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内地科创企业与香港双向奔赴 共筑中国科技创新出海黄金组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7:15
香港特首顾问团人事调整 - 香港特首顾问团新增三位成员包括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博士再次当选创新与创业顾问 [1] - 人事调整体现香港对科技创新的迫切渴求以及引入内地前沿科技力量加速两地科创资源整合的决心 [1] - 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于2024年4月访问浙江期间专程考察宇树科技与强脑科技等企业 [1] 前沿科技发展态势 - 2025年以来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具身智能和大模型产业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并在国际舞台声量大幅提高 [2] - 宇树科技凭借机器人运动控制和高性能关节电机等核心技术于7月11日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 成为10个获奖者中唯一中国代表 [2] - 前沿科技进入从研发走向量产及商业化的关键阶段 需跨越产品化规模化成本控制及市场教育等多重鸿沟 [2] 香港的科创支持作用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为企业搭建通往海外市场的桥梁 解决复杂规则和知识产权等前置问题 [3] - 香港提供跨境融资和国际认证等资源 助力企业以香港为跳板拓展海外市场 贯通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等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链条 [3] - 内地与香港科创资源深度协同将为前沿科技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商业化机遇 铺设发展快车道 [3]
汽车圈有水军恶意抹黑小米和华为?微博CEO:或有第三方暗中撺掇;曝阿里将推出「超级星期六」外卖计划;MiniMax获3亿美元融资
雷峰网· 2025-07-15 08:31
汽车行业动态 - 微博CEO指出汽车圈存在第三方水军恶意抹黑小米和华为的现象,涉及近20个博主被禁言[4] - 理想汽车调整组织架构,新设算力资源部门由龙开文负责,整合原系统运营和智能云部门,目标支撑自研大模型部署[7][8][9] - 雷军与黄仁勋时隔12年再次同框合影,引发关于小米SU7 Ultra与英伟达潜在合作的猜测[9][10] - 理想i8内饰遭提前泄露,涉事者或面临千万索赔,该车型将于7月29日上市[20][21] - 华为尚界汽车瞄准20万级市场,首款车型H5已吸引超1000家经销商,搭载HUAWEI ADS 4系统[16] 科技与AI融资 - MiniMax完成3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40亿美元,成为国内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6][7] - 马斯克预测AI将在5年内超越全人类智能总和,xAI公司因强制安装员工监控软件引发争议[28][37][38] - 黄仁勋称中国已具备足够计算能力,全球约50%AI开发者在中国,回应美国芯片出口限制[31] - Intel下一代Nova Lake-S处理器采用台积电2nm工艺,最高配置52核心,预计2026年上市[33] 电商与消费 - 阿里将推出"超级星期六"外卖促销计划,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红包[12][13] - 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新注册商家超24万,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达12500元[13] - 顺丰高管变动:徐本松卸任CMO,由CIO耿艳坤接任,近期因运费问题与拼多多终止合作[15] 智能硬件与穿戴 - 华为穿戴设备总发货量突破2亿只,GT系列超5200万只,GT2曾创千万台销量[23][24] - iPhone 17 Pro系列曝光:新增深蓝色和橙色,采用一体化铝合金机身及横向矩阵摄像头设计[32] 企业战略调整 - 威马汽车计划9月复产,目标2025年产销1万辆,新投资人翔飞汽车披露三步走发展规划[24][25] - 字节跳动通过沐瞳科技收购杭州心光流美团队,加强游戏领域布局[17] - 索尼手机业务撤出芬兰市场,Xperia 1 VII在欧洲多国官网下架[35]
8点1氪:青岛大学回应宿管离世事件并公示采购7217台空调;特朗普宣布征收日韩25%关税;猫眼回应周杰伦演唱会500元只能看大屏
36氪· 2025-07-08 08:04
青岛大学宿管事件与空调采购 -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在值班室昏迷离世 学生反映其住所无空调疑似高温中暑 [1][3] - 青岛大学凌晨发布情况说明 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3] - 青岛大学3月公示采购7300余台空调 7月1日确认采购7217台1级能效空调 [3] 企业资本市场动态 - 星源材质递交H股上市申请 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2] - 罗马仕因召回49.17万台充电宝导致资金链紧张 多平台官方旗舰店关闭 月损失达1-2亿元 [5] - 人人乐因连续4年亏损正式退市摘牌 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7月4日完成摘牌 [11]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 - 小米空调在东北内蒙销量达去年同期20倍 