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动态 | 青岛啤酒将整合旗下饮料业务;贵州茅台称目前没有港股上市的相关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27
瑞幸加盟计划 - 瑞幸面向全国186座城市发布800+定向点位加盟招募计划 [1] - 加盟方式包括定点新合伙人加盟、带店加盟及2024年1月推出的定向点位加盟 [1] - 截至4月已有500+定向点位通过选址审核,400+门店开业,覆盖229个城市的多元场景 [1] 华润啤酒战略变革 - 侯孝海提出新世界五大变化:全球大变局、中国大崛起、产业新周期、科技大涌现、新生代大变化 [3][4] - 华润啤酒规划"3+3+3"改革蓝图,目标转型为全球性、现代化、价值型、品牌化、智能化公司 [3][4] 三全食品经销商优化 - 三全食品两年内经销商数量减少20%,计划通过淘汰低效客户、扶持弱势区域、服务优质客户提升合作粘性 [3] 五芳斋与来伊份粽子事件 - 五芳斋正核实来伊份蜜枣粽中疑似带血创可贴的投诉,涉事粽子被指由五芳斋代工 [3] 巴西食品公司中国布局 - BR Foods计划5月15日在华开设工厂,使用巴西进口肉类加工汉堡、鸡块和培根 [4] 青岛啤酒业务整合 - 青岛啤酒将整合青岛饮料集团旗下崂山矿泉水与自身矿泉水业务,明确饮料与啤酒业务无同业竞争 [4] 贵州茅台上市计划 - 贵州茅台回应目前无港股上市计划 [5] 百威美国投资 - 百威宣布3亿美元(约21亿人民币)美国工厂投资计划,过去五年已累计投资20亿美元 [5] 雀巢意大利银发经济战略 - 50-65岁消费者占雀巢意大利销售额35%-38%,65岁以上群体占比近60% [6] - 公司将加强收购、药店渠道及研发投入(营业额1.5%-2%)以优化银发产品营养质量 [6] 费列罗北美新品 - 费列罗将推出方块规格Ferrero Rocher(5种口味)及首款花生味Nutella Peanut涂抹酱 [6] 中美关税调整 - 中美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 [8]
沃尔核材赴港上市 下半年或迎“A+H”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0:01
公司动态 - 沃尔核材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赛力斯、兆威机电、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近期宣布拟赴港上市 [1][6] - 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相继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6] 财务表现 - 沃尔核材2024年度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上升21.0%,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上升21.0%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上升26.6%,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上升35.9% [3] - 电力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7%,新能源汽车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06%,风力发电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96% [3] - 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 [3] 股东变动 - 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公司高管减持0.94%,一般股东减持2% [4] - 最大个人股东周和平持股比例从2007年55.7%降至2024年11.08% [4] 行业趋势 - 自2024年四季度起,大量A股上市公司开始寻求"A+H"两地上市,且趋势不断增强 [1][6]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降低"A+H"上市的市值及持股要求,优化港股IPO审批流程 [5] - 德勤中国预测2025年港股将迎来约80只新股,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 [8] - 中信证券预计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将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 [6] 战略规划 - 沃尔核材表示AI算力需求增长带动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3] - 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3] - 恒瑞医药表示发行H股将扩大国际知名度,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8] - 百利天恒计划通过H股发行筹集资金支持国际化业务发展和全球临床开发 [8] - 中伟股份、和辉光电、晶澳科技等企业提出拓展全球化市场的H股发行计划 [8]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市,沃尔核材报价20.97元/股,跌1.55%,总市值267亿元 [9]
