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或成为近四年来港股最大规模IPO!宁德时代今起招股,九成募资将投向匈牙利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3:44
港股IPO与募资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国际配售簿记,预计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发行价格区间上限为每股263港元,募资总额40亿~50亿美元,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IPO之一[1] - 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203.71亿港元(按发行价上限计算),包括中石化、KIA、高瓴资本、高毅资产、UBS资管等12家机构[1] - 募资资金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其余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1][3]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30.5%,全球市占率37.9%,中国以外市场市占率27.0%[4] - 外汇储备不足制约扩张:截至2024年6月,美元储备67.35亿美元,欧元储备38.58亿欧元,难以覆盖欧洲数十亿欧元投资需求[6] - 通过技术授权模式迂回进入美国市场,与福特、特斯拉合作,保留工厂产权归属车企以规避政策壁垒[7] - 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筹建中,布局锂矿资源以降低区域依赖[12]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国内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2021年52.1%降至2024年45.1%,中创新航、欣旺达、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崛起[9] - 车企"去宁化"趋势明显:比亚迪实现100%自供,蜂巢能源供货吉利/长城,广汽与中创新航合作,特斯拉等主机厂分散订单[11] - 技术路线转向压力:主机厂从三元锂转向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50%,公司需通过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应对[1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7%,海外扩张亟需资本助力[1][6] - 北美市场面临日韩企业垄断(LG、松下、SK合计份额80%),技术授权产能预计2026年释放以对冲出口波动[8]
万亿“宁王”,定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12 12:56
【导读】宁德时代拟5月20日在港股上市,募资总额将达40亿至50亿美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悉,若宁德时代正式在港股上市,将是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 宁德时代港股IPO的特点包括实现接近A股价格的高位定价、超200亿港元的基石投资者认购,以及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流程。 港股IPO发行价上限为263港元/股 公告显示,宁德时代港股IPO的发行价上限为每股263港元,约合每股244.67元人民币。 | 求發售項下的發售股份數目 | | : 117,894,500股H股(視乎發售量調整 | | --- | --- | --- | | | | 權及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 | |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 : 8,842,100股H股(可予重新分配及視 | | | | 乎發售量調整權行使與否而定) | | 國際發售股份數目 | | : 109,052,400股H股(可予重新分配及 | | | | 視乎發售量調整權及超額配股權 | | | | 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發售價 ...
又一动力电池公司破产!都是飞行汽车惹的祸?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2 11:43
"屋漏偏逢连夜雨",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在遭遇美国加税等多重因素压力下,再次迎来令人担忧 的消息。 近日,继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破产后,德国动力电池制造商CustomCells宣布破产。无疑,这 又给欧洲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能20GWh)因缺乏订单支撑陷入闲置。而Lilium的飞行汽车适航认证延期、商业化进度滞后,导致飞行 汽车电池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收入,现金流断裂成为难以挽回的爆雷诱因。 而在更深刻的层面,技术瓶颈、竞争加剧与战略失衡的叠加,都为CustomCells的破产带来不利因 素。其客户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一两家大客户,如来自保时捷的营收占比达40%以上,未形成多元化客 户的市场布局。当保时捷电动化转型放缓、Lilium因破产被收购导致订单冻结时,缺乏缓冲空间,暴露 出了B2B模式下客户集中度极高的潜在危机。 为何如今走向破产 据当地媒体报道,CustomCells成立于2012年,最初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德国应用科学研究机 构)孵化的一家动力电池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高性能电池技术。该公司在德国的伊策霍和图宾根建立 了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有超过200名员工。然而,在企业破产 ...
