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炭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赤天化: 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8,006.1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9.35万元,扣非净利润-9,432.59万元 [1] - 化工板块营业收入226,020.86万元,净利润13,086.61万元;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0,430.55万元,净利润-12,867.21万元 [1] - 尿素销量66.11万吨,同比增长6.36%;甲醇销量32.81万吨,同比增长46.16% [2] - 桐梓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24,851.13万元,净利润17,984.58万元 [3] - 大秦医院实现营业收入10,430.55万元,净利润-12,867.21万元 [3] - 安佳矿业实现营业收入2,446.93万元,净利润-8,753.26万元 [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483,556.81万元,资产负债率47.37%,较年初上升3.57%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697.31万元,同比增长6,898.02万元 [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554.15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635.21万元 [25] - 2024年尿素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37.86元/吨,降幅13.68% [29]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217,830.13万元,净利润-7,118.09万元 [33] 子公司经营 - 桐梓化工总资产273,751.79万元,净资产154,084.77万元 [3] - 大秦医院总资产115,920.39万元,净资产35,843.83万元 [3] - 安佳矿业总资产99,505.86万元,净资产-8,167.40万元 [3] - 槐子公司煤矿自2013年1月停建,目前清算注销进度缓慢 [4]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4] - 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 [7] - 2025年计划生产尿素55.8万吨,甲醇30万吨,煤炭45万吨 [32] - 2025年计划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8亿元新增担保,总担保余额不超过31亿元 [38] 行业情况 - 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及国内形势影响较大 [34] - 煤炭采购受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及运输能力影响明显 [34] - 医疗服务行业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市场和建立品牌 [35]
兰花科创(600123):Q1价跌致煤炭及煤化工盈利走弱,关注煤炭成长性
开源证券· 2025-05-09 10: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及 2025Q1 兰花科创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因煤炭及煤化工产品价格下滑下调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公司在建煤炭项目稳步推进,新拍矿井筑底远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32.84 亿、116.97 亿、97.69 亿、103.97 亿、112.97 亿元,同比变化 -6.2%、-11.9%、-16.5%、6.4%、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98 亿、7.18 亿、3.13 亿、4.56 亿、5.61 亿元,同比变化 -34.9%、-65.8%、-56.3%、45.7%、22.9%;毛利率分别为 41.7%、26.1%、22.7%、23.0%、23.8%;净利率分别为 15.8%、6.1%、3.2%、4.4%、5.0%;ROE 分别为 13.8%、3.0%、1.7%、2.4%、2.7%;EPS 分别为 1.42、0.49、0.21、0.31、0.38 元;P/E 分别为 4.8、14.1、32.2、22.1、18.0 倍;P/B 均为 0.6 倍[5] 煤炭业务 - Q1 煤炭产销量同比提升,2024 年煤炭产销量为 1385.5/1257 万吨,同比 +0.4%/-3.2%,2025Q1 为 368.3/288.7 万吨,同比 +18.1%/+21.2%[2] - Q1 吨煤毛利同比下降,2024 年吨煤售价 630.7 元/吨,同比 -14.7%,2025Q1 为 538.4 元/吨,同比 -14.7%;2024 年吨煤成本 382.1 元/吨,同比 +16.6%,2025Q1 为 331 元/吨,同比 -9.4%;2024 年吨煤毛利 248.6 元/吨,同比 -39.6%,2025Q1 为 207.3 元/吨,同比 -22.1%[2] 煤化工业务 - Q1 尿素价格下跌致盈利走弱,2024 年尿素产销量为 95.1/93.4 万吨,同比 -1.7%/-4.3%,2025Q1 为 19.6/20.6 万吨,同比 -11.3%/+6.7%;2024 年尿素单吨价格 1879.8 元/吨,同比 -16.5%,2025Q1 为 1524.3 元/吨,同比 -24.8%;2024 年尿素单吨毛利 297.7 元/吨,同比 -21.5%,2025Q1 为 6.3 元/吨,同比 -98.6%[3] - Q1 己内酰胺价跌致盈利走弱,2024 年己内酰胺产销量为 11/10.8 万吨,同比持平/+6.7%,2025Q1 为 2.3/2.2 万吨,同比 -15%/-13.8%;2024 年单吨价格 11038.2 元/吨,同比 +1.1%,2025Q1 为 9224.2 元/吨,同比 -22.2%;2024 年单吨毛利为 -994 元/吨,单吨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025Q1 为 -2305.5 元/吨,单吨亏损幅度同比亦有明显提升[3] 煤炭在建项目 - 煤炭产能仍具成长性,兰花沁裕 90 万吨整合矿井于 2024 年 1 月投产;百盛煤业 90 万吨/年整合矿井于 2024 年 3 月 4 日进入联合试运转,9 月 30 日完成生产要素备案正式转产;芦河煤业二期工程加速推进,35kV 双回路供电系统、主副斜井核心设备均完成安装调试[4] - 新拍矿井筑底远期成长性,公司以 69.494 亿元竞得山西省阳城县寺头区块煤炭探矿权,面积 15.4903 平方千米,煤炭资源量 21670 万吨,自取得探矿权起 2 年内完成勘探,3 - 4 年内完成转采登记,进入矿山基础建设阶段[4]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如 2023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6.73 亿、19.03 亿、-3.89 亿、34.82 亿、0.63 亿元等[8]
上市煤企全解析(二):“五宗最”之换个角度看财报
国盛证券· 2025-05-09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煤价调整自2021Q4的历史最高点以来,下跌持续时间已近4年,价格普遍跌回本轮起涨之前,市场对煤价下跌有充分认识,目前处于煤价探底关键阶段,距离价格底部或已不远,应把握行业本质属性,坚定信心、坚守定力 [7][63] - 我国动力煤成本位于全球成本曲线左侧,煤价下跌时海外动力煤矿山成本偏高或率先减产,导致进口煤数量下滑;国内煤企亏损面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3月亏损企业占比过半达54.8%,价格进一步下行时国内煤企被动/主动减产概率加大 [1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谁是“现金王” - 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高景气使煤企历史负担减轻,虽2024年初至今煤价下行,但部分公司账面类现金远大于付息债务 [1][14] - 截至2025Q1末,账面净现金排行前5的是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晋控煤业、中煤能源、潞安环能 [6][17] - “账面净现金/2024归母净利”排行前5的是晋控煤业、潞安环能、恒源煤电、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6][17] 谁的“负债低” - 截至2025Q1末,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3%,同比增长0.5pct,多数样本煤企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整体 [20] - “资产负债率”最低依次为中国神华、晋控煤业、电投能源、伊泰B股、上海能源 [6][20] - “资本负债率”最低依次为潞安环能、晋控煤业、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恒源煤电 [6][20] 谁的“家底厚” - 专项储备是煤炭企业用于安全生产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储备,属权益类科目 [25] - 2023年末至2025Q1末,“专项储备”净增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伊泰B股、潞安环能、甘肃能化 [6][31] - 截至2025Q1末,“专项储备”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潞安环能、中煤能源、兖矿能源 [6][31] - 2025Q1末公司“专项储备”与2024年公司净利润比值前五分别为潞安环能、盘江股份、兰花科创、恒源煤电、郑州煤电 [6][31] - 2025Q1末公司“专项储备”与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比值前五分别为潞安环能、淮北矿业、恒源煤电、中国神华、兰花科创 [6][31] - 预计负债指企业因过去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涉及安全生产相关负债和环境治理负债 [37] - 2023年末至2025Q1末,“预计负债”净增额前五分别为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中国神华、新集能源、山煤国际 [6][39] - 