资本博弈累及汇源果汁,前“饮料巨头”再面临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9:55
公司声明与舆论风波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否认网络谣言,强调经营情况正常并持续改善,获得"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1] - 舆论风波起因于国中水务终止收购计划,因标的股权冻结及限制转让情形导致交易终止 [1][4] 公司历史与资本运作 - 2008年可口可乐曾计划以24亿元收购公司但交易被叫停,此后公司逐渐落寞并于2022年破产重整 [2][3] - 2022年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投入16亿元取得公司6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3] - 文盛资产是特殊机会投资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底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1273亿元 [3] 经营业绩与上市计划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亏损0.84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 [4] - 2024年国中水务计划收购公司股权以实现间接控股,但因股权冻结导致交易终止 [4] 市场竞争与产品表现 - 公司主打100%果汁产品,但在NFC果汁赛道上竞争力不足 [2][6] - 农夫山泉2024年果汁饮料收入40.85亿元(同比+15.6%),统一企业果汁品类收入36.05亿元(同比+5.9%) [6] - 公司线上旗舰店100%果汁品类销量超10万件,NFC西梅汁销量约2万件,其他创新品类布局较少 [8] 渠道与消费者认知 - 线下渠道覆盖不足,大型超市如永辉、永旺、盒马等上架品类有限或未上架 [7] - 消费者反馈品牌曝光度低,购买意愿较弱 [7] - 山姆、盒马等零售商通过自有品牌加码果汁市场,形成竞争压力 [7]
品类变革促饮料多企收入再抬高,快闪、音乐节加速品牌年轻化
财经网· 2025-05-13 18:29
国际饮料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百事公司2025年Q1净收入179.2亿美元,有机收入同比提升1.2% [2] - 可口可乐2025年Q1营收111.29亿美元,有机营收增长6%,净利润33.35亿美元(提升5%)[2] - 可口可乐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增长6%,中国市场春节期间营销推动高个位数增长 [3] - 百事公司国际饮料特许经营中提及中国等地带来的增长 [3] 国内饮料企业营收增长 - 康师傅饮品收益516.21亿元(同比+1.3%),统一饮品收益192.41亿元(同比+8.2%)[4] - 农夫山泉年度营收428.96亿元,东鹏饮料158.39亿元(同比+40.63%),承德露露32.87亿元(同比+11.26%),安德利14.18亿元(同比+61.85%)[4] - 华润饮料收入13.97亿元(同比+30.8%),至本清润草本茶销量同比+122% [4] 品类格局变动与增长驱动 - 包装饮用水产量占比跌破50%,茶饮料等品类占比从2020年25.5%升至2024年30.7%,产量增速达16.5% [4] - 即饮茶与碳酸饮料零售额占比均达19%(2023年)[4] - 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首超包装水(增速32.3%),康师傅茶饮料增速8.2%,统一13.1% [4] - 果汁品类中,农夫山泉果汁收益40.85亿元(同比+15.6%),统一果汁收益36.05亿元(同比+5.9%)[5] 年轻化营销策略 - 饮料行业通过快闪店、音乐节、分享瓶等方式强化年轻群体互动 [1][8][9] - 香飘飘成都快闪店推动电商新品成交环比+58.6%,直播成交环比+433%,小红书搜索率+1071% [8] - 可口可乐"分享瓶"融入Z世代社交人设(如"I人"、"E人"),覆盖多消费场景 [8][9] - 元气森林冠名音乐节,全年规划160场校园音乐活动 [9] 健康与创新趋势 - 茶饮料概念推动天然健康路径探索 [5] - 统一计划推出健康升级果汁产品,华润饮料新增蜜水百香等SKU [5] - 香飘飘推出无醇果汁茶特调,瞄准夜间经济 [8]
观酒|主业增长乏力布局饮料等外业,啤酒公司能做好副业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7:23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增长承压,跨界成为提振业绩的重要选项,国内啤酒巨头如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等均布局跨界业务 [1][2] - 啤酒跨界既是多元化经营趋势,也是搭建企业增长护城河和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但跨界业务对业绩产生影响至少需要5年左右时间 [1][6] - 啤酒行业销量普遍回落,2024年华润啤酒下滑2.5%、青岛啤酒下滑5.86%、重庆啤酒下滑0.75%、百威亚太中国区下滑11.8%,仅燕京啤酒增长1.6% [4][5] 公司跨界策略 - 重庆啤酒涉足饮料赛道,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橙味汽水,利用现有分销渠道在新疆、重庆等强势市场推广 [2][3] - 青岛啤酒全资并购即墨黄酒厂跨界黄酒品类,并整合青岛饮料集团获得崂山白花蛇草水、葡萄酒及威士忌等业务 [2][6] - 燕京啤酒推出独立汽水品牌倍斯特,计划按照燕京U8的路径实现全国化推广,优先打入餐饮终端打造"啤酒+汽水"消费组合 [2][3] - 华润啤酒拓展白酒业务,通过并购品牌后依托啤酒经销商和渠道实现"啤白双赋能" [3][5] 跨界业务表现 - 华润啤酒控股的白酒企业业绩不佳,金种子酒2024年营收下跌超三成,归母净亏损2.58亿元,金沙酒业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长4%,远低于40%增长目标,占华润啤酒总营收约5.56% [5] - 燕京啤酒2024年茶饮料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8.4%,仅占营业总收入的0.7% [5] - 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2023年收入167.45亿元首次高于饮用水业务,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达246.83亿元,均为布局超过10年的结果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啤酒行业面临"天花板"问题,跨界寻找"第二曲线"是必然之举,但需长期投入品牌和渠道建设 [5][6] - 国际啤酒巨头发展模式分为全球化(如百威、嘉士伯)和业务多元化(如日本朝日、麒麟),国内啤酒巨头多元化框架初现雏形 [6] - 2024年一季度部分啤酒上市公司业绩好转,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均录得增收又增利 [7]
财报解读|一季报植物蛋白饮料股业绩双位数下滑,为何燕麦奶除外
第一财经· 2025-05-13 15:51
国内植物蛋白饮品行业现状 - 国内传统植物蛋白饮品未受益于健康化升级趋势 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9.7%和18.4% 归母净利润分别减少27%和12.5% [1] - 春节前置和低迷市场环境被列为业绩下滑原因 但2024年Q4两家公司收入曾分别增长16.1%和22.7% 全年看养元饮品收入仍减少1.7% [1] - 养元饮品核心产品核桃乳2024年收入下滑5.9%至53.7亿元 功能性饮料收入增长45%至6.5亿元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经销商反馈传统植物蛋白饮品因产品老化、口感甜腻导致销售不佳 椰子水和中式养生水等新兴品类更受欢迎 [5] - 无糖茶、椰子水等风口品类明显蚕食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份额 坚果零食企业跨界布局进一步分流需求 [5] - Oatly中国2025年Q1收入增长37.6%至3000万美元 销量同比大增82.6%至2940万升 主要得益于瑞幸等餐饮渠道和会员店新零售渠道拓展 [5][6] 国内外企业战略差异 - Oatly通过"燕麦奶+咖啡"场景化营销实现渗透 国内品牌缺乏B端业务和餐饮渠道定制化产品 [6] - 国内企业创新仍聚焦C端 承德露露推出"杏仁+"系列咖啡红茶新品 养元布局无糖高钙银发市场 露露2025年进军养生水赛道 [6] - 养元饮品转型股权投资 16亿元入股长江存储母公司 接近其全年净利润(17.2亿元) 但投资平台泉泓投资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亏903万元) [7] 行业专家观点 - 国内品牌受限于传统渠道依赖和保守策略 需加强餐饮渠道创新与品牌联动以适应多元化需求 [6] - Oatly的渠道拓展存在"以价换量"特征 但成功开辟增长路径 为行业提供参考样板 [6]
680亿,一代“鞋王”卖身了
投中网· 2025-05-13 14:29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消费投资之王"一出手就创下鞋类行业迄今为止最高并购交易纪录。 作者丨 王满华 如果此次交易完成,也就意味着,这家老牌"鞋王"将结束长达 26 年的上市之旅,正式完成私有化。 本次交易的买方 3G 资本同样看点十足。全球最大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汉堡王、亨氏卡夫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背后,都有 3G 资本的资本运作,其创始人豪尔赫·保罗·雷曼更是连续 7 年稳坐巴西首富。 来源丨 投中网 消费行业再现一笔巨额收购。 近日,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宣布, 3G 资本将以每股 63 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交易价格约为 94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680 亿元),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完成交易。 斯凯奇成立于 1992 年,主打运动休闲且平价,因此也被称为"鞋中老头乐"。 1999 年,公司成功在纽交所上市。去年,斯 凯奇全球销售额高达 89.7 亿美元,是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 近年来 3G 资本颇为低调,最近一次公开动作还是 2023 年四季度彻底清仓了卡夫亨氏。不过"消费投资之王"不鸣则已,一 出手就创下鞋类行业迄今为止最高并购交易纪录。 关税 ...