宁德时代(03750.HK)预计5月20日上市,中石化、KIA等豪华阵容护航
格隆汇APP· 2025-05-12 07:10
公司H股全球发售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18亿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884.21万股,国际发售约1.09亿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5月12日至5月15日,预期定价期间为5月13日至5月16日 [1] - 发售价不高于263.0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 [1] - 联席保荐人为BofA Securities、CICC、China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及J.P. Morgan [1] - 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5月20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服务网点遍布64个国家和地区 [2]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超1,700万辆,全球平均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公司电池 [2] - 储能电池在全球应用超过1,700个项目 [2]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表前储能、表后储能等领域,以及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加入超过160家国内外行业协会 [2] 基石投资者认购情况 -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认购总金额约26.28亿美元(约203.71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3] - 基于最高发售价263.00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7745.54万股H股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香港)、科威特投资局、HHLR CF. L.P.、上海高毅等多家知名机构 [3] 募集资金用途 - 按发售价每股263.00港元计算,公司预计收到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307.18亿港元 [4] - 约90%(276.46亿港元)将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 [4] - 约10%(30.72亿港元)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4] 匈牙利项目规划与进展 - 匈牙利项目地处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第一期及第二期土地产权面积共计105万平方米 [5] - 第一期规划产能为34GWh,第二期为38GWh,共计72GWh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投入约7亿欧元 [5] - 一期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27亿欧元,已投入7亿欧元,预期2025年完成厂房建设及产线投产 [6] - 二期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21亿欧元,尚未投入资金,预期2025年开始建设 [6] - 匈牙利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73亿欧元,总建设期预计不超过64个月 [4]
宁德时代港股IPO折价5%!A股250元关口能否守住?帮主郑重深度拆解背后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5-11 22:27
宁德时代港股IPO - 港股发行价较A股折价5% 为近十年A+H股最低折价幅度 同类公司历史折价普遍超过30% [1][3] - 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科威特投资局 中石化 高瓴资本等重磅机构 [3] - 本次IPO筹资规模至少40亿美元 主要目的为国际化战略铺路 包括欧洲建厂和美国市场拓展 [1][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35% 储能业务增速超过50% [3] - 技术储备包括钠电池 固态电池 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 [3][4] - 锂回收率达到91% 在碳酸锂价格下跌至6万元/吨环境下具备成本优势 [4] A股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在248元附近波动 短期支撑位230元 阻力位249 77元 [4]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亿元 但5月9日出现5000万元超大单净流出 [4] - 5月8日大宗交易溢价6%成交 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布局 [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一季度净利润140亿元 毛利率24 4% [4] - 储能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中标贵州 内蒙古智算中心项目超50亿元 [4] - 海外储能订单持续增长 业务拓展势头强劲 [4] 行业技术趋势 - 钠电池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固态电池可能2026年量产 [3][4] - 技术迭代可能对公司现有护城河形成挑战 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进展 [4] 市场预期与操作参考 - 250元为关键心理关口 突破后可能上探260元 跌破230元需警惕回调 [6] - 长期投资价值区间在200元以下 对应PB低于3 5倍 [6] - 需重点关注Q2订单增速和港股上市后南向资金动向 [6]
A股回购月榜:4月官宣回购计划公司环比大增超4倍,拟回购金额上限超700亿元!紫金矿业三天扫货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13:41