截至2025Q1末,“预计负债”绝对额前五分别为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淮北矿业 [6][39] - 2025Q1末公司“预计负债”与2024年公司净利润比值前五分别为郑州煤电、上海能源、开滦股份、兰花科创、恒源煤电 [6][39] - 2025Q1末公司“预计负债”与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比值前五分别为淮北矿业、上海能源、陕西煤业、新集能源、郑州煤电 [6][39] 谁的“潜力大” - 煤价周期波动,煤炭企业或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保证效益提升,以“经营性净现金流 - 净利润 - 折旧摊销 - 财务费用”与“净利润”比值为评价标准,比值越高未来利润释放潜力越大 [2][51] - 位于前列的依次为昊华能源、伊泰B股、淮北矿业、中煤能源、山煤国际 [2][51] 谁是“分红王”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煤企历史负担减轻、账面现金多且对传统主业资本再投入意愿弱,铸就高分红属性 [55] - 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潞安环能 [3][55] - 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前五分为别为冀中能源、中国神华、广汇能源、兖矿能源、山西焦煤 [11][55] - 2024年现金分红绝对额前五分别为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伊泰B股 [11][55]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前五分别为冀中能源、广汇能源、伊泰B股、盘江股份、中国神华 [11][55] - 静态股息率前五分别为伊泰B股、冀中能源、广汇能源、山煤国际、陕西煤业 [11][55]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煤炭央企中国神华(H + A)、中煤能源(H + A);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绩优的新集能源、陕西煤业、电投能源、淮北矿业;弹性的兖矿能源、晋控煤业、昊华能源、平煤股份;未来存在增量的华阳股份、甘肃能化 [8][64]
开源证券晨会-20250508
开源证券· 2025-05-08 23:16
核心观点 - 报告对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中小盘等总量研究领域,以及非银金融、地产建筑、银行等行业公司进行分析,指出美联储政策观望等待、国内“以我为主”政策启幕,各行业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 [2] 总量研究 宏观经济 - 美联储 5 月 FOMC 会议维持利率在 4.25%-4.5%区间,缩表按原计划执行,认为失业率和通胀率上升风险提升,鲍威尔表态中性,首次降息或在 3 季度且幅度可能超 25bp,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或维持但需面对关税政策压力 [6][7][8] - 5 月 7 日国新办发布会释放“以我为主”积极信号,货币“双降”体现前瞻性与主动性,结构性工具精准“护航”,稳资本市场态度坚决,地产政策有待加码,更多增量政策“蓄势待发” [12][13][14] 策略 - 社会服务行业聚焦“悦养身心”需求,潮玩、健康饮食与效率、美丽、旅游等领域有投资机会,技术变革下 AI 在消费、教育等领域落地,出行消费兼具韧性与成长性 [19][20][21] 固定收益 - 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有利于中美经贸会谈,降息重点是“宽财政、宽信用”,资金利率有待观察,债市或出现 2025 年第二次“自我校正”,看好转债 2025 年上涨行情 [26][29][31] 中小盘 - “并购六条”发布后,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助力开启新一轮并购政策周期,交易标的与方案创新推动并购重组浪潮,国资整合与科技并购孕育投资机会 [35][36][37] 行业公司 非银金融 - 稳股市政策加码利好非银金融板块,券商及多元金融板块经纪与投资业务支撑业绩增长,零售优势强、股息率高的头部券商性价比突出,保险板块负债端稳健、资产端有 beta 催化 [40][41][42] 地产建筑 - 2025 年 1 - 4 月百强房企销售同比收缩,各梯队销售金额同比下降、门槛均值降低,保利销售规模保持第一,建发华发单月销售表现靓眼,预计后续政策积极温和 [44][45][46] 银行 - 央行等三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降准维持宽信用预期、内涵丰富,降息兼具纾困意图,结构性工具指导意义大,银行兼具红利与复苏属性 [49][50][52] 食品饮料 - 食品饮料年初至今跑赢大盘,零食板块表现较好,宏观经济向好但微观产业承压,投资机会转向白酒配置和大众品三条主线布局 [56][57][60] 煤炭开采 - 永泰能源煤价下行电力成本受益,海则滩煤矿投产有望打开成长空间,2025 年延续回购回报投资者 [62][63][64] - 上汽集团 2024 年业绩受通用减值影响下滑,2025Q1 销量回暖,“大乘用车 + 合资 + 海外”业务发力,电动智能化转型加速 [68][69][70] - 山煤国际 Q1 降本对冲量价下跌影响,煤炭产能有序释放,高分红凸显配置价值 [72][73][74] - 盘江股份 Q1 煤炭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电力业务量价齐升,煤炭产能增量可期,煤电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 [76][77][79] 中小盘 - 奥普特短期业绩承压,下游需求分化致收入波动,机器视觉行业前景广阔,AI 及新品类布局助力成长 [81][82][83] - 青鸟消防 2025Q1 业绩短期承压,工业与海外业务高速增长,多维业务协同赋能向“百亿 +”规模目标迈进 [85][86][87]
