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总规模50亿,广西首只工业创投类母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7-21 17:58
广西兴桂新型工业化创业投资基金设立 - 广西工业创投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总规模50亿元 首期规模20亿元 是广西首只聚焦工业领域的创投类母基金 [1] - 基金采用"1+N"母子基金模式 聚焦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投向工业领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 [1] -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基金运作架构 - 广西引导基金公司和广投资本作为有限合伙人 广投鼎新基金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和基金管理人共同出资设立 [1] - 广投集团将坚持市场化运作基金 探索创新国有资本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 [1] 基金发展目标 -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带动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广西 [1] - 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 [1]
【招银研究】内外积极因素共振,股强债弱格局凸显——宏观与策略周度前瞻(2025.07.21-07.25)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21 17:53
尽管经济显著转冷,但就业依然稳健。 周频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回落0.6万至22.1万,显著低于季节性水平。 关于特朗普可能解雇鲍威尔的传闻引发风波,长期通胀预期上行但降息预期依然稳定。 7月18日5年期盈亏平 衡通胀率升至2.5%,为"对等关税"冲击以来最高值。多位美联储官员及下一任主席人选表达了对降息的支持态 度,年内降息预期稳定在2次(50bp)。 海外策略:通胀引发鹰派担忧,传言加剧市场震荡 上周影响境外市场波动的因素包含两方面:一是美国通胀数据略超预期,市场反应偏鹰。二是市场一度传言特 朗普可能罢免鲍威尔,美联储独立性遭到质疑,导致股债汇盘中三杀,但是随着后续特朗普表明并不打算解雇 鲍威尔,市场波动性才相应降低。整体来看,美债利率、黄金震荡,美元小幅反弹,人民币小幅走弱。 海外宏观:美国经济疲弱,降息预期稳定 "紧财政"与"高利率"短期内成为美国经济的双重压制。 7月18日,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二季度美国实际 GDP年化增速预测值为2.4%,全部来自进口减少的贡献。其中私人消费增速降至1.5%,私人投资增速降 至-11.8%,主要来自库存拖累,地产(-7.0%)、建筑(-5.0%)及设备(-0. ...
追风逐光,行稳致远——鄂尔多斯构筑“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矩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17:41
新能源产业布局 - 鄂尔多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打造国内标杆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基地 [1] - 当地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达1.5亿千瓦以上,已批复风电光伏大基地超6000平方公里,获批新能源装机超8000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 - 新能源产业和防沙治沙有机结合,"光伏长城"总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 [3] 新能源装备制造 - 风电产业拥有中车和株洲时代2家公司,形成以整机和叶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大功率智能风机、百米级叶片生产等领域"智造"水平全国领先 [3] - 光伏产业拥有晶澳、亿利新能源、晶旭新能源3家公司,全力构建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生态 [3] - 形成风电装备10GW、光伏电池及组件85GW、储能装备37GWh、正负极材料70万吨、氢能装备超2万台套产业体系 [6] 氢能产业发展 - 全球首套"千标方级别的方形插片式带压制氢系统"在鄂尔多斯正式下线,目前全市共有氢能装备制造项目12项 [3] - 实现绿电开发潜力在16.5亿千瓦时以上,绿电消纳总能力在36亿千瓦时以上,通过绿电变绿氢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园区80%能源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20%通过电网回购绿电,实现100%绿电供给 [4] - 