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搜索文档
柠檬价暴涨,压力给到蜜雪冰城
盐财经· 2025-07-06 17:48
柠檬价格暴涨 - 黄柠檬和香水柠檬价格大幅上涨,北京华联超市两粒装150多克黄柠檬零售价8元,平均每个4元,较去年同期的2.99元上涨167% [5] - 全国黄柠檬批发均价从4月14日的7.5元/千克跳涨至6月下旬的26.88元/千克,涨幅超250%,创历史最高峰 [7] - 部分柠檬品种较去年同期涨价3~5倍,电商平台柠檬价格从去年15元/5斤涨至今年55元/5斤,涨幅267% [5][7] 涨价原因 - 国际方面:土耳其因霜冻暂停出口,西班牙因干旱减产25%,导致国际供应缺口扩大 [7] - 国内方面:占全国产量70%的四川安岳遭遇干旱和倒春寒,预计全年产量同比下降30%以上 [7] - 需求端:茶饮店柠檬采购量环比增长200%,蜜雪冰城等品牌单店日耗柠檬超50千克;家庭自制柠檬水需求同比增长35% [8] 茶饮行业影响 - 中小品牌面临困境:有品牌将柠檬茶从9.9元涨至12.9元后销量腰斩,部分被迫下架产品 [10] - 蜜雪冰城加盟商面临压力:柠檬成本从去年6元/千克涨至20元/千克,但柠檬水售价仍维持4元/杯 [11] - 加盟商利润空间压缩:单杯柠檬水原料成本从0.9元涨至约2.5元,扣除其他成本后利润几乎为零 [14] 蜜雪冰城应对策略 - 坚持不涨价:柠檬水年销超10亿杯,占销量15%~20%,维持4元/杯价格保持品牌定位 [14][19] - 原料采购成本上升:柠檬采购价从200元/件(15千克)上调至255元/件,涨幅27.5% [18][23] - 供应链布局:在四川安岳等五大生产基地直接与果园合作,采购量占安岳总产量近50% [22] 未来展望 - 柠檬供应缺口预计持续至2025年9-10月,待新果上市后市场供需将逐步平衡 [25] - 蜜雪冰城2025年预计需采购5.2万吨柠檬鲜果,成本压力将持续数月 [21][25]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瑞幸在美国首开两店,单杯最高57元
36氪· 2025-07-06 12:14
阿里云中企出海峰会 - 阿里云中企出海峰会将于7月9日在北京举办 聚焦AI应用、制造、零售消费、具身智能等领域 通过主论坛+四大分论坛+主题展区形式探讨出海企业创新与效率提升 [2] 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开设首批2家门店 饮品定价区间为3.45-7.95美元(约24.71-56.94元) 新用户可享APP优惠价 [3] - 截至一季度末 瑞幸全球门店总数达24097家 其中国际市场65家(新加坡57家自营店+马来西亚8家加盟店) [3] 比亚迪 - 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 主要因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但暂无新投资时间表 [3]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已于7月1日下线 该工厂是其在亚洲以外的首座生产基地 [3] 锦江酒店 - 锦江酒店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加强海外业务 截至2024年底已开业酒店13416家(客房129万间) 境外布局1171家(法国773家+欧洲其他128家+亚洲/非洲/美洲270家) [4] TikTok - TikTok在日本推出应用内购物功能TikTok Shop 支持通过购物视频和直播直接交易 连接外部支付平台确保支付安全 [4] 茉莉奶白 - 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首月销售额突破419.5万元 售出超77100杯 [5] 安踏 - 安踏美国首家旗舰店选址比弗利山庄顶级商圈 预计2025年9月开业 毗邻香奈儿等奢侈品牌以建立高端认知 [7] 元气森林 - 元气森林冰茶系列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 已覆盖印尼超3万个网点 气泡水产品在美加700家Costco门店销售 [7] 京东产发 - 京东产发与阿布扎比机场自由区签约 将开发7万平方米智慧物流枢纽 系其中东首个自建项目 预计2028年运营 [7] 阿里云 - 阿里云将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 全球布局将达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 并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 计划联合1000家企业打造行业AI项目 [8] 二手车出口 -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 