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搜索文档
炸了!美国数据一出炉,特朗普坐立难安!美专家已发出严厉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57
美国就业市场 - 2025年8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岗位仅7 3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人 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记录 [1] - 劳工部对前两月数据大幅修正 5月和6月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从14 4万和14 7万削减至1 9万和1 4万 合计减少25 8万个岗位 [1] - 失业率从4 1%升至4 2% 劳动参与率跌至三年新低62 2% [1] - 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是唯二就业增长领域 联邦政府7月裁员1 2万个岗位 年初至今累计削减8 4万个岗位 [1] - 自2023年以来非农就业数据累计下修超过170万个岗位 [4] 美国经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等国征收50%关税 对美国制造业产生反作用力 [4] - 企业普遍等待美联储9月降息以缓解经济压力 但民众未感受到实质性改善 [4] - 巴伐利亚机床厂因美国客户取消800万欧元订单导致机器被退货 [4] 投资界观点 - 吉姆·罗杰斯清空所有美国股票 仅保留中国等两国股票 认为中国将成全球主导力量 [8] - 特别看好中国旅游业潜力 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将改变全球经济政治格局 [8] - 警告美国债务危机风险 类比英国1976年债务危机 预测美国将面临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 [9] - 指出美国股市自2009年持续牛市存在巨大泡沫 美联储低利率政策不可持续 [9] - 强调中国在21世纪的重要性 建议为下一代学习中文 [12]
马斯克放大招!推出视频生成器Grok Imagine ,实时AI视频渲染技术有望3到6个月实现——《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7:33
重要市场新闻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工具利率,以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前已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人工智能与内容生成 - 马斯克宣布向Grok Heavy订阅用户推出AI文本转视频生成器Grok Imagine,视频渲染时间从60秒缩短至15秒,且视觉质量未受影响,预计3到6个月内有望实现实时视频渲染 [2] - Grok Imagine正处于测试阶段,用户可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带音效的视频片段,相关应用在社交平台快速流传 [2] - 2025年被视为Agent(智能体)元年,AI应用加速落地,尤其在B端领域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概念股包括宣亚国际、易点天下、万兴科技 [2]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目标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到2030年该占比提升至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方案要求数智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广泛应用,重点企业深度应用AI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据互联共享 [3] - 咨询机构IDC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AI手机和AI PC市占率将分别超过50%和80%,AI agent有望在工业、教育、金融等行业率先落地,概念股包括汉得信息、赛意信息、鼎捷数智 [3] 脑机接口与类脑计算 - 浙江大学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其脉冲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神经突触超过千亿,典型运行功耗约2000瓦,是国际首台神经元规模超20亿的类脑计算机 [4] - 国家医保局已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服务项目立项,机构指出收费机制的出台有望加快技术落地 [4][5]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技术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领域潜力巨大,概念股包括冠昊生物、汉威科技、创新医疗 [5]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长青科技股东深创投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824.73万股,占总股本的5.98% [6] - 方大特钢股东徐惠工拟减持不超过2313.18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华仁药业股东红塔创新拟减持不超过1182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晨丰科技股东杭州宏沃拟减持不超过169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占总股份的1.6231% [7] - 中旗新材股东海南羽明华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42.7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 [7] - 高凌信息股东资晓投资、曲成投资、华金领越拟分别减持不超过0.62%、0.77%、1.03%的公司股份 [7]
