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荣盛石化:荣盛控股增持公司股份约1.17亿股,增持计划实施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9:57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与美元脱钩后,暴涨102倍,揭秘黄金疯涨背后神秘的"无形之手"!专家: 推动金价上涨的逻辑没有变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荣盛石化市值为984亿元。 每经AI快讯,荣盛石化(SZ 002493,收盘价:9.85元)10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9月30 日,控股股东荣盛控股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荣盛石化股份约1.17亿股,占目前 荣盛石化总股本的1.17%,增持金额约为10.13亿元,相关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2025年1至6月份,荣盛石化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石化行业占比86.73%,化纤行业占比7.49%,其他占比 5.79%。 ...
荣盛控股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荣盛石化超1亿股
新浪财经· 2025-10-09 19:31
2025年10月9日,荣盛石化公告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增持计划实施结果。荣盛控股原计划自4月8日起6个月 内,以不低于10亿且不超20亿元增持。截至9月30日,该计划已完成,累计增持116,642,047股,占总股 本1.17%,金额约101,256.05万元。本次增持后,荣盛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59.51%升至 61.49%。律师认为增持符合法规,且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化。 ...
台当局承认从俄罗斯大量购买,然后立刻甩锅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5:16
文章核心观点 - 台湾地区是俄罗斯石脑油的全球最大买家,其进口量在2025年上半年急剧增长,引发关于可能面临美国关税制裁的担忧 [3][5] - 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将采购决策的责任指向欧盟,表示企业行为符合七国集团和欧盟规范,但对潜在的供应中断和关税风险无法预测 [6][7] 俄罗斯石脑油贸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输入台湾地区的俄罗斯石脑油总价值约为13亿美元 [5] - 月均输入量几乎为2022年的6倍 [5] - 俄罗斯石脑油占台湾地区该产品总输入量的45% [5] 行业供应链依赖 - 石脑油是原油产品,为台湾地区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制造所需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5] - 有民进党民意代表质疑,若无法继续购买俄罗斯石脑油,台湾地区将如何保证原料供应 [6] 官方回应与立场 - 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承认台塑集团有采购俄罗斯石脑油,并已就此事与欧盟沟通 [6] - 台塑集团自认其采购行为符合七国集团和欧盟相关规范 [6] - 对于未来是否会被加征关税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无法预测,并称将遵循欧盟的决定 [7]
专家分享:石化化工各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解读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石化化工行业 [1][3] * 政策涉及化工园区(全国共有超过700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园区)[3][9]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总体目标与变化 * 新方案(2025-2026年版)核心目标是石化行业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1][3] * 与2023年版相比,新方案删除了大量具体定量指标(如乙烯产量),仅保留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 [13] * 新方案更注重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本质安全,并强调反内卷政策要求及中试阶段的重要性 [13]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调控 * 政策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合理规划对二甲苯新产能规模,防范煤制甲醇产业过剩风险 [1][4] * 严格执行炼油项目产能减量置换要求,推动老旧装置改造 [1][4][5] * 对存量产能退出采取"改造为主,退出为辅"的策略 [2][22] * 产能出清将针对能耗、排放或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具体产品品种和数量仍在摸底阶段 [23] 科技创新与高端化发展 *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如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4] * 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央企或国企发榜,民企接榜合作)[4] * 优化中试项目管理,中试基地内项目可打捆办理核准、备案及环评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4][24] 数字化转型 * 制定并落实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开展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 [1][6] * 推动人工智能与石油化工结合,加大节能、节水、减污、降碳改造力度 [1][6] * 在园区层面设立一批企业和园区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6] 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 * 未来两年重点进行老旧装置更新改造 [1][7] * 加强绿电、绿氢与石油及煤炭耦合相关标准预研,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核算标准制定 [1][7] * 中国承诺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总量下降7%~10%,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控排方案已发布实施并纳入自愿减排市场 [29][30] 化工园区发展 * 化工园区需进行竞争力评价和分级评价,加快对标改造,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1][9] * 目标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培育壮大先进制造集群和龙头企业 [1][9] * 园区管理要求统一政策,避免地方政府随意提供过度优惠政策,以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8] 金融与政策保障 * 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完善产品预警机制和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 [1][19] * 鼓励转型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1][19] * 保障措施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政府基金增强支撑力度,以及土地使用权评估、环评、安评等要素保障 [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强调确保国内肥料供应稳定及价格相对稳定,以支撑农业 [4] * 反内卷的重点是反对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如降低质量、赔钱销售),而非为了进行"外卷"[26] * 当前政策更多关注国内市场,对海外产能布局的强调有所减少 [25]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优化资源配置,相关工作在园区管理、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有所体现 [27][28]
“十五五”时期,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设如何推进?