2024年2月已在全国范围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 [8]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称各国将于8月1日开始支付新关税 税率可能从10%-20%到60%-70%不等 [9] 香港金融市场 - 香港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球竞争力排名从第五升至第三(得分99.2分) [9] 沙特投资 - 沙特第一季度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64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9] 智谱AI - 智谱获浦东创投和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投资 将合作建设AI新型基础设施 [10] 申科谱工业 - 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其分板机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连续40年前三 [10] 凌川科技 - 凌川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北京AI基金和快手领投 资金用于芯片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SL200芯片已部署数万颗服务7亿用户 [10] 来牟科技 - 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专注智能割草机器人 产品Lymow One众筹超700万美元 独立站上线20天销售额240万美元 [11] 空天探索 - 空天探索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专注电动化航空器研发 首款农业无人机L400已获多国意向订单 [12]
扎根塞外,放眼俄蒙!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揭牌成立
南方农村报· 2025-07-05 22:05
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成立 - 英德红茶在呼和浩特设立全国第五个营销战略"根据地",也是品牌价值登顶中国红茶第一后建立的第二个省外"大本营" [4][5] - 该中心旨在深耕华北、东北及俄罗斯、蒙古("三北俄蒙")市场,加速区域品牌扩张 [7][8][9] - 由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领衔运营,内蒙古茶济商贸负责在地推广 [34][42][43]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2.67%,其中英德红茶产值达90.45亿元,接近百亿目标 [12][13] - 2024年首次在呼和浩特参展即实现24.78万元销售额及116.5万元意向订单,市场潜力显著 [14][15] - 获俄罗斯采购商高度认可,被认为"适合欧洲人口味,可能引领新时尚" [19][20][24] 市场拓展策略 - 推广中心计划通过品鉴会、渠道对接会等活动辐射三北地区,并借内蒙古特色"防暑降温茶"采购进入当地民生市场 [45][47][48] - 将结合内蒙古乳制品开发奶茶等创新产品,提升消费场景适应性 [42][44] - 此前已在广州、北京、西安、济南建立四大销区基地,形成全国性网络布局 [29][30] 政策与行业支持 - 英德红茶产业是清远市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核心项目,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 [10][11]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明确将该中心作为突破百亿产值的关键战略举措 [26][27][31] - 品牌建设获"世界高香红茶"定位,持续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48][49]
头部品牌海外门店合计超5000家,解读茶饮品牌出海的“中国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18:37