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 上市公司是多元投资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将各类投资者的分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合力 [1][2] - 综合价值管理需统筹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和社会投资人的不同需求 [1][4][8] - 股权结构呈现社会化趋势,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50.7%降至2024年42.0%,前十大股东持股中位数从63.9%降至57.0% [3] 行业差异与发展阶段 - 传统周期和消费板块注重金融投资价值,科技板块注重产业投资价值,金融和社会服务领域注重社会价值 [6] - 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需重视技术创新,成熟期公司需平衡业绩与社会责任,衰退期公司需战略转型 [7] - 2024年A股披露独立ESG报告的公司近2500家,披露率超45% [5] 股东分歧与治理 - A股自然人投资者超2亿人,持有流通市值比重超30%,与产业资本大股东存在价值取向差异 [10] - 大小股东在利润分配、并购重组、研发投入等决策上难以达成一致 [11] - 需优化股东制衡机制,建立科学资本分配方案,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12] 技术创新协同 - 产业投资人关注技术颠覆性,企业家更注重经营稳健性,导致技术路径选择分歧 [14] - 过去部分传统行业盲目跟风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但无实质成果 [15] - 需建立技术决策流程,深化与产业投资人战略协同,完善创新估值方法 [16][17]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涉及对赌协议纠纷的A股公司案例超400起 [19] - 专业机构投资者受短期业绩排名影响呈现趋同交易特征 [20] - 需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吸引"耐心资本",合理设定对赌目标 [21] 社会价值平衡 - 社会投资人关注品牌信用、绿色生态等长期价值,与短期经济目标可能冲突 [24] - 企业家个人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显著,如Meta市值2022年跌65%、2023年反弹180% [26] - 需设立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开发满足社会痛点的产品实现共赢 [25]
投资策略周报:坚守自我,科技为先-20250803
开源证券· 2025-08-03 11:11
市场整体观点 - 市场在连续五周上涨后进入调整阶段,新增资金边际赚钱效应趋弱,但市场中枢仍在抬升,不应在牛市中过度恐慌 [2][12] - 7月市场呈现双轮驱动格局:一是"反内卷"政策下的PPI修复扩散行情,二是全球科技共舞带来的成长股弹性 [2][12]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增速放缓,融资买入额占全A成交比从高点回落至7%-10%的中性区间,部分AI细分领域有所回暖 [12][13] PPI修复逻辑 - 尽管PPI仍处低位,但M1同比持续回升(2024年下半年以来)为价格修复提供领先信号,信用端传导显示边际改善可能 [14][16] - CRB指数与PPI走势出现结构性背离(铜等工业金属领涨 vs 国内黑色系疲软),但螺纹钢价格从7月开始向铜价收敛,补涨逻辑正在形成 [17][20] - "反内卷"政策经历三轮演变(2024年7月至今),通过规范价格秩序引导产业回归正常盈利轨道,化工ETF和钢铁ETF已突破20月均线+2倍标准差 [21][23][27][28] - 顺周期品种(保险、有色、建材、白酒、地产、化工)因估值低位和PPI预期改善具备修复空间,部分权重股仍低于三年半移动平均线 [30][31][32][33][35] 科技成长主线 - TMT板块(尤其是通信)展现强资金承接能力,2025年Q2主动偏股基金在电信和信息技术持仓同比分别增长43.4%和262.3% [37][38][41] - 半导体周期或进入上行阶段,AI算力需求(GPU/HBM)叠加消费电子复苏,景气斜率有望超越上轮周期 [44][48][49][50] - 科技细分领域估值分化:光通信板块估值修复,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设备板块仍处低位区间 [54][55][56] 配置建议 - 行业配置采用"4+1"框架: 1)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58] 2) PPI修复扩散方向(保险/有色/建材/白酒/地产/化工)[58] 3) 反内卷广谱方向(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恒生互联网)[58] 4) 出海机会(汽车/风电/零食等)[58] 5) 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黄金/高股息)[58]
AI大模型如何重塑业务:行业实战派拆解场景创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24
AI大模型在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 AI大模型正从技术浪潮向产业一线渗透,企业聚焦如何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业务价值,沙龙汇聚100+产品人探讨破局之道 [1] - 物流、医疗、教育、家装领域的四位实战专家分享如何围绕业务痛点将AI深度融入场景,驱动产品核心价值重构 [1] 医疗领域的AI轻量化突围 - 兰安生科技从中医理疗、减重门诊等消费医疗场景切入,避开严肃医疗的复杂合规门槛 [4] - AI产品经理需具备"双轨思维":既要懂大模型能力边界,更要扎根行业场景,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4] - 私域运营智能化:AI客服替代70%人工咨询,形成"症状预判-机构推荐-预约取号"闭环提升转化率 [5] - 资源调度算法化:开发"AI候补系统"自动释放医师资源并推送新用户,提升机构人效 [5] - 内容变现模式:AI辅助生成医疗文章,6个月积累3万精准粉丝,形成"内容引流-咨询转化-工具付费"闭环 [5] 物流行业的AI重构 - 