6] 企业战略与市场布局 - 英伟达认为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2] - 霍尼韦尔95%实物展品由中国团队针对本土需求研发未来将继续融合本土与全球资源 [4] - 灵心巧手产品硬件软件均为自研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10 [8] - 广西美斯达国内海外客户占比各半下一步计划深度覆盖海外市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