中国茶饮品牌出海概况 -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茶饮品牌成为海外消费新宠,标志着中国产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 [1] -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中国品牌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设计灵感及情感价值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 [1] - 中国茶饮行业在供应链整合、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1][5] 茶饮品牌出海数据与上市动态 - 截至2024年末,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95家,占全球门店总数超10% [4] - 霸王茶姬2025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全球门店数达6681家,海外门店近170家(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 [4] - 国内新茶饮6家上市公司海外门店总数超5000家,前三名为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及喜茶 [4] 茶饮出海核心优势与战略 - 茶饮天然具备跨文化适应性,依托全球庞大消费群体与成熟消费文化 [5] - 行业三大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产品创新力、数字化运营水平,体现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链升级 [5] - 快消品属性使其更易渗透海外日常生活,通过互联网社交属性加速品牌传播 [5] 区域化运营策略与市场表现 - 东南亚为主战场:蜜雪冰城越南门店超1300家、印尼超2600家,霸王茶姬马来西亚超130家,喜茶新加坡7家 [6] - 欧美市场走中高端路线:喜茶纽约店单品均价6.33美元,茶百道巴塞罗那店单品4.5-7.9欧元 [6] - 出海格局分化:蜜雪冰城靠性价比快速复制,喜茶以高端本土化创新实现溢价,甜啦啦受供应链限制进展缓慢 [6] 文化赋能与品牌传播实践 - 喜茶巴黎奥运会期间打造东方禅意茶室,霸王茶姬联名大英图书馆推出"爱丽丝梦游仙境"主题产品 [9] - 霸王茶姬通过"现代茶"概念融合中国文化与当地元素,空间设计及营销活动强调和而不同的哲学 [10] - 茶文化作为连接多元文化的桥梁,提升品牌海外辨识度与亲和力 [10]
行进中国|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人民网· 2025-07-05 10:03
公司发展 - 和茹手工茶坊通过手工茶销售实现单笔交易500元收入 [1] - 2021年公司所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000元 超50%为脱贫户 [2] - 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至23600元 [10] - 公司带动户均增收约20000元 通过茶叶种植和文旅融合实现 [9] 行业转型 - 行业从传统茶叶种植转向"茶旅文"深度融合模式 [6] - 茶叶种植面积从2021年500亩扩张至2630亩 实现规模化升级 [9] - 行业形成"茶叶种植+文旅体验+光伏发电"多元收入结构 [9] 经营数据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29500人次 旅游收入647万元 [9] - 村集体收入达20376万元 通过合作社带动29名村民就业 [9] - 86户脱贫家庭在产业链延伸中实现稳步增收 [9] 产品与服务 - 常态化举办黎苗文创展 茶艺展演等文旅活动 [9] - 开发精品民宿 实现游客从"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 [9] - 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 土特产店提升收入 [10] 行业荣誉 - 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10] - 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优秀案例 [10]
贵州甜品,正在“霸屏”北上广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5 08:39