快递100构建"中国首个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覆盖4000+转运中心、9800+运输线路、24万快递网点、340万快递员 [5] - 数据结构化:单日高效处理千万级非标准面单信息,构建物流知识图谱 [6] - 时效预测升维:从"快递到哪里"转向"快递何时到",提供"分钟级预测、小时级确定性" [6] - 赋能中小电商:将头部电商的时效体验能力普及至中小电商平台、自营电商和泛电商品牌 [6] - AI时代需重做产品,用数据驱动"数字孪生",重构核心能力而非仅优化表层交互 [7] 家装行业的AI转型路径 - 巢搭配用"笨办法"实现AI转型:先花3个月梳理11年业务资料统一存储,解决信息散落问题 [8][12] - 用AI工具链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将小红书运营效率提升50% [12] - 分析3000+成交案例提炼用户画像,使到店客户签约周期从3周缩短至7天 [12] - AI转型本质是重新定义业务效率与用户体验,需聚焦"业务场景×工具能力×人的适配" [8] 教育场景的范式跃迁 - 码隆智能提出从"+AI"(线性优化)到"Xᴬᴵ"(范式跃迁)的理念,彻底重塑行业基因 [9][11] - "+AI"重构交互体验:多模态大模型开发智能实验助手,实现实时语音纠错和互动答疑 [13] - "Xᴬᴵ"重塑教育模式:打造AI自习空间,学生自主选择与AI共学路径,推动教育向个性化演进 [13] - 产品经理角色进化:从需求调研者变为与用户共创未来场景的伙伴,需深谙用户场景与AI能力边界 [11] 行业实践的核心启示 - AI大模型的终极价值在于精准锚定业务"真问题",用技术重塑产品内核与用户体验 [14] - 成功案例均将大模型通用能力与行业场景创新融合,如物流时效确定性、轻量医疗闭环、家装数字化、教育范式跃迁 [14]
医疗ETF(512170)获融资买入2.44亿元,居两市第50位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18
融资交易情况 - 医疗ETF(512170)8月1日融资买入额2.44亿元,位列两市第5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2.55亿元,净卖出1097.96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30日-1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2.74亿元、2.55亿元、2.44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日融券卖出11.65万股,净买入74.89万股 [1]
日本企业“破产潮”影响广泛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9
日本企业破产潮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负债超1000万日元的破产企业达4990家,同比增长1.19%,创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1] - 装修和涂装行业破产119起,达20年来上半年最高纪录,超过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水平[1] - 托育机构破产22家同比增长70%,54.3%运营商预测利润下降[2] - 居家护理机构破产45起连续两年创新高,同比增长12.5%[2] - 按摩针灸接骨行业破产55件同比增长17%[2] - 医院诊所破产21家同比增长16.6%,连续5年超上年同期[3] 主要破产原因分析 - 材料与人工成本高涨导致施工企业"价格转嫁难",资金链断裂[1] - 托育行业受少子化影响竞争加剧,保育员短缺且招聘困难[2] - 居家护理行业因护理费调整、服务对象减少、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结构失衡[2] - 医疗行业因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医疗费用增长不同步[3] - "物价高"因素导致343起破产,餐饮业43件达去年同期1.6倍[3] - "人手不足"相关破产172件创新高,含招聘困难68件、员工离职54件、人工成本上涨50件[4] 系统性风险因素 - 日元贬值相关破产33件总负债889亿日元,达去年同期8倍[4] - 税金滞纳导致破产77件,为2016年以来第二高[4] - 美国利率政策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汇率风险[4] - 政局动荡导致物价调控措施落地存疑[5] - 偿债高峰与汇率风险交织形成系统性困境[5] 行业影响深度 - 装修行业受材料成本高涨和"验货销售"信誉危机双重打击[1] - 托育机构面临午餐食材和设施水电费成本上涨压力[2] - 医疗行业设施维护成本上升与医疗服务收费失衡[3] - 餐饮行业受物价高涨冲击最为突出[3] - 小微企业因缺乏涨薪资源陷入人员流失恶性循环[4]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下跌,全球航空业ETF跌3.6%,区域银行业ETF跌3.1%,网络股指数ETF跌3%。
快讯· 2025-08-01 21:57
美股行业ETF表现 - 全球航空业ETF当前价23 08美元 下跌3 63% 成交量35 39万股 总市值7270 20万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8 95% [1][2] - 区域银行业ETF当前价58 21美元 下跌3 08% 成交量506 70万股 总市值48 5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23% [1][2] - 网络股指数ETF当前价265 64美元 下跌2 99% 成交量44263股 总市值176 3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9 24% [1][2] - 半导体ETF当前价280 47美元 下跌2 88% 成交量185 63万股 总市值33 1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15 82% [2] - 银行业ETF当前价54 77美元 下跌2 58% 成交量34 73万股 总市值42 39亿美元 年初至今微涨0 13% [2] - 可选消费ETF当前价215 98美元 下跌2 46% 成交量92 57万股 总市值271 2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3 26% [2] - 金融业ETF当前价51 15美元 下跌2 34% 成交量857 95万股 