均瑶健康:去年四季度乳酸菌业务因春节礼品消费场景占比提升,经销商进货规模实现较好增长
财经网· 2025-05-13 11:39
乳酸菌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将乳酸菌业务纳入大健康饮品整体发展框架 突破单一品类边界 [1] - 含乳饮料品类近年呈现下滑趋势 主要因创新不足 产品迭代速度落后于整个饮料行业 [1] - 2024年四季度乳酸菌业务因春节礼品消费场景占比提升 经销商进货规模实现较好增长 推动全年业绩微增 [1] - 2025年一季度无春节错期效应支撑 经销商渠道乳酸菌产品进货量同比下滑 [1] 益生菌业务国际化布局 - 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77% 毛利水平较高 [2] - 美国头部客户订单增量显著 通过1-2年技术沟通与培育形成稳定合作关系 [2] - 海外TOB业务具有长周期特性 新客户需经历技术对接和试订单阶段 1-3年培育形成稳定收入 [2] - 多数欧美及南美客户已进入稳定供应阶段 2025年将持续加大全球展会投入开发新客户 [2] - 公司聚焦与专业客户建立长期技术协同型合作关系 通过技术能力输出实现可持续增长 [2] 每日博士品牌发展 - "每日博士"凭借现有体量已率先实现盈利 在功能性益生菌细分领域形成规模效应 [3] - 公司避免过度依赖达人直播渠道 仅将其作为扩大声量的补充手段 [3] - 团队聚焦自主内容建设 构建KOC矩阵 通过培育中小规模KOC产出原生内容 [3] - "每日博士"已转向激活自有品牌流量 消费者主动搜索与复购的品牌心智逐步形成 [3] - "体轻松"等其他品牌仍处于前期培育阶段 公司将优化各品牌运营策略 [3]
东鹏饮料再次荣登2025活力榜TOP100 品牌价值增长彰显强劲实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1:37
品牌价值与排名 - 东鹏饮料在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活力榜中排名第8位,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 [1] - 公司品牌价值同比增长69.4%,达到341.42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 [2] - 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 [2] - 核心产品能量饮料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 [3] - 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 [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包括东鹏特饮、东鹏补水啦、无糖茶等,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需求 [2] - 通过"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快速补充电解质"等口号强化品牌定位 [3] - 创新营销策略包括热门IP合作、体育赛事赞助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年轻消费者吸引力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生产环节推行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4] - 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教育支持、灾难救援等公益活动 [4] 国际化战略 - 以东南亚市场为战略切入点,通过赴港上市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影响力 [5] - 组建本地团队,实现本土化运营和供应链布局 [5] 未来展望 - 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力度,推动国产饮料品牌转型升级 [6]
承德露露: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期待新品反馈-20250513
华鑫证券· 2025-05-13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承德露露2025年Q1业绩受春节错期影响承压,但成本利好显现,新品表现值得期待,作为杏仁露龙头持续开拓市场空间仍足,在激励计划加持下有望激活经营活力 [2][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业绩表现承压,成本利好逐步显现 - 2024年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7/6.66亿元,同比+11%/+4%;2024Q4分别为11.28/2.47亿元,同比+23%/+27%;2025Q1分别为10.02/2.15亿元,同比-18%/-13% [2] - 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1%/20%,同比 -0.5/-1.3pcts,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1/+0.6pcts;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8%/22%,同比 +4.4/+1.4pcts,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2.1/+0.5pcts [2] - 2024/2025Q1经营净现金流分别为6.30/0.08亿元,同比+0.5%/-88%;销售回款分别为36.06/9.98亿元,同比+11%/-19%;截至2025Q1末,合同负债0.59亿元(环比-0.98亿元) [2] 杏仁露稳健增长,期待新品表现 - 2024年杏仁露/果仁核桃露/杏仁奶营收分别为31.88/0.85/0.12亿元,同比+11.38%/-2.29%/+248.62%;毛利率分别为41.55%/18.80%/38.15% ,同比 -0.54/-2.53/+6.26pcts [3] - 2024年杏仁露销量/均价分别同比+11.47%/-0.08%,主品以量驱动为主,均价表现基本平稳 [3] - 2025年3月20日,公司推出新品“露露草本”,包括4种口味,采取低糖0脂0香精配方,主打轻养生概念 [3] 北部引领增长,直销渠道表现亮眼 - 2024年北部/中部/其他地区营收分别为29.90/1.91/1.06亿元,分别同比+11.73%/+9.16%/+2.51%,北部地区基本盘稳健增长,中部地区亦取得较好增长 [4] - 2024年经销/直销渠道营收分别为31.25/1.62亿元,分别同比+8.28%/+136.65%,直销渠道表现亮眼,主要系线上电商运营策略有效,京东稳定类目前三名,拼多多为回头客好店,同时通过抖音店铺直播投流 [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开发交通枢纽商店141家,学校商店203家,打造形象店6338个,举办宴会7001场,开发餐饮店9028个 [9]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67/0.76/0.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3/12倍 [10]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3,287|3,397|3,822|4,113| |增长率(%)|11.3%|3.3%|12.5%|7.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66|706|798|863| |增长率(%)|4.4%|6.0%|13.1%|8.1%| |摊薄每股收益(元)|0.63|0.67|0.76|0.82| |ROE(%)|19.4%|18.6%|18.9%|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