贵州冰浆市场现状 - 贵州传统冰浆由冰块、水果、糯米等主料混合打制成冰沙,搭配花生碎、黄豆粉,具有悠久历史可追溯至宋代[6][7][9] - 2024年起冰浆成为北上广地摊"顶流甜品",价格区间13-22元,部分博主日销百杯,周末销量更佳[12][13] - 去茶山上海首店推出的西瓜冰丸碎冰浆巅峰期日销2000杯[16],品牌还开发苦瓜柚子茶冰浆等创新口味[18] - 市场涌现村口冰浆、酒崽冰铺、徐记冰浆等专门店,巧八角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多家门店[24][27][30][31] 产品核心卖点 - 工艺强调"冰块+水果+糯米"黄金配比,沿用安顺地区"以糯米抗融化"传统智慧[34] - 采用破壁机打碎与手工调制结合,保证绵密口感同时保留糯米颗粒感[35] - 口味围绕"水果+谷物+奶底"创新组合,如淡马茶坊推出酸奶冰旋系列[36] - 小红书平台已积累数万篇笔记,被网友称为"中国人自己的Gelato"[37] 市场走红驱动因素 - 口感兼具冰沙丝滑与糯米嚼劲,果香浓郁甜度适宜,配料可灵活搭配山楂、红糖等[40][41][42][43] - 创业门槛低:制作流程固定,单杯成本3-8元,售价可达20元,手工版成本增加约10元[45][46][48][49] - 地域属性强:贵州非遗标签+文旅融合形成"体验-传播-消费"闭环[51][52][53] - 健康趋势契合:推出零蔗糖版、黑糯米版,刺梨等食材富含抗氧化成分[58][59] 贵州食材产业链升级 - 全国性品牌深度整合资源:喜茶湄潭翠芽基底产品单月销量破350万杯,茶颜悦色遵义红茶产品引发8小时排队[63][64][65] - 小众食材价值重估:刺梨饮品单日销量破2000杯,折耳根经改良获创意先锋奖[66][67] - 文化赋能:去茶山非遗联名活动带动客流量增长40%,井茶酱酒包装设计成打卡爆款[69][70] - 出海拓展:刺梨饮品在中东市场带动原汁出口增长150%,百香果产品成越南网红[72][73]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食材陌生化+视觉符号化+健康叙事的组合拳实现文化输出[74] - 需从网红逻辑转向长红运营,有望成为继粤式糖水、港式甜品后的第三极[75]
引擎再提速 新城再出发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0
太湖新城发展战略 - 太湖新城通过三场重要会议统一思想,加快展现"世界级创新湖区"的现实图景,展现出迎难而上的拼劲和实干氛围 [1] - 会议聚焦"民生为本—产业为基—城市为体"的协同联动,构建"人民幸福、产业强劲、城市优质"的有机整体 [2] - 形成"目标引领—动力支撑—空间承载"的闭环逻辑,层层递进服务于"世界级创新湖区"的系统建设 [3] 实体经济表现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年产能突破280,000MVA,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5] - 1至5月太湖新城10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正增长,其中8项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跨境电商等新兴服务业以超常规增速成长为经济增长新核心,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蓬勃发展 [8] 产业布局与优势 - 太湖新城以全区16.8%的区域面积,集聚了26.59%的经营主体,贡献超三分之一的服务业经济 [6] - 打造苏州湾未来产业科创区、智能制造产业区、中央商务区、生态旅游休闲区、现代都市农业区"五大功能片区" [8] - 拥有苏州湾文化中心和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服务功能在苏州南部首屈一指 [5] 企业发展案例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构建覆盖1100kV及以下全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的产业生态体系 [5] - 佳禾食品从创业团队成长为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森林",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7] - 凯灵总部落成为苏州湾注入"时尚+品牌"动能,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添动能 [5]
茶咖日报|瑞幸纽约开店是在“抢钱”?专家:再难的路也得走下去
观察者网· 2025-07-04 21:23
瑞幸咖啡出海战略 - 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瑾一称国内开店是"捡钱"而海外开店是"抢钱"因西方市场咖啡文化成熟且品牌认知固化[1] - 专家评价瑞幸在纽约开店需极大勇气因当地租金高昂且改变消费者习惯难度大[1] - 中国茶饮出海相对咖啡更具优势但企业规模化后仍需拓展海外市场[1] 全球咖啡供需动态 - 国际咖啡组织预测全球咖啡供应短缺将在三年内缓解因高价刺激种植园扩产[2] - 巴西、哥伦比亚和越南等主产区天气将决定2026年能否结束连续严重短缺[2] - 5月经认证咖啡库存环比增28.1%反映高价刺激下主产国加速出货[2] JDE Peet's战略调整 - 发布"Reignite the Amazing"战略聚焦Peet's、L'OR和Jacobs三大核心品牌及十大标志性品牌[3] - 计划简化投资组合、提升效率并实现5亿欧元净成本节约其中50%投入增长项目[3][4] - 战略呼应中国整合策略通过资源聚焦和运营简化提高灵活性[4] 香飘飘年轻化转型 - 香飘飘调整营销渠道以吸引00后等年轻消费者包括收购兰芳园布局高端即饮市场[5] - 通过快闪店等形式突破传统冲泡奶茶场景增强品牌创新力[5] 小罐茶国际文化输出 - 小罐茶成为2025金砖国家峰会官方指定用茶连续4年亮相博鳌展示茶文化[6] - 通过非遗茶百戏、跨国品鉴会等形式推动中国茶文化全球传播[6]