永泰能源(600157):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煤价下行电力成本受益,延续回购回报投资者
开源证券· 2025-05-08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2024年营收283.6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31.1%;2025Q1营收56.4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89.1%。考虑煤价下滑,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1/9/14.8亿元,同比-73.5%/+118.6%/+63.4%;公司煤电互补经营业绩稳健,煤矿建设加速推进,储能转型发展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37元,一年最高最低2.14/1.01元,总市值304.38亿元,流通市值304.38亿元,总股本222.18亿股,流通股本222.18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45.59% [1] 煤炭业务 - 2024年原煤产/销量1368/1368.3万吨,同比+5.5%/+5.3%,吨煤价格669.5元/吨,同比-23.3%,吨煤成本364.8元/吨,同比-6.6%,吨煤毛利304.6元/吨,同比-36.8%;2025Q1原煤产/销量291.1/290.5万吨,同比+21.5%/+22.3%,吨煤价格399元/吨,同比-56.5%,吨煤成本284.5元/吨,同比-28.8%,吨煤毛利114.5元/吨,同比-77.9% [4] 电力业务 - 2024年发电量/上网电量413/391亿千瓦时,同比+10.5%/+10.5%,度电价格0.4705元/度,同比-0.4%,度电成本0.4026元/度,同比-4.5%,度电毛利0.0678元/度;2025Q1发电量/上网电量96/91亿千瓦时,同比-3.7%/-3.7% [4]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则滩煤矿2025年进行主要硐室掘砌等工程施工,2026年二季度完成三期工程建设,6月底试生产,预计产煤300万吨,2027年全面投产,力争产煤1000万吨 [5] - 公司将在现有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础上,有序推进上下游项目产线优化与建设 [5] - 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承诺完成2024年回购股份并注销方案,之后另行制定2025年回购股份方案,拟定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所回购股份全部注销,方案需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120|28,357|20,761|23,400|27,552| |YOY(%)|-15.3|-5.9|-26.8|12.7|1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66|1,561|413|904|1,477| |YOY(%)|18.7|-31.1|-73.5|118.6|63.4| |毛利率(%)|27.4|25.1|17.0|19.9|23.9| |净利率(%)|7.5|5.5|2.0|3.9|5.4| |ROE(%)|4.9|3.9|0.8|1.9|3.7| |EPS(摊薄/元)|0.10|0.07|0.02|0.04|0.07| |P/E(倍)|13.1|19.1|72.0|32.9|20.2| |P/B(倍)|0.6|0.6|0.6|0.6|0.6| [6]
近7成A股公司推年报分红,比亚迪等公司推高送转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5-08 22:04
分红规模与覆盖面 - 超3600家A股公司披露年报分红预案或进入实施阶段,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七成 [1] - 拟派现总额累计超过1.6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位列现金分红总额前三甲,分别达586.64亿元、535.78亿港元(约499.4亿元)、515.02亿元 [1] - 中国石油、中国神华、贵州茅台等公司拟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 [1] 高送转与利润分配 - 比亚迪推出"10送8转12派39.74元"方案,派现总额约120.77亿元 [1] - 多家公司采用现金分红结合转增股本或送红股的利润分配"组合拳" [1]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政策引导下A股公司现金分红规模与覆盖面实现双提升 [2] - 分红常态化趋势显现,"高送转"回归市场 [2]