4月A股回购热潮概况 - 4月A股共有241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35亿元,公司数量和金额较3月分别增长逾4倍和257% [2] - 实际回购交易金额达262.9亿元,环比3月增长73%,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单月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1][9] - 紫金矿业等8家公司实现"闪电回购",平均用时仅6个交易日,其中紫金矿业3天顶格完成10亿元回购 [11] 行业龙头回购动态 -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拟回购40-80亿元,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A拟回购20亿元,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机械拟回购36亿元 [3] - 家电龙头美的集团两期回购方案合计130亿元,证券龙头国泰海通已回购2.84亿元 [3] - 建筑央企中国中铁拟回购8-16亿元并注销减资,成为首家发布回购方案的破净建筑央企 [3] 政策支持与资金结构 - 央行将回购增持贷款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5] - 241家回购公司中105家取得贷款承诺函,贷款总额上限199.56亿元,环比3月增长68% [5] - 中国中铁获16亿元最高单笔贷款额度,84家公司明确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48家公司贷款比例达90% [5][7] 典型公司回购案例 - 徐工机械4月回购19.46亿元,一个月内推出两期回购方案合计42亿元 [10] - 紫金矿业一季度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62%,支撑其快速完成10亿元回购 [11] - 招商系六大央企及14家公司集中公告加速回购,4月合计回购40.82亿元 [10] 市场影响 - 上证指数在4月7日大跌7.34%后,4月8日至5月9日累计上涨7.93% [8] - 央企和龙头企业通过大额回购传递信心,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4][8]
海外市场格局生变,国轩高科首进前十、特斯拉退步三名 | 动力电池月度排名⑧
新浪财经· 2025-05-10 10:41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概况 - 2024年一季度除中国市场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4 GWh 同比增长26.5% [1] - 包含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221.8 GWh 同比增长38.8% 中国市场贡献超一半装车量 [1] - 五家中国企业跻身除中国外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 较上年同期增加一家 [1] 中国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以29 GWh装车量占据除中国外全球市场29.5%份额 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首次超越LG新能源位居第一 [1][2] - 宁德时代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占其全球总装车量84.9 GWh的34.2% 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等 [2] - 比亚迪装车量6.4 GWh 同比增长104.7% 市占率6.5% 增长2.5个百分点 位居第六 [4][5] - 国轩高科首次进入前十 装车量2 GWh 同比增长108.2% 市占率2% 增速居中国企业之首 [5] - 中创新航和孚能科技分别以2 GWh和1.9 GWh装车量位列第八、九位 市占率均约2% [5] - 五家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达42% 较上年同期四家企业的35.2%显著提升 [5] 国际企业表现 - 三家韩国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市占率40.3% 落后中企1.7个百分点 上年同期领先10.6个百分点 [6] - LG新能源装车量21.9 GWh 市占率22.3% 同比下滑2.1个百分点 位居第二 [4][6] - 松下装车量7.2 GWh 同比下滑6.3% 市占率7.4% 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 位居第五 [4][6] - 特斯拉装车量1.9 GWh 同比增长447.9% 增速居前十之首 市占率1.9% 位居第十 [4][6][7] 技术发展动态 - 特斯拉已实现4680电池规模化生产 正在扩建内华达超级工厂 规划电池产能100 GWh [7] - 4680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高、成本低优势 特斯拉已下线第1亿颗4680电池 [7] - 松下计划通过改进2170和4680电池恢复在北美市场的表现 [6]
动力电池生态变奏,繁荣与凋敝共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9:05
行业格局演变 - 动力电池行业从三年前的供给紧俏、碳酸锂价格高涨阶段进入产能过剩阶段,价格战成为常态 [1] - 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主导地位,二线厂商争夺剩余市场份额 [1] - 2024年中国锂电池进入太瓦时时代,前十家市场集中度超过90%,产能过剩问题有所改善 [2] - 行业加速淘汰,预计2024年底动力电池企业不超过40家,2026-2027年仍将加速洗牌 [2] 头部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9.7%),净利润507.45亿元(+15%),毛利率24.44%(+2个百分点) [3] - 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亿元(+29%),净利润402.54亿元(+34%),毛利率19.44% [3] - 宁德时代利润增长主要来自成本控制能力,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成本降幅大于营收降幅 [4][5] - 比亚迪刀片电池装机量近200GWh,部分产能外供但未单独披露动力电池营收 [5] 二线厂商竞争态势 - 国轩高科2024年净利润12.06亿元(+28.55%),国内装机量市占率4.59%排名第四 [6] -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下降20%,出货量仅增7.87%,但2025Q1出货量10.17GWh(+57.58%) [6] - 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翻倍),收入151.39亿元(+40.24%),但毛利率仅8.8% [6][7] - 孚能科技2024年营收下降近30%,净利润减亏82.22%,国内市占率仅0.63%排名第十二 [7] - 孚能科技过半营收来自海外客户,动力电池出口量全国第三,近期广州工控入主成为实控人 [7][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份额加速向龙头集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确立领先地位,剩余30%市场份额由二线厂商争夺 [9] - 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后,产业链降本空间有限,主要依靠提升产能利用率 [10] - 车企价格战压力传导至电池厂商,爆款车型带动电池供应商崛起的模式难度加大 [10] - 二线厂商采取差异化策略:亿纬锂能聚焦商用车(市占率13.41%),欣旺达主攻混动市场(HEV电池装机量全球前二) [11] - 行业建议减少对大客户的依赖,构建多元化客户体系以降低经营风险 [11]