中国环境报· 2025-10-09 07:14
政策制度转型 - 中国正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建立新机制是新一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 - 出台《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提出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 [1] 体系建设挑战:核算体系 - 碳排放核算体系复杂 涵盖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等多个层级 需要活动数据和碳排放因子数据 [2] - 当前存在统计核算底数不清、方法不明确、基础统计体系不健全、时效性滞后、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2] - 省级碳考核主要考虑化石能源消费及外购火电碳排放 未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 [2]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覆盖重点行业及重点用能单位的比率不高 [2] - 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及本地化碳足迹因子数据较少 [2] 体系建设挑战:评价考核 - 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评价考核机制尚未建立 降碳考核目标主要分解到省、市级 未落实到区县、行业、园区 [3] - 碳排放在线监测处于试点阶段覆盖范围小 评价依赖核算方法具有滞后性 难以实时预警 [3] - 项目碳排放评价多数地区仅进行核算未开展评价 尚未建立碳排放准入绩效水平评价标准 [3] 区域层面建设思路 - 构建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推动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本地化和动态化更新 [4] - 以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为重点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和快报机制 [4] - 建立碳排放双控目标差异化分解机制 将考核目标细化至省级、市级、区县级、园区、行业等 [4] 行业层面建设思路 - 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制定新建项目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制度 加强火电运行小时数管控和电力用煤强度管理 逐步压减工业、生活等领域用煤总量 [5] -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电动化 推动石油消费进入平台期 加强天然气用途管控 [5] - 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领域为重点开展碳排放核算 逐步扩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覆盖行业的比率和范围 [5] - 推动火电、钢铁、水泥、废弃物处理等行业建设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5] 企业及项目层面建设思路 - 加强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全链条管理 [6] - 将碳市场履约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和降碳考核体系 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制定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6] - “十五五”时期以控制碳排放强度为主 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绩效水平值 设定先进值和基准值 [6] - 新建项目须达到先进值水平 对碳效低于基准值的存量项目制定改造和淘汰计划 [6][7] 产品层面建设思路 - 推进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 建设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7] - 推动重点排放单位、重点外贸企业、国有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碳标识认证 [7] - 鼓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加大低碳产品采购 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应用 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 [7] - 鼓励金融机构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7]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有哪些新亮点?
第一财经· 2025-10-08 20:58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十大重点行业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方案,这些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旨在通过供需两侧发力、培育新动能和规范竞争秩序,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稳定工业经济大盘 [1][2][3][4]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石化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提出2025-2026年增加值年均增长5%的目标 [2] - 电力装备行业力争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2] - 汽车行业力争2025年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2] 政策内涵与方向转变 - 本轮政策内涵从“量的增长”转向“质效并重”,更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3] - 政策方向体现为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并叠加对于低价竞争的治理,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4] 需求侧拓展举措 - 电力装备行业提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并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以拓展海外市场 [4] - 建材行业提出对内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激活内需,对外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产品、技术及标准走向国际市场 [4] - 轻工业提出围绕健康、养老、育幼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增加智能家电、养老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供给,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 [4] 供给侧优化与产业升级 - 石化化工行业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布局建设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推动大宗产品由销售产品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 [5] - 机械行业工作方案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等5项任务,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5] 行业治理与规范竞争秩序 - 钢铁行业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并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差别化支持 [6] - 有色金属行业提出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6] - 电子信息制造业强调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7] - 汽车行业明确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7]
2024年我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亿吨
新华网· 2025-10-08 13:41
据了解,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与海水淡化为沿海钢铁、石化、电力(核电)等高耗水行业提供了稳定的 水源。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为例,2024年该基地海水淡化工程产水1.4亿吨,支撑其石化产业实现工业 总产值2726.4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记者王立彬) 2024年,我国冷却用了1883亿吨海水,为沿海钢铁石化等行业提供了稳定水源。 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9月编制的《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24年我国 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亿吨,比上年增长1.6%,有效保障了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冷却用水 需求。 ...
97亿美元出售石化部门 西方石油(OXY.US)跌超5.8%
智通财经· 2025-10-02 23:07
周四,西方石油(OXY.US)股价走低,逆转盘前涨势。截至发稿,该股跌超5.8%,报44.925美元。消息 面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以97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旗下的石化业务OxyChem,这也将成为伯克希尔自 2022年以来最大的一宗收购。西方石油计划利用从伯克希尔交易中获得的65亿美元收益来偿还债务,从 而实现其将主要债务降至150亿美元以下的目标。 ...
美股异动 | 97亿美元出售石化部门 西方石油(OXY.US)跌超5.8%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23:02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四,西方石油(OXY.US)股价走低,逆转盘前涨势。截至发稿,该股跌超5.8%, 报44.925美元。消息面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以97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旗下的石化业务OxyChem,这也 将成为伯克希尔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一宗收购。西方石油计划利用从伯克希尔交易中获得的65亿美元收 益来偿还债务,从而实现其将主要债务降至150亿美元以下的目标。 ...