总市值569 2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6 57% [2] - 科技行业ETF当前价256 72美元 下跌2 29% 成交量113 26万股 总市值816 51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10 78% [2] - 全球科技股ETF当前价93 81美元 下跌2 15% 成交量15727股 总市值13 1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10 90% [2] - 能源业ETF当前价86 16美元 下跌1 21% 成交量299 69万股 总市值215 7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2 19% [2] - 公用事业ETF当前价85 09美元 下跌0 68% 成交量274 66万股 总市值123 53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14 00%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当前价132 15美元 下跌0 46% 成交量22 00万股 总市值104 93亿美元 年初至今微涨0 04% [2] - 医疗业ETF当前价131 01美元 上涨0 45% 成交量345 19万股 总市值250 7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3 94% [2] - 日常消费品ETF当前价80 50美元 上涨0 90% 成交量474 72万股 总市值136 2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3 65% [2]
倒计时40天! 服贸会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抢先看
华夏时报· 2025-08-01 21:4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前瞻 - 服贸会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思想交汇高地、行业方案策源地与创新实践孵化地,为企业提供展示创新成果、拓展生态合作的重要窗口 [2] - 中国饭店协会、安永、飞利浦、施耐德电气、阿迈特医疗器械、百望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将展示多项创新技术和创新应用产品 [2] 酒店餐饮行业新动态 - 将发布国内首个"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和"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聚焦价格指数、客流指数、信心指数三个方面,按月反映行业消费热度和景气程度 [3] - 发布两项国家行业标准《住宿企业ESG管理体系要求》和《酒店数字化运营和服务规范》,聚焦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市场培育 [3] 跨国企业参展亮点 - 安永将展示以安永智能问答3.0为代表的多项智慧产品,聚焦数智化、绿色化等方面的前沿成果和创新工具 [4] - 飞利浦将在北京设立中国研发总部,展示AI赋能诊疗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重点覆盖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等高发疾病领域 [4][5] - 施耐德电气将发布新质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成果,包括设立EcoFitTM适配改造中心,打造服务创新引擎 [5] 国内企业创新成果 - 阿迈特医疗将展示Perisorb®生物可吸收外周血管药物洗脱支架,这是全球首个3D打印可降解血管支架产品 [6] - 百望股份推出全球交易合规解决方案,以垂类大模型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从票据解析到风险预警的全流程合规支持 [7][8]
关税效应仍不明朗,今晚非农必须“够坏但不崩”!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16:53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前瞻 核心观点 - 7月非农就业数据是检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指标,将影响美联储9月降息决策 [1] - 市场预期新增就业10.4万人,低于6月的14.7万人及三个月平均15万人 [1] - 失业率预计升至4.2%,仍低于美联储年末预测中值4.5% [1] - 平均时薪环比预期增长0.3%,工作时长预计持稳于34.2小时 [1] 前瞻指标分析 - 初请失业金人数在调查周降至22.1万人,较前月24.6万人明显下降 [2] - 续请失业金人数从196.4万人降至194.6万人,显示失业者可能重新就业 [2] - 标普全球快速PMI显示就业连续第五个月增长,但ADP和JOLTS数据疲软 [2] - Challenger裁员人数7月增加6.2万人,高于6月的4.8万人 [2] - 劳动力市场差值降至周期新低11.3个百分点,远低于2019年平均33.2个百分点 [2]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就业 - 美银预计7月新增就业6万人,主要受政府部门减少2.5万人拖累 [3] - 摩根士丹利预期新增就业10万人,私人部门贡献全部增量 [3] - 制造业就业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减少5000人,2024年预计月均减少9000人 [3] - 移民政策敏感行业就业增长从月均2.7万人降至7000人 [3] 市场反应预期 - 高盛认为新增就业7.5-12.4万人区间将引发标普500指数积极反应 [1] - 摩根大通预测任何高于10万的数据都将被市场视为利好 [1] - 市场对未来一年增长定价约2%,高于高盛预测的1.4% [5] 行业影响 - 移民政策收紧预计将负面影响休闲和酒店业等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 [4] - 医疗、教育、休闲服务等行业可能保持正增长 [3] - 关税政策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对制造业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