园区打造以远景为龙头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4] - 引进奇瑞、厦门金龙、东风柳汽等7家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150余家,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7][8]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康巴什区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放测试道路355.75公里,打造全息感知智能化路口110个,部署智能网联车辆33辆,测试里程突破4万公里 [10] - 国内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卡尔动力部署166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用于煤炭运输,累计运力达680万吨,平安运营590万公里 [10] - 成功获批全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组织开展无人重卡、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配送车等无人驾驶试验 [11] 产业规模与目标 - 今年一季度鄂尔多斯汽车制造业增长35.8%,全市力争2025年底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8] - 高新区入驻企业2398家,拥有专利数2386件,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 [9] - 以奇瑞、金龙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累计申报各类专利65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近500件 [9]
小米YU7、尊界S800车价差60万,保费仅差几百,博主曝光:小米赔付率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7:33
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异常现象 - 小米YU7(售价35.74万元)与尊界S800(售价94.8万元)保险费用仅相差690.55元(8187.22元 vs 8877.77元),价差60万但保费差距不足5% [1][2][3] - 两车均投保中国平安相同条款方案(含300万第三者责任险),小米YU7保费高主因赔付率较高导致系统定价上浮 [3]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20万辆,18小时锁单24.8万辆,Max版售价达32.99万元 [6] - 二手市场出现"0公里准新车"加价现象,80余台二手YU7挂牌价35-39万元(较新车溢价1-2万),部分车商通过抢订转手或二次加价推高价格 [15][16][18][19] 小米保险业务布局 - 小米通过四川银米科技(注册资本20亿元)参股北京法巴天星财险,后者于2024年11月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筹建 [9][10][12] - 四川银米由小米集团全资控股,雷军通过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持股90% [12][14] 竞品市场动态 - 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尊界S800(定位百万级)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台 [7] - 小米集团当前市值约1.5万亿港元(股价57.75港元) [20]
赛力斯(601127):问界引领高端化转型,盈利能力跃升;首予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7-21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予赛力斯买入评级,目标价 180.5 元人民币,当前股价较目标价有 38.4%的上升空间 [4][5][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端新能源市场国产化率提升,问界品牌高端化确立,赛力斯盈利能力向上,M8 有望成细分市场第一 [10][14][18] - 华为智驾领先,赛力斯入股引望加强华为属性和智能化水平,维持领先优势 [10][15][58] - 赛力斯加速高端转型,预计 2025 - 27 年盈利提升,自由现金流为正,首予买入评级 [10][17][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问界品牌高端化确立,盈利能力领先行业 - 2024 年中国内地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60 万辆,占比超 23%,自主品牌市占率近 58% [10][14][18] - 问界在华为赋能下完成品牌上探,M9 重塑高端 SUV 格局,M8 巩固高端布局,1Q25 赛力斯毛利率 27.6%领先 [10][14][18] - 问界 M8 4 月上市,5 月销量超 1.2 万辆,6 月达 2.1 万辆,预计稳态月销 1.5 万辆 [10][14][18] 中国内地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捕捉消费需求转变机遇,市占率提升趋势明确 - 消费者对电动化等需求增长,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抢占传统豪华燃油车市场,2024 年销量占比 23.4%,预计 2025 - 27 年销量约 320/390/440 万辆 [19] - 合资高端豪华品牌销量承压,传统 BBA 增长乏力,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车型崛起,2024 年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50 万辆,市场份额 57.7%,预计 2025 - 27 年销量达 200 万/250 万/300 万辆 [19][22][25] 主力品牌问界 M9:高端品牌调性基本确立,细分市场销量领先 - 赛力斯主要品牌有问界等,问界已推出 M5、M7、M9 和 M8 四款车型,覆盖 20 - 60 万元价格带,2024 年问界品牌销量 38.9 万辆 [29] - 问界 M9 售价 46.98 - 56.98 万元,在高端 SUV 市场挑战 BBA,提供丰富高端配置,智能座舱和智驾超越传统豪华车型 [30] - 2024 年问界 M9 在 45 - 60 万元 SUV 市场市占率全国第一,该市场 CR3/CR5 占 55%/75%,M9 和奔驰 GLC 为第一梯队,理想 L9、宝马 X5 为第二梯队 [33][34][35] 新车型问界 M8:进一步完善问界品牌产品矩阵,有望成为细分市场第一 - 问界 M8 2025 年 4 月上市,定价 35.98 - 44.98 万元,完善问界品牌产品矩阵,覆盖 20 - 60 万元价格带 [39] - 2024 年 35 - 45 万元 SUV 市场规模约 110 万辆,竞争格局分散,CR3/CR5 为 33%/47% [39] - 该市场第一梯队为传统 BBA 和理想系列,年销量 8 - 15 万辆;第二梯队销量 8 万辆以下,自主品牌占比逐渐提升,问界 M8 有望成细分市场第一,稳态月销 1.5 万辆 [39][40][44] 高端化驱动盈利跃升:赛力斯毛利率领先自主车企 - 问界品牌高端化提升赛力斯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高端车型提升单车售价和毛利率,增强资本市场预期 [48] - 销量上,赛力斯与理想接近,吉利、长城领先;ASP 上,赛力斯 2024 年达 28 万元,与理想、蔚来接近 [48] - 毛利率方面,赛力斯 2024 年 27.6%领先,理想和长城约 20%,小鹏和吉利约 15%,蔚来 9.9% [48][57] 深度协同华为,智驾领先同行 - 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产品迭代加速,已更新至 HarmonyOS 5 和 ADS 4,大多整车厂将转向感知端大模型 [58] - 华为 ADS 搭载多款车型,合作车企规模扩大,华为有望在数据规模上领先,问界依托华为维持领先优势 [58] - 华为通过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智选车模式下与问界等深度协同,问界成华为智选车成功样本 [59][60] 入股引望,华为属性和智驾优势再加强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从技术协同到产品共创,问界 M5、M7、M9、M8 推动赛力斯转型 [65] - 2024 年赛力斯子公司收购引望科技 10%股权,引望整合华为车 BU 核心技术能力 [67] - 入股引望战略意义重大,加深与华为合作,提升智能驾驶掌控力,增强高端车型开发能力,有望获投资收益 [72] 华为智驾目前处于第一梯队,ADS 4 率先迈向 L3 级自动驾驶 - 按量产进展,实现城区 NOA 的华为系车型处于第一梯队,蔚来、小鹏推进城区 NOA 覆盖 [79] - 2025 年 4 月华为发布 ADS 4,在架构、感知硬件、算力平台等方面升级,降低对高精地图依赖,实现全国城区 NOA [82] - 华为智驾在端到端路线有领先优势,搭载车型多,数据规模大,与多家车企合作 [86][87][88] 财务预测:预计 2025 - 27 年每股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为 37.9% - 预计 2025 年问界 M8/M9 合计占比 53%,单车均价 29.7 万元,毛利率 27.1%,净利率改善,自由现金流为正 [100][101][118] - 预计 2025 年交付量 56.5 万辆,同比增长 13.7%,超 30 万售价车型占比上升,盈利能力改善 [101] - 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达 109 亿/124 亿/156 亿元,净利率稳定在 6.1% - 7.3% [118] 公司介绍 - 赛力斯从零部件起家,历经转型成为高端智能电动企业,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 [138][139][140] - 主营业务为整车制造和零部件,新能源收入占比超九成,问界是核心增长品牌 [141] - 公司有三个问界工厂,设计产能 30 万辆,销售渠道为自营 + 华为门店 + 与中升集团合作,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37.3% [146][147][148]
理想i8怎么还敢做成这样?