紧急调配安装工程师保障服务 [8][9] - 阿里通义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 评测表现超越部分闭源模型 [15] - 飞渡科技发布"峥嵘大模型" 在City3D等国际评测中建模精度全球领先 [14]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 云深处科技完成数亿融资 将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6]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量产 [17] 消费与零售 - 泡泡玛特带动义乌潮玩收纳盒产业 当地商家创新可拆卸自由组合式产品 [11] - 上海口岸前5月出口玩具增长8.2% 查获侵权泡泡玛特产品6.3万件 [14]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 - 蔚来李斌称电池增大会加重车辆 对马路破坏更严重 部分国家已按车重征税 [12] - 华友钴业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5.62%-67.59% 达26-28亿元 [18] 半导体与电子 - 国力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31%-158% 受益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 [19] 食品饮料 - 燕京啤酒上半年净利润预增40%-50% 达10.62-11.37亿元 [20]
“百模大战”生变 巨头集体转向开源
中国经营报· 2025-07-05 04:46
行业趋势转变 - 大模型行业正从"参数竞赛"转向"生态共建",模型本身不再是护城河,生态体系成为竞争核心 [2] - 开源成为平台战争入场券,厂商比拼"产业落地能力"而非"参数数值",工程能力和行业经验更具主导权 [2] - 国际技术潮流推动开源趋势,海外厂商如OpenAI、Meta等率先开源,迫使国内厂商加速响应以避免生态落后 [4] 巨头开源动态 - 华为开源盘古70亿参数稠密模型、720亿参数MoE架构的盘古Pro MoE(激活参数160亿),并优化昇腾平台推理技术 [2][3] - 百度同步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涵盖47亿/3亿参数MoE模型及0.3亿参数稠密模型,实现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完全开源 [3][4] - 腾讯、智谱、月之暗面等厂商此前已开源大模型,阿里巴巴通过魔搭社区构建开源生态 [2][4] 开源驱动因素 - DeepSeek等开源模型成功提升行业标准,迫使闭源厂商重新评估商业模式,加入开源以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5] - 技术成熟降低开源风险:百亿级参数模型工程化能力趋成熟,MoE架构优化性能与资源利用率 [5] - 开源降低企业试错成本,提供"即插即用"基座,华为/百度通过昇腾、昆仑芯等软硬协同建立本土化新标准 [5] 商业逻辑与生态价值 - 开源是"牺牲边际利润换取生态控制权"的战略,闭源适合标准化服务,开源适合打造平台级入口与开发者网络 [6] - 中小企业可基于开源模型快速开发垂直应用(如医疗、教育),绕过研发高成本;开发者通过微调推动技术落地 [6] - 云服务商(阿里云、华为昇腾)和硬件厂商受益,开源模型拉动算力需求并强化技术优势 [6] 行业竞争与洗牌 - 开源潮将加速行业洗牌,技术门槛降低吸引新玩家,厂商需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以保持优势 [7] - 仅依赖参数优势的厂商可能边缘化,具备底座能力(硬件/框架)和开放生态策略(快速更新/高社区参与度)的厂商将胜出 [8]
★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科技金融多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我国正统筹推进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元金融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要求通过AIC股权投资试点、发展S基金等方式引导长期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1] 银行系AIC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 AIC试点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始于2021年,具有金额大、周期长、风险容忍度高等特征,截至当前全国已设立74只AIC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2][3] - 交子工融基金作为四川省首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规模达10亿元,已完成对量子科技企业的首单投资,并储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 [2] - 银行出资AIC股权投资基金比例上限提升至30%,其余70%需社会募集,目前多联合地方国资共同出资以深化产融结合 [3] 保险资金创新投资模式 - 保险资金通过投资S基金份额等方式参与硬科技投资,如国寿资产对北京科创基金投资50亿元,后者通过分散投资策略管理风险 [4][5] - 保险资金因负债刚性特征风险偏好较低,需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风险管理理念,如以组合收益率替代单项目评估 [5] 国资创投机构生态构建 - 国资创投机构如国投创合从种子轮介入科技企业,今年2月联合顺为资本对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投资数千万元 [6] - 国有创投机构探索接续投资机制,如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直接支持科研项目,并引入产业资金形成"科研经费-创投基金-产业资金"接力链 [7] - 科技企业融资需长期耐心资本支持,资本退出周期需与企业成长周期匹配 [7]