南戈壁(01878):四个蒙古开采许可证所涵盖的矿藏被蒙古政府当局指定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藏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21:16
蒙古政府与南戈壁的股权磋商 - 南戈壁全资蒙古附属公司SGS收到蒙古政府通知,邀请参与厘定蒙古政府在SGS所有权权益的磋商 [1] - 磋商背景为推进蒙古2024年4月通过的《国家财富基金法》,涉及被指定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藏"的开采许可证持有方 [1] - 蒙古政府可能通过股权形式或特许权使用费权益参与矿藏开发,具体条款需协商 [1] 南戈壁的矿藏战略地位 - 公司四个蒙古开采许可证涵盖的敖包特陶勒盖煤矿及苏木贝尔矿藏被列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藏" [2] - 其他同类矿藏许可证持有方已与蒙古政府展开类似磋商,显示政策执行的广泛性 [2] 磋商进展与公司应对 - SGS与蒙古政府全权代表于2025年4月24日启动初步讨论,预计将持续进行 [2] - 公司承诺以诚信态度达成建设性协议,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配合政府要求 [2]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业务的影响,同时维护矿藏合法权益 [2]
5月信用债策略月报:回归基本面,信用债如何配置?-20250508
华创证券· 2025-05-08 18:43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信用债利差压缩概率较大,但中长久期品种利差压缩受理财整改制约,收窄趋势或更平缓,同时需重视发债主体基本面研究,投资策略上可继续挖掘高票息品种并适当拉长久期 [1][23] 各部分总结 5月信用债如何配置 4月复盘 - 4月信用债收益率先下后上,利差走势分化,短端收窄,中长端走阔,上旬资金宽松、理财配置力量增强带动中短端表现较好,中下旬债市收益率震荡,信用债表现偏弱,月末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再度收窄 [10] - 信用债短端与中长端走势分化明显,银行二永债、保险次级债、低等级地产债等高票息品种表现较优,1y各品种收益率多下行9 - 21BP,利差多收窄2 - 14BP,其余期限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利差有收窄也有走阔 [13] 5月关注点 - 5月通常是债市做多窗口,信用利差通常趋势性收窄,当前降准、降息利好短端,基本面和货币条件中期利好利率下行,利于利差压缩,但理财整改制约中长久期品种利差压缩,利差收窄趋势或更平缓 [15] - 中航产融事件凸显发债主体基本面研究重要性,当前信用债违约率走低,风险溢价极低,但点状风险扰动仍在,需关注对个券估值影响 [15] - 资金面方面,若资金价格维持在1.6%附近,债市或挖掘高票息品种带动利差压缩,若进一步下行,压缩动能或增强 [18] - 机构行为方面,配置力量对利差收窄有保护,但理财对中长端品种配置增量有限,基金类产品净买入规模或在2300亿元附近,保险公司5月对长久期信用债配置力量或偏弱 [19] - 基本面方面,中期利好利率下行和利差压缩,但新一轮信用债定价或向基本面回归,需关注个体风险 [22] 信用策略 - 各品种利差水平:4 - 5y品种利差历史分位数仍较高,与去年低点相比,低等级与中长久期品种可压缩空间相对较大,但5y以上长久期品种压缩空间受限 [24][26][27] - 信用债配置:1y短端利差压缩空间有限,行情有望由短端向中端传导,拉久期潜在资本利得空间大,负债稳定性越强,拉久期性价比越高 [30] - 配置思路:负债端稳定性偏弱可关注2 - 3y中低等级品种和部分4 - 5y高票息中等资质个券;负债端稳定性强可主要配置4 - 5y品种,保险类机构可关注10y隐含评级AAA、AA+中短票配置机会 [30] - 交易思路:关注4 - 5y流动性好、利差压缩空间大的品种,当前是较好参与时点,可优先参与4 - 5y普信债个券和银行二永债,6yAAA - 级二级资本债可适当布局 [31][32] - 分板块策略:城投债关注3y以内低等级与4 - 5y中高等级;地产债关注1 - 2y央国企地产AA及以上品种;煤炭债短端下沉、中高等级拉久期至3y,钢铁债规避尾部风险;银行二永债2 - 3y下沉筛选优质城农商主体,4 - 5y国股行把握交易机会,6yAAA - 品种可布局;券商次级债关注2 - 3年期隐含评级AA、AA+品种 [33][34][35] 一级市场回顾 - 4月信用债净融资同比、环比均上升,产业债发行占比上升,城投债净融资同比、环比均下降,年内供给预期维持低位 [35][36][38] - 融资期限上,5年期及以上发行占比由29%上升至34%,长久期品种发行占比上升 [41] - 4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为258亿元,较上月减少122亿元,发行成本下降带动取消发行规模降低 [44] 二级成交复盘 城投债成交跟踪 - 成交收益率方面,各区域普遍下行,1Y以内品种下行幅度较大,偏尾部区域2Y以内、中间梯队与偏强区域1 - 3Y中短端收益率多下行15 - 30BP,3 - 5Y品种普遍下行5 - 25BP,长端表现偏弱 [47] - 成交活跃度方面,城投债日均成交笔数整体下降,成交缩量来自江苏、浙江等区域,增量主要来自吉林、青海、内蒙古 [49] 异常成交前十大活跃主体 - 4月城投债前十大高估值成交活跃主体成交金额高于前十大低估值成交活跃主体成交金额,城投债高估值成交主要分布在江苏、贵州等区域,低估值成交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等区域 [52] - 地产债高估值与低估值成交主要集中于万科、重庆龙湖等;钢铁债高估值成交主要为攀钢集团等,低估值成交主要为内蒙古包钢钢联等;煤炭债高估值与低估值成交主要为晋能装备、晋能煤业等 [52] 二级走势复盘 中短票收益率及利差 - 中短票收益率普遍下行,1 - 7y各等级中短票收益率普遍下行1 - 14BP,10 - 15y各等级中短票收益率普遍下行3 - 7BP [56] - 利差表现上,1y各品种、2yAAA品种、4yAA品种利差收窄1 - 7BP,其余1 - 5y各品种利差普遍走阔1 - 13BP,7 - 15y各品种利差普遍走阔10 - 15BP [56]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509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8 17:13