半佛仙人· 2025-07-21 17:26
理想i8设计策略分析 - 理想i8采用与MEGA相似的争议性造型设计 核心目的是通过极端外形避免MPV传统商务车形象[8][9] - 该车型本质是缩小版MEGA 通过零部件复用和成本控制实现比MEGA便宜20万的定价策略[8] - 目标用户群体为心理承受力强的高消费人群 这类消费者不惧争议且享受话题性[10][11] MEGA车型市场验证 - MEGA最初因纯电属性+50万高价导致销量不佳 但改款降价后出现明显销量回升和提车等待期延长现象[5] - 市场表现证明造型争议并非核心问题 价格才是关键变量 45万增程版本可能更具市场竞争力[3][5] - 理想通过MEGA验证了"争议造型+合理定价"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为i8推出提供决策依据[8] 理想产品线战略 - 理想L系列成功本质是打造"像SUV的MPV" 解决消费者抗拒传统MPV造型的心理障碍[8] - 公司产品策略强调外形差异化 通过极端设计避免被误认为商务车司机[9] - 理想擅长精准把握消费心理 利用争议话题性提升产品传播度和用户认同感[11] 消费者行为洞察 - 高端汽车消费者对产品争议具有较强免疫力 甚至将负面评价转化为身份认同感[10][11] - 用户更恐惧产品平庸而非争议 独特造型带来的记忆点比负面评价更具商业价值[11] - 理想通过价格调整将MEGA从"天崩开局"扭转 证明目标客群价格敏感性高于造型敏感性[5][8]
大成基金旗下大成中证A50ETF二季度末规模41.56亿元,环比减少33.5%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45
大成中证A50ETF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成中证A50ETF期末净资产41.56亿元,较上期减少33.50% [1] - 近3个月收益率7.55%,近一年收益率17.54%,成立以来收益率19.34% [3] - 股票持仓前十合计占比54.01%,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头部企业 [3] 基金经理背景 - 李绍现任大成基金指数与期货投资部总监,经济学硕士,2015年5月加入公司 [2] - 曾任职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机构,主持编制中国商品期货指数系列 [2] - 2024年3月6日起担任大成中证A50ETF基金经理,目前管理多只指数型基金 [2] 基金规模变动 - 2025年6月30日期间赎回0.01亿份,期末总份额0.02亿份,净资产环比下降24.80% [3] - 2024年四季度净资产变动率-47.96%,2024年三季度变动率-27.77% [3] 基金公司信息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注册资本2亿元,法定代表人吴庆斌 [3] - 公司注册地位于深圳市,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服务 [3]
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62%,磷酸铁锂平均报价持平丨行业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6:20
新能源汽车板块行情 - 新能源汽车指数周涨幅2.62%,跑赢沪深300指数1.53个百分点 [1] - 汽车零部件指数表现最佳,周涨幅3.15% [1] - 锂电池指数周涨幅2.94%,在新能源车电池板块中领先 [1] 新能源整车企业表现 - 江淮汽车周涨幅17.4%居首,北汽蓝谷(9.44%)和海马汽车(6.97%)紧随其后 [3] - 比亚迪周涨幅1.61%,收盘价329.11元为板块最高 [3] - 赛力斯是唯一周跌幅(-1.36%)的整车企业 [3] 核心零部件板块 - 电机板块中卧龙电驱(5.68%)和江特电机(4.94%)领涨 [4] - 汽车零部件领域,中捷精工(14.33%)和拓普集团(10.85%)涨幅超10% [5] - 上海物贸在汽车服务板块以40.13%周涨幅表现突出 [6] 电池材料价格变动 - 电池级氢氧化锂报价63200元/吨,周涨600元 [12] - 电池级硫酸钴报价51250元/吨,周涨250元 [14] - 六氟磷酸锂报价49250元/吨,周跌500元 [24] - 三元前驱体523型报价76500元/吨,周跌1000元 [19] 行业产销数据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126.8万辆,同比增26.4% [30] - 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磷酸铁锂占比81.4% [30] - 比亚迪6月销量38.26万辆,零跑同比增速138.65% [31]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9.6GWh,同比增47.4% [30] 细分领域表现 - 燃料电池板块冰轮环境周涨8.8% [8] - 充电桩相关天齐锂业(8.24%)和天赐材料(4.66%)领涨 [9] -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欧陆通(16.33%)和朗特智能(11.64%)表现亮眼 [11]