21专访|中科创星米磊:科学家创业仍是大势所趋,创投要有能力帮助补短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6:38
科学家创业与硬科技投资趋势 - 近年来投资机构重心转向科技创新领域,硬科技成为主流赛道,高校教授成为资本追逐对象 [1] - 硬科技攻关进入深水区后,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加大,技术被证伪、商业化失败等问题显现 [1] - 科学家创业存在商业思维和管理经验短板,行业开始反思是否出现泡沫 [1] -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科学家创业挑战大但不可矫枉过正,硬科技时代仍是大势所趋 [2] 中科创星的硬科技孵化实践 - 中科创星2013年成立,专注硬科技早期投资,已孵化530家企业,基金规模超120亿元 [1] - 2015年设立硬科技冠军企业创业营,免费提供转型课程,累计服务580位创业者,合作130位导师 [2][6] - 冠军营通过产业对接、企业走访等方式构建生态,孵化出智谱AI、中科海钠等标杆企业 [2][6] - 第十期创业营新增书籍赠阅环节,精选《创新者的窘境》等管理经典,强化认知提升 [3] 硬科技创业培训需求与生态建设 - 国内硬科技创业培训内容稀缺,冠军营填补市场空白,坚持公益性质不商业化 [7] - 课程体系持续迭代,涵盖技术思维向市场思维的转变,组织方式创新包括行业沙龙等 [5][6] - 中国硬科技企业占比提升,全球范围内创业课程迭代速度滞后于技术发展 [7] 科创债与民营GP募资创新 - 中科创星2024年6月发行4亿元科创债,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发债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9] - 科创债新政降低门槛,利好头部民营GP如君联资本、东方富海,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10] - 发债补充募资方式,增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但需机构资质符合审查标准 [10] 国际化布局与前沿赛道投资 - 中科创星计划在香港设办公室,对接大湾区科研资源并推动业务国际化 [11] - 2024年重点投资光子、量子、AI、航空航天等赛道,AI领域侧重底层芯片和算力 [13] - 人形机器人领域谨慎投资整机公司,但布局上游灵巧手、关节等核心技术环节 [15] 年轻创业者与颠覆式创新 - 冠军营学员年龄层下沉,1998年出生的创业者涉足高空风力发电等高风险领域 [16] - AI技术推动创业者年轻化,20多岁为创新巅峰期,试错成本低适合颠覆性创新 [16] - 硬科技进入深水区,年轻创业者更易挑战颠覆性项目,如智谱AI因技术积累受国资青睐 [14][16]
自主可控大模型建设见实效,央国企与头部厂商交出亮眼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6-23 15:26
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项目 - 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共建设4大产品线100个场景,科大讯飞承建32个场景[2] - 该项目采用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技术,通过中国信通院油气大模型系统能力评测,成为行业技术标杆[2][7] - 2024年8月完成备案,11月发布700亿参数版本,2025年5月升级至3000亿参数版本,语言模型参数提升328%,视觉模型提升1367%,多模态模型提升400%[5] - 模型在行业理解与推理能力上综合精度超出国内主流通用大模型6.5%以上[7] - 应用覆盖油气全产业链26条业务线119个业务域,形成"十域百景千应用"全景视图[13] 科大讯飞大模型战略 - 采用"1+N"模式,"1"为自主可控的讯飞星火大模型,"N"为行业垂直应用,覆盖教育、办公、汽车等七大领域[9] - 三大差异化战略:全国产化技术、深度行业理解、集中优势资源的"星火军团"组织架构[10] - 国内唯一实现全国产化算力+大模型的厂商,使用1/10参数达成优于10倍参数模型的效果[15][13] - 总结出"建算力、理数据、训模型、落场景、保安全、精运营"全套解决方案[16] - 26年AI技术积累,建立端到端行业团队实现高质量交付[17] 央国企大模型市场 - 2024年央国企数字化市场规模5931亿元,预计2025-2027年CAGR达10.7%,2027年将达8101亿元[18] - 2024年央国企采购项目占整体大模型市场61.3%,科大讯飞中标数和金额均居首[18] - 央国企采取审慎态度,重视可行性研究,建设时坚持场景优先、成本优先原则[9] -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中国绿发泰山大模型、中海油统一大模型平台等[13][14] 行业技术发展 - 油气行业将人工智能视为颠覆性技术,国际能源公司纷纷布局大模型竞争[3] - 中国石油将"数智石油"纳入战略体系,昆仑大模型作为智能化发展工程核心[3] - 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字节、阿里、智谱等厂商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9] - 高质量数据集构建需全集团动员,模型训练需突破参数效率瓶颈[13] - 采用MVP模式快速迭代,确保应用创造显著业务价值[13]
聊聊4个出海中最常见误解
36氪· 2025-06-20 11:08