新国标严控超快充安全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率先达标
高工锂电· 2025-05-09 17:58
新国标提升安全门槛 - 中国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 38031-2025于2024年3月发布,对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提出新要求,要求电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20%-80% SOC,充电时间≤15分钟)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且"不起火、不爆炸"[5][6][7] - 新国标将热扩散测试要求从"着火前5分钟报警"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并新增底部碰撞测试,要求电池包承受直径30mm撞击头以150J能量进行3次撞击后无泄漏、无破裂、无起火爆炸[7][9] - 标准适用于锂离子、镍氢及钠离子等新型电池,覆盖从单体到系统的全链条安全要求,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安全监管进入更严格阶段[5][6] 宁德时代NP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成为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高倍率快充产品,搭载NP(无热扩散)技术,最高支持6C充电倍率[3][11] - NP技术已迭代至2.0版本,采用"高压与烟气主动隔离技术",广泛应用于2023年后量产的麒麟电池、磐石底盘等产品,实现"不起火、不扩散"[14] - 公司规划了NP1.0到4.0的技术路线,NP3.0技术已开发成熟,提前三年完成安全升级储备[13][17] 超快充技术发展现状 - 2025年成为超充技术规模化应用元年,乘用车高端车型向5-6C快充迈进,中低端车型普及3-4C快充[20][21] - 快充技术正从纯电拓展至增程、混动车型,商用车领域快充电池瞄准3-4C以上能力,如天行重卡电池超充版具备峰值4C能力[22] - 高性能快充开始进入20万元以下市场,如小鹏G6/G9全系标配5C磷酸铁锂电池[22] 宁德时代战略布局 - 公司应用AI增强的第八代极限制造生产线,设置6800个质量控制点,将电芯安全失效率降至PPB级别[23] - 开发双重高压供电备份和双动力冗余系统架构,确保极端工况下系统供电,为L3/L4自动驾驶预留安全冗余[24] - 推动电池从"零部件"向"能源资产"转变,探索V2G技术和零碳园区等一体化解决方案[2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已获批准车型需在2027年7月1日前满足要求,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26][27] - 极致安全成为不可动摇的前提,电池长期价值与全生命周期可靠性成为头部企业核心竞争力[28][29] - 高倍率快充技术从技术发布进入量产装车阶段,如华为问界与小米旗舰车型搭载麒麟电池[21]
宜宾的下一个十年
虎嗅· 2025-05-09 14:59
宜宾经济增速放缓 - 2025年一季度宜宾GDP实际增速仅为4%,低于绵阳7.2%和德阳7.5%,首次跌破全省5.5%的平均线 [1] - 相比去年同期8.2%的增速,创下非疫情期最低纪录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四川省7.2%的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绵阳11.7%和德阳14% [34] 产业结构分析 传统产业 - 白酒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3%,五粮液营收增速从2023年12.58%降至2025年一季度6.05% [36][37] - 2024年白酒产业约占宜宾GDP的23% [38] - 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6.3%,电力等基础产业仅增长1.6% [35] 新兴产业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5.1%,晶硅光伏增长37.5%,动力电池增长20% [41] - "新三样"出口额同比暴增34倍 [42] - 动力电池销量占全国15%以上、全省90%以上,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26][27] 投资与基础设施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远低于四川省4% [47]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工业投资1-2月仅增长0.9% [48][49]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7%,位居全省第一 [50] - 水电资源带来0.3元度电成本,仅为东部沿海一半 [23][60] 转型历程与战略 - 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从"一黑一白"转向多元化 [14] - 通过引入二三线手机品牌完成现代制造业基因首次植入 [16][17][19] - 宁德时代3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签约产能扩大至235GWh [22][25] - 大学城建设引入电子科大等名校,7年建成36平方公里教育新高地 [63][6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从材料到应用的完整生态 [66] - 拓展数字经济应用蓝海,发展工业互联网等高附加值数字服务 [67] - 发挥人工智能倍增效应,推动AI技术在各领域应用 [68] - 培育传统产业中的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增长点 [69] - 抢占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高地,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区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