中国最大忽悠,再次震惊全球
36氪· 2025-07-21 16:13
贾跃亭与法拉第未来(FF)最新动态 - FF近期签订1.05亿美元(约7.5亿元人民币)融资协议 成立十一年累计融资超50亿美元 [4] - 公司推出新款"FX Super One"车型 定位AI-MPV 搭载激光雷达 宣称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 [5] - 已签署100台FX定金协议 To B付费预订单总量超4100台 [5] 商业模式转型 - 从To C转向To B市场 规避新能源乘用车激烈竞争 [6] - 目标客户包括合作伙伴/租车公司/直播电商MCN机构/房产经纪公司四类群体 [8] - 计划7月23日在美国国会山俱乐部举行汽车产业交流会 探讨关税/补贴等政策议题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新能源To C市场由比亚迪与特斯拉主导 合计市占率超35% [6] - 中国头部车企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市占率超50% [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1.9% 行业价格战加速洗牌 [6] 战略布局 - 提出"中美汽车桥梁"概念 试图改变美国新能源产业闭塞现状 [10] - 计划利用中国产业链经验革新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 [11] - 美国资本对新能源态度分化 传统财团与新兴势力持续博弈 [11] 财务与法律状况 - 贾跃亭中国境内剩余债务约140亿元 较乐视暴雷时340亿元已偿还部分 [12] - 收到SEC"韦尔斯通知" 被指控违反联邦证券法反欺诈条款 [13] - 通过个人破产重组及FF股权安排化解美国境内债务 [12]
六座纯电SUV激战正酣:特斯拉入场太晚了吗?|钛度车库
钛媒体APP· 2025-07-21 15:37
行业趋势 - 2025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围绕"家庭出行"的六座纯电SUV竞争全面爆发,特斯拉、蔚来、理想、问界等品牌纷纷加入战局 [2] - 2023年六/七座SUV市场销量同比增加14万辆达到113万辆,2024年预计同比增加13万辆至125万辆,主要受理想L9、问界M9等新车拉动 [3] - 2025年上半年中大型SUV销量同比增长28%,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5%,六座车型贡献超70%销量,二胎、三胎家庭为核心消费群体 [4] 竞争格局 - 特斯拉Model Y L定位40万元级市场,轴距3040mm,车长近5米,搭载三元锂电池,预计金秋发布 [2] - 蔚来乐道L90起售价27.99万元,轴距3110mm,第三排腿部空间892mm,储物容积920L,电池租用方案低至19.39万元 [5] - 理想i8预售价35万-40万元,车长5米,延续"冰箱+彩电+大沙发"家庭娱乐座舱理念,7月29日公布售价 [5] - 问界M8纯电版预计8月上市,搭载华为ADS 4.0智驾系统,参考增程版35.98万-44.98万元定价 [6] 产品策略 - 空间表现成为六座纯电SUV的核心竞争点,特斯拉Model Y L、蔚来乐道L90、理想i8等均强调超长轴距和第三排舒适性 [9] - 配置方面,"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为准入门槛,问界M8纯电版主打华为鸿蒙座舱与智驾,蔚来乐道L90继承换电体系,特斯拉Model Y L或依靠成本控制和FSD落地 [10] - 价格集中在30-40万元区间,乐道L90主打性价比,理想i8定位高端,问界M8平衡技术溢价,特斯拉Model Y L可能发起价格冲击 [11] 市场动态 - 蔚来乐道L90、理想i8、问界M8纯电版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市,特斯拉Model Y L延迟至9月底或10月发布,错过暑期购车季 [7] - 特斯拉Model Y L面临中国品牌2-3年换代周期的竞争压力,需证明其本土化需求响应能力 [7] - 纯电平台在纵向空间和地台平整度上具备先天优势,但需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舒适性 [10]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六座纯电SUV市场将步入高度"内卷"阶段,价格、空间、智能、补能、服务等多维度较量 [12] - 家庭用户对纯电车型接受度提升,补能网络完善和800V高压快充落地推动纯电SUV爆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