出海战略转型 - 中国企业出海不再依赖成本优势 过去10年制造业用工成本翻倍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倒逼企业升级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1] - 供需错配成为新驱动力 国内积累的技术或场景理解能力可填补海外市场缺口 如影石Insta360通过防抖运动相机切入滑雪拍摄细分市场 [2][3] - 技术红利推动附加值提升 AI、新能源、柔性制造等领域突破使企业能输出高附加值产品 RCEP等政策降低跨境门槛 [8] 差异化竞争路径 - 技术是入场券 但需结合场景和生态 Shein通过"小单快反"模式(7天上新数千款)满足Z世代快时尚需求 整合大数据选品、AI设计、自动化生产和海外仓物流 [10][11][12] - Loona宠物机器人案例 集成ChatGPT和多传感器 针对欧美市场定制多语言交互和宠物管理功能 众筹获300万美元 [13][14] - 差异化核心在于技术应用+场景洞察+生态整合 而非单纯参数竞争 [15] 本地化深度实践 - 文化适配是关键 Shein在巴西调整产品设计(宽松剪裁/亮色防晒)后销售额达80亿雷亚尔(约15.6亿美元) [19][20] - 本地化需重构产品逻辑 小米在印度建厂+设立研发中心+本土化营销 提升交付效率和文化认同 [25] - 圣保罗海外仓投用使Shein巴西配送时效从15-30天缩短至3-5天 覆盖90%人口 [21][22] 合规竞争力构建 - 宁德时代通过德国联合实验室对接欧盟标准 将合规转化为政府信任和补贴获取能力 [28][29] - 传音手机在非洲实施数据隐私保护(默认关闭权限/本地加密) 2024年营收631.97亿元 全球市占率14% [31] - 深圳福田区"一站式服务"政策使企业出海流程时间成本降低30% [32] 成功要素总结 - 出海四维模型:供需错配机会捕捉+技术场景生态组合+深度本地化+法规合规能力 [33][34]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1.6大模型;速卖通AliExpress上线卖车业务|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8:00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1.6大模型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1.6大模型,支持256k长上下文,为首个具备此能力的大模型 [1] - 截至2025年5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达16.4万亿 [1] - 大模型行业竞争激烈,需持续优化性能并拓展多模态等前沿领域 [1] 谦寻推出"谦寻超级会员"小程序 - 谦寻控股上线"谦寻超级会员"小程序,已完成相关监管备案流程 [2] - 公司否认该小程序与薇娅复出有关,并表示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不实信息 [2] - 直播电商行业正从流量依赖转向价值深耕,私域运营成为新趋势 [2] 速卖通上线汽车销售业务 - 速卖通在中东地区上线汽车销售业务,主打中国新能源车型 [3] - 上架车型包括比亚迪元、吉利星愿、小米SU7、理想L7、小鹏G9等 [3] - 部分车型已加入速卖通百亿补贴品牌出海计划 [3] VAST完成新一轮融资 - 3D大模型公司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4] - 本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靖亚资本跟投 [4] - VAST发布全球首个AI驱动的一站式3D工作台Tripo Studio,并即将推出Tripo 3.0算法 [4] - 公司已服务超过200万创作者,计划拓展影视、游戏、工业设计等应用场景 [4]
对话创世伙伴创投周炜:未来大模型巨头最多不超过3家 | 科创100人
新浪科技· 2025-06-11 08:58
AI与机器人赛道趋势 - AI与机器人赛道正处于从底层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的关键转折期 [2] - 大模型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未来可能仅存1-3家真正的大模型巨头,无法跻身头部的企业将转向垂直领域发展 [2] - 真正的技术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呼吁投资者更关注AI应用层而非盲目追逐底层技术热潮 [2] 投资策略与挑战 - 非技术背景的投资人面临巨大挑战,评估机器人或半导体项目的复杂度远超互联网App [2][4] - AI智能体的逻辑与移动互联网高度相似,为传统互联网投资人创造新的用武之地 [2][4] - 投资重心转向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三大领域,即"Go Smart,Go Green, Go Global"战略 [3] AI智能体与投资逻辑 - AI智能体的爆发将带来投资逻辑的转向,与传统互联网投资逻辑相似 [4] - 机器人技术是广义的,涵盖所有先进制造领域和可移动的智能设备 [3] - 绿色环保和全球化潜力成为投资的关键标准 [3] 大模型行业竞争 - 大模型行业呈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资本向头部集中,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压缩 [5] - 行业分化是必然趋势,无法成为通用大模型巨头的企业将被垂直行业吸收整合 [5] - 2025年被广泛认为是"AI智能体(AI Agent)元年" [5] AI行业周期预测 - 2025年下半年可能出现"冰冻期",科技行业历来呈现周期性波动 [6] - 本轮AI技术革命可能突破传统周期律,有望规避行业低谷 [6] - AI具备自我进化能力,且进化速度远超想象,可能在某些方向上实现技术突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