排队3000杯,这个去茶山非喝不可么
格隆汇· 2025-07-04 21:10
品牌概况 - 贵阳茶饮品牌去茶山在杭州开设浙江首店 开业当天排队数量超过3000杯 [2] - 品牌主打"贵州原产特色"路线 招牌产品包括贵州铜仁抹茶 刺梨气泡水 干酪普洱鲜奶茶等 价格带位于20-30元 [2] - 目前全国直营门店55家 此前在重庆 成都 深圳 上海等地开首店时均出现"开业爆单"现象 [2] 门店运营 - 杭州首店位于高端商业综合体杭州中心商场 毗邻西湖文化广场 地铁1 3号线直达 客流优势显著 [5] - 门店面积约50平米 堂食座位仅8个 主要做取单外带 [4][5] - 单店配置7位制茶员工 4位打包人员 3位取茶人员 2位机动人员 2位后厨人员 合计18人以上 [11] 产品特点 - 产品分为咖啡类 鲜奶茶 水果茶饮三大类 部分水果茶饮使用水果原浆而非鲜果 降低制作复杂度 [13] - 消费者评价两极分化 部分认可抹茶醇厚和奶香融合 部分认为刺梨等地方食材接受度有限 [7] - 门店陈列贵州特色零食 通过地域叙事强化品牌标签 提升客单价和停留时间 [14] 运营模式 - 采用"不设截单上限"模式 小程序可开放数千单 区别于同行"限定数量截单"机制 [9] - 单小时出杯量达400杯 高于行业平均200-300杯水平 实测开业第三天9点下单需等待7小时取货 [10] - 预点单模式避免现场排队 提前下单 按需取货提升流程效率 [13] 扩张策略 - 目前进入10个城市 主要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均选址核心商业综合体 [14] - 在广州 南京 佛山等城市仅开设1家门店 扩张策略较为谨慎 [14] - 首店效应显著 但重庆 贵阳等地门店热度已回归常态 [14] 行业挑战 - 新茶饮行业面临消费理性化 客单价下滑 门店总量净减少压力 [15] - 预制原料虽提升效率 但需产品稳定性和口感记忆点维持复购 [15] - 即时消费体验受限 早上下单晚上取货模式可能影响长期吸引力 [15]
古茗:慢就是快!茶饮界也有“Costco”?
海豚投研· 2025-07-04 19:19
核心观点 - 古茗在四家万店茶饮品牌中表现突出,上市后股价涨幅接近3倍,远超蜜雪冰城的1倍和茶百道、沪上阿姨的破发表现[1] - 供应链能力是决定茶饮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古茗和蜜雪冰城凭借自建供应链在价格战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13][16] - 古茗采用区域加密扩张策略,在已进驻省份形成高密度门店网络和区域垄断优势,乡镇门店占比达35%为行业最高[19][20][25] - 高频推新策略配合高效供应链使古茗新品复购率达53%,远超行业平均30%的水平[30][31] 商业模式拆解 供应链对比 - 蜜雪冰城供应链最强:核心食材100%自产,成本较外采低20%-40%,配送网络覆盖90%县乡地区[13][15] - 古茗供应链次之:唯一拥有自有冷链车队品牌,低线城市配送频率达两天一配,仓到店成本仅占GMV1%(行业平均2%)[13][15] - 茶百道/沪上阿姨依赖第三方:仓储成本高且稳定性不足,2024年同店营收出现双位数下滑[13][16] 扩张策略差异 - 古茗采用"关键规模"策略:单省门店超500家才扩张新省,8个重点省份贡献87%GMV[19][20] - 其他品牌全国铺开:蜜雪/茶百道/沪上阿姨已进入30+省份,但单省密度较低[19] - 古茗乡镇门店占比35%居首,供应链优势支撑深度下沉[25] 竞争优势分析 区域加密价值 - 提升冷链效率:高密度门店使自有物流成本降至GMV1%以下,第三方物流成本通常2%[24] - 建立区域壁垒:浙江/福建/江西市占率超25%,价格带市占率近50%[29] - 加盟商质量优化:强势区域加盟商回本周期快于竞品[28] 产品策略创新 - 研发投入行业最高:120人团队专注快速模仿优化热门单品[31] - 推新频率领先:新品季度复购率53% vs 行业平均30%[31] - 供应链支撑创新:实现ZARA式"快速验证-迭代"模式[30][33] 行业竞争格局 - 价格战影响:2024年主流品牌均价从15-20元降至10-15元,加剧行业洗牌[15] - 闭店率分化:茶百道/沪上阿姨闭店率飙升,古茗/蜜雪保持稳定[16] - 终极判断:自建供应链品牌将形成"成本优势-规模扩张-成本再降"正循环,第三方依赖型品牌可能陷入恶性循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