宏观 - 美联储短期内将保持鹰派口径以稳定通胀预期,但下半年可能更为主动,预计年内仍有2-3次降息空间 [4] - 降息触发因素包括消费和就业数据快速恶化、美国企业债券尾部风险、债务上限通过后美债集中发行带来的供给压力 [4] 煤炭开采 - 3月单月进口煤数量同比下降6.4%,后续进口煤数量有望收缩 [5] - 部分煤炭企业已陷入账面亏损,后续可能出现减产或停产现象 [5] - 年初以来火电发电量显著低于预期,夏季用电高峰将至,火电需求边际好转有望带动煤炭需求恢复 [5] 零售 - 2025年劳动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5]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1亿元,同比下降7.3%;免税购物人次7.91万人,同比下降8.0% [5] - 值得关注的细分方向包括国补相关品类、黄金珠宝零售和情绪消费 [5] 上汽集团 - 2024年营收73.1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下降17.60%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2亿元,同比增长9.1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117.20% [6] - 公司通过重组和对外合作推动自主品牌新发展 [6] 北森控股 - 预计FY25总收入达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 [7] - 云端HCM解决方案收入预计达7.3亿元,同比增长16%;专业服务收入预计达2.1亿元,同比下降6% [7] - 预计FY25经调整净亏损约0.60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达-6.4% [7] 稳健医疗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8% [8]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3% [8] - 24年医用耗材收入同比增长1.1%,毛利率下降3.9个百分点;25Q1收入同比增长46.3% [8] - 24年健康生活消费品收入同比增长17.1%,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25Q1收入同比增长28.8% [8] 山西汾酒 - 2024年总营收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9] - 24Q4总营收46.53亿元,同比下降10.24%;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下降11.32% [9] - 2025年公司经营质量较优,实现稳步开局 [9]
【煤炭开采】煤价下行拖累业绩,企业盈利分化加剧——煤炭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李晓渊/蒋山)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8 17:13
基本面分析 - 2025Q1煤炭进口总量1.1亿吨,同比-0.9%,印尼进口5259万吨(-6.6%),澳大利亚进口1645万吨(+3.7%),蒙古进口1749万吨(+3.1%),俄罗斯进口1962万吨(+7.9%)[2] - 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8.8%,新疆(+16.9%)、山西(+19.8%)、陕西(+4.1%)、内蒙古(+2.1%)增速分化显著[2] - 需求端火电发电量1.5万亿千瓦时(-4.4%),生铁产量2.2亿吨(+1.4%),水泥产量3.3亿吨(-1.7%),化工耗煤量0.8亿吨(+14.8%)[2] 煤价动态 - 港口5500大卡现货动力煤均价721元/吨,同比-20%,环比-12%,长协煤价690元/吨,同比-3%,环比-1%[3] - 坑口煤价同步下行:榆林、大同、鄂尔多斯动力煤均价分别同比-24%、-26%、-24%[3] - 焦煤价格跌幅更大:山西吕梁主焦煤均价1252元/吨,同比-44%,环比-19%[3] 行业盈利 - 煤炭开采行业总营收2845.6亿元(-17.8%),归母净利润301.0亿元(-27.5%),年化ROE 9.6%(同比-4.2pct,环比-2.9pct)[4] - 头部企业抗风险能力凸显:千亿市值以上4家煤企归母净利润234.4亿元(-19.9%),其余20家煤企72.5亿元(-46.0%)[4] 未来展望 - 3月单月进口煤数量同比-6.4%,后续进口或进一步收缩[5] - 部分煤企已现账面亏损,可能触发减产/停产[5] - 夏季用电高峰将至,火电需求边际改善或带动煤炭需求回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